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婚後的5個幸福關鍵字

樂閱讀/婚後的5個幸福關鍵字

賢妻團回答「什麼時候會感到幸福」這個問題時,她們的答案包括「老公在身邊時」、「與孩子、家人在一起就會感到安心」、「日常生活的時光(多指吃飯時)」、「溝通時(每天都要聊天、打招呼、每天都要說感謝的話、表達心中的想法很重要)」等。最常出現的關鍵字就是「一起、聊天、家人、小孩、先生」。事實上,賢妻團經常與另一半聊天。每天與先生聊天超過1小時的人高達66%,其中以1~2小時最多,占35%。妳每天會和老公聊天1小時嗎?接著看「聊天時間」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聯性,幸福指數超過80分的人,七成以上為每天聊天超過1小時者;由此可見,是否能成為80分以上的幸福賢妻,關鍵就在於「超過1小時的聊天時間」。此外,隨著幸福指數愈高,每天聊天2小時以上的比例就愈高,100分的人之中就占了37%。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在2010年舉行的「最佳夫妻日」全國調查中,夫妻聊天時間低於1小時的人占60%,相較於此,可知幸福賢妻與先生的聊天時間比一般夫妻還多。而且調查結果還發現,聊天時間愈多,未來就會更愛你的另一半。本次問卷調查中,關於延續愛情、養成完美老公、克服吵架與消除歧見的方法等問題項目,重視「聊天與溝通」等答案也名列前茅。若說「聊天」是賢妻最注重的事,一點也不為過。(本文作者/杉浦里多)(摘自/不抱怨老公的幸福術/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

如果睡覺時穿著短袖、短褲,那麼寒氣會從大腿和上臂的皮膚侵入身體,再進入膽經和胃經。年輕人氣血較高,第二天早上就開始把前一晚進入的寒氣排出去。因此,一到夏天身體每天都上演相同的戲碼,於是就形成了過敏性鼻炎。改穿長袖、長褲之後,早上就不再打噴嚏了。我把這個例子放在網路上,一個媽媽寫信給我,她不相信可以這麼簡單的改善孩子的過敏性鼻炎,我建議她自己做實驗。兩個星期之後,她又寫了一封信。她真的拿孩子實驗,讓孩子一天穿短袖短褲,一天穿長袖長褲睡。結果孩子就一天打噴嚏一天不打噴嚏。還有一次,在深圳的一個演講會上,我說了這個例子。第二天在一個簽書會中, 來了一個讀者。他說他太太前一天聽了我的演講,回家告訴他這個例子。他是個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當天晚上就試著穿長袖、長褲睡覺,第二天早上果然打噴嚏的問題大幅改善。因此,特地跑到簽書會上向大家做見證。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許多慢性病是患者可能在生活上有一些小問題,每天不斷製造新的病因,如果不先杜絕新的病因產生,今天創造的病因,明天還是會形成新的疾病,沒完沒了的,老怪醫生無能,不能斷根。再高明的醫生也只能治昨天的病,不能治明天的病。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吃冰吃得太急、冬天穿得不夠保暖、淋雨、洗頭沒吹乾等生活習慣,也可能在經絡裡堆積寒氣。身體排經絡裡的寒氣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另外,家中空調系統的不良也可能形成過敏性鼻炎。老式的空調系統採用開關式的溫度控制模式。這種控制方法設定了一個溫度,假設是攝氏26度。溫度從高溫降到26度時,空調的壓縮機就自動停掉。但是溫度不會馬上停止下降,會繼續下降一兩度,可能到了24度,溫度才會停止下降,然後反轉慢慢上升,等溫度升到28度時,壓縮機再重新開動,溫度再逐漸下降。這種空調機會使室內溫度在攝氏24度到28度之間反復的變化。當室溫升高到28度時,孩子覺得熱了,開始流汗,自然把被子踢掉。過幾分鐘室溫又降到24度, 這時孩子正在流汗,毛孔大開,氣溫又低,寒氣就進入身體了。整個晚上都在冷熱之間變來變去,即使健康的人都會因此而生病。現在市場上新的空調機採用變頻式溫度控制,可以利用改變頻率來調整馬達的出力,精確的控制室內在穩定不變化的溫度。這種空調機不會有溫度上下波動的問題。只要吹風口不對著身體,就不會受到寒氣侵入。這種新式的變頻空調,除了健康的考量之外,還能節約能源。因此,家庭中都應該把空調機換成變頻空調機,特別是有過敏性鼻炎孩子的家庭。市場上變頻空調的宣傳都集中在節約能源,其實更應該強調的是對健康的影響。(本文作者/吳清忠、吳嘉維)(摘自/人體使用手冊:親子漫畫版/布克文化出版)

低溫療法 有助休克患者回魂?

低溫療法 有助休克患者回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電影情節,急凍身體能夠讓身體永久不衰,在百年之後還能再甦醒過來;而類似這樣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真的發生了!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將近一萬人,因為突發性的休克而昏倒,而這些昏倒的民眾,被幸運被救回的只有一半,且能順利出院的只有百分之十。但是,低溫療法卻可能使這樣的情況改善許多。什麼是低溫療法,能夠神奇的把休克昏倒的人救活?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賴志鴻表示,所謂「低溫療法」並不是真的將人凍成冰棒,而是透過機器、貼片控制,以冰水循環掌握人體體溫,把體溫快速且穩定降到32至34度,在醫護人員監控下維持12至24小時,達到保護腦部的目的。但等到病患體溫回溫後,醫護人員還要再監控患者變化24小時,精神壓力非常大。而「低溫」可以減少身體發炎反應,減少細胞被破壞程度,對避免休克腦傷有幫助。雙和醫院就採取低溫療法治療一名65歲路倒患者,7天後患者恢復意識,13天後步行出院回家。他也說,過去很多患者即使被救回來,但因腦缺氧損傷變成植物人,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家庭也是很大的負擔。若能在當下使用低溫療法治療,可望增加患者存活率與降低死亡率2倍。

8成以上職場員工 每日蔬果攝取不足

8成以上職場員工 每日蔬果攝取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與慢性疾病是全國主要死因,依據衛生署歷年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飲食中蔬果攝取量不足、肉類及油脂過高;不當的飲食型態與癌症、肥胖、飲食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依100年對全國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8成以上職場員工每日攝取蔬果明顯不足。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特別重視職場的飲食健康問題,積極推動「職場蔬果579運動」。但你知道什麼是「蔬果579」?意涵是每天攝取5至9份之蔬菜與水果:兒童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成年女性每天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則每天攝取應5份蔬菜及4份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則與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發生、降低血膽固醇等健康益處有關。人的一生大部份的時間是在職場渡過,每天至少1/3的時間繆力在工作上,工作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很大。推動健康職場,不僅可提升員工士氣,降低人員出走,提高生產力,使職場永續經營,更可降低保險與醫療支出,且其效益也可擴大至家庭與社區。

大腸癌初期無症狀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大腸癌初期無症狀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與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大腸癌已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居住於臺南市的55歲柯姓男子於2年多前到轄區衛生所,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發現有潛血反應,該衛生所護士多次訪視及勸導他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但該男子總以痔瘡為由,堅持不到醫院接受檢查。事隔2年出現血便等不適症狀經就醫確診為大腸癌,該男子後因未積極治療於日前往生,令家屬懊悔當初沒有聽取衛生所護士的規勸及早就醫檢查而錯失治療先機。由於大腸癌初期並無症狀,大部份患者是先由腸壁產生瘜肉再轉變為癌症,因此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瘜肉轉變成癌症前予以切除。由於腸壁的腫瘤或瘜肉受糞便摩擦而流血,通常是間歇而非持續性發生,所以任何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有潛血反應時,都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切勿藉再次糞便潛血檢查來確認。根據衛生署篩檢資料分析,糞便潛血檢查發現潛血反應者,經進一步診斷有近一半為大腸瘜肉,且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患者。由於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為能戰勝此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殺手,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凡年滿50至69歲的民眾,記得每兩年到轄區衛生所或就近的醫療院所接受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經檢查有潛血反應的民眾更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以免錯失治療先機而遺憾終生!

突然失憶誤為失智 66歲男腦部長巨大腫瘤

突然失憶誤為失智 66歲男腦部長巨大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新北市一名66歲傅姓男子在過年前突然出現失憶的情況,行為舉止變得奇怪,因為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家人一開始懷疑是老人失智,觀察一星期後覺得不對勁,就醫檢查發現腦部顱底竟然有一個巨大腫瘤。起初,家人發現傅先生變得不愛講話,站在廚房發呆很久卻沒有煮菜、刷牙時會把洗面乳誤認為牙膏、答非所問、數學能力變差,甚至無意識的辦了許多手機門號。家人一開始懷疑是失智症,觀察一星期後覺得不對勁,於是帶到醫院急診。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表示,由於患者屬於突然性的失憶,不像是罹患失智症,同時發現有顱內壓上升的異常反應,懷疑腦部有腫瘤,於是安排影像檢查。最後再經由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是一個大約9x6公分的罕見巨大顱底腫瘤,已經對額腦、顳腦與視神經甚至腦幹產生嚴重的壓迫,影響到記憶、語言等大腦功能,而且會有生命危險。黃國烽指出,對非顱底的腦瘤來說,造成暫時神經損傷的機會大約是2至3%,造成永久性損傷的機會則為1%,但是較大或位於顱底的腫瘤造成併發症的機率會大幅提高。黃國烽說,顱底腫瘤手術本身已經相當困難,這位病人更是因為腫瘤的形態呈現不規則形狀,很難與腦組織區分出來;而且腫瘤相當巨大,範圍涵蓋額腦、顳腦,甚至對視神經與腦幹產生嚴重的壓迫,腫瘤還包圍著支配大腦的最重要血管(內頸動脈),手術難度極高,一旦手術切除腫瘤過程中對內頸動脈造成傷害而嚴重出血,可能導致病人立即死亡。黃國烽表示,傅姓男子的腫瘤為非典型之硬腦膜瘤,復發率較高,在腫瘤全切除手術為原則之下,手術後仍需接受放射線治療以減少復發並定期回門診追蹤。

擺脫肥胖邁向健康 澎湖辦「窈窕減重」競賽

擺脫肥胖邁向健康 澎湖辦「窈窕減重」競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響應「台灣102 邀您愛健康」活動,澎湖縣馬公市第二衛生所辦理「自我挑戰、窈窕減重」競賽活動。活動目的是希望民眾來參與此活動,透過自主性的減重並利用衛生所發給民眾的「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體重的測量,讓民眾了解健康體重管理計劃的重要性,使全民能擺脫肥胖與疾病,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報名對象為18歲至64歲,BMI(身體質量指數)值大於20的成人(不受理孕婦、BMI小於20的成人、體重正常的兒童或青少年)欲參加者請親自到馬公市第二衛生所報名,領取「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及測量身高、體重、腰圍。民眾也可利用國民健康局設置的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提供客製化諮詢服務,即時為民眾解答健康減重相關疑問,協助民眾輕鬆快樂達到減重目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要注意!東南亞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

要注意!東南亞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管局及國際監測資料顯示,東南亞數國包含: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等,今年登革熱疫情高於往年,截至4月17日目前為止共55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為近五年同時期同期平均數的1.3倍,疾病管制局進一步指出,東南亞為我國歷年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主要國家。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探親、旅遊或工作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資訊;另請醫師應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近日下雨機率高,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家中及周圍環境之清潔,若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有不需要之盛水容器應予丟棄;必須盛水的容器至少每週要倒棄一次,並予清洗,清洗時必須用刷子將容器內壁用力刷洗, 才能將病媒蚊的卵洗淨。清除積水容器,消除蚊蟲孳生場所,杜絕病媒蚊孳生,是防治登熱的根本方法。

改良兒童血癌治療 降低病童後遺症

改良兒童血癌治療 降低病童後遺症

(悠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周郁蘋/綜合報導)俗稱血癌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平均每四位癌童即有一位為血癌患者。傳統的血癌治療以腦部放射治療加上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為主;不過,現在有醫療團隊研發出,以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避免放射治療使病童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受損及腦瘤等不良後遺症。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教授梁德城表示,由於血癌細胞主要侵犯骨髓,而骨髓又是身體重要的造血中心,若孩子有貧血、常流鼻血、因白血球下降而易引發感染等情況發生時,則應有高度的警覺心,檢查是否有血液方面疾病。有別於傳統的血癌治療方式,梁德城進一步說明,除了髓鞘內注射藥物外,並改良注射方式,等病童血液中血癌細胞,經抗癌治療的吃藥及打針而消失時,才給予第一次注射,不但可以使中樞神經內血癌細胞大為減少,並且避免因髓鞘內注射可能把血液中的癌細胞帶入腦部,反而加重病情的副作用。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希哲表示,血癌的治療成果日漸進步,其中之一是根據治療初期骨髓中的微量殘餘血癌細胞量,來預測復發機率而調整治療療程,若其微量殘餘血癌細胞愈早達到萬分之一以下愈好。不過,每一位病童的微量殘餘血癌細胞需經多次監測檢驗,單是所耗試劑、材料,即須兩萬元以上,尤其弱勢族群家庭更是無法負擔。梁德城及劉希哲兩位醫師呼籲,各界善心人士踴躍捐輸,幫助血癌病童接受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推行行動早療 幫助偏遠家庭

推行行動早療 幫助偏遠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秉持著以行動力克服「偏鄉」的交通不便、幫助「弱勢家庭」孩童療育的台東基督教醫院「行動早療」團隊,日前在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舉辦的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上,獲頒「醫療團隊獎」。特地從台東趕來台北領獎的東基院長呂信雄表示,感謝評審的認同與肯定,祈願行動早療能夠進入健保給付的層次,讓台灣各地有需要的孩子也能得到類似的「到宅」照顧,這是行動早療團隊衷心的期盼。東基的早期療育服務開始於2003年五月,針對發展遲緩孩童展開評估、分析、治療、追蹤、輔導等服務。2007年九月經台東縣衛生局核准成為台東縣「早期療育評估醫院」,2010年一月起進一步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辦理「台東縣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2008年六月「把治療師送到遲緩兒家裡」的行動早療服務正式開跑,四年多來,走過的路程超過十三萬公里,足以繞地球三圈以上。為何會發展「行動早療」這種特殊的早期療育模式?長年投入早期療育的東基小兒神經科醫師樂俊仁指出,台東縣幅員遼闊全長一百七十六公里,從事早期療育服務的醫院又都集中在台東市區,交通不便造成就醫的困難,弱勢家庭又普遍存在著經濟問題,常讓孩子錯失黃金療育期。東基院長呂信雄也表示,認同並支持行動早療計畫,「有些事可以延遲點再做,但有些事錯失了黃金期,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恐怕是要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照片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