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2013愛滋服務志工招募

醫訊/2013愛滋服務志工招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夢想追求真愛與幸福,但可能因為「愛」,一時疏忽而感染了愛滋,也許是你的朋友、家人或最愛。社會的歧視讓他們內心飽受傷害,這群朋友需要「愛滋志工」的溫暖,陪伴他們重燃生命的希望。有鑑於此,台灣露德協會特規劃「2013露德協會愛滋服務志工招募」,只要對服務、陪伴愛滋感染者有意願,都歡迎報名參加。經過認識愛滋、了解社群文化等課程培訓跟訪談後,加入露德志工服務團隊,可於露德聯誼中心陪伴來訪的愛滋朋友,也可到監所進行訪視,或是透過信件關懷愛滋收容人。平日協助行政庶務,活動時擔任演出或招待,以語言專長翻譯新知,進行愛滋篩檢,到學校進行愛滋教育宣導,或是以過來人身分陪伴初感染的朋友,安撫心中的不安。愛是最珍貴的禮物,歡迎加入露德志工的行列,以愛相伴,灑下愛的種子,讓生命不再孤單。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2013露德協會愛滋服務志工招募時間:102年4月27日(六)上午8:50~17:00地點:中山醫大附醫院(台中南區建國北路1段110號)正心樓2樓0221教室洽詢:04-2229-5550轉12 李珈旻社工師

心情不好嗎? 8成透過運動可改善

心情不好嗎? 8成透過運動可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瑞士在三月份的新研究發現,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單車、有氧舞蹈等),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感,且在情緒耗竭、人格解體、憂鬱等情緒困擾方面都會有明顯的改善。為讓更多民眾加入有氧運動的行列,陽明海運、和泰興業、天成醫療體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董氏基金會等五個不同產業的企業領導人,24日齊現身分享個人運動紓壓經驗,呼籲不論是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生或是上班族,再忙也要運動,絕對有助於個人身心狀態的進步。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表示,董氏基金會從2010年起推動運動紓壓,連續三年針對成年人及學生調查發現,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者,有超過八成運動後情緒會變好!但調查中也發現,其實大多數的人還是沒有運動的習慣,以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生族群為例,近八成每周運動次數不到3次;而大多數人的藉口都是沒有人陪或太忙、沒時間。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運動就像是一帖免費的神奇良藥,不僅幫助我們維持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紓解壓力,保持心理健康。運動習慣的養成要靠三個方式,第一要先有知識,了解運動的重要性;第二是技術,了解各種運動操作的方式,從中挑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最後是要將運動融入生活,並實際去執行。李明濱提醒,做好運動最重要的是心情,當保有好心情時,像擦桌子、點頭甚至洗馬桶,也是一種運動。他分享自己門診的個案,有位旅館長期工作的患者,原先抱怨工作內容太過於勞累,但透過轉換想法,將工作的動作視為運動的方式,把彎腰鋪被單想成是肢體的伸展後,開始享受工作,也兼顧到了養身,值得大家一試。

家暴電話逐年增 回家是喜悅還是哀傷?

家暴電話逐年增 回家是喜悅還是哀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了喚起台灣社會重視家庭價值,由台灣眾教會組成的「台灣幸福家庭聯盟」、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將於4月28日在全台灣10個縣市(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台東),舉辦推廣幸福家庭理念的活動,目標號召10萬民眾走上街頭。台灣幸福家庭聯盟代表楊寧亞牧師表示,台灣社會的政治、社會、經濟、人才等各方面的問題,皆導因自家庭,家庭若不健康、不健全,會影響國家的強盛。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南岳君指出,兒童有四大照顧:健康、教育、愛自己與鄰舍,及妥善保護的權利,而家庭是提供這些關顧功能的最佳處所。南岳君表示,在台灣世界展望會承接全國113保護專線的統計中,保護性的諮詢電話比例逐年上升,從2008年的42.76%上升至2012年的51.21%,佔諮詢電話比例的一半以上,而「家內兒少保護」的案次,每年也都在20000案次以上,顯示當家庭遇到問題時,很容易會使用衝突或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家庭衝突事件是越來越頻繁,這代表了台灣的家庭正逐漸受到破壞,讓孩子受到許多負面的影響。為讓大眾重新思考家庭定位、有效管理經營家庭,10個縣市教會的牧者們呼籲全台民眾在4月28日走出來一起提倡家庭價值,現場也都預備了豐富的活動,鼓勵更多民眾加入倡導行列。(照片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

防H7N9疫情 切記戴口罩、肉熟食!

防H7N9疫情 切記戴口罩、肉熟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國內昨日公佈首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確定病例,面對中國大陸逾百例的H7N9禽流感,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感染科許啟森醫師表示,民眾日常就應做好身體的衛生保健,因為免疫力是人體對抗外部病毒的第一防線,盡可能讓病毒無法突破這道防線,人體就能免除威脅處於安全的狀態。許醫師說,平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打噴嚏要摀住口鼻,並且常洗手;避免接觸養鴿或禽鳥市場,出入公共場所勤戴口罩;如有必要,可使用消毒劑對居家環境進行消毒,但要注意通風,勿反讓有機溶劑殘留傷害。而在飲食方面,烹調食物時,切記要將食材洗淨,肉類一定要確認煮熟再食用;目前的研究證實,H7N9病毒在煮沸2分鐘時間下即可死亡,故烹飪時應使菜餚在攝氏100度以上至少2分鐘,以保證殺死食材中存在的細菌和病毒;萬不可期待吃某種特定食物來提高免疫力,而是要保持均衡豐富的膳食,不挑食偏食,才能真正對身體的免疫力有幫助。許醫師表示,當發現自己出現喉嚨痛、流鼻涕、咳嗽、發燒、肌肉痠痛、頭痛或極度倦怠等疑似流感症狀,並且在七日內有中國大陸旅遊史,或接觸確診及疑似病例者,應戴口罩儘快就診檢查做治療,以免拖延病情,造成嚴重後果。同時,週遭親友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應勸誡對方立即就醫,或向相關單位通報。

首例H7N9出現 江宜樺到疫情中心加強指揮

首例H7N9出現 江宜樺到疫情中心加強指揮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由於昨(24)日台灣已出現首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確定病例,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日視察H7N9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時表示,接下來還可能有其他病例發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依據疾管局的簡報資料,截至目前已監控133個案,只有該案是確診病例。江院長表示,此台灣首宗案例,病患最初在基層診所及初級醫院做口腔黏膜篩檢,皆為陰性反應,後來抽痰檢測才呈現陽性反應。針對潛伏期已一段時間,但不易從上呼吸道檢測發現的情況,江提醒基層醫療單位,未來有發燒病例,甚至發炎現象都要特別謹慎。江院長指出,目前各項防疫作為已積極進行,為讓國人信賴政府整體防疫措施,將持續指示指揮中心六點事項,第一,H7N9疫情的監控;第二,邊境的檢疫、防疫工作;第三,發燒病例的檢驗及診斷流程;第四,確認病例的流程及之後的隔離及治療;第五,進行疫苗研發工作;第六,抗病毒藥劑。江院長說,國內發生境外傳入H7N9第一個病例,國人難免感到震驚,但根據專家資訊,目前為止,此一病例並非人傳人的流行疫情,因此請民眾適度提高警覺,但毋須過度驚慌,現階段需配合政府衛教宣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避免與禽鳥接觸,如有發燒及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務必就醫。

台灣首例H7N9病例 台大醫院搶救治療中

台灣首例H7N9病例 台大醫院搶救治療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出現首例H7N9確診病例,一名53歲台商4月9日從蘇州返台後三天發病,患者有B肝帶原、高血壓,長期往來蘇州與台灣。患者12日才出現發燒、盜汗及倦怠的情形,但沒有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16日病例因高燒到診所就醫,且開始服用克流感,之後狀況更加惡化,胸部X光出現右下肺浸潤,20日緊急轉送至某醫學中心,因呼吸衰竭插管住進加護病房負壓隔離。對此,台大醫院在25日發表聲明稿指稱,第一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病例確實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關於自境外移入H7N9之確診病例於本院治療及照護情形,病人目前在本院負壓隔離加護病房搶救治療中,使用高濃度氧氣、呼吸器及體外心肺維生系統(ECMO),並接受抗流感藥物及支持性療法。依疾病管制局規定,照護符合H7N9通報定義(疑似病例)之病人需配戴N95等個人防護裝備。依台大醫院健康監測系統規定,照護同仁均需監測體溫及類流感症狀,目前無人有發燒或類流感症狀,會加強監測相關人員之健康狀態。目前台大醫院防疫等級依疾病管制局規定維持第3級:遇有自大陸回台就診之發燒病人或與確診病例接觸且符合通報定義者,立即進行採檢送驗。

禽流感襲台 農委會評估禁宰活禽政策

禽流感襲台 農委會評估禁宰活禽政策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由於國內出現H7N9禽傳人首例,行政院長江宜樺今(25)日在聽取衛生署H7N9疫情報告後表示,農委會應於兩三天內評估禽類的安全性,原訂6月17日施行的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如有需要提早實施,一定要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和業者溝通,並俟地方政府的協同行動都準備好之後,趁這次疫情把這個重要政策做好。江院長並指示各部會首長,注意疫情指揮中心所做的決策,如有要求相關部會配合的地方,一定要積極配合。江院長也要求發言人辦公室,配合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訊息發布,呼籲全國民眾,尤其是往返兩岸之間的台商和學生應做好自主管理的工作。

學童早餐營養價值偏低 營養師:多喝牛奶

學童早餐營養價值偏低 營養師:多喝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一項針對全台800位國小學生進行的「學童早餐營養價值大調查」,調查顯示有6成5小學生早餐喝的多為高糖份低蛋白質飲品,不但營養不足、優質蛋白質含量更是明顯偏低。調查結果顯示,學童早餐有兩大問題;一、營養價值低,二、錯選飲品。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仍有約2成的學童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還有將近3成學童經常吃水煎包、蘿蔔糕、燒餅油條等油煎、油炸主食搭配奶茶、紅茶、汽水等高糖份低蛋白質飲品,這些食物營養吸收度低,恐難以顧及營養均衡與健康發育。一名卓姓家長分享,常常準備一杯蔬果汁讓小朋友當早餐,如果怕晚點餓的話再帶點麵包或讓小朋友買三明治去學校,認為營養應該很足夠。劉怡里則表示,蔬果汁雖然健康,但缺少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恐造成身體保護力不足、精神及注意力不集中,而像是鮮奶、豆漿(半糖、少糖)、雞蛋、魚類、黃豆等都是優質蛋白質重要的來源。劉怡里進一步指出,很多學童不喝牛奶的原因,大部份都是因為有乳糖不耐症,易拉肚子、過敏,但其實,要改善乳糖不耐症,應該是要少量攝取牛乳(而非不喝),才能增加腸胃對乳糖的耐受性。她表示,由於骨質高峰在30至35歲,所以建議在35歲前要補充好鈣質,一般來說,兒童一天應攝取500c.c.的鮮奶,成年人可別以為發育趨成熟就不用攝取,也要適量的補充鈣質。最後,劉怡里補充,學童的營養攝取很重要,不單會影響學習力,更是成長發育的關鍵之一,早餐一定要吃,且要吃的健康,定時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樂閱讀/原諒,先從內心小孩開始!

樂閱讀/原諒,先從內心小孩開始!

因為西方近代心理學理論,或是幾世紀以來的新時代資訊的推廣,我們對內心小孩的瞭解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深。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或至少有過來人的經驗,那就是──小時候的我們不懂人情事故,不但渴求關注,更十分自我的以為全天下的事都跟我們有關,只要我們沒得到想得到的關懷和愛,就覺得是我們的錯、是我們的責任。這個「責任往身上攬」的習慣,讓我們的潛意識裡,囤積了許多有如以下的信念:爸爸會打媽媽,是因為我不乖。媽媽會和爸爸吵架,是因為我成績很爛。爸爸和媽媽之所以會離婚,是因為我不好好吃飯。這些自以為是的信念之中,還有更離譜的延伸:爸爸做生意失敗,欠了一屁股債,是因為我的眼睛不夠大。哥哥之所以會離家出走,是因為我的屁股太大。媽媽拋棄家庭,是因為我頭髮太多。這些信念,深深藏在內心小孩的潛意識裡,動輒勾動我們的兒時傷痛,以極為負面的方式,阻礙我們創造想要的人生。我就有不少客戶,童年時親眼目睹母親被父親毒打,或言語侮辱,為了保護母親,常常挺身而出,以言語或行動阻擋父親的惡行。有意思的是,在自我療癒的過程裡,他們常常說:「我好氣我媽不懂得保護自己,或是替她自己出頭。看到她這樣軟弱,也讓我在感情當中,很不能信任男人。」在指導靈慈愛的引導之下,他們常被問及:「父親打罵母親的那些日子,你年紀還很小,真的阻擋得了母親不受打罵嗎?」通常換來的,是一陣寂靜。透過我為媒介,指導靈還會繼續問:「想幫媽媽,卻幫不了,你的心情如何?」「我會覺得很自責,覺得自己很沒用!」「現在,你提到母親當時沒有替自己出頭,還感到很憤怒激動,是嗎?」「是啊!」「有沒有可能,你對母親的指責,其實是對自己當初使不上力的自責?你不原諒母親當初的軟弱對你所造成的傷害,有沒有可能是你不願意原諒當時的自己?」聽到這番提示,客戶終於茅塞頓開,自我療癒的電燈泡亮了。由以上的案例,我們可以得知,要能療癒「不信任男人」的傷口,必須先療癒「我無法保護母親的罪惡感」,換句話說,在釋放掉了纏繞在原生家庭裡,父親對母親施暴記憶的負面情緒後,這些客戶們,一定要先原諒自己的內心小孩,告訴他們:「會發生這些事情,不是你的錯。」以此釋放他們自由,那麼,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傷口,才能轉化成愛和光。當然,要再進一步原諒母親,甚至父親,也會變得容易一些。(本文作者/李天民)(摘自/與你的內心小孩成為好麻吉/新星球出版)

樂閱讀/不論工作與生活都全力以赴

樂閱讀/不論工作與生活都全力以赴

在這次的採訪過程中,有些前輩因為無法「兼顧工作與生活」而感到後悔,這倒是令人有些意外。所謂公私兼顧,指的是在公司不做私事,不把工作帶回家,不應酬、不參加公司在假日舉辦的活動,貫徹不在公司就不想著工作的理念。不論是泡沫經濟還是1950年代,在這之前出生的世代,大多是公私不分的工作狂,當時的公司通常採「終身雇用制」,員工認知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大約從「Around Forty」(Around Forty字面為年約40歲的意思,在日本指年齡介於35~45歲之間的女性。)世代之後,才開始講究所謂的公私分明。有趣的是,即便是Around Forty世代,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劃清楚公事與私事之間的界線。但老實說,那些將公事與私事一分為二的人,通常比公私不分的人還晚升職,而且私生活也過得一塌糊塗。就現實面來看,30幾歲年薪就超過800萬日幣的職場人士,通常都過著公私不分的生活,而且多數還不太在意這種生活被工作佔據的情況。當然,有些人是因為肩上的擔子太重,不得不蠟燭兩頭燒。其實,「工作即生活」有著兩方面都全力以赴的意思。但,這並不代表一年365天都在工作,因為那些30幾歲就能在工作上有所展穫的人,肯定也能兼顧生活。這種人的共通之處,在於懂得將工作的經驗運用在生活裡,也懂得利用生活的智慧來解決工作上的難題。以帶小孩為例,越是在工作上有表現的人,越喜歡小孩。陪伴小孩的確是件很累人的事,但有時能從中得到一些靈感來突破工作上的瓶頸;也有可能透過孩子認識更多鄰居,結識更多有益於工作上的人脈。有時候,與上司的相處能讓人領悟何謂夫妻相處之道;而與部屬一起工作,則能進一步了解育兒的秘訣;與同事出遊,除了能夠了解彼此工作之外的另外一面,也有機會進一步深交。所謂的「公私分明」其實有畫地自限之意。一旦自我設限,就無法體會何謂「全力以赴」。可能大家聽過「公私均衡」這句話,但如果只在乎「均衡」與否,就不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有突出的表現,自然也不會有明顯的自我成長。或許有些人認為,保留一點喘息的空間很重要。但個人建議,三十代的上班族最好隨時踩緊油門、上緊發條,不論公事與私事都一樣全力以赴。而凡事畏畏縮縮、對上司與同事一言一行都神經兮兮的人,往往在40幾歲之後,生活過得比隨時全力以赴的人還要貧乏,這都是職場前輩的親身經驗。與其在乎「公私分明」,不如重視如何過「張弛有度」的生活,才能在職場脫穎而出。三十代的上班族應凡事盡力而為,唯有在此時充分累積實力,才能讓往後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與其想過公私分明的生活,不如讓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本文作者/大塚壽)(摘自/30歲,做對決定做對事/悅知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