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政府二十年未發新執照 未來中藥行恐絕跡

政府二十年未發新執照 未來中藥行恐絕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藥行未來可能都會在市場上消失,民眾想抓藥可能無處可抓?由於衛生署在民國八十二年開始,制定法條規定只有中醫師或修習中藥課程十六學分的藥師、藥劑生才能販售中藥,因此衛生署已經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沒有發出中藥販賣新執照,允許新一代的中藥商經營中藥販賣,使得中藥行的傳承命脈遭截斷,如政府再不修法,未來中藥行可能在市場上絕跡。對此,中藥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朱溥霖指出,衛生署自八十二年之後,就沒再發出任何一張中藥販賣執照,全國中藥商從原本的一萬五千多人,銳減只剩不到一萬人,老中藥房一旦凋零光,就再也沒人可以傳承。因為根據現行「藥事法」一百零三條規定,以八十二年二月五日為「落日」,國內能領取中藥販售執照對象,只有二類人有資格,一是之前有經營事實的既存業者,其餘則是之後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且修習中藥課程達一百六十二小時者。而此法條等同於把中藥商的傳承路封死,導致全台目前有近兩千位的中藥商新生代,雖有中藥課程修業證書,但卻苦無開業執照,形同斷後。對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指出,衛生署也認為現行法令,某種程度上封死中藥商的生路,因此,正全力爭取修法,增訂「中藥材販賣業者」條款,賦予業者可經營中藥材進口、出口及批發、零售權利;同時爭取勞委會開辦「中藥材管理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解套。但如果衛生署動作緩不濟急,朱溥霖則說會再發動進一步的大規模抗議行動。

販賣澱粉產品 六月需有安全證明才可販售

販賣澱粉產品 六月需有安全證明才可販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毒澱粉越演越烈,甚至還遭國外媒體報導,使得台灣引以為傲的軟實力夜市小吃,頓時蒙上一層陰影。對此,衛生署將持續進行稽查,並規定六月起,只要店家販售肉圓、粉圓、黑輪等八種食品,必須張貼安全證明,出示使用粉類的供應商檢驗安全報告或切結書,如經抽檢遭驗出順丁烯二酸將祭出重罰!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表示,未來業者必須張貼供應商的檢驗證明、切結書,證明書或切結書就如同「自白書」,證明使用的產品安全。若業者無法提供證明,產品就必須先下架、送驗,等抽驗合格才能重新上架。 而各地衛生局也將分批稽查,首波先針對大賣場、通路、超商,而傳統市場、小吃店等也會陸續展開稽查。只要可能使用到順丁烯二酸產品業者,這幾天要趕緊向產品上游供應商取得檢驗證明等文件、並張貼在店家的明顯處,供民眾辨識選擇。因此未來不論是大型量飯店或小吃店、攤商等業者,不能再推託「我不知道源頭是誰?我不知道原料含有順丁烯二酸」,如有推託,衛生署也一律做出懲處。

半數業者已備妥並可出示 澱粉類安全證明

半數業者已備妥並可出示 澱粉類安全證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毒澱粉事件持續延燒,許多食品紛紛淪陷!臺北市衛生局輔導販售含澱粉原料產品的業者,於6月1日應全面完成安全證明標示,北市衛生局5月28日首波針對有販售、供應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等8大類產品之連鎖飲冰品、夜市攤販、百貨美食街、小吃店及一般餐飲業,輔導業者於明顯處張貼安全證明。為了讓消費者安心選購,衛生局5月28日共輔導1,003家業者,538家未販售。465家有販賣澱粉類製品,其中244家(52.5%)業者已主動出示安全證明,221家(47.5%)業者尚未備妥安全證明。衛生局表示,針對本市78家已抽驗未檢出順丁烯二酸產品之業者,將主動發放「檢驗合格證明」,讓民眾可識別並為業者澄清產品安全無虞。衛生局呼籲業者主動於6月1日前完成安全證明標示,安全證明的來源,業者可向產品來源廠商索取檢驗證明、合格廠商的進貨證明或由業者自行送驗。衛生局針對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事件,因應作為包括:源頭管理、持續市售食品監測、安全證明、加重罰責,同時於3天內繼續對轄區內所有澱粉製造廠及經銷商進行全面稽查,以確保所有違規產品皆已回收,且無新製不法產品。

突發性心跳停止 AED及時電擊可救命!

突發性心跳停止 AED及時電擊可救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全國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約有2萬人到院前死亡,並有研究指出,對於突發性心跳停止患者,如果能在1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而每晚1分鐘給予電擊,其存活率就下降7-10%。衛生署依據高人潮、高效益、高風險與難到達四大原則與參及先進國家設置經驗,於5月23日公告應設置AED之公共場所,其中包括交通要衝、長距離交通工具、觀光旅遊地區、學校、大型集會場所或特殊機構、大型休閒場所、大型購物場所、旅宿場所及大型公眾浴場或溫泉區等8類場所,以爭取搶救生命的第一黃金時間,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近年,台灣推行救護車上裝設AED後,存活率已從小於1%提升至5%,以歐美、日本等國家的經驗,在公共場所裝設有AED,存活率可提升到30%以上。因此,衛生署從去年積極修法,於102年1月16日總統公告「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公共場所都應設置AED,並納入「救人不受罰」的精神,鼓勵民眾伸出援手敢於救人。此外,並先行運用長庚醫院於去年捐贈250台AED,設置於鐵路、高鐵、機場、港口等交通要站、國家風景遊樂區與觀光休閒地區,讓AED從都市到鄉村更廣為散布、深入民眾生活圈。

晚婚風潮 專家:冷凍卵子應視為預防措施

晚婚風潮 專家:冷凍卵子應視為預防措施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隨著台灣晚婚族、不婚族比率越來越高,卵巢功能跟著年齡上升而下降,使得國內不孕女性近年來不斷增加,尤其35歲以上更為明顯,加上現代人緊湊的生活步調、工作壓力以及生活環境影響,越來越多女性為讓自己保有一線「生」機,開始接受冷凍生殖保存技術。郭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唐訓翰醫師表示,日前就有一名南部知名企業家,帶著兩名年紀分別為33歲、32歲的女兒到醫院諮詢冷凍卵子,這名老爸認為女兒事業心重眼光又高,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真命天子,擔心女兒的卵子品質越來越差,影響日後生育能力,所以打算先存再說。唐訓翰指出,卵子冷凍是一項新穎的觀念,在女性生育年齡時先將卵子取出凍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中,等到適合生育的時機,再將卵子解凍,使用試管嬰兒的方式來授精懷孕。但針對卵子冷凍的未來發展,專家仍建議,凍卵女性需了解,以生理上來論,最佳生育時機仍是年輕時自然受孕,卵子冷凍雖然能保存生育力,但仍應視為一項預防措施。

提倡正確用藥 醫院、學校一起來

提倡正確用藥 醫院、學校一起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為提供民眾正確中醫藥就醫用藥安全資訊,讓民眾對中醫藥就醫用藥品質有更深的認識,於去年委託奇美醫學中心成立「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結合藥局、醫院、學校等社群,舉辦各項正確用藥相關知能活動及教育宣導,希望達到校園化、社區化及大眾化。為加強民眾購藥知識,奇美醫院指出,中醫藥委員會提供中醫藥正確就醫用藥教育,包含五大核心能力「停、看、聽、選、用」,以容易記頌的口語方式,推廣正確中醫藥就醫觀念,藉由在社區、校園之宣導活動,將正確用藥之五大核心能力,落實到各階層民眾,確保國人中醫藥就醫用藥安全及品質。配合政府政策,奇美醫院表示,除了善盡核心用藥五大能力的宣導與指導義務外,也特別在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等方面,協助提升民眾的用藥認知度。奇美醫院指出,「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除了繼續推動衛生教育精神外,未來將結合大台南社區藥局、醫院、學校等社群,進一步利用E化方式,建立無障礙的學習空間,針對不同年齡設計多元化之創意教學模式,期許有更多民眾能因此對中醫藥之正確用藥的概念提昇。(照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保障用藥安全 花蓮慈院衛教中心啟用

保障用藥安全 花蓮慈院衛教中心啟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提供民眾正確中醫就醫用藥安全資訊,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自去年開始成立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宣導五大核心能力;今年擴大至北、中、南、東區成立10家衛生教育資源中心,花蓮慈濟醫院獲選為「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東區唯一資源中心。花蓮慈院劉鴻文副院長表示,花蓮慈院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將與花蓮縣市的中醫師公會、藥師公會、社區醫療群、學校等結盟合作,利用衛教模式發展設計教材。花蓮慈院藥劑部主任劉采艷也表示,日前在花蓮慈院首次舉辦種子師資培訓,共培訓六十八位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種子師資,未來這些種子師資將可配合這種社區、校園推廣活動深入各階層民眾,推廣正確中醫藥就醫觀念。花蓮慈院表示,未來會將進一步透過網路通路宣導方式,提供中醫藥正確就醫用藥數位學習光碟,讓民眾利用學習,以達到中醫就醫用藥安全之能校園化、社區化、生活化、及普及化。

如有心肌梗塞家族史 應定期檢查

如有心肌梗塞家族史 應定期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49歲菲律賓劉姓華僑,有高血壓症狀,一直都用中藥控制病情,因2個哥哥都曾發生心肌梗塞,讓劉姓華僑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但在居住地無相關設備可做精密檢查,便偕同妻子朋友一同到台灣進行健康檢查。經檢查後不僅發現膽固醇過高,且斷層掃描也發現劉姓華僑的心血管鈣化嚴重,有兩條血管已經阻塞,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正盛醫師進行手術打通阻塞血管,住院兩天劉姓華僑積極配合用藥控制降低膽固醇,術後恢復良好,第三天搭機返回菲律賓。出院時劉姓華僑表示,還好回到台灣進行檢查,才能夠及時發現心血管有阻塞情形,如果延遲而導致更嚴重,可能就會像他哥哥一樣發生心肌梗塞的狀況,到時候恐更難治療或有致命的危險。林正盛醫師呼籲,心肌梗塞如有家族史的民眾,需特別注意控制三高,平常也要注意有無胸悶現象,適度的運動,還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或心電圖檢查,以早期發現血管阻塞,避免發生心肌梗塞。(照片提供/童綜合醫院)

黃金72小時 北市加強攤商食品安全

黃金72小時 北市加強攤商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北市衛生局配合衛生署啟動0527食品安全專案計畫,協助攤商追溯食材來源,並輔導其完成安全證明標示,相關訊息並將透過衛生局設置之「化製澱粉專區」供民眾參考,讓業者賣的安心,民眾吃的放心!北市衛生局5月28日首波已訪查輔導1,003家食品業者,扣除538家未販售澱粉類食品,465家販售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等8大類產品之業者中有244家(52.5%)業者已能主動出示安全證明。距離行政院衛生署公布6月1日衛生機關全面啟動稽查,只剩黃金72小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透過具體作為,協助市民與攤商加強食品安全。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澱粉類產品時,應首選已張貼安全證明店家,才能吃的安心。

8類食品須出示檢驗證明 6月起違者開罰

8類食品須出示檢驗證明 6月起違者開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毒澱粉持續延燒全台!為保障民眾食的安全,今日上午,臺中市衛生局及法制局共同前往豐原區廟東夜市,輔導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8類食品業者主動出示檢驗證明,因從6月1日起,未張貼證明的業者將處新台幣3萬到15萬元罰鍰。上午的輔導結果發現,已經有部分肉圓業者自行張貼「順丁烯二酸」的檢驗證明報告在店前,但仍有販售粉粿、粉圓、黑輪等業者,尚未張貼出檢驗結果報告,局長黃美娜也拿出檢驗結果範例一一向店家說明。販售肉圓業者表示:毒澱粉事件爆發後,為了讓消費者放心,自行張貼在店門口的檢驗証明,上頭有清楚附上合格檢驗證明、檢驗產品名稱、申請廠商及送樣日期、測試日期等,反到讓不少消費放心許多;販售黑輪的業者則表示:目前雖未張貼檢驗證明在店家前,但已積極跟上游廠商要求提供檢驗證明文件。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目前共稽查146家,抽驗102件,已有58件檢驗報告出爐,為了讓民眾清楚了解「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相關資訊,已在網站上成立專區,提供相關問答集,及相關自行送驗的檢驗室名單等,讓民眾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