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公益/徵選台灣青年至印度衛教公益活動

樂公益/徵選台灣青年至印度衛教公益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印度在醫衛資源、社會福利、教育軟硬體、貧富差距、宗教衝突、種族文化對立、階級平等、城鄉差距等方面都比台灣更嚴重或缺乏。緣起於此,中華佛青總團特規劃2013心心相「印」~印度公益旅行,參加對象:18歲至35歲青年。活動內容:衛教活動、貧民窟關懷、育幼院服務、營隊承辦、校際文化交流等,行前培訓7月1~12日「2013兒童夏令營大會師」;7月26~30日 台北松山行前培訓。錄取人數: 16人,書面資料審核通過後,還要面試,6月15、16日台灣徵選面試。報名資格與其他具體詳情資訊http://www.bliayad.org.tw/events-detail.php?id=117。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2013心心相「印」~印度公益旅行時間:102年7月30日~8月18日地點:印度德里、菩提伽耶、那蘭陀、北方邦、新德里、Mainpuri區鄉等地洽詢:02-2762 0112轉2584 羅羽筑 [email protected]

孩子視力差 父母責任最大

孩子視力差 父母責任最大

大人不示範正確身教,孩子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我說:「孩子會得近視或遠視,父母要負最大責任。」家長一定覺得很痛心。不過這句話講得一點都沒錯,尤其對於本身視力差的家長,我更是格外強調這點。請不要誤會,我並非在責怪「遺傳基因不良」,而是在批判為人父母的生活習慣。我一再提及,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是導致視力變差的原因,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種生活習慣,視力自然會惡化。請思考:為何孩子會養成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呢? 原因當然出在父母身上!因為父母本身的用眼習慣錯誤,整天看電視,一有時間就看雜誌或漫畫;孩子從小看到父母這麼做,當然有樣學樣。那麼父母該如何負起責任呢?多數家長會採取緊迫盯人、警告提醒的對策,可是那麼做根本沒用,不斷叨唸也是枉然,那樣教育孩子完全行不通。從現在起,請把視力回復訓練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唯有父母自己先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進一步改變孩子。因此,每當家長帶孩子來治療近視時,我一定會說:「請爸媽在家裡也一起接受訓練吧!」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鬥志。容我再次強調,如果爸媽一邊躺著看電視,一邊指導孩子做視力回復訓練,絕對不會有效果。很多時候,孩子未必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訓練。他們心裡一定這麼想:「爸媽不也因為近視戴著眼鏡嗎?憑什麼指責我?難道他們就不需要被訓練?我幹嘛乖乖聽話?」如果孩子接受訓練時只是做做樣子,視力不可能真正恢復。因此我要呼籲:請全家人一起戒除不良的用眼習慣,就從現在開始。(本文作者/中川和宏)(摘自/驚人的視力回復眼球操/采實文化出版)

青年戒心低 自認不會倒楣染愛滋

青年戒心低 自認不會倒楣染愛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各媒體斗大的標題寫著:「青年十大死因 愛滋首度進榜」,很多人納悶,愛滋不是慢性病了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未何愛滋病仍會讓台灣的青年死亡增加。愛滋關懷團體露德盼喚起各界對青年愛滋防護教育的重視,共同守護台灣的未來。據法國《費加羅報》2013年6月3日報導,現今在法國的青年人群中,保險套的使用率正逐漸下降。究其原因:其一為青年酒後性行為發生頻繁,酒精麻痹原本謹慎的心理;其二為男性青年普遍認為保險套會降低快感,而女性則往往會順從男方不從事安全性行為。許多青年僅關心「不使用保險套會有可能導致懷孕」,輕忽也會增加感染各種性傳染疾病的風險。以上的情形跟心態,於台灣也同樣發生,因此如何鼓勵正值血氣方剛的青年,一旦發生性行為時,能確實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做為保護自己與他人健康的方法將是重要課題。由於過往預防策略多僅重視男性間性行為為愛滋高風險群之一,無形中讓許多青年缺乏對愛滋的戒心,沒有意識到自己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且心理上認為不會那麼倒楣而感染;但其實在愛滋預防教育中,應把所有性伴侶均視為愛滋病的可能感染源。另許多人發生性行為後,即便身體產生不適症狀,也沒有警覺到有可能已經感染亦未主動進行篩檢,嚴重輕忽曾從事高風險行為者應定期接受檢測,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重要預防策略。台灣露德協會指出,主管當局近年來雖已意識青年人口群新增感染率不斷上升的事實,已令全國各級學校均應按時進行愛滋病預防教育,因而許多青年學子對愛滋傳染途徑與預防方式均能朗朗上口,但常僅只於背誦而未能真正落實於行為中,有些學校甚至以升學掛帥,嚴重輕忽傳授愛滋預防教育的重要。露德協會也盼,教育體系除應積極傳達正確的性健康教育與愛滋防護教育外,也應考量多元性傾向師生的需求,建構多元性別教育中心,理解及包容不同性傾向的師生、打造寓教於樂的性健康教育學習管道,讓欲發生或已發生性行為的同學有不受批判的學習空間,這些均是落實愛滋病預防教育的重要平台。

醫訊/認識皮膚傳染病

醫訊/認識皮膚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皮膚相關傳染病有:寄生蟲感染、黴菌感染、灰指甲、念珠菌感染、細菌感染、「毛囊炎、癤、癰、蜂窩性組織炎」等。所以,奇美醫院永康總院特舉辦社區(衛教)活動,此次主題為「皮膚相關傳染病之診斷與治療」,講師:奇美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皮膚相關傳染病之診斷與治療時間:102年6月11日(二)下午 13:30 ~16:30地點:慈惠教養院(台南左鎮區榮和里菜寮79-3號)洽詢:06-281 2811 轉 52987  社區醫療部洪小姐 或轉5292李專員

女性愛美甲 過了頭恐怕罹患灰指甲

女性愛美甲 過了頭恐怕罹患灰指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天到了,許多女性都開始穿起造型夾腳拖或涼鞋,但怎麼低頭一看,卻發現腳指甲黑黑醜醜的還會飄出異味,對此,皮膚科開業診所醫師張英睿指出,這是所謂的灰指甲,許多愛美的女性,會在腳指甲上做美甲造型,導致罹患灰指甲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張英睿說,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襪子或絲襪,足部過度潮溼,或在游泳池不慎感染等因素,大部分是免疫力或循環不良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原來是愛美惹禍,美甲美過頭。他說明,灰指甲最常見的元凶,其實是指甲受損傷後,微生物趁隙而入,像是反覆使用含丙酮的指甲油去光水,易造成指甲脫水、脆裂,增加罹患灰指甲機率;而年輕女性流行做藝術指甲、水晶指甲,有時因不慎外傷或反覆剝離指甲,更可能造成甲床分離、指甲變薄。但別以為灰指甲只是不好看,不治療沒關係,拖久了,醫師警告,不但恐導致反覆復發的香港腳、香港手,合併疼痛、手腳活動性變差,過厚的變形指甲會嵌入甲溝,造成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是傳染給抵抗力差的家人、小孩。那罹患了惱人的灰指甲該怎麼辦?張英睿表示,除了傳統口服治療藥物及需先剉磨指甲再塗的油劑型外,慢性病患者、哺乳媽媽、幼兒或曾治療失敗的患者,也可使用天然植物精油保養,像茶樹油、薰衣草油成分等,也能幫助灰指甲的改善。

小資女活出好膚質?可吃芭樂、奇異果

小資女活出好膚質?可吃芭樂、奇異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物價飛漲、唯獨薪水不漲的年代,收入有限的「小資女」們,該如何不花大錢養顏美容也能擁有好膚質?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提供幾個小撇步,讓身處在現代的小資女不用花大錢保養,也能從日常生活中簡單吃出、活出好膚質。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表示,現代人飲食偏向重口味或精緻飲食,吃下過度加工食物導致纖維素缺乏造成便秘,宿便在腸道中產生有害物質,使肌膚狀況不佳,再加上作息不正常,肌膚就容易產生狀況,如粉刺、青春痘。衛生署建議每天攝取20~30公克膳食纖維,至少每天4份蔬菜+2份水果,以高纖五穀取代精緻白米為主食來源,增加纖維及B群的攝取,幫助腸胃道蠕動而排出宿便,皮膚自然白裡透紅。另外,有「美容聖品」之稱的維他命C也不能少,營養師張雅芳說,像芭樂、奇異果、草莓、聖女番茄或是柑橘類等水果,不僅美白、除皺和抗老化,更能抑制黑色素產生,也是膠原蛋白合成時必要的成份之一,平常可多吃這些天然蔬果,讓肌膚保持在健康狀態。張雅芳強調,正常成人每天應至少飲水1500~2000c.c左右。多喝水,使肌膚細胞水份充足,使皮膚保有彈性、滋潤而減少皺紋。還能有效改善體內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幫助體內環保。雖然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大致上成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8小時。張雅芳提醒,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使代謝功能運轉正常,自然臉蛋也會容光煥發。多運動也是保持青春美麗的不二法門,張雅芳建議,特別是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單車等,除了能塑身,還可增強免疫功能,加速血液循環及排毒的功效,身體健康了氣色自然就好。(照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醫訊/乳癌治療最新趨勢

醫訊/乳癌治療最新趨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特舉辦醫衛講座,此次主題為「乳癌治療的新趨勢」,講師:台北市立聯醫婦幼院區乳房外科部長陳火木醫師。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治療的新趨勢時間:102年6月11日(二)下午 13:30 ~15:30地點:乳癌防治基金會(台北林森南路4-2號6樓)視聽教室洽詢:02-2392 4115

健康吃粽選「中午」 宵夜吃肥胖機率大增

健康吃粽選「中午」 宵夜吃肥胖機率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衛生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四年居罹癌人數的榜首,幾乎每年持續增加一成的病患。而端午佳節將至,民眾大快朵頤美味粽子,醫師呼籲吃粽子的時間盡量選在「中午前」,戒除吃宵夜習慣,減少暴增脂肪,讓腸道更健康!臺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徐榮源醫師指出,大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國人飲食普遍西化,肉類的比重越來越高,加上偏愛漢堡、炸雞、薯條等油炸類食物的人口越來越多,這些動物性脂肪堆積在腸道,日積月累形成毒素。最健康的飲食,是每餐八分飽,餐餐吃多樣性的蔬果,飲食比例均衡,盡量以素食為主。常去「吃到飽為止」餐飲店的民眾,更要小心,其實吃過量導致肥胖,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此外,端午佳節快到了,民眾要怎樣健康吃粽子?徐醫師也提醒,像粽子這類內含糯米與高油脂包料的食物,盡量選在中午前吃,絕對不要當宵夜點心吃!因為人體細胞內有一種製造脂肪的蛋白稱為BMAL1,它是脂肪形成的促進因子,因BMAL1在體內的量以下午3點左右最低,但在晚上10點到清晨2點最高,高低差相差20倍,故晚間進食碳水化合物會大量轉成油脂,易導致肥胖及腸道致癌的風險增加。徐醫師說,蔬果富含維生素,能增加腸黏膜的抵抗力,建議多攝取當季的新鮮蔬果,在地出產的比進口的好,種類多樣比單一好。此外要把規律運動當功課來做,像是定下每天至少走路半小時的運動功課,都是遠離大腸癌威脅的根本之道。 

醫訊/認識代謝性症候群

醫訊/認識代謝性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代謝症侯群是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病症,若空腹血糖高、血中三酸甘油脂較高、腹部肥胖、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低、高血壓,5種若有3種以上就是代謝症侯群。有鑑於此,高雄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特舉辦「代謝性症候群」講座,由該單位新陳代謝科洪銘秀主治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代謝性症候群時間:102年6月11日(二)上午 8:20 ~8:50地點:高雄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轉7294

全身無力、睡不好 當心真是「公主病」!

全身無力、睡不好 當心真是「公主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總是這裡痠、那裏痛,做完各項檢查卻揪不出病因?根據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調查,有近9成纖維肌痛症患者曾就診2個科別以上;超過6成患者需花費一年以上時間方能確診。在漫長的求診路途上,也有高達7成的患者自覺被外界誤解為無病呻吟。為幫助患者即早確診就醫,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特別籌拍纖維肌痛症微電影「再見,公主病」,並邀請楊千霈、許孟哲、羅平擔綱演出,希望藉由戲劇的方式,使患者及大眾了解,纖維肌痛症複雜的症狀表現,以及教育患者正確就醫觀念。臺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孫維仁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的成因目前尚未能確認,但可能與中樞神經的敏感化有關,使患者對疼痛的感受特別敏感,患者以女性居多,好發年齡約在30~50歲左右。根據台灣纖維肌痛症委員會所進行「纖維肌痛症患者罹病歷程」的調查顯示,約七成的患者初期出現「肩膀痠痛」、「身體疼痛」及「失眠」的症狀。在確診之前,高達九成的患者曾將纖維肌痛症的症狀歸咎是其它疾病所造成,其中以「骨骼相關疾病」為最多,其次為風濕免疫疾病及情緒相關疾病。孫維仁教授解釋,目前國內纖維肌痛症已經有統一的診斷標準,患者若全身4個象限出現一定程度疼痛狀況超過3個月以上,且合併出現疲勞、失眠等生理症狀,可優先至「疼痛科」、「神經內科」、「復健科」以及「風濕免疫科」這四個專科別進行確診,經過確診後,目前也有健保核准的藥物可從中樞神經去調控對疼痛的敏感度,良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生理症狀。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為協助大眾瞭解這個疾病,並鼓勵患者勇與面對疾病、及早接受正確的醫療幫助,特地籌拍纖維肌痛症衛教微電影「再見!公主病」。而影片主角楊千霈表示:「之前從來不知道原來有一群人,是那麼的委屈,受疾病的糾纏,卻有苦說不出,有如隱形的手,把生活都搞亂了!」目前微電影已正式於網路上首播,民眾可至至活動網站「www.byebyeprincess.com.tw」觀看,並呼籲大眾共同幫助纖維肌痛症患者向公主病,說再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