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預防日本腦炎 呼籲幼童儘快接種疫苗

預防日本腦炎 呼籲幼童儘快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52歲男性,居住於高雄市左營區,接種史不明,5月31日開始出現發燒、意識不清等症狀,6月8日確診感染日本腦炎,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每年的6至7月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呼籲民眾家中若有適齡嬰幼兒,應依規定時程接種疫苗,以避免感染日本腦炎。日本腦炎潛伏期5~15天衛生局指出,日本腦炎是由帶病毒的三斑家蚊叮咬而感染,潛伏期為5至15天,病媒蚊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分,依據衛生署歷年監測資料顯示,每年5至10月為流行季,6至7月為流行高峰期。呼籲幼童儘快接種疫苗衛生局表示,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現行幼童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2週接種第二劑,隔年接種第三劑,滿5歲至國小一年級入學前接種第四劑。衛生局指出,由於感染日本腦炎,嚴重者可能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或死亡,如家中有尚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請家長儘速帶往轄區衛生所或指定醫療機構完成接種,以降低感染風險。

出國慎防蚊! 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暴走

出國慎防蚊! 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暴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截至6月18日止,全國登革熱總計已有123例,每年7至8月暑假旅遊旺季為我國登革熱個案境外移入高峰期,且東南亞等國家為主要感染地區,呼籲出國要做好防蚊措施。新加坡病例數 已超過去年全年宜蘭縣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新加坡累計通報已超過8500例,已高於去年全年病例數,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等病例數亦高於去年同期,民眾不要小覤東南亞疫情,前往高風險地區進行探親、旅遊、經商等活動,務必落實個人防蚊措施,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衛生局提醒,要出國遊玩,民眾除應落實家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清除,出國前、回國後更應加強孳生源巡查及清除,才可保護同住家人、朋友及周遭鄰居健康。衛生局呼籲醫師,於診治病患時,特別留意發燒病患,併有高風險地區旅遊史者,若懷疑感染登革熱,應即向衛生機關通報,以期能盡早採取相關之防疫措施。

罕見!帶狀皰疹感染 男子掉牙、下顎骨壞死

罕見!帶狀皰疹感染 男子掉牙、下顎骨壞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59歲林先生,去年底右側臉頰下方出現疼痛,並伴隨水泡狀紅疹,求治北醫附醫皮膚科主任王國憲門診,醫師診斷為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並施以抗病毒藥物控制病情,但由於紅疹範圍逐漸擴散,接著右下顎第一小臼齒發生脫落狀況,病人於是轉至牙科就診。經北醫附醫口腔顏面外科主治醫師黃暘凱檢查,發現林先生的右下側臉頰廣佈水泡狀紅疹,且破裂滲出組織分泌物,右下顎齒槽骨嚴重吸收破壞,並發現右下顎第二小臼齒嚴重動搖,造成林先生進食困難。黃暘凱表示,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多發生於軀幹上,但有時也會發生於腦神經處,其主要併發症為疱疹後神經痛、運動神經麻痺、視神經病變、失明、腦炎、皮膚鈣質沉著。帶狀皰疹造成牙齒脫落、下顎骨壞死 全球僅42例黃暘凱指出,受帶狀皰疹感染,較少見顎顏面併發症為發育性變異,包括牙齒發育異常、顏面疤痕、牙周炎、牙髓鈣化、牙根尖病變及牙根吸收等,林先生案例因帶狀皰疹造成牙齒脫落及下顎骨壞死的情況相當罕見,至今全球醫學文獻中僅記載42例。黃暘凱提醒民眾,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或是免疫力較差的民眾,如罹患糖尿病、白血病、癌症、愛滋病等病人,而於接受手術、電療、免疫抑制劑療法或受到外傷、過度精神壓力的病人,也容易罹患帶狀疱疹。黃暘凱呼籲,若罹患帶狀皰疹時,臉頰、口腔或顎骨會出現疼痛,應盡速就醫,以防後續嚴重併發症。(照片提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多關心家中長輩 預防「老人衰弱症」

多關心家中長輩 預防「老人衰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老人衰弱症」近年來也逐受重視,尤其這對老年族群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影響,造成很大的威脅。身體功能的全面衰退成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基彰表示,老年衰弱症目前被視為是老年症後群的一環,是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造成身體恢復及儲備能力降低、抵抗外在壓力或內生性疾病能力下降,以及維持體內衡定能力變差等,進而出現臨床功能表徵及不良健康結果的呈現。黃基彰指出,這些患者有活動力降低、體重減輕、疲倦、食慾下降、肌肉減少、骨質流失、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有時甚至出現認知功能退步等問題,可能造成的原因,包含內在的生理、心理及慢性疾病,或外在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及早發現 及早預防黃基彰表示,老人衰弱症有五項衰弱臨床表徵,包含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疲憊感、肌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低身體活動量,若符合以上3項症狀,就該接受適當的評估與治療。黃基彰指出,在過去的研究發現,一旦患者出現了衰弱症,在臨床上會較難回復到之前的健康狀況,只有在衰弱症前期是比較有機會回復健康的,因此若可及早偵測出有這類變化的老人,給予適當介入並修正或治療其危險因子,可阻止後續疾病或失能狀況。呼籲多關心家中的長輩,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去介入,減少老人家太早邁入失能的機率。

回鍋油食品 吃多恐危害心血管系統

回鍋油食品 吃多恐危害心血管系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昨日嘉義市爆出回鍋油事件,衛生局接獲民眾檢舉,突襲稽查一家專門生產豆枝和豆棗的食品工廠,發現工廠環境衛生髒亂,且確有使用回鍋油,責令業者3日內改善。今日,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去年度全國總計稽查13,217家餐飲業之環境衛生,另稽查及抽驗油炸油品13,326件,檢驗結果計有3件油品之總極性化合物含量不符合規定,不合格業者已令其限期改善,並已複查合格,顯示餐飲業者均能落實把關油炸油衛生安全。針對餐飲業,包括夜市攤販、路邊攤、小吃店、自助餐店及觀光旅館餐廳等10種業態,用油炸油之品質及衛生安全,將持續責成各縣市衛生局執行餐飲業環境衛生管理與油炸油稽查工作,除以酸價進行初步檢驗外,凡酸價超過2.0者,另抽驗進行總極性化合物之檢驗,進一步保障國人健康。回鍋油食品 動物實驗發現有致癌疑慮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也表示,回鍋油屬重複使用油品,會使炸油酸價變高,容易產生過氧化物;長期食用恐會危害心血管系統,且於動物實驗中發現有致癌疑慮。但一般所食用的炸物,多已添加醬料調味,民眾恐較難從外觀及味道分辨。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再次重申,若經查違規,可依違反新食品衛生管理法第8條之「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即可直接命其歇業、停業,不以一年內再次違反為限。

女子腳踝扭傷數月 增生療法改善疼痛

女子腳踝扭傷數月 增生療法改善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黃小姐因為腳踝扭傷,好幾個月仍然無法痊癒,走路走久會不時痠痛,導致無法像以前一樣逛街、旅遊、運動。於是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接受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韌帶慢性扭傷與肌腱退化病變。接受數次「增生療法」治療後,再加上復健運動治療後,痠痛感明顯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熙亭表示,一般筋骨疼痛、肌腱發炎如果使用口服藥物無法控制,常會注射類固醇。雖然類固醇能在幾天內止痛,不過,如果反覆注射太多次或間隔太近,會讓肌腱組織變脆弱,反而增加肌腱斷裂的風險,情況更惡化,並且也可能有干擾身體免疫系統,骨質流失等副作用。慢性筋骨疾病 可考慮增生療法因此,針對較慢性的筋骨疾病,如網球肘、腳跟肌腱慢性退化病變等等問題,如果一般的藥物與復健治療沒有明顯療效,可以考慮接受增生療法。增生療法它可以促使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誘發增生反應,再次啟動修補機制,強化軟組織的強度。邱熙亭醫師建議,如果有肌腱受傷、韌帶扭傷後等等的長期筋骨疼痛,甚至引發關節疼痛,請找專業醫師做檢查診斷,接受適當的口服藥物、注射或復健治療,以改善疼痛。

益生菌有吃就有用?吃錯恐腹瀉反傷荷包!

益生菌有吃就有用?吃錯恐腹瀉反傷荷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許多民眾為了「腸保健康」,紛紛購買益生菌來服用,希望透過益生菌改善腸胃狀況,進而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是,吃益生菌真的有用嗎?開業診所林美秀醫師表示,腸道健康的確跟人體免疫系統有關,如腸道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引發免疫系統錯亂,導致許多疾病產生,可是市面上所推出的益生菌,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亂吃還可能出現腹瀉症狀,不但沒有更健康反而還傷了荷包!飲食習慣不同 腸道所需菌體也不同! 比菲德氏菌、比菲德氏龍根菌等,益生菌種類百百種,對於每個人的腸道幫助效果卻大不相同,別以為有吃就有效,其實吃錯只是吃心安。林美秀醫師表示,益生菌的種類很多種,有些人適合吃某種益生菌,有些人吃了卻不適合。像是台灣這麼小,因民眾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各生活型態的不同,導致南北民眾,體內所需菌體也不同。根據診所研究統計,北部民眾,如要改善過敏情況,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人適合的菌種為「嗜酸性乳酸桿菌」;改善自體免疫功能,百分之四十四的人適合「洛德乳酸桿菌」,值得注意的事,市面上強打的比菲德氏龍根菌益生菌,僅有百分之六的北部民眾吃了能對身體產生作用!另外,南部民眾如要改善過敏情況,北部民眾較適合的「嗜酸性乳酸桿菌」,如給南部民眾吃,適合的人數比例僅有百分之十八!而比菲德氏龍根菌,在南部適合比例,則驟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怎麼判定自己適合那些益生菌?林美秀指出,要判定自己適合那些益生菌,有些專業的方法,則是利用抽血進行檢測配對;可是,在一般情形之下,民眾可對自己購買的益生菌提高警覺,如持續服用二到三個月,身體還是沒有反應產生,就要考慮是否更換益生菌使用;如吃久了,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那更必須要有警覺心,檢視自己所吃的益生菌是否不適合自己的腸道。

東華女大生遭酒駕 今日器捐遺愛人間

東華女大生遭酒駕 今日器捐遺愛人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東華大學歷史系王姓女大生,六月十二日深夜遭酒駕男子逆向撞上,車禍重創送至花蓮慈濟醫院急救,但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於今天(十九日)經家人同意,完成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社工師轉述表示,王姓女學生的個性就像天使一樣,在家人及親朋同學的眼中,心地柔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家人在病床前也不斷地鼓舞捐贈者要勇敢、加油。因此,當多發性創傷、缺氧性腦水腫導致捐贈者腦幹功能衰竭,家人因想起女兒生前樂於助人的種種情景,因而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經完成腦判後,於今天手術摘取器官,捐出心臟、二枚腎臟,二枚眼角膜。東華天使器官捐贈 幫助五個病人及家庭家人很感謝主治醫師楊穎勤、外科部主任李明哲等醫療團隊對捐贈者的照護,七天來,讓捐贈者可以與家人在病床旁相伴,同時還可以在生命的最後,捐出器官幫助五個病人及家庭,讓一個不幸的事件有圓滿的結局。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公布資料,統計至102年6月19日,全臺灣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7979 人,其中等待心臟有162人 、肺臟19人、 肝臟1131人、腎臟6097人、胰臟74人、眼角膜 552人。

樂閱讀/研究證實:月經前後身心症狀會加重

樂閱讀/研究證實:月經前後身心症狀會加重

在傳統精神醫學或身心醫學治療中,情緒或疾病在月經前惡化的狀況,較少受到重視。我們的團隊研究發現有三成甚至到五成的憂鬱症女性,有月經前症狀加重〈Premenstural Exacerbation, PME〉的情況,在月經後即較改善。月經前的種種症狀不見得是整個憂鬱症惡化,而需要調藥或換藥,這與國外研究的數據類似。其實學術界早已發現:月經前女性自殺增多,或有住進精神科病房比例大增的情況;焦慮症更有41.9%在月經前惡化的情況。所以,月經前會有情緒改變〈低潮或焦躁易怒〉、腰痠背痛、頭痛或關節痠痛、胸部脹痛、腹賬或體重大增、嗜吃甜食、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經前症候群症狀的女性,要留意是否有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的可能。而本身已經是焦慮症或憂鬱症的患者,也要注意是否有月經前症狀惡化的現象,可以記錄情緒日記、調整作息、增加鈣片與維他命B6的攝取。減輕工作及情緒負擔、避免菸酒等刺激物質使用、多休息、少量多餐、多用全麥或胚芽糙米等食物,並務必保持睡眠正常,來減緩症狀不適。並且不要以為病情加重,增加負面思考或認知,覺得自己為什麼原來治療進步,卻又惡化,而自我怪罪、胡思亂想,或有毀滅性思考,反而不好好呵護自己與配合治療,而造成真正病情加重。(本文作者/蕭美君)(摘自/一生的健康與自在/天下雜誌出版)

醫訊/從10~70歲疼惜女人的身體

醫訊/從10~70歲疼惜女人的身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聽說生過小孩就不會經痛了?不是經期卻有出血,正常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一定要開刀嗎?打了疫苗,就不會得子宮頸癌?更年期到了,服用荷爾蒙會增加罹癌風險嗎?生殖系統影響女性一生的健康,更擔負著孕育下一代的重任。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讓很多姊妹飽受經血量多、經痛之苦;停經後,更年期症狀、尿失禁常影響生活品質;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近年有增加趨勢,威脅著女性同胞的健康。因此,康健雜誌特規劃「健康講座」,此次主題為「從10~70歲 疼惜女人的身體」,邀請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王功亮醫師、馬偕醫院營養課長蔡淑玲營養師主講,他們將聯手解答以上問題,以呵護女人的私密花園。當天由康健雜誌張曉卉副總編擔任主持人。現場憑『行前簡訊』(前兩日發送)或『列印報名感謝頁』入場,14:30開放入場,開場後15分鐘將不開放進場,活動需事先報名,領取禮物需報名感謝頁。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從10~70歲 疼惜女人的身體時間:102年6月22日(六)下午15:00~17:00地點:信義文化基金會(台北信義區信義路5段100號B1,請由松智路入口進入)洽詢:02-2662 0332報名: http://topic.commonhealth.com.tw/chclub/intro.asp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