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急診室醫師常被毆 衛署嚴厲斥責

急診室醫師常被毆 衛署嚴厲斥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醫師、護士,原本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但現在因為醫病人數相差懸殊,許多醫師護士加班超過十二小時已成常態,日前更傳出護士抱病吊點滴值班的辛酸事件,而急診室的醫師,也要忍受家屬著急轉憤怒的心態,隨時要冒著被家屬毆打的風險,搶救病人,使得許多醫護人員都大嘆實在有夠辛苦。醫師遭毆打 衛署發嚴厲聲明醫師遭家屬歐打的事件頻傳,對此,衛生署也發出嚴厲聲明指出,加護病房及急診室是大家共同使用的重要救命場所,不容許任何原因及理由在急診室滋事,甚至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因此呼籲對案件滋事份子勿施以僥倖心態,醫院及衛生單位定要基於保護醫護人員及就醫民眾之環境予以協助提告。另外,衛生署也會立即請當地衛生局確實依照「急診室滋擾醫療機構秩序或妨礙醫療業務案件通報與處置標準流程」辦理,督導醫院協助受傷醫護人員主動提告外,並請當地衛生局即刻進行施暴案件查證、蒐證及約談,另除依醫療法第24條第2款積極裁罰外,亦依刑法相關規定另案送地檢署,對施暴份子絕不寬待。因此也呼籲民眾,還給醫護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以維持良好的醫療品質。

「熱」愛夾腳拖? 小心筋膜炎

「熱」愛夾腳拖? 小心筋膜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看到街上無所不在的夾腳拖,就知道夏天到了!清涼方便的夾腳拖鞋是許多年輕人夏日必備配件,但是夾腳拖簡單的支撐設計其實不宜久穿,可能會造成足底筋膜炎、肌肉痠痛,以及下背部疼痛等問題。根據美國研究資料顯示,每人每天平均走5千步左右,超過21歲的美國人中有高達78%有足部痠痛的煩惱。若要行萬里路,挑選好穿好走的鞋是護足的根本之道。然而,在眾多的鞋款之中,夾腳拖竟然是最危險的鞋型。雖減輕膝蓋負擔 卻傷腳踝2010年一篇醫學研究指出,輕盈的夾腳拖減少穿鞋者與地面接觸的時間,能夠降低膝蓋的磨損。但後來發現,夾腳拖雖然能夠減輕膝蓋施力,但穿鞋者用腳蹼部位緊夾支撐點,容易對腳踝和整個腳部重複施壓,原本膝蓋的負擔往下移,長久下來,仍有害足部健康。雖然夾腳拖可以減緩裸足所承受的衝擊力,但它同時也破壞人體自然的步態動力學。當施力不平衡時,足弓、腳跟以及整個足部便會開始承受壓力,造成下半身痠痛,範圍可從下背部延伸到臀部、雙腿。6點建議 夾腳拖一族勿大意若是你熱愛夾腳拖,專家提出以下6點建議,讓你穿得更健康:1. 每3-4個月要更換一次夾腳拖2. 選擇皮革製、較柔軟的夾腳拖3. 選擇合腳的尺寸,才能準確支撐腳的施力點4. 不要天天穿,海灘玩水或短時間外出可以穿5. 購買有認證的夾腳拖,美國足科醫學會有認證一系列健康夾腳拖,可供參考6. 最後一點也最重要,穿夾腳拖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穿襪子

醫訊/動作協調與平衡訓練~早期療育

醫訊/動作協調與平衡訓練~早期療育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發展遲緩兒的盛行率約為6%~8%,由於發展遲緩兒只要接受早期療育,不僅可降低障礙程度,也可省去日後所承擔的社會成本,對父母而言不但可減輕家庭壓力,也可使小朋友的發展早日趨於正常。而許多家長也可以尋求早期療育相關福利資源,以減輕家裡負擔,增進展遲緩兒發展。為此,台大醫院總院早期療育中心特舉辦102年度「親職講座」,此次主題為「動作協調與平衡訓練」,將邀請陳佳琳物理治療師主講。名額有限,需先預約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2年度親職講座時間:102年7月3日(三)下午14:00~15: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兒醫大樓(台北中正區中山南路8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4樓早療中心討論室(P04013室)洽詢:02-2312 3456轉70401或70405

減少冬天過敏發作 三伏貼好時機

減少冬天過敏發作 三伏貼好時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入夏,近來普遍高溫炎熱。依據傳統「冬病夏治」的原則,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來調整體質,冬天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分別是7/13(初伏)、7/23(中伏)、8/12(末伏), 「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是根據中醫春夏補陽原則,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陽勝之際,每隔十天,將辛溫溫陽、逐痰祛寒、減敏定喘及化痰止咳功效的藥餅,敷貼患者背部的穴位三次,經皮下吸收及刺激穴位達到治療效果,本法除了可減少腸胃道干擾,延長藥效外,尤適合不喜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連續敷貼3年 療效可達八成花蓮慈院中醫科楊成湛醫師表示,除了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在成人方面,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都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每次敷貼時間為4至6小時,在敷貼時皮膚會有搔癢及燒灼感,經皮下吸收及刺激穴位達到治療效果。有研究指出,接受三伏貼穴位敷貼治療的患者在連續治療三年後,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楊成湛醫師特別提醒,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則不適合採用。

男日嚼三十顆檳榔抽三十根菸 終生洗腎!

男日嚼三十顆檳榔抽三十根菸 終生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食品危機爆發之後,許多民眾都擔心,平日吃下那麼多毒澱粉,腎臟會不會出問題,甚至有民眾還把腎病就怪罪到毒澱粉事件上,因此抱著惶恐的心態到醫院問診,而問題無非是「醫生!聽說吃一顆碗粿毒物就超標,我是不是會洗腎?」、「醫生我好愛喝珍奶,會不會腰子壞去?」,對此,醫師呼籲,平日的不良習慣例如,抽菸、吃檳榔,反而是造成腎病的主因!男每日檳榔香菸入嘴 終生洗腎  毒澱粉食品危機爆發,使得許多民眾反而把導致腎病的主因給忘記了!雙和醫院林裕峯副院長就說,大家都會以為抽菸跟吃檳榔跟腎臟疾病無關,但這觀念完全是錯誤!像是他就有收治一名六十多歲男性病患,原本就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竭;每天抽煙1.5包外加30幾顆檳榔,最後慢性腎衰竭惡化,餘生都必須洗腎。林裕峯解釋,因為吸菸會傷害腎小管,使蛋白尿增加、加速腎絲球過濾下降的速度;嚼檳榔會讓腎臟過濾功能過快而造成腎臟功能的傷害,而石灰中的乳鹼還會讓「腎臟鈣化」,都是腎臟殺手,呼籲癮君子、愛吃檳榔的民眾,還是少碰為妙!出書救腎 希望民眾「腎利」! 而許多民眾其實對於導致腎臟疾病的瞭解模模糊糊,有鑑於此,生策會及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發起,結合台灣48位腎臟科權威,累積過去的臨床研究觀察,聯合出版「腎臟哪裡出問題?」,希望台灣能擺脫洗腎王國的名號,讓民眾開始「腎利」。

網路販售隱形眼鏡 恐違法又害人

網路販售隱形眼鏡 恐違法又害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美觀及方便,有不少近視者都戴上了隱形眼鏡。但近來有許多不肖業者為規避實體通路查緝,利用網路「臉書」開立社群網頁,販售未經核准輸入或製造之隱形眼鏡予一般民眾,經查獲後依違反藥事法第84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移請檢調機關偵辦,部分違規案件甚至已遭地檢署判決處分定讞。隱形眼鏡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目前尚未核准藥商於網路虛擬通路販售任何藥品或第二等級以上之醫療器材,如有違規販售或廣告者,經查證屬實,依據藥事法規定,最高可處新台幣500萬元之罰鍰,若所販售之醫療器材或藥品係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者,甚至已經觸犯刑罰。提醒您!販售隱形眼鏡之實體通路,例如:眼鏡行、量販店等販售處,須依藥事法規定申請藥商販賣許可執照,隱形眼鏡產品亦須經過衛生署藥物查驗登記核准,為保障自身用藥安全,請至合法之實體通路營業處所購買。衛生局再次強調,虛擬網路不得任意販售藥品及醫療器材,以免觸法遭罰,損人又害己。

4大運動新趨勢 讓你健身不無聊

4大運動新趨勢 讓你健身不無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養成運動習慣最可貴的就是持之以恆,但每天都從事相同的健身運動,你膩了嗎?美國雜誌Health發現美國出現四大新興運動,分別是芭蕾巴利、自行車共騎、混合式健身,以及主題路跑,提供有運動的民眾更多元的選擇。其中有幾項台灣已經引進,你跟上潮流了嗎?芭蕾巴利芭蕾巴利(ballet barre)原是芭蕾舞練習的把桿,現在許多人採取芭蕾舞者的訓練方式,用把桿支撐身體,在強化肌肉力量的同時,也能形塑肌肉線條,深受許多重視身型的女性運動者喜愛。自行車共騎最近歐美吹起在大都市騎自行車的風潮,發想概念與台北捷運之間的U-bike相同,希望能讓忙碌的都市人把握時間運動。別以為騎自行車悠遊城市不具運動效果,專家指出,休閒時間騎1小時自行車能夠讓68公斤的人消耗280卡。混合式健身混合式健身法運動強度極強,一輪訓練包括100下單槓引體向上、100下伏地挺身、100下仰臥起坐,再加上100次上下馬部深蹲。這種健身法原用於專業運動員與警校生的訓練,但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在不少健身中心已經能上混合式健身課程。主題路跑主題路跑顛覆傳統對長跑的想像,結合其他娛樂主題,例如電子音樂派對、舞會等,讓跑步不再是乏味、孤獨的個人修行。主題路跑在台灣流行已有一段時日,最具特色的是今年由知名運動品牌所舉辦的螢光夜跑活動,以有趣的主題集合各地跑者,成功吸引許多年輕人動起來。

驚人!4個兒童就有1個過重或肥胖

驚人!4個兒童就有1個過重或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局針對幼稚園大班及小學二、四、五及六年級學童,抽樣713位血液檢測,結果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兒童,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之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者的2倍。 教育部資料也顯示每4個兒童就有1個屬於過重或肥胖,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達三分之二,未來都是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過重及肥胖的兒童不只是提早成為慢性病候選人,還有提高性早熟、缺乏自信、長不高等問題。 家長應以身作則 避免胖小孩解決兒童肥胖問題的答案不在孩子,而是在大人身上,家長應以關懷的態度,陪孩子健康吃、多運動,讓孩子以健康的態度和身體作朋友。時逢暑假,新竹市衛生提供局4項守護孩子健康小秘方,呼籲所有家長都能以身作則,經由生活實踐,形成健康生活圈,讓孩子從小做健康,長大增健康: 一、健康採購:和孩子一起採購食物,教導孩子選擇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食物,例如新鮮蔬 果、鮮奶、糙米飯等,避免洋芋片、炸雞、速食等高油、高鹽、高熱量等容易造成過重或肥胖的食品。 二、習慣成自然,把健康置入生活中,用鼓勵取代禁止,例如孩子口渴時提供白開水、無糖茶,並且在孩子喝水時給予讚美;孩子無聊時,可一起至戶外活動,增進親子情感。 三、勿踩陷阱:千萬別拿不健康食物當獎賞或慶祝。家長要避免購買甜食或速食作為慶生或獎賞,而把這些不健康食物賦予歡樂、榮耀等美好與正向的聯結,等於是變相的鼓勵,若是及早建立這些食物對健康不好的聯結,那麼孩子即使偶爾吃,也較會知道最好有所節制。 四、親子共餐:多陪孩子吃飯或共餐,把好的事用身教言教融入生活,請家長多陪孩子吃飯,帶頭多吃蔬果,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強化孩子對這些飲食的喜愛。

非常想「瘦」 一天運動兩次可以嗎?

非常想「瘦」 一天運動兩次可以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許多人暑假期間安排出遊,假期結束後,肚子常囤積一圈脂肪,讓人心急想甩肉。若要把握時間多運動,一天最多可以上幾次健身房才不會過量呢?美國醫學專家解釋,運動次數不是重點,每天運動強度與個人體質才是關鍵!調配時間與強度 也須考慮個人體力若一天想運動兩次,可以調配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避免運動過量造成的傷害。健身指南建議,成人一週至少要進行15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如走路、游泳)或75分鐘的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有氧舞蹈)。在此一範圍內,一天運動超過兩次,並不會傷害人體。但必須注意,一週的運動量最好能分散2-3天,若集中在同一天,身體恐會吃不消,健身效果亦不彰。一天兩次運動的強度也必須平均分配。例如,早上進行高強度的肌肉訓練運動,晚上可選擇走路、瑜珈之類較緩和的運動,不適合再長跑。此外,個人體質與其他日常活動所消耗的體能也必須考慮在內。專業運動員的體能較強,每天主要活動便是運動訓練,一天運動次數自然不在話下。但若一般上班族,或從事勞力工作的人,工作之餘體力已所剩無幾,便不建議一天從事兩次以上中高強度運動。健身並非一蹴可幾 持之以恆才有效專家提醒,運動時要適時補充水分,平時有深層的睡眠,較能夠養足體能,進行多次運動。若要一天之內運動多次,最好拉開兩次運動的時間間隔,分配好運動強度。短時間密集運動不如長時間持續運動,若身體感到疲累,喊停休息一兩天,才是長久之道。

樂閱讀/讚美那些沒人注意的小事

樂閱讀/讚美那些沒人注意的小事

介紹一件我自己實際體驗過的例子吧。以前曾經由友人招待,參加了某場古典音樂演奏會,因而認識了一位活躍在世界樂壇上的有名指揮家。然而在演奏會後由贊助廠商主辦的派對上,這位指揮家也是以「缺席」而聞名。然而,當天我認識的廠商是那位指揮家的好友,因此他無法拒絕,就只出席了一開始的30分鐘。因為這樣,雖然派對開始了,但那位指揮家卻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這時候招待我的人來拜託我,希望我去接待他。這突如其來的委託讓我十分困擾。因為對方的經歷、得意的曲目我都不知道。當然,他的興趣或嗜好也一無所知。我唯一知道的是,他不久之前才剛指揮完一場音樂會。若是關於自己拿手而且有印象的話題,我想應該能具體地讚美對方,找出印象中和對方有關的「共通點」。於是,我發現了一件事。因為是走動式的茶會派對,每個人都拿著飲料站著暢談,而該位指揮家拿起紅酒杯時,我發現他的手指非常漂亮。我立刻稱讚他說,「好棒!好漂亮的手指!」。指甲也非常漂亮,好像有上過指甲沙龍似的,真的非常漂亮。果然,他告訴我說,每兩星期他會上一次指甲沙龍。於是,他問我「為什麼會注意到這」、「你從事什麼工作?」我回答他我是形象訓練師,也是形象評論家,於是他希望我替他分析。就這樣,話題突然熱絡了起來。我分析了對指揮家的印象,當談到有什麼好的地方時,我回想起音樂會上的模樣,「具體的」說明了。比方說「演奏那首曲子時,背部的律動中,這塊肌肉突出的樣子很帥氣」、「那首曲子時頭髮飄動的樣子感覺很好」等等(笑)。這樣的稱讚,讀者們聽起來可能會想要笑我。但像那樣肌肉的塑造,如果不定期去健身房鍛鍊是不可能做到的。從那樣的肌肉形狀,我感覺到對方有多麼努力,所以才提起這個話題。於是乎,正如我所見的絲毫不差,他非常感動,說他明白若這世界上即使只有一個人是這樣看待他,都會令他非常開心,結果我就一直陪著他到派對結束。遠遠看著這一切的主辦單位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我。這位指揮家常被說指揮的方式非常的美妙。確實,如果看過他指揮,誰都會發現這件事。但是,如果每個人稱讚他的方式都很類似,再怎麼讚美,也不會讓他留下印象。反而在自己了解的知識範圍內,讚美對方的努力和執著,那麼就可以用只有你能聊的、獨一無二的話題把氣氛炒熱。這麼做,會讓對方留下對你的強烈印象。(本文作者/重田美雪)(摘自/笑臉贏人/如果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