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疾病管制局愛滋病最新統計顯示,近幾年來臺灣地區愛滋病毒感染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中。年齡層也愈趨於年輕化,以20至39歲之青壯年族群占多數。分析傳染途徑乃藉由不安全「性行為」感染佔最高,為傳播愛滋病的主要途徑。該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感染者年齡層以20~29歲最多,其次為30~39歲,再其次為40~49歲,前兩者加起來占總感染人數達七成以上,且九成以上是男性患者。危險因子分析部份,則以「同性間」性行為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注射藥癮」者,再者為「異性間」性行為者。由此可知,近來愛滋病感染者有逐年增加及年輕化趨勢,所造成的家庭傷害,社會成本支出更是難以估算,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對「單一性伴侶」及「全程使用保險套」應保有正確觀念,並應拒絕使用毒品及共用針頭。對於身邊有此對象之親戚朋友,更應需予以鼓勵定期就醫檢查。

上班族飲食拉警報!你是肥胖一族嗎?

上班族飲食拉警報!你是肥胖一族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上班族飲食拉警報!根據台灣肥胖醫學會的調查把上班肥胖族分為四大類,分別為「素食油油族」、「肉食暴龍族」、「甜食狂熱族」、「澱粉過剩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素食油油族,一般民眾吃素本求身體健康,但因為素食多半含有多種加工食品,以及高油量煎炒使得吃素也未必對身體帶來健康!吃素未必健康!吃多還可能發胖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林文元指出,不少人以為多吃素食有益健康,且常誤以素食的食材和料理都很清淡,但如果吃的大多是加工類素食,且烹調方式偏油,吃素也容易導致肥胖。調查就發現,高達四成素食偏好者體內堆積過量脂肪,BMI值超標。上班族有一半以上 容易嘴饞而其他上班族的飲食,則可能因為吃下午茶習慣導致肥胖,104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近半以上的上班族有吃下午茶的習慣,不是合購訂飲料,就是團購食物大家共享,一周上班五天,就有兩天半會揪團訂購,另外,還有近六成的上班族有吃消夜的習慣。對此,林文元提醒上班族,上班族偏好高澱粉、高油脂跟高糖分食物,用餐時又習慣搭配含糖飲料,是容易肥胖主因,他說,只要身體累積7700大卡熱量,就會增加1公斤脂肪,如果又不愛運動,就更容易導致腹部肥胖。也呼籲辛苦的上班族們,別因為上班壓力大,養成吃零食紓壓的習慣,以免體重不斷升高,壞了健康!

樂閱讀/好心情讓內分泌更穩定

樂閱讀/好心情讓內分泌更穩定

在所有器官組織中,內分泌系統受到老化的影響算是比較不明顯,且變動過程通常呈現緩慢改變,花費時間10~20年不等,內分泌系統的自然老化可以不用過度擔憂,它對健康的影響不大,即便退化還是足夠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若因外力而造成系統紊亂,或者加速退化可就不太妙了。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就像是身體的調節器一樣,一個不對勁就會讓身體狀態失常,且內分泌系統通常有著環環相扣的關聯性,一有問題往往帶來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對健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小。舉個例來說,當人處於高壓力狀態下,腦下垂體會分泌促進腎上腺皮質素,接著腎上腺會產生可體松,當可體送分泌量過大時,有可能會加快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想要預防內分泌系統失調,最好能讓情緒保持穩定,並且擁有良好的睡眠、維持運動好習慣:• 保持情緒穩定、排解壓力/很多人以為,內分泌系統穩定、情緒就會穩定,實際上剛好相反,情緒穩定了、內分泌系統才會穩定。因此,希望內分泌系統不要提早退化,不要出現紊亂情況,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現代生活很難避免壓力,但起碼要懂得紓解壓力。• 運動可促進胰島素功能/運動能大幅促進胰島素功能,而血糖是內分泌系統老化影響較明顯的一環,奉勸大家養成持續運動的好習慣,對抗老化對胰島素的影響。因為前面提到的飯後低血糖現象,是一種所謂「胰島素阻抗」的現象,唯有靠運動才有辦法改善。• 均衡飲食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均衡飲食能提供身體必須營養素,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同時穩定情緒,對內分泌系統也有相當的幫助。均衡飲食的原則就是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元攝取各種營養素,避免高油、高鹽、少纖維的飲食模式。(本文作者/陳亮恭)(摘自/寫給怕老族/凱特文化出版) 

樂閱讀/5要訣!挑到適合你的鞋子

樂閱讀/5要訣!挑到適合你的鞋子

• 運動鞋/最推薦的運動鞋,就是慢跑鞋,因為慢跑鞋能確實支撐我們的腳跟,保護我們的腳,不會因為來自腳底的衝擊力而受傷,而且在設計上,還能讓腳指確實活動,是非常好的鞋子。第一次穿慢跑鞋的人,最好選購適合初學者穿的款式。• 高跟鞋/剛開始穿時,最好選購腳踝處有帶子綁住的款式,而且鞋子的尺寸必須和腳一致,才會好走。之後只要進行早上的三點美腿姿勢&運動法(熟練篇)時,身體不會再搖搖晃晃,就可以改穿沒有帶子的高跟鞋。• 拖鞋、涼鞋/若要穿拖鞋或涼鞋,不妨在腳底的腳指根處上、腳跟、大拇指、小指關節等處,貼上透氣膠帶補強,尤其是出現疼痛感時,即使只是微痛,也必須立刻貼上,才能避免因傷口腫脹時,會痛得更厲害。此外,只要習慣魅力美腿瘦身法後,穿拖鞋或涼鞋走路時,就試著利用腳底的肌肉力量,來吸起鞋子走路。• 記得修理鞋跟/鞋跟是否已經磨掉一大半了?只要腳有歪曲的情形,鞋跟處的外側和內側,就會被磨掉一部分,如果繼續穿著鞋跟已經磨掉的鞋子,腳的歪曲情形,就會更嚴重。所以應盡量選購品質較好的鞋子,並隨時修理鞋跟,尤其是高跟鞋,最好每一季都修理1次,若是鞋跟較大的款式,也要1年修理1次。• 不穿髒鞋/鞋子裡的鞋墊,是否已經損壞?鞋子內側骯髒時,穿起來很容易造成腳尖悶熱、發臭的情形,尤其是腳底和腳指,都是很容易流汗的地方,一旦骯髒的汗水悶在鞋子裡,就會讓腳指潮濕、不衛生。有些店家有提供只換鞋墊的服務,只要覺得在意,就一定要趕緊換掉。(本文作者/蓮水花音)(摘自/關鍵3點美腿操,大腿一週瘦5cm/三采文化出版)

喝低脂牛奶不發胖?恐比全脂牛奶更易招肥肉!

喝低脂牛奶不發胖?恐比全脂牛奶更易招肥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想要減重,或是想攝取少些脂肪與熱量的民眾,喝牛奶的時候,可能會選擇購買低脂牛奶來喝;但是,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恐怕要顛覆你對低脂牛奶的好印象了!低脂牛奶口感差 商人加糖使熱量更高!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沃爾特威利特(Walter Willett)博士研究證實,喝脫脂牛奶反而會比喝全脂牛奶還來的更容易胖!而其中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脫脂後的牛奶喝起來口感較差,有些商人為了讓口感好一些,反而會在低脂牛奶裡頭加上糖來調味,而調味後,熱量反而會比全脂牛奶還高,且因為加了糖,會使小朋友更愛喝,進而導致小朋友發胖!低脂牛奶喝了沒飽足感 恐會攝取更多熱量另外,因為全脂牛奶,會使人們較有飽足感,喝下一杯之後,可以防止再攝取其他多餘的食物熱量,而脫脂牛奶就沒有此效果,反而會讓人們喝了之後,再吃上其他食物,造成肥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牛奶裡頭有些營養例如,維他命A、D、E和K以及鈣和磷等,都需要靠脂肪傳遞讓人體吸收,脫脂牛奶少了脂肪,會導致人體難以吸收這些營養,因此專家建議,要喝牛奶就喝全脂的較不會發胖,而且可以讓牛奶裡頭的營養,被人體吸收的更加完整。

愛無懼 高雄辦同志闖關遊戲

愛無懼 高雄辦同志闖關遊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宣傳性別平等,愛情無界限,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及陽光酷兒中心將與高雄市民政局合作,於7月14日,在高雄市著名的瑞豐夜市舉辦2013年高雄同志公民運動第一階段「愛無懼彩虹港都系列活動」。為民眾了解性別多元 舉辦闖關遊戲對此愛之希望協會指出,這是一個不分族群、年齡、性別,強調以互動增加民眾性別友善的活動,有輕鬆有趣的「六彩魔幻屋」闖關遊戲,讓民眾能貼近同志文化,對多元性別有多一分了解,完成闖關者還有精美小禮物相贈。台灣愛之希望協會主任則表示,本次活動強調每個人在生活中應該都有免於恐懼的權利,不管是同志或其他少數性別,都能好好愛人與被愛。當日活動高雄市民政局長將親臨現場,邀請各界代表共同登台宣示本次同志公民運動四大主軸即「愛家人、愛朋友、愛情人、愛自己」的「愛無懼」理念,展現高雄市對性別人權的重視。

年紀大皮膚易乾燥? 恐是玻尿酸在流失

年紀大皮膚易乾燥? 恐是玻尿酸在流失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我的皮膚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差!該怎麼辦?這是許多愛美的民眾到一定年齡後都會面臨的問題,阮綜合醫院整型外科周治剛主任解釋,人體的真皮層中含有玻尿酸,是一種多醣體,也是人體皮膚主要的保濕因子,但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步流失,玻尿酸流失後的肌膚會使真皮層的含水量降低,漸漸失去彈性與光澤,同時對陽光、環境的傷害,肌膚自我修護力也下降,進一步生成皺紋,黑斑等。周治剛指出,根據醫學臨床研究證實,皮膚中玻尿酸越多,肌膚潤澤豐滿且青春亮麗;若不足時,會使得皮膚乾燥、鬆弛,進而產生皺紋,因此近代玻尿酸注射,已成為微整形的熱門項目,供給肌膚容積、修飾臉部及提供關節彈性。周治剛表示,在醫學美容上,玻尿酸常用於皮下注射,用來填補較深的凹洞、皺紋,舉例來說,法令紋、嘴角凹紋、額眉間皺紋的填補,甚至可以用在修鼻尖鼻樑、豐唇、修下巴、青春痘與水痘凹疤修正。但周治剛提醒,一般來說,以玻尿酸進行法令紋注射,大都只能維持六到九個月或者到一年,如果沒有持續的使用高濃度玻尿酸保濕,將會使得術後維持效果大打折扣,呼籲有意願注射者需要注意。

抽菸喝酒常熬夜 中風恐癱瘓一輩子

抽菸喝酒常熬夜 中風恐癱瘓一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你對中風的認知瞭解多少?根據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結果,雖有9成的國人聽過中風,卻有50%以上的民眾無法回答造成中風的原因,而有31.3%的民眾,對於哪些疾病可能引發中風一無所知,更有高達9成以上的民眾,對於中風引發的後遺症不甚了解!中風打針就會好? 醫:這不是感冒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黃維邦醫師表示,常發現一些年紀大的中風患者,剛中風住院就問醫師,這病什麼時候會好,以為中風就像感冒一樣,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起來,殊不知也許癱瘓將要跟著他下半輩子。喝酒、抽菸、不運動、作息不規律 易導致中風黃維邦指出,造成中風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肥胖等疾病;此外,不良生活習慣如:喝酒、抽菸、不運動、長期壓力大、熬夜、作息或飲食不規律等,也可能導致中風。半數以上中風患者 將成為負擔中風的後遺症,黃維邦表示,包括癱瘓、語言障礙、肌肉痙攣、大小便失控、吞嚥困難、視力障礙、情緒不穩等症狀,這些症狀或輕或重常常是跟著一輩子,其中無法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者,嚴重依賴約14%、中度依賴約16%、及輕度依賴約22%,可見台灣民眾一旦中風,有一半以上將成為家人及社會負擔。出現中風徵兆 應立即送醫想要遠離中風,應盡量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菸、少酒、不熬夜、多運動、飲食規律。若患者不幸出現中風徵兆,黃維邦提醒,不論多輕微都不要疏忽,保持最輕鬆的姿勢,並立即請人幫忙送醫,才有機會減低日後的殘障等級。

滑手機滑到頸肩痠硬 科技新貴送醫

滑手機滑到頸肩痠硬 科技新貴送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智慧手機滑呀滑,小心滑到頸肩痠硬!一名年輕科技新貴,生活頻繁使用電腦手機等產品,以至出現頸肩痠痛僵硬,但他不以為意,一次因小車禍造成頸部挫傷,逐漸產生整個背也疼痛,並且軀幹與雙下肢發麻,甚至明明沒喝酒,走路卻會不自主地歪向一邊,嚇得他趕緊就醫,診斷發現為頸椎病變。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謝榮豪醫師指出,嚴重的頸椎退化疾病會壓迫脊髓,除了造成頸肩痠痛、上肢痠痛麻之外,還可能有四肢麻木、僵硬無力、寫字笨拙不好控制,或者行走障礙、步態不穩等症狀,像是明明行走在平地,卻感覺深陷沙灘中,舉步維艱。謝榮豪提醒,若頸椎病變患者出現四肢無力或者步態不穩時,通常已經到了需要及早手術的地步,呼籲應向專科醫師諮詢,尋求正確的醫療幫助。

爆肝爆很大! 台灣十大死因肝病名列前矛

爆肝爆很大! 台灣十大死因肝病名列前矛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肝苦誰人知!根據衛生署十大死因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往往名列前矛,其中約有90%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是由於慢性肝炎未適當治療而引起。全台三分之二B肝帶原者 不知自己帶原阮綜合醫院疾病管理衛教室保肝衛教師李莉雅指出,目前全台至少有300萬名B肝帶原者,而高達三分之二的民眾並不知道自己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忽略了定期追蹤及治療的重要性。李莉雅表示,因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臟發炎時並無明顯的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當肝臟反覆發炎發生纖維化,若不給予治療,可能造成嚴重肝臟疾病,進一步形成肝硬化、肝癌,俗稱「肝病變化三部曲」。輸血、性行為、穿耳洞 都可能造成B肝傳染李莉雅指出,B肝的傳染分為垂直感染及水平感染,垂直感染為帶原母親經由胎盤或分娩時傳染給新生兒,水平感染則是經由接觸到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及體內分泌物而傳染,例如輸血、性行為、手術、帶有 B型肝炎病毒的針頭、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紋眉、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等,但並不會經由飛沫、共享食物及器皿傳染。養成規律生活 患者應避免食入黃趜毒素食物李莉雅提醒,慢性肝炎病人應養成正常規律的生活,注意飲食均衡,不喝酒、不熬夜、不抽菸,避免食入含黃趜毒素的食物,如花生製品、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等;不用別人的牙刷、毛巾、指甲剪及刮鬍刀;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紋身、針灸及穿耳洞;女性懷孕時需要驗血,以便確定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帶原者絕對要避免捐血給別人;切勿隨便服用偏方及非處方藥物,以免使肝病加重,並定期追蹤檢查,無肝硬化者建議每3~6個月定期檢驗。李莉雅呼籲,嬰兒及未感染B型肝炎者,要儘速注射B型肝炎疫苗,並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以維護自身健康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