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新北市抽驗市售香皂 1件竟含螢光劑

新北市抽驗市售香皂 1件竟含螢光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天清潔身體都會用到的香皂竟含螢光劑?!新北市衛生局會同消保官抽驗大賣場販售的香皂,6件中有1件「Fres進口牛乳香皂」檢出可遷移性螢光劑,涉違反消費者保護法第規定,衛生局已通令廠商停止出貨並將產品下架,同時追查螢光劑來源。衛生局表示,用於人體肌膚清潔的香皂屬化粧品管理,而螢光增白劑是一種合成的染料,具有使產品增白的效果,因此,常被用於紡織、製紙、肥皂及清潔劑中。螢光物質主要可分成二種,一種是含「非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另一種則是含「可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衛生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國際間對於螢光增白劑的毒性,是否會對於人體產生致癌毒性尚無定論,雖然許多歐、美、日的研究機關長期研究證實,螢光增白劑並無致癌性,也無毒害性,但「可遷移性螢光劑」,可能會透過人體皮膚吸收,對嬰幼兒、皮膚敏感的人可能會造成皮膚過敏症狀。

陸生參與照顧戶打掃 見苦知福感受深

陸生參與照顧戶打掃 見苦知福感受深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我的家裡不長蟲子,真是太幸福了!」來自大陸武漢的高中畢業生程愷顬參與慈濟的照顧戶打掃,面對屋子裡不時冒出來的蜘蛛、蟑螂等「小動物」,「見苦知福」,感受特別深刻。大陸武漢市的12位高中、大學學生,於7月8日至12日,到大林慈濟醫院參與志工行程,除了接受志工訓練與參與醫療志工服務外,更在志工們陪同下,首次參加照顧戶打掃活動。程愷顬表示,以前被家人溺愛得很厲害,父母總是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自己從不知道有多幸福,還會為不想疊棉被和媽媽爭辯,這次來打掃之後,體會到家裡乾淨、整齊是一種幸福,回家後也要幫父母整理家務。陪同大陸學生來到臺灣的慈濟委員許翠卿表示,這些學生有幾位是慈濟志工的子女,平時也會參與訪貧、讀書會等慈濟活動,利用暑假來臺參與心靈成長活動,希望他們能藉此開拓視野,知道人生除了讀書之外,還有對人的關懷與對父母、家庭的關注。(照片提供/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

止痛藥別吃過量 恐會傷肝、腎

止痛藥別吃過量 恐會傷肝、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從頭痛到牙疼,民眾常因疼痛問題自行購買成藥,但是卻不知道止痛藥如果服用過量也是會造成問題,非經醫療診斷或正確用法而濫用藥物,也是造成臺灣醫療問題的主因之一,民眾因止痛藥服用過量而洗腎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之浩,將民眾至藥局可購買到的止痛藥簡單分成兩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是乙醯胺酚。他進一步說明,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主要作用是緩解發炎症狀,且同時具止痛功能,像是阿斯匹靈或是廣告中聽到的大顆粉圓(diclofenac)都是屬於這一類。乙醯胺酚則是大家熟知「普拿疼」的成分,以成人為例每日不能超過4000毫克。不同品牌 仍會有過量問題張之浩表示,止痛藥服用超量可能會傷腎或傷肝,但有的民眾擔心用藥過量,就選擇不同品牌的止痛藥,卻忽略商品名雖然不同,但成分卻是相同,還是會造成藥品服用過量問題。張之浩強調,民眾須有正確用藥觀念,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對於用藥如有任何問題,可洽詢社區藥局藥師或醫院藥物諮詢,共同善用資源,創造優質用藥環境。

早餐這樣吃 越吃越輕盈!

早餐這樣吃 越吃越輕盈!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大家或許都知道,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尤其是執行減重計畫的人,早餐更是重要。早餐不僅可以啟動體內的新陳代謝,幫助消耗卡路里,一份豐盛的早餐,還有助降低一整天的飢餓感。美國Health雜誌教大家如何吃早餐,遵守這4大原則,就能夠越吃越苗條!原則一 起床一小時內就要吃早餐一日之計在於晨,吃早餐的時機也很重要。最好在起床後一小時內吃早餐,才能啟動生理時鐘和新陳代謝,讓身體跟你一起醒來。原則二 多吃蛋白質、少吃糖淋滿糖漿的鬆餅聽起來是優閒早午餐的好選擇,但是如果每天早餐都這樣吃,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正在減重的人,早餐應該攝取高蛋白含量食物,例如蛋、優格、全麥麵包或堅果,這些食物能夠提供你滿滿的能量,熱量又不至於太高。原則三 攝取至少8公克的纖維減重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把肚子填飽,才不會因為過度飢餓,反而吃下更多高熱量食物。所以,早餐至少吃8公克的纖維質,把肚子填飽,延遲飢餓時間。用果汁機打一杯果泥冰沙(smoothie),或用牛奶泡綜合穀片,都能提供足夠的纖維質。原則四 熱量掌握在300-500大卡這條原則標準因人而異,應視你的性別、體重、減重目標,以及接下來一整天的熱量攝取狀況而定。就一般而言,早餐熱量控制在300-500大卡最理想,蔬菜歐姆蛋、優格、榖片或全麥麵包都是不錯的選擇。

台灣老化快 老年失智、憂鬱成隱憂

台灣老化快 老年失智、憂鬱成隱憂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7.3%,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200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更已經超過總人口10%,預估於2017年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17%,屆時台灣將成為老齡社會。台灣老化速快歐美三~四倍台灣老化速率過快,幾乎是歐美先進國家的3、4倍,這意味著民眾、社會及國家並沒有充裕的時間及準備來應付這個巨大的改變,其中老齡社會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即是老年精神疾病。老年精神疾病 失智、憂鬱盛行行政院衛生署臺南醫院表示,老年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診斷有失智症、憂鬱症、譫妄,依據國內外有關老人精神科住院病患的分析結果,其中失智症及憂鬱症分別佔盛行率的一、二名。衛生署臺南醫院顏嘉男醫師指出,失智症的主要症狀是認知功能下降及記憶力減退,而憂鬱症的核心症狀是情緒憂鬱低落,兩者核心症狀雖然不同,但是卻有許多相似的症狀表現,如表情平板、喜樂不能、注意及記憶力不佳、退縮、睡眠障礙、食慾不佳等。老人精神疾患已是現今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而釐清老年失智及老年憂鬱的關係,及早發現、及早診斷,給予適當醫療照顧,更是全民未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桃縣抽驗加水站水質 全數合格

桃縣抽驗加水站水質 全數合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飲水安全,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將坊間的加水站水質衛生管理,列為每年抽驗重點,檢驗項目為大腸桿菌群、綠膿桿菌及糞便性鏈球菌等,桃園縣政府衛生局表示,這波於7月3日前共抽驗61間加水站,檢驗結果全數合格。衛生局指出,依據桃園縣加水站衛生管理自治條例,於桃園縣內放置自助加水站的業者,必須遵循「桃園縣加水站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先依桃園縣政府環保局公告之「桃園縣加水站水源供應許可管理辦法」取得水源證明後,向衛生局申請核發許可證,始可營業,違規者將處新台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另每年應自行將水質送驗大腸桿菌群、綠膿桿菌及糞便性鏈球菌,並將檢驗合格報告張貼於機台上。衛生局表示,加水站之水品,應為無色、無味、無臭,其水質且符合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若飲用水之大腸桿菌群或糞便性鏈球菌超量可能造成腸胃道不適,引發腹痛、腹瀉、發燒、頭痛等症狀,另外,若水中含有綠膿桿菌,皮膚若有傷口接觸後可能會造成化膿、眼睛感染等症狀,因此衛生局將持續進行水質抽驗。衛生局呼籲民眾,凡自加水站購買用水,務必注意是否張貼「桃園縣政府加水站許可證」,若發現未張貼該證明文件之加水站,可向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檢舉,另從加水站購買的水,也要比照家中的自來水,雖有經過過濾,仍應遵守「請煮沸,勿生飲」的衛生原則。(照片提供/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樂閱讀/緩和腿部不適的強化運動

樂閱讀/緩和腿部不適的強化運動

在讓腿變細的過程中,不妨順便調整一下「腿部的不適情形」,就能得到既纖細又健康的美腿喔。• 水腫/水腫是皮膚鬆弛,皮膚表面囤積過多水分的狀態。要改善水腫情形,就必須調整皮膚表面的流動情形,同時提高身體的排出力。若能同時進行利用絲襪撫摸的瘦身法,更能讓皮膚恢復彈性。此外,有水腫情形的人,每天早上一定要稍微吃點水果,以進行排尿週期法,就能有效提高排出力,大腿內側也會出現曲線點來。若能同時進行腳指運動,就能更進一步消除水腫的情形。• 橘皮組織/橘皮組織是老舊廢物與皮下脂肪糾結在一起,形成複雜脂肪細胞的狀態,所以同樣需要進行利用絲襪撫摸的瘦身法,施加皮膚表面適當的壓力,以促進老舊廢物的流動。只要脂肪能舒緩開來,通常只要4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一口氣瘦下來。雖然需要花一點時間,但因為皮膚原本就存在彈性,只要被舒緩過一次,形塑出美麗的腿來,之後要維持美腿就容易多了。不妨以此為目標,好好努力持續下去吧。• 腳抽筋/當小小的腳指肌肉突然激烈的活動起來,而腳底和小腿、大腿上較大肌肉的收縮速度,來不及應對時,就會出現抽筋的情形。腳抽筋時,只要有任何一根腳指能活動起來,就會覺得舒服許多,或若發現自己似乎快要腳抽筋時,只要瞬間放鬆全身力氣,也能有效預防抽筋的情形。要讓腳不容易抽筋,就必須設法讓腳指有辦法自行活動,所以可以進行晚上美腿運動法的熟練篇,以及腳指運動。• 3天後出現肌肉痛/3天後才出現肌肉痛的情形,並非老化現象,而是平常採取的生活方式,讓關節的可動區域,衰弱到10%以下所引起的症狀。要改善這種情形,平常就必須多加意識,大大地活動腳踝、膝蓋、髖關節等處。非常建議進行早上的美腿運動,大大伸展並收縮膝蓋。• 虛冷/虛冷可以分為來自緊張的虛冷,以及水分過多而來的虛冷。臃腫型和豐腴型的人,肌肉都很容易虛冷,而水分容易囤積過多,導致虛冷的則是下垂型人。不論哪一型人,都必須利用絲襪緊緊包住下半身,以提高幫浦力,就能有效解決虛冷的問題。只要確實進行,虛冷的感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得到不再虛冷的健康身體。• 疲勞感/只要腳出現疲勞感,往往就會提不起勁來做事。即使知道晚上的三點美腿姿勢和運動法,能讓腿變輕盈,但疲勞過度時,確實會讓人什麼事也不想做呢。這種時候,不妨只進行夜晚的排尿週期法。不必過度焦慮,只要先設法消除疲勞,再慢慢從自己做得來的事,慢慢改善問題即可。(本文作者/蓮水花音)(摘自/關鍵3點美腿操,大腿一週瘦5cm/三采文化出版)

樂閱讀/大腦裡有沒有「快樂中心」?

樂閱讀/大腦裡有沒有「快樂中心」?

加州理工學院的奧爾滋和納密爾教授等人,在1954年研究報告中提出:動物對腦內某些地方的輕微電刺激有特殊的愛好。他們的實驗裝置,是將電極種植在老鼠的下丘腦背部加以固定,然後訓練動物去按鈕接通電流,得到一連串輕微的腦內刺激。如果刺激點適當,動物便會按個沒完,甚至每小時達數千下,而且對其他的誘惑(如美食和異性)也毫不動心。牠們追求自我刺激如此專注,想必是因為這個刺激替牠們帶來極大的快感。因此,研究人員將這刺激點稱為「快樂中心」。• 情緒是經過大腦調配的心智狀態/所謂「快樂」,其實只是人們主觀上給予的情緒標籤,動物的實際感覺如何?仍不得而知。但是這個發現掀起了一股人體實驗的熱潮,不少人利用精神病人和癌症末期的病人,進行與動物同樣的實驗,獲得的結果,的確有消除緊張和愉悅快感,但尚未發現有「快樂得不得了」的情形。受試者有的說感覺到心靈超脫、飄飄然的感覺,有的說好似中了邪,說不出來的快感……,後來因為以人體做實驗違反醫療倫理,所以停止了這種測試。有些學者對於這一種由刺激帶動神經系統的運作,認為和所謂「酬償」和「懲罰」學說不太相關,所以不主張使用﹁快樂中心」這個稱號,但在學術界大家卻已習慣使用這個詞了,所以很多書籍文獻中還是時常可以見到。大腦裡實際上沒有獨立的「快樂中心」。大腦皮層下面的邊緣系統是產生情緒(包括快樂)的所在,但基本上,只是由「好」和「壞」兩種基調來變化而已。當訊息傳到大腦額葉,可以調配成各種複雜的心智狀態,而我們所感知的快樂,只是各種心智狀態中的一種而已。• 生活態度才能創造真正的幸福感/形成快樂必須有三個基本條件:身體無不適感覺,無負面消息、處境狀況良好,有回饋、有意義(例如得到獎金或獲得表揚)。生活中三個條件要都同時湊上並不容易,所以有人就想些邪門歪道,發明什麼「快樂丸」等藥物來刺激大腦,其實這是在混亂大腦。用藥物或其他外力的方式尋求快樂,其實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副作用很多。倒不如培養樂觀情緒和正面思考的習慣,對生活物質要求不要太高,知足惜福,工作努力,踏實肯做,這才是追求大腦自發性快樂的不二法門。(本文作者/徐剛)(摘自/大腦,你在忙什麼?/方舟文化)

大便有「血」 小心大腸癌上身

大便有「血」 小心大腸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阿宗今年37歲,最近阿宗常感覺腹部疼痛,也發現大便時會流血,就醫診斷後竟發現罹患大腸癌,因為腫瘤距離肛門只有3公分,不能保留肛門,只得做人工造口,究其因才發現原來是阿宗非常喜歡吃肉,尤其最愛吃雞排、薯條等油炸食物。台安醫院胃腸科葉惠中醫師表示,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被忽略,建議民眾平時應少吃肉、多吃蔬果,做好腸道保健功夫,若發現大便有血,應立即就醫,杜絕大腸癌上身。驚!國人好發癌症第一名「大腸癌」好可怕!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大腸癌又再度蟬連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竟然每50分鐘就有一人得到大腸癌。葉惠中醫師表示,因為國人飲食西化,喜好攝取高油、高鹽食物,加上纖維質攝取不夠,自己的診間幾乎每周就能發現一名新大腸癌患者,呼籲民眾,只要發現不明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感等,都應提高警覺,盡速到胃腸科檢查。高纖維蔬果+益生菌 幫助腸道恢復健康「愛吃肉,尤其愛吃紅肉的人可要特別注意喔!」葉醫師警告,愛吃肉,尤其愛吃紅肉的人,因為動物性蛋白質不易消化,停留在腸道的時間較長,長期下來可能改變腸道的病菌種類,當致癌病菌與腸道黏膜不斷摩擦,就容易誘發大腸癌,建議民眾,平時除了多攝取高纖維的蔬果,少吃太油、太鹹食物之外,同時可適度攝取促進腸道免疫平衡的益生菌,壓制腸內致病菌的生成。不過市面上益生菌相當多,到底該怎麼選擇?葉醫師表示,益生菌種類相當多,但不同菌種作用於腸道的部位也不同;像乳酸菌是作用於人體小腸,而比菲德氏菌則是分布在人體大腸,若想要改善大腸健康狀況,應適度攝取比菲德氏菌,讓腸道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偏向正常,幫助減少腸道發生結腸炎或大腸癌的可能,幫助腸道恢復健康。此外,由於胃酸會殺死99%以上的活菌(不管好菌或壞菌),因此在挑選益生菌時,建議選擇能通過胃酸的益生菌,如:採用晶球包覆或具有耐酸菌種的益生菌。飲食西化、常吃太鹹、太油、高脂肪的精緻食物,是讓國人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逐漸上升最主要原因,葉惠中醫師因此呼籲,要杜絕大腸癌上身,不二法門還是得回歸健康的飲食習慣,多攝取高纖維(每日五蔬果)、低脂肪的食物,並適時補充益生菌,避免加工等醃製食品,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讓腸道好菌多於壞菌,平衡腸道的免疫力。葉醫師更提醒,一旦發現大便出血、不明原因腹痛、體重突然減輕,一定要盡早就醫,提防大腸癌找上門。

想健康不必戒零食!攝取榛果方便又營養

想健康不必戒零食!攝取榛果方便又營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人講到零食,第一直覺就是「高油、高熱量、容易影響身體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選擇正確的零食其實也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堅果類的食品因為實用性方便,常常被拿來當作飯後零食,而衛生署飲食指南也建議每日適量堅果有益健康,其中,整顆榛果更可以維持完整營養素,幫助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維持體力與精神。下午時間一到,好想來些美味的餅乾配上香醇的紅茶度過午後時光,卻又怕攝取過多會影響身體健康。趙函穎表示,大部份零食中都包含鹽分、糖類及反式脂肪酸,攝取過多都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水腫、下半身肥胖及熱量超標等問題。建議民眾,若是真的忍不住想吃零食時,可以較天然且健康的堅果類食物作為點心選擇。攝取天然堅果食物補充身體所需營養趙函穎解釋,過去外界總認為吃堅果熱量高、容易發胖,其實不然,因為堅果所含的是好的油脂,可降低壞膽固醇的增加;且由於堅果內含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因此被認為是極佳的食物及能量來源。其中,榛果就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跟礦物質,加上其中的維生素E含量高,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幫助對抗自由基生成。此外,為推廣均衡的健康飲食觀念,衛生署擬出包含「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等六大類建議食物的「每日飲食指南」,宣導民眾應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確保身體健康並遠離疾病風險;其中,新版內容將「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列為六大類之一,提醒民眾每日適量攝取堅果的重要性。加工榛果食品易破壞原有營養素 應以完整顆粒較佳對於一般民眾常會選擇榛果蛋糕或榛果咖啡等作為點心選擇,趙營養師表示,較不建議榛果與其他點心食品做結合,因為大多數的點心食品都含有其他添加物,不僅會破壞榛果原有的營養素,也可能因為大量的糖類或反式脂肪等物質,造成肥胖問題。建議民眾,食用完整顆粒的榛果才能維持完整營養素。此外,如正在進行減肥的民眾,建議可在生菜沙拉上面撒把榛果顆粒,幫助補充到好的油脂並減低飢餓感;也可搭配無糖豆漿打成汁,補充適合的營養素。趙函穎也強調,為了增加健康油脂及維生素的攝取,建議每天的飲食當中涵蓋如榛果等堅果類食物,一次食用一把的量(約30公克)。同時提醒民眾,若吃了堅果類食物,就要減少其他脂肪攝取,也需注意過量食用的狀況,避免產生肥胖、油脂過高的問題;而對花生核果類過敏者及慢性腎臟病患者則較不建議食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