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血管的健康 決定40、50歲後的人生

樂閱讀/血管的健康 決定40、50歲後的人生

當內皮細胞充滿活力,血管變得強韌之後,便能預防中風與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我有位年近50歲的高血壓病患,因為患有糖尿病,膽固醇也偏高,還會抽菸、酗酒。以他的血壓與血液檢查數值看來,就算突然中風或心肌梗塞,也不足為奇。於是我告訴他,恐怖的血管疾病已經向他拉起紅色警報,他必須好好維持身體的健康。於是,他開始努力改變生活習慣。原本他對於調養身體沒什麼興趣,我問他為什麼突然改變,原來是因為他的太太看到檢查報告後十分擔心,於是開始改變家人的飲食習慣。家人的支持是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先從改善飲食著手,逐步減少愛吃的油炸食物或蓋飯,並讓他攝取較多蔬菜。此外,夫妻倆也開始一起健走,4個月後,他的體重減輕,BMI值也降到25~28間,連帶血壓、血糖、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也有所改善。戒菸方面,雖然一開始很痛苦,最後還是靠意志力達成。戒酒雖然無法完全達成,不過有減少應酬的頻率,改在家裡吃晚餐時小酌一番,飲酒量也比過去減少許多。1年半後,該患者的各項檢查數值已經降到正常或及格邊緣,現在也能穩定控制自己的狀態。他告訴我,雖然一開始覺得很麻煩,但是,只要習慣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生活就能規律,擁有愉快的心情,再加上看到血壓或血液檢查的數值穩定下降,感受自己的身體正在變化,相當充實。維持血管健康,預防老年得到失智症/這位病患的案例,讓我注意到,當血管或血液的狀態改善後,體型與臉型也會年輕許多。透過自我保健,打造強韌的血管,也有助於延長健康壽命。保養內皮細胞所需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增強,就不容易感冒,還能讓腸道環境保持在良好狀態,預防癌症,有助於維持全身健康。維持血管的強韌度,也有助於預防腦血管輕度阻塞或出血所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換句話說,血管的健康與否,將會對40、50歲之後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作者/島田和幸)(摘自/血管老化,當然會中風/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因為義務工作與因為開心工作的差異

樂閱讀/因為義務工作與因為開心工作的差異

如果不能用開心的心情去面對眼前事物的話,就會產生無謂的焦慮或不滿。工作也一樣,與其抱著勉強的心情去做,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接受還比較好。如果單純把工作視為義務的話,就無法真誠地享受工作。如果不能用「因為快樂而工作」的心情來從事的話,就會覺得自己的寶貴時間與生命被強力剝奪。工作時,難免會出現各種情緒。有些人之所以能時常維持在穩定狀態,是因為他們用「因為快樂而工作」的邏輯在工作,絕不是因為義務而被迫工作。此外,自己也必須對工作展現一種積極的態度,而不是老被工作追著跑。即使是勉強自己進行一項重要工作,如果能用「因為開心而工作」的心態來工作的話,就算過程會感到疲累,也一定能在完成後,得到充分的滿足及快感。因為義務而工作的結果,只會感到疲累而已。相較之下,自己主動積極投入的工作,反而更能從中得到滿足、成就、快樂及自信。所以,到底哪種工作態度比較好呢?相信答案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松下集團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經說過:「公司不只能讓自己賺錢,還能讓自己成長,真的再也沒有這麼好的事了。」正因為松下先生是以這樣的心態在工作,所以每天都覺得很新鮮,應該也沒有時間感到精疲力竭吧!(本文作者/內藤誼人)(摘自/3秒搞定!圖解職場心理全事典/商周出版)

樂閱讀/陷入恐慌時怎麼辦?

樂閱讀/陷入恐慌時怎麼辦?

恐慌發作時,要容許它的存在,與之共處。要記得,恐慌會使人懷疑身體自我監測的天生能力,讓你比平常更不容易自制。此時採用矛盾意向法(又稱逆向操作法)來與恐懼互動是很有幫助的。你在感受恐懼與恐慌時,不必帶著任何條件來認同它們的存在,也不必採取任何反擊行動。這是讓你在被恐慌完全攫住之前,把恐慌的尖牙拔掉的方法之一。你無法阻止恐慌的出現,但你可以不被它控制住。恐慌本身並不危險,被它攫住才是真正的危險。想要與恐慌共處,還可以同時搭配另外二個建議。首先是內心專注在某個平靜的畫面(最好事先在腦中準備好),可以是某個景象、一張畫、一個形象、宗教象徵等等,在必要時可以召喚,讓你保持沉著冷靜。最好的選擇是一向都能讓你有好心情的畫面。腦中只要想著這些美好的畫面,就能降低氧氣的消耗,使你的呼吸與心跳不再那麼急促,降低血壓、緩和緊張的情緒,也讓更多血液流進大腦中。換句話說,它會改變使恐慌發作的元素。這就像狄金生說的:「雙眼閉上就是旅行。」閉上你的眼,專注在某個畫面中,你就能脫離恐慌與無力感,一切就能平靜下來。這就是畫面的力量,也許能說明為什麼宗教圖像會被奉在神龕上,以帶來療癒的功效。處理恐慌的最後一招是呼吸。人在恐慌發作時會過度換氣。呼吸本來該用下肺部的橫膈膜做深度呼吸,但當人處在壓力中時會轉而用上肺部,也就是胸式呼吸,這是比較淺卻更急促的呼吸。當你做橫膈膜式深呼吸、把氣吸到肺臟下方時,馬上就能逆轉出於恐慌的呼吸。胸式呼吸是為了要因應恐懼的立即反應結果,可是現在並沒有恐懼的標的,所以此時做胸式呼吸沒有太大的效益。橫膈膜式呼吸是使人靜心的呼吸法,你可以先把眼睛閉上,每一次呼氣的時候從一數到十。你也可以告訴自己,吸氣時,正是納入來自宇宙的支持,吐氣時,則是把壓制在身上的恐慌與壓力釋放出來。迎接恐懼的出現、形成畫面,還有深呼吸,這些動作同時做,就能大幅降低恐慌。(本文作者/大衛.里秋)(摘自/當恐懼遇見愛/啟示出版)

樂閱讀/邏輯力必須為想像力服務

樂閱讀/邏輯力必須為想像力服務

人們經常問我該不該信任自己的想像力,彷彿想像力是一種險惡力量,只要給它一點立足之地,它就會欺騙你的邏輯思維,讓你失控或做出蠢事。我會提醒他們,邏輯思考如果不是為創造力和想像的天分服務,那就只是無窮盡的重複,沒有半點用處。生命將缺少了風味與熱忱。想像力幫忙連結你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腦,填補了心靈架橋的功能。前面你已學會,一個念頭從你的爬蟲類腦升起,進入中腦,在那裡開始有了感官的紋理、色調、味道及觸感。訊息有了生命,而且開始具有意義。不過,就在訊息進入腦部最高層的新皮質之前,開始有了視覺。因此,符號就存在於身體的真相與精神的真相之間。符號是直覺的普遍語言,透過我們的想像力,為我們服務。符號可以讓抽象的靈感落實到身體,成為實體的展現,還可以讓本能的知識提升,進入有意識的認知,並具備意義。直覺最終要讓我們有意識地察覺,因此必須解讀中腦所呈現的意象和符號。所有你現在擁有和了解的,在你的想像中將以畫面或圖樣呈現︰要怎樣挑選今天的穿著?為何要把家具布置成現在這個樣子?怎麼知道要在院子的哪個地方種花?能不能想起你當初浮現某個圖像,或意識到該怎麼進行的時刻?如果你找到並珍惜這些啟示性的時刻,將會強化你的想像力和直覺。想像力決定了生活品質,因為我們想像力的範圍就是我們讓自己前進的範圍。我們絕少會去追求某個東西,除非能先想像到,並掌握到它可能如何進行。鮮明的想像力,加上豐富的感官內容和情緒上的多樣變化,會讓概念變得更真實,並因此變得可以實行。舉例來說,在我的一場研討會裡,我要求參加者,不把錢納入考慮,列出五件最想做的事。大部分人的清單都是滿滿好幾張紙。所以,當一位中年女士用輕柔的聲音說,她只想做兩件事時,我感到有些震驚和感動。她表示剛剛了解到,自己無趣的小鎮生活正是她缺乏選擇的結果。想像力是你的朋友,它能夠充實你的生活,從你的靈魂傳達出訊息,告訴你如何增強創造力、自我表達能力和可能性。練習/讓想像力沒有極限1)不把錢納入考量:列出至少五件你想做或擁有的事物。生動描述每個活動或目標的細節。2)不把才能納入考量:列出至少五件你想創造的事物。生動描述每個事物的細節。3)不把資源或交通等納入考量:詳細描述至少五件你想要默默進行的善事。(本文作者/潘妮.皮爾斯)(摘自/不思考就得到答案/大是文化出版)

醫訊/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

醫訊/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二,慢性腎臟病患的高危險群(糖尿病、高血壓等),飲食除了要遵循4低原則─低蛋白、低鉀、低磷、低鹽─之外,更要重視食物的生產過程與品質。對此,信義文化基金會將辦「環境關懷系列」講座,此次主題為「食物的潔淨生產旅程─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特邀請行政院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峰醫師主講,林副院長將針對慢性腎臟病與目前複雜的食物生產環境之間的關係,告訴您如何建立護腎保衛網。本活動需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食物的潔淨生產旅程─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時間:102年8月15日(四)下午14:00~16:00地點:學堂(台北信義路5段100號B1;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洽詢:02-2722 5068報名:http://sinyischool.org.tw/index.php?option=com_seminar&task=3&cid=231&sem_midx=1&sem_jidx=0&Itemid=83

醫訊/糖尿病患如何預防肺炎

醫訊/糖尿病患如何預防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及活動量不足,造成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並且族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糖尿病佔極大的族群,高血糖之控制更形重要,包括飲食、藥物、運動等皆為控制重要的環節,飲食控制之重要主軸為均衡飲食及份量控制。因此,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將有場「糖尿病患應及早重視肺炎預防」講座,由三總胸腔內科蔡鎮良主治醫師、糖尿病衛教學會游能俊理事長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患應及早重視肺炎預防時間: 102 年8月11日(日)下午13:30~16:00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柏拉圖廳(台北羅斯福路4段85號B1)洽詢:0800 060 080轉8989

以服務為樂 北投區志工表揚大會

以服務為樂 北投區志工表揚大會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於102年8月9日(星期五)上午在熱海飯店舉辦「北投區健康促進大會」,特別安排一系列課程為志工及社區民眾充電並藉此互相交流。同時由該中心主任林惠萍、北投區里長與250位志工等社區代表共同為支持及推動「台北卡」的政策宣誓,打造「一卡在手、悠遊全市」的目標;並頒發北投區績優衛生保健志工長青服務獎15人、愛心服務貢獻獎13人、特殊服務貢獻獎6人及感謝狀289人,現場邀請6位特殊服務貢獻獎的志工及家屬發表感言,其中2位志工雖然罹癌、身障仍然堅守崗位熱心服務,她們的服務熱忱令人動容。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林惠萍主任表示,目前北投區「保健志工」有290位,服務內容有關懷社區失智、失能及獨居長者、癌症篩檢預約催檢、母乳哺育衛教、血壓測量及登錄、健走及健康操帶動及無菸公園守護等。這群志工充滿著熱情與愛心,為北投社區帶來活力與溫暖,形塑健康快樂的志工形象。您想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嗎?您想加入關懷社區長者預防保健的行列嗎?只要您年滿18歲有著一顆熱誠服務的心,我們期待您的加入,將愛心付諸行動,溫暖社區民眾的心靈。

敞開心胸談勃起障礙大絕招!可稱攝護腺有問題

敞開心胸談勃起障礙大絕招!可稱攝護腺有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老董的小董,最近都爬不太起來,好猶豫到底要不要去看個泌尿科,可是又很不好意思!」男人四十歲之後,罹患勃起障礙的風險就會逐增加,但許多男性為了顧及面子或是內向害羞,不太敢到泌尿科就診,導致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甚至還因為小弟弟一直抬不起頭來,失了雄風也失了自信心,不僅讓身體連心靈也跟著受到傷害!男性勃起障礙 不能說的秘密?對此,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秘書長蔡維恭醫師表示,台灣不少男性仍視「勃起功能障礙」為「不能說的秘密」,初診雖然鼓起勇氣就醫,卻還是以「暗示性」的言語向醫師敘述病情。像是,「醫師,我最近好像常腰酸背痛」、「醫師,最近小便白濁,是不是腎臟有問題啊?」,對於超過40歲的熟男來說,因為腰酸背痛、小便白濁就醫,看似沒什麼不對勁;不過,如果看的是「泌尿科」,那可就暗藏玄機了。蔡維恭說,這樣的方式還蠻常見的,其實患者心裡真正的困擾卻是,「勃起功能障礙」。勃起障礙不治療 恐影響自信而根據針對男性勃起障礙的民眾統計指出,勃起障礙除了是生理上面的變化,甚至會影響到心理方面的健康,就有六成的病患認為,勃起障礙會讓自己看起來更老,甚至會與另一半的關係變差!敞開心胸談勃起障礙 大絕招報你知!對此,蔡維恭提醒民眾,目前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其實副作用很低,大約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的風險服藥後會出現頭痛、頭暈、肌肉痠痛等現象,但停藥之後,症狀也會改善,另外,除了吃藥之外,生活習慣也必須改善,像是多做有氧運動、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等等,都是有助於勃起功能障礙解決的方法。最後,最重要的是,如過「你」不好意思說自己小弟弟抬不起頭來,可以換個說法從攝護腺症狀談起,除了能讓自己四平八穩的訴說症狀不害羞,還能及早治療及早找回褲襠裡那隻小鳥的昔日光彩!

跳針跳針!口吃及早治療可避免永遠都像「曹伯伯」

跳針跳針!口吃及早治療可避免永遠都像「曹伯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卡卡的咚吱咚吱咚吱咚吱跳針跳針跳針!」你也有像「曹伯伯」一樣跳針的症狀,說話總是卡卡的不清不楚,導致影響到自信心,而逃避說話機會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二十萬人的口吃人口,小孩多於大人,如果及早治療的話,有大部分的口吃患者,都有機會在十六歲前痊癒,而不會出現「沒有畫面、沒有畫面、沒有畫面」的跳針現象!七成患者及早治療 有機會在十六歲前痊癒開業診所曾清祥醫師表示,口吃如早期介入治療,75%的患者,可在16歲前可完成復原。而口吃或語言障礙患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一般大眾對於口吃的偏見、誤解、或負面刻板印象,造成患者羞於就醫,或是以消極態度面對;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缺乏專門的治療中心,因此即使患者下定決心尋求診治,也往往不知道該看哪一科,以致求助無門,甚至因此拖延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根據美國口吃基金會指出,口吃的發生率約5%,盛行率約1%,表示有75%至80%的口吃者會痊癒,有1%會持續變成慢性口吃者。口吃不治療 恐影響到小孩自信心而口吃治療醫師曾鳳菊指出,小孩的口吃通常比較純粹只有言語動作的障礙,但青少年和成人除了言語動作的不流暢,還多了情緒的困擾,太多的負面溝通經驗,會再影響言語動作的協調性,想到要「說話」,就感覺到羞愧、難堪和挫敗,所以青少年、成人口吃除了可聽到的言語不流暢,還有隱微次要行為和難以道出的負向感受和情緒。對此曾鳳菊呼籲,若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時間超過六個月,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語言治療師會針對孩子說話不流暢的現象進行評估和診斷,並給予家長和孩子合適的建議或治療,幫助孩子渡過說話不流暢的階段,達到順暢的說話。由於小孩擁有較佳的大腦神經的彈性,可塑性高,75%在16歲前可完成復原,所以早期介入治療,仍是最佳的復原保證。

少女狂長腿毛 竟是多囊性卵巢惹禍!

少女狂長腿毛 竟是多囊性卵巢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生也長腿毛?台北市一名高中女學生,身材微胖,下巴有兩層,但是,她的腿毛卻是特別長,連穿絲襪還是蓋不住這長得茂盛的腿毛,加上她的月經總是不太規律,因此才就醫進行診斷,沒想到這名女高中生會長出那麼茂密的腿毛,都是多囊性卵巢惹禍!多囊性卵巢除了不孕 恐導致社交出問題對此,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指出,多囊性卵巢症狀除了會出現長期青春痘長不停、不孕、多毛與肥胖現象之外,甚至可能會聲帶變男聲,還有人必須時常剃毛,導致社交不便甚至影響人際關係。而多囊性卵巢發生在生育期婦女最常見的不孕原因,全球各人種中有5%至10%流行率,主要是因胰島素阻抗所造成。多囊性卵巢女性 易罹患糖尿病而除了不孕等症狀產生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有多囊性卵巢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約3倍!因此,洪建德提醒,多囊性卵巢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也是新陳代謝症的好發族群,適時的治療,適當的控制血糖及體重,能減低罹患糖尿病及新陳代謝症的風險,甚至延緩多囊性卵巢,尤其,當治療新陳代謝症獲得改善時,多囊性卵巢所造成的不適也會緩解,也可以恢復生理期,減少不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