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芳香療法舒壓 減緩病痛

芳香療法舒壓 減緩病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容易因癌症治療,產生身心疲憊情況,也就是癌因性疲憊,因此童綜合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舉辦「芳香療法工坊」活動,希望由老師指導芳香療法,進而利用精油進行舒壓按摩,讓癌友、家屬都能在家自行操作,並藉由父母或家人的按摩,舒緩壓力也能增進彼此間的情感。德國芳療協會認證的芳療師沈淑禎老師教授芳香療法,學習藉由從花草、藥草等植物所提煉出來的精油,利用各別香味的特性對症狀達到緩解,促使身心靈的療癒。沈淑禎芳療師表示,投入芳療領域迄今已十餘年,期間親友因癌症過世,深感芳香療法的確能減緩病患的苦痛並給予溫暖的陪伴,因此感同身受擔任醫院及安養院義工,也到過許多醫院擔任志工,更能感受到病患或家屬承受壓力的苦;所以希望由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經按摩、薰香等方式,來幫助所需要的民眾放鬆身心壓力,也減輕病患的不適感覺。童醫院舉辦這次的活動,也讓原本面對家人生病而無所適從的家屬,學習如何透過按摩接觸的方式,不僅減緩彼此的壓力,也增進家人間的感情。

戶外吸菸請先「停、看、聽」

戶外吸菸請先「停、看、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1年11月1日公告市府轉運站為禁菸區,然而有許多民眾不知道該區域為禁菸場所。為避免民眾在無知的情形下違規受罰,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吸菸前三字訣「停、看、聽」: 「停」:菸癮來時切勿立刻拿出菸就點,請先停一停,思考身在之處是否為禁菸場所。「看」:若不確定所在之處是否為禁菸場所,務必仔細環顧四週,看看是否貼有禁菸標示。「聽」:用眼睛看的同時,也請以耳朵仔細聽,聽廣播,政府公告禁菸場所,經常會播放禁菸廣播提醒;也一定要聽巡邏勸導者之勸告。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調查發現,無論是吸菸者或非吸菸者,皆有近1/5之民眾不了解吸菸會導致心臟病、中風頭痛、血管硬化、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等疾病,而長期吸二手菸的民眾身體所受傷害和吸菸者差不多,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發作,無形中也會增加腦機能損傷或發展出失智症的可能性,若是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下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肺癌、乳癌等癌症之機率偏高,而兒童比不吸菸的成年人會吸入更多的二手菸,由於兒童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受到菸害波及的嚴重程度遠大於成年人,所以特別呼籲各位癮君子在吸菸時想想身旁最親密的親人朋友,尊重並維護他們不吸二手菸之健康權益。菸害防制法規範禁菸的公共場所,包含了部分室外場所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者,全面禁止吸菸:一、大專校院、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及其他文化或社會教育機構所在之室外場所。二、室外體育場、游泳池或其他供公眾休閒娛樂之室外場所。三、老人福利機構所在之室外場所。四、其他經各級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場所及交通工具。

北市確診本土兩例登革熱疫情

北市確診本土兩例登革熱疫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臺北市確診二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分別為信義區25歲男性及中正區25歲女性,兩人皆於8月1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紅疹、後眼窩痛等症狀,兩人經通報醫院後於8月26日確診為登革熱,症狀皆已緩解。北市衛生局表示兩位個案分別住在中部與南部,發病前皆曾返家過,但為積極防堵疫情擴大,已完成個案居住地擴大疫情調查、社區環境孳生源清除及化學噴消等滅蚊防治工作,後續將會密切監測疫情及持續孳生源清除工作。現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亦是暑假旅遊旺季,亞熱帶夏季多雨氣候,正是病媒蚊孳生之好時機,故為避免臺北市本土登革熱疫情之擴散,民眾務必徹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及每週檢視住家內外環境衛生,養成「巡、倒、清、刷」積水容器的好習慣,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以降低居家環境周遭之病媒蚊密度,藉以阻斷病媒蚊於社區傳播。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除留意居家環境管理之外,如赴東南亞、南部地區等疫情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蚊措施,穿著長袖淡色衣褲,皮膚裸露處可塗噴防蚊液等;返國後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發燒、頭痛、骨頭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防農藥殘留 以清水沖洗蔬菜根部

防農藥殘留 以清水沖洗蔬菜根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食用農產品的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管署)與衛生局聯合分工,執行102年度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殘留農藥監測計畫。7月份共計檢驗農產品178件,結果有166件符合規定,而不合格農產品之檢出情形及採樣縣市,已通知衛生局追查,並依法處理。市售農產品殘留農藥超過安全容許量者,係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罰鍰。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為維護民眾食的安全,食管署呼籲農友於栽種蔬菜水果施用農藥時,應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薦的方式使用農藥。建議消費者在選購蔬菜水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之商家產品,以確保攝食農產品的安全。蔬菜清洗時,建議先以清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根部摘除,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之後再沖洗二至三遍;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至於茶飲料,則建議將第1泡茶水倒掉,均有助於去除殘留農藥。

創造新北無菸好環境 青年反菸生力軍

創造新北無菸好環境 青年反菸生力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年也能改變環境,使菸害不再是問題!新北市衛生局去年針對違反禁菸相關法規的商家及行為人,共開出470張罰單、開罰195萬5千元。為了協助商家了解菸害防制法規,衛生局特於暑假期間招募高中職學生,成立「菸害防制志工小隊」,以分區、分組方式,對商家進行地毯式禁菸標誌的張貼輔導,15天下來總共輔導5千餘家業者完成禁菸標誌的張貼。衛生局「菸害防制志工小隊」共有16名隊員,分別來自樹林高中、南強工商及新北高工,他們在完成教育訓練課程後,於7月1日開始至8月5日止,頂著艷陽烈日,以掃街方式對沿路的超商、商店、檳榔攤、小吃店,逐一檢視並協助店家張貼禁菸標誌。多數同學都認為,這項社會服務,比起在學校圖書館整理資料或環境打掃更具挑戰性也更有趣。局長林雪蓉表示,青少年抽菸的比例逐年增加,衛生局以讓青少年實際參與菸害防制服務,來強化青少年拒菸行為,更具反菸效果,衛生局亦依學生實際服務時數核給志工服務時數,希望藉此能有更多的青年學子來參與菸害防制志願服務,成為反菸尖兵的一員。 

妙齡女為甩熊貓眼 花招百出險毀容

妙齡女為甩熊貓眼 花招百出險毀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你累了嗎?貓熊「圓仔」又黑又濃的眼圈好可愛!可是相同的情形換到妙齡女子身上可就不那麼迷人!小羽從小深受黑眼圈困擾,受到不少嘲笑、甚至連求職、感情也遭遇挫折,嘗試多種偏方、美白產品等都不見改善,為此相當困擾。自小黑眼圈嚴重的小羽表示,曾經嘗試各種方法試圖消除黑眼圈,如眼部美白保養品、網路盛傳偏方痔瘡藥除黑眼圈、甚至是美白雷射治療,都無法根除眼周青黑的惱人陰影,最後只好靠著消極的化妝遮瑕來對抗;因長期受到嘲笑而心理自卑的小羽,無法素顏面對男友、深怕被嫌棄,曾長達2個月沒卸妝,造成皮膚嚴重過敏、發炎、險些潰爛,才立即前往皮膚科求診。熊貓眼恐非單純黑色素沉澱 血管型黑眼圈難擺脫儷寶得皮膚科醫師鄭國良表示,困擾小羽多年的黑眼圈,無法靠美白保養品、傳統染料雷射治癒的眼周暗沉,病根是出現在「血管型黑眼圈」,黑眼圈形成原因並非單純的黑色素沉澱,所以一般的治療方法無法完全根治;台灣有黑眼圈困擾的民眾,5成以上並非單純色素沉澱引起的,而是血管型黑眼圈或黑色素合併血管型,因此需透過專業醫師診斷後找出根本問題、才能有效對症下藥。找出小羽的癥結後,鄭國良醫師利用「雙波雅鉻黛雷射」,先利用傳統技術中單一波長的染料雷射去除表皮以下1-1.5mm的微血管,再結合可穿透真皮層的長脈衝雅鉻黛雷射,處理皮下10mm的血管病變問題,達到全面性的治療,並降低黑眼圈復發率。只要貓熊 不要熊貓眼 對症下藥並養成良好習慣黑眼圈形成的因素眾多,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生活習慣導致的黑色素沉澱外,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都可能加重血管型黑眼圈的症狀,使得情況更為棘手,因此為了徹底遠離熊貓眼,不只要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外,相關疾病也要同時處理,並透過專業皮膚科醫師確診病癥後、對症下藥,才不會白走冤枉路、又差點毀了臉蛋。

醫訊/如何打擊贅肉

醫訊/如何打擊贅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女性都很關心體重與體形,用各種方法來達成減肥塑身的目標,但是有的方法是對健康有害的,所以還是需要參考專業的醫學諮詢比較保險。為此,國泰醫院特規劃「打擊贅肉變身輕熟女」講座,特邀請該單位醫學美容中心蒲啟明主任主講。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打擊贅肉變身輕熟女時間:102年8月29日(四)下午14:30~16:3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仁愛路4段280號)7樓視訊會議室洽詢:02-2708 2121轉1323

醫訊/與疾病對話 舒壓與冥想

醫訊/與疾病對話 舒壓與冥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冥想、靜坐可以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穩定血壓;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提高抗壓性;降低對氧氣的需求,有效提高血液氧氣濃度;且能提昇免疫功能。因此,振興醫院將舉辦「認識腸造口」與「疾病對話舒壓.冥想」衛教講座,邀請蔡姿毅護理師、黃曉芳心理師主講。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腸造口&與疾病對話 舒壓.冥想時間:102年8月30日(五)下午13:00~16:00地點:振興醫院(台北振興街45號\近捷運紅線石牌站)行政中心第1會議室洽詢:02-2826 4400轉3029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和失明恐息息相關!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常一不留意就導致失明,而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又比常人高出25倍,因此患者應進行眼部定期檢查,降低失明發生率。研究調查發現,糖尿病是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高於常人25倍,且罹病10年,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到50%,25年病史更是讓發病率攀升到9成;萬芳醫院眼科醫師黃信偉表示,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患都會併發視網膜病變,且罹病越久、機率越高。糖尿併發病變多 患者需留意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產生,不僅會造成嚴重性的傷害、也有很高的死亡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後天失明最常見的原因,若是糖尿病患者等到視力出現模糊、或是快看不見時才前往就醫,往往已經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時病情可能已經演變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玻璃體出血,透過手術治療也僅能恢復部分視力。黃醫師表示,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和眼球運動神經病變,這些恐造成失明;若是黃斑部產生病變,則稱為黃斑部水腫,容易使糖尿病患者視力減退,因此民眾必須控制血糖、血糖值越正常、越能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定期眼部檢查 避免失明風險萬芳醫院一項臨床病例,國二青年篩檢出罹患糖尿病、且家族有相關病史,2年後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前往醫院檢查竟是糖尿病引起的眼中風,經過治療後仍不幸一眼失明、一眼弱視,因此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輕忽、最好養成定期眼部檢查的習慣,確保健康。黃信偉醫師建議,若病患尚未出現視網膜病變症狀,每年定期檢查一次;若已有輕微病變,則每半年就必須檢查;而嚴重病變、甚至出現廣泛視網膜缺血者,應2-4個月檢查一次。

中風阿公展笑靨 用拐杖跳出活力

中風阿公展笑靨 用拐杖跳出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健康102阿公阿嬤動起來」中區複賽今日舉行,邀請台中、南投、雲林、新竹等21個單位團體1000多位65歲以上的阿公、阿嬤,盡情的在舞臺上扭腰擺臀,展現不老活力。78歲的呂芳來阿公,雖然患有輕度中風,導致肢體行動不便,卻將拐杖當成道具的一部分,與患有視障的92歲阿公馮永中、及其他隊員們一起呈現「族群融合共展活力」表演內容,熱情的展現笑容及活力。但是早在幾年前,呂芳來卻因為中風所帶來的不舒服,連帶他的笑容也跟著消失,直到今年五月初,女兒將他從宜蘭接來臺中,住家附近的一位長者跟他說:社區有關懷據點,可以進來參加活動喔,和隊員一起在社區裡跳舞、談天說地,讓他再次找到人生的樂趣,現在社區每週三天開課,呂芳來可從不缺席。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目前臺灣人口快速老化,臺中市65歲以上長者約24萬7仟多人,佔總人口9.19%,其中行動不便的長者約4萬多人,仍有不少長者參加這場活動,和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找回青春活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