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讓你保持快樂的8個習慣

樂閱讀/讓你保持快樂的8個習慣

怎樣才能渡過難關,走出低潮呢?以下幾步,能夠幫助我們戰勝自我。1)學會釋放情緒。人不可能永遠情緒高昂,特別是在發生不幸時。悲傷的情緒每個人都有。傷心的時候,大哭一場是很好的發洩管道,可以減輕你的痛苦。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會掉眼淚的人,你可以多運動,流汗的感覺能讓你清醒,當你體驗到愉悅,就不會忍受消極頹廢的自己。2)與他人交流。當你決定改變現狀時,你要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過來人的經驗能給你很大的幫助。你可以去參加團體活動,接觸不同的人。如果夠幸運的話,還可以找到很好的傾聽者。3)多看書。書是你的良師益友,沒有比它更忠實的同伴。一本好書能讓你得到啟發,震撼你的心靈。在逆境時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的人,是聰明的。4)寫日記。把你的不幸寫下來,然後看看到底有多嚴重。當你戰勝了他們,把過程寫下來,下次遇到挫折的時候,就能從中獲得撫慰和智慧。5)安排活動。想想看,當你的行程滿檔時,還有時間胡思亂想嗎?人生中有許多值得去做的事,比如旅行。不要再拖延了,立刻出發吧!當你投入一件又一件事情時,你就有勇氣勇往直前、再造高峰了。6)學習新技能。別讓你的人生一成不變,生活需要保持新鮮。如果你覺得日子乏味,就去學習吧!你可以學打球、寫詩,新的愛好能讓你的生活充滿活力,也可以擁有不同以往的人生。7)適時獎勵自己。一個人最大的滿足感來自他人和自我的肯定,在別人肯定你之前,先肯定自己。當一個人極度痛苦的時候,連洗澡、吃飯都變得很困難,你可以把每一件事當作一種成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比如:用一頓豐盛的晚餐獎勵自己。8)別淪陷在痛苦裡。擺脫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將痛苦轉移,一個人通常在創痛期後開始有所作為,原因是他們的觀念發生了轉變。許多人去開公司、寫書、參與團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體驗到助人的快樂,並且治癒了自己。(本文作者/高原)(摘自/改變力/好的文化出版)

居家飲水好安心?飲水機內膽恐成細菌溫床

居家飲水好安心?飲水機內膽恐成細菌溫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欣欣今年26歲,最近因為反覆的腸胃感染就醫,經醫師詢問之下才發現罪魁禍首竟是家裡的佈滿細菌的「飲水機」。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羅佳琳醫師表示,飲水機雖然使生活便利性提高不少,但若超過3個月沒有清洗,就會滋生大量細菌,很多的腸胃疾病就是由長期不進行飲水機清洗所造成的,呼籲民眾每二至三個月,就應清洗一次飲水機內膽,以免造成細菌的溫床。忽視飲水機的清洗 小心患腸道疾病根據「飲用水連續供水固定設備使用及維護管理辦法」規定,設置飲用水設備之場所,應每個月定期進行維護,那你家中的飲水機有定期清洗嗎?要小心,如果忽視飲水機的清洗,不僅喝下肚的水達不到健康的標準,還可能因此患病喔!羅佳琳醫師說明,雖然飲水機的水是經過煮沸的開水,只是當民眾免疫力降低時,飲用水若含有超標的大腸桿菌等細菌,很容易引起反覆腸胃感染,像是腹瀉、嘔吐、腹痛等問題。二至三個月、內膽出現白色的垢物 就該清洗飲水機「該如何知道飲水機該清洗了?」針對這項問題,羅佳琳醫師解釋,一般飲水機內膽至少二至三個月就該清洗一次,其中,因為中南部的水質為硬水,只要發現內膽出現白色的沉澱物,就算還不到清洗時間,就應立即消毒或清洗。尤其是多重管口的飲水機,因有兩個以上的內膽,在重複更換水過程中,可能導致熱開水與生水的混和,久而久之,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為求乾淨及方便,許多人乾脆選擇無內膽的飲水機,直接排除內膽孳生細菌,或將細菌喝下肚的機會。刺鼻、氯味、出現不明顏色 應懷疑水質有問題多喝水雖然有助身體健康,但所謂病從口入,喝錯水反而可能造成身體的危害!羅佳琳醫師說明,正常的水質,應是無色無味,嘗起來是可能略帶甜味或苦味,所以只要發現家裡飲用水聞起來會刺鼻,喝起來有氯氣的味道,或者出現不明顏色,就應懷疑水質出現問題。總歸一句,要確保家用飲用水的品質,除了飲用水必須是煮沸過的開水外,民眾至少每二至三個月,就應清洗一次飲水機內膽,才能保障你的飲水安全。

腋下狐臭陣陣旁人好害怕!新方法可望除臭

腋下狐臭陣陣旁人好害怕!新方法可望除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你有腋下發出陣陣狐臭的困擾嗎?相信許多民眾,尤其是女性,如果一流汗,就會有狐臭,將會對生活造成困擾,甚至自信心受到打擊。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中心主任吳肇毅指出,夏天有許多病患為狐臭求診,所幸手術方法不斷在進步,目前採用的鐵三角根除法,讓患者的疼痛感、恢復期和疤痕數量,都較傳統手術方法有明顯改善。 頂漿腺 狐臭元凶吳肇毅解釋,頂漿腺又名大汗腺,是人體腋下的特殊汗腺,位於真皮層底部,開口於體毛根部。它分泌的汗水含醣類、蛋白質、丙酮酸等。呈油膩乳狀,易被細菌分解形成難聞氣味。當流汗較多時,或受青春期荷爾蒙及情緒影響,頂漿腺分泌會更旺盛,以致汗臭氣味更難聞。   而目前處理腋下多汗和異味問題,做法為三管齊下。即以電動旋轉刮刀刮除頂漿腺,配合脂肪抽吸法除惡務盡,最後利用生物性組織膠快速止血。手術中,抽脂管的負壓可抽除脂肪層的頂漿汗腺,電動旋轉刀的高速旋轉則刮除真皮層的頂漿汗腺,刮除後抽吸出來,塗上生物組織膠傷口進行微創止血。 吳肇毅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組織膠俗稱整形膠,作用有如傷口的三秒膠,成分為血纖維蛋白。除了應用於狐臭傷口,近年來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及其他美容手術也常運用。手術時於關閉傷口前在皮下組織噴上一層,即使再細小的血管及腺體都會被封住,幫助傷口凝血。如此一來,被手術破壞的組織修補加速,術後血腫及出血的機率降低,併發症減少,恢復期的天數當然就縮短了。女生有狐臭 應快治療以免影響人際關係最後,吳肇毅提醒,每個人對味道的感受很主觀,也因此很多狐臭患者起初並不自知,常是在周遭人的反應或提醒之下,才發現問題的嚴重。尤其青少年時期活動量大,加上荷爾蒙變化的關係,濃臭異味更加明顯。此時家長不應閒視子女這項人際關係的障礙,應該主動協助就醫,揮別煩惱。

對抗癌症應該勇敢!罹癌病人自殺風險激增四倍

對抗癌症應該勇敢!罹癌病人自殺風險激增四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各方面因素的改變,導致我國罹癌人數不斷的攀升,而癌症也成了我國的十大死因之首,嚴重的威脅到國人的健康,但是,罹癌的病人,除了要與癌症對抗之外,心理上的調適,在某些時刻反而更重要,因為根據統計研究,罹癌病患的自殺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到四倍以上,顯現許多人不是被癌症打敗,而是被自己的害怕與憂鬱給打敗!癌症病患如憂鬱 恐對病情不利對此,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就指出,癌症在治療過程對癌症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兩方面均造成壓力,而癌症病人的憂鬱及焦慮症狀更經常未被診斷及治療。過度的焦慮反應或是憂鬱情緒可能導致癌症患者無法持續配合治療,因為焦慮而加重治療過程不適的反應,或影響內分泌及免疫系統,而影響癌症治療的預後。癌症患者 自殺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而根據統計,根據世界各國資料,不分癌症的種類或分期,約近50%的病人有著情緒障礙痛苦,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到4倍,其中以肺癌的男性病人最為危險。因此,洪櫻娟提醒,對抗癌症,除了癌症患者本身以外,患者的家屬也會有很多情緒衝擊需要調適,要對抗生死的大問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願所有的癌症患者與家屬都能跨越考驗,勇敢發揮生命的價值。

我國孩童越來越胖!爸媽胖小孩跟著胖的風險增八成

我國孩童越來越胖!爸媽胖小孩跟著胖的風險增八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胖不是胖?過去,小孩子如果長得胖,綽號可能會是小胖、阿肥等,但因為長輩傳統的觀念,認為小孩子就是要會吃,會吃才會長的高,因此演變成我國的許多學童,都有過胖的危機,又加上孩子對於炸雞與零食沒有抵抗力,家長又不控制這些食物進入孩童的嘴裡,導致我國未來的主人翁,其健康情況令人擔憂!小胖小胖!越來越多小胖出現阮綜合醫院小兒科蔡金燕醫師指出,在飲食西化與速食文化影響下,台灣有愈來愈多父母因為沒時間煮飯,小朋友面對路邊炸雞攤、飲料店的誘惑,幾乎沒有抵抗力。長久下來,高脂、多糖、重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長時間黏在電視、電腦前,活動量明顯不足,「小胖」這個綽號已成為菜市場外號,幾乎小學校園內,每個班級都有好幾個「小胖」。事實上,體重過重和肥胖問題日益嚴重,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過重及肥胖人數,近年來增幅驚人。爸媽胖 孩子跟著胖的機率很高蔡金燕進一步表示,兒童肥胖也是造成成人肥胖的主因。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遺傳基因、環境因素及飲食生活習慣。如爸媽都胖,那子女肥胖機率高達七、八成,其中只有一人肥胖,則孩童肥胖機率也有四、五成。胖小孩在整個兒童期身心都會受苦,而且青春期肥胖的青少年,進入成年時,大部份會依舊肥胖,並繼續受病痛折磨,因肥胖所產生的疾病包括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及某些癌症,如今更發現小至三及四歲的過重兒,已經顯現血壓及膽固醇升高的徵候。如何做,才能讓小朋友變瘦呢?蔡金燕呼籲,少吃高熱量食物與多運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胖嘟嘟兒童想要減重,並不適合使用減肥藥,以免未蒙其利卻受藥物作用之害。 他建議,首先全家一定要一起配合才行。包括,少吃,戒除喝飲料及吃消夜的習慣,少吃油膩及含糖量高的飲料及甜食。其次是多運動,限制每天看電視及坐在電腦桌前的時間,多增加親子間互動的時間。第三要設定目標,並且定期門診追蹤檢查。相信藉由以上的努力,小朋友一定會更健康,更快樂。

米製品抽驗 1件米苔目檢出苯甲酸

米製品抽驗 1件米苔目檢出苯甲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食用安全,新北市衛生局公布7月份市售米製品檢驗結果,30件中有一件「米苔目」被檢出苯甲酸1.22g/kg(標準:不得檢出),與規定不符,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此次抽驗項目為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及二氧化硫。其中,去水醋酸毒性較強,依法不得在食品中檢出;菜頭粿及年糕等米製品己二烯酸、苯甲酸每公斤若檢出超過1公克就違法。衛生局表示,添加防腐劑除可防腐,也可讓產品更Q彈蓬鬆,但民眾若長期過量食用,恐損害肝、腎、食欲變差,去水醋酸攝取過量則易造成體重減輕、發育遲緩等現象。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臨床上一名63歲陳先生日前因尿量大量減少、小便次數減少、甚至出現排尿疼痛的情形,緊急前往就醫後發現兩側腎臟、輸尿管和尿道等5處都有結石,且引發嚴重腎積水、導致腎功能頻臨衰竭,所幸經過手術治療後,恢復正常排尿功能、腎臟復原狀況良好。尿液阻塞不改善 恐有腎衰竭、尿毒症、洗腎的危險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透過X光、泌尿道超音波及腎功能檢查發現,陳先生尿量突然減少是因為結石堵住所引起的「寡尿症」,且因就醫時間稍晚,已造成雙側腎積水、腎功能頻臨衰竭,並發現腎臟、輸尿管上端和尿道等部位都有結石的情形,因此施以兩側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並置入雙J管治療,解決輸尿管阻塞的問題、避免情況惡化。近期天氣炎熱,民眾常會因為排汗量增加、尿量相對減少的情形不以為意,但周醫師指出尿量減少有可能是腎功能變差的症狀,因此民眾若出現突然性尿量少、排尿次數少、尿液顏色濃、甚至是下肢水腫的情形,都不該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結石導致尿液阻塞的問題若不即時改善,體內廢物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嚴重者可能造成腎衰竭、尿毒症,甚至終身洗腎的風險。多喝水、排尿 減少結石發生率周固醫師指出,80%的結石是草酸鈣,形成原因是食物(如肉、菜、海鮮)透過水溶解、煮沸後,會產生草酸物質、且體內本身會有微量的鈣經由輸尿管排出,因此若身體含有高濃度草酸、就容易產生過飽和、結晶的情形而產生結石,民眾可透過多喝水、多排尿、飲食均衡來降低發生率。「寡尿症」是指每天排尿量少於400CC,一般人正常解尿量應在200-300CC、每天5-6次,因此若是1天解尿次數不到2次、且每次尿量不到120-150CC,民眾應留意,並隨時注意尿液顏色應該是清澈而淡黃的;國人若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也可以早期發現問題、達到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

唉喲!腰好痠好痛該怎麼辦?

唉喲!腰好痠好痛該怎麼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時常腰酸背痛的民眾嗎?腰一痛或酸起來,甚至連坐著都感覺難過。對此,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楊子旻醫師指出,現代人的各式頭痛症狀日漸普及,主因是太少運動,又加上交通工具的便捷,讓人們的肌肉無法獲得適當的鍛鍊,如又加以突然的勞動與忙碌的工作,就容易產生神經系統受損的病症。神經受損又酸又痛 可透過高頻熱凝療法治療楊子旻表示,而這些神經系統受損,而產生的各種酸痛,可透過高頻熱凝療法,其原理是藉由一神經導管針穿刺到神經組織附近,並經由高周波的高電流脈衝對神經系統作去敏感化及緩解化的治療,有效的對神經系統作出回復其正常電流傳導的功能(生物的神經系統是藉由微弱的電流作訊號傳導,藉由微弱的電流傳導知覺,還有各種動作)。他解釋,像是頸、胸、腰椎小面關節症候群之疼痛及背痛患者治療。頸、胸、腰椎間盤引起之背痛。其他部位之慢性疼痛,如五十肩、足底筋膜炎、幻肢痛(截肢後疼痛)、糖尿病病足神經痛、皰疹性神經痛及其他頑固難治性疼痛,可藉由高頻熱凝療法獲得有效的治療。最後,楊子旻呼籲,患有長期性疼痛的病患能提早就醫,減少長期吃止痛藥造成的後遺症,或是避免因為疼痛在坊間做推拿跟尋求偏方導致神經系統物理結構性的嚴重破壞(如:椎間盤破裂、癱瘓)。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若未控制好,易引發諸多併發症!62歲林阿姨,罹患糖尿病20多年,以胰島素治療,但血糖控制始終不佳,此次因右腳第三趾傷口潰瘍2個月無法改善,遂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經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收治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兩星期後,傷口復原良好順利出院。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表示,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25%會發生足部潰瘍,主因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之下肢病變。糖尿病足照護首重預防潰瘍的發生,其次是早期發現周邊動脈疾病,並藉由運動及藥物延緩其惡化。防範糖尿病 先改變生活習慣糖尿病個案管理師劉玉蓮建議,每天以微溫的水和肥皂洗腳,將腳及各個腳趾間擦乾;經常以潤滑劑保持皮膚柔軟,但腳趾與腳趾間則不需要;每天換乾淨柔軟的襪子,保持足部溫暖和乾燥,最好是羊毛或棉質的襪子以及皮鞋,不論室內或室外千萬不要赤腳走路,每天輕快的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林正修醫師叮嚀,要改善身體對糖份的利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培養適合自己的健康體能運動、減重與戒菸,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並注意血壓、血脂肪可以將合併症發生和進展的機會減至最低!

擁有好視野 選購隱形眼鏡要注意

擁有好視野 選購隱形眼鏡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現代人由於外型美觀及方便因素,常常會使用隱形眼鏡,但若使用未經核准之產品、不遵照鏡片使用方法或不遵守使用上的注意事項,常會造成角膜潰瘍、角膜炎、結膜炎、虹彩炎等傷害,嚴重者恐導致眼睛失明。依據藥事法及醫療器材管理辦法之規定,隱形眼鏡為醫療器材列管,產品上市販賣前,須通過查驗登記審查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為確保消費者之視力健康及安全,在選購彩色隱形眼鏡前,應檢視產品之許可證字號,及產品其他相關說明書,並確認醫療器材之標籤、仿單及包裝之標示內容,並依產品使用說明書所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妥為使用,以維護民眾健康權益。依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彩色隱形眼鏡說明書應加註「配戴隱形眼鏡操作方式暨注意事項」,其中載明因個人體質不同,隱形眼鏡配戴時間請遵照眼科醫師指示,初次配戴者可每日配戴4至6小時開始,逐步增加配戴時間,且應於睡前摘下,當眼睛感到異常時,請盡快洽眼科醫師診治,才能保障消費者之使用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