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微笑照片串聯 鼓舞乳癌病患勇敢追夢

微笑照片串聯 鼓舞乳癌病患勇敢追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台灣目前將近有1萬多名婦女飽受罹癌之苦,為了鼓勵所有乳癌姊妹勇敢追夢、決不放棄,台灣乳房醫學會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CBA)今日舉辦「姊妹們齊力拚 『蒙』娜麗莎的微笑」活動,邀請侯怡君擔任抗癌大使,一同鼓勵病友堅持完成治療、永不放棄並勇敢實現自己夢想。罹癌不是人生的終點 夢想、陪伴、支持讓人生更精彩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菊秋理事長表示,乳癌姊妹確診罹病後,最需要親屬、伴侶和友人的支持,面對治療過程中生心理的痛苦,除了旁人的陪伴,也需要一股力量將姐妹們從恐懼、失落、無奈中拉起來,因此透過相互鼓勵、分享、實現夢想的過程,能讓他們更勇於面對疾病。林葳婕秘書長也表示,調查顯示有63%的患者覺得在對抗病魔的過程,沒有人瞭解她們的心路歷程、感覺孤立無援,因此給予適度的理解與支持,能讓她們更有力量,透過這個活動分享彼此的笑容與希望,串聯病友間的故事、讓彼此不再孤單。抗癌不孤單 病友築夢過程成為你我的力量侯怡君螢光幕前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形象深植人心,私底下的她也以強韌意志面對人生中不同的挑戰,今日出席活動、擔任微笑抗癌大使,鼓勵乳癌姊妹們在治療或面對癌症轉移復發時,雖難免挫折、沮喪,但一定要秉持信心,積極接受生命的挑戰。即日起至11月8日止,可挑選出3張「完成夢想時的燦爛微笑」生活照,並寫下200字的故事背景上傳至網站,讓你們的故事成為彼此支持與陪伴的力量,還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

浩角翔起任大使 陪你「跳」過開學壓力期

浩角翔起任大使 陪你「跳」過開學壓力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賴床、易怒、想哭」是孩子面對新環境、新學期時容易出現的壓力反應。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建議,孩子面對新環境時,常出現精神不佳、疲倦想睡等情形,這些都是正常反應,通常在1~2週內就能恢復,這段期間父母可以陪伴帶其多運動,能讓他們情緒穩定。培養孩子正向情緒,父母陪伴及運動是關鍵。吳佑佑醫師說,在新學期開始,總會出現所謂的「開學症候群」,因為孩子突然要改變安逸的生活形態,造成適應性環境困難的問題,他們會出現精神不佳、常打哈欠、疲倦想睡等情形,嚴重者會出現整日不想動,脾氣暴躁易怒,容易生病等壓力反應。其實這時候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就像大人的「星期一症候群」一樣,是能改善的。要緩解孩子面對新環境的壓力,家長可陪伴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到新環境後一樣進行運動課程或和朋友運動,就能平撫不安定的心情。而跳繩可說是一種入門運動,能增加孩子繼續運動的動機,也能增進親子間互動,讓雙方都有好心情。但她也提醒,若孩子出現上述的壓力症狀時間持續超過一個月就需要注意,需要帶他們尋求專業評估,避免變成身心疾病。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表示,去年與可口可樂基金會合作推廣跳繩運動,短短幾個月,參與同學們就累積了一億六千三百多萬下。跳繩運動能為孩子帶來及正面的影響,不管是身體、心理及學習專注力,所以今年再度與可口可樂基金會合作推廣跳繩運動,期望能影響更多親子一同參與。浩角翔起  PK親子雙人跳浩角翔起分享自從去年開始參與代言跑跳活動後,就會抓時間去跳繩,因為孩子還小,就邀請老婆一起跳,讓夫妻感情更好!而當了兒童節目主持人後,也發現很多有才藝的孩子,表演都令人印象深刻,共同原因就是喜歡運動,除了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外,情緒也可以獲得紓解。記者會現場也找來迷你版浩角翔起,讓浩子、阿翔體驗與孩子一起跳繩的默契,PK挑戰「同向親子跳」及高難度團體跳大繩。浩角翔起也呼籲小朋友邀請爸爸媽媽12月7日到中正紀念堂,來挑戰千對親子雙人跳的記錄!跑跳好心情官方網站: http://www2.jtf.org.tw/psyche/happy_jumping/index.php

樂閱讀/1天吃14種食物 孩子身強體健

樂閱讀/1天吃14種食物 孩子身強體健

在飲食生活上,我希望家長都能秉持一個觀念,那就是「一天吃14種食物」。許多家長總覺得不給孩子吃肉,只吃蔬菜和魚的飲食方式比較健康,孩子也不會發胖,但我對這樣的做法感到遲疑。以蔬菜和魚為主的飲食方式,營養並不均衡,每個人都應該平均攝取各種營養成分,脂肪也是其中一種。此外,因為想讓孩子成為芭蕾舞伶而嚴格控管熱量,只給孩子吃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這樣的做法也要三思。請記住,高蛋白質、低脂肪是適合成人的飲食方式。我在此建議各位家長,「每天都要給孩子吃14種食物」。這14種品項請參考下列內容,基本飲食原則就是「除了穀類外,同一種食物一天不吃兩次以上」。舉例來說,「如果晚餐要吃炸豬排,早餐就不吃火腿」。只要遵守這個飲食原則,就不容易攝取過多熱量,也能均衡攝取必需的營養素。兒童不需要減肥,如果你的孩子正值成長期,撇除在學校吃的午餐(營養午餐、便當),請利用早餐、晚餐與點心,讓孩子一天吃到14種食物。全家人一起實踐,也能幫助家長有效瘦身。小時候的飲食生活將影響長大後的飲食習慣,請務必與小孩一起輕鬆實踐「一天吃14種食物」的飲食方法,「早午晚三餐都要吃不同的食物」。【每天都要吃的14種食物清單】• 穀類/只有穀類一天三餐都能吃!(稻米、小麥和玉米是世界三大穀物)。• 牛奶(乳製品)。• 肉。• 水果。• 蛋。• 豆類。• 魚貝海鮮。• 海藻。• 淡色蔬菜(萵苣、洋蔥、白蘿蔔、蓮藕等黃綠色蔬菜以外的蔬菜總稱)。• 飲料零食(泛指酒精、茶、咖啡等飲料,以及點心等食品)。• 芋薯纇。• 黃綠色蔬菜(指南瓜、青椒、紅蘿蔔、綠花椰菜等「每100g可食部位含有600μgβ-胡蘿蔔素的蔬菜」)。• 菇蕈類。• 油纇。(即一般所謂的「油脂」,包括沙拉醬、義大利麵使用的橄欖油,以及油炸食物等)。POINT/• 平均分配在一天三餐哩,代表每餐吃不到五種食物,這個目標相當輕鬆,每個家庭都能輕鬆達成。• 嚴格來說,蔬菜汁不算是黃綠色蔬菜,但有喝總比沒喝好,亦可列入清單之中。• 營養補給品只能補充不足,請務必確實吃三餐,再配合影養補給品食用。• 點心與甜食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絕對不能過量。(本文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摘自/跟運動教練教出專注不放棄的孩子/臉譜出版)

樂閱讀/加工食物易好發憂鬱症?

樂閱讀/加工食物易好發憂鬱症?

很多人說吃了甜食以後,會心情變好,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是幸福過後,緊接而來的,是憂鬱。近期英國倫敦大學(UCL)的研究發現:愛吃甜食、精緻加工食物的人,容易產生憂鬱。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甜點不再是幸福的保證,為什麼?雖然研究人員尚未弄清楚,為何某些食物會引發心理憂鬱,但我想以此為起點,探討飲食與心理疾病的關係。我不認為愛吃糖就會引發憂鬱,就營養醫學來說,有可能是當身體不好時,會一直想吃不健康的食物,但是吃了精緻加工的食物之後,反而加重身體的負擔。2011年發表於公共健康營養期刊(Public Health Nutrition Journal) 的研究,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經常食用速食的人的憂鬱症罹患率提高51%。吃的量越多,憂鬱風險就越高。速食增加憂鬱症風險,相反地,B群、Omega-3 脂肪酸或者橄欖油等等,可以減少憂鬱相關風險,最常被推薦的地中海飲食,憂鬱症發生率也大幅降低30%(刊登於美國醫學期刊)。既然食物會引起憂鬱,是否也可以改善憂鬱?記得三年前,我曾經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場合,和一位營養品公司的高層管理幹部談到一位客戶,客戶的家人患有重度憂鬱症,除了心情低落、害怕與人交談、工作無法執行以外,精神狀態也非常糟。「他憂鬱症的症狀非常嚴重,整個人沒有一點生氣,臉色永遠是蠟黃的,面無表情,像活死人!」他形容。由於這家廠商主推的產品是綜合蔬菜、水果萃取的膠囊,後來也開發綜合的植物性蛋白補充粉,因此他們建議這位憂鬱症患者,儘量補充營養改善其憂鬱症狀。神奇的是,兩週過去,這位重度憂鬱症患者的症狀一掃而空!蔬菜、水果及植物性蛋白,如何改善憂鬱症,而且是嚴重的憂鬱症?澳洲狄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發表研究指出,飲食品質較佳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這段過渡時期,心智往往較為健康。青少年若攝取充足營養,改善飲食品質,或許可預防憂鬱症上身。均衡的飲食,對憂鬱症患者當然有益!一旦飲食品質改變,身心健康也會出現惡化。若飲食變差,心理健康狀態也會受到衝擊,反之,飲食品質獲得改善,心理狀態也會趨於穩定。長時間下來,便可減少憂鬱症、焦慮症風險。根據一項最新飲食調查研究,以橄欖油、蔬果為主的地中海飲食,有助預防憂鬱症,罹患機率降低至少30%。少量的肉,大量的橄欖油、豆類、水果、堅果、五穀、蔬菜和魚,同時大量食用,搭配適量的酒精飲料及乳製品,變成抗憂鬱的最佳菜單。除了藥物治療外,廣泛攝取各種蔬果,人體可以吸收到色氨酸、維他命B群、維生素C、類胡蘿素、鈣和鎂及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去除自由基、調整自律神經系統,穩定情緒,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在營養補充品上的選購,大多人云亦云或者斷章取義,這樣的作法對身體反而有害無益。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名重度憂鬱症的青年,情緒低落想自殺,吃藥吃了許久效果都不明顯,醫生建議他廣泛攝取各種蔬果,包括維他命B群、維生素C等等營養素,他的憂鬱症狀獲得很大的改善。許多憂鬱症患者,原因出在身體正在發炎,大腦也發炎, Omega-3多元不飽合脂肪酸,具有維護神經功能和抑制過度發炎反應的效果,而且吃深海魚就可以攝取到。另外,乳酪、香蕉、馬鈴薯、各種堅果,含有色氨酸,是一種氨基酸,可以穩定情緒;小麥、小米、雜糧麵包、薏仁、深綠色蔬菜、瘦肉等,含維他命B群,也可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焦慮,達到緩解憂鬱效果。然而,造成發炎的原因也很多,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能夠幫助大家釐清哪些因素導致發炎,因此想讓抗發炎飲食幫助憂鬱症的恢復更快的話,最好也能配合相關檢測評估,找出根源一起來處理,效率會更好。因為飲食習慣的差異或者好惡,吃入過多加工品及垃圾食物,往往會導致某些營養不足,透過功能性醫學檢測,直接了解身體缺乏哪些營養,針對檢測有缺陷的部分個別加強,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改善及預防疾病之道。完整的補充蔬果營養,即使不靠藥物,也能改善憂鬱。(本文作者/鄭光男)(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博思智庫出版)

樂閱讀/外食族最常見的致胖4大危機

樂閱讀/外食族最常見的致胖4大危機

危機一/早餐草草解決1)因為趕著上班所以乾脆不吃。2)缺乏纖維的高熱量組合:三明治、漢堡+飲料(如紅茶、奶茶、咖啡……);飯糰、蛋餅+豆漿。危機二/午餐外食1)小吃店、路邊攤的重口味飲食。2)便當、速食店套餐全部吃下肚。3)三明治或薯條等營養不均衡的食物。4)含糖飲料或咖啡餐後不離手。危機三/晚餐大快朵頤1)熱炒店、夜市小吃不知不覺吃進一堆油脂。2)吃到飽餐廳不吃到撐絕不罷休的過量飲食方式。3)特愛吃小火鍋裡的加工食物及高熱量鍋底。4)習慣晚吃或睡前吃宵夜。只重視某一餐、份量完全集中在某個時段都是不對的,這樣容易產生補償心理而暴飲暴食。外食族宜將進食份量平均分攤,並且選擇對的食物(種類、烹調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下午三點以前吃完一天裡必須攝取的七成份量。危機四/喝水量不足減重時最常見的錯誤習慣,就是改喝低卡或零卡飲料!雖然某些飲料如此強調,但其中所含的糖分累積下來也很可觀,會讓你提早跟贅肉當好朋友喔!而白開水不具熱量,不管喝多少都不會變成脂肪。一天應喝每公斤體重攝取30~35c.c.水,例如:50kg×30~35kg/c.c.=1500~1750c.c.,且2/3應在白天喝完,因為這段時間的活動量較大,水分容易被代謝利用,不容易積存體內引起水腫。飯後30分鐘飲一杯茶,幫助新陳代謝,加速循環代謝率。(本文作者/李婉萍)(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醫訊/腫瘤病患營養面面觀

醫訊/腫瘤病患營養面面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從口入,飲食錯誤容易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健康要靠自我,從飲食開始改變身體及體質,進而使身體健康。癌症病患的飲食最好均衡飲食,維持足夠的營養,增加抵抗力,最好有醫衛機醫師、構營養師諮詢及診視評估。為此,新店慈濟醫院舉辦「腫瘤病患營養面面觀」衛教活動,邀請該單位蘇宜君營養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腫瘤病患營養面面觀時間:102年9月6日(五)下午14:30~15:00地點: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10A病房次護理站洽詢:02-6628 9779

醫訊/如何健康快樂過一生

醫訊/如何健康快樂過一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位正常人的身體,都會在不同的年紀與階段經歷各種身心變化,年紀越大,隨著歲數增長,越要懂得該年紀階段的保養方式。因此,新北市立圖書館特舉辦「樂齡講座」,此次主題為「健康快樂過一生」,由曲兆瑞老師主講,分享不同年紀階段的保養方式及觀念。免報名自由入座,提供公務人員及教師研習時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健康快樂過一生時間:102年9月6日(六)下午14:00~16:30(前半小時開放入場)地點:蘆洲集賢分館(新北蘆洲區集賢路245號4樓)藝文中心洽詢: 02-8283-1792

醫訊/怎麼吃更健康

醫訊/怎麼吃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從口入,飲食錯誤容易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健康要靠自我,從飲食開始改變身體及體質,進而使身體健康。所以,台北榮民總醫院特舉辦「怎麼吃更健康」,講師:吳柏姍營養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怎麼吃更健康時間:102年9月7日(六)上午 10:00 ~12:00地點:台北榮總(台北北投區石牌路2段201號;捷運紅線石牌站有接駁車)中正樓3樓外科部會議室洽詢:02-02-2871 8681

為推廣品德教育 馬偕醫院捐漫畫送學生

為推廣品德教育 馬偕醫院捐漫畫送學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推廣品格教育,馬偕紀念醫院各分院進行全台大串連,分別在台北、新竹、台東,將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博士」的故事改以動漫畫方式呈現,並為推廣品格教育,遂同步捐贈給院區所在地的小學做為課外讀物,總計捐出578套。推廣馬偕精神 馬偕醫院送漫畫新竹馬偕醫院院長李宏昌表示,馬偕博士為北臺灣第一位傳教士,除引進西方醫學醫療傳道,並興辦學校,提升居民知識水準,其一生行誼深獲各界推崇。而承襲馬偕博士教育宗旨,馬偕醫院將馬偕博士的日記記錄以動漫畫呈現,內容充滿歡笑與淚水,以創新多元方式製作「黑鬚番--馬偕博士動、漫畫傳記」。新竹馬偕醫院說,為本著回饋社會之企業責任,特別將此套動漫畫免費捐贈給新竹縣與新竹市公私立小學各一套,總計捐出123套,做為課外讀本與視聽教材,促進良善品格教育之養成,以實際行動重視學童教育之公共議題。同時也期望能夠將這彌足珍貴的課外讀物,當做是小學生今年最佳的開學禮物。

愛滋感染者 正確心態保陽光生活

愛滋感染者 正確心態保陽光生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關於國小男老師疑似蓄意將愛滋病毒傳染他人,而判刑13年的新聞,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表示,並不樂見感染者遭受法律制裁,建立正確心態接受治療、維持安全性行為,感染者的生活也可以很陽光。感染愛滋者 積極治療、心理建設 生活能和常人無異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呼籲,愛滋感染並非絕症、也非不能發生性行為,只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就可進行,除了能保護伴侶免於愛滋感染外、亦可讓自己免於遭受愛滋病毒再度感染,降低愛滋病毒交叉感染的風險;愛滋感染者透過治療降低體內病毒量、提升免疫力,生活作息依然可與一般人無異,切莫過於灰心,如果得知感染愛滋後,心理產生任何疑慮或負面情緒,都能向愛滋民間團體尋求協助,獲得諮商服務、減少恐懼。毒品氾濫,使得感染愛滋風險大增,近年來因毒品感染愛滋的情況,已從過去施打毒品、共用針頭傳染轉變成娛樂性藥物(如K他命、搖頭丸)搭配不安全性行為,因此紅絲帶基金會提醒民眾,性派對中可能參雜違法藥物的使用,容易因使用藥物後進而發生危險性行為,導致感染風險增加,應避免參加藥物性派對,且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愛滋潛伏期長 定篩、避免危險行為防愛滋 基金會指出,愛滋傳染有特定途徑,與愛滋者相處、一般生活並不會有任何感染風險,民眾無須過度驚慌;感染愛滋病毒後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潛伏期長達5-10年,常會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除了避免危險性行為和共用針頭施打毒品等危險行為外,可透過定期篩檢確認身體健康狀況。若呈現陽性反應者,應及早前往醫院治療,不但可延緩發病、增加存活時間,還能使感染者減少危險行為,同時避免愛滋感染疫情擴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