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屈公病感染升溫 創歷年新高!

屈公病感染升溫 創歷年新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自2007年10月公告將屈公病納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目前共累計56例確診病例,都是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大多以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為主。依據疾病管制署最近公布屈公病確定病例共新增2例,都是在印尼感染後返台確診。而今年截至9月8日為止,共累計16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不僅病例數創歷年新高,也是近五年同期平均的3.5倍。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提醒民眾,到東南亞旅遊、經商或洽公的機會與日俱增,前往疫情流行地區應確實做好防蚊措施,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適時塗抹防蚊藥品,避免遭受病媒蚊叮咬感染屈公病。

對抗肺炎鏈球菌流行季 疫苗打了嗎?

對抗肺炎鏈球菌流行季 疫苗打了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意濃,即將進入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基隆市信義區有5成幼童尚未接種肺鏈疫苗,因此,呼籲家長請儘速帶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尚未接種的幼童,及兒童健康手冊至各區所或醫院診所完成接種,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幼兒侵襲性病變,如: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需進一步住院治療甚至造成死亡的遺憾。為降低幼童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及減少幼童住院的負擔,政府自今年3月開始提供滿2-5歲幼童免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以降低幼童遭受嚴重併發症。很多家長不知道政府已提供免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甚至低估了該疫苗對孩童的保護效益,13價肺炎鏈球菌是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常規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注射後少數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全身性副作用則極少發生。

19歲女孩睡夢中猝死 留下無限懷念

19歲女孩睡夢中猝死 留下無限懷念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一名正值花樣年華的19歲少女,竟然在家族旅行後猝死,情況相當特殊。據了解,19歲的羅西‧卡特(Rosie Carter)日前和家人一起到威爾斯海濱小鎮「滕比(Tenby)」,前往現場支持慈善鐵人三項比賽,卻在返家不久後,被發現在睡夢中死去。死因不明 徒留無限哀戚她的母親艾瑪‧卡特‧德賽(Emma Carter-Desai)表示,失去活潑又貼心的女兒,簡直是場惡夢;羅西是個陽光、樂觀的小孩,總是逗得我哈哈笑,我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她的日子;我感到心痛無助,我的家已不再完整。羅西的男友瑞恩‧瓊斯(Ryan Jones)心碎表示,對於女友的猝死、感到相當震驚,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所有人的支持和鼓勵,讓我擁有堅持下去的力量。羅西在9月8日逝世,詳細死因仍需驗屍官評估是否解剖後才能得知;她的死因仍不清楚,但她的家人已經呼籲社會積極捐款,協助進行癲癇研究。別人眼中的女孩 貼心、陽光、樂觀並帶來幸福、愛和歡笑羅西的親人呼籲大眾時表示,你是天堂中最美麗的天使、天空中最閃耀的恆星,在所有人的心中你是如此貼心,希望你短短19歲的生命能為這世界帶來更多正面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消息一出,許多愛心人士紛紛捐款至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羅西最好的朋友傑徳‧懷特(Jade White)表示,她是一位非常有感染力的女孩,對我的生活也產生重大的影響;另一位朋友也表示,羅西是位內外兼具的漂亮女孩,她替身邊的人帶來了愛、歡笑和幸福,我的人生以她為榮。

醫訊/高纖防癌奧義大進擊

醫訊/高纖防癌奧義大進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如飲食能增加膳食纖維,則癌症罹患的機率會降低很多,經證實確實可以降低的癌症有:大腸直腸癌,口腔癌、食道癌、肺癌及胃癌;很可能可以降低的有:咽喉癌、胰臟癌、乳延及膀胱癌等;而可能降低的也有: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甲狀腺癌。但是過多的纖維素會引起腸胃不適症狀例如脹氣、腹痛、腹瀉、便秘,或影響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因此要如何選擇適量的高纖食物?對此,亞東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邀請該單位施淑梅營養師主講「高纖防癌秘招大出擊」。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高纖防癌秘招大出擊時間:102年9月26日(四)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樂閱讀/日照不足恐引發憂鬱症?

樂閱讀/日照不足恐引發憂鬱症?

寒冬,精神科醫師如臨大敵──季節性憂鬱。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寒涼,心情也隨著氣溫跌落谷底。一早要離開棉被越來越困難,就像是被強力膠黏住一般,無法下床。一想到要出門對抗寒風及低溫,活力頓時消失殆盡。當季節轉變時,會經歷嚴重的情緒變化導致睡太多、沒有動力、也可能感到憂鬱,儘管症狀可能會很嚴重,但大部分的症狀都會自行消退。但是為何一到冬天,人就愁眉苦臉?天氣越來越涼,日照越來越少,心情容易不好,難道就是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在高緯度地區經常可能發生的狀況,又名冬季憂鬱(Winter depression或者Winter blues)。大部分人都以為季節性憂鬱只有冬天才會產生,其實一到夏天,即是火辣辣的太陽高照,也有人會因為無法適應升高的溫度而憂鬱以及高度的焦慮(夏季憂鬱Summer depression 或者Summer blues)。季節性憂鬱患者的生活,大概是這樣的:鬧鐘在你預定的時間響起,單手一拍,它再也不會打擾你的清夢;等到你突然意識到時間,可能是半小時之後的事了,上班早就來不及,你再也笑不出來。出門搭車,睡眼惺忪,即使站著也能打瞌睡,不用說,開晨會時一定不省人事。但是明明很愛睡,卻吃的也多,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因此體重直直往上升,絲毫沒有挽回的餘地。由於缺乏能量、注意力難以集中,也容易影響工作表現,經常覺得疲累不想出門,跟朋友及家人疏離,你畏縮在自己的小圈圈裡,心情低落、缺乏快樂、充滿無助,只想脫離這個世界。去曬曬太陽吧!已知的療法,藥物的重要性不若照光治療來得重要。光刺激可以幫助身體合成血清素及褪黑激素,以及補充維他命D,因此透過光照治療與規律運動,是改善季節憂鬱的主要療法。照光治療的方便性,是決定患者是否能持續接受治療的重要關鍵。大約有19%的患者會因為治療的不便而中斷治療,目前已有居家型方便攜帶的照光儀器可以彌補這方面的遺憾。除了照光治療,微光刺激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這是利用早上太陽的光刺激,來慢慢喚醒一個人,有人也利用這個原理設計成無聲的鬧鐘,利用模仿黎明光刺激的不同變化,進而改善憂鬱與睡眠問題,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多加留意。(本文作者/鄭光男)(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博思智庫出版)

樂閱讀/懷孕期間性行為要戴保險套嗎?

樂閱讀/懷孕期間性行為要戴保險套嗎?

懷孕可以有性生活嗎?相信這個觀念大家早已明瞭了。只要是正常的懷孕狀態,也就是說沒有早期出血、沒有前置胎盤、沒有早產跡象等等情況的話,在任何的孕期,都可以有性生活的。那性行為的時候要請老公戴保險套嗎?「不用吧,又不用擔心懷孕……。」「要吧,這樣好像比較不會有感染的問題耶。」戴保險套當然不是為了避孕,全宇宙最好的避孕方式就是懷孕;戴不戴保險套也與感染沒有太大的關係。這個問題,要談的是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先說2006年馬來西亞的研究:研究發現,在孕期36周以後,如果有頻繁的性行為,產婦發生過期妊娠的機會減低2.51倍之多;需要催生的孕婦也減少了16倍之多!理論根據,就是精液中含有高濃度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在藥理學上的功用之一,就是當成催生藥物,促進子宮收縮與子宮頸軟化。所以,除非已經足月,不然聽起來不戴保險套,似乎有造成早產的風險。只是進一步查閱婦產科學的教科書與科學雜誌,卻沒有「不戴保險套」與「早產」的關聯性;也沒有任何一個科學研究機構,建議孕婦性行為時老公戴套會比較好。可能是因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濃度沒有高到足以造成早產的緣故。因此,截至目前為止,這個問題在醫學上還沒有標準答案。所以,結論是:會擔心的人就戴,不會擔心的人就不要戴吧!(本文作者/楊濬光)(摘自/懷孕寶典!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所以文化出版)

樂公益/工藝 公益 公義

樂公益/工藝 公益 公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輕人總是喜歡做夢,有許多理想,或想要改變世界,也很喜歡或習慣科技產品,但要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科技的力量、開放的力量來協助他人,改善世界。並傳達如何建立自己面對世界的價值觀與信仰,以及他自己的人生觀呢?現在,法青會(D.D.Y.P.)白日夢熱血團隊特舉辦「誰來做夢」part5講座,主題為「工藝。公益。公義。」由程式設計師陳坤助先生主講。陳先生從國小開始自學程式,至今已開發數個Android與iOS平台應用程式,最有代表性的是「KNY高速公路即時攝影」和「KNY台灣天氣資訊的App」。現為中華民國App跨界交流會董事長、Google Play具頂尖開發者徽章的程式設計師。陳先生將在本次講座分享自身經驗,談談要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科技的力量、開放的力量來協助他人,改善世界。並傳達如何建立自己面對世界的價值觀與信仰,以及他自己的人生觀。該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2013第2屆法青心潮茶團隊時間:102年9月28日(六)下午14:00~16:00地點:德貴大樓(台北市延平南路77號;捷運西門站4號出口;中山堂廣場對面)1樓餐廳洽詢:Joelle 0960-114 012報名:http://ddyp.ddm.org.tw/index.php?cmsid=27&event_id=61#.UjGp8NKw3Cr

樂閱讀/放棄那些雜亂對你的情緒有何益處?

樂閱讀/放棄那些雜亂對你的情緒有何益處?

我有一個客戶愁雲慘霧的坐在他的家庭辦公室,身處成堆的文件之中。他的腳邊散落著需要他回覆的帳單與信件、那些他從雜誌中撕下來的文章、上面有他潦草字跡的筆記、各種廣告傳單、需要歸檔的文件,還有許多的照片。他完全被這個狀況給壓垮了,於是他開始大哭。接著他說道:「我真是失態,居然就這樣哭起來了。」我跟他說,沒關係,哭的部份我不會多收費,聽完他就破啼為笑了。我說,當他大哭的時候,看起來比較有生氣,我剛到這裡的時候,你看起來昏昏沉沉的,不過當你開始去感受當下的狀況時,生命力就重新回到你身上了。哭了一陣子後,他開始一邊吸著鼻涕,一邊瀏覽他身邊那些文件。我看得出來他整理的節奏越來越清楚明快,他終於意識到他眼前那堆雜亂了。他將那些不需要的文件丟掉、帳單用線上付款的方式結清、需要回覆的信件也都回了,他還撥了幾通電話給那些需要維繫的對象。於是乎,他開始露出笑容了!當人們敞開心胸並停止嘗試將真正的自己隱藏起來,他們的弱點就會轉化為力量支持他們,他們也就宣告復活了!當你成功擺脫那些雜亂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內心的思緒更加堅定且強悍了。這代表著你的身體與心靈自然而然的將那些老舊且受限的情緒清除殆盡了,之前的不適感也逐漸遠離你了。想像過去那些不開心的情緒就像是你生命中的過客般一閃而逝,而且既然那些東西不再讓你感覺開心,知道它們從今以後再也不會在你心中佔據任何位置絕對是件好事。你不需要去分析自己為何會需要它們,可以單純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它們,也許你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想法。其中對你最有益處的地方就是一旦它們離開你,你會覺得整個人變得更輕鬆了,也能夠清楚明確的思考任何事情了。(本文作者/布魯克斯.帕瑪)(摘自/再見,向你的雜亂人生告別/商周出版)

樂閱讀/把失敗當飯吃 成功當加菜

樂閱讀/把失敗當飯吃 成功當加菜

90%的人,都不是零失敗的「人生勝利組」不管是工作或讀書,想要進步,就必須時時面對「競爭」。不論是想比同時進公司的同事更早出人頭地,或是為創業、跳槽做準備,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要與他人競爭。只要開始競爭,就只會有「成功」與「失敗」這兩種結果。第一次就順利地考取證照、成立公司,業績蒸蒸日上──這當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實際上,這種不知人間疾苦的「人生勝利組」,實在非常少。多數人的經驗都是「失敗」,我們不需要因為失敗而氣餒。失敗能讓我們記取教訓、再接再厲;若能反覆這麼做,總有一天會成功。不過,許多人選擇「放棄挑戰」,不想繼續挑戰、不想與人一決勝負;要知道,一旦選擇放棄,你就永遠不會成功。就算一直失敗,只要肯接受挑戰、競爭,可能就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機會,反敗為勝。9次失敗,才有第10次成功有些人把考試失利化為用功讀書的動力,挑戰入學考,最後順利考取東大。我的同班同學中,也有人國中只考上比灘中(註)分數還低的學校,但是升高中時,卻以第二高分錄取灘高,之後不論在灘高或東大醫學系,皆以一流成績畢業,甚至成為最早當上教授的人。我的學生中,也常有人將失敗化為動力,應屆考上包括東大在內的國立大學。當然,考取大學並非人生的終點,相信他們未來也會繼續接受新的挑戰,時時投身於競爭中,不停地行動。害怕失敗因而不敢挑戰、不付諸行動、做事拖拖拉拉;這種人的失敗經驗並不會比較少。若能及早多經歷幾次失敗,即可免疫,不再害怕「輸」。「輸是理所當然的,贏則是因為幸運」,抱持這種輕鬆的心情,就能迎向挑戰。不必相信自己會贏,因為輸是理所當然的;不過,下次也許會贏。假如下次又失敗,那就再挑戰一次吧!若能抱持這種想法,失敗就一點也不可怕。我一直認為,因為大學時代曾有拍電影受挫的經驗,長大後才能順利拍出好電影;雖然我的作品榮獲摩納哥國際影展最佳影片大獎,卻在票房上失利。但是,只要從中學到教訓,相信下次一定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這就是我的人生觀。失敗是「用錯方法」,跟能力無關沒有地位、頭銜和財產的人,大多會認為自己很「沒出息」。如果工作能力低、事業無成,便認定自己一文不值,自作主張地認為自己長得很「抱歉」,才會沒人緣。實際上並非如此。我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有個大富豪破產、公司突然倒閉,或是一位絕世美女或帥哥因為車禍而毀容;難道他們的人生,就因此完全失去希望了嗎?當然,那些因為財富、地位而靠攏的人們將會遠離;因為外貌對你又吹又捧的人,不會再對你感興趣。這也沒辦法,因為這就是重視金錢、財產、外表的人唯一的目的。不過,並非所有人皆如此。也有許多人會以始終如一的態度對待你,他們會在毫無裝飾的你身上,發現值得珍重的價值,感受你的魅力。因此,請對自己有信心,重要的是永不放棄挑戰,假如能這麼做,即使失敗也能找出原因。失敗不是因為自己「很沒用」,而是用錯「方法」,並非由於自己無能,而是需要再累積某方面的能力。這樣一來,你就能馬上嘗試別種方法,也能好好磨練自己缺乏的能力。行動之後如果沒有成果,那就改變方法吧!(本文作者/和田秀樹)(摘自/90%的事,都能10分鐘做決定/采實文化出版)

「烘乾肌」不要來 把握皮膚換季「補水期」

「烘乾肌」不要來 把握皮膚換季「補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悶熱的夏天已步入尾聲,緊接而來的是乾冷的秋冬,許多人常為換季時的臉部保濕保養煩惱,尤其台灣女生在夏季肌膚保養上較著重於美白抗油,而忘了肌膚基底的保濕補水,到了秋冬才開始補救肌膚乾荒的狀態。其實,若是過了換季時節的「黃金補水期」,到了秋冬即使是每天敷面膜也無法完全改善「烘乾肌」。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說到,許多人可能認為加強保養品的保溼功能或是勤敷面膜即可有效達到全臉保濕修護,殊不知肌膚底層中就像擁有一座蓄水庫,如果只在有需求時才開始進行補水,充其量也只是保持肌膚表層的水分,欲達真正保濕功效尚須由內至外,自肌膚底層做起!因為所有關於保水、彈性、緊緻、光澤的關鍵就在肌膚底層的真皮層中。秋冬保濕保養 須及早準備肌膚底層的真皮層包含了使肌膚結實柔軟的膠原蛋白纖維以及維持肌膚彈性的彈力纖維,但在歲月流失的催化下,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及彈力纖維也會逐漸流失,使肌膚肌底缺水表皮層日漸凹陷,造成肌膚乾燥缺水,進而產生惱人的細紋。盧醫師也說,目前有一種穩定型玻尿酸,可注射在肌膚真皮層內,透過水合平衡的作用形成隱形鎖水膜,進而增加肌膚的保水度。也提醒各位愛美女性,秋冬的肌膚保濕保養一定要儘早準備,並配合正常作息,不熬夜、睡眠時間充足並適當運動,才是最佳肌膚保養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