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3招預防妊娠紋

樂閱讀/3招預防妊娠紋

當光滑細嫩的肚皮,被一條條像毛毛蟲的妊娠紋爬上去,看著毛毛蟲的顏色由淡轉深,越來越多時,懷孕的喜悅,蒙上莫名的無奈……。妊娠紋多在懷孕六、七個月開始出現,除了肚子外,大腿、乳房、下背、臀部、上臂也都可能出現妊娠紋的蹤跡。一開始紋路呈現淡粉紅色,之後顏色會轉變成白銀色或是棕色,表面也會出現皺摺。妊娠紋發生的原因有二:彈性不佳的皮膚組織因為肚皮的快速撐大而斷裂,斷裂處變成纖維化的瘢痕;加上懷孕荷爾蒙的變化,使得纖維化的地方顏色深又粗糙。那些孕婦容易有妊娠紋呢?據了解,妊娠紋有很強的家族傾向,如果媽媽或姐妹懷孕中有妊娠紋,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同樣的困擾。此外,孕婦體重增加過多,或是胎兒過大,也都是妊娠紋發生的高危險群。平時要怎麼保養,才能預防妊娠紋的發生:1)注意皮膚的保濕/皮膚是身體散失水份最多的地方,因此,勤擦保養品,從便宜的凡士林、綿羊油、橄欖油,到添加許多神祕保濕因子的妊娠霜,效果都很不錯。此外,水份的攝取也很重要,充足的水份,會讓皮膚的細胞更有延展性,延展性佳不容易斷裂,自然發生妊娠紋的機會也會降低。2)肚皮按摩/擦拭保養品時,配合適度的按摩,會增加皮膚細胞的彈性。3)注意孕婦體重的控制/在「寶寶大就是健康」的氛圍中,大家總對於體重的控制不甚在意,撐大的肚子,換來的就是如西瓜般的紋路。其實,寶寶大絕對不代表健康,孕婦體重的控制真的很重要。某些經絡或是穴位,據說也和妊娠紋的生成有關,可以求教對婦科及皮膚方面專精的中醫師調養。(本文作者/楊濬光)(摘自/懷孕寶典!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所以文化出版)

結核病治癒後 再次感染風險高8倍

結核病治癒後 再次感染風險高8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結核病治癒後是否就能終身免疫嗎?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患者再次感染結核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8倍,主要是免疫力低落及疾病因素。臨床有一案例曾於3年前感染結核病,經過6個月後治療痊癒,但之後又出現咳嗽症狀,個案誤以為結核病痊癒就終身免疫,不但未立即就醫,還到處趴趴走,直到咳嗽症狀持續半年未見好轉,體重下降了8公斤,才驚覺有問題,就醫後確認他再度染上肺結核。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結核病痊癒後絕非終身免疫,再次感染結核病的風險反而是其他人的8.7倍。建議一般民眾也可在家利用結核病『7分篩檢』自我檢測法自我檢測,全民共同守護健康。    

醫訊/如何保持正念一天

醫訊/如何保持正念一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念的培育與內觀智慧的體驗,在今日已蔚為風潮。成千上萬人受益於正念的法藥,醫療疲憊的身心,及根除煩惱而得到究竟利益。現在,MBSC學會特舉辦正念一日活動,由善稔老師帶領,內容有「靜坐講解」、「實際體驗與練習」、「團體互動與回饋」等。藉由一日正念的練習,讓初學者得以學會內觀法,將正念融入生活,體驗生命的安詳,歡迎對靜坐、靜心有興趣之初學者參加。詳見活動網址:http://mbscorg.blogspot.tw/2013/09/mbsc-20130928.ht。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正念一日時間:102年9月28日(六)9:00~17:00地點:MBSC高雄大樹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井腳路111~19號)洽詢:07-652 0051

醫訊/保健如何不肺心

醫訊/保健如何不肺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肺部就像是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因此,重視肺功能,就是重視生命。隨著身體老化、器官功能不再,加上環境污染或長期抽菸、接觸二手菸,都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只要我們多留意肺部病變的警訊,提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防止肺功能惡化。因此,汐止健管推委會與國泰醫院汐止院區特為辦理衛教活動:保健不「肺」心,邀請該單位胸腔科醫師、護理師主講阻塞性肺病、肺部保健,並安排肺部功能檢查、口腔粘膜篩檢等。該單位台北總院、內湖院區及汐止車站有接駁車http://www.cgh.org.tw/tw/content/about_us/bus.html。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保健不「肺」心護時間:101年9月28日(六)上午9:30~12:30地點:國泰醫院汐止分院B2國際會議廳(汐止區建成路59巷2號)洽詢:02-2717 1986 健康小組

醫訊/如何防治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

醫訊/如何防治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管性失智症是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因此,行天宮文教基金會特舉辦「 2013行天宮精神醫學系列講座」,這次主題為「認識血管型失智症」,將邀請恩主公醫院神經科呂建榮主治醫師演講,呂醫師將介紹血管性失智症的特徵,並將教導如何防治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進場時間:上午 9:30。報名者優先入座,開場前10分鐘,開放現場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血管型失智症時間:102年9月28日(六)上午 9:30地點:台北中山老人住宅暨服務中心(台北新生北路2段101巷2號)洽詢:02-2713 6165報名:http://www.ht.org.tw/education/ed5_2.asp

腸道要健康 首要甩掉腹瀉與便秘

腸道要健康 首要甩掉腹瀉與便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不是時常便秘,又或者動不動就急性腹瀉?要小心,你的腸道可能不太平衡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林聰蓉醫師表示,人體的消化系統掌管人體健康與否的關鍵,若是腸道好壞菌種失衡,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便秘或腹瀉的可能。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攝取膳食纖維,養成定期排便及運動的習慣,或者長期補充益生菌,如比菲德氏菌、乳酸菌等好菌,有助恢復腸道的好壞菌平衡。腸道壞菌多於好菌 容易引起急性腹瀉為什麼腸道的好菌要多於壞菌?林聰蓉醫師解釋,原因就在於腸道環境原本就佈滿許多細菌,而要維持腸道良好的消化與排泄功能,就必須擁有一個益菌多、壞菌少的腸道環境。一旦腸道細菌菌種失衡,壞菌多於好菌,輕者可能引起肚子痛或急性腹瀉的困擾,重者可能連帶影響人體的免疫力及抵抗力,像現代人的過敏體質,很多就是因為腸道菌種失衡所導致。林聰蓉醫師對此說明,一般在治療時常腹瀉的病患,除了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外,多半都會開藥物輔助,但因藥物效果較強烈,不適合長期服用。比菲德氏菌 有助改善便秘、脹氣、腹瀉的困擾一般常說的益生菌大部份為乳酸菌屬的A菌及比菲德氏菌屬的B菌,乳酸菌主要分佈在小腸內,而厭氧的比菲德氏菌,則多分佈在氧氣濃度較低的大腸裡。一般人體大便的形成與囤積在大腸段,因此補充能幫助平衡大腸的益生菌,對便秘及腹瀉的症狀會有所幫助。此外,林醫師補充,許多研究都指出,益生菌有助於保養腸胃道的健康,若是單純針對腸道細菌失衡的病患,就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但因作用較溫和,須經長時間的定期服用,才能有明顯的成效;尤其是能改善便秘、脹氣、腹瀉的比菲德氏菌,有助增加人體的抵抗力,但因多數益生菌無法通過胃酸或膽鹼,還沒發揮效果就先陣亡,建議挑選有晶球或其它耐酸技術的益生菌,才能在腸道內存活發揮效果。腹瀉應趁早至消化胃腸科報到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林聰蓉醫師說明,腹瀉原因有很多,部分患者是一有壓力就容易拉肚子;有些人是才剛進食,下一刻就要到廁所報到的腸躁症;而有些人則是因為腸道菌種失衡,壞菌多於好菌所引起的腹瀉,不管原因為何,建議趁早至消化胃腸科報到,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治病的上上之策。此外,民眾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應多攝取膳食纖維,養成定期排便、運動及多喝水的習慣,才能杜絕腸胃道疾病找上門。

台中急診室暴力演練 逼真到嚇壞就診民眾!

台中急診室暴力演練 逼真到嚇壞就診民眾!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急診室暴力層出不窮,使得急診室的醫師,除了必須每天超時工作之外,更要害怕病患家屬突然的情緒失控而遭到毆打。為了防止急診室暴力,台中市童綜合醫院進行一場逼真的急診室反暴力演練,現場請來多位員警,與演練人員激情上演,讓一旁觀看的民眾,都差點誤認為這是真的。演練太逼真警方荷槍實彈鎮壓 嚇壞民眾救護車鳴笛進入,需急救的病患被迅速推進急診室當中,而病患家屬就在旁邊著急且情緒失控的痛罵醫護人員手腳快一點,但急診室有一定的流程規範,讓家屬誤認為是醫師動作太慢而延遲急救,遂發生激烈衝突,家屬還叫朋友到場叫囂助陣,也驚動警方派了十名員警荷槍實彈逮捕這群鬧事民眾。為了保護急診室醫師安全,童綜合醫院大動作請警方與十多名臨演,到場演練急診室反暴力,記者在場都感受到演練幾乎是玩真的,逼真的樣子讓一旁到醫院就診的民眾,都駐足觀看,面露擔心的模樣,讓人以為這是一場真實衝突!對此,童綜合醫院副董事長童瑞龍也指出,希望透過這次的演練,保護醫師的安全,而醫院也有完整的機制及逃生路線,讓醫師遠離急診室暴力。

脂肪鹹魚翻身 也能拿來「修修臉」?

脂肪鹹魚翻身 也能拿來「修修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過去民眾最想消除的身體脂肪,也能鹹魚大翻身,變成有用的物質?聽到脂肪兩個字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恨得牙癢癢,恨不得把肚子或是腿上的這些多餘的脂肪消除掉,但現在的醫療科技,已經發展到可以把這些部位的脂肪拿來注射在臉上,進而達到除皺、修飾臉部線條的效果。脂肪移植臉部 用處多多對此,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中心醫師陳信翰表示,其實脂肪可以用來增加蘋果肌,填充夫妻宮、額頭、凹陷眼皮、淚溝、法令紋,也能隆鼻、墊下巴。將脂肪填充於臉部皮膚與肌肉之間,因為軟組織增加的緣故,也會發揮減少皺紋的作用。而目前可選用的人工填充物有很多種,像是玻尿酸、微晶瓷、童顏針等,各有其特點。若回過頭來利用自己小腹、大腿、臀部等處的軟組織,甚至肥胖多出來的脂肪,其實可視如黃金般珍貴。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此項手術但陳信翰指出,雖脂肪也能拿來修飾臉部線條或是除皺,可是某些民眾並不適合此項醫美手術,像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不全者、有服抗凝血藥物或是凝血功能不全者,都不適合此項手術,另外,手術則有百分之一的感染可能性進而造成臉部紅腫、熱痛的副作用發生。如醫生操作不當,更可能會使臉部產生凹凸不平的情況,對此,陳信翰說,做脂肪移植手術,還是要進行詳盡的評估,並且確認醫生的專業度,以免花錢愛美不成反成冤大頭!

醫師納入勞基法 專家:分階段進行

醫師納入勞基法 專家:分階段進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醫療荒事件頻傳,醫護人力不足,導致目前在線的工作人員好累,為了兼顧人員們基本的權利與義務,昨(25)日衛生福利部召開會議討論住院醫師是否納入勞動基準法(勞基法),凝聚各方共識,希望能達到醫病間的平衡。凝聚各方專家意見 為醫師納入勞基法做充分討論衛生福利部邀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教育部、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師公會全聯會、各相關醫療學、協會等機關團體,共同研議「醫療保健服務業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議題,針對醫師納入勞基法的適用範圍,及納入後,因工時限制所導致的醫師人力缺額及相關配套措施等,進行廣泛性的意見交換和溝通。衛生福利部表示,醫師的工作權益應該以勞基法的精神給予保障,但考慮到醫療服務的實際需求及特殊性,為了維護病人、醫護人員的權益和醫療品質三方,需要審慎討論並建立有效的配套措施,避免造成影響和衝擊;經過與會代表充分交流與溝通得到以下共識。權衡並兼顧醫、病、品質三方 應分階段進行並設置配套措施希望能以病人為中心,在維護病人醫療權益的前提下,可同時兼顧醫師的職業環境和勞動條件;因此,醫師納入勞基法應分階段進行,初期先以住院醫師納入適用為目標;為了因應住院醫師納入適用勞基法,應該建立相關的人力配套措施,與會者多數不贊同增加醫學系學生,但仍然可研議醫師助理與專科護理師等的可行性,但目前仍以主治醫師為主要人力。而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願意提供溝通平台,來協助凝聚醫界共識及各項配套措施,並在一個月內召開會議討論,再提供給衛福部和勞委會作為研擬政策之參考。

狂犬再添一地區 確保人畜安全加強疫苗注射

狂犬再添一地區 確保人畜安全加強疫苗注射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指揮中心9月24日共檢測46例動物樣材,其中5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包括臺中市1例(新社區)、臺南市1例(關廟區)及臺東縣3例(東河鄉、池上鄉、卑南鄉)。至9月24日止已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599例、其他野生動物279例、犬776例、貓51例及蝙蝠43例,除148例鼬獾、1例錢鼠及1例遭鼬獾咬傷後隔離期間檢出之犬隻確診感染狂犬病外,其餘皆未檢出狂犬病。發生地點新增臺南市關廟區,總計案例發生地區為9縣市52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動物防疫機關持續加強犬貓狂犬病 預防注射及衛教宣導工作配合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縣市內動物防疫機關,將舉辦犬貓狂犬病預防注射宣導活動,以提昇犬貓狂犬病疫苗施打覆蓋率。指揮中心呼籲,家中犬貓如從未施打過狂犬病疫苗,或超過1年以上未再補強注射,請務必帶至動物醫院施打狂犬病疫苗。另提醒,未滿三個月齡犬貓,因尚未施打狂犬病疫苗,請加強保護,避免接觸其他動物,以保障人畜安全。遵守「二不一要」,謹記「記、沖、送、觀」4口訣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遵守「二不一要」,不要棄養寵物,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如遭動物抓咬傷,謹記4口訣,1記:保持冷靜記住動物特徵、2沖:大量清水、肥皂沖洗傷口並用優碘消毒、3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打疫苗、4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十日。如發現家中動物行為出現異常,如停止吃喝、不安、頻尿、畏光或出現攻擊性等,請儘速通報各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通報專線:0800-761-59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