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安寧照護與緩合醫活動

醫訊/安寧照護與緩合醫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安寧療護有「5全照顧」,5全就是全人、全家、全程、全隊與全社區照顧。全人照顧就是身心靈整體照顧,因為安寧療護的除了身體的照護外,還有許多心理、靈性及家庭的問題。因此,童綜合醫院將辦生命「安寧」~再現「器」機活動,其中活動1(10/7):音樂演奏、安寧緩和醫療介紹(詹小慧護理師)、器官捐贈介紹(卓玟綺社工師)、有獎徵答;活動2(10/8~10/11):安寧緩和療護&器官捐贈諮詢站、「安寧緩和療護及器官捐贈意願書」簽署活動、諮詢問卷Q&A。凡參與活動者皆可獲得精美禮品1份。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生命「安寧」~再現「器」機時間:102年10月7日(一)上午9:00~11:10;10月8日(二)~11日(五)上午8:30~12:00(參加前請先洽詢確認)地點:台中童綜合醫院1樓大廳(活動1)、地下1樓藥局旁(活動2)洽詢:04-2658 1919梧棲院區;04-2662 6161沙鹿院區

醫訊/和大師一起吃飯

醫訊/和大師一起吃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國內吃健康素食已形成一股潮流,適當的素食對健康是有益的,如植物性油脂對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有助益,而較多量的植物纖維素的攝取對於腸道疾病的減少也有助益。因此,香海文化公司將舉辦「和大師一起吃飯」活動,邀請開山寮當家(主廚)覺具師父主講,師父曾任滴水坊(素食餐飲公司)總部主任,著有《和大師一起吃飯》料理書,師父將分享多年來擔任素食主廚的心得及經歷。活動需報名,請及早報名,以免向隅,詳情請見活動網址http://www.fgs.org.tw/news/news_content.aspx?news_no=20131001000030。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和大師一起吃飯時間:102年10月12日(六)下午14:00~15:30(人間大學);11月27日(三)下午15:30~17:00(台北信義誠品Cooking Studio);10月13日(日)晚上19:30~9:00(台中惠中寺);10月9日(三)晚上19:30~9:00(南屏別院);10月10日(四)早上10:00~11:30(圓福寺);地點:人間大學國際會議廳(台北松隆路327號14樓)、台北信義誠品Cooking Studio(台北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惠中寺(台中南屯區惠中路3段65號)、南屏別院(高雄左營區忠言路28號)、圓福寺(嘉市圓福街37號)洽詢: 02-2971 6868轉20~23 行銷企劃部 

醫訊/學訪成大系列活動

醫訊/學訪成大系列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靜坐可以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穩定血壓;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提高抗壓性;降低對氧氣的需求,有效提高血液氧氣濃度;且能提昇免疫功能。現在,國立成大文學院特主辦「學訪成大系列活動」,此次主題為「Abhidhamma的靜坐先後順序層次」,特邀請帕奧.西亞多主講,活動可申請住宿,交通便利。該活動需事先報名,與會人數120人,額滿為止,請及早報名,自即日起至10/31截止。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詳情請見http://www.taiwandipa.org.tw/index.php?url=60-101&prg_no=i&data_master_id=2064 名稱:學訪成大系列活動「Abhidhamma的靜坐次第」時間:102年11月15日(五)~17日(日)地點: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台南東區大學路1號)修齊講堂(修齊大樓B1)洽詢:06-275 2150吳佩娟 或 0920-317 725吳美滿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YrJOTMQ1kPzSSUuFb1kENXQrfAwG2CthyFnbOmVrvOU/viewform

醫訊/認識糖尿病

醫訊/認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及活動量不足,造成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並且族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糖尿病佔極大的族群,高血糖之控制更形重要,包括飲食、藥物、運動等皆為控制重要的環節,飲食控制之重要主軸為均衡飲食及份量控制。因此,高雄榮民總醫院特舉辦衛生教育講座「認識糖尿病」,邀請袁婉玲護理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糖尿病時間:102年10月8日(二)上午8:20~8:50地點: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一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最新 2005~2008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代謝症候群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公告,即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患者。(1)腹部肥胖(2)高血壓(3)高血糖(4)高密度膽固醇過低(5)高三酸甘油酯。對此,亞東醫院將舉辦「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講座,邀請該單位營養科王昱鈞營養師主講。此次講座內容將告知大家遠離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飲食方式。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時間:102年10月7日(一)下午14:00~15: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樂公益/發現‧美好~學童戶外教學體驗營

樂公益/發現‧美好~學童戶外教學體驗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教育部及社會開始關心學校有關藝術人文的課程、認識在地文化、提生美學素養,為了提升及滿足現代的學子,教師們無不精心設計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國內許多研究顯示直接參與美術館活動,無論對教師或學生而言,體驗式的互動教學成為最佳的教學設計。美術館除了展示功能外,還擁有獨特的教育資源,更配合學校人文藝術課程,依不同年齡層的學童設計一連串單元教案課程,訂定活動的目標與方式。為此,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在高雄的總館)等單位聯合舉辦「發現‧美好-國小學童戶外教學體驗營」,戶外教學分A、B兩案,A案為佛光山,B案為佛陀紀念館,活動內容有「認識地方文化」、「心靈沉澱」、「藝術家的世界」、「DIY體驗」、「原來如此」等等。教學方式採低、中、高年級分班制;主辦單位依實際申請人數做整合調整。歡迎國小各年級學童、安親班、才藝班之學童報名參加,活動須於活動前15天提出報名。活動詳情請見http://www.fgs.org.tw/news/news_content.aspx?news_no=20130905000013。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餐具。名稱:發現‧美好-國小學童戶外教學體驗營時間:102年6月~12月(星期一至五/假日場次可另接洽)地點:佛陀紀念館(高雄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洽詢:07-656 1921轉1436

罹食道癌活過三年不到一半 你還要菸、酒、檳榔嗎?

罹食道癌活過三年不到一半 你還要菸、酒、檳榔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持續蟬聯我國十大死因中的第一名,而其中,有許多種癌症都是所謂「沉默的癌症」,當一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適症狀時,通常進一步檢查,癌症都已走到末期!因此,如果能夠避免致癌物上身,民眾當然就要盡量遠離;像是,菸、酒、檳榔,就是導致食道癌的主要元兇,如長期與這些物品牽手共舞的民眾,可要考慮是否該戒一戒。食道癌難治癒 存活率低台中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張世宗醫師指出,食道癌在現今即便醫學如此發達,治癒率與其他癌症比較起來卻相對低的多,即使醫學界嘗試使用各種不同治療方式與順序來治療食道癌,卻仍舊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較有共識的治療方式是先幫病人進行同步的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後再接著進行手術切除,但即便如此病人平均三年的存活率卻不到五成。食道癌被發現時 通常都已末期他進一步說明,食道癌治癒率不高的原因除了與食道本身組織有關外,與病人本身沒有病識感及無法早期立即診斷也有相當大的關連性。食道可分為頸上、中、下段,若發病在頸上段,病人早期會有吞嚥異常感覺而就醫,但若發病在中、下段的病人往往會因症狀不明顯而延誤就醫,而一旦到了病人吞嚥困難或有疼痛感就醫時,臨床上可發現食道幾乎已快全被腫瘤堵滿了。而近期豐原醫院收治的幾例食道癌的病患中,皆為延誤及早就醫的治療時機,以致於求診時整個食道幾乎已被腫瘤佔據,連吞嚥都成了問題,再加上長期進食困難,身體處於相當虛弱的狀況,不但無法切除腫瘤,連同步放化療的副作用都可能無法承受,亦有病人來院時腫瘤已大範圍的侵犯食道與周邊器官,雖已為其安置十二指腸造廔管以維持營養,但進食狀況仍不理想,身體機能依舊無法達到可以施打化學治療的標準。對此,張世宗呼籲,有使用烈酒、菸及檳榔習慣的民眾,最好能及早戒除這些癌症的危險因子,因烈酒容易灼傷食道,且飲酒會有反覆嘔吐情形,更容易造成食道黏膜的傷害,建議長期與這些致癌物共處的民眾,若發覺口腔黏膜異常病變或吞嚥時有異常感覺時,都應儘早就醫診斷,切勿放任不管而錯失治癒疾病的黃金時機,若已確診的病人,則應減少食用過燙或刺激性的食物,以避免食道黏膜再次受傷。

治療糖尿病五迷思破解!不再讓病患心生怕怕

治療糖尿病五迷思破解!不再讓病患心生怕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國罹患糖尿病的民眾逐年增加,而到目前為止,糖尿病患者已經突破一百七十萬人大關,幾乎已快成了我國的國民病!然而,民眾對糖尿病的衛教知識大多不足,甚至還有許多迷思,而這些迷思更造成民眾不敢接受醫生的治療,導致糖尿病一直惡化,那到底民對糖尿病治療有哪一些迷思呢?破解糖尿病五迷思 你也可以安心接受治療以下提供五迷思破解,希望民眾能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所了解。「迷思一」,胰島素用量的增加表示糖尿病越嚴重?並非如此,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才是真正的糖尿病變嚴重!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要避免或降低併發症風險。當病人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或者胰島素注射量增加,只要他的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目標值內,而且沒有發生併發症,其實是控制良好。許惠恒理事長解釋,胰島素治療是盡量模擬正常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情形,依據各人胰島素分泌能力、胰島素的敏感度,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每位病友的注射次數不盡相同!「迷思二」,如果糖尿病人的胰臟還能產生胰島素,他就不需要用胰島素治療?起始胰島素治療的時機點,因人而異。病人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醫師通常會考慮他目前的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超標」多少;因為一般口服降血糖藥可降低糖化血色素約1%,而注射胰島素達合適劑量能使糖化血色素大幅的降低,而且沒有最高劑量的限制。事實上,當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島素功效無法充分發揮時,為了有效控制好血糖,避免併發症提前到來,醫師也有可能建議注射胰島素。「迷思三」,吃藥控制血糖比較安全,最好不要打針? 所有的藥物都有相當的臨床研究佐證其藥效、安全性。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只要衛教觀念正確、理解胰島素療法的劑量調整小撇步,也可以很安全!某些口服降血糖藥物能刺激胰島細胞製造胰島素,但只有在身體還能有良好反應時才有效。而有些病友在服藥一段時間後,胰臟細胞功能漸漸衰退,無法控制好血糖,就需要注射胰島素。「迷思四」,需要開始打胰島素時,表示病情很嚴重了?許多病友並不清楚胰島素本來就是身體的一部分,是體內的一種賀爾蒙,若是身體目前沒辦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缺什麼,補什麼」直接在身體補充胰島素或刺激身體分泌胰島素,才能及早控制好血糖,避免導致併發症。「迷思五」,打胰島素最後下場就是失明、洗腎?恰恰相反!許多病友因為不了解,一聽到醫師建議打胰島素時,無法馬上接受,能拖就拖,逼不得已才接受治療。但這段拖延期間併發症已經悄悄侵襲,等到打胰島素後發生,常被誤認為是打胰島素造成的!其實,糖尿病併發症都與血糖是否控制良好有很大的關係,胰島素治療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是預防併發症,而非造成合併症。

頑固型高血壓吃藥擺不平 該怎麼辦呢?

頑固型高血壓吃藥擺不平 該怎麼辦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都有隨時飆高的危機,可能必須定時服用降血壓的藥物,但有些高血壓患者,可能是罹患了所謂的頑固型高血壓,服用降血壓藥物達到一定的劑量後,血壓還是降不下來,就顯得比較麻煩。而根據研究統計,高血壓患者當中,則大約有兩成屬於頑固型高血壓,既然藥物無法對付,就可能要進行其他的方式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腎臟血管交感神經去神經化 可望解決頑固型高血壓台中榮總醫院指出,目前對於頑固性高血壓的介入治療,能以導管介入治療進行腎臟血管交感神經之去神經化,已隨兩項臨床研究 Simplicity HTN-1 及Simplicity HTN-2 trials 的結果顯示此介入治療對於血壓之持續降低及追蹤隨訪兩年的血壓維持有顯著的成效。榮總醫院指出,榮總心臟內科已於日前不久,從德國引進了腎臟血管交感神經去神經化的治療,已於台中完成了首三例,接受腎臟血管交感神經之去神經化的介入治療術中並無特別不適以及無術中及術後併發症發生,病患並在術後第二天順利出院,期望病患在接受腎臟血管交感神經之去神經化的介入治療後,能幫助血壓的控制達到140/90 mmHg內的治療目標。

速食餐廳出事金黃薯生物鹼爆高 難怪會中毒!

速食餐廳出事金黃薯生物鹼爆高 難怪會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有民眾到知名連鎖速食店,購買產品金黃薯,未料吃下肚後,立即出現嘴巴發麻的情形,而台中市衛生局也立即進行抽查,並對該產品與其餘檢體進行抽檢,發現,中毒民眾所留下的檢體,其「配醣生物鹼」含量高達1496.79ppm,難怪會出現中毒現象!發芽馬鈴薯別吃 小心中毒對此,台中市衛生局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馬鈴薯生物鹼的標準為每公斤馬鈴薯20-100mg以下,如果已發芽毒素增加10倍,即使煮熟也無法降低含量,而檢體的生物鹼已經遠遠超過標準!而如果食用到「發芽馬鈴薯」,一般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見症狀包括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及溶血等。對此,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業者須落實供應商之稽核評鑑及產品驗收制度,確保產品安全。如果馬鈴薯發芽、外皮呈綠黑色應該丟棄,避免再食用,勿僅將芽體及芽眼處挖除後煮食,以減少中毒發生。另食用馬鈴薯後如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尤其小孩及孕婦須特別注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