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健康吃鍋 慢性病患可自製湯底

健康吃鍋 慢性病患可自製湯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涼,給人吃火鍋的好理由。現在火鍋的各種口味更是能滿足不同的喜好選擇,然而在享受美食時若沒有節制,吃得過多或暴飲暴食,不但腸胃受不了,也會加重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病的病情,可是得不償失。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火鍋若吃得有要領,把握下列幾個準則,可以避免天冷吃火鍋造成負擔。聰明選湯底:一般來說,麻辣鍋底或奶油鍋底都是油脂含量高得嚇人,因此淺嘗即可;若是有糖尿病、高血脂的病人,不妨自己DIY健康湯底,以排骨或雞肉熬成的高湯為佳,先給予冷藏結凍,將上層的浮油去除後,即可有效的減少油脂的攝取量。 時下流行的蔬菜湯底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依自己的喜好加入各式蔬菜,例如:各類香菇、紅白蘿蔔、海帶、大番茄、竹筍,甚至再加入一些紅棗、黑棗、枸杞等提味,就可熬出美味健康湯底。 聰明選醬料: 民眾大多數以「沙茶醬」爲主,有些人還會加入一顆蛋黃在裏面,然而光是這樣的醬料熱量就很驚人!一湯匙的沙茶醬就有100大卡左右,而蛋黃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對於已患有高膽固醇的患者而言,須小心酌量使用。 

方便! 復健在家也能做

方便! 復健在家也能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患者因為傷害或者疾病產生副作用,使患者生活感到不方便,因此需要利用復健來幫助患者改善生活機能。而基隆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為提供便民服務,安排了居家復健服務,讓民眾在家也可以安心復健。居家復健服務由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到家協助個案及家屬指導復健治療,提供居家個案復健之可近性,以維持現有功能並減緩退化。72歲的胡爺爺,原本行動自如,最近跌倒後行動不便而臥床,因缺乏活動所以下肢肌力變差,子女們都希望爺爺多活動,儘早日恢復以往的活力,因而申請居家復健服務,於是中心安排專員家訪進行評估。經照顧管理專員實地家訪評估胡爺爺的狀況後,幫爺爺轉介使用長期居家復健服務。胡爺爺在物理治療師的鼓勵下,逐漸增加下床活動次數,也進步到用助行器協助可步行,胡爺爺目前仍持續接受居家復健服務,並對復健服務感到滿意。 

秋蟹肥美 嚐鮮請認「證」!

秋蟹肥美 嚐鮮請認「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深秋時節,正是品嚐螃蟹好時機!為了讓民眾能嚐到放心吃鮮美的海產,新北市九大風景區都有「食在有夠證」衛生認證的餐飲店,跟著認證標章品嚐美食,既可大啖美味又吃得健康衛生!要吃最鱻美的海鮮,老饕們都知道就要到新北市的北海岸吃當令現撈的漁獲,尤其是鮮美的螃蟹大餐,目前當令的「萬里蟹」全部都是海蟹,沒有人工養殖,因為海蟹無法人工養殖,離開海水只能存活數天,因此一定要挑選最新鮮的漁貨,正因為保鮮難度高,挑選不易,衛生局呼籲民眾,享用「萬里蟹」大餐時,跟著「食在有夠證」標章走,保證吃的衛生、安全、美味又健康。目前新北市已有760家餐飲業者獲得「食在有夠證」標章,包括淡水、八里、深坑、瑞芳、烏來、萬里、三峽、鶯歌及新店等九大風景區。「食在有夠證」的認證餐廳,提供的都是讓人食指大動的當令在地食材,既新鮮又衛生,絕對稱得上是一趟衛生、健康的美食之旅。

研究:婦女每日健走1小時 降低罹患乳癌風險

研究:婦女每日健走1小時 降低罹患乳癌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走路是很好的運動,也比較不會肌肉酸痛,較易持之以恆,有助運動習慣的養成。健走算是一項低門檻的運動,且好處很多,可以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加速代謝脂肪等,現在可能還多項預防乳癌的好處喔!據美國癌症協會歷經17年的研究,針對7萬多名婦女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每周至少健走7小時,可降低患乳癌的機率。這項研究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和預防》雜誌上。調查顯示,從1997年到2009年期間,那些每周至少走路7小時以上的婦女,和那些每周只走3小時或不到3小時的相比,罹患乳癌機率下降了14%。負責這項研究的帕特爾博士也說,即使平日不鍛鍊身體,只要每天健走1小時,就能減少更年期女性患乳癌風險。 

消化道潰瘍嚴重恐致命 三大致病原因不可不知

消化道潰瘍嚴重恐致命 三大致病原因不可不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國罹患消化性潰瘍病患,雖較十年前大幅的減少,但是,比起歐美先進國家,發生率還是高了三倍之多!為什麼台灣人,尤其是老年人特別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的疾病呢? 落後國家 較易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致病對此,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指出,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原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目前醫界還無法了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源是在何處,但粗略來說,先進國家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致病的機率,會遠低於較落後國家。長期服用止痛藥族群 易發生消化道潰瘍第二種則是止痛藥愛用族群,許多老年人,如果有病痛,可能會到藥房自行買止痛藥來服用,但長期服用止痛藥下來,恐怕會讓凝血功能較弱,容易出現消化道出血的問題。而第三種則是洗腎與肝硬化患者,都可能較易出現消化道潰瘍的病症。值得注意的是,消化道潰瘍,初期都沒有太多的症狀,其中有兩成五的患者,當花現消化道潰瘍時,已經出現很嚴重的病症,像是口吐鮮血或是黑血,甚至解出黑便的情形,嚴重時更會有生命危險。提醒,胃潰瘍高危險族群多多注意自己的腸胃狀況保健康。

專家凝聚共識 消化性潰瘍新治療指引

專家凝聚共識 消化性潰瘍新治療指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肝癌醫學會等十大醫學會共同舉辦「2013台灣消化醫學週」,自10/4日起在台北舉辦一連3天的醫學研討活動,邀請2000位來自消化各領域的醫師參與盛會,聆聽專家們發表精闢的醫學突破和具有明顯臨床意義的重要發現,更針對在消化性潰瘍的議題上,希望藉由專家會議達成共識,用來作為未來診斷及治療的指引,能更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病患的不適之症。台灣消化性潰瘍盛行率 是歐美國家的3倍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疾病,且台灣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以上,約有1成的國人飽受此病困擾,如何有效地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減少其相關的併發症及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議題;因此台灣消化醫學週特別針對此議題,邀請各專家討論、凝聚治療方向與共識,以利未來消化性潰瘍病患之治療;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之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進而深入黏膜組織,形成消化道壁破損,其中以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為常見。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常見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約有25% 的患者會發生出血,嚴重時可能口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樣的東西,也會解出帶血的黑色糞便,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止血和使用制酸劑,對於發病期出血性潰瘍病患而言,內視鏡手術合併藥物是最理想、有效的治療選擇。台灣與歐美國家生活型態迥異 消化性潰瘍治療應有自己的準則歐美國家在胃潰瘍出血的治療上早有共識,鑒於歐美與亞洲病患在生理、生活型態、飲食上差異甚大,台灣消化系專家認為有必要針對國內病患制定專屬的治療準則,以達到更妥善、理想的治療效果。此次討論出的共識包含4大部分: 內視鏡術前準備、內視鏡手術進行流程、內視鏡術後照護和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成果,共35項共識內容,其中包含了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危險族群、內視鏡最佳的止血方法、潰瘍藥物的使用、原來使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什麼時候應該重新使用阿斯匹靈、對於無法內視鏡止血的潰瘍是否應該進行手術或者栓塞治療等重要議題。

保險套、血壓計等6項醫材 開放網購

保險套、血壓計等6項醫材 開放網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更方便!衛生福利部於102年9月26日開放血糖機、血壓計、體脂計、體溫槍(計)、保險套及衛生棉條等6項醫療器材,開放在郵購、網路通路販售!臺北市衛生局自去年11月已開放藥商於事前申請並經核准,可在網路販賣一般醫用口罩、棉花棒、OK繃、機械式輪椅等風險性較低的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衛生福利部也將於近期再開放適合居家使用之第二等級醫療器材,得於郵購買賣通路販賣,即將開放的產品類型共計6項,包括:血糖機(二)電子血壓計、水銀血壓計、手腕式血壓計(三)體脂計(四)體溫計、耳(額)溫槍(含耳溫槍探測頭護套)(五)保險套(六)衛生棉條。開放網路販賣後,除了提供民眾快速、便利、隱私的購物方式,對偏遠地區或購物不方便的民眾,更添加其便利性,以提升生活品質。衛生局也提醒,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必須先向所在地之衛生局提出申請核准後,才得於郵購買賣通路販售醫療器材。

抽驗市售抗痘產品 九件標示不符

抽驗市售抗痘產品 九件標示不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滿臉「痘痘」輸了面子,也影響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困擾。市售「抗痘」產品琳琅滿目,無不讓消費者趨之若鶩。臺北市衛生局特於今年6月於轄區皮膚科診所、藥局及網路店家抽驗「抗痘類化粧品」,共抽驗15件產品,發現9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本次15件抽驗產品之標示檢查結果,計查獲9件不符規定。標示違規主要以未含有衛生福利部公告核可之抗菌、預防面皰或水楊酸成分,卻標示「抗痘」作用等,涉誇大及標示不全等影響消費者權益。衛生局表示:違規品項已違反「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可處10萬元以下罰鍰,已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再次提醒消費大眾,使用「抗痘」產品時,應謹記化粧品選購「一不二要」小秘訣:「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醫師們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一齊「健康樂活、持續治療」!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嘉哲理事長表示,大多患者以為殘廢主要是中風或脊椎損傷所引起,殊不知關節炎才是造成殘廢的第一成因,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旦發病不積極進行治療,2年內關節就容易開始產生不可逆的損壞,呼籲病友們要積極治療,持續用藥。蔡理事長說明,美國花在關節炎和相關風濕疾病治療的預算約為其GDP的2.9%(近3%),換算下來相當於健保署一年的預算,在照顧關節炎病患上的治療花費可說是相當龐大;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發病後不積極治療,平均壽命恐減少約4年(5-10年),且好發族群(4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中有29%的病人在5年內恐失去工作能力,造成社會、國家、個人很大的損傷,因此呼籲病患要積極治療。懷孕又想又怕 人母與疼痛該如何選擇因好發族群是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因此當類風濕性關節炎婦女有懷孕需求時,又該如何治療以及可能面對的風險,都要進一步詳細了解;此外,病友在準備懷孕期間就必須開始停止用藥,根據不同藥物(生物製劑)的半衰期不同,停藥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定,且免疫調節藥物效果良好的Methotrexate也必須停用,患者擔憂疾病復發的風險,而不敢輕易嘗試懷孕,因此如何才能確保母子均安,讓病友們勇敢懷孕生子,就顯得相當重要。懷孕期間 7成患者病況可能因而減輕國泰綜合醫院風濕科陳堃宏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大多是女性,懷孕生子往往是病友不敢奢求的夢想,因為第一個面臨的掙扎,是恐懼可能因家族遺傳因素,讓下一代和自己一樣飽受關節炎痛楚(醫師表示機率低);根據研究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生和體內雌激素變化有關,懷孕後約有75-90%的女性病友會改善病況,但也有高達9成的病友在產後一年,病情會復發且惡化。若產後遇復發惡化風險 積極治療也能有效控制鑒於這種情形,陳主任建議,其實只要病友在產後依照病況、診斷,盡速用足夠劑量進行治療,讓因停藥而惡化的病情快速得以控制,是可以讓懷孕生子無後顧之憂的;目前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佳,病友是可以勇敢懷孕的,僅要產後根據病況客製精準治療策略,持續治療,不僅能提升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也能健康享受天倫之樂。

為什麼馬鈴薯有發芽或苦味就別吃?

為什麼馬鈴薯有發芽或苦味就別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日前,知名連鎖速食店,傳出販賣的薯條,疑似誤用發芽的馬鈴薯進行製作,導致吃下肚的民眾,立即出現嘴麻的現象,對此,台北榮總毒物科吳醫師指出,不只有發芽的馬鈴薯會產生生物鹼,連茄類植物,像是龍葵,或是番薯,也都含有這樣的生物鹼。誤食大量生物鹼 請立即漱口有必要就送醫吳醫師解釋,馬鈴薯只要發芽或是還沒成熟,就會產生茄鹼,屬於配糖生物鹼的一種,如吃下超量的茄鹼,會產生立即性的嘴麻。她進一步指出,雖然會嘴麻,但是嘴麻是好事,警告民眾發現食物有異狀,不繼續大量的誤食。雖一般民眾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吃下足以致病的生物鹼,但對於腸胃不好的人,則可能出現,腹痛或是腹瀉、嘔吐的情況,通常會在一到兩天之內病情就會受到控制,但是,也有少部分的人,症狀會持續六天左右。對此,吳醫師提醒,如馬鈴薯或是番薯出現發芽的情況,以及產生苦味,就不要食用。另外,民眾真的誤食超量的茄鹼且出現嘴麻的情況,務必立即漱口,如嚴重到產生腹瀉腹痛症狀,請盡快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