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防跌口訣555 病人安全我會應

防跌口訣555 病人安全我會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改善病人安全的照護除了有賴醫療團隊的努力,病人的主動參與更是重要。每年十月第三週為全國病人安全週,馬偕紀念醫院為響應今年活動主題「病人安全我會應」,以行動劇宣導防跌口訣555,教育民眾預防跌倒及病人安全重要性。馬偕紀念醫院楊育正院長以高齡母親不慎跌倒後健康受影響為例,呼籲民眾若家有年邁長者、行動不便或身體衰弱者等跌倒高危險群,不論在醫院或是家中,皆需留意環境安全性並熟記防跌原則,避免跌倒、降低傷害發生。防跌口訣555為跌倒高危險群之病人欲下床走動時,照護者先將床頭搖高後靜候5分鐘、協助病人坐在床沿5分鐘,下床後維持站立5分鐘後再走動,以免造成姿態性低血壓,使病人發生頭暈、站不穩,甚至跌倒。

「食在有夠證」 食安有保證

「食在有夠證」 食安有保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外食人口驟增,食安問題特別受到闗注,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努力為市民健康把關。衛生局表示,受到「食在有夠證」認證的店家,從廚房內場到餐廳外場,每個衛生安全的環節都要注意到,而且進行不定期追蹤查核,以保障大眾飲食衛生及安全。衛生局表示,獲得「食在有夠證」的衛生認證,包括20桌以上宴席餐廳、觀光夜市、早餐店、大專校園周邊餐飲店及烘焙業者等,通過「食在有夠證」認證的食品業者,總計已逹1000多家。輔導、評核與認證過程,均邀聘專家學者實地輔導店家烹調作業場所、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環境與設施衛生管理、原物料管理及相關紀錄等,通過評核後才能獲得衛生優良標章。 

醫訊/淺談失眠

醫訊/淺談失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一生中有3分之1的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因此睡得好不好,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睡不好,主要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及自律神經系統2大系統,進而引起心血管毛病、免疫力低下、自律神經失調、憂?與焦慮、頭痛、腸胃不好、傷肝、代謝不平衡、泌尿系統差、皮膚差、肥胖、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對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將舉辦衛教講座,此次主題為「淺談失眠」,特邀請陳錫中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淺談失眠時間:102年10月17日(四)下午15:00~16: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中正區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第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輕熟女美白 骨鬆提早來報到

輕熟女美白 骨鬆提早來報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最新調查發現,35歲以後女性骨量開始遞減是骨鬆的高危險群,其中高達8成輕熟女沒有每日喝牛奶補鈣的習慣,7成1連一層樓梯都懶得爬,更有6成女性為了美白過度防曬,鈣質嚴重不足,成為新一代3大骨鬆高危險群,輕熟女面臨「缺鈣骨、懶骨、美白骨」的骨質危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不到更年期,骨鬆提早來報到,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型態」所引起,外食族增多、不喝牛奶且無補充鈣營養品或食品的習慣,使得鈣質容易攝取不足,加上輕熟女沒有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甚至連樓梯都懶得爬,寧願搭手扶梯,久坐少動、能不動就不動的習慣嚴重影響骨骼健康。生活型態不佳 「缺鈣骨、懶骨、美白骨」新骨鬆高危險群陳芳萍理事長進一步解釋,身在亞熱帶國家的台灣,大致來說,維生素D3應該不至於缺乏,但因年輕人的生活型態不佳,如不愛曬太陽、不運動、使用高係數防曬乳美白防曬,導致高達5成民眾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現象,維生素D無法順利透過日曬生成,「美白骨」恐是造成骨鬆的元兇之一。預防骨鬆天然飲食最佳 外食族可用高鈣奶粉因應鑒於國人忙碌外食的生活型態,要如何正確補充鈣質,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講座教授謝明哲建議,鈣質補充從自然飲食中攝取最好,因市面上鈣質補充劑品牌眾多,含鈣量與吸收率都不同,容易造成攝取過量導致便秘的問題,與鈣質補充劑相比,透過日常飲食攝取鈣質吸收率更好,如奶製品等高鈣食品,而民眾也可選擇高鈣奶粉,是非常方便的補充來源。陳芳萍理事長也說明,牛奶、小魚乾、髮菜、五穀類、豆類、葡萄乾等都是不錯的鈣質來源,養足骨本應從小做起,趁年輕把骨本提高,是預防骨鬆的好方法。

「摸一下」 錯誤迷思恐觸法

「摸一下」 錯誤迷思恐觸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未滿18歲的性侵害加害案件數由99年1,484件上升至2,611件,相較於99年,上升了75.9%。而進行輔導教育的過程中發現,部分性侵害案件是起於錯誤迷思導致觸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自101年1月1日起規範,未成年之性侵害加害人,經法院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定認有必要者,需進行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未成年性侵害加害人進行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的過程中發現,有部分性侵害案件的發生是肇因於錯誤的相處迷思而導致觸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以下舉例說明常見迷思。迷思一、未滿18不算犯罪:「我今年就要滿18歲了,我想要比我同學更早有性經驗,這樣才可以炫耀。」雙方都是未成年者犯妨害性自主罪,雖需要提告才成立,但不論對方為自願或被強迫,都一樣是有罪的,且雙方均可向對方提告。只要發生性行為的雙方未滿18歲,仍屬於犯罪行為,只不過在量刑上予以減免。迷思二、摸摸也不行嗎:「我們認識那麼久,而且都是男生,這不就是男生的相處方式嗎?打一下,摸一下,有什麼關係,幹嘛大驚小怪。」任何對於同性或異性間所為與性、性別有關之行為語言、不恰當的身體碰觸、或是不受歡迎的過度追求,使對方感到不自在、不舒服,甚至是被侮辱的感覺,而影響正常生活之進行,皆構成性騷擾。迷思三、沒有使用暴力:「要使用暴力才能稱為強制性交,我只是趁對方酒醉沒有意識時性交,怎麼能說我犯法。」只要是利用被害人酒醉無意識、或遭下藥昏迷不醒之際性侵害得逞或未遂,都已經觸法。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在酒中加入藥劑犯行,則涉刑法第222條第1項第4款,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與熟識者相約仍須提高警覺朋友間與熟識者之約會仍需提高警覺,並先告知家人或朋友前往的地點、約會對象及返家時間;聚會或見面地點以明亮、公開、能見度高為佳,若遇有臨時更換地點時,可不必赴約,發現飲料或食物已被他人經手,或已離開過自己視線範圍者,都不應再食用。 

素顏殺手黑眼圈 元兇是血管

素顏殺手黑眼圈 元兇是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瘋臉書,無論何時都要發一條近況,不少女藝人會在旁配上自拍照,但是她們的「素顏照」可讓人不敢恭維!女星在螢光幕前濃妝豔抹、爭奪版面,回到家卸了妝就跟路人沒兩樣,尤其是她們的「熊貓眼」有時還比上妝後還吸睛,為何保養都沒有用呢?皮膚科醫師鄭國良表示,「黑眼圈」問題一直都是門診大宗,但由於成因複雜,所以治療上須找出主要問題,否則改善效果不佳。  鄭國良醫師說明,黑眼圈類型主要分成四類:色素型、血管型、混合型,以及結構型黑眼圈,但大多數民眾常誤將黑眼圈單純歸咎於黑色素沉澱問題,於是想靠著擦拭美白產品來淡化,沒想到效果卻一直不見起色。其實大多數患者的黑眼圈屬於「混合型黑眼圈」,意即色素型混合血管型,所以無論擦了再多保養品情況都未能改善,因為最主要的「血管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由於眼周肌膚僅約臉部肌膚1/3~1/4薄,有些部位甚至薄得透明,皮下血管狀況因而顯得更清楚,若長期睡眠不足或是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更容易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令靜脈血管擴張、微血管增生,致使眼周皮膚浮現暗藍色調,於是造成或加重了「血管型黑眼圈」的情況。鄭國良醫師表示,當黑眼圈的問題是出在「血管」上時,僅使用保養品是無法有效改善的。對於「血管型黑眼圈」,目前新雷射技術「雙波雅鉻黛雷射」可達到治療上的明顯成果。其中雙波雅鉻黛雷射中的585nm波長能作用於含氧血紅素,引起血管凝集並對其造成破壞,進而消除微血管擴張,達到初步的治療效果;而NdYAG1064nm雷射光則可穿透到更深的真皮層,對更大的靜脈與其他粗大血管產生作用,進而改善「血管型黑眼圈」的主要成因—血管淤積導致的淤青色調。鄭國良醫師也強調,眼周肌膚本就較脆弱,眼皮下所交織著淺層微血管與深層靜脈更是複雜,雖有新技術問世,但醫生的專業判斷與熟稔施作技術將是治療成功與否主因,提醒民眾謹慎選擇專業醫師就醫,並聽取醫師建議、配合治療計畫,才能有效改善「血管型黑眼圈」。

全球小兒麻痺疫情升溫 國外旅遊應預防

全球小兒麻痺疫情升溫 國外旅遊應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臺灣雖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國際交流頻繁,仍有病例自國外移入的風險。以色列及鄰近地區之環境汙水檢體檢出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已將以色列列為小兒麻痺感染高風險地區。呼籲民眾前往高風險地區,應完成疫苗接種。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以色列及鄰近地區之環境汙水檢體檢出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已將以色列列為小兒麻痺感染高風險地區。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國際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索馬利亞及非洲東部等國小兒麻痺症疫情嚴重,南蘇丹也通報自2009年以來首3例小兒麻痺病例。 小兒麻痺病毒傳染時間長 傳染力高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6週,傳染力極強。臺灣雖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國際交流頻繁,仍有病例自國外移入的風險,未完成疫苗接種者仍為高危險群。

日曬運動不可少 萬人齊步走防骨鬆

日曬運動不可少 萬人齊步走防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路跑正夯!但透過健走預防骨鬆就更棒!骨質疏鬆不再是停經婦女的專利,最新調查研究發現,因生活型態不良導致女性35歲以後骨量逐年減少,提早面臨骨鬆的威脅,為了引起廣大民眾對預防骨鬆的重視,除飲食上攝取足夠鈣質外,規律運動和適度日曬更是不可少的保骨方法,因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知名廠商將於世界骨鬆日(10月20日)舉辦大型戶外健走活動,邀請全民一齊動一動,保護自身骨骼健康。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表示,根據最新國際骨鬆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台灣已成為亞洲骨折高危險區域之首,其中女性發生骨折人數更是男性的2倍,骨鬆是導致骨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醒女性應及早開始注重骨骼健康,才能遠離骨鬆威脅。女性骨鬆是男性2倍 骨頭保健應從生活好習慣做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醫師也表示,上班族女性平日工作繁忙、三餐外食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難以補充每日人體所需的鈣質,再加上少運動且過度防曬等行為,使得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大為提高,因此建議女性35歲後應注重骨骼的保健,平日應養成進行負重運動的習慣,訓練骨骼強度,多喝牛奶補充鈣質,每天日曬8%的身體總面積30分鐘,預防骨質疏鬆症,要從良好保骨生活習慣開始做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知名廠商自2007年開始,每年皆舉辦大型戶外健走活動,至今邁入第7年,參與人數逐年增加,顯示出骨質疏鬆已逐漸受到國人重視,因此今年擴大規模舉行,希望號召萬人一同參與健走活動,當天還會免費提供骨密度檢測,幫助民眾了解自身骨骼健康。

老人自殺居各年齡層之冠

老人自殺居各年齡層之冠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自殺行為在不同年齡層,有其不同的特性,65歲以上人口的自殺死亡率,近十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老人自殺存在多種影響因素,隨著台灣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銀髮族自殺問題需要你我更多的關心。 九成銀髮族曾在自殺前一個月內至醫院就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年自殺身亡者中,在其自殺身亡前曾有就醫行為,其中有近89.2%在自殺死亡前一個月內,曾至醫院診所就診,就診科別以內科為主,其次為家醫科及不分科。面對病患身體病情也應關心情緒問題面對病人身體不適的問題,也記得關心其情緒困擾的問題,應予1問2應3轉介的方式,關心病患是否出現自殺警訊,如焦慮不安、無助、絕望等情緒困擾,適度關懷陪伴並用心傾聽,可以協助病患紓解情緒困擾,及早發現自殺的危險,就有機會即時介入,減少遺憾的發生。

樂閱讀/6大訣竅!預防婚後幸福肥

樂閱讀/6大訣竅!預防婚後幸福肥

提高新陳代謝,預防婚後發胖不想讓婚姻拖垮你健美的身材,從現在開始進行下面建議的預防方法還來得及!邀伴侶一起運動/年齡增加,新陳代謝率愈降愈低,人愈容易發胖,這時候不論你結婚或者單身,如果沒有定時運動,想永保健康輕盈的體態並不容易。根據美國的調查發現,和配偶一起運動,持續的可能性會增加2~3 倍,因為運動過程中,彼此可以互相激勵打氣。美國運動生理學家瑪格蘭斯建議伴侶們,晚飯之後,牽著手到戶外散步、到遠一點的商店買東西,或是健走30 分鐘,不但可以避免晚餐多餘的熱量堆積,同時藉著一起運動的機會溝通彼此的想法,拉近因為生活忙碌形成的距離。學習烹調低脂食物/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喜歡吃,不妨捨棄上餐廳的習慣,改為假日在家裡一起研究做些簡單、低熱量又低脂的食物,例如適合夏天的生菜水果沙拉、涼拌蓮藕等小菜或是清蒸魚類海鮮,平衡一下在外油膩又重口味的飲食。用「吃」以外的方法慶祝節日/碰上結婚紀念日、伴侶生日,很多人都在一頓大餐中度過,經年累月下來,瘦了荷包也肥了身材。特別的節日不一定要靠「吃」慶祝,有時候換個方法也許更顯誠心,而且對彼此的健康都有益。目前在國外,即將步入禮堂的新婚伴侶流行送對方健身器材或是健身房的會員證,當做結婚禮物。建議你也可以把每年花在吃大餐慶祝的錢省下來,投資在和健康有關的支出,例如,結婚紀念日當天安排兩人一起做健康檢查,或是對方生日時送一雙健走鞋,邀他(她)一起walking,共同儲存兩人的健康資本。避免用「吃」解決情緒問題/婚姻生活難免碰上各種令人生氣、沮喪、難過的事,營養師趙思姿認為,吃東西並不能真正解決引發你負面情緒的問題,所以最好不要讓這種「心情不好就吃東西」的惡性循環持續下去。「心情不好時,儘量找一些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或運動、和朋友聊一聊都好,轉移對食物的注意力,」蕭敦仁醫師說。如果你一時戒不掉,非得吃些東西不可,那應該有聰明的選擇,例如先泡一壺不加糖的花草茶,喝一大杯並嗅聞一下香氣,讓心情緩和放鬆,然後等10 ? 20 分鐘,仔細觀照自己身體的需求,是不是還想吃東西?如果是,再吃一些熱量比較低的食物,例如茶凍、低糖的愛玉及仙草冰、低脂優格、幾片蘇打餅乾,或一份水果,但不要拚命把洋芋片、蛋糕、巧克力、冰淇淋這些熱量高的食物猛往嘴裡送,也不要上餐廳吃大餐來逃避,因為到頭來只會讓你更後悔。互相提醒鼓勵/彼此關心對方的飲食情況和身體健康變化,互相提醒、鼓勵:「最近好像有點發福囉,要不要從明天開始一起去運動?」、「今天高熱量食物吃太多了,明天換吃清淡一點吧!」兩個人同時控制體重比較容易,而且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行動來改善。不過,提醒不是嘮叨,鼓勵也不是強迫,輔導夫妻相處的心理治療師朱春林提醒說,如果有一方無法立刻配合,也不要硬叫他在短時間內改變,否則弄得對方心生抗拒,更且傷了夫妻感情。尤其不要用「你不應該(吃這些東西)」,或是「我不喜歡你(這個習慣)」等負面語句,要用鼓勵的話讓對方覺得他受到尊重。幫對方改正不利健康的習慣/為對方做一些事,讓他感受你的關心而不是抱怨或嫌棄,可以幫助他(她)更快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先生天天吃宵夜而導致發胖,妳希望他戒掉,不妨鼓勵他先由每天吃改為一星期吃五天、三天,慢慢減少天數。再者,消夜時間和他一起做些別的事情,例如外出走一走,轉移他對食物的注意力。如果非吃宵夜不可,可以親自幫另一伴準備而儘量不要外食,這樣可以選擇熱量比較低的食物,例如脫脂牛奶搭配幾片蘇打餅乾,或者清淡的蔬菜湯麵,同時也容易控制份量。婚後肥胖不是宿命,只要夫妻一起從生活中的小處著手,協調出適合你們兩人的體重控制方法。(本文作者/黃惠如、林貞岑、 楊心怡)(摘自/代謝好,加倍瘦/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