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香草撫慰 雙重治療身心皆愉悅

香草撫慰 雙重治療身心皆愉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園藝輔助治療讓復健病人身心更健康!對許多動作障礙病人而言,復健是條必須且漫長的路,雙和醫院復健科為了增強復健效果,特別開闢「香草花園」課程,免費提供有興趣的病人以栽種香草植物和製作香草手工藝的方式,提升心理面的舒適程度、讓心情愉悅,連帶生理復健效果也能增加。雙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郭芬伶表示,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園藝及人與植物的親密關係,結合投入、希望、期待、收穫與享受的全部過程,協助病人獲得治療與復健的效果。在從事園藝的過程中,人可以藉此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置身於植物的環境,血壓降低、肌肉放鬆,恐懼感也能減低。許多需要復健的病人,常常反覆做相同的動作,儘管有效,但容易無動機、心理層面倦怠,如果把固定的動作,從復健器材換成栽種植物,或者是將植物做成花環或窗簾,不僅可提升參與的興趣,心理也不容易疲累,身心同時進步,是園藝治療獨特之處。親近植物使心情放鬆 香氣添療效 復健更開心 職能治療師郭芬伶也說,會選用香草植物,是因它們具有天然香氣,在栽種和製作的時候,可以聞到芬芳而讓心情變愉快,加上許多香草植物,對人體有不錯的效果,如紫蘇的氣味可以安定神經、提神醒腦;左手香具有消炎功效;迷迭香能集中注意力;邊做復健邊聞具有療效的氣味,能使復健過程產生加值作用。園藝治療是一種輔助治療,不宜取代原本的物理治療,但透過香草園藝的過程,不只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能同時提高參與復健的意願,雙重治療下讓復健成效更卓越。

惱人下背痛 神經分離術來緩解

惱人下背痛 神經分離術來緩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6歲男性,持續性的下背痛,無法久坐、久站,有時痛到連坐著吃飯都有困擾。以藥物和復健治療也無起色,最後決定到疼痛門診求診。施予腰椎硬脊膜外粘黏分離術,半年後疼痛減輕約六成,已重獲正常生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龔家騏醫師表示,研究發現,脊椎硬脊膜外粘黏為下背痛發生的原因之一,而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手術後引發的發炎反應則是造成硬脊膜外粘黏的因素。患者會發生重複性由背痛傳到大腿或小腿的神經根痛,粘黏嚴重情況每增加25%,神經根痛風險就會增加2倍。 龔家騏醫師表示,脊椎硬脊膜外粘黏神經分離術,患者施以局部麻醉藥物,在X光機輔助下,自脊椎薦椎裂孔或椎間孔導入一可調整方向的導管,注入減緩神經發炎的藥物,以減緩疼痛。患者需住院1-2天,若無感染、脊椎血腫等症狀即可出院休養。對於術後下背痛的患者,在3個月內約9成以上疼痛會有效緩解,。龔家騏醫師指出,脊椎手術後下背痛不是少見的問題,嚴重時會明顯影響生活及工作,在經過藥物、復健等保守性治療後,若一般侵入性疼痛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脊椎硬脊膜外粘黏分離術。

早療親子課程 營造居家治療者及環境

早療親子課程 營造居家治療者及環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讓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接受療育,成長階段不NG,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馬偕紀念醫院與萬華區國興幼兒園於10月19日至11月23日(共6週),每週六在幼兒園舉辦「早期療育ING 發展進階不NG」親子工作坊,透過每次2小時的專業課程,讓親子一齊接受訓練,早療教育將更完備。全程免費,歡迎設籍於台北市1歲半-3歲未就學、可能或確定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及家長踴躍報名參加。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醫療服務資訊系統」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每年平均接受療育的人數約4200人,其中3歲以下發展遲緩兒童人數佔3成,4-6歲佔7成;而接受語言治療次數比例為40%,比接受動作、社會情緒治療者比例多(各佔36%、26%),所以特別針對「1歲半至3歲」、「語言」發展遲緩兒童首創專屬課程,結合特殊教育、語言、心理、職能治療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規劃「親子共學」課程,提供家長學習、成長的機會,進而提升兒童療育的成效。首創專屬課程 跨領域專業讓早療教育更全面馬偕紀念醫院語言治療組鄭怡真組長表示,親子工作坊強調「早期療育」與「親子共學」的重要,所以招生對象年齡降為1歲半至3歲,同時安排家長學習如何在家中營造「適合孩子發展」的情境、親子相處的模式,更規劃「心理治療」與「職能治療」座談會,期望父母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可以提升親職功能,並增進對早期療育的認知、態度、技能,強化照護發展遲緩兒童的能力,輔導家長逐漸成為「兒童的居家治療者」。即日起接受報名,至102年10月17日止,報名方式可採郵寄(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復健科語言治療)或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報名須附上報名表、戶籍證明、醫師診斷證明或早療綜合報告書等資料。

別小看老人骨鬆 髖關節骨折致命性高

別小看老人骨鬆 髖關節骨折致命性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93歲的黃老太太(化名),五月份因髖關節骨折開刀住院,術後回家休養,因外籍勞工不會照顧,併發泌尿道感染,後來又因老太太本身心臟不好,引發缺氧性腦病變,深度昏迷指數3,變成植物人插管,後來在安養院往生,前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罹患骨質疏鬆症最可怕的是民眾不易察覺。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伍泰毅醫師指出,50歲以上的患者容易引發手腕橈骨骨折,60-70歲為脊椎骨折,80歲以上則是最具致命性的髖關節骨折。骨質疏鬆症並無症狀,一般來說如果抽血檢驗結果,維他命D3偏低的人,罹患機率較高。根據統計,國人停經後婦女約有1/2的人缺乏D3;駝背的人也較有可能罹患。臨床診斷大多是因為跌倒就骨折的人,會檢測骨質密度,發現其罹患骨質疏鬆症。一般民眾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罹患骨質疏鬆。平日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增強自己的骨質密度,包括:增加D3攝取量、增加鈣的吸收量、增加負重運動(如走路,建議走平路),多曬太陽,可活化D3、不要抽菸。伍泰毅醫師也提醒,如果家中有老人,可在樓梯或浴室等,容易跌倒的地方,加裝扶手與防滑墊,以免意外發生。另外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建議到醫院做詳細的骨質密度檢查,以防隱形殺手找上你。

NBA球星化身孩子王 跨海鼓勵病童

NBA球星化身孩子王 跨海鼓勵病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癌症與第一型糖尿病病童人數不斷向上攀升,為了替病童們加油打氣,知名藥廠日前特別邀請NBA知名籃球隊「印第安納溜馬」三位隊員Chris Copeland(卡佩南)、Solomon Hill(希爾)、及Orlando Johnson(強森)聯袂出席活動,3位隊員現場當起孩子王與大小朋友互尬球技,並揮筆寫下「希望、勇氣、堅持」6個大字,希望藉此鼓勵病友勇於對抗疾病。3位NBA球星在溜馬隊董事長Jim Morris(莫理斯)親自帶領下,一起為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的80多位病友與家長們,送上關懷與溫暖。NBA球星唯一場公益活動 親和力十足與病童互動 公益活動現場,3位球員展現超高親和力,不只童心未泯一起下場與病童們組隊參加籃球趣味遊戲,游刃有餘的參與S型運球障礙賽,還大秀3分線投籃的精準功力,讓小朋友驚呼連連,直呼大哥哥真是太厲害,原本只能在電視上看他們打球,沒想過竟然可以並肩一起打球,病童們表示真得好開心,回去會努力練球、希望未來能和他們一樣。活動上除了與小朋友互尬球技、大秀3分投籃、運球過人和上籃神技外,3位NBA球星也展現驚人的國文造詣,揮筆寫下「希望、勇氣、堅持」6個中文大字,藉此來鼓勵病友。知名藥廠周司可總經理表示,希望藉由這次公益活動,讓病友們共同的偶像「NBA球星」親自給予鼓勵,替他們成長過程創造印象最深刻的回憶,除此之外,也希望這個活動能為他們帶來更多正面力量去對抗疾病。  

教民眾防跌保命 歌唱短劇衛教全出鞘

教民眾防跌保命 歌唱短劇衛教全出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為呼籲民眾重視跌倒的危險性,特別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如衛教講座、歌劇、歌曲等來提升大家的防跌知識,希望可以減少跌倒帶來的傷害。成大醫院李政昌副院長帶領防跌團隊,邀請現場民眾一起參與活動,首先,由家醫部黃盈翔醫師負責解說跌倒的危害與防跌撇步,他表示,千萬不能忽視跌倒的危險性,因為跌倒引起的骨折,最嚴重的情況恐致命,因此如何營造不跌倒的環境顯得相當重要,如樓梯要有扶手、地面盡量無障礙物等。輕鬆活潑的衛教方式 更能加深防跌知識除此之外,物理治療系林桑伊教授也教導民眾如何利用椅子做預防跌倒的運動,先訓練自己的平衡感和提升肌肉的力量,就能減少跌倒的風險;而系上學生則是表演防跌短劇,用輕鬆的方式點出容易使人跌倒的不利條件,加深大家的印象,如劇中呈現昏暗濕滑的浴室、食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及缺少運動的身體,都是跌倒的高風險條件。成大防跌團隊更是推出防跌歌,由骨科部林啟禎醫師填詞、成大吉他社譜曲,現場由成大物理系學生帶動唱,獲得廣大迴響,歌詞為「長壽防跌有妙招,平衡運動藥檢討、視明體健常動腦、輔具扶手心情好」,藉由各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讓民眾學習防跌小知識。

醫訊/保健養命~從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

醫訊/保健養命~從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為了追求物質享受,生活作息多半日夜顛倒,為了要讓精神變好,於是咖啡、茶飲及各類提神飲料的需求變高;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每天吃進許多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為了要變美,往身上塗抹許多保養品與化妝品……許多人體內累積了大量毒素而不自知,長期下來,這些沉積在體內的毒素便會引發各種致病原,甚至各類文明病纏身,而種種不適發生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體內毒素累積太多!對此,純青社福基金會特舉辦「美好人生」講座活動,其中「身心健康」類專題系列中,此次主題為「保健養命,從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特邀請香港國際抗癌研究中心孫苓獻博士主講。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保健養命,從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時間:102年10月17日(四)下午19:00~21:00地點:基金會(台北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 2763 1650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classpost.asp?pno=291

醫訊/感染與疫苗~如何守護健康

醫訊/感染與疫苗~如何守護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在秋冬之際,換季更容易感冒或著涼,進而引發其他慢性病症,這時也是流感又要伺機而動、大加作亂的時節,進出公共場所要更嚴加防護,隨時準備口罩,並到衛生單位施打流感疫苗,以策安全,維繫健康。因此,元氣周報特舉辦「疫苗預防感染 建立防護」講座,特邀請台大醫院感染科孫幸筠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疫苗預防感染 建立防護時間:102年10月19日(六)下午13:30~16:00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徐州路2號4樓)401廳洽詢:0800 060 080轉8989

醫訊/認識攝護腺癌症及肥大的治療

醫訊/認識攝護腺癌症及肥大的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泌尿道癌是台灣人常見的癌症之一,男性以攝護腺癌、膀胱癌以及腎臟癌為主;而女性以膀胱癌及腎臟癌為主,依衛生署的統計,2003年台灣地區死於該疾病將近二千人,從此得知它對國民健康危害甚為劇烈。有鑑於此,台大醫院總院癌症防治中心、社工室、泌尿部特規劃「攝護腺癌健康講座」,主題為「攝護腺癌治療方式」、「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由該單位陳忠信醫師、劉詩彬醫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攝護腺癌健康講座時間:102年10月18日(五)上午13:00~16:15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兒醫大樓(台北中正區中山南路8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兒醫大樓B1講堂洽詢:02-2312 3456轉泌尿腫瘤團隊陳珮玲團管師 66557、王茹宜個管師 67865、朱栩萱個管師 67556

樂閱讀/寄生蟲:腸道中的外來客

樂閱讀/寄生蟲:腸道中的外來客

人們以為寄生蟲只存在於骯髒、落後、不衛生的偏遠地區,然而腸道中的寄生蟲事實上卻比以為的還近上許多。這些生物存在的地方遠比想像的還要廣泛。根據寄生生物學專家表示,世界上有四成人口有寄生蟲感染的問題。《猜猜晚餐有什麼》(Guess What Came to Dinner)一書的作者安吉托曼(Anne Louise Gittleman)則估計每10人就有8人受到感染。不過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是符合前者的預估數字,英國科學實驗室「Parascope」發現,有四成的糞便採樣中含有寄生蟲。美國「Doctor's Data Lab」檢驗所是這方面的專家,根據他們的檢查結果顯示,兩成的採樣有寄生蟲存在。這些檢驗所的寄生蟲檢查結果均具有高度的正確性。「美國亞特蘭大疾病管制中心」指出,從隨機抽驗的6人中就有1人有寄生蟲問題。在美國人的採樣中,可以發現超過130 種不同種類的寄生蟲。美國在幾年前爆發「人芽囊原蟲」(Blastocystishominis)感染,高達12%的民眾受到波及,而在熱帶地區就可能攀升到20%至50%。即使是只看最低數據,仍舊有許多人會受到寄生蟲的感染。「倫敦熱帶醫學與衛生學皇家學會」成員布伊諾博士(Hermann R. Bueno)是世界頂尖的寄生蟲學家。他認為寄生蟲感染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源頭,消化道和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到影響,但是這麼嚴重的問題卻不受人們重視。傳統的寄生蟲檢測方法不夠正確,造成一般民眾不清楚寄生蟲感染的問題。在英國有許多檢驗所都不提供寄生蟲檢查。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曾在1976年刊登過一篇研究,研究中指出受到「梨形鞭毛蟲」(Giardialamblia)感染的成年人,平均需要接受16種不同的檢查後,才會發現原來病因是寄生蟲感染。除此之外,有許多研究指出,人們以為腸道的微生物對身體無害,但事實正好相反。從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中發現,只有靠檢驗所正確的檢查方法才能鑑定出寄生蟲的存在,醫院的普通檢查是做不到的。我有一位深受慢性疲勞之苦的病患,他在醫院做了6種不同的檢查都找不出原因(沒錯,就是6種),後來還是去檢驗所檢查後,才發現體內有3種寄生蟲。(本文作者/安東尼.海恩斯、安托奈特.塞維爾)(摘自/食物不耐聖經/大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