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媽媽教室

醫訊/媽媽教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孕媽咪總是會懼怕生產前後的疼痛。不管是自然生或是剖腹都必續承擔這個「業」。幸好現在醫學科技進步,有許多方法,可用來解除這些的苦,但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學團隊來診斷及醫療行為。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特舉辦「媽媽教室」10月場次,19日場次題主題為「產前營養攝取、產後優質坐月子及健康減重」、「產後護理照顧」,邀請到營養組林元媛營養師、門診蔡美惠護理長主講;26日場次題為主題為「正常小兒成長追蹤及發育」、「您所能夠擁有的婦兒照顧資源」、「如何當個快樂新手媽媽~常見新生兒照顧問題」,邀請到小兒科陳慧如主治醫師、兒科加護病房廖麗婘護理長主講。該單位歡迎新媽咪、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月份媽媽教室時間:102年10月19、26日;(六)下午13:30~15:4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捷運藍線忠孝敦化站出口3往明耀百貨方向前進再轉入忠孝東路216巷)總院3樓第三會議室洽詢:02-2708 2121轉5175

醫訊/如何防癌養生

醫訊/如何防癌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從口入,飲食錯誤容易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健康要靠自我,從飲食開始改變身體及體質,進而使身體健康。為此,正德癌症醫療基金會特舉辦「癌症 飲食 空氣 水」衛教活動,邀請該單位創辦人常律法師主講,法師有鑒於現代人罹患癌症人數越來越多,特別花費許多時間與心血,研究蒐集最新、最正確的抗癌醫學新知,提醒大眾如何從改善飲食當中,正確有效的防治癌症。名稱:防癌養生健康講座~與癌共友系列時間:102年10月27日(日)晚上19:00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台北信義區仁愛路4段505號\捷運藍線國父紀念館站)洽詢:02-2593 3658

樂閱讀/鼻塞也會成為要命的健康殺手

樂閱讀/鼻塞也會成為要命的健康殺手

一般而言,感冒剛開始影響鼻子的感染時並不嚴重,往往只有症狀,卻不見得有肉眼或觸摸可發現的鼻甲或黏膜的實質變化,這個階段中醫稱為「氣病」。氣病階段一個療程約需一到兩個月。一旦鼻甲持續保持在肥厚狀態或黏膜持續保持充血、有腫脹狀態的實質變化時,有時需超過三個月的治療,甚至於需六個月的調理。這便是到了「血病」的階段。肥厚的鼻甲病情拖久了、複雜了,中醫對治的作戰策略就得更多元、精細。當鼻塞的症狀由感冒時發生,到日常生活中都會察覺鼻塞的不舒服時,代表風寒外邪所引發的感染後遺症,已的向鄰近的器官、組織入侵。這個過程依個人運動習慣、飲食、生活起居的習性的不同,進展速度有很大的不同,對於一般喜歡甜食、澱粉、肥胖、很少運動、平日皆在泠氣房內生活、工作的人而言,鼻塞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要命的健康殺手。睡覺打呼,是最常早期被發現的症狀,對於年幼的小孩,父母很快就會察覺到這個問題;大人則往往是室友或配偶才有機會發現。人在入睡後,由於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使得呼吸道變得較狹窄,如果再加上有鼻腔、鼻咽或口咽有結構上狹窄的情形,將會造成呼吸氣流的進出遇到相當的阻力,而產生打呼的現象;因此也將增加嘴巴協助代償呼吸的機會。一個簡單的技巧是醫師詢問病人:「是否早上起床時嘴巴覺得乾?或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想喝水?」更嚴重的情形,是有部份病人夜裡因為口乾而需起床喝水,導致睡眠中斷的困擾時,代表鼻塞的情形已影響到咽部,將逐步發展出慢性咽炎。(本文作者/賴榮年)(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樂閱讀/媽媽打造英語環境 比花錢補習更有效

樂閱讀/媽媽打造英語環境 比花錢補習更有效

河恩慢慢翻閱著《哈利波特》及其他類似的英文讀本,基本上,這種書當然會有理解上的問題,她的發音也不會有多標準。實際上,與文法相關的課程,她一次都沒有上過。啊~好像有過,大概是6歲時吧!文法這種東西,根本就是讓孩子和媽媽自相殘殺嘛!到後來我連文法的「文」字都不想提,讓孩子什麼都不想的翻看就好,頂多偶爾搭配一些小遊戲。我必須說,「媽媽牌遊戲」絕不是媽媽教小朋友英文,也不是媽媽在生活中,耳提面命似的拚命用英文說話;更不是像某些高材生的部落客媽媽,每天積極的挑選教材,大玩英語遊戲,然後還組成小團體,互換彼此的英語教學書,給孩子更多的壓力。那麼,一介平民般的河恩媽,所認為的「媽媽牌英語」是什麼呢?就是在家裡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環境,然後默默的退出,讓孩子自己學習就好。媽媽不需要有良好的發音,更不用精通英語,這些反而容易讓孩子卻步,一看到英文便倒退三步。創造自然的英語環境很簡單,做到這6件事就好:1)家中英文書的數量,要和中文書一樣多/如果這個都辦不到,媽媽牌英語是100%不可行的。不需要準備昂貴的英文書,內容不錯,售價便宜的就可以了。如果花了一堆錢在買教材上,結果孩子根本不買帳,不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嗎?2)家裡一定要有兩台可播放DVD及CD的播放器/把DVD及CD教材放在機器旁,想到就可以播。另外,播CD的那一台要不斷反覆播放,不要間斷,一直播到感覺快壞掉的程度就可以了。3)主動唸英文書給孩子聽/這是重點,千萬別等孩子主動問時才行動。河恩懂事後,也不曾主動拿起英文書,如果就只是慢慢等,孩子上大學了也沒有結果。要趁孩子不注意時,利用身高上的優勢,主動拿起英文書靠近孩子,即使自己的發音比外勞還差,也還是要語氣雀躍地唸給孩子聽。不用過於焦躁,也不需太煩惱,只要持續不間斷的做就好,孩子的發音絕對會跟著CD中的聲音走。4)家中至少要有100張以上,內容有趣的英語教學DVD/除非孩子的英文程度已到達某種水準,否則,絕對不要選擇迪士尼系列,因為太難、太快也太刺激了。基本上,以10~20分鐘的故事為主,然後記得選擇「英語播放」,有沒有字幕倒是其次。以河恩的情況來說,她每天固定看2小時,補習班、家教等,當然就不需要囉!5)從7歲開始,讓孩子每天至少專心10分鐘/「乖乖坐好啊!嘖嘖,沒有聽到我說的話嗎?你昨天也是這樣。」別用這樣的話逼迫孩子,當他心情好時,如同拍馬屁似的,輕輕的、悄悄的,讓孩子邊聽CD邊看書。「死命聽」、「拚命讀」等,是絕對不可行的。耳朵聽CD,眼睛看書,這樣就很足夠了。不用在1天內看完整本書,1天先看10分鐘就好,之後再慢慢延長時間。(本文作者/金仙美)(摘自/不良育兒日記/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樂閱讀/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感」最早可以學習、可以被啟發的場所,是在家庭裡。一對有說有笑、喜歡聽孩子說笑話的爸媽,自然就會帶給孩子源源不斷的幽默感。為什麼笑不出來?曾經有爸媽問道:「為什麼孩子在家極少開口,但是在學校老師卻說——孩子是班上的開心果,常常在同學間製造笑料?」孩子不喜歡在家裡表現風趣幽默嗎?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呢?「幽默感」是生命中很自然顯現的一種趣味言詞或態度,而且是不帶傷害性地來開開別人或自己的玩笑。「幽默感」也是來自於對生活的一些細膩的體察,同時給予別人「意想不到」的趣味。「幽默感」最早可以學習、可以被啟發的場所,是在家庭裡。一對有說有笑、喜歡聽孩子說笑話的爸媽,自然就會帶給孩子源源不斷的幽默感。避免負面用語在一次演講會上,她神情落寞地問道:「為什麼我怎麼做都沒辦法討爸媽的歡心?」她,已經40多歲了,從小一直活在爸媽對她失望和批評的言詞中,甚至當她已經結婚生子了,爸媽還經常對她冷言冷語,比如說:「你就是這樣,連孩子也帶不好!」、「你這樣的穿著打扮,怎麼去見我的朋友?」如果她想暫離爸媽的嚴苛管教,他們又會打電話來製造她的內疚感,例如說:「你看,把你養這麼大了,就不管爸媽的死活,連一通電話也不肯打來問安。」這時候的她,夾在「親情」和「獨立」的夾縫中,感到非常的痛苦。望著她笑不出聲音的面龐,全場其他的為人父母者,不能不有所警覺。是什麼時候,我們不知不覺中把孩子天真可愛的臉龐弄擰了?為什麼當孩子已成為別人的父母時,我們還緊抓住他們不放呢?究竟在孩子生命成長的歷程中,他們要的是一份依賴的攀附和矛盾,還是獨立的自由和自在?笑聲帶來健康有位叫卡蘿的女孩得了重病,全家人為了照顧她,不但耗盡家產,也疲於奔命。後來,她找到卡真斯求助。卡真斯是一位以每天看好幾小時喜劇片,讓自己不斷捧腹大笑而恢復健康的人。當卡真斯知道卡蘿的狀況後,他提議——要卡蘿的家人輪流到圖書館找一些真正令人發笑的書。在家人分享之餘,再由卡蘿選擇最有趣的一則,打電話告訴卡真斯。果真,在家人通力合作下,家中笑聲不斷,卡蘿的聲音變得開朗有力,也隨時笑口常開,同時病情也真的日益改善。讓孩子妙語如珠在家中,如何激發孩子的「幽默感」潛能?1)每日一則笑話分享,不論在客廳、餐桌上或臨睡前,我們總有可以和孩子分享的趣味笑話,並鼓勵他們也發掘笑話和家人分享。2)記錄孩子的妙言妙語,讓孩子見識到自己「幽默感」的成長軌跡。3)有時候讓孩子拿被單、枕頭墊等當道具,鼓勵他們用戲劇演出,或者有時候學學當小丑。孩子的演出儘管不夠成熟,做大人的我們絕不澆他們冷水,而是要給他們真心而適當的鼓勵。當我們引導孩子說話聲音抑揚頓挫、想像的故事千奇百怪,還有幽默感層出不窮時,我們已經讓孩子找到讓人生有趣的、新鮮的生活潤滑劑了。(本文作者/吳娟瑜)(摘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華文精典出版)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在面對各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本課程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對此,亞東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邀請該單位營養部施淑梅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施營養師將針對各種問題給予建議,期望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2年10月17日(四)上午10:00~11:00地點: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愛滋應「早知」 降低死亡風險

愛滋應「早知」 降低死亡風險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愛滋感染人數累積至今年9月底止已達26,954人,為有效透過及早篩檢與治療,降低愛滋疫情擴散與個案死亡風險。基隆市衛生局舉辦「We-CHECK 社群動員」免費匿名愛滋篩檢活動,鼓勵有高風險行為者,或是自覺有篩檢需要的民眾參加活動。基隆市衛生局配合疾病管制署自102年08月01日起至10月31日止,舉辦「We-CHECK 社群動員」免費匿名愛滋篩檢活動,有效透過及早篩檢與治療,降低愛滋疫情擴散與個案死亡風險,期望民眾能透過朋友和家人,都能來參加篩檢活動。 避免共用針頭 降低愛滋風險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為有效防範愛滋病,民眾應避免共用針具,並確實遵守「安全性行為」,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時,皆應全程且正確的使用保險套,以杜絕愛滋病感染風險。

預防糖尿病 從小開始

預防糖尿病 從小開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目前全台灣的病患大約有170萬人,平均每天有25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與肥胖相關,而許多兒童都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將可能使糖尿病提早報到,預防糖尿病應從小做起。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台灣每年糖尿病患成長近10萬人,預估5年內糖尿病患將突破200萬人。而糖尿病的發生率跟肥胖息息相關,高熱量食物不僅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同時也增加糖尿病風險!尤其現在很多兒童、青少年把含糖飲料當水喝,糖尿病恐怕會提前來報到。糖尿病恐長期洗腎 危及生命安全罹患糖尿病,就如同人體浸泡在高糖份中,浸泡久了將會造成人體器官出問題,末梢血管的敏感度降低,如果沒有早期發現、及早控制好血糖,終將會導致腎臟敗壞,而必須面臨長期洗腎的困境,也會引發大血管病變,如果導致血管硬化,則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基隆市安樂衛生所李炯宗主任表示,預防糖尿病、應該從小做起,平時少吃油炸類食物,多補充纖維質,並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減少日後罹病風險。 

新型毒品「鱷魚」 恐致皮肉腐爛

新型毒品「鱷魚」 恐致皮肉腐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美國毒物中心近日公布兩起新型毒品「鱷魚」(Krokodil)造成皮肉腐爛的恐怖案例。這種毒品其反應類似海洛因,具有鎮痛、鎮靜效果,不僅作用迅速,其效力更是嗎啡的8至10倍。肌肉從裡到外腐爛 直致露出骨骼這種新毒品被人體吸收後,肌肉會從體內開始向外腐爛,直到露出骨骼,再持續使用者還會導致體內血管爆開,皮膚會像鱷魚皮一般變綠並長滿壞疽,最終腐爛。由於脫落的外表看起來就像鱷魚皮,所以稱為「鱷魚」。快樂一時 傷害永遠2002年起俄羅斯境內有超過100萬人在注射這項,近幾年已傳進美國。基隆市衛生局吳局長澤誠表示:吸毒者常將不同的毒品混合使用,以增加用毒快感及樂趣。但快樂是一時,傷害卻是永遠。

台愛『致肥』飲料 日夯養生天然茶?

台愛『致肥』飲料 日夯養生天然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喝含糖飲料?衛生署國健局2012年調查指出,台灣青少年飲用含糖飲料的比例持續攀升,已有近五成高中男生天天飲用。正當沉浸在飲料所帶來的滿足時,體型是否也正在走樣?是否注意過其對人體的危害?喝下過量糖分,造成身體肥胖成為現代人的通病,更會造成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及高血糖的高危險群,甚至提高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營養師趙函穎建議,可以茶葉、草本植物泡成無糖茶取代手搖飲料,才不會因日常小習慣成為身體的負擔。瓶裝飲料「分解」更健康?小心咖啡因過量 造成骨質疏鬆!比起手搖飲料,有些民眾因為購買方便,或認為改喝瓶裝無糖飲料比較健康,對此,中醫師賴清旭表示,許多瓶裝飲料,因無法確認其成分來源,恐有喝下香料、各種化學添加物的機會,建議民眾還是以自行沖泡茶飲為佳。趙函穎表示,茶飲裡雖含有許多有益身體的抗氧化物質與多種營養素,但仍不可完全以茶取代白開水,平時還是應適時補充水分外,一天攝取的茶飲量也不應超過500C.C。趙函穎進一步解釋,因為茶飲中的咖啡因有排除身體水分、利尿的作用,同時咖啡因會干擾體內的鈣質吸收,因此若長期攝取過量咖啡因,將有導致骨質疏鬆的疑慮,對咖啡因排斥的人,建議可使用無咖啡因的草本植物泡茶飲用,如桑葉、決明子等。茶道淵博的日本 將「神仙茶」廣為飲用素有長壽國美稱的日本,長期將桑葉製成茶飲,甚至還有百年藥廠針對桑葉進行研究。日本醫學博士鈴木平光教授在其發表的「桑葉對文明病的預防」論文中,提到桑葉能阻斷糖分吸收,並改善便祕、促進排便順暢,對於減少脂類吸收也有改善效果。該文獻亦提及純天然的有機桑葉中具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而被暱稱為「神仙茶」,因此也是重視保健的日本人喜愛的養生飲品之一。趙函穎補充,桑葉因含有多種促進代謝的胺基酸、黃酮類物質,可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且不含咖啡因與茶鹼,其中桑葉特有的DNJ(生物鹼)成分,能使雙醣無法轉變成單醣,可避免血糖迅速上升,減少脂肪與水分堆積的情況,有助於改善肥胖、下肢水腫,也因此DNJ成分多寡即是成效關鍵。最後,賴清旭中醫師提醒民眾,任何藥材皆有特定的藥性與保健功效,飲用前應先了解自身體質再判定是否適合,避免對健康造成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