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簡單的感冒 潛藏未知的病根

樂閱讀/簡單的感冒 潛藏未知的病根

從健保局的相關資料顯示:呼吸道感染是國人各年齡層就醫最頻繁的疾病。國外的研究則顯示:成人每年平均約有2-5次感冒,至於小孩則平均有6-10次的感冒,老人、營養不良、居住在人口過於密集地區的人群, 都有比較更高的發病頻率。台灣人口有四分之一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可以明顯理解到不是台灣人愛感冒生病,或是愛看病,而是人口過於密集,明顯的比外國就診次數及頻率高很多。如果沒有妥適處理,衍生相關的疾病及醫療支出就更可觀。感冒這件事,大家平常很容易輕忽它,但國人的十大死因中與感冒高度相關的病症,就佔了兩名,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在2013年,肺炎甚至於竄昇到十大死因的第四名,成為兇猛的健康殺手。 大家或許會疑惑,隨著醫學的進步,但各種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氣喘、腸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SARS、H5N1、H7N9等等卻層出不窮,每年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宛如大規模作戰。這些在中醫學中,被歸屬因「風」而起的疾病,不僅讓全世界的西醫非常忙錄且疲於奔命,但對超過千年與這類疾病交手的中醫治療學,相對累積了許多兵來將擋、從容、穩妥的應變方案。「風者,百病之始也!」為什麼中醫學會這麼立論?因為看似稀鬆平常的感冒,常無聲無息的混入體內,攻城掠地剝奪你我的健康。感冒不當回事,或誤以為不舒服的一些咳嗽、頭痛、流鼻涕症狀,有得到舒緩就算「差不多、應該快好了」,而沒有做徹底的治療,因此很多意想不到的慢性病,在臨床實證上追根究柢,竟是因感冒沒有徹底治療好而起。(本文作者/賴榮年)(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男割包皮醫師失誤 傷口噴血宛如初經報到

男割包皮醫師失誤 傷口噴血宛如初經報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包皮沒有過長就不要亂割!日前,網路上有一名男性網友,只因為「美觀」,而前往醫院泌尿科進行包皮手術,未料,割完包皮傷口復原後,包皮竟然一邊長一邊短,讓他對這樣的「新造型」極為不滿,遂要求泌尿科免費幫他重割,沒想到第二次割完後,不但沒有更好,反而還造成陰莖頂部大量出血,泌尿科醫師陳偉寶就表示,包皮若沒有過長就不必進行手術割除,而包皮割完後出現不對稱的現象,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少見。手術麻醉劑量打不夠 痛慘男網友這名男網友表示,第一次手術時,還因為麻醉劑量打得不夠,手術到一半時,突然下體知覺重現,讓他痛到不行就算了,醫生在手術時還調侃男網友,指稱,「今天幫你電燒的儀器,昨天還拿來電燒過菜花」,讓他哭笑不得,而數日傷口復原後,發現包皮左右長短不一,讓他甚不滿,因此重回醫院投訴,但醫師竟告訴他這裡又不是「醫美診所」,長短不一應該可以接受。慘痛經驗 觀文男性下體也出現「痛的共鳴」經過協商之後,醫師終於答應他,免費再幫他重割一次,可是,第二次手術完畢,雖手術過程不再像第一次麻醉劑量不足,可以安然避開疼痛,但過了數天,傷口竟然大量出血,沾滿整條內褲,只好自嘲自己是「初經」報到,且出血的傷口似乎是醫師不小心手誤而割出的,讓許多男網友看了也直呼,「我的下體也突然抽了一下!」陳偉寶醫師就指出,每個病患的情況不同,臨床上的確會出現左右包皮呈現長短不一的現象,此時民眾若不滿意,當然有權利要求醫師重割。而割包手術,則屬於很基本的手術,會發生失誤的現象,真的很難說,因為現在一般診所也有在進行割包手術。若民眾真的不放心,當然尋找有名氣的醫師或較大型醫療院所進行手術,風險也許會降低許多!他也提醒,除非包皮真的長到,在該有性交生活的年齡,都還覆蓋整個龜頭,推也推不開,才需要進行手術,不然則不必挨刀,以免受到無妄之災!

研究:女醫師看糖尿病 比較有效

研究:女醫師看糖尿病 比較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由美麗的女醫師來看病,相信是許多男性朋友們,時常在電腦螢幕前夢到的畫面,但由女醫師來看病,真的會好的比較快嗎?根據加拿大的研究指出,女醫師的確在治療糖尿病的成果上,會來得比男醫師還要好,其中的原因是,女醫師比較細心,能遵守許多治療守則,而男醫師看診,因較容易疏忽或粗心,導致成效可能會來得較差!女醫師較細心男醫師較著急 效果就有差 根據「時代雜誌」(Time)報導,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針對魁北克省八百多名治療糖尿病病患的醫師做出的研究發現,女醫師比男醫師更願意花時間在病患身上,男醫師看診速度較快,且較易著急衝動,治療效果就可能較差。研究人員指出,女性醫師在遵循臨床診療指引上明顯分數較高,她們比男醫師更可能開立建議藥物與安排所需檢查。但研究人員也表示,雖然性別的差異,的確會影響治療的結果,但醫生的年齡層越低,這樣的差異也就越小,顯示醫生的年齡也會隨著經驗的產生,而出現不同的治療結果,而某些較急於把病患看完的醫師,也很可能遭到溫柔細心的醫師新世代醫師所取代。

電磁波會造成腦瘤?研究指出無明顯關係

電磁波會造成腦瘤?研究指出無明顯關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把好幾支手機拿出來,圍著一顆蛋,其中的電磁波能夠把蛋給煮熟,在電磁波尚未被科學證明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前,許多危言聳聽的謠言,一直都傳不停!但是電磁波真的會對人體出現不良影響嗎?就有國內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我國門號數,十年來增加一千多萬個,但罹患腦癌的人數卻不見攀升,顯現電磁波可能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國十年大規模追蹤 查無電磁波有害此研究由國科會補助,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神經外科醫師許明輝與陽明大學、北醫、萬芳醫院、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人員共同完成,以2000至2009年衛生署(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所提供的國內腦癌發生與死亡人數,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供同時期國內申辦門號量做比較,發現手機電磁波與腦癌間無明顯因果關係、手機電磁波不會導致腦癌。結果已刊登《歐洲癌症預防》期刊。門號數暴增 但腦瘤案例卻不增反減研究指出,近十年來,我國的門號申數,增加了將近一千多萬個,可是腦瘤的病例數卻沒有明顯增多,資料顯示,2000當年新增的腦瘤個案數為659人,而到了2007年不升反降,新增個案數降到611人,但這之間我國門號數則已增加了不少。另外,手機使用者普遍都較年輕,照理推論,應該是腦瘤死亡者都屬年輕族群,但不論是哪一年,腦瘤的死亡年齡層,多維持在五十歲以上,顯現腦瘤與電磁波無明顯的正向相關!而許明輝也指出,這樣的研究,的確能顯示電磁波與腦瘤無明顯相關,其中更重要的是,我國的訊號已從過往的2G轉為3G,而3G的電磁波強度是2G的百分之一,更不用擔心會誘發腦癌的產生。但還是有人質疑,電磁波影響的明顯症狀,可能會在未來二十年之後才會顯現,還是不能輕易相信電磁波對人體無害。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 未來一周偏冷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 未來一周偏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天涼風不斷吹,氣象局指出,未來一周台灣還是會持續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北部迎風面會出現局部短暫雨,而氣溫也將落在20度至25度之間,中南部地區,氣溫會稍高,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民眾出門應多加件外套氣象局說,21日至24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雨,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另外,25日及26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氣溫會再下降,迎風面部分地區,也會持續降雨,但中南部地區,則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提醒民眾,秋天早上與傍晚時分,多屬上下班時間,需騎車的民眾,務必多搭一件外套,以免著涼感冒。

中醫療法 加速骨折復原、減少後遺症

中醫療法 加速骨折復原、減少後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折是臨床常見疾病,骨折導致的肢體局部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如何在手術復位治療後,減輕患處的腫脹、加速骨折癒合、預防關節黏連後遺症,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為此,台南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針對骨折術後復原提供完整療法,望能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表示,療程不只注重骨折復位外,並秉持整體施治的特點,讓骨折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筋膜、關節囊等軟組織同時復原;外敷包紥固定休養,並依病人體質、開立內服中藥以滋養氣血、壯筋續骨。同時施以針灸、薰蒸、理筋手法治療,並施以衛教,讓病患進行自我復健運動,達到筋骨同治、內外兼顧、調整體質、整體治療的功效。內服、外敷、針灸、理筋、薰蒸一套療程 內外皆顧完整治療任東輝醫師指出,大多數骨折術後的人,都可接受中醫的治療方式,內服中藥配合外敷藥、針灸、薰蒸、理筋手法醫治,有癒合快、療程短、功能佳、併發症少的優點。中醫治療骨折外傷,除了內服中藥、在骨折早期可以外敷「金黃散」約4-5日,可達到清熱、消腫、止痛,消除急性軟組織損傷腫痛的情形;在骨折中、後期可施以針灸、薰洗蒸氣、理筋手法等,針灸是根據患處循經取穴、局部取穴,再視實際情況加上艾粒或電針,能有疏經活絡、理氣活血、消腫止痛、預防肌肉萎縮的功效。至於薰蒸有溫散寒邪、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增加關節彈性的作用;對於局部組織肥厚、沾黏,患處氣血滯澀所導致的筋肉攣縮、疼痛、活動受限,則施以理筋手法,可達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鬆解沾黏、軟化關節的作用,加速關節恢復原本功能;最後會再外敷祛瘀通絡的藥膏,增強療效。

好萊塢掀起拉提風潮 醫:應慎選療程

好萊塢掀起拉提風潮 醫:應慎選療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看不出年齡已經40歲,飾演鋼鐵人火辣秘書的小辣椒-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最近在受訪時表示,平常都選擇以電波拉皮為凍齡保養方式。這一股非侵入式的拉提風潮,一直都是許多好萊塢女星不老的祕密!整形外科洪至正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不動刀拉提方式有四種,包含:3D聚左旋乳酸注射、4D埋線拉皮、CPT電波拉皮和極線音波拉皮。而坊間拉提療程五花八門、醫療品質良莠不一,因此醫師也嚴正呼籲民眾應慎選專科醫師諮詢才有保障。 根據洪至正醫師的門診經驗來看,拉提方式的選擇首先會從病患鬆弛的情況做評估判斷。例如:有些人的鬆弛屬於「臉頰瘦、肉垂」,尤其常見於30歲以上的初老族群;另外有些人是「臉頰有肉但鬆弛下垂」,這2種治療方式就截然不同,前者適合施打3D聚左旋乳酸,也就是坊間俗稱的「童顏針」、「膨皮針」或是「長肉針」,其原料為粉末狀,混合無菌純水後使用,一方面可暫時替代流失的膠原蛋白,另一方面緩緩分解釋放後,幫助刺激膠原蛋白新生,可以解決老化問題造成的凹陷,臨床經驗效果可以維持25個月以上。相對地,後者就較適合以「4D埋線拉皮」來改善,洪至正醫師表示,老化猶如房子崩裂,皮膚就是房子,埋線就像是鋼筋支架,將皮膚組織撐起,線埋入皮膚真皮層後,會像一個「結」一樣停留在定點不動,使附近的肌肉及脂肪固定在原處不會往下墜,因此短時間內可發覺肌膚變得更加緊緻,同時可以藉由人體的自癒能力,促進真皮層膠原蛋白的釋出及增生,達到全臉提拉皮膚、除皺的功能。若無法區別屬於哪一種鬆弛情況也別擔心,無傷口的CPT電波拉皮,利用每秒600赫茲的頻率發送電波、產生熱能,幫助真皮層增生膠原蛋白,對於時常需要上妝、無法忍受恢復期的民眾較為合適。另外,極線音波拉皮則是運用非侵入式的高強度聚焦超音波,將能量聚焦於單一個點,可以啟動膠原蛋白增生重組,以此來撫平皺紋,洪至正醫師表示,由於極線音波拉皮產生的熱能能穿越皮膚表層並作用於SMAS筋膜層,成果可媲美傳統拉皮手術。 最後醫師也呼籲,無論是不動刀拉提或是外科拉皮手術,都需要找臨床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以及有口碑的診所,依照每位患者的狀況量身訂做適合的療程,如此一來才不會誤踩「醫美地雷」。

營養烤南瓜 萬聖派對健康吃

營養烤南瓜 萬聖派對健康吃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萬聖節將至,這是小孩最期待得一個節日,因為有許多糖果可以吃,也有些家庭會舉辦派對。那麼該如何選擇糖果?派對食物該如何準備?成大醫院提供萬聖節備忘錄,敎您過一個健康的萬聖節。成大醫院營養部孔祥瑞營養師建議,萬聖節購買糖果可以掌握以下挑選與食用原則:一、 糖果不要買散裝的,因為散裝糖果難以辨認其出處地,也不知道開封多久,衛生安全沒有保障。二、 選購有廠牌的糖果,包裝上標示廠商名、營養成分、保存期限、製作成份等明確資訊。三、 糖果包裝要完整,如果有破損、顏色脫落的現象,就不要食用。四、 家中如有小小孩,花生、硬糖果、口香糖,附有小玩具的糖果,都要避免食用,減少嗆到窒息的危險。烤南瓜及零脂肪花果茶 健康度過萬聖節成大醫院營養部提供應景食譜-富含維生素A和膳食纖維的烤南瓜以及零膽固醇零脂肪的花果茶。-烤南瓜-*材料(1人份):南瓜150g、蟹肉棒15g、蛤蠣20g、蝦仁20g、洋菇20g、毛豆10g、香菜、胡椒少許。*作法: (一)南瓜洗淨,對切兩半後去籽,外皮部分包裹鋁箔紙備用;蝦仁、洋菇洗淨切小丁;蟹肉棒及蛤蠣洗淨;毛豆洗淨後川燙放置另一個盤子。(二)將內餡填入南瓜中放入已預熱的烤箱內,以180℃上火加旋風功能烤約12分鐘後,續轉下火烤約5分鐘,至南瓜表面呈現金黃色澤。(三)取出作法(二)的南瓜,在表面撒上毛豆及香菜梗即完成。-花果茶-*材料(1人份):玫瑰花2g、無花果10g、洛神花2g。*作法:將玫瑰花、無花果、洛神花以滾水沖泡即可。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昨(20)日是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協會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健走活動,現場聚集萬人民眾一同響應,並見證全台首座奶粉罐創意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的揭幕儀式,希望能呼應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鼓勵民眾關心女性骨骼健康。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訂定「強健女性讓女人更強健」為2013年世界骨鬆日主題,鑑於女性在現代社會扮演多重角色,經常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中,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支柱,但女性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流失的情況越嚴重,尤其是更年期後更是大幅流失,因此呼籲須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才能有強健的骨骼和身體。藉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 籲女性重視骨骼健康為了呼應今年主題,知名企業特以一千多個奶粉罐打造高達6公尺的奶粉罐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骨骼健康,並仿效鐵娘子的精神,邀請全台女性一同硬起來。強健骨骼是強健女性的根本,鼓勵多喝牛奶補鈣、多走出戶外健走、運動,打造強健骨骼。參加健走活動的民眾除了參加抽獎,現場也舉辦園遊會活動,藉由「鐵人三項挑戰賽」讓民眾體驗骨折對生活造成的不便,喚起國人對骨質疏鬆的重視;「骨骼科學館」則教導民眾正確骨骼健康知識;「健康檢測館」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好鈣飲料吧」有精心調配牛奶飲品,希望協助大家掌握自身的骨骼健康。

董氏基金會跨海分享 健康睡眠遠憂鬱

董氏基金會跨海分享 健康睡眠遠憂鬱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健康睡眠,遠離憂鬱」是今年浙江省寧波市抑郁症篩檢日的主題,董氏基金會前往分享臺灣經驗,分享各式憂鬱症防治文宣,並以兩岸上班族皆面臨激烈的競爭,職場壓力問題嚴重為例,說明其中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失眠,而失眠可能影響生活並且罹患憂鬱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 影響罹患憂鬱症機率董氏基金會鼓勵寧波市民透過練習「腹式呼吸」、「肌肉放鬆」來緩解壓力,提醒當地民眾,有睡眠問題,罹患憂鬱症機率較高。應保持規律運動、規律睡眠以及適時地放鬆,才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不憂鬱。運動、靜坐、太極 可改善失眠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朱英龍,特別表示失眠的情況必須積極地利用一些方法去改善,從日常規律作息的養成,或透過個人喜好的運動方式漸漸去調息,甚至可以用老祖宗的方式:練習靜坐、坐禪、太極拳等,都可逐漸改善失眠的狀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