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服用搖頭丸傷身是真 很潮是假象

服用搖頭丸傷身是真 很潮是假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國外在歌手及音樂的推波助瀾下,已造成一種 “服用搖頭丸”是潮流且無害的假象。但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分析近三年「管制藥物濫用通報系統」資料,發現因使用搖頭丸出現身體不適至醫院求診人數有攀升趨勢。在醫療院所通報管制藥品濫用案件中,發現因使用搖頭丸出現身體不適至醫院求診人數於99年搖頭丸通報件數為148件,100年288件,101年大幅增至623件。因此,提醒常參加派對及出入夜店的民眾,切勿輕信及使用他人所宣稱的“無傷害性”藥物。搖頭丸施用後會出現食慾不振、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肌肉緊張、噁心、嘔吐、視力模糊、寒顫或流汗、疲倦及失眠等症狀,中毒症狀有體溫過高、脫水、血壓過高、心律不整、橫紋肌溶解及急性腎衰竭等。

癌症不復發 熱療法給病患一線生機

癌症不復發 熱療法給病患一線生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謝女士於5年多前發現罹患肝癌時,出血情況相當嚴重,聽從醫師建議、使用傳統開刀方式切除癌細胞後,再透過「腹腔溫熱化學療法」根除癌細胞,當時對用「43度的熱水加藥水浸泡腹腔」感到懷疑又困惑,經詳細溝通說明,家屬瞭解溫熱療法可以預防癌細胞腹腔內轉移,隨即決定接受治療,手術後5年間定期追蹤,癌症沒有再發跡象,肝指數也一切正常。何謂溫熱化學療法?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謝茂志醫師表示,是利用高溫及化療藥物直接作用在腹腔內的癌細胞,產生毒殺作用,清除肝腫瘤破裂出血後轉移至其他器官表面的癌細胞,達到根除效果,降低復發風險,延長病患存活期。謝茂志醫師說明,因肝癌腫瘤破裂擴散後,已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所有受感染的器官,其範圍太廣,且使用放射治療,也因沒有聚焦部位,使得療程不可行,而肝癌化療則是治療效果非常差,因此若使用腹腔溫熱化學療法,可藉由高溫、高濃度藥物對毒殺癌細胞的加成作用,來發揮治療效果且副作用少。此療法在手術麻醉當中進行、病患不會覺得痛苦。腹腔溫熱化學療法 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才能施行謝茂志醫師也表示,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此治療,術前要先評估心臟、肺臟、腎臟功能、營養狀態、年紀及腹腔內的癌指數,是否能承受高溫治療;反之,若癌症是侷限在腹腔內播種式轉移的患者,如胃癌、大腸癌、小腸癌、卵巢癌、膽囊癌等,都可施行腹腔內溫熱化學治療。肝腫瘤破裂擴散病人若僅接受傳統切除手術,6個月、1年、3年平均存活率只有54.4、41.4及21.1%,但透過此療法臨床上最長能存活10年以上,相當不容易。手術都有其風險,謝茂志醫師也指出,「溫熱化學治療」病人最無法接受的就是需要手術,且腹腔內的器官可能會有燙傷的風險、或有些正常細胞會被殺死,但不做會有無法治好的可能。 

檢視紅眼症症狀 灼熱怕光易流淚

檢視紅眼症症狀 灼熱怕光易流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紅眼症大多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症狀主要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紅眼症大多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主要透過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傳播,潛伏期一般為12至48小時,傳染力極強,可經由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等後,又碰觸眼睛而感染,往往引發流行。紅眼症症狀主要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症狀嚴重時會有眼瞼顯著腫脹、結膜下水腫或出血,病程約4-6天。應注意個人清潔 不以手揉眼衛生局呼籲民眾加強注意個人清潔與環境衛生,因為是病毒感染,無藥物可預防,藥物使用不當會有副作用,提醒民眾切勿自行用藥,應請專科醫師診治。且勤用肥皂洗手,確實按照「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洗手,不要以手揉眼、不與他人共用毛巾及接觸病人使用過之毛巾、器具等,以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以免感染到紅眼症,避免出入游泳池等公共場所、小心處理眼睛分泌物、接觸病人使用之毛巾或器具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防流感、肺鏈 徐小可帶兒接種疫苗

防流感、肺鏈 徐小可帶兒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是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疾病常發生的季節,當幼童被流感病毒感染時,身體抵抗力會下降,肺炎鏈球菌就容易進入體內,併發肺炎,而接種疫苗是最好的保護方式,建議家長及早帶幼童接種以獲得保護,降低疾病的威脅,現場也邀請藝人媽媽徐小可帶小朋友現場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新北市也舉辦「新北市抗肺炎鏈球菌疫苗大使」選拔活動,藉此宣導及提醒家長接種疫苗對幼童的重要性。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醫師表示,幼童是感染流感病毒或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尤其2歲以下的小朋友抵抗力較差,容易造成嚴重併發症,而接種疫苗是最好的保護方式,建議家長務必及早接種。衛生局提醒,流感疫苗公費對象包括出生滿6個月以上嬰幼兒至國小6年級學童,而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對象為設籍新北市1歲以上未滿5歲幼童,目前新北市年滿1歲未滿2歲幼童之施打率約七成,請民眾儘速前來接種,也建議符合兩項條件者,可以「左流右肺」之雙管齊下的接種方式,來獲得雙重保護。

醫訊/胃食道逆流常見用藥

醫訊/胃食道逆流常見用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和國人飲食西化、肥胖也許有關。胃食道逆流症狀為下食道括約肌張力鬆弛,使得關閉不緊,讓胃酸或氣體跑到食道裡。台大李宜家醫師曾發表研究報告,2001年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約7%, 2004~2005年則攀升到約14.2%。因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胃食道逆流常見用藥」講座,由劉怡秀藥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胃食道逆流常見用藥時間:102年10月31日(四)下午15:00~16: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人工植體 幫助口腔癌術後重建

人工植體 幫助口腔癌術後重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101年我國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占第一位,其中口腔癌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五位。其實口腔癌是可以早期診斷的,口腔癌早期 (第一、二期) 接受正規適當的治療,3年的存活率可達7成。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科主治醫師范姜如君指出,口腔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必要時以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輔助罹患口腔癌的患者在手術後常面臨美觀與口腔功能受限的困境,因為手術切除部份組織,口腔與鼻腔相通,吃東西或喝水時食物可能由鼻子流出,癒合過程中因組織缺損,疤痕組織的收縮使得病患張口受限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是患者因為缺牙需要製作假牙時更是困難重重。      傳統缺牙患者製作活動義齒時,依靠上下顎的齒槽脊和硬顎區作為支撐義齒的區域來達成穩定與穩固活動義齒的作用,但是口腔癌的患者會因手術而缺乏適當的空間與支持組織,傳統活動義齒的功能大打折扣。近年來人工植牙技術的發展提供口腔癌患者另一種治療的選擇, 人工植牙技術可應用於口癌症患者的術後口腔重建,幫助提升病患的咀嚼與說話功能改善術後生活品質。

不好好刷牙 牙周細菌恐釀嚴重疾病

不好好刷牙 牙周細菌恐釀嚴重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病從口入、牙齒的健康與其他疾病息息相關,醫療研究指出,有牙周病的懷孕婦女發生早產或嬰兒體重過輕的機率是健康孕婦的7倍;且牙周病患者罹患慢性呼吸疾病的機率是常人的1.3-4.5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1.5-2倍,意即牙周病會引起其他全身性疾病,所以做好自身口腔的衛生與保健,是防堵牙周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葛建埔博士表示,牙周病又稱口腔內的無聲土石流,是因為牙周病的產生與惡化主因在於牙菌斑沒有清除乾淨,使得牙菌斑堆積在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或牙刷刷毛難以深入清潔的齒縫間及牙齦線下,牙菌斑若不清除,會造成口腔細菌叢生,可能導致細菌破壞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組織,加速牙周老化,演變成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而出現刷牙流血、牙齦紅腫發膿、萎縮、掉牙等症狀,嚴重危及健康。自我牙齒保養比治療更重要 葛建埔博士進一步說明,牙周病會連帶引發許多牙齒的相關疾病,若不及早進行牙周抗老與正確牙齒保健清潔的步驟,可能使牙周病細菌有極高風險侵蝕至體內,造成更嚴重的全身性併發症,因此提醒民眾自我牙齒保養比醫師治療更重要、可多刷牙減少細菌殘留在口中的時間,預防牙周病的產生。民眾可遵循「口腔點線面」和「潔牙333」黃金刷牙準則,來維持牙齒健康,務必掌握牙齒縫隙、牙齦線下、牙齒表面的徹底清潔,且每天至少刷牙3次、餐後3分鐘內刷牙3分鐘,讓牙菌斑徹底無所遁形。且清潔牙齒時切勿過於用力、或過度清潔,否則恐造成牙面傾蝕、牙根外露等後遺症;葛建埔醫師指出,過度刷牙就如同用鋸子在刮牙齒表面,應該持軟毛牙刷以30-45度角的手勢,輕輕地2顆牙齒一起刷,才是最適宜的。

三高患者別亂進補 當心身體吃不消

三高患者別亂進補 當心身體吃不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寒冬也即將到來,一般人都想喝碗熱騰騰的湯品來補補身子迎接冬天,但許多人的體質其實都不太適合進補,尤其是三高患者,如果吃太補,反而會讓身體更糟糕。 陳媽媽,到衛生所施打流感疫苗,但因血壓測量持續偏高,醫師建議觀察幾天再施打,陳媽媽主訴自己高血壓已經好多年,都有吃藥控制,只是最近天氣冷家中常常煮火鍋、麻油雞、來進補,血壓就一直控制不好了。 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李炯宗主任提醒,在進補之前,一定要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目前市面上的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常常是連皮帶肉一起熬煮,所以湯頭通常都會過油,不適合三高族群及痛風病患食用,可選用健康藥膳,加點雜糧飯、冬粉、蔬菜、瘦肉來代替,好吃又健康,減少脂肪吞下肚的方法,寒冬進補,切忌別補過頭,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再加上「三少(少糖、少鹽、少油)、三多(多開水、多纖維、多運動)」的飲食原則,才是最重要的。

牙齒有年齡 初老牙周也需凍齡

牙齒有年齡 初老牙周也需凍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高達99.1%國人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病,居亞洲之冠,傳統認為牙周病多好發於45歲以上,但目前臨床案例指出,45歲以下進行牙周統合的患者已超過治療總數的1/4,專家不禁對居高不下的牙周病罹患率感到憂心,更察覺牙周年輕化的趨勢。為此,提醒大家除了在意歲數增長與肌膚老化外,更要注意牙齦是否出現刷牙流血、牙齦紅腫、口臭等「初老」警訊。葛建埔博士表示,2012至2013年9月進行牙周統合治療的病患中,有26.7%的年齡是介於18-44歲的青壯年,且其中100人中就有4人是屬於年輕型牙周病;除此之外,因罹患牙周病而掉牙,來進行植牙手術的患者年齡,更是下探至18歲,顯見出牙齦未老先衰的問題已不容忽視。未老先衰 不只皮膚要凍齡 牙周也要保養抗老更有一名病患在25歲時,因輕忽「牙齦初老」的徵兆,長期下來飽受牙齦紅腫發膿、牙齦萎縮、掉牙等牙周病症狀所苦,全口牙齒僅剩不到一半,但因植牙費用所費不貲,患者只能選擇配戴活動式假牙,不僅造成生活不便,也讓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因此葛建埔博士提供「牙齦年齡自我檢測表」,讓民眾可以定期簡單檢視牙齦狀態,儘早發現是否出現牙周病徵兆並做出因應對策,及早為牙齦「凍齡」,也可省去大筆植牙費用。「牙齦年齡自我檢測表」評估: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是否會流血;牙齦是否時常敏感、紅腫;吸舔牙縫時,是否有異味;在咀嚼時是否有無力感;牙齦呈現何種顏色;牙齒是否有鬆動情形;按壓牙齦、是否紮實;牙縫是否越來越大;牙齒是否位移或變長(牙齦萎縮);牙齒是否曾自動脫落。分數越高表示,牙齦越健康、年輕。葛建埔博士進一步說明,牙齦正常時呈粉紅色,若出現暗紅色時,表示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牙結石;若發現牙縫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則表示牙周病已使得骨質越來越少,要更加留意牙齒的健康。透過牙齦年齡自我檢測,可以培養民眾養成牙周抗老的新觀念,杜絕牙周病的侵襲,讓口腔清潔和身體健康維持更輕鬆。

醫訊/彩繪希望比賽

醫訊/彩繪希望比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鼓勵更多與癌奮戰的朋友,使其能揮別癌症的恐懼,創造更多生命的希望,第5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11月起跑囉!最高獎金2萬元,歡迎癌症病友、家屬及醫療團隊踴躍報名參加,用畫筆揮灑生命的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台灣禮來公司等單位特舉辦第5屆「彩繪希望」藝術比賽。期待藉由藝術持續傳遞希望與勇氣,鼓舞更多人,歡迎有興趣及還未參與的民眾及罹癌家庭,把握機會,一起分享畫作所描繪的生命感動,一起傳遞與癌奮戰、永不放棄的信念,報名與詳情:http://www.ecancer.org.tw/ActivitiesDetail.aspx?IDNo=532。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第5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時間:102年11月1日(五)~103年1月25日(六)收件地點:10058台北中正區八德路1段46號5樓「癌症希望基金會:彩繪希望活動」收件處洽詢:02-3322 6287轉17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