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9招環境控制 降低過敏發生

樂閱讀/9招環境控制 降低過敏發生

大家都知道環境中有許多會誘發氣喘的因子:塵蟎、香菸、黴菌、油煙、空氣汙染、蟑螂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塵蟎的防治。以下提供多種方法來滅絕塵蟎與其他致敏原: 1)降低室內溼度/當室內溼度在50%以下的時候,塵蟎和黴菌這兩大致敏元凶會很難繁殖,活得很不好。因此,當孩子去上課,或者長時間離開房間時,請使用高效能除溼機除溼。要注意的是,太乾的空氣也會引發氣喘,所以孩子一旦回家,就把除溼機關掉,窗戶打開通風。總而言之,就是「房間裡面沒有人的時候才除溼」。2)丟掉地毯、厚窗簾布、沙發坐墊、彈簧床及填充玩具/這些東西都是塵蟎生長的溫床,請趕快搬走,改用皮革材質、塑膠材質,或以木製家具取代。若無法移除彈簧床,須使用防蟎套將床墊、枕頭、棉被全部包起來,這非常重要。很多母親捨不得花這個錢,展現阿信的精神天天洗床單,這樣做完全是白費功夫。塵蟎都躲在床墊裡面,光洗床單是沒有幫助的。3)不要再抽菸了/很多爸爸以為去陽臺抽菸就沒事,即便如此,也很難讓屋內是個無菸的環境。長期暴露在有菸的致敏原下,孩子的氣喘不容易改善。4)寢具的洗滌/包上防蟎套之後的床鋪,您可能會再套上一個孩子喜歡的漂亮床單。這些床單枕套需每星期用攝氏55度以上的熱水或烘乾機先處理十分鐘,或者使用殺蟎化學製劑後,再以清水洗滌乾淨。這樣做是藉由加熱或化學藥物來殺死床單上的塵蟎。請注意:殺蟎化學製劑絕對不能取代防蟎套! 5)高效能粒子空氣過濾(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即HEPA)系統/市面上有HEPA系統的吸塵器,也有HEPA系統的空氣濾淨器。使用這些可以稍微減少空氣中飄浮的灰塵與塵蟎,經濟上許可的話,可以每個房間放一臺。6)每週清理冷氣及濾網/此步驟可去除灰塵、碎屑及黴菌過敏原。7)不要養寵物/狗毛、貓毛都是讓孩子氣喘的過敏原。8)如果可以,搬離汙染的都市也是一個不得已的方法。9)大掃除時,塵蟎過敏的病人應在清潔時及清潔後一小時內遠離該處,因為此時致敏原是滿天飛舞。(本文作者/黃瑽寧)(摘自/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時報出版)

樂閱讀/從長痘痘的位置 看出身體大小毛病

樂閱讀/從長痘痘的位置 看出身體大小毛病

痘痘長哪裡,小心病就在哪裡!很多人青春期就開始長痘,那麼痘痘長的位置又提醒我們該注意哪些身體毛病呢,大概可分為下列幾個區塊說明:1)額頭/代表憂鬱、為感情困擾,但是這裡所謂的「感情」是大方向的,其實還包括工作、考試,或是親情愛情友情等煩惱所造成,可能是連續小小顆群生的痘子。另外,有些人喜歡留瀏海,把額頭蓋住,皮膚分泌的油、濕和熱都在這個地方,火氣大也會使皮膚產生痘痘。2)右顴骨/代表肺部,而肺又跟大腸相表裡,所以當肺帶氧量不夠的時候,大腸的排毒、蠕動就會有問題。3)左顴骨/跟肝膽疾病有關,如果過度疲勞、肝火太旺,痘痘就有可能長在此處。4)眉稜骨/此為肝經絡走的地方,肝火旺盛上衝就會在此長痘痘。5)印堂/此處長痘代表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可能是沒睡好造成心火很旺,有時候還不止長一顆,那一陣子可能會口乾舌燥,或是排泄物也比較乾一點。6)鼻樑/脊椎有小問題,可能這段時期常常腰酸背痛,從頸椎一直痠到腰椎,這比較沒有什麼大礙,多休息就好。7)鼻頭/代表消化系統異常。當身體火氣大時會吸收掉身體的一些「津」,還有水分,例如吃了很多的燒烤、油炸物,使得胃火很旺,另外也會造成便祕。8)鼻翼/鼻翼所代表的是卵巢生殖系統出問題,它跟卵巢內分泌有關,但是如果是從鼻翼長到鼻頭,則代表跟吃的東西相關。以整張臉來說,鼻頭處 代表脾胃,往上長痘代表心血管,到了嘴唇、鼻子下面,則表示腎氣、內分泌,所以若是痘痘長在下嘴唇、下巴,則跟婦科有關聯,像是子宮炎症、白帶、感染等等。(本文作者/超級電視台)(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2:順著生理黃金週期養子宮,氣色好、膚質透,纖瘦美一輩子/三采文化)

久咳不癒引發心肌炎 葉克膜救他一命

久咳不癒引發心肌炎 葉克膜救他一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55歲的呂先生,從未有心臟相關疾病,且不抽菸、喝酒及嚼檳榔,也一直保有運動習慣,在今年5月初時出現咳嗽等類似感冒症狀,不過他不以為意,認為是頻繁進出冷氣房所引起的,所以,就自行去購買成藥服用,但咳嗽現象斷斷續續持續2月,且感冒症狀也反覆發作。直到7月中因心悸、走路會喘至醫院檢查,不料當天晚上回家後,卻出現胸痛且極度不適,立刻前往急診後便失去意識,原以為是心肌梗塞所引起,但經過急救插管後又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因此,幫他裝上葉克膜在做心導管手術,並排除心肌梗塞,研判為心肌 炎。心膜炎症狀不明顯 若久咳不癒應盡速就醫檢查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張得一醫師表示,病患是病毒入侵心臟造成發炎及破壞所致,且心肌炎症狀多樣,從輕微感冒、咳嗽、疲乏到心悸、呼吸急促、胸痛等都是症狀之一,因此,早期不易察覺與鑑定。而猛爆性心肌炎的致死率可達50~70%,因此醫師提醒,若感冒症狀經久不癒,出現喘、心悸、呼吸急促及胸痛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張得一醫師表示,這次就治呂先生的迷你型葉克膜,與傳統的一般不同之處在於可把對血液的傷害降低,且減少溶血併發症,例如腎衰竭,是目前可用拆卸式電池及可完成運轉的系統,可用於需轉診、就治的病患。

醫訊/寵物衛教講座之犬貓食醫住行

醫訊/寵物衛教講座之犬貓食醫住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居家犬貓聰明、有趣且每隻都具有獨特的性格,因此被稱為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食、醫、住、行方面,每隻犬貓都需要被關心、照顧、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及經濟承諾。不過獸醫師卻表示,有部分飼主對寵物餵養會有錯誤觀念或迷思,以致於判斷錯誤,讓狗狗與貓咪受到傷害。因此,為讓飼主更加瞭解寵物的食、醫、住、行小撇步,做好預防照顧守則,國立臺灣大學生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與臺灣碩騰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特舉辦飼主衛教系列講座,而8月夏季講座中,特別邀請蔡函儒醫師與林中惠醫師主講「犬貓食、醫、住、行」,希望能夠過此活動,讓民眾更了解寵物,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寵物衛教講座之犬貓食醫住行時間:8月30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生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地下1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三段153號)洽詢:02-23140390白小姐

「女兒在哪?」科技主管罹失智症 與老婆退休夢碎

「女兒在哪?」科技主管罹失智症 與老婆退休夢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人若現行為異常,容易忘東忘西的症狀,就要擔心是否罹患失智症!台中就有一名六十五歲男子,原本是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幹部,不料工作表現卻每況愈下,開始無法決定公司決策,只好提前退休,經家人帶至醫院看診後,才確診為罹患失智症,醫師就提醒,倘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失智症照顧中很重要的觀念,才能延緩行為退化的速度。罹失憶症 行為失控拿雨傘搓人65歲的洪先生,近年來出現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理解與問題解決能力退步,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外,性格也改變了,行為變得異常,情緒容易煩躁不安,有時外出還會拿雨傘戳路人,讓在旁照顧的太太常常要跟路人道歉。此外,洪先生也常常詢問太太,女兒在哪?即使解釋過多變,時不時還是會詢問,在外活動也常走失,讓家人擔心,家庭生活也頓時變了調。好不容易快能退休 老公卻罹失智症洪太太表示,初始因為先生行為及情緒的改變,著實造成家人很大的困擾,不但先生退休,其原本從事教職工作,為了照顧先生而提早退休,原夢想著退休後夫妻倆可以隨心所欲、快樂逍遙渡過晚年,想不到洪先生罹患失智症後,許多行為與能力開始慢慢退化,家裡的人幾乎是天翻地覆、苦不堪言,不得安寧。所幸在經由記憶整合照護團隊介入,並解服藥追蹤治療,控制失眠與情緒問題,在照護兩年後,洪先生生活起居才漸漸恢復正常,能夠看電視、關心家人,但ˇ對於飲食與個人衛生仍須家人提醒。全球每四秒一人罹失智症臺中醫院高年科廖妙淯醫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平均每4秒鐘就有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在民國100年至101年底調查全國失智症盛行率,發現全台65歲以上長者,四分之一有認知功能障礙,極輕度失智症以上有約21萬人左右,也因此國人對於失智症的了解,的確有其急迫性。廖妙淯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失智症照顧中很重要的觀念,若家人出現失憶、遊走、妄想、攻擊等精神行為,就要趕緊帶家人至精神科醫師診斷,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他拔完牙一周後胸痛 竟併發敗血肺栓塞險死

他拔完牙一周後胸痛 竟併發敗血肺栓塞險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如果拔完牙後,突然覺得胸痛或發燒,就要特別小心!台中一名三十八歲的年輕廚師,身體健康並無任何慢性疾病,日前拔完牙過一周突然感到胸痛不適,且有發燒的症狀,送醫後確診為罹患少見的敗血性肺栓塞,醫師指出,拔牙引發敗血性肺栓塞的病例罕見,慢性疾病或抵抗力較低的病患罹患風險較高,但發生在這位健康男性身上的病例更是少之少。免疫力低下 拔牙較易有敗血性肺栓塞風險 臺中榮總胸腔外科李明璟醫師表示,這位病患在拔牙一週後發生胸痛,發燒及咳嗽的症狀,經檢查後竟發現罹患少見的敗血性肺栓塞。而這種疾患多發生於長期罹患糖尿病或是接受器官移植後免疫力下降的病人身上,在健康的成年男性則較為少見。 李明璟醫師解釋,敗血性肺栓塞通常只需適當抗生素治療即可。然而該病患因合併有胸腔化膿及嚴重感染症狀,因此需要外科手術的緊急介入來清除胸腔內的膿瘍,幫助病患提早恢復。臺中榮總胸腔外科採用「單孔式胸腔鏡微創手術」來治療膿胸病患,由於此種微創手術僅需單一胸腔開口便可進行胸腔鏡手術,因此有助於減輕手術對肋間神經的傷害,進而降低了手術後的疼痛感。 李明璟醫師表示,在拔牙及植牙手術後,一定要遵循醫師的醫囑,按時服用適當的抗生素,如果有任何不適,也應儘早就診治療。

糖尿病患不定時進食 恐低血糖致死

糖尿病患不定時進食 恐低血糖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糖尿病患者,除了在飲食控制上要多加小心之外,更要當心低血糖危機!根據統計指出,我國糖尿病患者,在服藥後,因血糖降幅過大,導致產生低血糖的症狀,其半年來發生人數達三分之一,等於每三位糖尿病患,在半年之內曾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低血糖症狀,醫師就提醒,糖尿病患應天天養成不定時量血糖的習慣,若出現手腳冰冷、疲倦等,就要立即意識到可能為血糖過低,否則嚴重恐危及生命。低血糖嚴重恐致死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許惠恒理事長表示,血糖值低於70mg/dL即為低血糖,依照所產生的症狀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從顫抖、畏寒,到漸漸感到虛弱無力、視力模糊,甚至嚴重(重度)低血糖時可能喪失意識、昏迷、失溫或甚至致死等危害。就有一名八十歲罹患糖尿病的老翁,雖平常按時服用糖尿病藥物,且正常監控血糖值,但在睡覺或出外旅遊時,有時還是會出現手腳冰冷,甚至昏迷的症狀,老翁表示,有幾次差點都是鬼門關前走一遭,心有餘悸。糖尿病患進食不固定 低血糖高風險族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林幸榮名譽理事進一步說明,最新研究發現,台灣發生過低血糖的患者,每四位就有一位是屬於「嚴重低血糖」的情形,由於相較高血糖,低血糖不僅短時間會立即危害生命,長時間也使擔憂指數上升、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提高兩倍的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及失智風險,病患不可不慎。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若工作過於忙碌,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更是低血糖的高危險族群,台大內科部王治元醫師提醒,低糖族應謹記穩糖達標三提示,「糖、藥、定」,包括,與醫師共同設定糖化血色素目標值、與醫師討論更好的用藥選擇、定時用餐、用藥及運動,才能避免低血糖的症狀發生。

喀!女子吃豬頭便當 竟咬到一顆完整豬牙齒

喀!女子吃豬頭便當 竟咬到一顆完整豬牙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強國人飲食衛生再度令人咋舌!中國廣東一名女子,日前中午一如往常的買了一盒豬頭肉便當做午餐,未料,當女子吃著吃著,竟喀了一聲,咬到硬物,沒想到一拿出來是一顆豬牙齒。看到豬牙齒 女子同事馬上吐豬頭便當真名符其實,連豬頭內的牙齒都一起附贈!這名女子在咬到這顆大於一公分的牙齒後,直覺作嘔,就連在旁見狀的同事,竟也噁心到嘔吐,該女子則當下決定要把牙齒送去牙科鑑定,經醫師鑑定後,發現此顆牙齒不像人牙。當地牙科醫師指出,從牙齒的形狀來看,比較像是草食性動物或雜食性動物的牙齒,應是顆豬牙齒。店家指出,有豬牙齒在裏頭,可能是切肉時也不小心把豬牙齒給切進去,而店家則全額退費,向女子致歉。

伊波拉病毒死亡率高達9成 尚無疫苗預防

伊波拉病毒死亡率高達9成 尚無疫苗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通常藉由體液、黏膜、皮膚等接觸造成感染,且伊波拉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伊波拉病毒疫苗,預計9月將在美國、西非展開臨床試驗,最快今年底就會有結果。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是人及靈長類(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的一種嚴重致命疾病,一旦人類因接觸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動物而感染後,此疾病可藉著人傳人方式於社區中擴散。人與人之傳染是因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例如衣服、床罩或針頭等。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預防接種而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2到21天,一旦出現症狀就表示具傳染力了,但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接種,個案死亡率可高達九成,病患應接受支持性治療,包括:保持病患的體液和電解質平衡、監測含氧狀態及血壓、輸血以補充其流失之血液及凝血因子,以及治療其他併發性之感染。新北市藥師公會生技委員會主委趙順榮藥師提醒,任何人士若曾前往或經過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流行地區,勿任意碰觸與接觸野生動物或食用生肉,也應避免接觸疑似感染者或其屍體,更應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的衛生習慣,返國後,如出現發高燒、嚴重頭痛等症狀,請立即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口罩是目前與未來居家常備保健物品,宜適量準備,可洽社區藥局尋問專業藥師。

別小看了!半糖飲料等於10顆方糖

別小看了!半糖飲料等於10顆方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氣候炎熱,無論是待在冷氣房或戶外活動,都想點一杯消暑解渴的飲料,但市面上充斥著玲瑯滿目的手搖杯或包裝飲料,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多熱量,千萬別因為上頭標示著低熱量,就放心地咕嚕咕嚕喝下肚。雖然,業者對甜度的喜好調配出客製化「半糖」、「少糖」、「微糖」飲料,但不要輕忽其中的含糖量。因為隨食品工業發達,果糖糖漿取代天然果糖,它是從玉米提煉後利用酵素處理轉換成玉米糖(葡萄糖的沈澱物)發展成果糖糖漿,因價格便宜、容易與食物混合,因此飲料食品製造商大多使用它來調味。國人攝取飲料頻率 較10年前成長2倍而含糖飲料喝太多,除引起肥胖外,攝取過量會造成三酸甘油酯上升、脂肪肝、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失智甚至癌症。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在含糖飲料攝取頻率指出,國人攝取飲料頻率比10年前平均成長約二倍,不得不重視!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惠玲營養師,許多民眾誤以點「微糖」飲料,真的就吃進比較少糖。以實驗的方式,將常見的半糖飲料滴在糖度計上立刻顯示出刻度,經換算含10顆方糖,在飲料前面把方糖堆成一座小塔,真的非常有視覺性衝擊!黃惠玲營養師提醒,含糖飲料最好還是少碰為妙,尤其酸的飲料為了掩飾酸味,含糖量反而更高。糖份攝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也已經科學證實;唯以開水或無糖茶等來取代市售飲料,才能避免肥胖危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