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豪雨後嚴防登革熱 6點清除孳生源

豪雨後嚴防登革熱 6點清除孳生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目前正值氣候高溫炎熱,利於病媒蚊繁殖,登革熱爆發流行的威脅持續存在,此外,下雨過後,會使環境積水增加,如病媒蚊於積水中產卵,約1週後就能羽化,成為登革病毒傳播媒介,威脅民眾健康安全;因此,加強清除積水容器為當務之急。降雨過後要當心  大量病媒蚊易孳生為了降低登革熱疫情發生的風險,基隆市衛生局提供6點防範措施幫助民眾清除孳生源:1)隨時清除戶外的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2)頂樓、陽台常巡視,如有積水儘速疏通。3)若地下室出現積水,請儘速抽乾,並保持乾燥。4)室內盛水容器,每週換水並用刷子刷洗內壁。5)至登革熱流行地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6)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痛或關節痠痛等症狀,請迅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醫師診療。近日台灣地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發生,各地午後也有陣雨,對此,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提醒民眾,降雨過後,易形成積水造成大量病媒蚊孳生,以致登革熱流行的機會大增,應多加留意。

樂閱讀/減少經前症候群的飲食習慣

樂閱讀/減少經前症候群的飲食習慣

部分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咖啡因會加重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因此當經前感到不適時,最好減少含咖啡因食物,如:咖啡、茶、可樂。此外,盡量避免抽菸、喝酒,因為會加重經前的不適感。而適度的運動可以提高腦內啡的分泌,讓人心情愉快,減少憂鬱的發生。經前症候群除了荷爾蒙之外,和體內血清素不足也有關係;血清素又被稱為「腦中的幸福因子」,會讓人產生愉快的感覺。提高血清素的濃度可以穩定情緒緩解經前的情緒波動,也可以幫助消除水腫及乳脹感、減低疲勞感,而這種具有「幸福感」的食物並不難取得。雞胸肉、牛肉、乳製品、堅果類、香蕉、菠菜、扁豆、帶皮的馬鈴薯、燕麥粥、純巧克力都含有較高的血清素。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血液中的鈣、鎂,比起沒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低,而且在補充鈣與鎂之後,經前症候群的症狀會得到改善。富含鈣質的食物有:黑芝麻、小魚乾、黃豆、牛奶、花椰菜、芥蘭菜及甘藍菜等;富含鎂的食物則有:葵瓜子、南瓜子、腰果、白芝麻、菠菜、黑豆、花生、糙米及五穀麵包。另外,維生素B6有助於腦中血清素的生成。(本文作者/羅珮琳)(摘自/女中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高寶書版出版)

樂閱讀/「休-Tech」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樂閱讀/「休-Tech」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就算是需要勉強自己,我也會去實踐「休-Tech」的理念。所謂的「休-Tech」不只是單純的「休息的技術」或「玩樂的技巧」,而是為了更幸福所應該擁有的能力。我們對於幸福大多持有各式各樣的看法,認為買下寬敞的房子、駕馭著敞篷跑車就是幸福,這種論調被我定義為「結果導向幸福論」,因為其論點是只要結果符合條件就等同於獲得幸福。然而結果導向幸福論的問題在於,想滿足的條件會愈來愈難。例如我原本認為,我的名下現有一間30坪的公寓,就好像已經擁有全世界一般地幸福,但當有一間40坪大的公寓映入眼簾時,那個舊房子我就再也看不上眼了;買車的時候也是一樣,過去我總認為只要有四輪傳動的運輸工具就很足夠,但現在卻總為寬敞的休旅車深深著迷。最後,這種結果導向幸福論,將讓人類永遠得不到幸福──因為總是有更新更好的東西被生產出來,一旦滿足了一個條件後,很快就想 要滿足下一個符合幸福定義的條件。而另外一個闡述幸福的論點,就是「過程導向幸福論」。過程導向幸福論強調,並非要達成什麼條件才可以獲得幸福,而是當自己投入某事中就能感受到那份感動。心理學上有個「心流理論」(flow),意指人在做自己喜愛的事,並完全沉浸其中時,最能產生幸福的感覺,甚至進入到忘我的境界,完全感受不到時光流逝,就像小時候玩到連晚飯都忘了吃,直到非停止不可的那一刻的感覺。抱持著過程導向幸福論的人,比起那些堅守結果導向幸福論的人容易獲得幸福得多了。因為只要投入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就可以獲得幸福了。不過,還是有許多理解過程導向幸福論的人們無法簡單地得到幸福,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究竟是什麼。 (本文作者/金鼎運)(摘自/有多會玩就有多成功/寶鼎出版)

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主因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主因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撰文:談雍雍)(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採訪諮詢: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據衛生署統計,在20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位,顯示國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確實居高不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便接受治療也無法痊癒,但若不加以監控,則有可能導致併發症而死亡。國人一直將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偏好含糖飲料、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學會透過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發現,2000年小於40歲的患者約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顯示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過去糖尿病患年齡多發病為40歲以上,但現在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近年來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喜好攝取速食、含糖飲料,提醒身體質量指數BMI若大於24就代表過重,應要小心。 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壓、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運動者等,只要符合2項危險因子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併發症沈峰志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30幾歲的年輕人,本身患者糖尿病患,但因為飲食及自我管理較差,導致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自身抵抗力變差,最後竟引發敗血症死亡。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統計發現,只有約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於7%的標準,顯示有在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較容易提早產生併發症,如眼睛、腎臟等病變,恐會提早10年發生。因此,定期的自我測定血糖可做為糖尿病藥物調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據,並可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是要在何時測量血糖值呢?測量後的標準值又是如何?正確血糖測量●血糖濃度:1)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mg/dL,飯後2小時介於140mg/dL,即為標準。2)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超過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連續兩、三天以上出現異常數值,且伴隨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就要當心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個可知道過去3個月血糖的指標。●血糖測量時間: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時的檢測。2)飯後2小時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飯後2小時檢測。 但醫師也提醒在家利用血糖機所做的自我檢測,飯前「空腹血糖」恐會與醫院測到的血糖指數誤差約15%(根據ISO15197規定)。因為醫院是用全血分離過後的血漿做為檢測血糖標本,而病患在家扎針採集的是全血。但若家中血糖機測出的數值高於上述標準值,建議仍需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抽血檢查。然而,病患在家中進行測量血糖時,也需注意以下幾點是否有影響到血糖值的準確度,1)病患因採血過程疼痛,而不願天天定時採血;2)採血前對於手部的清潔是否徹底;3)採血用試紙是否過期、折到、受損及受潮;4)採血時所需的血液量足夠與否;5)血糖機在使用後的清潔與維護;6)是否定期校正。當監測的血糖值忽高忽低,甚至變化過大時,對於病患在病情、用藥及飲食上的調整有著不小的影響,因此,當病患進行自我監測時,切勿敷衍了事,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血糖控制+良好生活習慣   可避免成為糖尿病患研究發現,血糖高的人透過減重及飲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內可避免進展成為糖尿病,但若完全沒控制血糖,約4成的高危險群會發展成糖尿病。因此,尚未發病但有糖尿病潛在因子的高危險群,若是能有血糖控制的觀念,並付諸改善,是有機會延緩糖尿病發病的時間,甚至不會發病成為糖尿病的患者。沈峰志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高纖,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菸喝酒,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女同志掀平胸手術潮 渴望擁有「胸肌再加六塊肌」

女同志掀平胸手術潮 渴望擁有「胸肌再加六塊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現今社會風氣開放,多元性別價值觀逐漸被尊重且認同,在人們開始回歸自我,找尋真我的同時,同性女T族群除了剪掉一頭長髮外,使盡各種方法使胸部平坦,也成了女同性戀者「外觀男性化」的首要目標,「平胸手術」近期就在此族群圈蔚為風潮。整形外科洪至正醫師表示,近年診間也有不少人希望可以擁有結實的胸肌與六塊肌,建議患者可在進行平胸手術後,再利用新式的Vaser超音波脂雕技術來雕塑線條,一解擁有男性曲線的渴望!束胸縮胸法 夏天易悶熱難耐「隨著人們對於多元性別的開放,女同志大多意志堅定,來門診前都會詳細評估平胸手術,」整形外科洪至正醫師指出,過去女同志為了讓胸部平坦,首要考慮都會以束胸將胸部盡量壓平,雖效果的確顯見,但到了炎熱的夏天,束胸往往會過於悶熱,讓他們苦不堪言,隨著近年來觀念的開放,女同志多半能更加深化自我認同,也因此進行平胸手術的人數增加不少。除了胸部要平坦 六塊肌與人魚線也成新指標洪醫師進一步說明,如果原始胸部小於Ccup,平胸手術的方式會以抽脂搭配乳暈下緣切除乳腺,治療原理為利用抽脂技術,將乳房中的脂肪組織抽離後,經由乳暈下緣下刀,切除大部分的乳腺但不切除皮膚後進行縫合;若原始胸部為C cup以上,手術方式則會以藉由外科手術大面積切除多餘脂肪及皮膚,乳頭則會於縫合後再進行植回。胸部平坦之餘,女同志也漸漸出現渴望能與男性一樣擁有結實的肌肉線條,如六塊肌與人魚線,洪醫師表示,女同志在切除乳房與抽掉乳房脂肪後,外觀將會呈現平坦,而為了能夠讓整體身型看起來結實,除了透過運動鍛練胸部線條,可搭配新式Vaser超音波脂雕技術,利用脂肪塑型的原理,打造壯碩腹肌,使其結實有型。醫師:平胸手術前 應再三考慮手術後變化雖然目前乳房整形技術已趨於成熟,但洪至正醫師提醒,由於切除乳腺及乳房是一個不可逆的手術,意即手術後胸部不能再恢復原本樣子,未來也不能哺乳,在手術前應與家人、醫師三方面有詳細且完整的溝通,患者本身更需再三確定自己的身心狀況,是否為真正真心接受平胸手術,同時,更須找尋操刀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醫師,減少後遺症的機率,於假期中休養生息的同時,再進一步了解自我內心的想法並與家人做適度的溝通相當重要。

胸部走山!辣媽餵完奶 兩條木瓜垂胸前

胸部走山!辣媽餵完奶 兩條木瓜垂胸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媽媽生完小孩後,胸部會有所謂的脹奶期,但脹奶期過後,很可能因長期哺乳的關係,讓胸部近幾消風,皮膚還會變得鬆弛,台中就有一為年輕辣媽,三十歲不到,生完產後,胸部一度變得豐滿,讓她頗為高興,不料,在生產完過沒多久,兩邊胸部竟快速縮小,變得皺巴巴,使她年紀輕輕,胸前就得掛著兩條老阿嬤垂木瓜,羞見丈夫,讓她愁眉不展。  中國附醫整形外科許永昌醫師指出,如果乳頭的位置比乳房下緣皺摺還低,便可稱之為乳房下垂。乳房下垂的原因,第一,年齡的老化造成乳房皮膚失去彈性及鬆弛。第二,生產後乳房乳腺萎縮,皮膚失去支撐而下垂。第三則是大量減重後,脂肪減少但皮膚仍然過多而造成乳房下垂。他解釋,下垂程度分為三種,輕度乳房下垂,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以下1公分以內。中度乳房下垂,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以下1~3公分。重度乳房下垂,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下方3公分以外。通常是兩側都下垂,也可能兩側下垂程度不一致。許永昌就列出以下幾種胸部下垂的解救方法:1)隆乳手術/藉由義乳的支撐改變乳房下垂程度,適合輕度乳房下垂或產後乳房萎縮者。2)提乳手術/中度以上的乳房下垂必須藉提乳手術矯正.手術方式因下垂程度有所差異,大多會在乳房上留下明顯的疤痕,其中以「乳暈周圍提乳法」的疤痕較不明顯,還可同時縮小乳暈。3)縮乳合併提乳手術/這是適合巨大乳房的狀況,需先將乳腺做部分切除且合併乳房上提固定術,同時調整乳頭的位置、乳暈大小。

研究:女性年輕時愛節食減重 30歲後易過胖

研究:女性年輕時愛節食減重 30歲後易過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若有節食減重的壞習慣,看到此篇研究可要多加當心!國外有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若愈早有節食行為,三十歲過後有酗酒、肥胖、飲食失調的風險,將會大增。正常減重管道 才能避免飲食失調女性為了愛美時常會靠激烈的節食手段,好讓體重減下來,但這份報告,花費近三十年的時間,訪談了兩千餘位的女性,並記錄她們的節食行為,每相隔十年,就追蹤一次,研究發現,女性在年輕時,若時常透過節食手段減重,飲食將容易失調。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節食所帶來的副作用,並非當下將食苦果,而是在三十歲後,酗酒與體重超標的風險將大幅提高。邁阿密醫院醫師也提醒,青少年應透過正常的減重管道,並且不過度苛責自身的體重,以免染上惡習,反而在日後對健康造成傷害。

研究:鹽吃太少 罹心臟病死亡風險增三成

研究:鹽吃太少 罹心臟病死亡風險增三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普遍都能認知,每日鈉攝取量若過高,將容易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但對於每日鈉攝取量的多寡與定義,各界似乎都還有待商討,日前,國外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鈉攝取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此研究卻顛覆過往所認定的鈉攝取基準量,並且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落在三至六公克之間,比起我國衛生單位與世衛所建議的攝取量,足足高了兩倍之多!研究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根據十萬名來自十八國的不同民眾,進行研究分析所得出。研究結果與多數報告相左研究指出,鈉攝取量過高或過低,對於健康都影響甚鉅,數據顯示,若人體每日攝取低於三公克的鈉(還是高於我國衛生單位建議攝取量),採取低鈉飲食,罹患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將增加近三成,反之,鈉攝取量落於三至六公克,心臟病死亡風險反而較低,但超過此範圍,死亡風險仍會提高。研究人員得出此數據後,也大力抨擊目前心臟疾病的相關指引,建議鈉攝取量應落在1.5~2.4公克之間,但全球達到此目標的人口,不到百分之五,顯示這些建議不切實際,且與研究結果相左。但對於鈉攝取量的多寡,似乎有更多研究偏向1.5~2.4公克之間,建議民眾還是保守看待此研究結果。

北市近視兒童比例 竟高達四成!

北市近視兒童比例 竟高達四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電腦、手機、平板等普及,孩童的輕易依賴,讓我國近視兒童的比例日漸攀高,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比例驚人,呼籲家長應讓孩童節制使用螢幕產品的時間,以免年紀輕輕,早已陷入重度近視的風險之中。兒童近視比例數據驚人衛生局指出,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2年7至9月近視比率36.42%,學童近視300度以上比率3.27%,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近視300度以上比率為4.73%,顯示孩子的視力健康不容忽視。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許裕陞科長表示,依據101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67.6%兒童多在6歲以前就接觸3C產品,且2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甚至超過3小時;7至11歲兒童的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高於平日的2倍。呼籲家長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高峰期,家長需與孩子約法三章,若要玩3C產品,周圍環境燈光要充足,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日常生活行為每日「睡滿8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玩電腦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等規律生活,以維護孩子的健康。此外,也提醒臺北市國小二、三年級家長,放暑假開學前利用電話及網路掛號,填妥「護眼護照」基本資料,持護眼護照到臺北市81家合約眼科醫療院所,全程不需額外付掛號費及自付負擔費用,即可每半年免費接受專業視力檢查。

女子靠意志力戒菸 成功戰勝菸癮

女子靠意志力戒菸 成功戰勝菸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43歲的劉雯瑩,18歲時因工作夥伴都有抽菸的關係,使得她也跟著抽起菸來,只是沒想到這一抽就上癮了,從此便與香菸形影不離,一天最少要抽掉一包菸。直到一場意外車禍後傷及脊椎,導致雙腳癱瘓、手部萎縮,但僅有住院短暫期間沒抽,出院後仍未想過把菸戒掉,後來,看到弟弟成功戒菸後,引發她也想戒菸的動機,於是趁著到醫院回診時,到戒菸門診報名,面對醫師和衛教師的鼓勵,終於讓她成功擺脫菸奴枷鎖。透過喝冰飲、遠離抽菸場所 來轉移菸癮之苦在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林英龍醫師及社區健康照護室衛教師的鼓勵之下,劉雯瑩靠著意志力和家人的支持,終於在6個月後成功把菸戒掉了,她表示很感激林醫師,那時候若不是他不斷地幫我想辦法、溝通,到現在我應該還戒不掉吧。面對戒菸時候的菸癮之苦,除了用喝冰水減低慾望,她還會讓自己面對原本習慣抽菸的場所,並用正念的思考方式讓情緒不再低落,同時回想醫師與衛教師教導的小撇步來轉移注意力。戒斷菸癮不僅身體變好 連呼吸困難問題也解決「戒菸其實不難!」劉雯瑩說,只要有決心去做就一定會成功,在收到院方特地頒發戒菸成功獎狀時,想到以前的自己,總是把抽菸的壞習慣當作是紓壓藉口,甚至整個人都是充滿著負面的情緒,而現在已經成功擺脫菸癮的她,不但身體狀況及血液循環變好了,也不再像之前有呼吸困難的問題,就算面對情緒低落時,也能以正面的思考方式來解決,不僅贏得健康,人生也變得更多采多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