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定期運動 85%的人憂鬱情緒獲改善

定期運動 85%的人憂鬱情緒獲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日上午台北市政府與數個心理衛生團體,舉辦「樂動紓壓決戰賽」,號召了近千名民眾參與情緒篩檢及組隊跑步,透過運動來紓解壓力!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基金會歷年調查發現,臺灣平均每10位成年人、每5位青少年中各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另根據基金會調查發現,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低於無定時定期運動者,而心情不好的民眾,若去運動,有85%的人情緒會獲改善。結伴提升運動意願超過9成的人有朋友邀請就會願意運動。而很多民眾不運動的主因之一是沒有伴,但超過九成的人只要有朋友邀請就願意運動。因此今年特別設計需組隊報名的2.5K路跑闖關賽,讓大家邀請親友一起享受路跑闖關的樂趣!簡嫚書與謝坤達 兩人三腳好默契特別早起出席活動的簡嫚書和謝坤達表示,能夠將保持快樂心情的方法和大家分享,覺得很有意義也讓自己開心。兩人也提到,除了以前在學校參加運動會外,已經很久沒有參與這種組隊闖關的路跑活動,首次搭檔的兩人,這次一起挑戰兩人三腳路跑闖關,竟花不到半分鐘,便順利完成,出乎眾人之意料。簡嫚書與謝坤達同時提醒,面對情緒低潮的朋友,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正面的支持。帶著他一起去完成一些有趣的事,像是運動或到戶外走走。

染肺炎鏈球菌恐致死 長者要當心

染肺炎鏈球菌恐致死 長者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已於10月開打,基隆市衛生局表示,今年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施打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六年級學童、孕婦、重大傷病患者、罕見疾病患者、安養護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以及醫療衛生單位的相關防疫人員、禽畜業者、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等流感高危險群及高傳播群及50至64歲高風險慢性病者請攜帶藥袋或診斷書。 左打流感  右打肺鏈針對「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只提供75歲以上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是一種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只要75歲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者,可同時於左上臂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右上臂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以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或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或死亡。 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建議民眾平時即應注重身體保健、均衡飲食及注意營養、適度的運動,同時也要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並應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保持居家環境清潔,才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醫訊/用藥安全巡迴講座

醫訊/用藥安全巡迴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當民眾身體出現不適等問題時,都會透過服用成藥的方式來舒緩,亦或者容易聽信他人介紹而購買較無保障的藥品等,但事實上沒有正確的用藥觀念,吃下去的藥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傷身。對此,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特邀藥劑部鄭人慈藥師主講「用藥安全」,希望能藉由此講座幫助民眾擁有正確又安全的用藥觀念,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名稱:用藥安全巡迴講座時間:10月7日(二)10:00~11:00地點:高雄市杉林區月眉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杉林區月眉里清水路朝雲巷10號)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龔千琇小姐(07)7317123轉2023

樂閱讀/洪蘭:早點為孩子畫出道德那條線

樂閱讀/洪蘭:早點為孩子畫出道德那條線

人有良知,這個良知常常需要被提醒、被監督。當不守法的人沒有受到制裁,守法的就變成傻瓜了。研究指出,台灣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識字未達教育部標準。有讀者投書,認為學生識字程度不足,是因為國語課都被拿去教品德。其實,研究發現,識字不一定要在課堂上,已有偏鄉小學用加強「親師共讀」得到很好的效果,只要把品德教材融入語文課,就可以兩全其美。倒是從小沒有把孩子的品德教好,後面的教育都是空的。王爾德說,「道德像藝術一樣,需要在某處畫上一條線。」(Morality, like art, means drawing a line someplace.)古人也說「勿以惡小而為之。」世界上罪大惡極的壞人很少,大部份是小奸小惡的人。這條品德的線是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畫下的。從大腦的實驗看來,人會說謊是件不合理的事。說謊時,大腦用到比較多的血流量,掌管厭惡感覺的大腦區域也會活化起來,表示不喜歡說謊。過去認為,人的犯罪是對各種情境理性分析後的決定。因此每次發生弊案,政府就制定更多遏止的法條,結果法條愈定愈多,貪汙卻愈來愈厲害,表示這模式不切實際。其實人不是理性的動物,我們也不是生活在全然理性的世界中。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者艾瑞利(D. Ariely)的實驗發現,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舞弊和偷竊。人是會為了自我利益而欺騙,但同時又會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使自己看得起自己。作弊與容忍作弊的程度有關。當有人作弊而未被處罰,會使不作弊的人也去作弊。有一次,我去一所偏鄉小學演講。在走廊上看到一個男生在爬置物櫃,旁邊的女生說,「老師說不可以爬置物櫃。」男生不聽,女生就去辦公室告狀。老師正在忙,就隨口說,「叫他不要爬。」過了一會兒,女生又跑進來說:「老師,他不聽你的話,還在爬。」老師抬起頭來說,「告訴他,再爬就要挨罰。」女生又出去了。等到女生第三次進來報告,老師還是沒有採取行動時,這個女生也去爬置物櫃了。偏鄉操場沒玩具,既然爬這個新奇的東西不會挨罰,那我也去試試,這就是「環境引誘犯罪」。人有良知,這個良知常常需要被提醒、被監督。當不守法的人沒有受到制裁,守法的就變成傻瓜了。艾瑞利的實驗發現人性本善,誠實程度不因被逮到的機率或獲利多寡而改變。所以,我們可透過打造社會的正直公平來維持這個善。一方面我們要早早替孩子畫出那條道德行為的線,另一方面提倡公民道德,勇於檢舉,不做鄉愿。也就是說,立法一定要合理,而執法一定要嚴。立法太嚴或不符合民情,人民達不到法律要求,只好送紅包或找專業人士鑽法律漏洞,它製造了收賄的機會。而執法不嚴,則會使本來不犯法的人犯法。這兩者都是誘人犯罪的陷阱。台灣的法令多如牛毛,執行卻不嚴格。它給了有權者,不論官位多小,很大的舞弊空間。俗語說,「不怕官,只怕管。」令人擔憂。(本文作者/洪蘭)(摘自/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健胃助消化 南瓜肉丸湯

樂閱讀/健胃助消化 南瓜肉丸湯

此湯可健胃消食、補中益氣。可祛濕補益。時間/ 1小時鍋具/湯鍋材料/牛肉300克、嫩南瓜200克、番茄2個、甜玉米罐頭1罐、香菜、蔥、蒜末各少許、雞蛋1個。調味料/ 精鹽適量、雞精1/2小匙、植物油2大匙。作法/1)將南瓜洗淨切開去籽,去皮,切丁;甜玉米開罐瀝乾水;番茄洗淨,放入開 水中輕燙去皮、籽,切丁。2)將牛肉洗淨剔淨筋膜,用攪肉機攪打成肉泥,加入雞蛋液、精鹽、雞精、蔥花攪至上勁。3)起鍋加油燒熱,用手擠出約15克重的丸子,小火炸至丸子熟透撈出,鍋內入植物油燒熱,炒香蔥、蒜末,下入南瓜炒軟,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下入番茄丁、甜玉米粒、牛肉丸子煮至熟透,加精鹽調味,撒入香菜末即可。(本文作者/夏金龍)(摘自/家常養生燉補/凱特文化出版)

血壓用悠遊卡就能量 北市推「健康便利站」

血壓用悠遊卡就能量 北市推「健康便利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為鼓勵民眾增進自我健康管理,北市衛生局於今年一月在12行政區15處啟用設置「健康便利站」,透過台北卡或悠遊卡作為個人的身分辨識,進行血壓、血氧、體溫、身高及體重等5項健康量測項目。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首間響應大型醫療院所,在6家院區、8處服務據點,設置「健康便利站」,新光醫院也將於本月底前設置。健康便利站HATM自103年1月於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民間機構等合計有20處服務據點,包含:血壓、血氧、體溫、身高及體重等五項健康量測在內,截至9月23日總計量測15萬8,005人次。量測資料放雲端   慢性病患健康自我好管理台北市衛生局林奇宏局長說,臺北市健康便利站將台北卡以及悠遊卡與市民的健康照護結合,民眾可以持悠遊卡至HATM建立雲端健康管理帳戶,透過將重要的健康資料上傳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雲端資訊管理系統,而健康雲系統也有APP,市民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輕易掌握個人生理量測值數據紀錄、方便市民朋友做自身的健康管理,他也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醫療院所加入響應。測量結果以雲端技術儲存在個人專屬帳戶,可隨時登入帳戶追蹤血壓值趨勢,輔助市民做好個人血壓控制,降低發生血管硬化、心肌梗塞與腎臟衰竭等併發症機率,林局長也說,所有儲存代號是用悠遊卡單一序號,不用擔心隱私會外洩。

全台灣有60萬人罹C肝 輕忽恐變成肝癌

全台灣有60萬人罹C肝 輕忽恐變成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罹患C型肝炎者有1億8千萬人,B型肝炎則是它的兩倍,而在台灣也約有60萬人罹患C型肝炎,但其中接受治療者僅約有7萬人,不僅如此,還有10萬多人是已知感染肝炎,卻未積極治療。而民眾若不接受治療,未來將可能會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目前台灣在治療C型肝炎上成效極佳,初次治療成功率達8~9成以上,所以,提醒民眾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即早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率。紋身、使用毒品者為C型肝炎高危險群 台灣消化系學會戴嘉言醫師表示,C型肝炎主要是透過血液傳染,其中在20~30年前曾接受過手術及輸血者、早期紋身及紋眉者、毒品使用者都是高危險群,建議到醫院抽血做個檢查,以避免問題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當民眾肝功能指數異常、抽血檢查含有病毒者,也應做個篩檢,先了解自己有無受到病毒感染,一旦發現受到感染可早期治療,獲得更好的成效。慢性C肝患者接受治療治癒率高台灣C肝抗體陽性率約4%~5%,C肝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在10到20年內惡化為肝硬化,每年又有3%~5%會變成肝癌,所以民眾不可拖延治療。而在治療方面,戴嘉言醫師表示,目前在台灣主要治療慢性C肝,是用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針對各類型的病毒基因療效皆遠勝於歐美,尤其是對於第2型病患治癒率已達95%,且健保有給付。治療C肝不僅是清除病毒 更能有效遠離肝硬化治療C型肝炎不僅是治療發炎、清除病毒,同時也可以降低肝硬化發生機率,台灣已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非肝硬化病患治療成功後,肝硬化發生機率大幅降低,主要是因為患者肝纖維化獲得改善。因此戴嘉言醫師提醒,與其聽信偏方、胡亂購買來路不明保肝藥物,不如先接受篩檢,了解自己有無受到感染,且目前健保給付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效果相當好,只要積極配合治療,且治療完成後持續追蹤,一旦發現併發症可早期治療,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做到保肝。

研究:篩檢幽門桿菌 可有效預防胃癌

研究:篩檢幽門桿菌 可有效預防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在台灣平均每2位中就有1個人的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而這些人中又有15%~20%的人可能會進一步變成胃潰瘍,甚至更有1%~3%會發展成胃癌、胃淋巴瘤。且根據台大醫院內科部李宜家醫師,從2004年起針對馬祖民眾試辦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計畫,並幫助他們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與根除治療前五年相比,胃萎縮發生率顯著下降,且胃癌發生率也隨之同步下,而此研究於去年時刊登於《GUT》國際醫療期刊。胃癌高風險群 篩檢並治療桿菌是有效預防方式胃癌在台灣十大癌症名列第七,過去二十年來,每年都有將近四千人罹患胃癌、超過兩千兩百人死於胃癌,就如同肝炎有三部曲,胃癌也有發展史,一般是從慢性胃炎、胃萎縮、腸化生、異生到胃癌。而這份刊登於《GUT》的研究發現,化學預防能夠顯著降低胃萎縮發生率77.2%,也就是為幽門桿菌根除治療,與化學預防前五年相較,進行化學預防期間胃癌發生率降低了25%,消化性潰瘍降低67.4%。而從馬祖經驗顯示,對於胃癌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並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確實是個有效方法。少吃高鹽、空腹不喝茶 可防止胃部癌變最後李宜家醫師表示,除了除菌對抗胃癌外,幽門桿菌是經口傳染,要預防感染一定要公筷母匙、注意飲食衛生,若要避免胃部癌變,應少吃高鹽、醃漬物,空腹時也盡量不要喝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如果想知道自己胃裡有無細菌,可透過胃鏡、糞檢、吹氣三種方式檢查,目前健保有給付有潰瘍者7~14天除菌治療,民眾無須過於擔心。

她蹲下穿鞋出現頭暈 竟是腦栓塞惹禍

她蹲下穿鞋出現頭暈 竟是腦栓塞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75歲的李女士,在3年前被診斷出有心房顫動問題,也曾因為血管阻塞進行過導管手術,心臟一直不太好的她,去年曾有一度感到心悸、心跳加速、喘不過氣,感覺像是快斷氣一樣,當時以為只要休息一下就沒事,因此就沒有多想。一直到今年4月時,李女士到同學家聊天,離開前蹲下穿鞋,一起身便感到頭暈,腳也不太能行動,後來更是感到嘴巴、眼睛怪怪的,想說話也說不出來,因此,趕緊送醫檢查,結果發現是腦栓塞,開始住院治療。血栓是危害健康的殺手 恐造成中風、死亡血栓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重要殺手之一,在國外估計每37秒就有1人因血栓而死亡,而在國內則是與十大死密不可分,像是排名二、三名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也與它有關。血栓主要是凝血系統失衡所形成的血塊,可以造成靜脈或動脈血流的阻斷,並可能從血管壁脫落,隨著血流卡在肺臟或其他重要的器官的動脈中,引起靜脈血栓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心房顫動,導致腦中風,甚至是急性冠心症等,造成致命的危機。心房顫動引動脈血栓 中風機率高5倍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孫穆乾醫師表示,以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為例,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當患者心臟不正常跳動,血液就容易在心房內留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剝落跟著血液流到腦部及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腦中風甚至致命,在台灣約有23萬人左右心房顫動患者,若無法早期確診,提早治療,中風機率將超過一般人的5倍以上,死亡率多2倍、心臟衰竭多3倍。傳統抗凝藥物 易與食物、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在治療方面,心房顫動需透過抗血栓藥物治療,降低血栓形成以預防中風,對此,孫穆乾醫師表示,過去抗血栓治療只有抗凝血劑可邁汀,但它卻容易與其他食物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止痛藥、人蔘、葡萄糖胺、銀杏、魚油、花椰菜、大蒜等,都可能會影響藥效增強或減弱,造成出血或是產生血栓之風險。而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健保亦有給付,可有效降低33%顱內出血及50%致命性出血風險,也不會與藥物、食物交互作用,是患者在使用藥物上的另一種選擇。

樂閱讀/肥胖帶來的5種健康問題

樂閱讀/肥胖帶來的5種健康問題

有一句俚語:「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根據臨床追蹤調查,身材肥胖的學齡兒童,有50%的機率將來成人仍為肥胖者;青少年時期身材肥胖者,則有75%的機率將來成人仍為肥胖者。這是因為成長階段的肥胖,除了脂肪細胞的增大外,連脂肪細胞都會增多,脂肪細胞的增大可以藉由節食及運動來縮小;但脂肪細胞一旦增多,就幾乎不能改變了,所以正確的說法應為「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才對。前面講到過度肥胖除了可能影響轉大人之外,研究顯示,從小就肥胖的孩子,將來長大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不孕症、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機率會較一般人要高。1)心血管疾病方面/研究顯示肥胖兒童的血壓要比同齡體型正常者要來的高,而少年肥胖者在成年後罹患高血壓的風險要較少年非肥胖者機率高上9~10倍;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上2倍。2)骨骼系統/在青春期前,生長板尚未密合,本應還有成長的空間,但肥胖容易骨骼負荷過重,不但影響長高,甚至造成骨架異常。再加上因體重負荷過大,造成脛骨彎曲的例子亦有所見,甚至有腰痛、膝痛、走路不穩等症狀,都是因過度肥胖所引起。3)內分泌系統/嚴重肥胖的孩子會常伴隨有胰島素抗性的現象,所謂胰島素抗性便是指人體中利用、儲存和產生能量的組織無法和胰島素正常反應,造成糖分在血中含量偏高,再加上高血脂的現象,成人後便有較大機率罹患糖尿病。4)腸胃系統方面/過量的膽固醇,可能造成膽囊結石,而肥胖者亦常見有「肝包油」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三酸甘油脂的油泡,若不即時控制,將來可能會演變成肝炎、肝癌、肝硬化等嚴重疾病,而青少年時期即為肥胖者,將來發生這類疾患的機率,又較同齡非肥胖者高上1.5倍。5)肺與呼吸功能/臨床上統計約有3成的肥胖兒童會有氣喘,另多數的肥胖兒童肺活量亦較同齡者差。而肥胖的兒童也常伴隨有睡眠品質不佳的情形,因為肥胖的緣故,使咽喉附近的軟骨組織阻塞呼吸道,使上呼吸道變得狹窄,進而引發鼾聲,甚至呼吸中止,於是便常在睡夢中醒來,醒後會恢復正常呼吸,類似情況一個晚上發生個好幾次,影響睡眠品質,就會連帶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及早晨學習的精神力、專注力。(本文作者/陳潮宗)(摘自/轉大人/凱特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