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乾癬症狀煩惱多 生物製劑除病灶助患者重返工作崗位

乾癬症狀煩惱多 生物製劑除病灶助患者重返工作崗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歲的業務員小張(化名),罹患乾癬近20年,皮膚上紅斑、脫屑經常引來客戶關注,加上手指關節常常覺得腫痛,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加上工作忙碌的關係,小張無法定期接受照光治療,使得乾癬症狀急速惡化,令他自信心全失,生活苦不堪言。經醫師評估建議後,透過2週施打一次的生物製劑,助改善乾癬病灶,手部關節腫脹疼痛的情形也獲得舒緩,讓他不禁大呼:「從來沒有這麼有希望過,在工作上終於不用在意別人的異樣眼光了。」乾癬非皮膚傳染病  積極治療助控制病灶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造成的慢性發炎皮膚病,為先天體質及後天環境所造成,並非感染也不會傳染。乾癬病灶常伴隨著紅腫、發炎、脫屑及發癢,會遍佈在頭皮、手肘、膝蓋、小腿等與外界磨擦之處,這些皮膚的外顯症狀會影響患者的身心靈發展。國立成大醫學院皮膚科楊朝鈞醫師表示,臨床經驗中,常遇到乾癬患者因外觀而感到自卑,進而遠離人群、逃避就醫,不斷累積的心理壓力反致使乾癬症狀加劇,形成惡性循環。雖然目前並無根治乾癬的藥物,但是只要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同時在心態上自我調適,都可以助於控制、減輕症狀,獲得更好的身心品質。傳統治療效果差 生物製劑推陳出新除病灶 楊朝鈞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乾癬治療方式因需日復一日用藥,及定期至醫院接受照光治療,對於乾癬患者而言往往容易失去耐心、放棄治療。目前市面上已有健保給付生物製劑可使用,除了改善乾癬症狀外,對於控制關節的發炎及破壞程度皆有助於改善。現在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乾癬卓越門診」,乾癬患者可尋求住家附近醫療資源,就近諮詢,與醫師溝通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楊朝鈞醫師提醒乾癬患者,保持樂觀正向的心情,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才有戰勝癬境的機會。若遇到心情不佳,感到孤立無援時,可尋求病友團體之協助,透過更多資訊的交流,一起加油打氣、互相扶持,鼓勵自己勇敢戰勝癬境!若需要瞭解更多乾癬衛教資訊的民眾,可至台灣乾癬協會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吃水果種子一起下肚 營養攝取更豐富

吃水果種子一起下肚 營養攝取更豐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普遍民眾在吃水果時,都會將裡頭的種子去除後才食用,為的就是擔心吃下肚後容易造成便秘,甚至有些種子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有少部分的水果是不會特地將種子去除而食用,例如:奇異果、火龍果、番茄等,因此部分民眾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水果種子可不可以一同食用?對此營養師表示,除了蘋果種子吃下肚有產生氰化物的風險外,其餘的都無須過於擔心,至於要不要吃下去,完全取決於個人。 種子吃下肚 竟有助於腸胃蠕動台北醫院黃道媛營養師表示,水果中的種子其實不用特地取出,當它直接被人體吃下肚後,會因為種子本身體積硬度,促進腸胃蠕動,只是對於剛接受過大腸癌手術的民眾來說,術後前期不建議食用。但光是直接吃種子,對身體的幫助只有促進蠕動,只不過若是換個方式,所攝取到的營養價值會更多,好比將它咬碎取得裡頭的脂肪、蛋白隻或礦物質等,舉例來說葡萄籽中含有脂肪與抗氧化物,有助於抗老化,另外像是芭樂籽中也含有豐富蛋白質、鉀、鐵等,有助於預防高血壓。雖然種子中也含有許多營養價值,但不要以為水果中的所有營養成分都存在於種子,大部分的營養素,如水溶性纖維、維他命B、維他命C、植化素等,仍是處於果肉中較多,且對於人體而言,更有助於修補細胞,而每種水果唯一的差別在於營養價值含量多寡。所以,在食用水果時,還是應以果肉為主,對於牙齒比較好的民眾,可考慮是否要將種子一同下肚,此外,由於食安問題,民眾往往都不確定果皮中是否含有農藥,所以,建議在食用水果時,將果皮消除以避免攝取到農藥。

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猶如吃進「大還丹」助抗老

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猶如吃進「大還丹」助抗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喀!吃水果吃到種籽,到底要不要吐出來?」這是許多民眾吃水果的大疑問,尤其是吃葡萄或吃芭樂時,因為種子實在太過堅硬,有時又過於苦澀,把種子吐出來,則是多數人的最佳選項,但事實上,水果的種子不吐出來,忍著苦味吃下肚,吃水果所攝取到的營養,將有意想不到的加乘作用!大顆種子:芭樂、葡萄水果種類多,其中挑選近期最夯的解毒首選水果芭樂與即將到來的葡萄作為代表,首先是芭樂,有多數長輩都說芭樂籽容易造成便秘,因此,建議挖掉後再食用,但其實並不然,芭樂中含有豐富維他命C、維他命A、維他命B、鈣、磷、鐵等,有助於抗氧化、抗老化及防癌,而籽的部分如果咬碎攝取,更能獲得蛋白質、鉀、鐵等成分,有預防高血壓的功能。另外,葡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他命A、維他命B1及B2、維他命D12、維他命C、維他命E、胡蘿蔔素、鈣、磷、鐵、鈉及鎂等,有助於補血,提高人體機能性,但由於籽的部分較為硬,所以,民眾通常都會去除後攝取,但你知道嗎?其實葡萄籽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與抗氧化物,可幫助體內抗老化,被譽為是抗老界的巨星。小顆種子:火龍果、奇異果所有的種子水果種類其實不多,其中又以火龍果與奇異果最常見,火龍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B6及B12、維他命C等,有排毒、減肥的功效,它的黑芝麻種子,更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咬碎被人體攝取後有助於腸胃蠕動。而在近幾年被稱為果中之王的奇異果,含有豐富維他命A、維他命C等,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幫助體內清除自由基,恢復細胞健康,尤其是金黃色奇異果的營養密度最高,在種子的部分,則含有豐富維他命E。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60歲廖女士,在一年前時車禍傷到頸部,當時醫生告訴她,椎間盤突出建議要開刀,但因為害怕手術風險所以拒絕,原以為回家後復健就可以讓症狀緩解。不料有次到田裡工作時突然頭暈,回家由媳婦刮痧及推拿後竟無法行走,當時還以為自己是中風,家屬緊急送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頸椎部位椎間盤突出合併頸椎硬脊膜上出血,讓婦人差點癱瘓。椎間盤突出未處理 合併頸椎硬脊膜出血恐癱瘓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表示,廖女士的頸椎硬脊膜出血,加上之前未處理的椎間盤突出問題,讓神經壓迫更加嚴重,使得病情急驅直下。在進行緊急手術時,先從頸椎後方將硬脊膜出血造成壓迫的血塊清除,再從頸椎前方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置入融合器加以固定,一次手術解決兩個問題,若沒有緊急開刀處理,可能會造成永久四肢癱瘓,嚴重時則會有生命危險。術後認真復健 她已可以不再仰賴助行器而在術後廖女士表示,當手術後轉到普通病房時,雙腳及左手已經可以微微的動了,讓她相當滿足,只不過回想起當時的病痛,就算打了3次止痛針也沒用,那種痛起來就像骨癌一樣,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好像整個神經都緊縮起來,像是有針在刺骨頭一樣,從小到大也沒這麼痛過。除此之外,她在認真的復健之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不依賴助行器的情形下行走,甚至行動自如的騎著腳踏車,現在的她很珍惜這搶救回來的新生活。

下一站是法國?伊波拉病毒恐將侵襲至歐洲

下一站是法國?伊波拉病毒恐將侵襲至歐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隨著美國上周出現第1個伊波拉確診病例後,科學家們擔心伊波拉恐侵襲歐洲!專家們根據伊波拉病毒的傳播模式及航空運輸的資料數據推算,在10月中下旬之際,伊波拉病毒恐蔓延到法國的機率為75%,到達英國的機率為50%。伊波拉病毒自從今年3月在西非爆發後,已導致超過3400人喪命。而如今傳播速度之快,已有將近7200人感染。而法國是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感染者的地方之一,因為伊波拉病毒蔓延最嚴重的個幾個國家,幾內亞、塞拉利昂及賴比瑞亞都是講法語的國家,並且與法國的交通非常頻繁,而英國倫敦的希斯洛機場則是世界上運輸最頻繁的機場之一。英、法恐首當其衝且專家也提醒,英國和法國之前都曾經把1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國民帶回國治癒。但是令人擔心的是,可能有些人在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的情況下攜帶病毒回國。英國病毒專家蓋瑟拉表示,如果西非的病毒蔓延狀況發嚴重,那麼感染者搭乘飛機把病毒帶到歐洲只是時間問題。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出旅行禁令;不過英國航空公司與阿聯酋航空公司已經取消了一些航班。而伊波拉病毒的傳染性在病人發病後期最強,出血,嘔吐及腹瀉都帶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且疾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20天,這意味著病患在被感染的初期沒有症狀,因此有可能造成將病毒攜帶回國也不知情的狀況。

流感疫苗加碼打 桃縣60至64歲也免費

流感疫苗加碼打 桃縣60至64歲也免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始接種,桃園縣政府表示,防範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為了讓長者免於流感病毒的侵襲與威脅,自10月6日起,凡設籍桃園縣60至64歲的長者,都可持身分證及健保卡到鎮市衛生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揪團顧健康還可抽獎桃園縣為提升長者及幼兒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今年辦理揪團打疫苗摸彩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長者揪團滿5人,幼兒園揪團滿10人,完成疫苗接種即可參加新台幣1萬元健康基金摸彩活動,總獎金高達32萬元。衛生局呼籲,除了年長者外,安養護機構對象、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年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醫事及防疫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人員、50至64歲高危險慢性病患者及孕婦等也都符合流感疫苗接種資格,天氣已漸漸轉涼,請符合資格的民眾儘速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及健保IC卡,前往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或社區接種站接種,以及早獲得保護力。

研究:用餐速度快 恐增4.4倍肥胖風險

研究:用餐速度快 恐增4.4倍肥胖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總是說吃飯時不要狼吞虎嚥,應細嚼慢嚥,才不會容易噎到,甚至造成消化不良等問題發生,且根據日本有項研究指出,若是吃得快恐有變胖風險,且效果還比吃得飽或吃油膩食物來的明顯。該研究主要是岡山大學從2010年起,針對新生進行問卷調查,例如:身高、體重、用餐速度、飲食偏好等,但其中並不包括身體指數超過25的學生。而這群學生接受完問卷3年後,在為他們進行身體健康診斷,結果發現1314人中,有38人達到肥胖標準。男性吃得快 肥胖風險是女性的2.8倍研究人員表示,吃飯若是吃的快,肥胖的風險將會是其他人的4.4倍,雖然愛吃油膩物、吃的太飽都與肥胖有關,但在這次的研究裡,卻沒有發現明顯風險數值,此外,也將參與這次研究的學生性別進行比對,結果發現男性吃飯過快的肥胖風險是女性的2.8倍不僅如此,研究人員也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本來就會跟著變胖,但若是在年輕時,改變飲食習慣,吃的慢一點,是有助於預防未來罹患代謝綜合症等生活習慣病。

5成淋巴癌晚期才確診 6大警訊要知道

5成淋巴癌晚期才確診 6大警訊要知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驚傳罹患淋巴癌,引發社會關注。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民眾:應隨時傾聽身體六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包括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是莫名的發燒、咳嗽、盜汗、全身發癢,或是體重莫名於半年內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等,若出現疑似的症狀,應提高警覺就醫諮詢。淋巴癌非單一種疾病 治療皆不盡相同根據衛福部民國10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淋巴癌新診斷罹病人數每年平均有3千人,大約佔罹癌人數的百分之2.5%~3%,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更是男女十大癌症死因的第9名與第10名。淋巴癌發病症狀並不明顯,許多人常輕忽身體異常警訊,有超過5成淋巴癌患者晚期才確診。中國醫藥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葉士芃醫師指出,完整的淋巴癌診斷需包含病理切片、進行特殊染色及進行染色體分析或基因鑑定等,而淋巴癌的病人依據組織細胞型態,可區分為不同的淋巴癌子分類,故淋巴癌不是單一一種疾病,每個人的治療方式皆不盡相同,也不要互相比較;另外,依照目前研究顯示化療加標靶藥物可以改善大B細胞淋巴癌的存活率,病人可與醫師充分溝通,是否有標靶藥物可用。中國醫藥藥大學羅詩晴營養師表示,癌症飲食原則包括:採取少量多餐、高蛋白質及多食用富含植化素的五色蔬果均衡飲食,減少醃漬品、加工物和避免生食之清淡健康飲食,以及營養素補充需注意,例如補充魚油的同時,需多添加維生素E的補充,才能中和自由基對身體的影響。

秋冬流感來襲要注意 接種疫苗防感染

秋冬流感來襲要注意 接種疫苗防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最近早晚已能明顯感受氣溫的變化,且在這秋冬轉換之際,民眾容易受到流行性感冒的侵襲,因此,花蓮慈濟醫院高瑞和醫師表示,從醫學研究報告上來看,疫苗的有效度與覆蓋程度有關,換句話說就是施打疫苗的民眾越多,就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可有效預防流感的盛行。 孕婦今年首度納入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目前花蓮慈濟醫院配合政府政策,已於10月起開放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之外,今年更首度將孕婦納入免費施打對象,花蓮慈院感染科何愉懷醫師表示,孕婦是流感重症高危險群之一,建議孕婦都能接受流感疫苗接種。另外,若是75歲以上,未曾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的長者,建議同時進行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接種,更能有效預防流感併發症的發生。 接種完應多喝水、多休息何愉懷醫師表示,據往年的統計,流行性感冒疫情約在11月中旬開始快速增溫,而疫苗施打後約需2週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充分發揮保護效果。今年度施打的季節流感疫苗,包含了最近流行過而且現在感染人數最多的A型、B型流感3種類型,預估能安全且有效的預防流感大流行。 家庭醫學科林煌仁醫師提醒有發燒情況的民眾、對蛋過敏者、六個月以下年齡的嬰幼兒、或是曾經對疫苗有副作用,以及目前有呼吸道感染等民眾,建議經由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施打。接種完疫苗的民眾也要「多喝水、多休息」,如果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或是心跳加速等不舒服症狀建議儘速就醫。

預防冬季憂鬱 4招趕走壞情緒

預防冬季憂鬱 4招趕走壞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天氣變化迅速,溫度突然下降,好發「季節性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通常發生於秋季末和冬季,因此,國外經常把它俗稱為冬季憂鬱。常見於30歲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內向型居多;發病主要與冬季日照時間短和天氣變冷時人體內分泌變化有關。 香蕉、巧克力 改善壞心情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冬季憂鬱分輕度、中度和重度3種狀態,輕者每天心境不佳,對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重者逐漸喪失社交和工作能力,甚至有自殺傾向。 因此,面對季節的轉換,以下幾個方法教你如何預防冬季憂鬱: 1)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運動,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會使人情緒開朗、精神愉快。 2)注意身體營養平衡/在情緒低落時不妨飲點綠茶、咖啡,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也有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 3)增加光照時間/冬季多曬曬太陽,多做戶外活動,對預防憂鬱症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室內白天不要掛窗簾,晚間宜增加照明燈的亮度。 4)分散注意力/如看書報、聽音樂,或找朋友聊天談心,當實在煩悶無法解脫時,還可找心理醫生諮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