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表面粗粗、凸起!老人斑易被誤黑色素癌

表面粗粗、凸起!老人斑易被誤黑色素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性,手臂上原有幾顆黑斑,但近半年來卻有逐漸變大的情形,再加上有微微凸起,因此,他擔心是黑色素癌,故至醫院皮膚科看診,經醫師診斷後為老人斑,他這時才鬆了一口氣。對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黃瑞雲醫師表示,隨著3C產品越來越普及,不分年齡人手一機,以至民眾經常可透過媒體或網路吸取訊息,但卻無法消化資訊,反而把自己弄得神經緊張,越看越慌。老人斑未必只發生於老人 年輕人也會尤其是癌色變,很多人看到臉上黑點變大,就會很擔心是黑色素癌,直到看了皮膚科門診才知是老人斑,虛驚一場!黃瑞雲醫師指出,老人斑的名稱其實叫做脂漏性角化,未必只發生於老人,在診間20多歲的案例也有,只是更常見於年長者,所以俗稱老人斑。但很多看診者被告知為是老人斑時,都會很疑惑地問:「可是它會凸起來?」,事實上老人斑本來就是會凸起來的,且表面摸起來粗粗的,這都是老人斑的特色之一,此外,老人斑的大小可以從1毫米到幾公分大都有。老人斑不會惡化 民眾無須過度擔憂黃瑞雲醫師呼籲,民眾若真的很擔心,可以到皮膚科專科醫師的門診去鑑定,以求心安,老人斑不會變惡性,所以不須處理,如果要除去就純屬美容的問題,可以透過局部麻醉後以刮除或雷射方式去除,但健保不能給付,屬自費範圍。

防止伊波拉侵台 西非入境旅客應填藍卡

防止伊波拉侵台 西非入境旅客應填藍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內自即日起實施西非伊波拉疫區入境旅客,需填寫伊波拉入境申報卡(藍卡),並主動向機場檢疫站報到,疾管署表示,迄今已收到6,304張藍卡,其中包含1名於藍卡勾選於21日內曾有幾內亞、獅子山或賴比瑞亞的旅遊史之旅客。該名旅客來自幾內亞,在當地並沒有接觸伊波拉病患也沒有到醫院探視病患等接觸史,於入境時主動至檢疫站報到並告知旅遊史,經現場檢疫人員評估、衛教及發予健康關懷卡後,自主健康管理21天、每天早晚量測體溫,疾管署已將旅客資料建檔及指派專人每日追蹤其健康狀況,截至目前該名旅客無發燒及其他健康異常狀況。目前伊波拉病毒死亡率為70%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於目前為止公布資料,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馬利、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美國及西班牙等8國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例累計10,141例,其中4,922例死亡,實際死亡率約70%;而醫護人員於當地受感染情形仍持續發生,迄至目前為止累計450例,其中244例死亡。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三國疫情持續高度傳播,近期新增病例數以獅子山最多,惟賴比瑞亞病例數嚴重低報,為西非三國中疫情最為嚴重者。另近期馬利通報該國首例死亡確診病例,美國新增通報1名自幾內亞返國之染病醫護人員病例,相關接觸者追蹤調查中,迄今尚無新增病例。如前往疫區 返國後民眾應自主管理21天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伊波拉病毒感染疫區,應避免至醫院探病或接觸病人,返國後21天內應自主健康管理。醫師如遇有西非返國病患,務必詢問旅遊史、接觸史、職業及家庭或工作環境等,倘發現疑似病患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

宜蘭縣首例!男子染日本腦炎

宜蘭縣首例!男子染日本腦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宜蘭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疾病管制署表示,該名個案為61歲男性,自10月9日起出現發燒症狀,12日因症狀持續而前往急診就醫,次日收治住院後,因出現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而轉至加護病房,23日被通報後經檢驗確認,目前住院治療中。經調查個案近期無出國史,住家附近無水稻田及養豬戶,同住家人目前無不適症狀,衛生局已於個案住家掛燈誘捕病媒蚊,同時加強附近民眾之教育宣導及適齡兒童之疫苗催種工作,此外,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病例,為高雄市42歲男性。病媒蚊吸血高峰 為黃昏與黎明時段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16例日本腦炎病例,分別為彰化縣4例、屏東縣3例、嘉義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各2例、新竹縣、臺中市及宜蘭縣各1例。疾管署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若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感染腦炎易留後遺症 未接種疫苗者應速完成最後,疾管署提醒民眾,感染日本腦炎容易遺留嚴重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應務必做好預防措施,且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請照顧者儘速完成接種,除此之外,民眾如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或水田等高風險環境,且自覺有感染風險,可前往醫院自費接種疫苗。

第3起國內群聚感染 姐照顧弟也染上麻疹

第3起國內群聚感染 姐照顧弟也染上麻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第22例麻疹確定個案,為27歲住桃園之女性,是日前所公布第21例南投確診個案的姐姐,曾於10月10~12日照顧個案,20日開始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23日出疹,就醫後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為本年第三起國內群聚感染事件。而衛生單位已列管兩名個案之接觸者共248人,預計追蹤觀察至11月14日,目前掌握其中2位個案家屬出現疑似麻疹症狀,已進行疫調及接觸者追蹤中。個案曾搭乘高鐵、客運 若同車民眾應提高警覺疾管署表示,個案曾於10月20日6時30分自埔里搭乘南投客運至高鐵台中站轉乘8時01分列車前往高鐵桃園站;10月24日14時0分自高鐵桃園站搭乘高鐵(第3車廂)回到台中站,隨後並於15時15分轉搭南投客運返回埔里。因此,呼籲於搭乘同車廂或同車次高鐵及客運的民眾提高警覺,請自我健康監測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18天(至11月11日止),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麻疹傳染性高 接種疫苗可降低風險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容易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疾管署表示,少數中壯年人未曾感染過麻疹,及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會隨年齡增長而衰減,如感染後仍可傳播給家人及同儕等人員。所以,建議1981年以後出生之成人,如需前往流行地區或工作有暴露風險,可自費接種MMR疫苗,如為自然感染免疫者不需再施打疫苗。發燒、紅疹為徵兆 應盡速就醫檢查最後提醒醫師應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另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登革熱持續蔓延 高雄三民疫情較嚴峻

登革熱持續蔓延 高雄三民疫情較嚴峻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持續發燒!疾管署公布上週高雄市新增4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及1例死亡病例。該名死亡病例為鳳山區76歲男性,91年時曾罹患過登革熱,有高血壓、糖尿病及直腸腺癌等病史,10月13日出現肌肉痠痛、發燒、腹部疼痛及壓痛等症狀,13~16日治療期間通報為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病例,並於加護病房住院治療,25日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個案同住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另外,4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均居住於三民區,10月15~18日發病,多名個案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巴金森氏症等慢性病史,其中1例已出院,3例住院治療中。今年累計59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48例已出院,7例死亡,4例住院中。今年目前為止 共累計7,636例登革熱病例上週共新增1,52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6例境外移入病例。新增的1,525例本土病例,分別為屏東縣、台南市、新北市、雲林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北市、台東縣、澎湖縣、桃園縣。高雄市則有1,479例,其中三民區佔了548例,且病例數正持續增加中。今年目前為止,累計共7,636例登革熱病例,包括境外移入病例197例及本土病例7,439例,其中今年入夏後本土病例為7,42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緬甸、泰國、越南、諾魯、柬埔寨、孟加拉及、印度、日本、法屬玻里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及吐瓦魯。高雄地區病例數 仍快速增加中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高峰,高雄地區病例快速增加,並新增死亡病例,疾管署籲請醫師們提高警覺,於診療病患時,特別留意是否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並注意病患的病程進展,是否有登革出血熱的警示徵兆。此外,除詢問旅遊史及活動史外,也要留意是否有慢性疾病史,以利診斷及治療,避免重症及死亡個案發生。

30店染劣質油 出一張嘴、圓山飯店中招

30店染劣質油 出一張嘴、圓山飯店中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頂新黑心油風暴燒不停,樹森開發公司旗下的「平價標準牛排」也中鏢,台北市衛生局今日公布30家間接使用到樹森的下游店家,包括:北市圓山飯店、九斤二、泰之雲、白甘蔗、出一張嘴等店家。台北市衛生局目前公布30店家中鏢,驚見有知名燒肉店「樂樂」、「出一張嘴」、「白甘蔗」涮涮鍋、圓山大飯店裡的聯西、西廚-松鶴等都在名單中,而當中除了天鼎鍋の殿天母店的牛肉火鍋、角頭炙燒牛排陽明店的經典牛排、泰之雲芝山店與瑞光店的鐵板牛柳已確認品項外,其他店家的問題品項仍尚待確認公佈。台北市衛生局林奇宏局長表示,樹森自今年5月1日即開始使用,其中122家下游業者在台北市,有商業登記者僅30家,衛生局已限令在今日午夜前須完成下架,若再繼續販賣,最高可開罰300萬。

樂閱讀/超強食物! 鰻魚消除眼睛疲勞效果佳

樂閱讀/超強食物! 鰻魚消除眼睛疲勞效果佳

水晶體調節力開始弱化的年齡是40歲。也就是所謂的「around 40」。人類身體的「零件」中,原本就有很多是「使用期限五十年」。眼睛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例子。不過,很遺憾地是跟牙齒一樣,一旦失去了眼睛肌肉的調節力,要恢復是很困難的。因此,各位同學也許會認為除了依賴老花眼鏡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吧!請等一下。有一種自古相傳對眼睛很好的食物,沒試過就先放棄的話還嫌太早喔。有益眼睛的營養素是維他命,尤其是以下的維他命群。• 維他命A/維他命A不足會導致夜盲症、視力容易退化,容易罹患眼疾。可以透過肝臟、胡蘿蔔以及黃綠色蔬菜攝取。• 維他命B1/消除眼睛疲勞、強化視神經的效果。富含維他命B1的食材包括豬肉、貝類、蛋及豆類。• 維他命B2/具有再生細胞的功效。富含維他命B2的食材有豆類、海藻及菇類。• 維他命B12/可消除眼睛疲勞,也是神經再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富含維他命B12的食材包括乳製品、肝臟及黃綠色蔬菜。• 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預防老化及白內障。含有維他命C的食材包括水果、蔬菜。• 維他命E/預防老化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南瓜等黃綠色蔬菜及芋類植物富含維他命E。• 花青素/藍莓中所含多酚,有消除眼睛疲勞的效果。• 維他命D/鈣質不足會導致眼睛肌肉彈力鬆弛。鈣質連同維他命D一起攝取更能促進鈣質吸收,日曬也有助於合成維他命D。話到此處,我大概可以聽到同學們說的喪氣話「怎麼可能一次攝取到這麼多營養素」。我知道,我知道。那就傳授給大家什麼是只要吃一種就能夠預防老花的「超級預防老花食物」吧!各位同學,我所推薦的就是──吃鰻魚!前人以為鰻魚有很多眼睛,因而相傳「八目鰻對眼睛好」。其實八個洞中有七個不是眼睛而是魚鰓,因此只要挑選一般的鰻魚就可以了。鰻魚是幾乎包含全部有益眼睛健康維他命群的食材。(本文作者/南雲吉則)(摘自/男人的奇蹟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 奶油大蒜蒸飯

樂閱讀/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 奶油大蒜蒸飯

材料/大蒜5顆、薑1小塊、奶油50g、白米2杯、自己滴的雞精或高湯2杯、鹽少許。作法/1)大蒜以刀背輕拍後去膜;薑切片;放入食物攪拌器打碎備用。2)起油鍋,待油熱後加入蒜末、薑末以中火爆香。3)加入洗淨的白米、奶油持續拌炒。4)加入少許鹽調味後移至電子鍋內鍋。5)再加入高湯煮熟即可。新手媽咪便利貼/• 沒有食物攪拌器的媽媽也可以使用菜刀切碎蒜片及薑片。• 奶油請選擇無鹽奶油以避免攝取過多的鈉。• 高湯可以使用自己滴的雞精更健康。小魚童言童語/濃郁的奶油香搭配上蒜香真的太美味了,蒜末蒸過後口感有點像切碎的蘋果,小魚會把碗裡所有的碎蒜頭通通吃掉,還會說,「我最愛吃蘋果飯了喔!」食材小故事/大蒜是小魚嬤自己種的,阿嬤種的大蒜很好剝皮且很耐放,不像市場上買的那麼易發霉或發芽,而且有濃厚的蒜香呢!若購買分量較多的大蒜建議可存放於乾燥處,像是在陽台曬太陽就可以存放得比較久喔!(本文作者/小魚媽)(摘自/小魚媽安心料理/新手父母出版)

醫訊/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

醫訊/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雖然目前癌症治療還是以西醫為主,例如:雞尾酒療法、放療、外科手術、化療、標靶治療等。但是中醫對癌症病患,還是具有輔助功效,如在飲食調養、養生保健上對癌友很有幫助。有鑑於此,馬偕紀念醫院、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邀許碧惠營養師及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陳建宏醫師主講「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希望能藉由此活動幫助民眾更進一步了解癌症照護與營養攝取,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時間:11月1日(六)09:30~12:00地點: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福音樓9樓第一講堂(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9樓)洽詢:02-2543-3535轉475 顏社工師

不只外觀問題!10個的手掌面積就已是中重度乾癬

不只外觀問題!10個的手掌面積就已是中重度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小基(化名)是一名乾癬患者,正值青壯年的他,因為乾癬問題,舉凡他走過或坐過的地方,都會像下雪般飄下層層皮屑,除了生理的皮膚紅腫裂痛外,最讓小基難過的是,因外觀問題常常被同事排擠,找工作也不順利,讓他羞愧的不敢出門。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林尚宏醫師表示,一般人以為乾癬應該純粹是外觀問題,但其實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只要身體病灶達10個手掌面積,就可能屬於中重度乾癬,可輕忽不得。乾癬易發展成心腦血管疾病、腦中風、三高等問題林尚宏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每個人發病位置都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從頭部開始表現,有些人則從手部開始脫屑,但只要身體出現的病徵有達到10個手掌大,就可能屬於中重度乾癬。此外,乾癬患者若控制不好時,因皮膚發炎時會分泌發炎激素,這些激素沿著血管會擴展到全身,容易發展成心腦血管疾病、腦中風、三高等問題。乾癬造成患者的生、心理負擔「症狀多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療?」林醫師說明,只要發現皮膚上有紅腫裂痛,伴隨脫屑的症狀,就該接受治療了。他解釋,像乾癬這種疾病,除了生理上的乾癢、不舒服,有些人甚至因皮膚裂痛,而不敢碰水或洗澡;此外,心理上的負擔也會很大,因身體常常飄下像雪花的脫屑,擔心會引來別人異樣眼光,患者出門的意願就降低,造成社交上面的障礙。因此建議民眾,只要發現自己的皮膚有脫屑問題,就應儘早就醫治療。傳統外用藥、照光、口服免疫製劑,與生物製劑有何不同?乾癬的治療方式目前可分為傳統的外用藥、照光治療、口服免疫製劑及近期的生物製劑治療。林尚宏醫師解釋,外用藥治療適合乾癬範圍比較小,屬於輕度的患者;若乾癬面積較大,可加上照光治療;若以上兩種方式都無法改善症狀時,這時就會建議口服免疫製劑,例如口服A酸等,但需要醫師指示下服用,以避免副作用。而生物製劑是專一性更高的治療方式,能更精準地抑制乾癬的發炎反應。林醫師提醒乾癬患者,若傳統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時,目前健保可給付生物製劑。但由於藥物的價格較高,患者需要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包括使用過一種照光治療、使用過至少兩種口服藥物治療,個別都有三個月的治療歷程,且發現無效或無法耐受,才可以經過事前審查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有三種,短效的包括一週施打兩次、或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則是六個月內施打三針。案例中的小基,在醫師的建議下,開始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約2個月後,病情逐漸獲得改善,林醫師呼籲患者治療前可先與醫師進行討論,了解治療流程與策略,過程必須持續治療,勿輕易放棄,才能改善外在的皮膚病灶、以及降低體內的共病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