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台灣腎臟病率高 竟與愛吃加工食品有關

台灣腎臟病率高 竟與愛吃加工食品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腎臟病是一個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因為在初期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了後期才產生不適,因此,有多數民眾發現時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特別舉辦慢性腎臟病腎友座談會,希望能藉由講座,增加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了解。泡沫尿、水腫要當心 恐是腎臟病警訊目前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3%,而腎臟透析在世界也名列前矛,成為台灣新國病,對此,腎臟內科張凱迪醫師表示,台灣腎臟病盛行率會這麼高,主要可分為兩個因素,第一就是人口老化,使得高齡者居多,且在高血壓、糖尿病方面控制不佳所引起,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不管是台灣或美國在洗腎的病患中,有4成罹患糖尿病,3成罹患高血壓;第二則是飲食習慣、不良用藥所引起,包括高鹽、化學加工食品吃多、濫用止痛藥等。因此,民眾若發現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症狀,應該立即找腎臟專科醫師,進行詳細檢查,才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邁向洗腎之路。飲食3撇步 減少腎臟負擔為遠罹腎臟病纏身,料理達人林小堤主廚建議民眾,可利用蔥蒜等自然調味料簡單料理,減少使用加工製品,減少化學成份的傷害,建立正確腎臟病防治觀念。而黃道媛營養師則表示,應以天然簡單真味道為主,只要吃得簡單,就能吃出健康,此外,營養師也提供3撇步,幫助給民眾減少腎臟負擔:1)攝取足夠水份、適當鹽份、適量補充蛋白質。2)天然食物最健康,減少食用添加物。3)控制慢性病,三高族群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並應定期健康檢查及追蹤,包括驗血、驗尿、量血壓等。

伊甸辦體驗活動 幫助學童了解身障者

伊甸辦體驗活動 幫助學童了解身障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約有270萬名12歲以下學童,推估至少有10萬名身障學童,其中2成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身障學童上學所需的基本無障礙設備,例如坡道及扶手、廁所等,全台共2639所小學,校園全面無障礙者僅達19.43%,甚至還有61間國小完全沒有。透過體驗身障活動 有助於了解彼此差異因應融合教育需與普通教育接軌之需求,讓許多身障學童能進入一般班級裡一同學習,但身障學童普遍所遭遇到的困難來自於學習及環境生活障礙,為此伊甸基金會舉辦身障校園體驗活動,傳遞有愛無礙,以體驗行動扎根小學生命教育,透過活動讓學童彼此認識差異,進而同理、包容。在活動中不僅體驗視障者行走,還讓學童使用眼罩蒙眼移動,體驗熟悉的環境頓時變成陌生的短暫路程;或在腳底綁上氣球,體驗只能用單腳走路的不便等,為的只希望學童在體驗的過程中,可深入了解不同障礙類別的學童,在校園生活所需面對的困難。落實無障礙生活 建立友善學習環境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林文賓處長表示,身障學童就學除了要考量輔具設備申請,也要了解校園無障礙環境友善與否,而這次與學校共同辦理體驗活動,透過體驗不同的障別,讓學童培養同理與感恩的心,並將所學的引導技巧實踐於自己身旁的家人及同學,落實校園無障礙生活,建立友善的學習環境,以行動幫助更多身心障礙學童。

樂閱讀/假日還「睡眠債」 身體恐越睡越糟?

樂閱讀/假日還「睡眠債」 身體恐越睡越糟?

以為睡到正午就可以解除疲勞的想法是誤解我想很多人會利用週日睡到正午,用來解除平日累積的睡眠不足。但是對想恢復年輕的人而言,這樣做反而有害無益。人的頭腦本來不就無法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否則生活的步調也會亂掉。如果一直都很晚睡,生理時鐘就會錯亂。受此影響,假日的晚上一定無法早睡,晚上沒睡的部分就留到第二天早上繼續睡,因此就無法早起。好不容易才養成平日早睡早起的生活循環,週日如果睡懶覺,一切的成果就泡湯了!如果這樣的循環無法在休息時段內修正回來,第二週的週一早上身體就會感覺到不舒服。週日早起活動,藉由愉快的疲累,重設生活循環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後,週日的早上也會計劃一些充滿活力的活動。計劃像釣魚、登山等必須外出的活動,全家人一早就出門,或者跟朋友來個中午前的約會也不錯。有了開心的計劃,心情就像明天要去遠足的小孩一樣,早上比誰都早睜開眼睛。像這樣度過有活動的週日後,晚上就會帶著愉快的心情、疲勞的身體,早早上床安心睡覺。第二天就不會貪睡,早早就起來活動。週日也能做到感覺到良性疲勞然後上床這兩點,重新調整睡眠循環,下一週在黃金時段、晚上至凌晨兩點就一定可以順利睡著。每天都在同樣時間入睡、同樣時間起床,這就是保持身體的節奏感,重拾青春的祕訣。(本文作者/南雲吉則)(摘自/Dr.南雲 華麗的一天/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感冒不能吃冰? 有請醫師來解答

樂閱讀/感冒不能吃冰? 有請醫師來解答

傳統觀念中,大家對冰這種東西都沒什麼好印象。有人說吃太多冰容易感冒;有人說感冒不能吃冰,否則病情會惡化。吃冰品的時候,許多人會要求去冰,尤以女性朋友為然。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去冰與不去冰的飲料溫度其實差不多,除非已經放了很久一段時間。如果真的怕冰,那為何不直接點溫熱飲料?而且,這些飲料去冰的人,還是不避諱去吃冰淇淋,尤其碰到名牌冰淇淋的時候。難道此冰非彼冰?感冒吃冰不會有害處?感冒不能吃冰,是很有問題的一種觀念。傳統上認為感冒是受寒,所以吃冰等於寒上加寒,可能惡化病情。但根據醫學知識的累積,我們知道所有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它與所謂的寒氣並不相關。因為這些感冒病毒對於溫度與濕度的特殊適應性,所以容易在秋冬天流行,進而導致受寒引起感冒的錯誤觀念。一個很直接的例證,是生活在極地的愛斯基摩人並不會比生活在熱帶非洲的人容易感冒,他們的感冒也不會比較嚴重。• 咳嗽與吃冰/又有人說感冒吃冰會惡化咳嗽,所以感冒不要吃冰。咳嗽是一種氣管或肺部感染的自然生理反應,其目的是要把發炎後產生的廢物排出。學術上,並沒有證據顯示感冒的時候吃冰會加重咳嗽症狀。即使吃冰真的會加重咳嗽,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我們本就要靠咳嗽來排除廢物。• 發燒與吃冰/發燒的時候能不能吃冰?這問題另有一番考慮。人體生病發燒的原因是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作用在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的設定點提高,於是身體各種代謝活動都會配合提高體溫。人體發燒的初期會覺得冷,就是因為當時我們腦子認為超過攝氏38度的體溫才是「正常」的,所以會命令身體加強代謝活動以增加熱量。這個時候如果吃冰,等於違背體溫調節中樞的命令,會讓身體覺得更冷,讓代謝活動的負擔更加沉重。所以原則上,發燒的時候並不適合吃冰。相同地,發燒睡冰枕也會導致身體代謝過度負擔的惡果。在兒科疾病中,有時醫師會鼓勵生病的兒童吃冰,尤其是腸病毒或單純?疹病毒引起口腔潰瘍的時候。這些口腔有破洞的疾病,都會影響食慾。有的小孩很怕痛,會因此連水都不喝。長久下來,小孩會有脫水的危險。所以只要小孩沒有嚴重發燒,吃冰冷飲料都是鼓勵小孩補充水分的好手段。解牌錦囊/• 感冒吃冰不會有害處。• 感冒發高燒時,最好避免吃冰。• 感冒時不必忌諱吃特定食物。(本文作者/李秉穎)(摘自/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原水文化出版)

醫訊/失智保健與飲食講座

醫訊/失智保健與飲食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平均壽命延長,根據經建會的推估,2030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將超過24%,超高齡社會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當社會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老人時,高品質的老年生活的重要關鍵在於成功老化,所以,如何對抗失智、避免骨質疏鬆症及肌少症上身,是所有步入中老年人,維持健康最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失智骨鬆一起來系列活動,特邀神經內科郭蔭庭醫師主講「失智症保健」、吳佳穎營養師主講「失智症飲食」及復健科韓宗樺物理治療師主講「防跌平衡操」,而現場更提供免費失智症篩檢、肌握力及骨質疏鬆檢測諮詢,希望能幫助民眾解決生活窘境,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失智保健與飲食講座時間:11月7日(五)09:3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大廳洽詢:(02)7728-2316 林小姐

女子懷孕暴增25公斤 產後胸部成「乾柴木瓜」

女子懷孕暴增25公斤 產後胸部成「乾柴木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年齡、60歲的「胸部」竟真實發生在一名陳姓女子生產過後的慘狀。這名女子在懷孕過程中,婆婆為了讓母子皆「養分充足」,於是各種生擒猛獸、十全補湯,全都「狠狠」上桌;不料,懷孕9個月時體重已暴增將近25公斤,導致哺乳期過後,體重雖漸漸下降,但胸部竟嚴重下垂,雙峰頓時走山,垂如「乾柴木瓜」,胸部年齡幾乎與60歲的老婦相同,讓她自信全失! 懷孕體重胖超過12公斤 幾乎篤定胸部下垂?事實上,人體的脂肪組織常會因老化而變得鬆弛,漸漸無法抵擋地心引力,臉部是如此,體積與重量更大的乳房更是如此,尤其女性經過懷孕脹乳後再萎縮的過程,更加重乳房下垂的程度。整形外科醫師呂旭彥指出,現代婦女愈來愈在意產後身材,幾乎每10個女性,就有5名到診所求救,他強調,如果在懷孕過程中,體重胖超過12公斤,產後胸部幾乎是「篤定」會下垂。他進一步解釋,胸部下垂分為輕、中、重度,判別方式會依乳頭超過乳房下緣長度而定。整體而言,輕度乳房下垂是指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以下1公分以內;中度乳房下垂,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以下1~3公分;而重度乳房下垂,乳頭位於乳房下緣皺摺下方3公分以外。呂醫師指出,對於改善乳房下垂的問題,門診約6成的婦女會透過按摩乳霜搭配雷射光療,且在日常生活中穿戴具有塑型效果的胸罩,胸部大致上都能回復以往;但中度與重度病患,就得靠其他針對脂肪的方式進行治療,如:俗稱緊塑V顏電波的Viora Reaction System、超音波拉皮、懸吊手術、縮乳手術等。醫師同時提醒,若民眾有意願以非侵入性進行治療,建議先詢問有相關縮乳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再評估治療。電波、超音波拉提配運動 胸部才能顯著復原近年來,非侵入性手術受到多數民眾的青睞,因此在能不進行侵入性手術的前提下,電波或超音波拉皮,就成了乳房下垂婦女的治療首選。呂旭彥醫師表示,電波拉皮與超音波拉皮是透過熱能,促進皮下組織膠原蛋白,讓乳房恢復以往的支撐力。然而,雖目前非侵入式治療早已成為皮膚各種鬆弛症狀的治療新寵,但醫師強調,無論是超音波或電波治療,乳房最多只能回復一個層級,且治療期間要多加運動與穿著塑型內衣,不能只認為單靠儀器,就能改善問題。呂醫師呼籲婦女朋友,若要防止產後胸部下垂,首要注意就是維持體重不增胖超過12公斤,懷孕期間也別無止盡的吃吃喝喝,應保持少鹽、少糖、低油脂、高蛋白的飲食方法,此外,若產後胸部下垂的婦女朋友,除了就醫治療之外,更要記得飲食控制,尤其是高油高脂的食物盡量少吃,並且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才能讓胸部風華依舊!

研究:飲用薏仁水可減少37%臉部斑點

研究:飲用薏仁水可減少37%臉部斑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紅豆水、薏仁水是現在時下最流行的飲品,宣稱可消水腫、美白,因此,有多數民眾紛紛加入飲用行列,但這真的有效嗎?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紅豆水可提升26.8%表皮含水量及27%緊實度,而薏仁水則可提升25.1%緊實度及減少37%臉部斑點。不管保濕或緊緻 都能有效改善該研究主要是由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化妝品應用科徐照程教授,針對兩組各12名18~69歲的受試者進行一個月的人體臨床實驗,包括黑色素含量、表皮含水量、皮膚彈性與全臉淡斑。結果發現受試者連續一個月早晚各飲用一瓶紅豆水,除了減少3.5%的黑色素含量與14.2%的臉部斑點外,也增加了26.8%表皮含水量、2.8%的彈性和27%緊實度;薏仁水則是減少了7.7%的黑色素含量及37%臉部斑點,增加了8.7%表皮含水量、3.8%的彈性和25.1%緊實度。內用保養品 是從體內進行改善徐照程教授表示,內服保養品與外用保養品對身體的美妍最大的機轉在於內服保養品是由身體內部吸收,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由根本改善體內新陳代謝、提升身體機能,自然由內而外展現好氣色,因此,效果會比外用保養品持久、自然。

全球3,900萬人眼盲 5成是因白內障!

全球3,900萬人眼盲 5成是因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白內障是造成全球失明問題的主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指出,全球約有3,900萬人眼盲,當中,就有51%是因為白內障。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林浤裕醫師表示,事實上,80%的眼盲是可治癒或避免。響應10月9日世界視覺日,最具體的作法就是解決可避免的眼盲,建立全台灣正確的眼睛保健觀念,刻不容緩。視力明顯減退 小心可能罹患白內障!「白內障為眼盲之首要原因,若要及早預防白內障,就應從眼睛構造先了解」。林浤裕醫師表示,若將眼睛比喻成相機,角膜就是鏡頭,虹膜能控制瞳孔大小,有如光圈調節光線量;而水晶體就如相機的對焦功能,能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形成清晰的影像。當水晶體出現混濁時,光線無法穿透視網膜,導致視線模糊造成視力缺損,就稱為白內障。事實上,白內障主要的症狀包括視線模糊、混濁或朦朧、看到的顏色不一樣、影像交疊、眼睛度數不斷改變、眩光、夜間視力變差等,遠視者可能還會產生暫時性的視力回春。提醒民眾,若發現視力明顯減退,在視野內有固定黑點,或覺得有一層毛玻璃檔在眼前,還會出現對光敏感,或覺得刺眼等畏光情形時,可能就是白內障的徵兆。一般而言,白內障好發於55歲以上,但由於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導致罹患白內障的年齡層下降,40歲的患者比十年前多5成!再加上近來的多螢現象,更容易造成錯誤用眼的習慣。對此,澄清醫院眼科主任尤誌君表示,若未改變用眼習慣,恐導致眼睛老化加速。而醫師也舉出引發白內障原因,包括:1)生活行為:過量飲酒、吸菸、濫用藥物等。2)身體狀況:老化、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等。3)外在環境:長期暴露於強烈陽光,未注意防曬。愛你眼睛健康 定期視力健檢 然而,雖然有些人重視視力健康,願意及早就醫治療,但仍有一些銀髮族群不願承認罹患白內障,待視力模糊、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才肯就醫檢查。醫師表示,白內障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取出混濁的水晶體,置換人工水晶體;但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透過植入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可一併治療白內障與近視、老花、散光等屈光問題;此外,在白內障手術方面,近來更有許多新突破,建議民眾可視個人情況與眼科醫師洽詢。「世界視覺日」全球護眼行動 全台響應此外,為響應WHO並落實台灣行動,中華國民眼科醫學會帶領國內眼科學界與多單位公益團體,由愛爾康大藥廠策辦,在10月份推動響應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簡稱WSD),呼籲民眾應重視眼疾預防,並響應WHO宗旨,致力於2020年杜絕可避免的眼盲。

補身免花大錢!6種「銅板」食材遠離疾病

補身免花大錢!6種「銅板」食材遠離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擁有好的氣色,不僅會讓人看起來充滿活力,肌膚也能粉嫩透白,但隨著現代人熬夜、壓力、忙碌、飲食不均、用眼過度等不良習慣,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導致體內氣血的紊亂,進而引發許多健康方面的小毛病。穀類營養好處多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理事廖千慧中醫師表示,其實民眾可針對身體所反映出的不同症狀,運用一些常見的銅板食材,製成適合飲用的水,透過最簡單、健康的方式,遠離疾病,因此,醫師提供6種不同的穀類,幫助民眾解決困擾:1)赤小豆/與紅豆不同較為小顆,在中醫性味上屬乾、酸、平,能幫助體內帶動血液循環、利尿消腫,因此,適合心跳無力、缺乏運動、生理期前後、懷孕水腫、攝取過多鹽分者,就連熬夜後隔天臉色蒼白浮腫也能飲用,只是,對於正在洗腎的民眾而言較不適合。2)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提升肌膚新陳代謝、淡斑等功效,此外,薏苡仁色白入肺,能幫助皮膚保濕美白,適合日曬後肌膚紅腫暗沉、臉部乾荒粗糙有斑點、以及肌肉鬆軟、倦怠無力型的水腫,但要注意的是孕婦及生理期時是不適合飲用的。3)黑大豆/性味甘、寒,能補腎水、鎮心火、明目等,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花青素、異黃酮及礦物質,是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最佳品,適合慢性疲勞、菸酒應酬、煩躁失眠、膽固醇超標、更年期、少年白及骨質疏鬆者。4)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消暑解渴、利尿等功效,適合膿包型青春痘、嘴破火氣大、中暑、疲倦、口渴、心煩者。5)枸杞子/性味甘、平,含有豐富胡蘿蔔素,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補血,改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等肝腎陰虛的衰老症狀,適合用眼過度、視力減退、頭昏眼花者。6)紅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且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多胺基酸等豐富營養成分,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另外,還能提高免疫系統吞噬細胞的功能,適合盆血、健忘、生理痛、頭暈、頭痛、壓力大心神不寧而失眠者。飲用時間要注意 薏仁、黑豆適合白天最後,醫師提醒民眾,飲用的時間要特別注意,例如:薏仁、黑豆,屬涼性,建議於白天飲用;女生生理期前建議飲用紅豆補血、消水腫;生理期間則可飲用紅棗緩解生理痛。

揭開重組牛排兩大疑雲!「未全熟下肚」恐引敗血症

揭開重組牛排兩大疑雲!「未全熟下肚」恐引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頂新劣油風暴,食品業掀起骨牌效應,無論大廠亦或小廠,在政府剝洋蔥式的緩慢爆出各油品皆全都染黑的情況下,無不烏雲罩頂,風聲鶴唳,但也揭開了台灣人對於食品,鍾愛便宜又大碗的陋習,進而不自覺讓自己陷入損害健康的風險之中!從強冠餿水油、頂新豬油,直到第三波牛油也宣告食安破功後,全台肉品大廠樹森的重組牛肉,竟必須參入「牛油粉」才能吃出牛肉風味,引發一陣質疑聲浪。各大夜市連鎖平價牛排館至圓山飯店高檔餐廳,全都見到樹森重組牛肉的身影,使眾多消費者恍然大悟,原來從平價到昂貴的牛排,都來自於同一間公司,也因此食品藥物管理署,搬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重申,未來只要是重組牛肉,都須標示清楚,否則重罰三萬至三百萬元的罰金。然而,牛肉成分倘若業者能乖乖標示清楚,卻怎麼也無法說清楚,重組牛肉所隱藏的食安危機!重組牛排兩大風險 你不可不知!你以為現在所吃下的平價牛肉若沒使用有毒牛油粉,就能夠安全無虞?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指出,重組牛肉在重組的過程中,若要把大大小小的牛肉接合在一起,會有兩種風險,第一為黏著劑的使用,第二則是細菌感染的疑慮。如果要把一堆五十塊錢硬幣大小的牛肉,拼湊成一塊大牛排,黏著劑的使用不可避免,黏著劑大多是所謂的磷酸鹽成分,若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長期暴露在此種黏著劑的食品下恐怕傷腎,此外,若涉入過多的磷酸鹽,原本健康的人也可能吃出血管鈣化或是心血管疾病。黏著劑稀釋牛排風味 「未知調味」恐成健康負擔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補充,若黏著劑使用血漿蛋白接合,會使得牛排的保水度增加,因此民眾吃起來才會發現,怎麼重組牛排也可以那麼多汁?但事實上,重組牛肉所使用的碎肉,本身就不是那麼好吃,再因黏著劑吸入大量的水分,牛肉吃起來味道會平淡無味,也因此牛油粉、甘味劑加上醃漬過程幾乎無法避免,這些「未知」的添加物恐怕會對身體產生負擔。「重組牛肉的接觸面很大,」顏宗海直言,更嚴重的是食物污染,在這些平價牛排餐廳中,無論是不是重組牛肉,幾乎都會詢問「要吃幾分熟」,但重組牛肉因為接觸面太大,會大幅提升細菌汙染的風險,吃五分熟或六分熟,切開牛肉的血水還是清晰可見,如果老年人或是抵抗力較弱的人,吃下這些未經煮熟的重組牛肉,「恐怕輕則急性腸胃炎,重則引發敗血症,」顏宗海極為憂心的說。血漿蛋白也會提高汙染風險,許惠玉指出,因為血漿蛋白的營養價值高,在接合的過程,更容易孳生病菌,食物不乾淨的風險就會大幅升高。顏宗海呼籲,如果要吃平價牛排,最好吃全熟,才能避免細菌感染,當然,民眾還是少吃重組牛肉為上策,才能減少對於健康的傷害。從各種平價美食大行其道,觀察近幾年來,政府為了拚觀光財,打造台灣軟實力,力推夜市文化,促使各縣市觀光夜市爭相開打,在平價美食推波助瀾下,無疑在台灣形成「食品廉價供應鏈」,進而導致廠商削減成本,好讓產品維持在整個環境下所認定的便宜價格內,消費者也欣然接受,而目前衛生福利部也不敢保證沒有黑心未爆彈,態度閃爍不定,未來食安問題恐怕還會層出不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