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冬天關節卡卡 老年跌倒骨折人數增三成

冬天關節卡卡 老年跌倒骨折人數增三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天氣冷颼颼,對於老年人來說,原本就較卡卡的關節,僵硬的程度,將會更加嚴重,也因此根據台中醫院的觀察,近來老年人跌倒骨折,而就醫的病患,比平日多增加的三成之多,醫師提醒,老年人家起床時,應先活動手腳,使關節靈活,並在床上坐個五到十分鐘再起床,可減少跌倒的風險。髖部骨折死亡風險高達兩成 不得不慎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陳振輝說明,老年人因骨質疏鬆、罹患慢性疾病或視力和平衡感變差,跌倒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很多。如果因跌倒,造成髖部骨折,若處理不當,恐有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根據統計,在手術治療還未普及之前,一年內髖部骨折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十,今天因醫學技術進步,手術治療普及化,老年人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降低至百分之二十,但許多長輩因疼痛或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行走,恢復行走的能力不到原來的一半。陳振輝提醒,提醒家中長輩睡醒後起床時不要隨即下來走動,特別是冬天,因為關節較僵硬,應先活動手腳關節使其靈活及在床上稍坐五至十分鐘再下床,可以避免跌倒進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研究:使用智慧型手機 會影響大腦活動

研究:使用智慧型手機 會影響大腦活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方便,現代人不論男女老少,幾乎人手一支,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但你知道嗎?日前,在瑞士有項最新研究指出,經常使用智慧型手機,會影響大腦改變、重組,且就連與手指間的連結,也會跟著受到改變。過度使用手機 可能會影響記憶力該研究主要是由蘇黎世大學針對37名受測者進行觀察,分別為26名智慧型手機用戶和11名傳統手機用戶,並每天追蹤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及腦波變化,測試時間約為10天,結果發現,使用智慧型手機會誘發皮質重組,使得在大腦在控智拇指與指間時變得更活躍,且指間與大腦間的連結反應速度也變得更快、靈敏度也增加。對此,研究人員Arko Ghosh博士表示,智慧型手機若使用的越頻繁,大腦體感皮層的活動會越強烈,而大腦處理訊息的能力,也將不斷受到重組,另外,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可能會產生運動功能障礙、慢性疼痛、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當代生物學期刊》。

定期檢查保護「肝」 遠離沉默殺手找上門

定期檢查保護「肝」 遠離沉默殺手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哪好,人生是彩色的;肝哪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一句簡單的廣告台詞,卻點出肝臟對人體的重要性,特別在台灣,肝病一直以來都是常見的健康殺手,從肝炎到肝硬化,最後形成肝癌,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根據衛生福利部102年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一名,其中肝癌又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而肝炎則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一旦肝臟發出警訊 代表它已嚴重受損彰化縣衛生局表示,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即使疾病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不易有疼痛的感覺,當肝臟超過負荷產生發炎時,不會有明顯症狀,只要還有五分之一的肝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所以,肝臟又稱為沉默的臟器,被破壞的肝細胞很快會被再生的新細胞遞補,再生恢復能力很強,只不過一旦出現明顯不舒服的感覺時,就表示肝臟已受損嚴重。而慢性肝炎者,肝臟的纖維組織會過度增生,形成肝纖維化,演變到肝硬化,肝病死亡的主因是B型與C型肝炎,飲食不均不潔、酗酒、生活壓力大、工作量大,也是造成肝臟負擔增加的原因,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平日應做好肝臟保養與定期肝臟健康檢查,若能及早發現、治療,將可提升復原率。

注意!台東太麻里爆登革熱群聚感染

注意!台東太麻里爆登革熱群聚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溫轉涼,目前南部登革熱疫情已有下降趨勢,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入夏以來截至目前,本土病例累計15,261例,而近期在台東縣太麻里鄉,發生了8例社區群聚,其中3例有高雄旅遊史。因此,不排除有高雄市登革熱流行地區感染可能,為積極防堵疫情,台東縣衛生局已於醫院通報疑似個案,當天下午進行病媒蚊調查與孳生源清除工作,除擴大防治措施外,積極加強各項嚴密的防範措施,也於19日進行居家內外噴藥工作,以便及時遏止疫情擴大及蔓延,並密切監測疫情。落實環境「巡倒清刷」 避免孳生病媒蚊先前1個月內,衛生所人員、志工、清潔隊人員及村鄰長與居民之協助,至有確診第一例個案開始,每天均進行轄區之環境髒亂點之清除工作,同時,透過不定時之病媒蚊密度調查,查到有病媒蚊指數高於3級以上,立即與民眾進行家戶內外之孳生源清除及居民衛教,共同將村內病媒蚊指數逐步控制於1級以下。衛生局呼籲,居家內外常見孳生源樣態如桶、缸、廢輪胎、底盤,甚至如積水地下室等,均極適合病媒蚊孳生,威脅民眾健康,所以,應落實戶內外、地下室至頂樓環境「巡倒清刷」工作,避免孳生病媒。若經查核發現有孳生源,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將予土地或建物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處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的罰鍰,如未依限改善,可按次處罰。前往流行地區做好防護 以免受到蚊蟲叮咬另外,民眾若欲前往高雄、台南及屏東等登革熱流行地區,務必做好自我防護,包括穿著長袖衣褲、於身體裸露處噴灑防蚊藥劑等,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天冷貪吃要當心 膽固醇過高恐增中風率

天冷貪吃要當心 膽固醇過高恐增中風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最近天氣轉涼,來到了好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季節,所以,提醒總膽固醇偏高的民眾,要多加留意,不要在冬天因不知不覺過度飲食、攝取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及缺乏運動,否則將會造成膽固醇飆高,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率。控制血脂肪有辦法 謹記3點好過冬為避免民眾在冬天,血脂肪飆高,基隆市衛生局提供3點控制方法,幫助民眾穩定血脂,平平安安度過這個冬天:1)減少高膽固醇食物/除了要減少食用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動物性食用油、帶殼海鮮、肉皮等,也要多攝取一些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例如:水果、燕麥、蒜頭、杏仁、洋蔥、黑木耳等。2)避免體重過重/一旦體重超過愈多,體內產生的膽固醇就愈多。3)維持適量運動/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做體操、騎自行車等,皆能改善血中膽固醇。少吃肥肉多吃水果 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除了要控制血脂肪外,膽固醇偏高的民眾,在冬季時更應注意控制飲食,攝取足量的蔬菜水果,避免過量食用內臟、肥肉、高飽和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運動30分鐘,以及戒煙,均有助於控制膽固醇量度,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機會。

常吃麵包、麵條易便秘 選對蔬果助排便

常吃麵包、麵條易便秘 選對蔬果助排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水果為植物營養之本,既提供人體豐富的營養,又能幫助我們預防便秘。身體要健康,腸道就要乾淨,吃下肚的食物必須在一、兩天內重要物質被吸收,廢物要排泄出來,如此,腸內的惡菌才不會在腸道中生長,否則腐敗的細菌會把蛋白質系的物質轉變成亞硝胺。這些不良的腐敗物如果在腸道中滯留過久,就會侵害人體,甚至形成癌症。便秘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台灣盛產各種蔬果,飲食中並不缺蔬果,蔬果可以說是最好的腸胃清道夫,但還是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水果,為什麼還會便秘?便秘一般可分為器質性及功能性兩種。器質性即是大腸直腸本身有問題,譬如痔瘡或肛裂宿疾,上廁所便疼痛難忍,結果越積越硬,而造成便秘;或腸子蠕動不好,無法將糞便推出體外。無論是哪種便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纖維量及水分攝取不足,無法促進腸子蠕動所致,因此從飲食方面改善效果最好。事實上,有些食物極易消化且水分又多,未煮熟前看起來份量不少,但煮熟後卻只剩下一點點,譬如萵苣,其纖維量只有一般蔬菜的一半,吃得再多,經過消化,渣滓所剩無幾。以國家或地區相較,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常有便秘困擾,可以這麼說,以米飯為主食的人較少有便秘問題,但以小麥粉製品為主食的人罹患便秘的機率大得多。由於稻米含有半纖維及不消化成分,儘管精製為白米,但依然保留有纖維;至於小麥,其不消化成分──「小麥種皮(類似米糠)」已經不存在,因此以麵包、麵條、通心粉、派等為主食的人,很常發生便秘。因為有便秘問題的人很多,所以西方人普遍習慣在早餐時喝杯橘子汁,以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便目的(有大便硬結時,喝冷橘子汁比直接吃橘子更適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便意時千萬不要忍耐,若是習慣性忍便,長久以往,便意的感覺便會消失,而導致便秘。若置便秘於不顧,勢必會影響健康,讓人一整天都心情不好。腸道生機有賴多吃新鮮蔬果新鮮的水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如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修補傷口、使血管堅固柔軟、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等,但人體內的維生素C會因為吸菸、過度疲勞、壓力、生病而大量消耗,因此必須隨時補充。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雖然隨時可以攝取到,但份量往往不足,與其補充維生素C片,倒不如從自然食物中攝取,還可享受其美味。除了維生素外,水果還有豐富的鈣、鉀及鐵等礦物質,特別是鉀,可促進人體排出鈉,有效降低血壓;可以促進體內化學反應的酵素,能夠活絡人體的新陳代謝力,也是促進體內各種廢物順利排出的必需品;以及很多的纖維素。無論是水果或蔬菜,其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刺激腸道運作、提高蠕動功能、消除便秘,另一方面,纖維多、體積大,所以少量食用就有飽足感,可以避免吃得太多,對預防肥胖有相當大的幫助,多吃新鮮的蔬果,腸道自然就會暢通。(本文摘自/穀物蔬果養生宜忌/原水文化)

雞蛋先洗再冰?5種蛋類挑選、保存法大公開

雞蛋先洗再冰?5種蛋類挑選、保存法大公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蛋是最直接的蛋白質來源,一顆小小的蛋,竟可以孵化出一隻小家禽,可見它的營養是多麼有價值。以雞蛋來說,蛋黃佔了30%,是雞蛋裡最多營養儲存的地方,但不同的蛋,仍有其獨特優勢的營養價值。• 雞蛋/雞蛋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富含鐵質,對於細胞修復與營養提供優質來源。讀者朋友在選購雞蛋時,有沒有發現雞蛋中,蛋殼顏色多不一樣,有粉紅、淺綠、偏紅、偏黃色的不同蛋殼,其實就營養價值而言,差異性並不大。• 鴨蛋/營養高於雞蛋,但因為比雞蛋略有腥味,所以在市場上大多以加工呈現,如不少人愛的鹹蛋、皮蛋,因為鐵質和鈣質豐富,所以適合成長中的孩子食用。• 鵝蛋/營養更甚於雞蛋或鴨蛋,尤其是蛋白質,很多人會拿鵝蛋來燉補。蛋也有保存期限蛋是農產品,所以選擇有CAS 認證的比較有保障,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的蛋類產品,因全程在安全的溫度下運送,新鮮度較無疑慮;且常見的「洗選蛋」,因已經過清潔,更加安全。一般蛋買回來是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的,購買回來應先用濕的衛生紙擦拭,以避免家禽排泄物帶來的病菌,但不可以用水清洗,自來水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從蛋殼污染進去。但在放置入冰箱時,要將尖端朝下,讓蛋的氣孔保持在上方,維持蛋活性,這樣可以保存久一點。不過因為菜市場或傳統零售雜貨店的蛋,並沒有標示生產日期,買回家最好儘快食用完;千萬別放置超過一個月,有時會因為病菌或氣孔被蛋白淹沒,可能會造成蛋的腐敗甚至臭掉。別生吃雞蛋雞肉的污染除了怕禽流感外,另外就是沙門氏菌的感染,所以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在冬天時吃火鍋,許多人喜歡用生蛋來作調醬,很容易吃進病菌而得腸炎,把蛋煮熟來吃才是最安全的吃法。鹹鴨蛋的挑選鹹鴨蛋很好吃,尤其是在炒苦瓜、地瓜葉或空心菜時特別有味道,但是因為含鈉量太高,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小心選用。購買回來的鹹蛋應該還是要放置冰箱較為安全,選購時要挑蛋殼完整,無斑點,表面光滑的蛋,而且不要太常食用哦!• 皮蛋/是鴨蛋的加工品,但重金屬一直是它難擺脫的陰影,因為皮蛋製作過程中,必須要用強鹼來分解蛋白質,使它成為凝固狀態,所以銅和鉛的添加時有所聞,為了避免重金屬的傷害,購買有CAS認證的商品,起碼比較安心。(本文摘自/家禽履歷故事/大塊文化)

寒冬離開被窩要十足勇氣 八成上班族妄想要「寒流津貼」

寒冬離開被窩要十足勇氣 八成上班族妄想要「寒流津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冷氣團報到,外頭低溫環伺,也讓眾多需早起的民眾,若要踏出被窩一步,難度簡直猶如登天,以至於冬天最勇敢的事,就屬能了當掀開被子,而根據人力求職網的調查發現,低溫來襲,的確讓一堆不勇敢的上班族,心生退怯之意,為找尋與低溫求和的方法,就只好打電話向公司請假,其中,只有一成四的上班族,不受寒冬影響能正常上下班。低溫之下 大家都不想上班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高達66.7%的人表示,最近遇到寒流,曾經有過「不想上班」的念頭,寒流來襲時,有63.5%的人透露,「容易疲憊,想睡覺」,其次為「覺得工作效率變差」(49.2%)、「容易感冒咳嗽,影響工作進度」(39.7%),另外各有19%表示,「容易感覺飢餓,身體無力」或者「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僅僅一成四(14.3%)的上班族,自認工作狀態「完全不受天氣影響」。冷氣團報到 九成上班族會賴床不僅工作狀態受影響,在寒冷的天氣當中,想從暖呼呼的被窩中起來,對不少上班族而言,的確有些痛苦!調查就顯示,因為冬天低溫的關係,九成四(93.7%)的人指出,會因此「賴床」,平均賴個11.7分鐘,要多花費十二分鐘才能起床,結果可能導致晚到公司的命運,有38.1%的人表示,曾經在冬天的上班日「遲到過」,同時一個月平均遲到2.7天,甚至還有近兩成(19.1%)指出,因為冬天低溫的關係而「請過病假」,平均每個月請假1.7天。寒風中上工,困難度提高,也因此有多數上班族認為,應該要有所為的寒流津貼, 83.5%的上班族認為,應該制定「寒流津貼」的規定,同時如果碰上寒流來襲,但需要戶外工作,若以一天八小時來看,上班族平均期盼的日薪,能有1,875元。對於寒流津貼的想法,以及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霾害假、空汙假,企業怎麼看?調查指出,只有兩成三(22.8%)贊成有所謂的「霾害假」或「空染假」;至於戶外工作時,只有近兩成(19.3%)的公司表示,願意提供員工「寒流津貼」。

菸照抽酒照喝 男子罹乾癬嚴重惡化

菸照抽酒照喝 男子罹乾癬嚴重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皮膚紅腫癢,皮屑一直掉,更嚴重一些,還會侵犯關節,造成永久性破壞,這是乾癬的典型症狀。台中就有一名林姓男子,太太懷孕那年,身體開始出現搔癢脫屑的情況,起初不以為意,菸照抽酒照喝,作息同樣不正常,症狀也因此逐年惡化,乾癬蔓延到全身, 甚至連關節都出現局部病變,才開始接受治療。嫌醫師藥物沒用 找上偏方症狀更嚴重不過,林男並沒有因為就醫,而回歸治療正途。治療之初,他開始服用了兩個月風濕免疫科開立的藥物,不料因嫌棄效果太慢不滿意,中途聽別人介紹跑去接受號稱乾癬權威的自費中醫療法,花了大把鈔票症狀不但沒改善,還越來越嚴重,因此再度重回到風濕免疫科門診服藥。大里仁愛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霍安平表示,全球現今治療大面積乾癬或乾癬性關節炎的主流方式,已不再使用口服或塗抹的類固醇,或是照光,而是使用口服免疫調節藥,甚至合併新一代的生物製劑來治療。新型態的治療方式不僅效果顯著,副作用甚至非常的少,只不過嚴重乾癬或其他全身皮膚疾病,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作用效果較慢,有些患者個性比較急,常常沒耐心而無法規律回診追蹤及服藥,導致治療效果有限,甚至因沒耐心而放棄治療。他呼籲,唯有配合專業醫師的醫囑,耐心治療,不去亂找偏方或服用來源不明的中草藥,才能讓嚴重乾癬完全受到控制而不復發,也才能尋回生活的美好。

空氣滯留 西半部拉空汙警報

空氣滯留 西半部拉空汙警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呼吸道疾病與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要注意近期的戶外空氣品質。根據環保署的資料指出,近幾天由於東北季風減弱,天氣穩定,但受到地形及迴流天氣影響,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空氣中的污染物因此容易累積。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 應多留意空氣品質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發布之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上午西部地區空氣品質普遍不佳,環保署估計這種情況會持續幾天,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婦及肥胖者等過敏族群,要戴口罩出門及減少戶外停留時間。另外,因戶外運動會加速心肺活動,對於健康影響加大,因此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近日減少戶外運動,並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