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手機當「生活保母」 老花患者激增三成

手機當「生活保母」 老花患者激增三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無聊之時,拿起手機漫無目的的撥一撥,是殺時間的好方法,與旁人無話可聊,尷尬之時,拿起手機假裝沉浸其中,更是解圍的好良方,但也因現代人時時都要智慧型手機來做「生活保母」,讓眾多人陷入老花風暴之中,日前,就有一名四十八歲林姓婦人,為了江蕙,天天手機猛滑九小時,導致老花眼瞬間加重,嚇得她趕緊看眼科,還以為是眼中風!婦人排隊三天 每日猛滑手機九小時這名婦人,日前因瘋搶江蕙演唱會門票,排隊苦守長達三天,又時間實在攏長,只好拿起手機猛玩遊戲,不料,終於如願以償,辛苦總算值得,拿到門票該歡慶的時刻,婦人的頭卻陣陣頭痛,眼周痠痛,看近物竟朦朧一片,她才驚覺大事不妙,一度以為是眼中風,急奔眼科診所檢查,所幸虛驚一場,原來是長期用眼過度,導致老花加遽,目前先用多焦眼鏡撐著,未來打算做老花雷射手術,解決問題。年紀超過40歲 就會老花上身 手機別再狂滑了!眼科醫生林丕容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的老花患者,門診老花病患也因此激增三成之多,尤其是眾多40歲左右的中壯族群,更是智慧型手機潮流下,老花最嚴重的受害者。他近一步指出,門診上多數患者都會認為,近視不會得老花,亦或還年輕不會有老花,但事實上,只要年紀超過四十歲,就會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老花現象,而大多數的患者,得知老花的第一時間,無不大感震驚,不可置信,可見民眾對於老花眼的認知,仍有待加強。林丕容指出,只要有看近物有看不清楚的症狀,就得懷疑有老花,而三十歲以上的民眾,若要防止老花眼上身,建議能透過使用濾光眼鏡,避免高能量螢幕藍光的傷害。在飲食上,則能補充富含葉黃素與維生素A、B、C、E等的食物,對於維持眼睛健康都有顯著的幫助,而各類含有抗氧化成份的蔬果,都是最好的護眼聖品,運動方面,能選擇乒乓球,同樣也能有預防老花的效果。

老人起床做「長壽操」 急性心血管疾病都嚇跑

老人起床做「長壽操」 急性心血管疾病都嚇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寒流一波接一波,今日氣象局也發出低溫特報,北部氣溫將直探十度以下,對於老年人而言,每次低溫來襲,更是如臨大敵,各種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將環伺左右,虎視眈眈,建議老年人每日早上下床前,都能先手腳活動活動,請勿貿然感趕著下床,才能免除突發致命疾病。大千醫院復健科醫師李明珊建議睡醒之後不要急著起身,先在床上平躺一下,接著可以做「呷百二大千發熱起床操」活動手腳,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和,就能減少意外發生。以下列出熱身操作法:1) 動作一/手部運動,先將十指打開再雙手緊握,重覆抓握十次為一回合,連續做三回合,此運動可以增加手部肢體末梢循環。2) 動作二/腳踝動作,用雙腳打節拍,也就是雙腳往下踩到底再往上勾到底,來回做十次為一回合,連續做三回合,可幫助增加腳部肢體末梢循環。3) 動作三/下肢伸展運動,首先,先將手環抱在膝蓋後方,做單膝抱胸,抱緊到底時停留十秒,兩邊各做三次,以增加下肢的柔軟度。4) 動作四/雙腳空中交替踩腳踏車,來回10次,可以避免髖關節、膝關節的晨間僵硬。5) 動作五/腰部骨盆的旋轉動作,雙腳屈膝、腳板踩在床上,上半身保持貼床不動,下半身向左右扭轉,來回十次,此動作可以避免腰部的晨間僵硬,增加身體柔軟度。在四肢及身體的熱身運動結束後,則可以進行起床動作,李明珊表示,正確的起床動作是先側躺,再把雙腳放到床下,用手將身體慢慢撐起坐在床邊,以此方式起床,腰部較不易產生過多傷害,因此平常可多練習並養成習慣。李明珊醫師提醒,冬天睡醒時可以先在床上平躺一下,再活動四肢與身體,然後慢慢起床,讓身體能夠有清醒的時間,起床之後也要注意保暖,才不會因為溫差大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或猝死。

男童咳3週 竟是因釋迦籽卡氣管

男童咳3週 竟是因釋迦籽卡氣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孩子久咳不癒,竟是吞食異物造成!一位2歲多的小男生,因為久咳不癒長達3週,以及輕微發燒38度,雖然先前曾多次到附近診所求治,症狀卻不見改善,陣發性的咳嗽和濃濃痰音還是很明顯。醫師說,經仔細檢查發現,原來是支氣管卡了一粒釋迦籽,造成男童咳不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龍厚玲醫師表示,向男童媽媽詳細詢問病史發現,三周前曾給小男生吃釋迦,但他邊吃邊玩,過程中不知甚麼原因,曾突然開始用力咳嗽長達2分鐘,接著就出現久咳狀況。經過醫師檢查,證實為右側主支氣管的異物阻塞。最後,在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發現竟是一粒釋迦籽。龍厚玲醫師指出,兒童久咳原因很多,最常見原因還是肺部或呼吸道感染。但在1歲到3歲的年紀,常常會將身邊伸手可及的東西,例如像花生、水果籽、堅果類、彈珠等放入口腔,部分吞入食道進入腸胃道,較不幸的就會進入氣道,造成呼吸道阻塞。卡呼吸道  恐造成窒息喪命前面提到的小男生,因為好動一面吃水果一面玩耍,造成口腔中該吐出的水果籽誤入氣道。異物進入呼吸道,嚴重會發生立即性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而喪命。若異物較小,落入更深支氣管,就可能以久咳併發繼發性感染,嚴重甚至會敗血症。排除異物  可實行哈姆立克急救法因此龍醫師提醒家長,家中3歲以下小朋友伸手可及之處,不可以有像花生米大小的異物,包括彈珠、玩具的小零件、掉落的果仁等。進食也應養成安靜坐著吃的好習慣,進食過程中儘量全程陪同監督,水果最好能先去籽再吃。一旦真的發生異物吸入,家長應先快速視察小朋友的生命徵象如呼吸及膚色,若有疑似完全呼吸道阻塞產生窒息,例如無法呼吸或講話發聲、手在喉部亂抓,臉部出現充血,嘴巴發黑,應立即實行哈姆立克急救法排除異物並緊急送醫。

年節大掃除把握4招 酸痛不來擾

年節大掃除把握4招 酸痛不來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農曆年將至,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但在打掃之際,許多婆婆媽媽常會因為姿勢錯誤或施力不當,造成腰酸背痛甚至肌肉拉傷。因此復健科醫師提醒,大掃除重點就是分次做,注意姿勢與善用工具,才能避免酸痛找上身。一名家庭主婦林太太,因年輕時工作的關係,導致手腕有腕隧道症候群,平日裡會有手麻、無力等症狀產生,近日大掃除擰抹布的動作反而讓她的手腕疼痛加劇;另一位張太太則是因為擦窗戶手一直伸高而擦到肩頸痠痛,手臂只要抬起來都覺得吃力與不舒服。注意姿勢+善用工具 打掃不費力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郭世勳醫師表示,前者因為患者本身的狀況加上又重複持續擰的動作,才造成手腕不適增加。建議若已有不適的症狀,就不要再做會加深影響的動作,例如可選用腳踩式拖把,免去老式手擰拖把的麻煩;使用乾布擦拭或除塵紙巾以減少需要擰抹布的次數;高處打掃則可利用長柄掃具與小板凳減少高度,避免脖子與腰部扭傷,手臂也不會因為過度延展造成肩頸痠痛。避免重複高強度工作 分次做遠離酸痛郭主任表示,年節大掃除因為打掃的地方眾多,當重複高強度、高密度的工作,就很容易產生酸痛疲勞,建議能事先分配打掃順序一天做一些,並以正確姿勢和適合的清掃用具進行,而不是一鼓作氣蠻力的掃到底,最好可以和家人分工合作。他也提供4個常見的打掃要點,防止酸痛上門:●高處打掃/利用長柄器具減少手臂伸展,小板凳可增加高度。以兩手進行避免肌腱炎與網球肘的產生。●拾舉物品/先蹲下再搬,避免腰部受傷,物品盡量勿光靠手掌拿取,用手臂的力量才能挺起脊椎並減少手腕受傷;若需要長時間蹲著,建議坐小板凳防止腳麻。●擰抹布/以兩手前後轉動的方式擰乾抹布,重點在避免過度彎曲手腕,才不會造成扭傷。●掃地、拖地/上半身像打太極拳般的鬆而直,若需降低身體重心以弓箭步較適當。

打疫苗也中標!流感病毒變異 2歲童併發重症遭奪命

打疫苗也中標!流感病毒變異 2歲童併發重症遭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國內已進入流感的流行季,因此提醒民眾,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皆為流感高危險群,所以,不要掉以輕心,如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及活動力低下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確保健康,因為日前就發生了一起,幼童因感染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的案例。童發病一週 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疾管署表示,該名死亡個案為北部2歲大男童,雖於去年有接種流感疫苗,但在9日時,因發燒、咳嗽等感冒症狀,陸續至診所就醫三次,13日出現呼吸窘迫、胸部凹陷現象轉至醫學中心,並送至小兒加護病房治療,不過,仍不幸於15日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流感檢驗結果為H3N2。流感已達高峰期 病毒均以H3N2為主歷年來台灣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進入流行,一般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於3月後脫離流行期,但上週類流感急診病例百分比為9.77,社區流感病毒陽性率約為9.2%,整體而言國內已進入流感流行期。自去年8月起至今,全國累計73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6名死亡,93.8%的死亡病例有慢性病病史,且北半球整體流感活動持續,因此,各國多已進入流感高峰期,病毒主要流行型別均以H3N2型為主。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 助於降低感染率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剩餘量約10萬劑,請符合公費條件的民眾儘速接種,另如有疫苗接種需求但不符公費條件之民眾也可自費接種,以提升自我免疫力。此外,平時也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呼吸道衛生,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避免流感病毒侵襲,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

對抗禽流感免心驚 家禽產品煮熟吃

對抗禽流感免心驚 家禽產品煮熟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隨著禽流感疫情擴大,民眾對於購買家禽類產品疑慮多多,到底生活中要如何才能遠離禽流感病毒危險?對此,營養師表示,選購家禽產品時需注意切勿在來路不明的攤商購買,零售散裝或沒包裝的禽肉與蛋亦不宜購買;另外,購買食物的區域不應有活禽;放置於生禽肉或蛋旁邊的熟食也不應購買。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成大醫院營養部賴惠珊營養師說,在烹調方面,將食材洗乾淨,雞、鴨、鵝及蛋類等家禽產品,一定要徹底煮熟才可食用;注意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烹調時不要將觸摸過生禽肉、生蛋的手部或器具,又接觸熟食,或把煮熟的食物放在裝過生鮮家禽產品,且尚未洗乾淨的容器或碗盤裡。他也提醒,料理生鮮禽肉及蛋類後應立即洗手,刀具、砧板等使用器具也要徹底清洗乾淨,才可再度使用。只要多注意日常生活及飲食的衛生安全,即可預防禽流感,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歲末尾牙、聚餐多!進食8技巧 讓你照吃不肥

歲末尾牙、聚餐多!進食8技巧 讓你照吃不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這套輕斷食法,是以7天中「5天正常吃:2天少吃」來控制一週飲食內容,如果妳已經安排或臨時這週某天要聚餐,還是可以開心赴約,只要遵守以下原則,且隔天就斷食,讓胃腸休息。我總是提醒學員,把每天吃飯時間、各餐食物內容、熱量等記錄下來,方便檢視自己的用餐習慣,遠離難瘦的關鍵。技巧1)按順序進食,先吃膨鬆、體積大、低熱量的菜和湯。研究證實,改變進食順序:先喝湯→吃蔬菜→吃肉類→最後吃澱粉類,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可避免身體吸收過多的熱量,輕鬆減肥。 技巧2)每口要咬30下,每餐吃30分鐘以上。 聚餐時,習慣邊聊邊吃,不知不覺咀嚼次數會變少,速度會變快,吃得東西就會變多。我建議吃東西時,每口食物至少嚼30次再吞下,且用餐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才會讓大腦感到「飽」,避免不小心就吃過量。技巧3)選擇天然、看得出原始形狀的食物,不吃加工食品。做工繁複、失去食材原本樣貌的「功夫菜」,不僅養份已經流失,而且往往添加各種調味料。加工食品則常添加過量的鹽份、油脂,甚至化工賦形劑、色素、香料、防腐劑;吃了高鹽份食物,會容易口渴、想吃甜食或喝汽水,導致肥胖;化學加工品更會傷害你的肝腎。外食聚餐時,還是要多吃天然食物才是。技巧4)避免勾芡菜餚、濃郁湯汁、濃稠醬汁。即使是低卡的青菜,用勾芡料理的熱量,比沒有勾芡的熱量高出3倍。因為芶芡是屬於純澱粉,經由人體的吸收後,會讓血糖飆高。技巧5)遠離油炸料理,去掉動物外皮。吃到飽、桌菜、小吃中,一眼就看出的油炸物妳知道要避免;但有些炸過再滷、或路邊攤的油豆腐等,因為「變身過」很容易被忽視,要特別小心!此外在吃肉類時,要把皮去掉,至少可以減掉100卡以上熱量。技巧6)避免重口味食物、醃漬物、甜食。有人斷食日在外用餐,想說只吃小菜沒問題,其實醃製類小菜千萬不能碰,它們不僅熱量偏高,食材來源和保存方法也讓人擔心。此外,節日聚餐或生日派對,斷食日請不要吃甜食,等隔天正常日再適量吃!技巧7)每餐都有要綠色蔬菜,戒掉內臟與肥肉。外食族特別容易缺乏膳食纖維,因此,斷食日就算外出用餐,每餐都一定要有1~2份的綠色蔬菜,提供足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解便。而油脂高的內臟和肥肉,最好連正常日也少吃。技巧8)下午茶可選擇無熱量飲料或開水。喝下午茶時,可以點非調味粉、用天然茶葉籽煮的花草茶,或無糖咖啡,藉此多攝取水份,有助利尿消水腫。此外,用餐過後,可以邀朋友在附近散步、逛街,能幫助腸胃消化,每散步30分鐘還能消耗約75卡的熱量。(本文摘自/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蘋果屋出版)

咖啡適量喝!降低皮膚癌、糖尿病風險

咖啡適量喝!降低皮膚癌、糖尿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咖啡,是國人近年來日盛風行的飲料,有多數人習慣早上起來喝一杯咖啡,下午精神不濟、想睡時也喝咖啡,晚上熬夜忙於工作,更少不了咖啡,因此,對於時常加班、容易疲勞的人來說,咖啡是生活中少不了的重要飲品,且關於咖啡對身體的影響,正反論述從來都沒有停過。每日4杯 可降低皮膚癌風險日前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期刊》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喝咖啡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機率,相對低於2成,但若喝無咖啡因的咖啡,則未見關聯。該研究主要是由耶魯大學公衛學院,針對近46萬名平均63歲的人,進行飲食習慣問卷調查長達十年,結果發現每天喝4杯咖啡以上者,罹患皮膚癌的風險,較少喝咖啡者低於2成。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此結果仍處於初步階段,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分析。飲用不加糖咖啡 可降低糖尿病發生率除了可降皮膚癌風險外,其實過去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只要適量的飲用,包括心血管、糖尿病、記憶力等方面,都可以獲得改善及避免,舉例來說,美國先前針對第二型糖尿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喝咖啡習慣的人,罹患風險降低1成左右,但也要提醒民眾,雖然咖啡可能幫助體內提高基礎代謝率、減少糖尿病風險,但若含有加糖、奶精的咖啡,則可能會對健康出現負面的影響。骨鬆、失眠者 飲用咖啡要當心雖然多數研究皆指出適度飲用咖啡,對身體有正面的影響,但衛生局也曾提醒過民眾,對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失眠、腸胃疾患等慢性病,過量飲用咖啡將對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300毫克以下為宜。

口罩擋不了霾害 醫:慢性呼吸道患者少出門

口罩擋不了霾害 醫:慢性呼吸道患者少出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國霾害嚴重,東北季風將霾帶到台灣來,造成台灣空氣汙染,而南投醫院也提醒民眾,一般口罩無法防護霾,建議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霾害嚴重時,減少出門次數。南投醫院胸腔內科施志宏醫師表示,霾是車輛、工廠所排放的汙染物,與空氣中的水氣結合,在逆溫層下方堆積,加上光化汙染、降水偏少、幅合、大氣擴散條件不良所形成的能見度降低現象。細懸浮微粒 恐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而且粒徑小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對健康影響很大,此細懸浮微粒進入人體後,在肺部吸收,造成肺部以及全身性的傷害,易形成慢性支氣管炎、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者是支氣管纖維化等症狀,使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狀加劇,甚至引發急性發作之狀況。因此,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呼籲民眾,在環保署發布霾害新聞消息時減少出門,平時亦可至環保署網站查詢空氣品質現況,查看台灣各地區的細懸浮微粒指標,當細懸浮微粒濃度達36 μg/m3(第4級),少至戶外活動,以保護呼吸道以及肺部遭受侵害。若感到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加劇時,需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世界展望會寒冬送「暖」!助特況家庭渡難關

世界展望會寒冬送「暖」!助特況家庭渡難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世界展望會在農曆新年前夕,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浥注關懷。國小三年級的小芳(化名)生長於單親家庭,因母親洗腎、外祖父中風,主要負擔家中經濟的哥哥因車禍骨折,目前無法工作。因此,22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贈送4台全新電暖爐,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給像小芳家有急迫需要的家庭,小芳開心的說:「有了暖爐,我就不怕冷了!」,也藉此機會感謝社會大眾所給予的愛心捐款。關懷特況家庭  助孩子成長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102年全國低收入戶戶數為148,590戶,較前一年增加近3千戶,顯示國內生活困苦的家庭比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經濟環境的持續低迷,讓原本已處於弱勢的家庭,若突然面臨經濟或家庭變故,兒童的健康和教育權益將大受影響。因此台灣世界展望會將提供特殊景況家庭生活援助,透過每戶每月2000~5000元不等的經濟支持補助,以及社工定期關懷訪視,協助特殊景況家庭解決生活困難,邀請您幫助兒童在困境中仍能獲得基本生活照顧,並使兒童及其家庭得以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