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吃對就有好情緒!10種紓壓快樂食物

吃對就有好情緒!10種紓壓快樂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推薦大家可以多多攝取的食物,讓我們的心情愉悅、情緒穩定。以下這十種食物都是在生活中垂手可得的,輕易就能安排在每天的飲食計畫中,吃對食物心情自然會變好。1)麥片/麥片是我們早餐的好朋友,既方便又營養。一般對麥片的印象就是當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降膽固醇,但是不知道麥片更含有很多幫助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營養素。像所含的豐富維生素B6,能幫助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讓我們有鬥志的「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讓我們有戀愛感覺的「苯乙胺」等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吃麥片實在好處多多,從早餐就來碗麥片,帶著一天的好情緒迎向挑戰。2)黃豆/黃豆實在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食物,它除了可以磨成豆漿、做成豆腐,我們更鼓勵大家多多利用它來入菜,如黃豆燉飯、黃豆蒸魚等。黃豆不但能提供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它豐富的卵磷脂更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卵磷脂可以代謝成「乙醯膽鹼」,這是讓我們思考清晰、有衝勁的神經傳導物質。此外,黃豆更含的豐富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是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絕佳食材。黃豆亦是含麩胺酸(Glutamine)數一數二的食物,可以在體內代謝成γ-氨基丁酸(GABA),幫助心情放鬆不焦躁。由此看來,黃豆能讓我們快樂、放鬆,有機會就多喝喝豆漿、吃吃豆腐,或以烘乾的黃豆當零食,都是不錯的選擇。3)鮪魚/鮪魚是人們常吃的魚類,鮪魚罐頭更是常見。它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富含深海魚油EPA及DHA,而DHA也是我們腦細胞膜合成不可缺少的原料。此外,鮪魚也含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所需的重要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等。常常聽說多吃鮪魚會讓腦袋瓜變聰明,其實還會讓情緒變好喔。4)小魚乾/小魚乾實在是一種便宜又營養的食物,拿來燉稀飯、熬湯、煮莧菜,甚至當零食都很好。小魚乾富含的鈣質,是神經系統運作或是神經傳導物質要釋放時不可缺乏的營養素。此外,它豐富的精胺酸、鎂、鈣,都有助於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幫助學習力及記憶力。此外,小魚乾含有非常豐富的苯丙胺酸,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多巴胺可以讓人產生戀愛的感覺。雖然我不認為吃小魚乾時會有戀愛的感覺,但是裡面的確富含許多營養素能放鬆心情。5)菠菜/根據研究發現,如果體內的葉酸不足會有憂鬱的現象,其實這和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不足有關,因為上述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對情緒都有正向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多吃一些葉酸充足的食物。蔬菜中的菠菜是葉酸含量數一、數二的。菠菜內的高草酸含量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並不是補鐵最好的蔬菜,但卻是補充葉酸的好蔬菜。想讓情緒變好,正向思考,不要忘記在飲食中常吃菠菜。6)芭樂/維生素C是身體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可缺乏的營養素。多巴胺讓我們有自信、快樂的感覺;去甲腎上腺素能產生向上的動力。此外,維生素C可以讓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下降,過多的皮質醇會讓人莫名焦慮,同時本身也是腦細胞殺手,所以多補充維生素C真的對情緒有正向的幫助。芭樂算是本土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豐富的水果,也是肚子餓或嘴饞時最佳零食。多吃芭樂不但能有好皮膚,也會有好心情、好氣色。7)黑芝麻/我常推薦素食者喝豆漿時可以加上黑芝麻,主要原因是豆漿的鈣實在遠不如牛奶,加上黑芝麻就可以把鈣質補起來。三分之二湯匙的黑芝麻與半杯牛奶(約一百毫升)所含的鈣質量是一樣的,而鈣質是放鬆心情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黑芝麻也富含很多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營養素,如苯丙胺酸、葉酸、菸鹼素、銅等,讓我們有衝勁、神清氣爽。所以無論是當零食、加入飲料、或是入菜都很好,不但能提味,也補充了讓我們情緒正面的好食物。 8)葵瓜子/葵瓜子是所有堅果中維生素E含最高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可以保護腦細胞。此外,葵瓜子也含豐富的鎂,能夠幫助代謝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讓我們比較不焦慮。葵瓜子也含豐富合成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B6、菸鹼素等。在早餐麥片或午晚餐的沙拉裡撒上一些葵瓜子,就像在飲食中撒入快樂的種子。9)小麥胚芽/小麥胚芽算是比較不普遍的食物,不過現在有機食品店也很容易買得到。小麥胚芽的維生素E含量也頗高,這種油溶性抗氧化劑對保護腦部的細胞膜很有幫助。小麥胚芽所含的營養素,能幫助色胺酸、褪黑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合成。胚芽是種子未發芽時,營養集中的精華所在,是讓一顆小小種子能「突破困境」長成樹苗的能量泉源,因此多吃一些小麥胚芽,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能量。10)低脂奶/研究顯示,體內鈣質濃度較低的人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暴躁,因此補充鈣質不是只是為了預防骨質酥鬆,也為了能有好的情緒。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每日可以喝兩杯低脂奶,除非有宗教因素、體質過敏或是環保方面的考量,喝低脂奶來補充鈣質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現代人攝取油脂的機會太多,不需要喝全脂奶。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可以考慮喝優酪乳或是吃起司。(本文摘自/吃對了,才有好情緒/臉譜出版)

年節流感、腸胃炎盛行 幼童容易中鏢

年節流感、腸胃炎盛行 幼童容易中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年節期間除了早晚溫差大外,時常會有家族返鄉、旅遊接觸人群的機會,醫師表示,這段期間是病毒最活躍的時機,也是許多疾病傳染的高峰期,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最多,通常抵抗力較差的小朋友,很容易中鏢,值得家長多加留意。病毒多以口沫傳染 身體不適應盡早就醫小兒感染科醫師吳宗樺表示,許多人搞不清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的區別,除了發燒、咳嗽、流鼻水是兩者都有的症狀外,流行性感冒的感染傳播力強,多以飛沫傳染,能夠使患者有頭痛、全身倦怠、肌肉痠痛的不適感,另外,也有可能伴隨著中耳炎、肺炎的引發;嚴重者恐有重病身亡的危機,而老人與兒童是最容易罹患的兩大族群。腸胃炎感染強 以輪狀、諾羅病毒為主除了流行性感冒的盛行,罹患病毒性腸胃炎的人數也增多,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近期因腹瀉上門求診的比例較去年同期來的多,並且感染源以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為主;多數病患為學齡前的幼童。吳宗樺指出,罹患腸胃炎常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輪狀及諾羅病毒就是造成此現象的始作俑者,而傳染途徑大多為糞口間接的傳播或者是飛沫傳染。吳宗樺呼籲,倘若不幸感染輪狀及諾羅病毒的患者,應多補充電解水,在飲食方面,以清淡食物為主,而出席公共場合請配戴口罩,以免傳染給他人;除此之外,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也是重要的課題,應落實勤洗手的習慣,並且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在與他人共時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口沫傳染,如出現腹瀉、嘔吐及其他不適症狀,請立即就醫。

雷射美白非萬靈丹 對症下藥打擊肝斑

雷射美白非萬靈丹 對症下藥打擊肝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剛做完雷射手術的粉領族來到診所諮詢:「醫生,為什麼我之前做了淨膚雷射,黑斑到現在沒有完全消失!是不是雷射能量不夠?」這是民眾常常有的疑問。皮膚科醫師曾忠仁表示,深層斑需要多次治療才能逐漸淡化,若是求快而用太強的能量,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欲速則不達!雷射治療需適量 過多恐留下疤痕雷射去斑可能留下疤痕,在接受治療前要多注意!曾忠仁醫師表示,淨膚雷射是利用「選擇性光熱療法」的原理,雷射能量聚集將黑色素擊碎並移除,對於淺層斑如曬斑、雀斑、老人斑,及咖啡牛奶斑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若是如顴骨母斑、太田母斑等深層斑,就需要多次才能逐漸淡化斑痕,若是求快而使用過強的能量,恐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甚至留下難以抹滅的疤痕!曾醫師呼籲,在尋求雷射美白之前,還是得清楚造成自己臉上斑點的病灶究竟從何而來!多數女性受肝斑困擾 使用去斑膏需耐心配合曾忠仁醫師說:「雷射治療並非除斑的萬靈丹,從業20多年來,最難纏的就是好發在成年女性身上的肝斑困擾。」肝斑形成大多數是荷爾蒙雌激素影響,名稱由來是因為產生斑點色澤近似肝臟,因此與肝病其實是沒有關係的;顏色斑駁從淺色到深色都有,形狀面積大小都不一定,多分布在顏面中央的部位,尤其是雙頰周圍最常見。肝斑的復發率相當高,許多女性因為想要消除肝斑,幾乎每週花錢進行雷射治療,到最後反而留下顏色深淺不一的色塊在臉上。因此,曾醫師表示,肝斑最基本的預防方式就是避免曝曬,並避免使用日光敏感性藥物和保養品;在治療肝斑上,建議可使用三合一去斑膏,除了能減緩單一成份對皮膚的副作用,只要有耐心正確配合使用,據診間經驗,2個月後約有7成患者的肝斑症況可逐漸淡化。遵守保養觀念 美白皮膚有一套要打擊斑點、美白肌膚,須注重很多因素,如生活作息、遺傳、日曬、飲食習慣或是化妝品及保養品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皮膚暗沉,漠視正確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過度強烈美白的手法,反而會讓臉部肌膚細胞受到太沉重的負擔。只要聽從專業醫師的建議與步驟,切勿迷信坊間偏方或是過度雷射,才是正確的美白觀念。

了解自身基因密碼 有助預防罹癌風險

了解自身基因密碼 有助預防罹癌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知名藝人余天年僅31歲的女兒罹患大腸癌消息曝光後,掀起了民眾進行大腸癌檢驗的熱潮。其實癌症歷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5分40秒就有1人罹癌,顯示癌症問題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有鑑於此,目前國內已開發出針對華人的癌症風險基因檢測晶片,有助於民眾遠離癌症威脅。癌症使人恐慌 基因檢測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現代人因飲食和作息的不正常,長期下來使得癌症成為歷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談到癌症大家無不人心惶惶,擔心自己處於罹癌的高風險群。目前國內已有針對華人所開發的癌症風險基因檢測晶片,可利用基因檢測結果以及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從飲食、生活型態、環境改善上給予適當的調整,讓民眾對於如何遠離風險,有更明確的方向。刷刷口腔內側 多種病症一起檢測癌症風險基因檢測的流程簡便,營養諮詢中心醫師蘇聖傑表示,檢測主要是採集口腔內側兩頰的細胞,只需用採撿刷在口腔內側磨擦數次,沒有侵入性,也沒有風險,其檢測內容包含:惡性腫瘤指標、心腦血管健康指標、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痛風、非酒精性脂肪肝、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青光眼、卵巢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等疾病的潛在風險。蘇醫師進一步說明,若檢測後發現有罹癌的高度風險,則可透過「癌症mRNA檢測」反應體內癌細胞的真實現狀,定期針對血液裡RNA分子是否有癌細胞的訊號進行偵測及追蹤檢查,便可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益處。由於基因檢測比一般的蛋白標記、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都來的敏感,透過晶片比對技術,可在早期發現隱形風險,也把人為的誤判因素降低。遺傳病史者風險高 做好檢測很重要最後蘇聖傑醫師也提醒:有多基因遺傳病家族史風險的人最需注意,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帶有遺傳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導致各類型癌症的基因;確診患有家族遺傳性癌症的人,也可通過基因檢測未來尋求更合適的化學治療方案。此外,基因檢測必須由專業醫師或有經驗的營養師進行評估與報告解讀,才能幫助民眾真正瞭解自己的基因密碼。

寒流不斷!感染腺病毒兒童激增2倍

寒流不斷!感染腺病毒兒童激增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來寒流一波波不斷,也讓六歲以下感染腺病毒的兒童因此增加不少,根據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統計指出,今年一月份確診感染腺病毒的病例,較過去增加了兩倍之多,若嚴重恐怕會引發細菌感染,甚至遭肺炎鏈球菌危害,呼籲家長不得不慎!今年腺病毒感染 較過去嚴重中國附醫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高彬表示,根據醫院統計,2014年腺病毒感染的病例數300例,遠超過2013年的99例,前一波的流行是在2011年309例,三年一次流行的趨勢非常明顯。尤其進入2015年1月份的病例數為55例,即超過去年月平均25例的2倍,由此可見,一般診所的病例數會更多,所以在這敏感的時期,醫師和民眾除了流感之外,也要特別注意腺病毒的感染。腺病毒感染 發燒恐超過十天以上黃高彬說明,腺病毒感染主要是上、下呼吸道的感染,比例約4:6,因為到醫學中心就診的小病人大部份較為嚴重,常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徵呈現。腺病毒也會導致結膜炎、咽喉炎、腸胃炎、膀胱炎、腦炎等,感染的年齡多在6個月至5歲之間,發燒的時間平均6.5天,有10%的小朋友會長達10天以上。也因此,常造成家長和醫師緊張,往往會誤以為細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但是腺病毒確實會合併細菌感染,常見的有肺炎鏈球菌和肺炎黴漿菌,所以,只有早期且快速的診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黃高彬提醒,腺病毒也可能合併病毒感染,如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疹病毒或巨細胞病毒等,病人的病程會因併發的細菌或病毒而有很大的差異,除了醫師們要很小心外,家長們也應進一步了解可能併發感染的可能性。

過年防疫不打烊 新北增設類流感特別門診

過年防疫不打烊 新北增設類流感特別門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假期前後是每年流感的高峰期,新北市今年截至2月15日已新增17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且因類流感至急診就醫人數1月已累計約6,000人,衛生局為避免年假期間急診壅塞,除原有的586家公費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院所之外,另再協調9家醫院,增設81診次「類流感特別門診」,從除夕到228連假每天都有門診,服務過年期間的就醫需求。流感3大高危險群:幼童、長者、慢性病患衛生局簡任技正李佳琪指出,每年流感疫情於12月開始上升,並在次年農曆年節達到高峰。他也提醒,預防流感侵襲,除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及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更要落實勤洗手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特別是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為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如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及肌肉酸痛,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必要時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並且在家中休息,以確保自身及親友健康。

補血必吃鴨血?豬血+維他命C也行

補血必吃鴨血?豬血+維他命C也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日「黑心鴨血」事件鬧的沸沸揚揚,業者疑似將飼料用的肉雞血,滲入食用鴨血中混充鴨血原料,而目前已知老四川、鼎王、無老鍋等名店紛紛淪陷,飼料用雞血混充鴨血,除了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外,就連製造出的鴨血,也可能會有生菌過多、抗生素殘留等問題,因此,不論是來源或製作過程,都充滿著許多食安風險。豬血+維他命C 有助提升吸收率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有許多民眾為了補血,都會選擇以吃血補血的方式進行補充,尤其是含有豐富鐵質的鴨血,但其實除了鴨血外,也可選擇豬血、雞血等來補充,雖然鐵質含量較低,但可藉由餐後補充維生素C的水果,來提升吸收率,只要持續補充,也可以達到補血的效果。鴨血強烈刺激性 對大腸黏膜傷大最後,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飼料用的材料在衛生標準上不適用於人體食用,除易發生細菌感染等問題外,冬天民眾常愛吃麻辣火鍋加上鴨血,但鍋裡的食材多屬於高油脂,且具有強烈刺激性,對大腸黏膜傷很大,吃太多會引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所以,提醒民眾應適量為宜。

久坐開車+大掃除 過年腰酸背痛者增3成

久坐開車+大掃除 過年腰酸背痛者增3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除舊佈新、家家戶戶總是卯起勁打掃,有些因姿勢不良不慎扭拉傷。此外,春節期間不論是方城之戰的麻將族、返鄉陷車陣的開車族、或久坐沙發的電視族、熬夜上網的電玩族、大展廚藝的媽媽族,都容易引起一連串的不適,導致過年前後,各類痠痛的病人增加近3成。急性扭拉傷先冰敷 緩解後再熱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沈蘊之醫師表示,若再加上常熬夜、抽菸或喝酒,會更損傷肝血腎陰,陰血不足濡養肌肉筋骨,使得肌肉變得較緊繃,肌肉筋膜失去原有彈性,更是罹患肢體痠痛或受傷的主要原因。按摩全身10穴位 遠離痠痛沈蘊之醫師也說,若不小心造成傷害,產生急性扭拉傷或挫傷,使得局部「紅腫」疼痛的急性發炎時,局部應立刻休息停止活動。在初起的1、2天內冷敷處理,可以止痛緩解抽筋,消腫及減少出血,降低發炎。而急性期緩解後則可用熱敷,可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也可藉由按摩穴位來緩解疼痛的狀況,如:●腰痛/腰痛穴、委中穴、大腸俞、養老。●肩頸痠痛/風池、中渚、後溪。●手肘痛/曲池、手三里。●手腕痛/陽谿、手三里。他也提醒,急性痠痛常見的迷思是認為應少活動、多休息,實際上適度活動可改善血液循環,還能牽拉肌肉以放鬆緊繃肌群。比如:腰痛可作強化腰背腹部肌耐力、肌力的訓練為主,每週至少3次,持續4~6週。並且漸進性的增加運動量,以個人能忍受程度為原則。或是鍛鍊中醫養生「八段錦」,可加強肌肉伸張。如果真的需要臥床休息,時間不超過2至3天為佳。 

她大掃除後鼻水流不停 竟是塵螨作祟

她大掃除後鼻水流不停 竟是塵螨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哈啾!哈啾!」打不停,當心恐是過敏原在作祟!日前,一名57歲的張女士,在大掃除後,一直不停打噴嚏、流鼻水,為解決困擾,她曾到藥房買抗組織胺服用,但效果有限,直到就醫後,發現她的下鼻甲黏膜蒼白,鼻腔充滿清澈水樣的分泌物,經過抽血檢驗後,得知原來她對家塵及塵螨過敏,後來在醫師建議下,口服抗組織胺並合併使用類固醇鼻噴劑使用後,目前鼻水終於停了。依據過敏機轉 來決定治療方式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邱怡喬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常見的症狀為打噴嚏、鼻子癢、水漾鼻涕以及鼻塞,然而,過敏性鼻炎的致病機轉,主要是由三大要素所構成,包括過敏原、鼻黏膜以及過敏反應,所以,在治療方面也會跟著3大要素,而有所不同。1)過敏原方面/藉由抽血來檢驗特異過敏原免疫反應,知道自己對哪些常見的過敏原過敏,以後就提醒自己盡量避開,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發作的頻率,另外,針對藥物及手術治療無效的過敏性鼻炎,近年來可藉由減敏療法來獲得緩解。2)過敏的鼻黏膜/通常建議使用於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透過手術來進行處理,例如:黏膜下下鼻甲成形術、無線射頻下鼻甲成形術、下鼻甲雷射手術等。3)過敏反應/主要是藉由藥物來壓制過敏反應,一般常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有口服抗組織胺、口服類固醇、類固醇鼻噴劑及去鼻充血劑,其中去鼻充血劑適用於有鼻塞症狀者。避免過敏找上門 了解來源為首要總之,邱怡喬醫師提醒容易過敏民眾,最好先藉由抽血得知自己的過敏原為何,在盡量避開,以減少過敏發作,一旦過敏發作時,先以藥物治療,如藥物治療無效,在考慮手術及減敏療法。

百歲人瑞突頭暈 就醫檢查心跳竟只有31下

百歲人瑞突頭暈 就醫檢查心跳竟只有31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一名102歲的人瑞廖黃惜春,一月底因為突然頭暈、口齒不清,家屬帶她至急診就醫,醫師發現她心跳太慢,每分鐘只有31下,與家屬討論手術放置永久性心臟節律器,已康復返家準備過年。豐原醫院心臟科王敏雄醫師診斷,人瑞阿嬤不是中風是心跳太慢,一分鐘只有31下,正常人心跳每分鐘60~100下,如果三秒鐘沒有心跳,或者低於每分鐘50下,就有昏倒的可能,阿嬤每分鐘的心跳只有31,已經很危險。抗拒手術 人瑞從手術台坐起來王敏雄醫師也說,之前就發現阿嬤有心跳緩慢問題,建議放置永久性心臟節律器,不過家人考慮到她年事已高,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敢決定,這次因為急診就醫,才決定動手術。但替人瑞動手術醫師壓力別大,除了人瑞的身體狀況,不能和一般人相提並論,手術最高難度是,阿嬤還從手術台坐起來。原來手術只需局部麻醉,患者是清醒的,阿嬤因為高齡有失智的情況,不容易溝通,她發現不是在自己的床上,抗拒躺在手術台,要從手術爬起來「下床」,醫護人員連哄帶騙也沒辦法安撫,只得注射靜脈鎮定劑讓她「睡一覺」,好在一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恢復良好,10天出院返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