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肝癌復發貼近膽管 他電燒治療救一命

肝癌復發貼近膽管 他電燒治療救一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是號稱國人健康的三大敵人,其中肝癌更是長年高居於全國十大癌症死因的榜首!日前,一名60多歲的鄭先生,在多年前曾接受過肝腫瘤手術切除,只不過,沒想到在2年前時,肝癌復發了,並且有一顆腫瘤極為貼近膽管,治療手術風險高,因此,醫師建議接受極電燒治療,在不傷及膽管的前提下摧毀腫瘤,而術受至今也已追蹤兩年了,目前病人恢復情形良好,並未發現有殘存腫瘤。為避免傷及膽管 以電燒探針方式來治療雙和醫院消化科吳立偉醫師表示,在評估腫瘤的位置後,為了不傷及膽管,選擇以3根雙極電燒探針包圍膽管旁的腫瘤來治療,且為了保險起見,在治療的過程中也將支架放置膽管中,以防萬一傷及膽管時,可將破壞性降至最低,至於另外三顆腫瘤,則同樣以多極電燒的方式,將其根除於無形。姑息性療法 復發機率高由於傳統的單極電燒針,較適合用於3公分以下的腫瘤,而多極電燒的方式則是藉由多根雙極電燒探針,形成的熱能迴路,往內燒灼腫瘤,並往外燒出安全距離,才不會造成癌細胞殘存。吳立偉醫師表示,病人因腫瘤與膽管的位置極為接近,一般大多建議採取栓塞、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姑息性療法,但這些方式的復發機率高,預後不佳。B、C型肝炎患者 易產生肝硬化肝病是國病,手術切除可根除肝臟腫瘤,但B、C型肝炎患者很可能除了肝癌,還合併肝硬化或因其他疾病,以致開刀風險較大,所以,電燒治療成為手術外的另一個治療選項。吳立偉醫師表示,多極電燒是一種微創治療的方式,幾乎沒有傷口,治療時間短,若沒有立即的併發症,術後6小時即可以活動進食,一般住院天數也只約需3~4天就好,只不過,腫瘤燒灼術屬侵入性治療,有其風險及併發症。

下體長顆顆紅疹不在意 他遊東南亞得菜花

下體長顆顆紅疹不在意 他遊東南亞得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約三十歲男子連假期間至東南亞旅遊,返台後發現生殖器長出一顆顆紅疹,但不痛不癢因此不以為意,等到這些紅疹日漸茁壯,該名男子驚覺不對勁,至醫院看診後診斷為菜花,泌尿科醫師提醒,菜花會復發,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包括使用疫苗、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與從事安全的性行為才是保護自已的不二法門。菜花復發率高   性伴侶也需接受性病篩檢南投醫院泌尿科王樹吉醫師表示,菜花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型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經由性行為而傳染,少部分也會經由非性行為的接觸而傳染。因患者被感染部位會長出像花椰菜般之病兆,故得該名。而菜花好發的部位包括陰莖、陰囊、龜頭、內外陰唇、陰道、會陰部及肛門。王樹吉醫師表示,目前菜花的主要治療方法以局部治療為主,包括:液態氮冷凍術、藥品燒灼、手術切除、雷射或電燒等方式。另外菜花的復發率不低,治療後要定期追蹤,如症狀再發,應儘快就醫。更重要的是,性伴侶也應該接受性病篩檢,以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糗!罹患膀胱過動症尿失禁 嘿咻時竟然漏尿

糗!罹患膀胱過動症尿失禁 嘿咻時竟然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藝人雞排妹,勁辣風格時常引起媒體追逐,成為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但相較於行事高調的雞排妹,全台眾多罹患膀胱過動症,使得尿量始終不減,尿意永遠不退的「急排妹」卻顯得低調許多!根據統計指出,全台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人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膀胱過動症,但這些患者,因為有苦難言,時常低調隱忍不治療,因此長期受到「尿意」折磨,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好意思!我想廁所 約會很掉漆如果膀胱過動症不治療,會出現哪些問題?想像一個畫面,在與另一半甜蜜約會時,甚至猛烈激情時,突然尿意來襲,「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要去廁所」恐怕讓另一半感到十分掉漆,甚至壞了感情!泌尿科醫師郭漢崇就說,膀胱過動症影響生活非常廣泛,門診上甚至遇到男女在性行為時,女方突然漏尿的案例。雖然膀胱過動症,對不少患者而言簡直噩夢,但因為台灣人過於害羞亦或尊嚴問題,全台僅僅百分之十左右的患者,願意鼓起勇氣接受治療,郭漢崇解釋,產生膀胱過動症的主因,是因為膀胱在尿意未達正常排尿容量時,就出現無法抑制的迫尿感,使得患者在喝幾口水後,往往數十分鐘內,就很容易產生尿意。治療選擇多 患者實在無須逃避醫生不過,事實上治療膀胱過動症的方法其實不少,包括,最初期的行為治療,例如水喝少一點、少喝碳酸飲料等,若無效,後頭還有物理性訓練,像是膀胱訓練、骨盆底肌訓練,郭漢崇樂觀指出,預計今年五月我國會開放肉毒桿菌注射,更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此外,過去時常令人為之詬病的口服藥物治療,至今也獲得突破,傳統藥物副作用極大,雖能有效抑制膀胱異常收縮,但患者時常會有口乾、嗜睡、視力模糊的問題,患者很容易治療到一半,便因此打退堂鼓,寧願漏尿,也不願治療,幸好,近期有腎上腺素受體促效劑(Mirabegron),獲得健保給付,同樣能減少排尿次數,但副作用相對少上許多,對於患者而言,簡直是一大福音!端看目前治療膀胱過動症的技術,隨著時間推進,藥物始終不斷推陳出新,也因此提醒全台急排妹甚至是激漏男,務必放下尊嚴,切莫諱疾忌醫,才能對症下藥,重拾歡樂的新生活。

少年投球過猛 「嘣」一聲手骨折腫又痛!

少年投球過猛 「嘣」一聲手骨折腫又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棒球是許多男生喜歡的運動,看的是速度與打擊,但是用力過猛卻可能造成意外的傷害。像是嘉義市一名男學生為了棒球比賽,投球的時候力道使用過猛,導致韌帶損傷,甚至嚴重到變成撕脫性骨折。 14歲王同學在投球時,突然覺得右手肘劇痛,且有聽到「嘣」的一聲,發現手肘怎麼愈來愈腫,趕緊由家人送至急診,經診斷為右肱骨遠端外上髁撕脫性骨折併嚴重位移,需開刀復位與縫合,預估恢復期至少也需半年。聖馬爾定醫院骨科林宗志醫師表示,此名青少年的狀況是在投擲棒球時,用力過度導致的「少棒聯盟肘」傷害。由於投球時,前臂的肌肉除了產生力量將球投出之外,更要提供手肘部位的穩定支撐,一但投球力量過猛或是過度投球,拉扯到附著在肱骨外上髁的骨頭,很容易會造成肌腱與骨頭接合處的發炎或撕裂傷,甚至導致脆弱的生長板發生骨折。壓力過大 青少年骨骼尚未成熟易損傷林醫師指出,內髁韌帶損傷好發於9~14歲的青少年投擲運動,特別是投手,尤其是骨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當高速投擲動作施予手肘內部構造組織強大的壓力下,就像個案的韌帶直接扯斷生長板骨頭,演變成撕脫性骨折。因此醫師提醒,運動傷害無所不在,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外力的撞擊和長期反覆性的動作所造成的,舉凡熱身不足、姿勢不當、施力過度或發生碰撞,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發意外傷害,不得不謹慎注意。對於較嚴重的急性運動傷害,建議還是立即至醫院檢查處理,千萬別放任不管導致病情加劇。

孕婦染有乙型鏈球菌 竟導致兒子敗血症

孕婦染有乙型鏈球菌 竟導致兒子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當心!全台每6名孕婦,就有1名是乙型鏈球菌的帶菌者。醫師提醒,孕婦在懷孕的第35~37週時,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若篩檢為陽性者及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可大幅減少新生兒感染機會。就有一名出生7天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痙攣情況,經診斷小嬰兒已有疑似敗血症情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杜戎玨醫師說,男嬰檢查為感染乙型鏈球菌,引發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因此讓他接受至少三周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之後男嬰的體溫逐漸穩定,痙攣也未再復發。乙型鏈球菌篩檢  減少新生兒感染機會杜戎玨醫師解釋,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腸內菌,多存在於女性的泌尿及生殖系統,但新生兒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經由產道感染。雖然大部分孕婦不會感到不適,但新生兒若受到感染,可能導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嚴重恐致死,對寶寶的健康是一大威脅。因此醫師也提醒,國健署自民國101年起,已全面補助所有孕婦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提醒孕婦在懷孕的第35~37週時,務必接受篩檢,若經篩檢為乙型鏈球菌陽性時,為了防止新生兒感染,醫師視情況會於門診時給予口服抗生素,並於陣痛時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以確保孕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

痛到倒地不起!愛吃油炸物 恐罹膽結石

痛到倒地不起!愛吃油炸物 恐罹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三餐不正常,平日愛吃油炸食物的民眾可要多加當心!台中一名六十八歲的男子,日前腹痛不止緊急送醫,經檢查後發現男子膽管出結石,幸好治療後,目前已無大礙,醫師提醒,平日愛吃油炸食物的族群,都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痛起來恐怕會趴在地上打滾,簡直要命!膽結石高危險群:三餐不正常、愛吃油炸物衛生福利部肝膽腸胃科童圭涵醫師表示,膽汁由肝臟製造,儲存在膽囊中,當吃東西後食物進到腸道會刺激膽囊收縮把膽汁經由膽管排到十二指腸幫助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膽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膽固醇、膽紅素及膽鹽,主要儲存在膽囊時水分會被吸收使膽汁變得濃稠,一般所說的膽結石是指膽囊結石,最常見的是膽固醇型結石,少數是色素型及混合型結石,形成的原因主要和膽汁中的膽固醇過於飽和形成結晶以及膽囊本身收縮能力下降有關,就像是水如果不流動,時間久了就容易長青苔是一樣的意思。她說,一般容易形成膽結石除了遺傳因素以外,還包括高油脂飲食、肥胖、三餐不正常、快速減重與糖尿病與等都是常見原因。膽結石發作 恐痛到倒地不起膽結石造成的膽囊發炎,一般症狀包括發燒、右上腹痛與嘔吐等,但有時可能腹痛的症狀並不明顯,因而增加診斷上的困難,若病患年紀太大身體狀況不適合開刀或膽囊炎發作已有一段時間,有時候會嘗試先用膽囊引流及抗生素治療來控制感染,但因再發的可能性高,一般會建議在發炎好了之後還是應該接受膽囊切除手術。 童圭涵提醒,要預防膽囊及膽管結石,除了三餐規律及避免高油脂食物以外,高纖飲食及適當的運動也是有幫助,若有消化不良或吃飽飯右上腹悶痛的症狀,已經影響生活品質或身體不適,請盡速到醫院就醫,由醫師協助做進一步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凍未條!她膀胱過動症狂漏尿 只能包尿布上班

凍未條!她膀胱過動症狂漏尿 只能包尿布上班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膀胱過動症總是令人十分困窘,並會干擾生活。就有一位餐飲業的員工沈小姐,面對來來往往點餐的客人,加上容易心急緊張的她,膀胱也似乎也聽到點餐客人的催促聲,於是憋不住,頻頻跑廁所,有時尿急難忍還會尿失褲子,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場面,只好包尿布上班,這急迫難忍的頻尿的症狀,讓她困擾不已。台女尿失禁比例 兩岸三地NO.1根據調查顯示,膀胱過動症的華人盛行率是15.8%,每10人就有1人有尿失禁,而台灣女生因罹患膀胱過動症而尿失禁的比例達14.8%,是兩岸三地的第一名,但就診率僅有三成,不少人是因為害羞而不敢求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廖麗蘭醫師指出,西醫治療膀胱過動最常見的藥物是抗膽鹼,可減少5成以上的頻尿次數,但有些患者因服用抗膽鹼藥物後產生了口乾、便秘、視力模糊,或因過度的抑制膀胱而產生尿儲留現象,因停止治療。廖麗蘭醫師也表示,而以中醫來說,氣的疏泄與中醫的肝膽有關,肝膽的生理機能與情緒有很大的關係,肝膽氣機疏泄太過或肝血不足,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情緒緊張會引起神經調控失常而產生頻尿尿急的症狀,而氣的疏泄不足,產生小便排出不順暢。膀胱過動好困擾!茶飲+穴位按摩助改善因此,臨床上常用柴胡疏肝湯、加味消遙散、、酸棗仁、白芍,這些藥物都是疏肝及養血柔肝的作用,目的是疏解緊張焦躁的情緒,情緒能放鬆,膀胱急迫尿急的症狀也能跟著解除。此外,可以選用緩解情緒的食材,如玫瑰花、浮小麥、合歡皮、紅棗等,配合內關、血海、太衝穴位的按摩,疏緩緊張的情緒。平時也可多做格爾運動,並養成良好的排尿及生活作息習慣。

鬧鐘竟是健康殺手!早上瞬間遭驚醒 自律神經恐大亂

鬧鐘竟是健康殺手!早上瞬間遭驚醒 自律神經恐大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早晨,陽光緩緩透進窗戶,鳥兒溫柔啁啾,突然一陣陣鬧鈴聲,大聲劃破房間寧靜,此時驚醒,心臟還會撲通撲通的狂跳。相信有不少人,每天早上起床時,都是遭鬧鈴聲驚起,才匆匆忙忙的趕赴公司或學校,開啟一天的正常生活,不過,每天早上都以驚嚇方式醒來,當心你的自律神經失調,進而讓心血管、腸胃道出現問題!每天驚醒 上班狀態恐失常根據最新的調查指出,台灣超過九成的成年人,每天都從睡夢中,狠狠被鬧鐘拖回現實,其中八成以上,因此整天心情鬱卒、精神狀態不佳,甚至引發頭痛等問題,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指出,民眾別忽略早上被鬧鐘嚇醒的問題,因為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引發身體疾病。他解釋,自律神經負責維持生理功能的正常運作,其中,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他舉例,就上剎車與油門一樣,交感神經是油門,副交感神經是剎車,晚上睡覺時,需要交感神經減弱,副交感神經主導,但倘若早上遭驚醒,等於突然狂踩油門,交感神經猛然增強,猶如出車禍,久了自律神經就會失調!現代人時常出現身體小毛病,一下那裏痛,過一陣子又開始腸胃不適,但到了診間看了醫生,卻查不出任何問題,這正是自律神經失調,健康狀態處於「亞健康」所致。自律神經失調 血壓容易亂飆上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也指出,人類睡眠有固定的生理週期,起床時身體從深眠到淺眠,階梯式逐漸自然甦醒。如果是用鬧鐘等激烈方式中斷睡眠,不但會影響心律、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及腎上腺素上升,造成身體的負擔。長期起床壓力的累積,更會導致情緒緊張不安,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引發失眠、淺眠等問題。洛桑加參強調,民眾應正視鬧眾的選購問題,建議盡量購買音量能夠「漸進式大聲」的鬧鐘,瞬間音量過大的鬧鐘,應避免挑選。此外,也能挑選能以漸進式發光且發聲的喚醒燈,減少瞬間驚醒的風險,才能避開自律神經失調所帶來的傷害。 

近1/3患者怕痛!逃避大腸鏡檢查

近1/3患者怕痛!逃避大腸鏡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食安、黑心油風暴、近來大腸癌新增人數節節上升,而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癌前病變與大腸癌的最好工具,但傳統上所有大腸鏡檢查幾乎都是在病患清醒的情況下進行,且根據資料顯示,有將近三分之一病患逃避檢查,大多是擔心大腸鏡檢查會引起相當程度的疼痛與不適感。 郭綜合醫院麻醉疼痛科曾嘉榮主任表示,大腸鏡檢查時,使用鎮靜麻醉可以減少病患焦慮、不安與疼痛,並使病患忘記檢查時痛楚,醫師操作少壓力、檢查順利,此即是所謂無痛大腸鏡檢查。根據院方統計,滿意度高達95%以上。無痛大腸鏡 麻醉費用須自費曾嘉榮主任也說,每次鎮靜麻醉過程中,麻醉專科醫師都會常規監測,血氧濃度、心電圖、血壓、呼吸程度、保持生命徵象穩定,呼吸順暢直到檢查結束。需注意的是,鎮靜麻醉雖然清醒和恢復得很快,但離院時仍不宜自行駕駛汽機車,最好還是有家人或朋友陪伴;同時,作完檢查後仍應充分休息,勿急著回到工作崗位。 雖然無痛大腸鏡檢查因非屬於醫療所必須,故健保並不給付,麻醉費用部分需由病人自行付擔費用。但整體來說,無痛大腸鏡可以讓受檢者克服種種生理、心理上的不適應,不會因為害怕照胃鏡、大腸鏡檢查而逃避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提早治療,遠離大腸癌。  

【免費講座】認識心血管疾病

【免費講座】認識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每年死亡人數中有1/3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須注意,隨著國人飲食精緻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對提升,但很多患者對此疾病仍是一知半解,往往都是感覺不適才就醫,但事實上疾病可能早就已經形成了。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特邀請心臟內科李威杰醫師提供「認識心血管疾病」講座,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與。名稱:認識心血管疾病時間:3月13日(五)上午9:00~10:00地點:高雄市大寮區大寮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大寮區大寮路781號)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龔千琇小姐(07)7317123轉202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