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每天按八邪穴2分鐘 減少身體毒素累積

每天按八邪穴2分鐘 減少身體毒素累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手背中央有一個直徑約三公分左右的胸腹區,而在手心食指下方至大拇指根部區域,則有胃、脾、大腸區,按摩這些區域後,有抑制食欲的效果,適合胃口較佳的人;刺激時力道稍強,會有微微疼痛的感覺。使用拇指指腹在穴位有節奏的上下垂直按壓,力道適中,並在一定範圍內輕輕移動。雙手手指背側微握拳,在第一指至第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有四個八邪穴,左右手一共有八個。經常按摩八邪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手腳,活絡體內循環代謝,減少體內毒素形成。甚至有上火症狀時,例如眼睛痛、頭痛、咽喉痛等現象,也能獲得緩解。此外,雙手五指的指腹為血脂反應區,日常生活控制高血脂時,適時地做些手部按摩,更有助於控制血脂。每天兩分鐘,將雙手五指相對,轉動摩擦指尖十圈,接著將右手的手肘平舉,與心臟同高,手心向下,五指分開,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輕貼右手中指兩側上緣,由指尖往指根推動,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血脂。(本文摘自/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

黃芪汽鍋雞材料/黃芪10公克,母雞一隻,薑、蔥、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將所有原料加入汽鍋煲45分鐘,調味即可。功效/益氣,益骨髓,提高精神。適用於氣血不足、體弱怕冷者。腎壯骨湯材料/濕海帶500公克(用水泡發、洗淨,切成絲狀),黃豆150公克。加入適量的鹽、油、薑等調味品,每天煮湯。功效/補充腎氣不足,防止或延緩人體骨質疏鬆,增強體能活力。五色健骨豆材料/青豆250公克、黑豆250公克、枸杞30公克、山藥50公克、鮮薑15公克。將上述五味加入清水中,用文火煮爛,再加蠔油、鹽、調味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通絡拌雙絲材料/紅蘿蔔300公克,黑木耳(水發)150公克,生薑適量。紅蘿蔔及木耳切絲,生薑切片,加清水煮熟,加入鹽、麻油、調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血順氣,通經絡,消食健胃,增強筋骨活動能力。桂圓酒材料/桂圓300公克,首烏20公克,紅花30公克,加50度以上的白酒500毫升。浸泡一個月即可,晚飯後飲用20毫升。功效/適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膝痠軟及貧血的人群。雙菇肉絲材料/鮮香菇、鮮蘑菇各100公克,瘦豬肉10公克,油、鹽、味精及鮮湯適量。將鮮香菇、蘑菇洗淨,對切,瘦肉切絲。將香菇和蘑菇先入熱油鍋煸炒入味,再入鮮湯煮沸,最後放入肉絲煮熟,適當調味便可。功效/益氣養陰,滋補骨筋,強身健體,人人適用。天杞酒材料/黃精、炒白术、枸杞子各250公克,松葉300公克,天冬(去心)250公克。將上述材料共研成粗末,浸入適量米酒內,密封浸泡30天,過濾即成。每天喝3次,每次30毫升。功效/補精益髓、強筋健骨、抗衰老、延年益壽。對於經血不足、脾氣衰弱、困倦乏力、早衰白髮、腰背無力等患者療效明顯。(本文摘自/養骨就能救命/好的文化出版)

癌症大毒窟!「夜市文化」恐為大腸癌激增主因

癌症大毒窟!「夜市文化」恐為大腸癌激增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台灣小吃、夜市文化已成為享譽國際的特色之一,但也因此外食族群人數大幅攀升,根據統計,全台外食人口,已突破700萬人大關,導致人們每天都與高油高脂、高致癌物質為伍,進一步讓大腸癌病例不斷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憂心地說,前幾天開刀房還遇到一名年僅13歲,就罹患大腸癌的病例。顯示台灣大腸癌的嚴重程度,已然達到「驚悚級」。夜市文化「三多一少」 成為癌症毒窟王輝明理事長分析,之所以台灣大腸癌病例會不斷攀升,要歸咎於台灣人的生活環境有許多致癌風險因子,他舉個例子,當前最為火熱的夜市文化,就是致癌的原因之一,因為夜市小吃往往有「三多一少」,也就是燒烤多、油炸多、肉類多,以及蔬菜少,倘若民眾三天兩頭就往夜市跑,恐怕成為大腸癌的「標準」危險族群。王輝明理事長進一步說明,一般食材若以150度的高熱烤,只要2分鐘,致癌物就會開始大量釋出,「而且烤愈久,致癌物就會倍增」。而油炸物更是不遑多讓,只要是澱粉類食物經過油炸,致癌物丙烯醯胺就會大量出現。而且根據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研究所,日前針對丙烯醯胺進行研究,發現丙烯醯胺會造成基因突變,增加致癌風險,尤其年紀愈輕,影響愈大,若每天吃下一包洋芋片,罹癌風險就會飆增500倍以上!至於紅肉(如豬肉、牛肉等),只要經過高溫烹調,將產生所謂的「雜環胺」,與燒烤、油炸相同,只要烹調愈久,產生的雜環胺愈多,而實驗已證實,雜環胺對於大腸有極高的致癌性。致癌因子多!大腸癌年輕化趨勢 銳不可擋再進一步細數環境中的致癌因子,王輝明理事長指出,像是環境荷爾蒙戴奧辛、汽車廢氣、空汙、香菸、施肥後蔬菜所產生的亞硝酸鹽,亦或是香腸、火腿內的亞硝酸鹽等,都是危險因子,他強調,在夜市文化的壟罩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過去的癌症資料與現在相比,已有大幅的變動。王輝明理事長以經驗判斷,過去癌症資料顯示,人們在50歲過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逐年遞增,但現在應該早個10年,也就是40歲就開始攀升!他如此斷言,是因為近幾年門診上30幾歲大腸癌患者非常多,日前還有13歲得大腸癌的病例,所以民眾不能仗著自己年輕,而忽略大腸癌的問題。因看見大腸癌的問題日益嚴重,王輝明理事長將於4月26日,將於台北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進行「健康從腸計議」免費健康講座,宣導民眾遠離致癌物的威脅,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紅火蟻叮咬恐喪命 3步驟緊急處理

紅火蟻叮咬恐喪命 3步驟緊急處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逐漸炎熱,當心「火」吻,紅火蟻全年可見,尤其天暖活動力更強。依據衛生局調查發現被咬傷的地點多來自田埂、公園及校園,患者經妥善治療後皆無大礙。3步驟:冰敷、不抓、快就醫如出現過敏性反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危及生命。桃園市衛生局表示,若遭紅火蟻咬傷目前沒有特殊解毒劑,主要為症狀治療,若症狀輕微,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潔,並自行在傷處冰敷,或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軟膏等藥物治療,若有水泡或膿泡請勿擠破,以免造成二次細菌感染,變成蜂窩組織炎或留下瘢痕化的傷口。台灣火蟻有4種,其中入侵紅火蟻是台灣外來種火蟻中最危險的螞蟻,由於此類紅火蟻毒液含有大量蟻酸及多種毒蛋白,咬傷後常會出現局部性膿泡,產生如蜂蟄般的劇烈灼熱感,皮膚亦會產生紅疹、皮膚癢及水泡。體質敏感者遭咬   嚴重恐休克致死如果被大量的紅火蟻叮咬,毒素累積過量可導致局部組織壞死、溶血等嚴重併發症;部分體質敏感的人會因毒液中的水溶性毒蛋白,產生蕁麻疹、臉部、眼睛與喉嚨腫脹、胸痛、呼吸停止、說話困難模糊、麻痺及心臟病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會造成過敏性休克而死亡。一般辨識入侵紅火蟻最簡單的就是從蟻巢中存有大小不同個體,用肉眼可看到蟻的前端紅褐色尾部黑。衛生局提醒,在野外活動時若有可能出現紅火蟻的地區應著長袖衣物,如發現蟻丘應立刻通報區公所農經課,千萬不要踢弄,以免驚動紅火蟻,遭蟻群叮咬。

驚!天天吃薯條漢堡 19歲男長4公分腸息肉

驚!天天吃薯條漢堡 19歲男長4公分腸息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由於息肉早期沒有明顯的徵兆,許多患者直到腹痛、血便等異常症狀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已有息肉產生。就有一位19歲男生,因腹瀉又伴隨劇烈腹痛求診,檢查發現竟長了四公分的大腸息肉,令醫師感到訝異,詳細問診後才發現原來患者每天早餐都是以漢堡、薯條為主,加上父親也曾罹患大腸息肉症,醫師呼籲,除了飲食的重要,大腸息肉症多有家族性,一定要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治療。飲食不均+久坐 息肉偷偷長你不知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羅清池醫師表示,患者求診時已腹瀉一周,加上強烈的腹痛,實在忍不住只好來掛門診,原本以為是感染到現在流行的諾羅病毒,在醫師建議下做大腸鏡才發現,主因是乙狀結腸內長了一顆4公分有如乒乓球大小的息肉,所幸檢查後為良性,當下就進行切除。所謂大腸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好發在乙狀結腸、降結腸與直腸。羅醫師指出,患者習慣性的早餐選擇都以早餐店或速食店的漢堡薯條為主,加上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開車,水分蔬果攝取不夠,導致息肉隱隱生成。息肉超過2公分要當心  易有癌化可能一般常見的息肉大約在1公分以下,像患者已經長到4公分大小算很少見,且超過2公分就有20%為惡性息肉,愈大的腺瘤也愈有癌化之可能。雖然患者已進行切除,但醫師建議每一年還是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以免復發。除了體質、家族性遺傳外,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建議多攝取高纖維食物,規律運動,多喝水,使腸道維持正常蠕動,並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降低息肉生成的機率。 另國健署目前針對50到74歲的民眾,提供政府補助每兩年可至醫療院所或衛生所的免費大腸癌篩檢。羅醫師也提醒,大腸鏡檢查能精準篩檢癌症與發現息肉之蹤跡,切勿因沒有明顯徵兆或自恃體質良好而忽視檢查的重要性。

藥物過敏「SJS」似感冒 致死率達5成

藥物過敏「SJS」似感冒 致死率達5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出現喉嚨灼燒、疼痛、眼睛模糊等症狀時,不要以為只是感冒而忽略,當心這可能是藥物過敏「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在作祟!SJS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但發病後全身就會長出紅疹與大面積水泡的標靶病徵,若全身超過3成面積皮膚脫落,就是所謂的毒性表皮溶解症,致死率將高達5成。9成病友在發病前 不知道什麼是SJS根據伊甸基金會調查病友經驗指出,有超過9成的病友在未發病前,都不知道什麼是SJS,又加上有近6成病友平均治療時程,約為15~30天,顯示SJS造成的後遺症極為複雜且難以恢復,其中有超過6成與眼部有關,包含乾眼症、視力減退、角膜潰瘍受損,甚至失明等,所以,有不少病友因此成為身障者,甚至死亡。舉例來說,就有一名28歲的小君,在她8歲那年,因服用感冒藥物而誘發SJS,使得眼部黏膜潰瘍,導致角膜受損、睫毛倒插,不僅每週要回診拔睫毛,就連左右眼視力也僅存0.2與0.3。因當時不曉得吃的是哪種藥物,20年來每天擔心SJS發作,平時生病除非忍耐不了,否則絕不就醫拿藥吃,甚至牙醫師都不願意幫她打麻醉拔牙,生活相當不方便。減少藥物使用 可避免過敏找上門雖然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過敏症狀,但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產生的醫療與照顧負擔,對每位病友來說都是相當沈重,因此,藥物過敏病友會徐士烘會長表示,除了要減少藥物使用外,如有任何藥物過敏問題或疑問時,可上網搜尋「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服務網」,以獲取正確資訊。

十歲女童長期莫名腹痛 竟是大腸長巨型瘜肉

十歲女童長期莫名腹痛 竟是大腸長巨型瘜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小年紀,腸子竟然長瘜肉!台中一名年僅十歲的女童,兩年前開始,常常不明腹痛,日前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竟發現,女童長了一顆大腸瘜肉,且因瘜肉過大,引發大腸疊套,所幸經手術開刀後,目前已無大礙。瘜肉之大 讓大腸出現疊套原本就長期有腹痛症狀的女童,日前劇痛加倍來襲,所以趕緊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確定在橫結腸位置發生大腸套大腸的情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醫師林雨利表示,小孩子發生腸套疊的情形,以小腸滑進大腸的大腸套小腸居多,大腸套大腸較為少見,經開刀後赫然發現在大腸內長了一顆2.5公分×1.5公分的瘜肉,研判是因瘜肉的關係才引起大腸套疊。該大腸瘜肉 較與癌症無關林雨利指出,該瘜肉經切片化驗,證實是屬於良性的「缺陷瘤」,是一種幼年性瘜肉,致病的原因不明,好發於10歲以下的幼童,可能是腸上皮細胞大量間質而形成,間質中有許多發炎細胞浸潤,70%為單發,30%為多發,與大腸癌關係不大,經外科手術切除後,較少復發。林雨利說,兩年前小女孩的腸套疊的情況輕微,才會自動解開,後來因瘜肉越長越大,再發生大腸套大腸時就被瘜肉給卡住,再也解不開,因發炎而以腹痛表現。他建議家長多注意小孩的腹痛,除了常見的腸胃炎外,如果有反覆性的不明原因腹痛,由於小孩子無法明確表達不適症狀和疼痛的正確位置,最好尋求小兒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潤餅皮不只有吊白塊 防腐劑恐怕也超標

潤餅皮不只有吊白塊 防腐劑恐怕也超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潤餅皮除了違法添加吊白塊之外,防腐劑恐怕也雙雙超標!台中市衛生局日前針對各大菜市場所販售的潤餅進行抽驗,首次檢驗共抽檢60件產品,其中三件潤餅皮不符規定,而這些違規潤餅皮,除了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吊白塊之外,更有兩件遭驗出防腐劑,目前已勒令全部下架。台中豐原區兩家攤商 潤餅皮添加防腐劑衛生局指出,在吊白塊追查部分,衛生局第一時間取得「廖皇奕攤」販售的潤餅皮檢出甲醛25ppm、二氧化硫0.02g/kg隨即聯繫臺中地檢署並會同警察局第六分局偵查隊前往調查,除責令業者暫停作業,並現場經業者同意監督銷毀涉嫌潤餅皮18台斤。據該攤商表示,潤餅皮係向彰化縣大村鄉業者購入,每日進貨約20台斤,客源多為散客,因無法提供大村鄉源頭業者資料,全員旋再南下續查。抵彰化業者處,發現一瓶不明酸味液體剩約20ml,業者自述添加含吊白塊成分,經封存後即刻通報彰化縣衛生局到場續辦追查。另外豐原區府前街停車場前的「潤餅攤」及水湳市場內「永豐製麵廠」製售之潤餅皮分別經檢出防腐劑己二烯酸4.87 g/kg、苯甲酸3.49 g/kg,經查來源分別為自製及向本市「王振義」購入後販售給一般消費者,本局已責令全面下架回收並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吊白塊吃多 容易引起嘔吐、腸胃不適衛生局表示吊白塊是一種工業用漂白劑,使用於食品中會殘留甲醛及亞硫酸鹽,甲醛會造成頭痛、眩暈、腸胃不適、噁心嘔吐,亞硫酸鹽會刺激呼吸道,造成過敏和氣喘,嚴重者甚至呼吸困難甚至死亡。防腐劑苯甲酸食用過量,容易引起流口水、腹瀉、腹痛、心跳快等不適情形,己二烯酸食用過量,則可能會刺激腸胃道,引發胃痛等症狀危害人體健康。衛生局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商譽良好、完整包裝之產品,勿選購顏色太白或不易破裂的潤餅產品,也要注意販售環境的衛生,趁新鮮儘快食用完畢。

醫院推四癌篩檢 大腸癌、乳癌病例數居冠

醫院推四癌篩檢 大腸癌、乳癌病例數居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幾年因為癌症病例數持續增加,為了一保民眾的健康,推廣癌症篩檢的重要性,苗栗大千醫院,每年都例行性替當地社區民眾進行四癌篩檢,發現癌症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例可真不少!其中,以大腸癌與乳癌,並列個案數最多的兩種癌症。多數癌症病患 血壓、血脂都有異常大千醫院指出,四癌篩檢的陽性個案17人,其中以大腸癌篩檢的陽性個案數最多共8人,其次是乳癌篩檢5人,目前所有的陽性個案都已陸續回診並接受治療。在健康檢查部份,血脂肪異常的民眾高達65.9%,其次是血壓異常佔45%。由於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不少民眾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症狀,甚至引發癌症的發生。大千醫院指出,民眾千萬不要認為身體沒有症狀就不需做檢查,尤其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通常身體出現異狀時,可能已經進入二、三期了。養成定期篩檢習慣 把握癌症治療先機其實許多癌症在早期會有獨特的訊號,透過篩檢即可辨識這些訊號,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提升存活率。因此,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定期接受篩檢的重要性,而錯失治療的時機。日常生活中除了菸、酒、檳榔之外,肥胖、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都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元兇。建議民眾,為了不讓致癌因子擾亂健康,一定要記得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並且養成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才能遠離癌症,擁有健康人生。

德國麻疹好發季 孕婦感染恐致畸胎

德國麻疹好發季 孕婦感染恐致畸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春、冬季為德國麻疹好發的季節,德國麻疹又稱風疹,由德國麻疹病毒所引起,可經由飛沫或接觸鼻喉分泌物傳染。而疾管署公布今年確定第2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呼籲民眾若欲往返中國大陸、東南亞地區,須特別小心防範。育齡婦女、滿12個月幼兒 接種疫苗預防嘉義市衛生局也指出,一般人感染德國麻疹,通常只持續一到三天,症狀輕微且無後遺症,孕婦若在懷孕1至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其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25%以上的機會會產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RS),會有畸胎的風險。預防德國麻疹最佳方法為接種德國麻疹相關疫苗,所以衛生局呼籲,育齡女性若無德國麻疹抗體,請接種德國麻疹疫苗。若未及時施種,則於懷孕期間,應避免前往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範感染。此外,現行疫苗接種政策為出生後12個月及國小入學前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以降低感染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