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出國旅遊要注意!歐洲麻疹升溫中

出國旅遊要注意!歐洲麻疹升溫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歐洲麻疹疫情升溫中,欲前往者應多加留意!疾管署表示,德國柏林自去年10月起就開始出現麻疹病例,且至今年3月下旬為止已累計884例,平均每日約新增15例,個案多為成人,其中25%個案需住院治療。因此提醒民眾,麻疹傳染力強,易藉由旅遊、探親、經商等國際交流進入國內,並在沒有抗體的族群間快速傳播,所以,如有需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者,可於出國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進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評估,並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前往,以降低感染風險。東歐、赫賽維納 疫情持續發生中根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統計資料顯示,德國柏林近年病例數約200例,惟曾於2013年發生麻疹大規模流行,該疫情自3月上升延續至12月底,造成近1,800例感染。此外,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疫情多自春季開始上升,目前除德國外,東歐波士尼亞、赫賽維納、塞爾維亞與吉爾吉斯等國,亦持續發生麻疹疫情,提醒民眾赴該國時,應格外留意。接種疫苗 是預防麻疹的最佳方式最後,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 1歲幼兒,請儘速接種疫苗,如須攜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流行地區,可於出發2週前,為幼兒自費接種1劑MMR疫苗,僅收取疫苗費用。不確認是否曾感染麻疹的中壯年人,及部分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擔心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青年族群,前往流行地區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疫苗接種需求。返國後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應儘速戴上口罩,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及接觸史。

大陸H7N9疫情不斷 上海新增2例個案

大陸H7N9疫情不斷 上海新增2例個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中國大陸H7N9流感疫情,近期持續出現散發病例!日前,上海出現了2例H7N9流感病例,以及另雲南1例H5N1流感病例,因此,疾管署呼籲,兩岸交流日趨頻繁,請當地台商及計劃前往該地區旅遊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鳥與出入活禽市場,雞、鴨、鵝及蛋類請熟食,以防感染。自2013年以來 共累計642例確診個案全球自去年入秋以來,共累計189例H7N9流感病例;自2013年以來,共累計642例,分別為中國大陸622例、香港13例、台灣4例、加拿大2例、馬來西亞1例,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3日更新227例死亡。另中國大陸今年至今,共累計5例H5N1流感病例,分別為雲南省3例、江蘇省及四川省各1例。避免生食雞鴨 可降低感染發生率目前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福建省、上海市、江西省、雲南省、貴州省、安徽省、山東省、湖南省、四川省為第二級:警示,其他省市(不含港澳)為第一級:注意。最後,疾管署提醒民眾,如有預計前往中國大陸時,請務必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並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避免感染。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男子捐血發現B肝 肝癌腫瘤超過2公分

男子捐血發現B肝 肝癌腫瘤超過2公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臟沒有痛覺神經且罹患肝病初期又不一定會有症狀,往往需要血液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能發現早期病兆。52歲的張先生在捐血時才得知是B肝帶原者,而進一步診斷出肝癌腫瘤已達2.6公分,所幸電燒治療順利,目前定時回診追蹤即可。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表示,102年高達有1,600位新北市民死於肝病。102年新北市肝癌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第二名,市民因肝癌死亡有1,024人;肝炎、肝硬化576人,共摧毀1,600個幸福家庭。肝癌8成以上 皆是B、C肝帶原者林奇宏進一步指出,我國有18%的成年人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C型肝炎約2至5%,而B、C型肝炎與肝硬化、肝癌密切相關。國人肝癌個案,有8成以上都是B、C肝炎帶原者。研究指出,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非帶原者的10倍以上,C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非帶原者的35倍。因此,為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衛生局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於4 月11日下午在林口醒吾大學辦理免費肝炎及肝癌篩檢,凡滿29歲市民即可接受。

整天坐在椅子上 青少年腰酸背痛遽增

整天坐在椅子上 青少年腰酸背痛遽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上七點準時到校,下午四點放學,放學後,再趕到補習班預習功課,莫約九點才終於回到家,估計,以一個國高中生來說,整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十個小時跑不掉!也讓腰酸背痛、尾椎痛等老人疾病,竟開始找上青少年,物理治療師就直指,近來門診上因腰痠而就診的青少年日與劇增,有些孩子甚至不到十歲,就前來報到,建議能做些伸展操來預防症狀出現。老人毛病竟找上青少年族群書田診所物理治療科組長蔡佩玲表示,這些青少年經常在早晨起床時會特別感到腰部僵痛挺不直,活動後覺得緩解,上課到下午時腰側又會出現酸痛,甚至每當仰坐在椅子上更會覺得尾椎疼痛。她說,在探問後往往會發現,這些孩子經常以不正確的姿勢,長時間仰坐在椅子上,使得大腿前、後肌肉縮短,骨盆後傾、腰臀部肌肉過度緊繃而造成不適。蔡佩玲提供以下三點注意事項,有效避免久坐腰酸背痛:1) 保持正確坐姿/正確的坐姿,是要坐在坐骨上,臀部靠近椅背,兩腳平踏地面,髖、膝、踝關節均應彎曲略大於九十度,更應善用小靠枕給予腰部適當支撐。2) 勤做伸展運動/「大腿前側肌群伸展運動」:雙腳微開站立,一手支撐扶住於穩定物品,如椅背,另一手由身後握住同側腳踝持續30秒後休息,重複做3次為一回,左右交換各做3回。做此伸展運動時,要留意需將大腿併攏。「大腿後側肌群伸展運動」:可先嘗試初階動作,站直面對椅子或茶几,一腳踏穩地面,將另一腳膝蓋伸直高放在座椅面上,腳尖翹起,雙手置於膝蓋上方,腹部向一側大腿貼近伸展腿後肌肉群,持續30秒後休息,重複做3次為一回,左右交換各做3回。3) 每一個小時務必離開椅子起來走動/蔡佩玲提醒,腰痛困擾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多是因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因此平時要注意姿勢正確,並配合伸展運動及適度休息,每隔一小時離開椅子活動身體,可有效預防腰酸、尾椎痛的發生。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人的鈣質流失以及攝取不足,有多嚴重?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六歲以下的兒童,六成鈣質攝取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九成以上鈣質攝取量全都未達標,讓全台陷入骨鬆危機!除了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之外,事實上,全台百萬上班族,因長期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以及更年期婦女,都極易讓鈣質在不知不覺當中,悄悄流失,以下列出三大保鈣要點,除了在飲食上,應多攝取深色食物外,運動、曬太陽同樣不可偏廢: 1) 從各種食物勤補鈣/每日1.5~2杯低脂乳品,奶類除了提供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B12及鋅等營養素之外,更是豐富鈣質的來源,每杯(240毫升)低脂乳品約含240 毫克的鈣質,可提供青少年及成人一日約1/4的鈣建議攝取量。其他高鈣食物,例如,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蝦米、傳統豆腐、豆干、紫菜及深綠色蔬菜等。2) 適當的日照、多運動/適當日照將有助於維生素D的製造,幫助體內鈣質吸收;若在冬季由於日照時間減少、皮膚裸露面積減少,人體合成的維生素D會隨之降低,提醒別忘了每天應適度日照,並避開中午及陽光強烈照射的時段,以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照射。平日也建議從事適當的負重運動來增進骨質,如慢跑、散步、爬樓梯、健行等, 尤其是從事戶外運動時,還可兼顧適當日照。3) 減少咖啡、茶類攝取/避免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茶及可樂等,而降低鈣質吸收。多喝白開水,保鈣又健康,民眾應養成多喝白開水的健康好習慣,同時可避免鈣質流失。

大腸癌人數竄升快 年奪5千多條命

大腸癌人數竄升快 年奪5千多條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國民健康署103年資料顯示,癌症已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竄升最為快速,發生人數最多,每年約發生14,000人,死亡率也逐年升高,每年超過5,000人死亡,男女分別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之第3與第2名,可見風險極高。飲食、便祕易致腸癌而流行病學指出,飲食可能是形成大腸直腸癌的最主要原因,愈喜歡攝取精緻飲食者,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高,但也有一部份學者認為腸道中代謝物和細菌的終產物可致癌;便秘時有些物質與腸壁有較長時間接觸,造成惡性腫瘤機會也相對增加。大便習慣改變、腹賬痛 為警訊加上大腸癌會隨年齡增加發生率越高,且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極易被忽視,以致延誤了早期診斷及治療的時機。一般來說,大腸癌臨床症狀為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不適感及殘便感、腹賬腹痛、體重減輕及厭食、噁心嘔吐及貧血。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腸」命百歲的健康關鍵!因此,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吳建遠組長也說,因為大腸癌若有症狀出現大多已非早期,所以呼籲50歲-74歲的民眾,可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所補助的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

研究:憂鬱、失眠者 晚上睡覺易做惡夢

研究:憂鬱、失眠者 晚上睡覺易做惡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夢雖然是一種虛幻的情境,但若是夢到鬼怪、被人追等惡夢時,仍是會受到驚嚇,且日前更有研究發現,憂鬱症、失眠者在晚上睡覺,容易頻繁的做惡夢,因此,從未來將針對這兩個危險因子,來預測患者是否有頻繁做惡夢的困擾。惡夢易增不安感 恐會引發焦慮、恐懼的情緒該研究主要是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針對13922名25~74歲的成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3.9%的人在過去30天裡頻繁做惡夢,且這些人當中約有28.4%的人,有嚴重的憂鬱症、17.1%的人經常出現失眠問題。而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失眠、疲勞、憂鬱症狀都屬於獨立的因素,會使人對自我產生負面觀感,走向否定自我的態度,進而導致晚上頻頻做惡夢,對此,美國睡眠醫學會表示,做惡夢時的情境,通常都會栩栩如生,彷彿自己真的身歷情境般,進而增加不安、受到威脅的感覺,所以,每當做惡夢時,就容易會引起焦慮、恐懼的情緒,且若是反覆做惡夢,更會引起壓力,影響社交、工作能力,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睡眠醫學期刊》。

非瘋子、不會傳染!全台超過15萬人受癲癇所苦

非瘋子、不會傳染!全台超過15萬人受癲癇所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癲癇也是俗稱的「羊癲瘋」,並非傳染病,患者也不是瘋子,而是因為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引起的。根據衛福部社會統計處數據,台灣的癲癇盛行率大約是1/150,也就是每150人中就有一名癲癇病患,依照台灣2千3百萬人口計算,全台就有超過15萬人罹患癲癇。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蔡育泰醫師表示,癲癇發作時間不定,如要同時記錄到癲癇發作時的腦波及影像,就必須安排數位影像腦波監測檢查。但過去皆是有線機種,受檢者若要去洗手間或離開病房就必須中斷紀錄,或拉一條很長的線。蔡醫師進一步說明,但近來引進的無線腦波監測儀,不但在房間內可自由走動,即使走到甚至無線接受器範圍外,仍會持續進行腦波紀錄,一回到房間機器便會自動將剛剛記錄到的內容上傳到主機。醫院引進無線儀器 癲癇症診斷更精確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表示,許多癲癇患者發作時,常會遭受異樣眼光甚至因而出現自卑感,為了要找到病灶所在,及更精確診斷癲癇症和夜間異常行為,醫院除了新引進「無線數位影像腦波監測儀」,並結合「癲癇特別門診」,配合專科醫師治療,此患者獲得有效的控制與減緩病程惡化。

車內芳香劑少用為妙!當心神經毒性找上你

車內芳香劑少用為妙!當心神經毒性找上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為了去除異味,有不少民眾都會在車上擺放香包、芳香劑等。因為這種由化學物質所組成的產品,雖然被視為改善氣味的好東西,不過,日前就有名男子因使用芳香劑,導致嗅覺失靈,就算靠的在近,也聞不出味道了。對此醫師表示,芳香劑中所含的有機溶劑,如果長期在密閉空間下吸入,恐會使得神經毒性、意識不清等問題找上門!芳香劑隱憂多 聞多恐會對身體產生危害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顏宗海醫師表示,市售的芳香劑,主要成分除了天然萃取、半合成、化學合成的香精外,還有能讓香氣快速揮發至空氣中的有機溶劑,包括酒精、甲醇等,而這些有機溶劑不管是長期吸入,還是不慎食用,對人體來說都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密閉空間,例如:車內、廁所等,長期曝露在高濃度有機溶劑裡,雖然不會產生立即性的中毒,但累積下來卻會造成頭暈、頭痛、焦躁、傷害嗅覺神經等,且嚴重時甚至還會產生神經毒性、意識不清。孕婦、幼兒 應避免接觸芳香劑既然如此,芳香劑到底可不可以使用?醫師表示,除了建議孕婦及嬰幼兒應盡量避免外,其餘的只要保持通風、使用頻率不要太高就好,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隨著夏天即將到來,在溫度過高的車內,可能會酒精揮發速度過快,導致爆炸的風險,不可不慎!

他罹癌不敢進食 體重驟減10公斤

他罹癌不敢進食 體重驟減10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60多歲居住在南投的肺癌患者,原在醫學中心接受癌症治療,由於擔心飲食影響疾病,因此嚴格控管,接受治療已食慾不振,現看到食物就想吐,讓他在罹癌後體重驟減了將近10公斤,身體相當虛弱,家屬考量後,將患者轉至南投醫院治療,在接受營養諮詢後,不再嚴格限制飲食,體力漸漸回復。治療過程厭食、疲勞 營養介入很重要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癌症患者在初期接受治療時,可能產生的厭食和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改變而出現疲勞,肌肉及內臟蛋白減少,最終造成體重減輕。因此營養介入是相當重要的。進食的目的除了提供必要的營養素之外,以美味的食物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也是很重要的。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翁益強醫師表示,患者在治療當中,可能因為執行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產生噁心嘔吐而影響食慾,除了平常就要注意均衡飲食及營養的攝取之外,在醫療上還有許多方式可以介入幫助其營養補充,例如調整藥物幫助食慾、靜脈營養的補充等,減少癌症惡病質的發生的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