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男子咳嗽2周未癒 竟是肺部長3公分腫瘤

男子咳嗽2周未癒 竟是肺部長3公分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久咳不癒超過2周,就要當心!就有一位65歲的男性,因為乾咳2周併有輕微喘的症狀前就醫。沒有家族史,也沒有抽菸的習慣。結果胸部X光發現肺積水,經檢查發現是左肺門有一個3公分大的腫瘤導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顏正中醫師表示,在天氣轉換季節,或空氣汙染嚴重區域,常會引發民眾容易咳嗽,或相關呼吸症狀發生。但是長期咳嗽沒有改善,並非完全只是上呼吸道問題而已。包括腸胃道問題、用藥副作用,甚至是腫瘤,都有可能以咳嗽為初期表現。咳嗽原因百百種  超過2周速就醫以呼吸道來說,常見過敏性鼻炎患者,鼻涕倒流造成久咳。顏正中醫師解釋,如果咳嗽常發生在躺下時,且伴隨胃痛,胸口灼熱感等症狀,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嗆咳。而有高血壓的民眾,有些人的藥物中也會有乾咳的副作用。至於抽菸或是有慢性肺病者,也容易久咳。因此他建議,咳嗽超過2週沒有改善,若是伴隨著濃痰、喘、也要當心是肺炎,應速就醫檢查。 

腺病毒流行期 謹記「溼搓沖捧擦」助預防

腺病毒流行期 謹記「溼搓沖捧擦」助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時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為避免嬰幼兒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家中如有嬰幼兒,特別是三歲以下,須注意自身及衛生,尤其是自外頭返家時,在摟抱、親吻或餵食幼兒前,務必更衣洗手,以減少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意識不清、手腳無力 皆為徵兆之一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正確採取「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並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儘量避免攜帶幼兒出入人潮擁、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或與疑似病患接觸、兒童玩具要常清洗消毒,並避免幼童將玩具放入口中咬弄、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個人的免疫力,就能有效降低感染及傳染腸病毒的機會。若經醫師診斷疑似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全身肌肉收縮)、持續發燒、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請把握黃金治療期,立即就醫治療。

夏季來臨!快吃這六大類美白食物 讓你從裡白到外

夏季來臨!快吃這六大類美白食物 讓你從裡白到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雖乍暖還寒,冷空氣不斷南下,不過再過一個多月,時間就正式步入夏季,也讓眾多愛美的女性,開始注重美白防曬工作,但其實若要維持亮白肌膚,除了勤擦防曬乳之外,不妨可以多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維他命E等營養素的蔬果,以達內服外用兼備,從裡白到外之功效! 炎炎夏日要保護皮膚不被曬傷,除了做好基本的防曬工作之外,如何正確地選擇健康的飲食,也是重要關鍵。臺中醫院營養室邱鈴岑營養師表示,透過每天的飲食,也可以讓皮膚水水動人,當個內外兼備的白雪公主,以下列出六大項可讓皮膚變漂亮的健康食物:1) 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可說是「永遠的美膚聖品」,想保有健康明亮、不易曬傷老化的皮膚,幾乎每個皮膚科醫生都會叫你多吃高C蔬果。例如每天吃2~3份水果中,可以選擇ㄧ樣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芭樂、奇異果、草莓、聖女番茄或是柑橘類。天熱胃口差,當選擇生菜沙拉輕食時,建議加入色彩亮麗的甜椒和幾朵綠花椰菜,不止賞心悅目,而且還能攝取大量維生素C。生食甜椒,清脆爽口,也不會因高溫烹調而破壞了維生素C。2) 適量攝取黃紅色蔬果/紅橘黃蔬果、食物及深綠色葉菜,如胡蘿蔔、芒果、紅黃番茄、木瓜、地瓜南瓜、地瓜葉、空心菜等,多半含有大量胡蘿蔔素及其他的植物化學物質,可預防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疾病,例如紅斑。β胡蘿蔔素有助於預防曬傷。3) 大豆製品/大豆中的異黃酮素(Isoflavones)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可以代替一部份女性荷爾蒙的作用,幫助對抗老化,同時具有抗氧化能力,是女性維持光澤細嫩皮膚不可缺少的一類食物。建議可多吃如豆腐、豆漿(不放糖)是比較好的選擇。4) 攝取適量堅果類/堅果類富含植物油,多半富含維生素E,幫助抗氧化和消除傷害皮膚細胞的自由基。抗氧化劑,能抑制不飽和脂肪酸及其它一些不穩定化合物的過氧化,從而有效地抵制了脂褐素在皮膚上的沉積,使皮膚保持白皙。維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還包括小麥胚芽及各類堅果。5) 適量來杯熱可可/ 眾多科學研究為巧克力洗清冤屈,證實是對健康有益的好食物,因為巧克力裡含有多種豐富的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類黃酮,適量攝取除了增加皮膚抗紫外線能力之外,還有助於留住皮膚的水分、增加氧氣飽和度、促進血液循環。6)每天1杯茶/美國研究指出,喝綠茶或是使用含綠茶成分(指兒茶素)的保養品,可以讓日曬導致皮膚曬傷、鬆弛和粗糙的過氧化物減少約三分之一,表示皮膚受陽光損害的程度變輕。

外籍人士染愛滋 昆明院區供診療、免費篩檢

外籍人士染愛滋 昆明院區供診療、免費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過往我國法令規定外籍人士染愛滋,將強制出境,使得某些異國婚姻夫妻或是求學青年,被迫分離兩地或學業中斷,但今年初法令已做修正公布,染愛滋得外籍人士可放心留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防疫專案組表示,外籍人士可到昆明院區做免費匿名篩檢、如須治療或藥物費用有困難,也會轉請社工進行協助。取消外籍愛滋患者強制出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防疫專案組莊苹主任說,過去《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未修正前,外籍人士感染愛滋會被強制出境,就遇過許多夫妻,因擔心配偶被迫出境,而隱匿不敢篩檢、就醫,或是生下小孩就被強制離境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外籍愛滋患者免強制出境而修正條文已於今年2月4日由總統府公布。莊苹也說,昆明院區已求證相關單位,確認目前不論是感染者來台、入境居留體檢、一般篩檢通報及感染後就醫,都不再會因為非本國籍而無法留在臺灣,而之前因為感染愛滋而被迫拆散的異國婚姻也可再在臺灣共同生活。而許多外籍人士所擔心的藥費問題,因為雞尾酒治療藥費的確是一筆為數不小費用,一個月就須1萬5千元以上。對此,莊苹表示,昆明院區很願意協助外籍朋友做免費匿名篩檢,若有治療費用上的困難,也可轉請社工協助。

守護兒童好視力 慈濟醫院花蓮義診

守護兒童好視力 慈濟醫院花蓮義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了讓更多小孩接受近視治療,花蓮慈濟醫院特地前往花蓮縣萬榮鄉為60位學童提供眼科義診,並免費為近視度數較為嚴重的學童配置眼鏡,讓學童上課能更專注,提升學習力。「孩子們來不了醫院檢查,那我們就去找他們吧!」感同身受孩子們長期飽受視力模糊之苦,卻礙於交通、家庭等因素,無法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治療的眼科李原傑醫師,親自帶領醫療團隊到展開義診活動。交通不便、經濟不佳 部分兒童無法接受治療「上學期健康檢查出近視問題的學童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學生到有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萬榮國中校護王慧英表示,由於校園裡大多都是原住民學童,因為交通不便,加上部分家庭功能不佳等因素,即使篩檢出近視問題,孩子們卻不一定能到適合的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或配鏡。王惠英校護說,孩子們的視力狀況真的很需要幫助,除了經濟與家庭因素,許多孩子還會為了美觀與方便性,自行到路邊攤購買度數不吻合的隱形眼鏡,或瞳孔放大片配戴,結果反而導致眼睛發炎,甚至角膜受傷。謹記護眼五原則 守護健康好視力經過診斷評估發現,在義診學童中,除了3位有弱視症狀,須轉介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其他的孩童都患有輕度至中度不等的近視,其中30位近視度數較為嚴重的學童需要配置眼鏡矯正;其他的孩童則屬於假性近視,先給予散瞳劑治療。對此,李原傑醫師表示,眼睛是陪伴每個人一輩子的靈魂之窗,正確的用眼習慣要從小培養,所以,提供了五守則,幫助所有兒童都能護眼成功,遠離近視:1)每節下課都要到戶外活動。2)寫字握筆要正確,頭不可以歪斜。3)晚上十點前要睡覺。4)每天使用3C產品不超過20分鐘等護眼。5)睡覺時要在全黑環境,不可以開小夜燈睡覺等小秘訣。

高雄男染德國麻疹 義大飯店、瑞豐夜市到處走

高雄男染德國麻疹 義大飯店、瑞豐夜市到處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高雄人請注意!日前,疾管署公布今年第3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為高雄50歲男性,於3月28日出現全身痠痛、頭暈等症狀,因出疹及自覺發燒至診所就醫,於4月9日確診感染德國麻疹,目前已康復。由於個案於暴露期間曾至中國大陸四川,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只不過,個案回國後曾至多處公共場所,包括義大皇家飯店、瑞豐夜市、健身工廠等,所以,疾管署呼籲3月22日至4月5日曾到該處者,請自主健康管理21天,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若為孕婦請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進一步診療。已掌握42名接觸者 預計追蹤至19日疾管署表示,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目前已掌握42名接觸者,包括家人、同事、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雖然暫時無疑似症狀,但預計追蹤觀察至4月19日。孕婦感染德國麻疹 恐會造成死產、胎兒耳聾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3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境外移入及1例國內感染,但有九成五以上的民眾,曾經感染或已接種疫苗,一般人如感染大多症狀輕微,所以,無須過度擔心。但孕婦例外,在懷孕前期感染可能造成死產、自然流產,胎兒可能發生出現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因此,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可檢具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報告,至醫院接受免費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發燒、丘疹 皆為症狀之一最後,疾管署提醒,德國麻疹在出疹前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但透過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應儘速至醫院接種疫苗。民眾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暴露史。

她更年期出血誤當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

她更年期出血誤當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8歲的王姓婦人,已經停經5年,但最近3個月陰道斷斷續續出血,跟友人聊天時提及,友人跟他說:「恭喜你,回春了!」。王女士信以為真,認為自己又變年輕了,但是在3個月後,她的陰道仍然異常出血,自覺不放心,便到婦產科求診,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南投醫院婦產科高惠芬醫師提醒,停經後若有陰道出血狀況,應儘快就醫。高惠芬醫師表示,一般停經婦女的正常子宮內膜厚度約為0.5公分,而個案在婦產科醫師問診、內診以及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其子宮內膜增厚約2公分,超過一般停經婦女正常子宮內膜的厚度,因此醫師隨即安排子宮內視鏡檢查,以及子宮內膜切片手術,切片化驗的結果即顯示為子宮內膜癌。非回春是警訊!停經後異常出血速就醫因此醫師也叮嚀,停經後一年不會有陰道出血的情況發生,有此症狀是一種危險訊息,應儘快就醫,進行進一步之檢查,或者透過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骨盆腔超音波檢查,提早發現病變、提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針灸+中藥治療兼保養 延緩關節退化

針灸+中藥治療兼保養 延緩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臨床發現,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年輕族群有逐步增加趨勢。退化性關節炎除了老化因素,肥胖與運動傷害,也是導致膝蓋提早退化原因之一,尤其在天氣氣溫變化大時,疼痛感會加劇,這是關節內軟骨出現磨損的警訊!尤以長期負重的膝關節最容易出現此問題,通常會有行走困難、膝蓋痠疼無力等現象,嚴重者甚至關節腫脹變形。「退化性膝關節炎」在中醫被認為是因人體陽氣不足與衛外不固,以致外在的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所致,常使膝關節附近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中醫治療此類病症通常運用針灸與中藥雙管齊下方式,有治療兼保養功效,延緩關節老化速率,在逐漸退化的過程中適時地扮演「踩煞車」的角色。關節痠疼上身  祛風茶飲止痛活血衛福部臺南醫院鄧佳明醫師表示,在陽陵泉、犢鼻、足三里與鶴頂等穴位針灸,能舒筋活絡、強健腰腿又可祛風除濕、通利關節;加上近年來研究發現「電針」可以有效刺激關節潤滑液增生,並且鬆弛緊繃痠痛的軟組織,進一步改善患者的下肢活動與步態行走功能;輔以中藥治療,例如當歸拈痛湯、獨活寄生湯或疏經活血湯等,可收補益肝腎、強壯筋骨與活血定痛功效。鄧佳明醫師也建議病患,少作蹲跪動作,不過度登爬階梯,肥胖者需減重,以防止關節更加磨損。另外,提供一道祛風茶飲,平時飲用,對於關節痠疼有緩解效果:●祛風茶/川芎與白芷各10克,加入約500cc水至煮沸即可,時時飲用;有祛風止痛、行氣活血等功效。

【免費講座】疼息照護 食在健康

【免費講座】疼息照護 食在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抗癌過程中,病人食慾不振造成體重下降,或突發性癌症疼痛等,除了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導致病人無法接受積極治療或順利完成療程,因此擁有良好的抗癌生活新品質,是抗癌成功的關鍵因素。為關心癌症病人,特舉辦「疼息照護,食在健康」講座,邀請腫瘤科謝佳訓醫師及中醫內兒科吳宜鴻醫師主講,幫助病人瞭解抗癌新觀念、戰勝癌症,進而邁向康復之路,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報名參加。名稱:疼息照護,食在健康時間:4月 11日(六)上午9:00~中午12: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減肥不吃油 恐記憶力減退、提高憂鬱症風險

減肥不吃油 恐記憶力減退、提高憂鬱症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常認為「減肥要少肉、少油」,其實,減肥時不吃肉、不攝取油脂,反而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導致肥胖的來源是米飯、麵包、點心等精製醣類食物。「醣類」容易被身體吸收,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剩,而胰島素又稱為「肥胖荷爾蒙」,使脂肪增加。一旦攝取過多醣類,情緒也容易不穩定,對身體毫無益處。「蛋白質」則是身體的基礎,也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會影響情緒。若身體缺少蛋白質,會使心靈變得空洞而殘破。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採取極端的無油飲食。雖然攝取過多有害油脂,會形成脂肪並影響身心功能;不過,優質的油脂則能形成防護膜,保護細胞。當細胞被包覆在油膜下時,能讓神經傳導物質間的傳遞順暢。若完全不吃油脂,反而會使腦袋不靈光、健忘、記憶力減退等,有害無益。有些人覺得「豆腐或納豆」能代替肉類,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因為植物性蛋白質的蛋白質指數低,也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像是促使身體合成蛋白質的「甲硫氨酸」等。因此,只依賴「植物性蛋白質」也無法充分合成體內的蛋白質。唯有均衡攝取植物性及動物性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健康。若刻意不吃蛋白質,反而會讓肌膚變得粗糙乾燥,毫無光澤。膠原蛋白無法單獨被人體吸收,必須搭配鐵質、維他命C在有益肌膚的營養素中,最受推崇的即為「膠原蛋白」。不過,只吃膠原蛋白也無法讓肌膚充滿彈性。原因在於「膠原蛋白」是由胜?鍵結多種胺基酸而形成長鏈,就算從食物中攝取,也無法立刻被吸收,必須先在體內消化後分開鍵結,直達胺基酸層級才會被人體吸收。這段過程非常漫長,導致有些膠原蛋白會被排出體外。因此,若想再生成肌膚細胞,必須由分解後的胺基酸、鐵質與維他命C共同合成膠原蛋白。換句話說,並不是單吃膠原蛋白就能直接增加肌膚的彈性。想要有完美的肌膚,除了攝取蛋白質,也需要維他命與礦物質。只要體內營養充足,外表就能容光煥發。(本文摘自/活腦力飲食/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