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滿口蛀牙!台灣5歲幼童 齲齒率高達8成

滿口蛀牙!台灣5歲幼童 齲齒率高達8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衛生是身體保健的第一道防線。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國內小朋友5歲齲齒率高達8成,小六學童的齲齒顆數更已逾日本和香港2倍以上,令人擔憂。而新北市去年度國小1年級學童齲齒率高達52%,也就是每2位國小1年級生就有超過1位蛀牙。另國內12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是2點5顆,也遠高於全球平均,顯見國內家長對小朋友口腔衛生的重視,仍有待加強。因此,為使口腔衛生教育在國小校園深耕,新北市衛生局舉辦潔牙比賽,共有41支隊伍,410位學童報名參賽。希望透過競賽活動與校內教學雙管齊下,教授小朋友正確的潔牙步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降低齲齒率。刷毛外翻須更換   避免括傷牙齦造成感染衛生局指出,預防蛀牙包括正確的潔牙,每餐餐後潔牙,以及適量使用氟化物,如塗氟、含氟漱口水及定期口腔檢查、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要常吃黏甜、易蛀牙零食,就能擁有一口美麗健康的牙齒。衛生局也提醒民眾,軟毛牙刷每2星期就要更換,另刷毛嚴重壞掉,也須更換牙刷。因牙刷使用越久,刷毛上細菌累積越多,外翻的刷毛既刷不乾淨,也容易括傷牙齦,甚至造成感染。 

23%洗腎患者控制不良 當心面臨「剁腿」危機

23%洗腎患者控制不良 當心面臨「剁腿」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代謝症候群、三高、糖尿病等問題盛行,又加上現代人缺乏運動、抽菸人口比例高,使得罹患心臟血管及週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患者大幅增加,特別是周邊動脈阻塞更是經常被忽略的問題,雖不會致命,但若惡化卻會因血流無法到達肢體末梢,導致雙腳被截肢。周邊動脈阻塞 是洗腎病患十大死因之一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李振豪醫師表示,由於多數周邊動脈阻塞病患都有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所以,容易出現傷口不易癒合、周邊血液循環不良、間歇性跛行、組織潰瘍及壞死等症狀,且嚴重時還會發生皮膚潰瘍與壞疽,甚至面臨被截肢的命運,尤其是洗腎病人,經常因水分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好、營養攝取不足、運動不足等問題導致周邊動脈阻塞。而血液透析病患中,大約有23%會同時合併周邊動脈阻塞,死亡率高達40%,是造成血液透析病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持續運動 就能降低截肢風險當傷口感染時,雖然截肢是救命的選擇,但對於年長的患者而言,截肢比死還嚴重,因此,為降低截肢的發生率,提醒民眾改變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很重要,只要能夠持續運動,就能大幅減少風險。

研究:多喝柳橙汁 助提升記憶、學習力

研究:多喝柳橙汁 助提升記憶、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新鮮、好喝的果汁,不僅可幫助人體補充少數的營養外,也是所有飲品中的最佳選擇!而日前在英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500C.C.的柳橙汁,除了會攝取到豐富的維他命C,持續8週後,還能明顯提升學習力、記憶力等。百分之百柳橙汁 助提升認知功能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瑞丁大學,針對37名年齡介於60~81歲的受測者,進行為期八週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喝500C.C.百分之百柳橙汁的那組,在認知測試上比非純柳橙汁的那組高出8%。此外,又加上此研究是採用喝一個月,停一個月的方式來測試,由此可見,並非要每天喝柳橙汁才能達到效果。類黃酮 可活化掌管學習、記憶的海馬迴研究人員丹尼爾博士表示,百分之百柳橙汁之所以可提升認知功能,這都與它含有天然抗氧化劑類黃酮有關,因為類黃酮能活化掌管學習、記憶的海馬迴,所以,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類黃酮的水果和蔬菜,來促進大腦健康,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當心!5歲以下幼童 腸病毒高危險群

當心!5歲以下幼童 腸病毒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逐漸炎熱,腸病毒疫情升溫!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均上升,門診人次更突破3千。醫師說,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克沙奇A型,今年已有1例腸病毒重症個案,提醒家長們應提高警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陳冠廷醫師指出,腸病毒全年都有感染個案,一般以四月到九月為流行期。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可經由糞口、飛沫及接觸病人的分泌物等途徑傳染。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更容易擴散。5歲以下的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加上還沒有接觸過各類腸病毒,因此感染機率比較高,也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當心重症前兆病徵陳冠廷提醒,腸病毒流行期間,民眾應注意自身與孩童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大人在接觸小孩之前務必要洗手。經常清洗玩具,可利用陽光曝曬來消毒。一般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民眾可利用市售漂白水消毒居家環境。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只有發燒、喉嚨發炎等類似一般感冒症狀。常見的典型症狀有疱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少數病患會發生腦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肝炎、心肌炎、急性心肌病變、心肺衰竭等併發症,嚴重恐致死。陳冠廷醫師也說,若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包括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眼神呆滯、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請儘速至重症轉診醫院就醫,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隱藏的暴力! 醫:霸凌增5倍自殺風險

隱藏的暴力! 醫:霸凌增5倍自殺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隨著網路發達,網路霸凌問題也時有所聞。而網路助長霸凌行為的原因有二:包括匿名及無法立即看到受害者的反應,所以會比言辭霸凌更過分。醫師也說,霸凌會增加受害者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增加將近5倍的自殺風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陳坤波醫師解釋,瑞典在四十年前首先注意到霸凌問題,當時霸凌的定義包括:強欺弱、身體或語言的負面行為、蓄意傷害他人,而且持續發生。受害者不僅面臨直接身體傷害,同時還要間接面對受排擠,失去同伴的間接脅迫。而陳醫師也曾觀察門診患者發現,平均約每10人當中,僅有1人自認未受過霸凌,但多數青少年不太會選擇向家長或師長反應,因此提醒教師,應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身體外傷、心靈創傷、逃學逃課及學習變化等,研判學生是否被霸淩。如何遠離網路霸凌? 關掉或重辦臉書然而陳坤波醫師也表示,一般人若受到網路流言霸凌攻擊,可以選擇關閉部落格、臉書,或再重辦一個新帳號,也建議遇到網路霸凌,可向家人傾訴。至於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向閨蜜訴苦,但他說若非能完全信任,很容易又錯把敵人當閨蜜,所以還是向家人傾訴較佳。

長期腰痠背痛治不好 當心是僵直性脊椎炎

長期腰痠背痛治不好 當心是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上起床猛然腰痠背痛,跑遍各大中西醫診所,早已神農嘗百草,還是無法改善,當心罹患的是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多好發於二十到四十歲的年輕人,發病起初不少人會誤認是運動傷害或是生長痛,時常拖到病情惡化,痛不欲生時才正確診斷。好發於年輕族群 關節紅腫熱痛是警訊亞東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吳建陞說明,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40歲的成年人,青年發病居多,臨床上最常見症狀即為下背痛、早起晨僵與肌腱附著點發炎,常侵犯的發炎部位包含脊椎關節、薦腸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肩關節。門診觀察,不少青少年患者常誤以為是痛風所造成的腳踝腫脹,就診後才發現竟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所致的周邊關節炎。他指出,約有10~20%患者會合併週邊關節的紅、腫、熱、痛。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除了會侵犯關節外,也會其他器官或組織,常見的脊椎關節外病變包含,眼睛病變,如虹彩炎或葡萄膜炎;接骨點病變,常見肌腱與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的發炎,嚴重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劇痛不敢動?病情會加重惡化觀察僵直性脊椎炎可能發生的病變十分廣泛,門診中大部分患者常是因為眼睛發紅、皮膚斑塊紅疹等症狀無法痊癒,才轉而求診於風濕免疫科,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吳建陞提醒,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標最主要是減輕疼痛、控制發炎及維持脊椎、關節的正常功能,因此重視用藥遵從醫囑性、維持定期伸展運動為延緩脊椎和關節僵硬、變形的最好方法。此外,臨床上常會見到僵直性脊椎炎緩者,因劇痛感而長期休息或不敢活動,不過倘若長期休息更會使症狀更加嚴重,建議病患還是得定期做伸展運動,才能減少關節變形的風險。

非老人專利!高血壓年輕化 壓力、飲食所害

非老人專利!高血壓年輕化 壓力、飲食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誰說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在現代的社會裡,隨著高壓生活、不正常的飲食及作息,使得文明病「三高」如影隨形,不但患者人數持續攀升,就連罹患高血壓者更突破了430萬人,且在年齡層上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此,小兒科張金石醫師表示,在診間上就曾遇過22歲的年輕患者,原本他只是因為氣喘定時回診,孰不知在某次檢查下,才意外發現罹患了高血壓,且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竟然高達103公斤,因此,便囑咐他先從降低體重、多運動來控制血壓,結果經過一個月後,絲毫不見改善,才開始服用藥物,而目前血壓狀況控制良好。高血壓患者 罹腦中風率為常人2.8倍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指出,高血壓患者五年內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9倍、2.8倍以及1.7倍,但雖然如此,目前普遍民眾對高血壓仍處於冷感的狀態,往往也因為這樣而延誤治療,特別是年輕人,張金石醫師表示,近年來飲食習慣西化、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缺乏病識感等情況下,患者人數才會比2年前增加近七成左右。因此,提醒民眾只要收縮壓高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90毫米汞柱時,就要盡速就醫檢查,一旦確診後除了要依照醫師的指示用藥外,也要控制體重(BMI值18.5~23.9間)、均衡飲食(避免高油脂食物、每日不超過2~4克的鹽)、規律的有氧運動(每日40分鐘,每周至少3~4天)以及控制飲酒,才能防止併發症產生。簡單三步驟 自我了解血壓好安心不管如何,萬病之源「高血壓」總歸一句就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為了避免它上門,中華民國醫師公會蔡明忠秘書長表示,只要透過簡單的三步驟來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時時保持平穩,如此一來,就能永保健康之本:1)評/評估家族病史、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等,只是身體質量BMI值超過27、每天運動少於3次、久坐型、食用高鹽高鈉食品、飲酒等是高血壓潛在的高危險因子。2)量/建議25歲以上的民眾,每天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幫助自己了解狀況。3)診/若發現血壓異常,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錯失最佳時機。

老年人罹糖尿病有傷口輕忽!當心慘截肢

老年人罹糖尿病有傷口輕忽!當心慘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有罹患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老年人,務必提高警覺,有傷口就要趕快處理!苗栗就有一名百歲人瑞爺爺,日前小腿處出現傷口,癒合狀況一直不佳,雖有在家自行換藥處理,但情況卻仍是日漸惡化,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罹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勿輕忽身上的任何一個小傷口,若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引起感染。老年人血液循環差 傷口容易缺氧蔓延大千綜合醫院高壓氧中心林澤村醫師指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問題傷口已成為高壓氧治療中常見的適應症。除了糖尿病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好壞之外,血液循環、感染及營養的狀況也是影響傷口癒合與否的重要關鍵。他進一步說明,第一個決定傷口癒合的因素是血液循環,當人體循環系統不佳時,促進傷口癒合的物質及氧氣無法有效地循環到傷口周圍,更無法透過良好的循環進行代謝。第二個因素是感染,循環差導致缺氧,進一步影響白血球的殺菌能力,如果再加上罹患糖尿病,還會有免疫功能不全的問題,因此可能發生感染導致影響傷口癒合。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太少 也會影響傷口癒合最後一項因素則是營養,營養是促進傷口癒合的最佳原料,尤其是血中白蛋白的濃度,假使白蛋白過低的病人即便有好的循環及感染控制,仍會影響傷口癒合。這些因素發生時都可能會使傷口癒合速度減慢,因此在照顧傷口及促進恢復時,都必須考量這些狀況,以確保傷口癒合的情形。林澤村醫師呼籲,如果民眾有傷口癒合的問題,請儘早尋求高壓氧專科醫師的評估,可適時的給予高壓氧治療,儘可能減少問題傷口所造成的嚴重併發症及避免截肢的命運

搶救猝死危機 抓緊黃金4分鐘

搶救猝死危機 抓緊黃金4分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平時看起來很健康,卻突然驟逝,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猝死」。南投縣衛生局指出,當猝死發生時,只有4分鐘的搶救時間,必須緊急施行人工復甦術,若在初期能儘速以電擊器緊急去顫,也是治療的關鍵。  預防猝死 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而猝死有4大危險因子,除了抽菸之外,分別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三高」,要預防猝死,飲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現代人普遍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再加上抽菸、運動量不足等問題,不僅對心血管疾病不利,甚至對於整體的健康都會造成傷害。因此,衛生局提醒,掌握戒菸、控制體重、定期量血壓與追蹤血糖值等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猝死是可以預防的。

注意!每約4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

注意!每約4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目前全台約有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是全世界B肝帶原率最高的地方,平均帶原率約15%~20%,另也約有40萬C型肝帶原者,帶原率約2%~5%,肝病每年奪去國人上萬人性命。換句來說,平均約40分鐘就有一個家庭的成員因肝病往生而致家庭破碎,由此可見,肝病對於國人而言是個健康殺手,不僅會造成個人及家庭的損失,也會成為社會醫療資源的重大負擔。B、C肝病毒 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元兇國人癌症死亡率中,肝癌是第二位,男性肝癌死亡率更高居第一,且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列於前十大死因,而B、C肝病毒是最大元兇,不容輕忽。對此,衛福部苗栗醫院院長許振榮表示,肝癌發生的三步曲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但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神經,大部份的肝病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因此,在面對這個這個無聲無息的殺手時,定期健康檢查非常必要,尤其B、C型肝炎民眾,更需定時回診複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