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頭皮也要保養?5招教你養護頭皮不落髮

頭皮也要保養?5招教你養護頭皮不落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臉上突然多了黑斑或皺紋時,多數的愛美女性會急如熱鍋螞蟻,試圖找尋各種除斑消皺的產品,不過,在保養肌膚的同時,妳是否忘了頭皮也需要一起保養?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朝鈞指出,過了30歲之後,頭皮與肌膚一樣會逐漸老化,除了讓髮質乾澀、易斷,恐怕還會產生難以挽回的髮量危機!30歲過後頭皮開始老化 不保養小心大量落髮什麼是頭皮老化?頭皮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老化,當頭髮失去營養,就會開始逐漸掉落。大眾所熟知的落髮問題,大多是遺傳性雄性禿、休止期落髮、頭癬、缺鐵性落髮,但其實,頭皮老化也會造成落髮,尤其現代女性因生活壓力、作息失調,或為求髮型變化時常染燙,長時間下,也會加速頭髮老化,甚至出現髮量危機。一般來說,正常的落髮量,每天落在50到100根之間,根據楊醫師觀察,頭皮老化約30歲以後就會顯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平常愛吃油炸、辛辣類食物,或是作息不正常,在不了解什麼是保養頭皮的觀念下,很容易過了40歲後,就開始大量落髮!保養頭皮5要訣 讓你遠離髮量危機1) 選擇適合的洗髮產品/不同髮質應挑選不同種類的洗護髮產品,例如,油性髮質應使用清爽型,而乾、中性髮質則可使用滋養型洗護髮產品,且沖洗水溫別過燙。2) 選擇溫和的護髮成份/可選擇含有人參、冬蟲夏草、靈芝等中藥萃取的養髮成份,楊醫師也指出,這些成分對滋潤與養護頭皮仍有幫助。3) 避免過度曝曬/頭皮因紫外線的照射而出現光老化,建議30歲以上的族群,外出最好能戴一頂帽子隔絕紫外線。4) 避免過度燙染/若過於頻繁的接觸燙染髮的化學藥劑,很容易造成頭皮發炎、毛囊萎縮的現象。5) 生活作息正常/熬夜、吃油炸、吃甜食等行為,除了會使肌膚老化,頭皮也會受到影響。楊醫師提醒,大多數的民眾只注重臉上肌膚保養,卻全然忘記頭皮也應該要一同保養,若在40歲後,落髮量明顯增多,就應趕緊就醫,以免症狀加劇,進而傷了自信!

夏日防曬老是油膩膩?毛孔堵塞恐成草莓臉

夏日防曬老是油膩膩?毛孔堵塞恐成草莓臉

(撰文:許家瑋) (專業諮詢:美麗境界診所馮愛真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上班族小玫(化名)相當注重防曬,因為夏季來臨,更換了係數較高的防曬品,但只要一擦上就會覺得皮膚悶熱,且伴隨油膩膩的感覺,用了一周後,臉上甚至冒出粉刺、痘痘,沒有黑卻變成草莓臉!美麗境界診所皮膚科醫師馮愛真表示,根據皮膚科門診經驗,每逢夏季時刻,診所治療粉刺、痘痘的病患,會較冬季多1至2成,其中,多患者是在保養品或防曬品上,沒有選擇適合自身膚質的產品,或是將冬季產品延用至夏季,使肌膚增加負擔。   圖說:夏天最怕防曬油膩膩!/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擔心防曬太油膩 小資女不防曬反老化! 馮醫師指出,有些人擔心擦防曬的油膩感,反而不擦防曬,然而,肌膚在長時間不塗防曬情況下,恐怕出現膚質老化、痘疤惡化的情形。她進一步說明,最常見肌膚惡化的情形,就是選擇錯誤的防曬產品質地,像是夏天就不適合霜狀的防曬,否則天氣高溫悶熱容易讓粉刺或痘痘惡化,建議挑選強調水感(如凝露狀)、無油的防曬乳質地,減少肌膚負擔,並有效防曬。馮愛真醫師說:「現場若是可以直接試用更好,如果擦上感覺不會有油、悶而又清爽的感覺,是比較建議選購的。」   圖說:可挑選強調水感、無油的防曬乳,不會有油、悶又有清爽的感覺!/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清爽程度與防曬力無關!應重視產品防曬系數 很多愛美的女性會擔心清爽型的防曬品會不會讓防曬效果打折?馮醫師強調,清爽程度與防曬力是沒有關係。以前SFP較高的防曬品,因加強物理防曬,因此感覺較油膩;但現在化學防曬技術越來越進步,市面上已有無油並兼具保濕配方的防曬產品,民眾還是應重視防曬系數。 「防曬品數值上的高低,是影響防曬力的重要關鍵!」但很多人卻搞不懂防曬系數與PA值的關係。對此馮醫師解釋,簡單來說,SPF(防曬係數)是指UVB讓皮膚曬紅所需時間,與不擦防曬時所需時間之比值(如:SPF15即是可隔離14/15,即93.3%的UVB;SPF50則提升至49/50,即是98%隔離效果);而PA與PPA值對抗UVA,則是能延緩曬黑時間,越多「+」則延緩曬黑時間則越長。   圖說:SPF與PA數值也是挑選產品的重點之一。/Lancôme提供 無油凝露+涼感科技 Lancôme幫妳輕鬆一「夏」 為了讓消費者不要在防護力與使用舒適度中做拉扯,法國知名保養品牌Lancôme推出「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採用完全無油配方,並將質地改良成凝露狀,更容易均勻塗抹,且添加玫瑰水精萃兼顧保濕的作用,突破以往防曬產品過油而造成毛孔堵塞,甚至加劇皮膚出油的困擾。另外,Lancôme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也特別加入Cool-act涼感科技,讓肌膚在擦上時感受沁涼之餘,也幫助鎮定舒緩肌膚,同時避免出油,讓擦防曬變得很舒服! 再者,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具有防護科技XL-shield防護網,能防禦長波UVA,並有SPF50/PA++++,提供12小時滴水不漏的全面紫外線防護,不只能對抗UVB、UVA,連危險級長波UVA都能阻擋。   圖說:新一代無油防曬 凝露質地絕對輕盈。/Lancôme提供 一般上班族 早、中晚各補充一次即可 至於防曬的時間點該如何拿捏,馮愛真醫師建議,一般上班族於早上出門、中午外出之前及下午5、6點間各補充一次;若是長時間待在戶外的民眾,則須增加防曬系數與補充次數。補充時建議以肌膚出油狀況而定,若是已經出油了,也沒有上妝的人,不妨多洗一次臉,重新補充防曬;不是很出油的人,則可以將雙手洗淨後直接拍打補充。 診間常見因懼怕防曬油膩而不敢使用防曬乳的民眾,但其實只要幾個步驟,並正確的挑選出適合的產品與使用方式下,就能提供給肌膚最佳的防曬防護力:   1)檢測自身膚質/了解膚質是屬於乾性或油性,因每種肌膚適合的產品都不一樣。 2)挑選適合的防曬質地/選擇沒有油脂的成分,比較不容易黏膩,試用產品時建議實際塗抹在臉上,以了解會不會對肌膚造成敏感或刺激 3)隔離產品的成分/除了防曬成分之外,最好也能有保濕水感的成分在裡面,比較好塗抹均勻,也不容易造成肌膚的不舒適感。 4)正確的用量/根據研究指出,民眾在使用防曬品時多是用量不足,正確用量應是臉加上脖子需要約50圓硬幣大小的份量。 5)清潔方式/如果質地較清爽的防曬品,在沒有彩妝的情況下,可直接使用洗面乳清潔;但因防曬品成分多種,若民眾洗後仍有不乾淨的感覺,可用卸妝品清潔後,再用洗面乳清洗。 無油不負擔 涼感輕一夏:http://goo.gl/qT4Ggw  (手機版請點:http://goo.gl/e1OgNA)

麻疹陸童來台遊玩 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

麻疹陸童來台遊玩 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麻疹陸童與家人來台遊玩,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日前,疾管署公布一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中國大陸籍16個月大男童,6月1日出現輕微發燒,隔天便隨父母、哥哥一家四口自河北省來台觀光。個案父親為小兒科醫師,3日上午其父發現個案耳後出現疹子,口腔出現黏膜斑點,4日仍有發燒,個案父親懷疑個案感染麻疹,並於5日由領隊協助以專車送至醫院並收治負壓隔離病房,經檢驗確定感染麻疹,預計9日上午離台。由於個案於暴露期間於中國大陸,且曾與當地麻疹疑似個案接觸過,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為防止疫情擴散 目前已掌握147名接觸者疾管署表示,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目前已掌握147名接觸者,包括親友、機上鄰近座位乘客、旅行團團員、餐飲旅宿業員工及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等。目前尚未有疑似症狀者,接觸者將追蹤觀察至6月23日。由於個案在可傳染期間曾出入野柳風景區、國父紀念館、臺北101、日月潭等,因此,呼籲曾於該時段出入該地點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注意!麻疹抗體恐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至於有關台北免稅店麻疹群聚事件,截至6月7日共計19例確診,接觸者共2,715人,員工超過8成已完成MMR疫苗補接種,自6月3日起即無新增疑似發病個案,但疾管署仍持續追蹤觀察至6月24日。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22例麻疹確定病例,20例為國內感染、2例為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接種疫苗,另建議不確定是否曾感染麻疹的中壯年人,及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如需前往流行地區,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MMR疫苗接種需求,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他車禍撞壞門牙 牙周手術重拾笑容

他車禍撞壞門牙 牙周手術重拾笑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8歲的型男,平時衣著講究,因為車禍的關係使得左上門牙斷裂,拔除後他選擇傳統牙橋進行美觀與功能的重建,但受傷造成軟硬組織的塌陷,讓重建的假牙必須比隔壁右上正中門齒長,堪稱門面的兩顆正中門牙長短不一,影響美觀。經假牙科醫師轉介,和他仔細討論後,利用牙周手術的方式,增補失去的軟硬組織,讓他能順利以左右「兩顆對稱」的條件製作正中門齒假牙,恢復昔日的燦爛笑容。一張好看的臉   1/3與牙醫有關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徐志中醫師表示,一般造成口內齒槽骨與牙齦缺損的原因不外乎外傷、感染、抽煙或齒列排列於不正確的位置。臨床上只要經過適當的篩選,並改正造成缺損的根本原因後,缺損的部分可藉由牙周手術,利用人工骨粉,自體或合成之軟組織替代物進行修補,便可達到美觀與功能兼具的理想重建。徐醫師也說,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主流,一張好看的顏面和牙科醫師有三分之一的關係。而利用手術適當增補齒槽骨與牙齦厚度,不僅能使假牙有適當長度比例,較為豐滿的牙周組織能使病患減少牙根或植牙暴露的機會,也能讓外觀看起來更有自信。 

一顆粽子熱量=便當 5撇步不增重

一顆粽子熱量=便當 5撇步不增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屆,粽葉飄香,總不禁讓人想大快朵頤一番,但許多粽子常有高熱量、高油脂及低纖維的問題。傳統1顆粽子約200~600公克重,熱量在450~1000大卡不等,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當您一顆接著一顆,很容易熱量失控。慢性疾病患吃粽不忌口  當心造成負擔且粽子因食材、大小及烹調方式不同,熱量差異很大,「北部粽」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油蔥炒香,用油量較高,南部粽,直接以水煮的方式煮熟,可減少用油量,但2者熱量都不低,尤其對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等,更是一大負擔。因此,澎湖縣衛生局也分享健康吃好粽5撇步:1)少吃高熱量配料/以低熱量食材,如:香菇、紅蘿蔔、杏鮑菇、筍丁、蒟蒻、魚肉、雞肉或瘦肉等,取代高熱量的五花肉、花生、鹹蛋黃。2)醬料減半更清爽/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因內含高鈉、高糖、高油,不利高血壓及心血管患者的疾病控制。3)替換掉部份糯米/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氣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建議可以試著以紫米、糙米取代。4)配蔬果平衡油膩/建議搭配一盤燙青菜和水果,不只解油膩,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5)視為正餐非點心/粽子的熱量足以當作正餐,故建議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二顆粽子,且慢性病患更要注意淺嚐即可,建議可分餐食用或與人分享。 

癌友身心壓力大 抬頭挺胸、腹式呼吸助抒壓

癌友身心壓力大 抬頭挺胸、腹式呼吸助抒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被宣告罹患癌症,有多數病友都會瞬間產生慌恐、不安的情緒,且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他們甚至還要承受身體的痛苦、治療上的副作用、外貌的改變、醫藥費等,這一連串排山倒海來的壓力,使得病患與家屬容易深陷於負面情緒之苦中,因此臨床心理師建議民眾,多多抬頭挺胸、保持笑容,就能改善心情,另外,每天練習腹式呼吸,強化副交感神經功能,也能幫助身體達到放鬆功效。出現負面情緒時 快做2種動作來抒壓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陳可家表示,有多數的癌症患者生病後,為了不讓他人煩惱,都會把悲傷、煩惱等負面情緒藏起來,但其實憋著不見得對自己有益,因此,建議民眾可找臨床心理師談一談,來放鬆心情。除了心理諮商外,臨床心理師也提供民眾2種抒壓的方式,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愉快時,都可以自行練習:1)抬頭挺胸、保持微笑/一般來說,心情不好的人都會彎腰駝背、沒有笑容,但若是越畏縮、越愁眉苦臉,心情就會越不好,且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維持畏縮的姿勢2分鐘後,體內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分泌就會大幅增加,若是擺出較開展的姿勢,同樣經過兩分鐘,壓力荷爾蒙就會降低,由此可見,人的姿勢與心情的好壞確實有相關。2)調整呼吸的方式,採用腹式呼吸/因為心情不好或緊張時,呼吸會不由自主地變快或不順暢,所以,若能將呼吸調順,心情就會變好。至於腹式呼吸,主要是在吸氣是將腹部脹大,使胸腔的空間變大,能吸入更多空氣,練習時可舒適地坐著,將空氣吐出再慢慢吸氣,使腹部脹大,接著慢慢吐氣,如此,緩慢地吸氣、吐氣,有助於將其它思緒放下,強化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幫助身體放鬆,心情自然變好。避免憾事發生 要學會為情緒找到出口最後提醒癌症患者,要學著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只要找到對的方式,就能改善心情,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可先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他們不僅可陪人聊天外,還會教放鬆及調整生活模式的方法,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憾事發生。

男子肩痛3個月未癒 PRP注射改善

男子肩痛3個月未癒 PRP注射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張先生,平時有釣魚及打高爾夫球的習慣,右肩疼痛有3個月之久,超音波檢查顯示右側棘上肌半層破裂,經每月施打一次PRP,打了3次後症狀改善,超音波影像顯示肌腱已癒合。新光醫院復健科謝霖芬醫師表示,旋轉肌腱包覆在肩關節的周圍,包括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及小圓肌等四條肌腱所組成。旋轉肌腱主要的功用是做肩膀的內旋、外旋及外展等動作,也可減緩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衝撞,對於肩膀的活動非常重要。肌腱病變3原因:外力、年齡、血流供應旋轉肌腱的破裂,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因素。40 歲前,旋轉袖肌腱破裂十分罕見,常因肩部外力的作用造成,如運動傷害、跌倒、車禍等,而 60 歲之後則屢見不鮮,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肌腱附著骨頭處之纖維軟骨會逐漸磨損,使得肌腱逐漸地脫離附著的骨頭。此外,血管也會老化且變得稀疏,而肌腱本身也易斷裂、崩解。PRP治療損傷免開刀  但須自費肩膀肌腱破裂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及非手術治療(藥物與物理治療),對於年輕且肌腱完全破裂或破裂大於3公分者,因難自癒建議採手術治療,但老人或身體狀況不佳者,考量到手術風險,建議可注射PRP輔以超音波加速肌腱癒合,但醫師也提醒,對於其他原因造成肩痛的患者,如五十肩、滑液囊炎等,則建議先嘗試皮質類固醇或玻尿酸之注射。而謝霖芬醫師也說明,PRP即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乃是抽取自體血液後,經離心純化,將其中含有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注射到患處,以促進人體組織的修復。PRP 適用於各種急性及慢性肌肉、肌腱、韌帶及骨關節病變,如肌肉、肌腱破裂、網球肘、軟骨破損、骨折癒合不良及退化性關節炎等。而PRP因取自於自己的血清,無排斥性,安全性較高;但其缺點是價格較高,且健保不給付。

登革熱升溫 高雄市場群聚疫情恐擴大

登革熱升溫 高雄市場群聚疫情恐擴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上週國內共新增18例登革熱病例,9例為本土病例,9例為自印尼、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國之境外移入病例,且近日部分地區午後偶有大雨發生,雨後積水容器增加,將提升登革熱流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務必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登革熱病媒蚊孳生。登革熱本土疫情 將逐漸升溫上週新增之9例本土病例中,8例位於高雄市,分別為左營區4例、楠梓區3例及鼓山區1例,其中6例居住或工作地點在楠梓區永興市場周邊,餘2例活動史則與該市場之鄰近里別有關,由此可見,楠梓區永興市場周邊群聚疫情仍然持續爆發中,且可能有擴大趨勢,另外,台南市北區六甲里再新增1例個案,該里近期已累計3例確定病例,需嚴防出現流行疫情。上週本土病例通報數及確診率均較前一週上升,預期疫情將逐漸升溫,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本土病例已累計124例,個案居住地主要為高雄市。登革熱流行期 如有發燒、頭痛應提高警覺疾管署提醒,目前為登革熱流行季,請民眾主動巡查住家環境清除孳生源,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臨床醫師如果發現有疑似症狀患者,請儘速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通報,以利及早偵測病例,掌控疫情。

端午習俗喝雄黃酒 當心恐致慢性中毒

端午習俗喝雄黃酒 當心恐致慢性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一個多禮拜,端午節即將到來,以傳統習俗來說,就在這天除了有划龍舟、吃粽子、掛菖蒲等活動外,也有喝雄黃酒驅瘟避邪的說法,但近代醫學卻發現,雄黃酒飲用過量,恐致慢性中毒的危機,因此,中醫師建議可改喝清肝的保健茶飲,來消除因受暑引起的腸胃不適,達到和古時候喝雄黃酒一樣驅瘟解熱的效果。古人喝雄黃酒 主要用途為消毒驅瘟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黃中瑀醫師表示,夏天蚊蟲多,古時候常因環境不潔而引發腸胃不適,因此,當時的人都會藉由飲用雄黃酒來消毒驅瘟,但隨著時代變遷,以公共衛生的條件來說,沒有再喝雄黃酒消毒的必要,且雄黃酒含有砷,喝多了等同於慢性中毒,所以,端午節飲用雄黃酒的習俗,對現代而言早已不合時宜。夏季天氣熱 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反觀現代的端午節,有多數民眾因觀賞龍舟賽中暑、腸胃不適,或因為頻繁進出冷氣房,出現頭痛、流鼻水、咳嗽等看似感冒的症狀,其實就是所謂的冷氣病、夏季熱。所以,黃中瑀醫師建議,改善夏季熱,應多補充水分,市售的飲料不一定有止渴生津的效果,宜喝助清暑熱的保健茶飲補氣、解暑,來改善暑熱引起的腸胃不適,舉例來說,像是由黃耆、七葉膽、陳皮等藥材製成的七葉涼茶,不僅能清肝降火、補氣生津、還能提升免疫力,改善因暑熱之氣而引起的乏力倦怠、眩暈心煩、多汗納呆或有低熱等的臨床特徵。

痛風男三餐外食、泡麵 蛋白尿險洗腎

痛風男三餐外食、泡麵 蛋白尿險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有痛風病史的29歲男性,平常三餐常吃外食、泡麵,因下肢水腫至腎臟科門診,經檢查發現收縮壓、腎功能指數都已明顯超標,已達第三期腎臟病程度,加上尿液檢查也發現有輕微蛋白尿現象。好在透過藥物控制血壓、血脂肪,衛教病人要控制飲食,不可以吃得太鹹,病情才得以控制住。當心!慢性腎臟病初期沒症狀難察覺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江銘彥醫師指出,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所以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等到引發慢性腎衰竭,就只能走上洗腎一途。有鑑於洗腎造成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重大負擔。台灣腎臟醫學會提出腎臟病防治口訣,即所謂「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以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三多三少」分別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少糖」;而「四不一沒有」則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和「沒有鮪魚肚」。不抽菸、控三高 護腎8法保健康當然,病人若能好好地與醫師配合,做到「五控三避」,即「控制血糖、血壓、蛋白尿、血脂肪及尿酸」和「避免抽煙、避免感冒和過度疲累、避免會傷害腎臟的藥物或檢查」,亦可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江銘彥醫師建議民眾,將這些簡易口訣謹記在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加上高危險族群定期追蹤檢查,適時介入治療,必能減少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倘若不幸發生末期腎臟病,也應適時接受透析治療,以利回復生活機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