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的治療過程痛苦,帶來的副作用更是讓患者們受盡折磨,尤其食慾不振已經讓他們營養不良,在加上有些人對於癌症的飲食尚有迷思,讓病人更無力對抗病魔。為此,亞東醫院特邀營養科吳宛真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破除癌症患者及家屬對飲食的迷思,讓患者有更多體力接受治療,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6月23(二)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的治療過程痛苦,帶來的副作用更是讓患者們受盡折磨,尤其食慾不振已經讓他們營養不良,在加上有些人對於癌症的飲食尚有迷思,讓病人更無力對抗病魔。為此,亞東醫院特邀營養科吳宛真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破除癌症患者及家屬對飲食的迷思,讓患者有更多體力接受治療,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6月23(二)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中老年男性早上會渴到醒來,檢查發現他們的唾液分泌相當充足。因此懷疑是否為糖尿病,結果又並非如此。一到早上唾液就減少感到口乾舌燥的症狀,多半出現在較胖的中老年男性身上,這很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的口乾症。一起床就口渴 是因為晚上打鼾睡前喝酒或極度疲勞、肥胖的話,睡覺時舌頭會往下掉到喉嚨的位置,堵住氣管造成打鼾,有時甚至會妨礙呼吸因缺氧而醒來,無法一覺到天亮。當氣管堵塞時,身體為了盡量吸入空氣,會在睡眠時無意識地張開嘴巴,造成唾液蒸發,所以早上才會覺得口渴。唾液減少會降低口中的抗菌保護層與清潔作用,造成蛀牙與牙周病惡化,若再加上抽菸的習慣會更糟糕,它會使血管收縮令人更加口渴。愈來愈多人的口乾症是由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引起。除了在專科門診請醫師開立促進唾液分泌的藥物外,也能使用口腔專用保溼劑或保溼凝膠改善口乾症。慢慢吃飯、多說話 可刺激唾液分泌時時活動臉部肌肉也可以改善口乾症,譬如揚起嘴角微笑,盡量活動顏面表情肌,說話也有效。面無表情、不常說話,會使唾液一直處在低水位。吃飯時好好咀嚼30次以上,能充分活動嚼肌刺激唾腺。這時重點是右邊嚼五次再換左邊嚼五次,徹底運用兩側的嚼肌與牙齒,不要只用單邊咀嚼。現代生活習慣使口腔健康惡化,但因為環境不好就什麼也不做,只會讓症狀更加惡化。和家人或好友愉快用餐,慢慢吃上一頓飯也是保護牙齒的好方法。(本文摘自/90%的病,從牙齒開始/采實文化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正常成人的呼吸次數約在每分鐘15到20次,而這一切有賴肺的運作,醫理認為肺為氣之本,不僅主呼吸,也主一身之氣。肺不好,最先影響到的就是呼吸系統,而傷害肺部的原因有:1)久咳不癒。2)熱症長期不解。3)溫差。4)病毒鬱久。5)痰濕,流汗貪涼吹風。6)心脾病久,拖累到肺。起厝驚抓漏,醫生驚治嗽咳嗽通常會傷肺氣,如果發生咳喘但是沒有氣力、痰稀白色、呼吸短懶得說話、聲音低、汗流不出來、臉色蒼白,這通常是氣虛,久了容易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屬於寒症,可以選擇白色平溫熱性食材例如杏仁、蓮藕、蓮子等。熱病傷肺的症狀有乾咳沒有痰、或是痰少而黏、喉嚨乾癢,聲音嘶啞、或有嚴重咳血、消瘦、潮熱盜汗等狀況,這屬於熱症,常會造成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症。愛喝冰水傷呼吸系統溫差傷肺則分風寒、風熱與燥熱。風寒很忌諱運動後汗未乾就吹風、喝冷飲、暴露於寒風當中,例如夏日炎炎,全身汗流浹背就進入低溫冷氣房,雖頓時舒暢,但已傷了肺,容易罹患感冒、慢性支氣管炎,重則哮喘等。風熱的狀況舉例來說,如身處火熱的廚房或吹到焚風,也常會罹患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再來談燥熱的影響,它容易造成津液受損,引起氣管炎、感冒、肺炎等。臺灣天氣炎熱,通常一年中有半年時間溫度較高,所以臺灣人特別喜愛喝冰涼飲料或冰品。有一個學員從小就喜歡喝冰涼的飲料,特別是在運動後一定要喝一瓶結冰礦泉水。到了國中,她開始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症狀,家人擔心她的健康,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說是氣受阻,導致呼吸不順,不過因為頻率不高,所以她也不以為意。其實她的家族早有病史,她的爺爺跟妹妹都有氣喘,只是她不覺得自己是氣喘。2009年她生第一胎時,孩子嚴重過敏,她決定來我這裡上課,為了照顧她的孩子,她開始按照自己的體質飲食,作息也是遵照自然律例的方式,最後不僅自己的氣喘不葯而癒,連孩子的過敏好了,母子兩人過著健康的生活。病毒鬱久的例子還有2002年引發全球恐慌的SARS,如果處治不當也會傷肺,其他如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合併感染,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再談痰濕傷肺的狀況,痰濕內停,意思是體內有很多痰,容易有氣喘、胸悶、痰鳴的症狀出現,易有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胸膜炎等,這些情況我都建議在作息飲食上做更好的調整。吃白色食物護肺臺灣四面環海,有時面臨中國的霧霾威脅,因此環境空氣品質不佳,許多人多少都有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多痰、氣喘等,長期下來更對肺造成傷害,其實只要選擇正確的食物就能根治。醫理認為「白益肺」,也就是吃白色的食物可以止咳化痰,益肺臟,白色食物像是平溫性的白米飯、煮熟的蓮藕、地瓜、玉米、馬鈴薯等;寒涼性的食材舉凡燕窩、薏仁、絲瓜、洋菜、香蕉、白木耳、山藥等, 要因應體質選擇適合的食材。而會傷肺的食物則像是奶製品、燒烤、油炸等食物,這類食物容易生痰,還是少吃為妙。除了遵從自然律例的起居和飲食,建議有氣喘症狀的患者,平常按症狀分辨寒熱証,可以適量使用涼或熱膏,按摩膻中到喉部中間區域,也可按背部肺俞穴、手拍背部或拍痧,來舒緩減輕症狀。(本文摘自/自然律例:地瓜餐創始人的養生之道/時報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老年人要瘦一點,還是胖一點才好?受限於三高與心血管疾病的威脅下,晚年生活維持著清瘦體型,成為眾多老年人的養生之道,但不少研究的結論卻與這樣的觀念背道而馳,顯示老年人若能保持微胖體型,反而能降低整體死亡風險。在這兩種完全不同論調的拉扯,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維持健康的正確守則?我國國衛院就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該研究來自但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潘文涵合聘研究員與莊紹源助研究員研究團隊發現,「肌肉量」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研究團隊針對1512位老人,在民國88至89年之間,進行身體質量指數與肌肉量的探討,共追蹤長達九年的時間。胖不胖不是問題 肌肉量才是健康重點研究指出,若單純以身體質量指數,作為死亡風險的評估,他們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較低的族群,整體死亡風險達5.73,一反多數人的舊有印象,那些身體質量指數達二十七,明顯超標的老年人,死亡風險竟比過瘦族群,還來得低,僅有3.69,這顯示過重的老年人較為「長壽」。不過,會有這樣的結果,國衛院提出不同見解,肌肉量的多寡,才是影響死亡率的主因!其實,肌少症的議題,近年來備受各界關注。肌少症,以字面來說,正是肌肉量隨著年紀的遞增,而快速減少,進而四肢無力,舉步維艱,行走總是緩慢,過個馬路都顯得困難重重。也因此,研究顯示,那些肌肉量較低的族群,會較常人增加達一倍的死亡風險,而罹肌少症的老年人,身體質量指數通常都過輕,由此就能看出,體重較重的老年人為什麼會較長壽的原因。不過,該研究並非鼓勵老年人能肆無忌憚的亂吃,讓體重因此失控,該研究所關注的是「肌肉量」的多寡,而為了防止肌肉的流失,建議老年人務必養成運動習慣,更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能減少肌少症的發生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治療蛀牙,聽到抽神經,不免讓人面露哀傷,心裡默默與遭抽神經伺候的牙齒道別,但抽神經就表示牙齒沒救了嗎?其實不然,牙醫師解釋,抽神經真正的名稱叫做「根管治療」,不少人以為用此法治療後,就宣告牙齒已死,但事實上,牙齒只會變得較為脆弱,只要用假牙套保護好,牙齒還是能持續使用。抽神經牙齒只是比較脆弱 還是可以正常使用苗栗醫院牙科賴柏睿醫師指出,抽神經其實只是一個簡易的溝通名詞,牙醫師真正在做的事情叫做「根管治療」,是在對受感染的牙齒內部管路進行清創和治療。而根管治療後的主要問題為牙齒變色和牙齒強度較為脆弱,所以一般根管治療完,常會建議製作假牙套,以提供牙齒保護。「好好的牙齒為什麼要抽神經?」他說,一旦牙髓腔受到感染的牙齒,根管治療是唯一有機會救這顆牙齒的方式。他回憶,過去就有一名病患,因誤以為抽神經會讓牙齒壞掉,因此要求醫師只進行蛀牙處的清除,還有將患處填補起來,但因蛀牙已深入核心,導致症狀不但沒有解決,反而還愈來愈嚴重。他也提醒,根管治療後的牙齒確實會較為脆弱,所以若非必要,本就不會進行根管治療,所以還請民眾放心,相信醫師的判斷,才不會使症狀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由於近期心靈療癒風潮的流行,以及領養意識的抬頭,讓不少家庭裡都擁有一隻到數隻不等的喵星人或汪星人,但尤其是愛貓人士可要注意衛生清潔,因為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指出,貓體內的寄生蟲「弓形蟲」,恐讓抵抗力較弱的人,像是孕婦,罹患憂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風險大幅升高。遭弓形蟲感染 罹精神病風險增百分之五十該研究來自英國精神分裂症研究期刊,研究發現,從小家裡就有養貓的人,其罹患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較常人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研究認為,這都與弓型蟲有所關聯。弓形蟲大多存在於貓的腸胃道中,也因此會透過糞便進而傳染給人類,而那些抵抗力正常的人,通常都能阻擋弓形蟲,對於身體所帶來的傷害,但如果是碰上孕婦亦或老年人,恐怕會出現相關精神疾病。美國疾病管制局也建議,防止弓形蟲的危害,貓飼主務必每天更換貓砂,可有效減少弓形蟲的數量,而抵抗力較弱者,也建議接觸貓之後能夠多加洗手,並且減少餵食生肉給貓吃,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大啖餐廳生猛海鮮之時,民眾可要多加留意這份由台北市衛生局,針對市售海鮮所檢驗的報告。根據衛生局的資料指出,吃到飽餐廳「饗食天堂」京站店以及「泰市場」誠品店,其白蝦與螃蟹,遭驗出二氧化硫超標,目前已令下架,並且對業者祭出相關罰款。漂白劑不得檢出 吃多恐呼吸困難衛生局指出,此次抽驗之55件水產品,包含4件蟹類、9件貝類、13件蝦類、29件魚類等,檢驗項目為48種多重動物用藥、重金屬鉛及鎘,蝦、蟹及貝類另加驗二氧化硫、過氧化氫,蝦仁加驗硼砂,檢驗結果1件來自饗食天堂「冷凍生白蝦」檢出二氧化硫0.14g/kg、泰市場1件「螃蟹」檢出二氧化硫0.18g/kg。漂白劑二氧化硫若食入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尤其是氣喘病的患者,食用含有超量亞硫酸鹽的食物,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之過敏反應,引發哮喘與呼吸困難。衛生局表示,不符規定產品已要求販售業者下架不得販售,經追查「冷凍生白蝦」產品來源為新北市,已移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辦理,另外「螃蟹」產品來源為臺北市業者,惟因其無法追溯來源,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將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南韓MERS疫情屢爆不停,自從5月20日確診第一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增至154例且19人死亡,使得民眾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開始緊張。而日前在網路上更有民眾運用社群媒體散布不實內容,提及「6月15日下午台北飛韓國機上有MERS感染者於下機後即被檢驗確認一事」,且快速被轉發,對此,疾管署表示,已向南韓查證中,依網友散布之資訊研判,屬謠言的可能性極大,請民眾勿輕信、轉發,以免觸法。散播不實疫情 恐會受到重罰疾管署鄭重呼籲,對於MERS疫情,均於第一時間公布於疾管署官網,供各界查詢運用,請民眾勿輕易聽信及轉發不實資訊,一旦發現有人利用傳播媒體發表傳染病流行疫情有錯誤、不實,致嚴重影響整體防疫利益或有影響之虞,主管機關將可依第六十四條裁處新臺幣九萬元以 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如涉及散布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傳播不實之流行疫情消息,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將可依第六十三條規定,最高可科新臺幣五十萬元罰金,請民眾切勿以身觸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一般傳統粽子多以糯米為主,一顆粽子的熱量達510大卡,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當心會隱性飢餓。因此,奇美醫院營養師薛伊均,教導民眾DIY「紫耀黃金粽」,是以全穀雜糧取代糯米,不僅有飽足感,還能增加膳食纖維量。微量營養素夠 遠離隱性飢餓薛伊均營養師說,此次推出的端午粽子改以全穀雜糧來取代糯米,如:燕麥、蕎麥、栗子、蓮子、地瓜、圓糯米及紫米,改良傳統糯米粽的材料比例來製作,不僅熱量只有3百多大卡,還可增加膳食纖維量,也能減少傳統粽子餐後的飽脹不適感;而維生素B群含量更是豐富。而他也提供紫耀黃金粽,有關製作方法的材料、做法與營養分析如下:●一人份材料/兩片粽葉、圓糯米15克、燕麥10克、蕎麥10克、黑糯米5克、地瓜30克、栗子1粒、蓮子3粒、豬里肌肉35克、乾香菇半朵、鹹蛋黃半顆、少許紅蔥頭及蝦米。●做法/1)將全穀雜糧洗淨、栗子與蓮子泡軟備用,地瓜切小塊備用。2)以少許植物油,小火爆香紅蔥頭、蝦米和香菇,再加入胛心肉炒勻,即成餡料。3)取兩片粽葉疊合,放入全榖雜糧及胛心肉、香菇、鹹蛋黃半顆包成粽子形狀並綁好。4)放入滾水內煮約1小時 40分鐘至熟即可。搭配竹筍+當季蔬果 吃粽不單調使用蝦米、紅蔥頭適當調味炒香胛心肉及香菇,利用胛心肉本身所含有的油脂來減少烹調用油量,帶出蝦米、紅蔥頭以及香菇等食材所有的香味與鮮味,可減少食鹽用量。此外,對洗腎病患來說,食用時粽子須注意全穀雜糧的磷離子含量較高,若有高血磷症狀時是不適合食用,此時應以傳統糯米粽為宜,且建議淺嘗應景即可。薛伊均營養師也建議,端午吃粽可增加蔬菜攝取,選擇當季盛產的竹筍佐配。竹筍不僅富含纖維,也含有大量水分,可在吃粽時多些清甜爽口的口感。而餐後再食用一盤富含維生素C的當季水果,像是:奇異果、木瓜、聖女番茄、荔枝,即可輕鬆補足維生素C。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各式不同的粽子,不管是鹹粽、甜粽、南北粽等應有盡有,若以一般傳統肉粽來看,熱量不僅相當於一個便當外,也會有易胖、消化不量、高血壓等風險。所以,在眾多種類中,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健康無負擔?對此,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張安妮醫師提出6大原則,只要把握就能讓這個端午節過得滿足又健康。1)一餐最多一顆粽子/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其較難消化且不易被排空,容易造成腹脹或腹部悶痛不適等症狀,且因糯米是高升糖的食物,一顆粽子的熱量約等於一碗飯的熱量,不宜攝取過量,建議一餐以不超過一個粽子為宜。2)減少調味料使用/鹹肉粽含有較多鹽分,有高血壓或腎臟病的病人需限制鹽分的攝取,不可攝取過多,也須盡量減少調味料的使用。3)控制熱量攝取/甜粽的餡料多是豆沙或棗泥,糖分及熱量較高,對於糖尿病的病人來說,需嚴格控制食用的量,建議淺嘗即止。4)調整粽子食材/若要自己包粽子,糯米盡量不要先用油炒過,並考慮以五榖米取代部分的糯米。食材則可減少五花肉或火腿的用量,以瘦肉、筍子或蒟蒻等取代,減少熱量、鹽分和油脂的攝取。5)避免搭配含糖飲食/一般來說,肉粽的口味較重,吃了容易口渴,常會不自覺得想喝飲料,間接增加糖分及熱量的攝取量,建議搭配一些清湯,飲料選擇不含糖分的,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6)增加蔬果攝取量/端午節前後,不少民眾會把粽子當作正餐,這樣的飲食型態一天以不超過一餐為宜,且可搭配一些燙青菜和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