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腸病毒疫情攀升 5歲以下童為高危險群

腸病毒疫情攀升 5歲以下童為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據疾管署腸病毒感染急門診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三週全國腸病毒急、門診就醫人數不斷攀升,目前為疫情高峰,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只要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病徵時,就要盡速就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特別是0至5歲的孩子。就醫人數雖低 但目前已出現3例重症個案台中市衛生局表示,近三週全國腸病毒急診/門診就醫人數千分比,雖然較去年低,但是國內目前共通報3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2例死亡,另疾管署透過社區病毒監測,也檢出1例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所以,提醒民眾仍要注意防範。另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休息,並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因為腸病毒在0至5歲的孩子中最常見,所以,學校、家長、學生皆要提高警覺,也提醒全市各診所、醫院,在診療時要特別提醒衛教幼童照顧者提高警覺,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時,就要盡速就醫,以免拖延到黃金治療期。

近6成第一次接觸毒品者 好奇心惹禍

近6成第一次接觸毒品者 好奇心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別因為一時的好奇心,導致毒害一生!據北市立聯合醫院統計發現,目前北市的毒品個案中,第一次接觸毒品原因以好奇心佔5成8為最多數,其餘為朋友慫恿佔3成。至於用藥種類,則以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佔7成為最多數,其次為海洛因佔2成9、搖頭丸佔1成9。因此,北市聯醫昆明院區將於7月成立昆明防治中心,專責北市毒品與愛滋防治工作,將為毒品成癮者和愛滋病患者提供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部防疫專案組護理長林秀桑說,目前臺北市在監的毒品個案,近7成是使用二級毒品,由於出監後再接觸毒品仍以環境因素為主,防治之道仍需家庭及社會提供必要的支持力量!藥癮成功復歸   家屬支持關鍵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翁紹恩也說,毒品具有成癮性、濫用性,成隱性是一旦使用者對這些物質產生心理及生理依賴,當停止使用便會產生不舒服的戒斷症狀,造成使用者無法輕易遠離傷害。濫用性則是指未經醫師同意,不需要使用,卻持續在不當使用。而好奇心驅使及同儕間的交流為青少年誤觸毒品的主因,建議家人應多關心青少年,並注意其交友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用毒者與家人同住佔大多數,且出監再接觸毒品也與環境因素相關,由此可知,家庭支持系統為是否出監再次濫用毒品重要關鍵!

綠花椰菜抗老防癌 預防失智也有效

綠花椰菜抗老防癌 預防失智也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維他命和礦物質含量豐富,抗老又防癌,是預防失智的最佳選擇。綠花椰菜與白花椰菜、高麗菜同屬十字花科植物,原生於地中海沿岸地區。一顆顆小小的綠色顆粒為花苞,一堆小花苞聚集在一起便形成「花蕾」,這就是我們平時常吃的部位。綠花椰菜過冬時會縮起花蕾,增加蔬菜美味,因此冬季是最佳賞味期。應選擇深綠色、花蕾紮實密集、切口沒有空洞、具有飽滿水分的產品。帶黃色的綠花椰菜代表已經開花,鮮度和風味不如以往,最好不要購買。維他命和礦物質豐富,莖部的營養價值也很高綠花椰菜的營養成分中最受注目的就是維他命C與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維他命,而且含量相當高。除此之外,維他命B群、E、K等維他命類成分,以及鉀、鈣、磷、鎂、鐵等礦物質也很豐富。上述營養素結合在一起,就能有效避免生活習慣病,同時發揮抗老化功效。此外,綠花椰菜也含有屬於植物化學成分的蘿蔔硫素。蘿蔔硫素可大幅提升解毒酵素功效,消除致癌物質,亦具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有效去除活性氧。從上述內容可知,綠花椰菜蘊藏著卓越力量,是預防失智症效果最好的健康蔬菜。在所有蔬菜中,綠花椰菜的維他命C含量名列前茅。不過,加熱會破壞維他命C,烹煮時需多加注意,絕對不可過度汆燙。莖部的營養價值也很高,不要丟掉,可以快炒也能做成沙拉吃。汆燙時請將花蕾和莖部切開,將花蕾切成一半,莖部削掉厚皮後切片。放入煮沸的熱水裡,等花蕾顏色變得更鮮豔、莖部呈現透明感即立刻撈起,放入冷水裡。 (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每次刷牙至少10分鐘 有效預防牙周病

每次刷牙至少10分鐘 有效預防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齡化為社會帶來影響,其中最嚴重的是醫療開支。年紀增長後身體總有些不聽使喚,使得跑醫院的頻率增加,這點直接影響健康保險的財政負擔。NHK新聞曾經報導某間電機大廠健保公會採取的措施。該公會每年要支出四百億日圓,其中牙科診療費佔百分之四十以上,高達一百六十多億日圓。牙科診療費佔的比例甚至比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還要多。這一百六十億日圓大部分用在治療牙周病。因此該健保公會發給九萬名員工一人一套潔牙組合。那是附提把的淺藍色小包包,裡面有牙刷、牙膏等。大家透過電視螢幕看到中老年男性員工拿著一樣的潔牙組,吃過午飯後在洗手檯一起刷牙。由此可見牙周病盛行導致鉅額醫療花費。但如果牙周病還在牙齦炎的階段,透過仔細刷牙就能痊癒,不必看牙醫也能復原。自我預防牙周病的四大要點1)清楚掌握細菌行蹤,刷牙時集中清潔。2)少用牙膏,盡可能用牙刷一顆一顆仔細清潔牙齒,至少刷十分鐘。牙齦容易受傷,橫向刷動會使牙齦萎縮,讓牙周病原菌由此入侵。所以刷動的幅度要小,並使用牙間刷或牙線仔細清潔牙齒間隙及牙齒內側。3)體認到牙醫只能幫忙恢復牙齒功能,預防牙周病必須靠自己仔細清潔。4)下定決心不管年紀再大,都要靠自己的原生齒吃飯。嚴格遵守以上四點就能避免陷入掉牙的窘境。牙科治療中以牙周病的負擔最重,而且會引發全身性疾病,要是防治有成,便能大幅減輕個人負擔。請各位一定要記住,預防牙周病的首要之務是刷牙,不刷牙什麼都不用談。(本文摘自/90%的病,從牙齒開始/采實文化出版)

桃園好福利 母女揪幸福

桃園好福利 母女揪幸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子宮頸癌已連續十年蟬聯國人女性十大發生癌症之一。在子宮頸癌的防治策略上,除了30歲以上的婦女可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外,青少女也可以提前進行預防措施,那就是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桃園市在103年便全國首創,推動國中女生全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104年更將高中職三年級的女生納入免費接種對象,桃園市的「媽媽做抹片、女兒打疫苗」政策,讓母女同行守護健康,更關心彼此、增進親情!好消息!桃市擴大高三女生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住在桃園的陳媽媽表示,自己定期做抹片時就有聽過子宮頸癌疫苗,原本想帶高三的女兒去自費接種,卻因疫苗費用昂貴而卻步。後來聽醫師說,桃園市除了國中女生外,今年三月特別擴大開放高三女生也可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為了女兒的健康便帶她前往衛生所施打。原本一直都害怕打針的女兒,有媽媽陪同以及醫師的耐心解說下,鼓起勇氣完成了疫苗接種,陳媽媽表示,女兒已經高中了,沒想到還會有機會陪女兒去打預防針,也能趁機跟女兒分享健康知識,好好保護自己!在衛生所擔任志工的羅媽媽也感動表示,就讀國二的女兒,放學後才有時間接種疫苗,衛生所還貼心配合國中生放學時間,主動延後下班時間提供服務,方便家長帶女兒接種疫苗。媽媽做抹片、女兒打疫苗 加溫親子感情!羅媽媽表示,45歲才生下小女兒,特別疼惜她,但因母女年齡差距大,常覺得有些溝通的問題。帶女兒完成三劑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後,女兒也會提醒母親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母女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一些。而令羅媽媽最驕傲的是,女兒現在還在學校擔任小小衛教大使,向同學宣導接種公費子宮頸癌疫苗的重要性。現在桃園市已提供國中女生及高三女生公費接種疫苗,讓媽媽們都能趁早把握機會,照顧女兒的健康。「預防勝於治療!」羅媽媽強調,就自己長年在衛生所擔任志工的經驗觀察,子宮頸癌疫苗安全性良好,並可進一步預防癌症發生。而且這是居住在其他縣市都沒有的福利,市政府照顧大小女孩的用心,讓市民們都感到幸福與安心!

火鍋鈉量超驚人 攝取過多鈣質恐都流光光

火鍋鈉量超驚人 攝取過多鈣質恐都流光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火鍋在台灣不管是任何季節,還是圍爐、聚餐都少不了它,且仔細一看,坊間上有很多業者都標榜著鮮美湯頭,但事實上為了節省時間,往往都會添加許多食品添加物,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肚,使健康亮起了紅燈。營養師提醒,不只是食品添加物問題,更擔心湯頭含鈉過高,因為過量的鈉也會造成身體鈣質流失,長期將影響兒童發育、成人骨質疏鬆,所以,呼籲民眾在食用火鍋時,不妨選擇清爽的鍋底,蘿蔔泥、薑末等取代沙茶醬,以減低鈉攝取量。國、高中生鈉攝取量 遠超過建議的2倍大林慈濟醫院凃宜辰營養師表示,根據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人的鈉攝取量,從國小到成年人皆攝取過量,且越年輕問題越嚴重,像是國、高中生的鈉攝取量,就遠遠超過建議的2倍,其中20至39歲的年輕族群,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然而,罹患高血壓的主要一大原因,就是鈉攝取過量,因此,若能減少鹽巴的攝取量,不僅控制血壓的效果佳,也能降低血壓高所引發後續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風險。湯底選擇昆布鍋、蕃茄鍋 清爽低鈉又養生既然如此,火鍋到底怎麼吃才不會吃進太多的添加物及鈉?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選擇較清爽的鍋底,如昆布鍋、蕃茄鍋或原味鍋,用蔬菜的原味來取代,避免重口味或較濃稠的湯頭如麻辣鍋、牛奶鍋或咖哩鍋。吃火鍋常見的各式餃類或丸類通常都是高脂及高鈉的加工品,其中蛋餃脂肪含量甚至達到70至80%,三顆就等於半碗豬蹄膀的油脂,丸類的鈉含量比餃類更高,只要2顆花枝丸或3.5顆貢丸就達每日建議量的1/6。至於在家吃火鍋的湯底,凃宜辰則建議可用中型高麗菜半顆、洋蔥1顆、香菇5至6朵、昆布或海帶1碗、白蘿蔔半根、紅蘿蔔半根來熬煮4至6人份的湯底,若中途想加湯底時,可改用熱開水取代湯底;而沾醬部分,則可以薄鹽醬油取代一般的醬油,加入大量蔥花、香菜、蘿蔔泥或薑末、辣椒、白醋適量,最後滴上幾滴檸檬汁,就完成了低鈉又養生的天然沾醬。

道聽塗說防過敏觀念!3大迷思你不可不知

道聽塗說防過敏觀念!3大迷思你不可不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台灣兒童過敏盛行率逐年升高,有許多家長為了讓寶寶遠離過敏,都會提早做準備,例如:懷孕和哺乳期不吃致敏食物、副食品越晚吃越好等,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觀念。根據國內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乳期、配方奶、到副食品,有高達8成的家長有迷思。所以,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歸納出3點常見的迷思,希望能打破家長對寶寶飲食攝取的錯誤觀念,別再被迷思所騙去:1)懷孕和哺乳期,不能吃易致敏的食物?/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林于粲醫師表示,無論孕期或哺乳期,媽媽飲食首重營養均衡,畢竟從懷孕期到哺乳期,寶寶的營養攝取來源都是母體,除非媽媽本身對特定食物會過敏,否則不建議特別限制。2)預防寶寶過敏,副食品應六個月後才添加?/高雄長庚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王玲醫師表示,延後添加副食品並不會降低寶寶過敏的風險,建議4~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一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慢慢確認寶寶無過敏反應後,間隔3~7天才能添加另外一項新的食物。3)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來預防寶寶過敏,但營養價值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孫海倫醫師表示,有很多臨床實證皆顯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透過水解技術,把大分子的牛奶蛋白切割成小分子,不像一般配方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進到腸道後,很容易被視作過敏原,而誘發過敏反應。最後,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葉國偉理事長提醒民眾,做好過敏預防,應裡外兼顧,正確的飲食攝取、環境清潔兩者並進,由內而外打好健康基礎,才能真正預防。

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3個月定期追蹤

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3個月定期追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永遠的社工」年僅60歲的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曾中明近日因肝癌病逝,他生前大力推動社政改革,報導指出從他發現罹癌不到半年就驟逝,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呼籲,肝癌高危險群應定期檢查、追蹤,以防憾事發生。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洪弘昌醫師表示,肝癌的高危險因子有很多,B型、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長期酗酒、黃麴毒素、具有肝癌家族史以及一般環境汙染物例如戴奧辛、DDT等都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因子之一。無明顯症狀    危險因子多洪弘昌建議肝癌高危險群,應定期每三個月進行追蹤、檢查,固定返診,肝癌的檢查多使用腹部超音波檢查或抽血檢查,專科醫師如果為了確診,會視病人情況安排其他影像學檢查,例如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或者血管攝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肝癌幾乎無早期的症狀,因此許多病人在確診後已是末期,但仍提醒患者保持正向的心情,定期追蹤、檢查以及積極治療,不熬夜、不飲酒、規律運動,注意營養均衡攝取,少增加肝臟負擔,早期診斷、持續追蹤,仍有治癒的機會。 

罕見!男子3癌纏身 內視鏡1次切除

罕見!男子3癌纏身 內視鏡1次切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一名60歲的男子,長期有喝酒的習慣,直到出現胃潰瘍的情形,檢查發現竟是三癌齊發,不僅罹患了食道癌,還有胃癌和大腸癌。好在經醫師運用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剝離術,為患者同時切除了胃癌前病變、早期食道癌及早期大腸癌。防併發症、肝功能受損   不考慮傳統手術事實上,同時合併食道、胃及大腸三種腸胃道惡性腫瘤的病例屬罕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內科丁俊夫醫師指出,由於患者過去有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瘤病史,多年的糖尿病史也會影響癒合。若使用傳統開刀一一切除,不但風險高,併發症又多,術後更可能出現肝功能受損的情況。 因而採用內視鏡手術,患者較不會有術後疼痛,也不必苦等排氣,復原快速,約莫一天後即可進食。丁俊夫說,該男子經由內視鏡處理三種早期癌後,除因切除大片早期食道癌產生的食道狹窄外,其他無明顯不適。二年追蹤下來,經內視鏡、正子造影及電腦斷層確認,均無腫瘤復發跡象。

MERS疫情燒 暑假旅遊南韓列2級警示

MERS疫情燒 暑假旅遊南韓列2級警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朋友最愛的暑假即將來臨,旅遊人數也逐達高峰,然而MERS疫情持續延燒,目前南韓、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均為第二級:警示(Alert),意即對當地需採取加強防護,非醫療需要,應避免進出該國醫療院所。出國前先瞭解疫情 可至旅遊醫學門診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南韓MERS疫情進入第四波,截至24日為止,累計確診病例數達179例,其中27例死亡,死亡率達15%。衛生局提醒民眾,不論是國內度假或國外旅遊,都應隨時注意個人及兒童衛生,外出旅遊期間及返家後,都應落實勤洗手,咳嗽帶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傳染病風險。衛生局表示,民眾在出國前2-4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瞭解當地疫情並做好個人防護,正確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平時即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可有效預防病菌感染之風險。14天潛伏期 發燒、呼吸急促應就醫衛生局呼籲,民眾曾進出中東地區或南韓的醫療院所,返國後14天內若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或腹瀉等症狀,應配戴口罩盡速就醫,或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由防疫人員協助就醫,且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及群聚情形(TOCC);若無症狀仍自主健康管理14天,早晚量體溫,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