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乳癌發生率上升近6成 卻不到半數婦女篩檢

乳癌發生率上升近6成 卻不到半數婦女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說到癌症,人人都是聞之色變,其中乳癌更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然而國健署表示,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像是家住台北市58歲位家庭主婦江太太,三年前藉由篩檢被發現罹患1期乳癌,她勇敢面對乳癌,積極接受治療,並開始養成健康生活型態,現在看來反較生病前更顯得神采奕奕。晚育、肥胖 都是乳癌危險因子國健署指出,101年有10525名婦女罹病,相當於每10萬人有將近66人得到乳癌,近10年間發生率更上升了56.9%。目前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等。另外,曾有根據研究指出,約有2成5到4成的乳癌導因,是因為過度肥胖及運動不足,癌症防治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女性們除了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所提及的乳癌風險外,更應該飲食均衡、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忙碌、怕痛篩檢率低  錯失早療機會國民健康署針對發生率高峰的45-69歲婦女,提供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此項檢查是當今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的篩檢工具,甚至可降低2到3成的乳癌死亡率。以103年為例,篩檢逾80萬名婦女,結果發現近4千名乳癌個案,相當於約每篩檢175名女性即可找到1名首發案例,且有高達85.3%是早期,然而,台灣婦女常常因為忙或怕痛等藉口而拒絕接受檢查,以致近2年接受乳癌篩檢的比率僅約3成8,代表仍有許多婦女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機器更新 痛感不如從前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乳房攝影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提早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至於痛覺是個人感受,每個人敏感程度不同,甚至有人完全沒有感覺,且隨著機器更新,不適感也會跟著降低,唯不要選在生理期前、脹奶時做檢查。他也強調,乳癌一旦到了第四期,存活率會由早期的9成以上,驟降至2成多,民眾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而錯失了早期診斷的機會。

糖尿病會傳染?病童入學遭拒、易被排擠

糖尿病會傳染?病童入學遭拒、易被排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孩子入學原本是件期待又開心的事情,但對於部分兒童而言,卻是噩夢的開始!由於普遍民眾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認知不足,總以為只要稍微接觸到就會受到感染,使得他們容易受到排擠、不平等的眼光,甚至還有校方以沒有醫護人員、沒聽過此疾病、要家長全程伴讀等理由為拒,迫使兒童找不到學校就讀。按時打胰島素、量血糖 他們也能和正常人一樣「環境支持不足是目前第一型糖尿病童所面臨的困境」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丁瑋信醫師不諱言的說,過去在門診上,他也曾遇過一名小六的男童,因為參加畢業旅行,為了不想讓同學看到他打針的樣子,便忍了三天不打針,甚至就連出現不適也不敢吭聲,直到旅行結束回家後,就立即被送醫院,住進加護病房了。但其實病童只要按時注射胰島素和進食,血糖控制得宜,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不管是吃甜食、運動都可以,只要在進行運動前,先測量血糖,採取適當的措施,留意低血糖,他們也能開心玩樂。忽略胰島素 酮酸症、腎臟病變恐上門目前在台灣約有9000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這些小孩因環境、基因的關係,導致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血糖上升,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以免糖尿病酮酸症、腎臟病變、昏迷等問題上身。最後,馬偕兒童醫院呼籲,應多給這些病童一些支持,不管是校方還是社會,都應有基本的認知,並打造友善校園環境、提升校園照護水準,讓病童也能開心上學。

十面霾伏!空氣污染才是皮膚老化最大元凶

十面霾伏!空氣污染才是皮膚老化最大元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愛美是所有女人的天性,她們不容許自己臉上出現一點皺紋、黯沉、斑點及乾燥等老化問題,常常花大錢買保養品,效果卻有限,然而真正造成肌膚老化的元兇,其實就隱藏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 霾害嚴重 都會區難免受空氣污染所苦皮膚科蘇承偉醫師表示,人類對於看得見的汙染,都會想辦法去避開,但卻不知道看不見的空氣霾害,才是肌膚老化最大關鍵,如工業都市所排放的廢氣、金屬殘留物、氧化粒子、金屬和汽車廢氣等,從顆粒較大的PM10到極,小至可以穿透肌膚的PM2.5,都會對肌膚造成不同程度傷害。各式各樣極微小且有害的污染物,隨時可能會滲入肌膚並損害肌膚原有的防禦力,造成角質代謝週期紊亂、加速老化、毛孔阻塞、痘痘與斑點增生、肌膚愈來愈敏感等。對付空汙造成肌膚老化 正確清潔不可少為減少空氣中污染物對肌膚的傷害,要特別注意清潔,一般的洗面乳能夠去除絕大部分附著在肌膚上的污染物質,但少數髒污顆粒還是會囤積在毛孔處。也因此,越來越多民眾透過其他方式來加強清潔,包括果酸煥膚、雷射,甚至近幾年來台灣也開始流行洗臉機,都是用來清除老廢角質,或是一般卸妝、洗面乳帶不走的殘妝及髒汙。正確清潔不可少,然而許多民眾因為臉部出油,一天洗上好幾次臉,或者是使用去漬力強、有去角質功效的洗面乳。但若是還是擔心空污導致清潔力不夠,醫師說,也可考慮,用適合的方式與工具,例如洗臉機,協助臉部清潔,將有效帶走臉部油脂與粉刺,減少長痘痘的機率。

尼古丁高到破表!1根雪茄=20根菸

尼古丁高到破表!1根雪茄=20根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抽雪茄比吸菸安全?各界對於吸菸傷身的宣導,讓許多吸菸人士開始警惕,然而也讓想戒菸又戒不掉的民眾,轉而嘗試用雪茄取代,認為雪茄帶來的危害較低,日前國健署闢謠,抽一根雪茄,等於吸入20根菸的尼古丁! 93種致癌物質 抽雪茄易得口腔癌國健署表示,雪茄發酵過程中會產出高濃度的菸草特異性亞硝胺,其具有強烈致癌作用,再加上雪茄的濾孔比一般紙菸來的少,導致燃燒不完全,所產出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濃度比起一般菸品來的高,抽一根雪茄相當於吸入一包菸的尼古丁。很多抽雪茄者認為只抽「空菸」,把煙霧含在口中不要吸入,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然而邱淑媞署長指出,雪茄也屬於菸品,其燃燒產物包含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有93項為致癌物,就算只停留在口腔中,也會使口腔及鼻腔黏膜快速吸收尼古丁,更容易引發口腔、舌、咽喉及食道等不容易發現及治療的癌症。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抽雪茄的人,尿液中的致癌物亞硝胺濃度是一般人的19倍,同時吸食雪茄及紙菸者,更是多出191倍;另外抽雪茄者的血清樣本中,尼古丁殘留物可替寧,是一般人的92倍,同時吸食雪茄及紙菸者,甚至飆高到1515倍,說明抽越多雪茄,罹癌風險將大大提升。關心自身健康 尋求專業戒菸資源抽雪茄無法幫助戒菸,不論是抽雪茄或是紙菸,都會對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國健署呼籲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應拒絕使用菸品,想戒菸的民眾可尋求有效的專業戒菸資源,或播打0800-636363免費戒菸專線,儘早戒除菸癮。

婦人狂咳2週以為感冒 竟是胃食道逆流

婦人狂咳2週以為感冒 竟是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感冒症狀不外乎就是咳嗽、流鼻水,看醫生吃個藥,不出一個禮拜就會痊癒,然而南投有一位50歲婦女,持續2週咳不停,到醫院就醫,才發現不是感冒,竟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胸悶、胸痛 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此名婦女起初以為是感冒所引起的咳嗽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到夜晚咳得更嚴重,且咳了2週還沒好,便到南投醫院就診,醫師詳細詢問下,發現該名婦女在吃東西後,會有胸悶的感覺,以及胸前灼熱刺痛等不適感,經胸部X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後,安排內視鏡檢查,發現為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及衛教後,現已改善。南投醫院胸腔內科施志宏醫師表示,咳嗽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持續、反覆的咳嗽相當的惱人,造成咳嗽的原因很多,包括空氣品質不佳、感冒、氣喘、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都可能會造成咳嗽,如果民眾出現久咳不癒的狀況,建議可先至胸腔科看診治療,找出原因,再依病症需要,轉介至其他科別治療。戒菸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助症狀緩解當胃酸逆流到食道下方,便稱為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戒菸、戒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飯後不能立即平躺,進食盡量緩慢咀嚼,也不能吃太飽,睡前不吃消夜。調整生活上以及飲食的不良習慣,再搭配藥物治療,如果長期內科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也可以考慮進行內視鏡治療或者外科手術治療。

二次判讀非難事 輕點兩下有答案!

二次判讀非難事 輕點兩下有答案!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過去,出國看病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因為距離遙遠、費用昂貴,再加上語言問題,往往認為能出國看病,是只有家世顯赫的人才能做的事。」影像判讀專科池永昌醫師這麼說,不過,有賴於網路的發明,現在只要動動手指,按按滑鼠,就有國外的專科醫師為我們的醫學影像進行病況判讀與建議後續的處置或治療方針。就醫4問題 建議可進行二次判讀池醫師說,因為一般民眾沒有醫學方面的基礎,在醫病的關係中,通常很難知道醫師當下的診斷是否有誤差,也沒有辦法了解自己接受的治療方式會不會因此有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影像二次判讀的機會,讓另一位持中立客觀立場的專科醫師來為報告做二次判讀,其實是會比較讓人安心的。池醫師說,進行影像二次判讀,多問一位專科醫師,讓影像判讀醫師提供判讀報告,除了對自己的病情與後續治療了解,也不必忍受二次到醫院排隊掛號、重新檢查、等候報告等等的無奈。尤其當你出現以下的4大問題時,建議可進行二次判讀加以了解,1. 得不到想要的病況資訊。2. 與自己認知的病況有落差。3. 醫療相關資訊的短缺(看病時間過短)。4. 出現沒有結果的報告。影像判讀不須接觸病人 就能提供診斷與治療訊息池醫師說,自己原本是外科醫師,當時認為外科是一項很刺激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發現外科醫師在診斷病人病況時,除了憑藉病患的症狀外,還須仰賴影像診斷專科醫師的判讀,才能確定病人的情況。池醫師表示,「影像診斷專科醫師單憑影像就能診斷出病情及給出治療方案,而且正確性幾乎八九不離十。」那時候漸漸注意到,影像專科醫師是診斷的第一線,甚至在病理科醫師還沒有切片診斷前,影像專科醫師就已經診斷出來了,而且正確性很高。動動手指 就能得到中立且客觀的建議回到影像判讀問題,池醫師說,「我認為民眾只要對於自己的病情有任何疑慮,都建議將影像再給第二位專科醫師進行判讀。」因為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今,要讓國外專科醫師診斷病情已非難事,價格也不像我們認為的高,只要動動自己的手指,就能得到既中立又客觀的第二及第三方專業診斷與治療意見。

凍甲不上身 醫師教你如何選跑鞋

凍甲不上身 醫師教你如何選跑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馬拉松風氣盛行,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沉迷於跑步中,只是在這過程中,若沒有挑選到一雙合適的鞋,不僅容易傷腳外,還會造成足底筋膜受傷發炎、疲勞性骨折、甲溝炎上身。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穿著過硬、窄、小的鞋子,並在試穿跑鞋時,穿練跑時的襪子,且腳趾應距離鞋尖約1公分左右,腳趾頭能靈活動作,才是合適的鞋子。鞋子太硬、小、窄 皆易引發創傷性甲溝炎書田診所皮膚科徐嘉琪醫師表示,經常需做急跑急停的運動者,如跑步、打球,或是穿著過於窄小硬的鞋子,皆容易引起創傷性甲溝炎(又稱為凍甲),所以,建議應挑選適合的鞋子,如此一來,才能有效預防甲溝炎發生。至於該如何挑選,醫師說試穿鞋子的時間最好是下午或晚上,活動一整天後,腳部充血腫脹的情況較類似慢跑時的狀況,而試穿時應帶著練跑時穿的襪子,在穿好鞋、綁好鞋帶後,把腳跟抵住鞋跟,此時最前方的腳趾應距離鞋尖約一公分左右的距離。穿好鞋後起來走看看,如果前腳掌兩側與腳背沒有壓迫、腳跟穩固,而腳趾頭能靈活動作,才是合適的鞋子。指甲剪太短缺乏屏障 也容易引起凍甲除了鞋子挑選錯誤容易引發腳溝炎外,指甲的修剪也很重要。由於甲溝炎者常刻意將指甲修得又短又圓弧,甚至用器械將指甲內的沙塵掏得乾乾淨淨,但徐嘉琪醫師卻示,這樣反而會使指甲邊的組織少了屏障,當指甲持續往前生長時,便會直直扎入皮膚,引起嵌甲造成甲溝炎。因此建議在修剪指甲時,將指甲最前端白色部分,至少保留1公厘,並修剪成四角形,而不是三角形或圓弧形,且剪指甲的時機,最好是在洗完澡後,因為指甲及周圍皮膚組織在此時富含水分,變得比較柔軟,不易造成小傷口;倘指甲周圍皮膚有倒刺或脫皮時,千萬不可以任意拉扯,容易造成外傷及後續的感染。

罕見!女童血管瘤病變 舌頭變3倍大

罕見!女童血管瘤病變 舌頭變3倍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愛心醫療無國界!一名5歲的緬甸女童,自出生就罹患了先天性舌部血管瘤病變,且隨著年齡增長,舌頭更長成為正常體積的3倍,時時刻刻都會不自主地伸出長滿血管瘤的舌頭。然而,這畸形巨大的舌頭,不僅嚴重影響到外觀、進食及說話的功能,還常常被自己牙齒咬傷,導致口腔中大量出血,必需要緊急輸血處理,造成她長期營養不良及貧血的問題,無法正常去上學,且家中還得背負龐大醫療費,多次變賣家產借錢求醫,但仍沒有醫師敢為她動刀,直到後來輾轉來台,才順利解決問題。女童血管瘤病變 全長竟有10公分2014年時,台灣國際醫療組織前往緬甸義診,發現到此一罕見的病例,才安排她來台就醫,直接入住三總,進行身體、影像檢查及輸血治療。三軍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李曉屏醫師表示,經由磁振造影發現,佔據右側舌部及口底血管瘤的病變,全長約10公分,且雙側舌部及口底還有異常粗大的血管,不僅危險,甚至還出現了腦中風的徵象。最後,在歷經一連串的手術後,終於順利切除血管瘤及局部皮瓣重建,並加強相關小兒語言治療、吞嚥功能的復健,漸漸的她也開始綻放出甜美的笑容,肢體間也露出隱藏許久小女孩可愛的模樣了。

大腸桿菌超標!頂呱呱、OK超商上榜

大腸桿菌超標!頂呱呱、OK超商上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炎熱,許多人會都選擇冰品冷飲消暑,因此臺北市衛生局自入夏起即展開散裝飲冰品及配料專案抽驗,共計抽驗186件,其中10件散裝飲冰品經初、複抽結果仍不符衛生標準,另1件配料防腐劑含量不符規定。而且OK便利商店、頂呱呱及錢都涮涮鍋等知名連鎖店家也都上榜,依法可處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散裝冰品不合格 將依法開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王明理處長表示,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本次抽驗151件散裝飲冰品,其中10件散裝飲冰品經初、複抽結果仍不符衛生標準,違規產品包括知名連鎖業者:頂呱呱的紅茶雪泥、元氣Q奶的冰元氣紅茶、豆花莊豆花專賣店的仙草冰及OK便利超商的冰拿鐵等共計10件,因冰品大腸桿菌、生菌數等超標不符規定。對於違規業者,臺北市衛生局將依法處分製造業者新臺幣3~300萬元罰鍰。王明理處長也說,本次也酉抽驗35件配料,一件配料不符規定為藍白拖手作飲料舖的大中和粉圓,防腐劑苯甲酸與己二烯酸超標,若食用過量苯甲酸恐刺激腸胃道引發胃痛,經調查大中和粉圓來源為新北市承恩食品企業公司,目前衛生局已要求業者將粉圓產品下架,並移請新北市衛生局追查流向。

生蠔染諾羅病毒 綠島遊客102人上吐下瀉

生蠔染諾羅病毒 綠島遊客102人上吐下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綠島餐廳今年6月底傳出遊客食物中毒事件,共計造成102人上吐下瀉,76人送醫慘況,經食藥署調查證實為生蠔引起諾羅病毒食品中毒,已下令綠島地區餐廳6月30日起暫時停止供應生蠔,7月份未有新增通報病例。抽檢諾羅病毒呈陽性 1萬6千公斤封存台東縣衛生局於6月26至30日間,陸續接獲7起疑似食品中毒案,經調查發現,7起案件患者都曾到訪綠島「池塘有魚」餐廳用餐,並曾食用生蠔,台東縣衛生局立即進行流行病調查,抽樣的2件生蠔皆檢出諾羅病毒陽性,隨即封存業者涉案生蠔共約70.7公斤(1244顆),並退運至最終供貨業者高雄市「佳品水產有限公司」與「佳富水產有限公司」。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調查確認,2家上游水產公司分別在今年4月及6月,向韓國進口生蠔,共計16447.5公斤,目前已全數完成下架、回收並封存,依食安法可處6萬以上2億以下罰鍰。防諾羅有撇步 肥皂洗手、避免生食食藥署解釋,諾羅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易受污染之食品有即食食品、沙拉、冰品、生鮮魚貝類等,並進一步強調,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是預防諾羅病毒造成食品中毒最重要的措施,平時應常用肥皂洗手,並且避免生飲生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