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普渡祭品下肚前 復熱滅菌防食物中毒

普渡祭品下肚前 復熱滅菌防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農曆七月半是傳統祭拜好兄弟的月份,大家都會準備三牲好料來普渡。由於夏季氣溫炎熱再加上傳統普渡祭拜的時間都過長。衛福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祭拜的食物常因溫度及時間造成細菌繁殖導致變質。因此,在選購時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處理祭拜後的三牲食品手部要注意清潔衛生,料理烹調的具要生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引起食品中毒。罐頭蓋隆起、凹陷  當心肉毒桿菌汙染蔡玉思營養師表示,食物要食用前需測底的加熱復熱以殺滅病原菌,並注意儲藏溫度以利食物保存,盡量在一至二天內食用完畢。至於其他像飲料、餅乾及罐頭等食品,就要特別留意製造日期,挑選保存期限較久的較好,如果發現蓋子隆起或有其他凹罐等現象,表示已有細菌污染,尤其要當心肉毒桿菌的汙染,如發現有異味或腐敗情形千萬別食用。避免造成腸胃道不適及食物中毒等情形。 蔡玉思營養師也呼籲,祭祀其實不需要大魚大肉購買太多,肉品盡量少量,以減少食物損壞與食物中毒的機會。並且注意,餅乾、零食熱量的攝取,若有食用就應在正餐時減少白飯及麵食,而魚類肉類等應適量食用及注意新鮮度,並增加青菜攝取才可維持均衡飲食。

歡度七夕杜絕愛滋 安全有一「套」

歡度七夕杜絕愛滋 安全有一「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七夕情人節是浪漫節日,臺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在享受充滿羅曼蒂克的氣氛中,避免讓激情沖昏了頭而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免於感染愛滋病及性病等傳染病的恐懼。驚!台灣每天6人  診斷感染愛滋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指出,截至104年6月底,全國感染者已累積29,836人,104年1~6月新感染HIV人數已累積有1126人,相當於台灣平均每天有6人被診斷感染愛滋病,而其中更有8成以上是經由性行為感染!現代人相對於以往對性的態度比較開放,但保護措施卻相對不足,根據衛生署衛教推動委員會的調查,有高達5成8的受訪者最近一次性行為沒有使用保險套;年輕族群強烈好奇心的驅使,根據103年度的統計青壯人口罹病率高達7成3,這些顯示不安全性行為是感染愛滋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並且「年輕化」的警訊。因此衛生局也提醒年輕人,應學習足夠的知識保護自己、正確的安全性行為觀念等相關訊息,將愛滋病防治觀念生活化。

取代BC肝!肥胖、酗酒成為新一代肝癌殺手

取代BC肝!肥胖、酗酒成為新一代肝癌殺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肝癌目前為居於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男性罹患肝癌死亡比例為女性2倍以上,且好發年齡介於45~65歲之間,據國健署統計,每年有近8000名男性罹患肝癌,平均少活13年!雖然B、C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原因,但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未來因病毒性肝炎所導致的肝癌恐會逐漸淡出,被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所取代之,成為下一波致病主因。脂肪肝盛行率高 飲食習慣改變為主因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簡榮南會長表示,近年來因飲食習慣的改變,吃進來的熱量遠比身體消耗的還多,進而堆積於肝臟,一旦發炎就可能會導致肝臟腫脹,甚至造成肝細胞纖維化,嚴重時還會出現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情況,以目前來說,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有26~34%,遠高於B、C型肝炎,且男性罹患脂肪肝的人數約為女性的2倍,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除了男性須多要多留意外,全國肥胖盛行率最高的台東、花蓮、雲林、高雄、彰化前五大縣市的民眾也要當心,因為有研究發現非病毒性肝炎相關危險因子具有地理顯著性,所以,建議民眾應落實每餐七分飽,多吃蔬菜水果,養成運動等好習慣,以免脂肪肝找上門。台東、花蓮 酒精性肝炎風險高至於酒精性肝炎,台灣肝癌醫學會王鍾貴理事長表示,因酒精及其有毒代謝物乙醛對肝臟造成直接影響,進而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長期攝取酒精,極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癌,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男性平均喝酒率比女性高26個百分點,尤其是宜蘭、花蓮、台東的偏山地區,因此,建議民眾,男生每天乙醇的攝取量不得超過60克,女性則為30克,以防酒精性肝炎纏身。

運動後30分鐘進食 助降體脂增肌肉

運動後30分鐘進食 助降體脂增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數人努力運動的背後,不外乎就是想要減肥瘦身、維持體態,但每次運動完後,總是不敢進食,深怕只要一吃東西,剛剛所消耗掉的熱量就會瞬間補回來,甚至還可能增加更多,對此營養表示,其實只要把握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不僅塑身減肥的效果不會大打折扣,也不會影響肌肉恢復。運動後攝取適當營養 不發胖還可減體脂肪林若君營養師表示,一般民眾經常錯誤認為運動後吃東西易發胖,事實上運動後及時補充營養,減脂效果好,同時也能增加肌肉,因為運動會大量消耗肌肉中的肝醣,運動後的1~3小時內肌肉中吸收儲存能源的機制會大量提高,合成脂肪的酵素活性會明顯下降。所以,運動後吸收好對肌肉是真的、對脂肪組織則完全相反,運動後攝取適當的營養不但不會發胖,更應該在運動結束後儘速攝食,根據一項人體實驗發現,與隔4小時後相比,運動後立即用餐,體脂肪可減少25%。營養師教你 運動前中後該怎麼吃除此之外,營養師更針對了運動前、中、後,提供了營養補充建議,幫助愛運動的民眾加強運動成果,增加肌肉、減少體脂:1)運動前/運動前一小時補充,挑選容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或者可選擇高纖、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可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2)運動中/每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分,也可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飲料。3)運動後/建議於30分鐘內早點用餐,比延後用餐相比,體脂肪減少效果多25%,肌肉增加效果多6%。因為運動後是肌肉對養分競爭最強的時機,故養分被脂肪吸收的配額減少,就能產生明顯的塑身效果。

父親節拒當腹爸爸 小心過胖惹癌症上身

父親節拒當腹爸爸 小心過胖惹癌症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肥胖不是病,但過胖會要命,依據國健署2014年調查發現,職場男性員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52.2%;而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者較一般人多出3倍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且罹患癌症的機率也大幅增加;今天就是父親節,慶祝的同時也別忽略爸爸的健康。 工時長、運動低 職場腹爸爸爆增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賴基銘醫師分析,職場男性有「工時長」、「壓力高」、「運動低」、「蔬果少,油脂熱量高」等四大障礙,造成職場腹爸爸高居不下的現況,更埋下癌症及文明病的未爆彈。他進一步指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就已經屬於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較一般人易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等疾病,若再讓腹爸爸比例失控,影響的不僅是個人健康家庭幸福,更影響國家生產力。練5功、4攻略 擺脫負部肥胖現場還有藝人黑人陳建州分享自己為人父的角色,了解職場爸爸的壓力有多大,不斷學習如何在職場與生活中取得身體健康平衡,並落實「全民練5功」,包括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定期篩檢等,還現場教導4個除腹攻略,只要做簡單的生活調整,就可以教大家擺脫腹爸爸。1) 健康餐點自由配/肥胖與吃脫離不了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吃到足量蔬果者,較沒有吃到足量蔬果者可以降低30-40%罹癌機率,只要懂得如何搭配健康食物,即可瘦得健康又安心。2) 忙碌腹爸爸運動沒藉口/腹爸爸們最困難的莫過於如何在忙碌的上班時間抓空檔做運動,因此黑人也建議可以運用生活小空檔讓運動量增加,例如提前2站下車,或是邊看電視時邊伸展,等方式將運動融入生活。3) 體重控制/減少1公斤,則需消耗7700大卡,若70公斤成人,每日減少一杯手搖奶茶、快走30分鐘,再加上伸展運動20分鐘,則預期一個月可減2.7公斤。4) 提早篩檢,防微杜漸/男性勞工十大死因其中就有六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應該要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致病因子,同時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危險因子產生。

健康迎父親節!高市推腸癌篩檢

健康迎父親節!高市推腸癌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父親節到了,不妨送爸爸健康好禮。高雄市衛生局鼓勵50-74歲的男性,可到鄰近的診所接受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據統計高雄市還有近18萬50至70歲男性市民,從未接受過免費腸癌篩檢,在高雄市每篩檢347人即發現1大腸癌個案,早期大腸癌5年治療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因此衛生局表示,愛爸爸有撇步,陪他「健康吃、快樂動、定期篩」,珍愛爸爸就從健康篩檢開始。篩出高市4千多位民眾癌前病變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高居國人及高雄市十大癌症第3名,103年高雄市大腸癌標準化死亡率為17.6人(每十萬人口),高於全國15.3人。資料也顯示,103年高雄市共147,482人接受大腸癌篩檢,有4‚772位市民,因預防篩檢而提早發現癌前病變,提高了存活率。健康防癌有4撇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主要危險因子,佔癌症死因的3成。衛生局也呼籲,健康防癌應少吃燒烤紅肉、多吃蔬菜、多運動維持健康體位,以及定期篩檢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健康就是家庭幸福的根源,愛爸爸好簡單,就從陪爸爸健康防癌一起做。

老翁閃到腰治不好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

老翁閃到腰治不好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七十多歲的陳老先生,退休後悠閒地在家含飴弄孫。約三個禮拜前,搬動重物時,腰部扭傷感到疼痛難當,雙腳更猶如針刺般又麻又痛。他嘗試吃藥復健,甚至尋求民俗推拿骨,症狀卻仍日益加重,睡覺無法平躺、站立時也無法挺直腰桿,因為這些都會引發劇烈的腰、腿痠痛麻木,令他痛苦不堪。經由病友的介紹,陳伯伯來到脊椎微創中心門診,經檢查為第三至四腰椎椎間盤突出,已經嚴重壓迫到神經,但他因為有心血管疾病,平常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將導致手術中出血量增加,因此醫師建議施予脊椎內視鏡治療。手術過程順利,總出血量不到10c.c,以內視鏡取出了突出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軟骨。脊椎內視鏡手術   減少出血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謝榮豪醫師指出,內視鏡具有對身體的侵襲性低、對病灶治療的高度專一性,傷口小並可減少出血與輸血的機會,以及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但將內視鏡應用在脊椎疾病的治療,卻因為骨骼與神經交錯的構造複雜,醫療人員需要高度專業技術的養成,並配合治療器械的改良,直到近年才慢慢躍升為脊椎疾病治療的主角。

颱風豪雨災後 3招防治傳染病

颱風豪雨災後 3招防治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面臨蘇迪勒颱風來勢洶洶,可能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或道路積水,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風災後民眾務必加強環境整頓,澈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更應做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降低災後傳染病發生風險,風災後傳染病防治有3招:1)清潔家園穿雨鞋/災後易產生災害廢棄物或有污水、污泥堆積,清潔環境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並留意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及破傷風等傳染病。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2)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正值登革熱流行季,於災後應主動巡檢居家周遭環境,並清除戶內外孳生源,如廢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積水容器,減少社區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病毒傳播機會。3)消毒環境及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風災豪雨後,蓄水池及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此外,可購買5至6%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且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後,才能使用。衛生局同時呼籲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疑似病例請立即通報,降低傳染病傳播風險。也再次提醒民眾如有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相關接觸史,以利診療處置。

女兒抱怨很臭!爸爸為愛狠甩25年菸癮

女兒抱怨很臭!爸爸為愛狠甩25年菸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兩位菸齡加起來33年的年輕爸爸,深感長期抽菸明顯崩壞自己的健康體力,威脅全家人的幸福,決定報名參加嘉義市衛生局辦理無菸家庭活動。今年四十歲的李慶城,菸齡長達25年,15歲國中時期因好奇心驅使便開始抽菸,現在平均一天要抽兩包菸。其實在十年前結婚時,就很想要戒菸,也幾次嘗試戒菸,但因意志力不夠堅定,始終無法戒菸成功。期許戒菸成功 當自己的父親節禮物李慶城說,長期抽菸下來,讓他每次感冒咳嗽都很嚴重,感覺肺都快咳出來,而且每天早晚過敏打噴嚏打不停,體力更大不如前,2個女兒也常抱怨爸爸很臭。正逢父親節前夕,在太太郭及小孩的鼓勵之下,他報名戒菸活動,希望能夠戒菸成功,回到年輕時的健康及體力,是今年父親節最大願望,也算是送給自己的父親節禮物。另外,今年三十一歲,菸齡8年的年輕爸爸呂秉駿,23歲當兵時開始抽菸,現在一天平均抽10根菸,任職業務的他,因周圍朋友及工作應酬誘惑,讓他一直想戒菸的意志力不堪一擊。太太跟他結婚五年,一直嫌他口臭及身體菸味臭,太太目前肚子還有2個月寶寶,為了老婆及小孩的健康及幸福,報名參加無菸家庭及戒菸活動,下決心戒菸。衛生局也表示,李慶城及呂秉駿昨日也帶著全家為戒菸活動代言。兩位年輕的菸槍爸爸,為了自己健康及全家人的幸福,在父親節前夕下定決心報名戒菸。 

拒當啤酒肚爸爸 防代謝症候群上身

拒當啤酒肚爸爸 防代謝症候群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父親節來臨,在感謝父親辛勞的同時,為人子女千萬別忽略父親身體健康。腰圍是診斷代謝症候群的指標之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林夢蕙處長表示,依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男性,BMI為過重者,腰圍大於或等於90公分或35吋的超標比率為44.4%。提醒成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時,代表腹部脂肪過多,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肥胖及三高等疾病。遠離疾病  拒當「腹」爸爸代謝症候群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一個健康危險訊號,也就是「一粗、二高、血脂異常」即腰圍粗、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異常的統稱。而腰圍是其中簡易又方便的監測方式,尤其隨著年齡增長,睡眠質量變差,荷爾蒙分泌減少,使體內脂肪增加並聚集於腹部,再加上30歲以後新陳代謝減慢,如又缺乏運動的話,就容易形成啤酒肚或鮪魚肚。5項危險因子助辨別依據國民健康署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 90cm或35吋、女性≧ 80cm或31吋。2)高血壓/收縮血壓≧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100m g/dl。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男性< 40m g/dl、女性< 50m g/dl。5)高三酸甘油酯≧150mg/dl。林夢蕙處長提醒,遠離代謝症候群應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戒菸酒、檳榔、充分睡眠、保持心情愉快等。亦要養成定期量測腰圍、體重、血壓的習慣,控制腰圍、血壓於正常範圍,及早發現異常健康警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