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人體保鑣!皮膚可阻擋外物侵入又能當敷料

人體保鑣!皮膚可阻擋外物侵入又能當敷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從藝人Selina拍戲遭爆炸場面燒傷事件、高雄氣爆事件,一直到近日八仙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使得多數民眾開始關注起皮膚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傷燙傷時皮膚的使用以及供需問題。對此,澎湖縣衛生局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是用來阻擋外來物入侵、提供保護,並維持體溫與體內水分含量,當皮膚受傷後,受傷體表接觸到空氣時,就容易被空氣中的細菌感染,若此時又加上免疫力降低,對細菌的抵抗力變弱,傷口就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別是燒燙傷,因範圍與深度不同,對人體的影響而有所不一。自體皮膚 是燒燙傷患者最佳的敷料為加強對燒燙傷病患傷口的保護作用,避免傷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遭受細菌感染,醫師在為傷口處進行處置後,會使用經消毒的大愛皮膚或化學合成的無菌人工皮作為敷料,覆蓋在傷口表面成為體表屏障,這樣病患的免疫細胞只要對抗敷料下方的發炎反應,不必再額外分心對付外來的細菌,可以加速傷口復原的速度。但對燒燙傷病患來說,最佳的敷料其實是自己的皮膚,因為大愛皮膚及合成人工皮就如同「OK繃」,還是要定期更換的,只有自己的皮膚,身體才不會視為外來物,傷口會自然地與它們融合在一起,達到最好的療效。大愛皮膚只要滅菌 安全性別擔心國內各皮膚保存庫所保存的大愛皮膚,是緊急醫療處置的好幫手,衛生局表示,平時各個皮膚庫在大愛捐贈下都盡力地維持既定的庫存量以供不時之需,如果庫存量真的不敷使用,也會於專業的考量下為傷患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敷料做傷口處置。所以,無論是大愛皮膚或合成人工皮,只要是經滅菌,確認覆蓋處沒有細菌汙染的疑慮,都是好敷料,民眾不必過於擔心大愛皮膚安全性的問題。

慢跑前拉筋伸展未做好 當心罹患喀拉腿

慢跑前拉筋伸展未做好 當心罹患喀拉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內運動風氣日漸盛行,有越來越多人紛紛投入單車、登山、路跑等行列,特別是路跑,日前,一名30多歲的男性,平常有慢跑的習慣,但因大腿外側經常疼痛,且彎曲伸直時易有異常聲響,經過檢查才發現,他罹患了彈響髖,也就是所謂的「喀拉腿」,因此,醫師提醒民眾,運動前務必做好暖身、拉筋伸展,以免各種腿部問題一一找上門。注意!喀拉腿多發生於長距離跑者身上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部張凱閔醫師表示,喀拉腿多發生於長距離跑者身上,主要因運動前沒有徹底的伸展,導致髂脛束容易增厚,與附近的構造產生異常摩擦,才會喀拉作響。雖然過去在臨床上不易診斷出,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只要高解析度超音波,就能清楚呈現彈響發生時、骨骼肌肉相對位置的影像,並可利用增生療法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促進肌腱病變部位的新陳代謝,此外,再加上超音波導引水解離術,也可改善髂脛束與周圍組織間的不正常摩擦,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疼痛醫學期刊》。最後,醫師再次提醒民眾,運動前應確實做暖身,包括大腿前側伸展、大腿後側伸展、小腿後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等,每次最好10~15秒,如此一來,就能預防喀拉腿上身。

研究:看太多A片 恐會造成大腦萎縮

研究:看太多A片 恐會造成大腦萎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了增添生活情趣、增進伴侶間的情感以及調劑身心,有人都會藉由「愛情動作片」來達到此目的,但注意了,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A片、色情圖片雖然有助於提高性慾,但也可能會如同吸毒、酗酒般的上癮,進而增加大腦萎縮風險。長期處於高潮狀態 大腦恐會麻木根據《每日郵報》指出,科學家研究發現,看A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而這多巴胺主要負責腦中的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資訊的傳遞,所以,當A片看太多,一直讓大腦處於高潮的狀態,等待一陣子後大腦就會變成「麻木狀態」時,就得靠更多A片才能尋求相同刺激了,而身體也會因此增加負擔,例如:發生親密關係時無法激起性慾、大腦中掌管認知、記憶的紋狀體會跟著萎縮。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對於色情成癮者來說,在看色情資訊時,大腦掌管「上癮」的部分就會亮起燈來,而該部位受到刺激產生的歡愉感,與吸毒、酗酒者相似,所以提醒民眾,適量即可,以免看太多得到反效果。

研究:改變特殊基因 未來可望對抗失智症

研究:改變特殊基因 未來可望對抗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老年痴呆症,也就是所謂的失智症,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罹病的人數不斷攀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發佈的統計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4750萬的失智症人口,每年並以770萬人的速度增加,而這種疾病目前在醫學上僅能延緩惡化程度,無法獲得痊癒,不過,日前在國外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透過基因改變,使老鼠變得比較聰明、減少焦慮感,未來將有望研發出新藥對抗阿茲海默症。阻斷特殊蛋白質 可強記憶、減少焦慮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英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透過老鼠實驗,發現只要改變一組基因來阻斷蛋白質「磷酸二酯酶4B(PDE4B)」,就能使牠們變得比較聰明,不僅學習速度快,記憶力變強外,也更擅加解決複雜問題,如找出迷宮出口等,除此之外,也減少了焦慮感,使牠們變得喜歡留在光亮的地方,降低了對貓尿的恐懼。而PDE4B在人體腦部以及不同器官中相當常見,所以,透過該研究結果,未來將有助於開發阻斷PDE4B的藥物,用來治療癡呆症、精神分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疾病,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神經精神藥理學》期刊。

油炸物、甜食好傷心 心臟病風險增56%

油炸物、甜食好傷心 心臟病風險增56%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雞排、漢堡、薯條等油炸食物,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不但容易有飽足感外,若與蔬菜、水果、主食相比也較吸引人,只是這些食物吃多有害無益,除了普遍民眾知道的肥胖、營養不良、代謝症候群外,日前在美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嗜吃油炸食物、含糖飲料者,比一般健康飲食者高出了56%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貪吃油炸物、加工肉品 心血管風險激增該研究主要是由哈佛、波士頓與阿拉巴馬大學,共同針對1萬7000多名45歲以上沒有特殊病史的人進行飲食調查,首先將這些受測者分類成5個類型,第1類美式南方飲食;第2類義大利麵、比薩餅、墨西哥菜等;第3類以沙拉、蔬果為主食;第4類甜食;第5類則為酒精、沙拉,接著每6個月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以及住院情形,維持6年。結果發現,嗜吃美國南方飲食者,包括油炸食物、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含糖飲料等,接下來6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高出56%,特別是心臟病,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循環雜誌》。

頭痛宛如被鐵錘敲 他竟惡性腦瘤上身

頭痛宛如被鐵錘敲 他竟惡性腦瘤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10歲大的劉小弟,在今年2月時,因常抱怨前額會痛,宛如鐵錘在敲般,有時不僅會失眠到天亮,還會合併嘔吐,害他原本瘦小的身軀更顯消瘦,原本以為是腸胃炎所致,但打完點滴休息後,症狀並沒有改善,直到後來做了電腦斷層掃,才確診為松果體惡性生殖細胞瘤,目前已進行過兩次開顱手術,現在正接受化學治療中,雖然整個療程長達一年,漫長又辛苦,但他有信心協助厚理打贏這場戰爭。松果體腫瘤 只佔兒童腦瘤8~9%北醫臺北癌症中心黃棣棟醫師表示,台灣的松果體生殖細胞瘤佔兒童松果體腫瘤的80%以上,但松果體腫瘤只佔兒童腦瘤8~9%,個案不多,而診斷年齡從一歲到十八歲都有,平均發病年齡約為十二歲。由於病灶深埋在腦幹後上方,與重要的深部靜脈為鄰,位置刁鑽,外科手術難度及危險性都很高,像是個案劉小弟,就先後接受兩次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瘤組織,才繼續接受後續的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只要積極接受治療 治癒率可達8成北醫臺北癌症中心兒童腦瘤團隊劉彥麟醫師表示,松果體生殖細胞瘤至今成因不明,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只要透過外科手術將腫瘤儘量切除,再施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通常有7到8成機率可治癒。但如果因為害怕或誤信偏方而放著不管,腫瘤就可能持續變大而使腦壓升高,或壓迫到腦幹,進而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積極面對,勇敢接受標準治療才行。

驚!高中生週飲八杯飲料 暴肥、加速老化恐上身

驚!高中生週飲八杯飲料 暴肥、加速老化恐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天氣炎熱時,都會令人忍不住想來杯冰涼的飲料消暑,特別是學生常選擇含糖飲料,根據102~103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有89.9%的國中生、85.3%的高中學生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其中,國中生平均每週喝超過6次、高中生平均每週喝將近8次,19~64歲成人平均每週喝將近7次。但其實含糖飲料不但無法解渴,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及游離糖,增加肥胖、代謝異常、齲齒、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等風險,所以建議民眾,應遠離甜飲多喝水,以免消暑不成,疾病問題紛紛上身。多多、運動飲料 糖分也高得驚人除了含糖飲料外,就連咖啡、奶茶、運動飲料、優酪乳、發酵乳飲料(俗稱多多)、調味乳、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也要特別留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游離糖攝取量應低於攝取總熱量5%,若以健康體重60公斤的成人、輕度工作者,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每日游離糖之熱量不超過攝取總熱量5%計算,相當於不超過90大卡,即22.5公克的糖,約4~5顆方糖。夏天解渴消暑3原則 你不可不知炎炎夏日,難免容易揮汗如雨、口乾舌燥,國健署呼籲,應遠離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及飲用低脂乳品,並掌健康守則,減少夏天負擔:1)看糖量標示/看清楚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包括每100毫升、每份及本包裝含幾份等標示並聰明換算,例如1罐480毫升新鮮屋茶飲,標示每100毫升的糖含量7公克,換算成1罐則含約34公克的糖。2)多喝白開水/喝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不僅消暑無負擔且有利代謝循環,建議可隨身攜帶環保壺,提醒自己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白開水,並應分次喝、慢慢喝,尤其從事戶外活動時,更應隨時補充水分以預防中暑或脫水。3)天天低脂乳/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1.5~2杯低脂乳品,適量飲用低脂鮮乳不但獲得豐富鈣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均衡營養,也不用擔心攝取過多游離糖。

壓力感與特質有關 適時紓壓避免憾事發生

壓力感與特質有關 適時紓壓避免憾事發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人生的道路中,總是會遇見許多挫折、壓力、徬徨、痛苦等經驗,但這樣的負面情緒,若適時的抒發,長久累計下來恐怕就會引發自殺的念頭、意圖或行動。特別是壓力,因為生活中的任何改變,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由生活事件的主觀感受所產生的壓力感與個人特質有關,壓力所帶來的後果也因人而異。躁動、失眠 皆是情緒波動直接的表現青少年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時,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容易以衝動、煩躁不安、強烈憤怒來表達;睡眠和飲食的變化也相當常見;對原本有興趣之事提不起勁、覺得無望無助、甚至想傷害自己。一般調適壓力的方法有運動、肌肉放鬆、時間管理、評估壓力情境與思索可行的因應方法、善用身邊資源、培養情緒的出口等,其中,健走是老少適宜的休閒活動,在運動保健之餘,可欣賞美景與音樂,讓身心舒適,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參與,不僅能紓壓,還能擁有共同的美好回憶。憂鬱情緒超過1個月 應尋求他人協助宜蘭縣衛生局提醒民眾,發現自己心情不佳時,除了找朋友聊聊之外,如果發現有心事不曉得可以向誰說,或是憂鬱情緒及身心壓力反應已經持續超過1個月,應尋求協助,例如: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會(1995)和救國團張老師(1980)等,以免累積過頭,造成憾事發生。

誤信吃蟾蜍消痘 女子險沒命

誤信吃蟾蜍消痘 女子險沒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不論是過去的除痘妙方,還是網路流傳的偏方,只要能搞定「月球表面」,許多人都願意一試。不過,嘗試這些沒有證明的方法時,還是得「小心行事」。中國四川省一名女子誤信吃蟾蜍能除痘,結果不但痘痘沒減少,卻害她送進加護病房,差點丟了性命。一口吃下蟾蜍 毒素1小時流全身繼上月一名男子食未熟蛙肉,導致他半側身體萎縮,中國又傳食蟾蜍差點斷送生命。該女子表示,因誤信吃蟾蜍可解毒、治療痘痘,某日,決定一口把蟾蜍吃下肚,不料,吃完不到一小時,就產生噁心、想吐等症狀,送到醫院時已意識模糊、不能正常說話。當地醫師說,病患送醫時有腹痛、心律不正等現象,檢查後,確定是吃蟾蜍中毒,立刻進行洗胃、心電治療,住進加護病房3天後,才康復出院。蟾蜍含有30多種毒素 食用過量恐致命一般人看到蟾蜍都會敬而遠之,女子怎麼還將牠吃下肚?醫師解釋,蟾蜍經過專門的加工提取後,確實具有藥用價值,但蟾蜍本身的腮線、血管及皮膚線所分泌的白色漿液、蟾蜍卵,共含有30多種有毒物質,個案在未經處理下直接食用,根本是自尋死路。醫師強調,蟾蜍的毒素不是用清水就能消除,必須經過專業處理才行,未經消毒直接食用可能會導致心臟、肝臟及腎臟等器官損傷,過量還會中毒,嚴重則賠上性命。因此,還是別太相信民間偏方,注意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就可擁有健康皮膚。

鞋底藏菌帶進屋 當心引來結腸發炎

鞋底藏菌帶進屋 當心引來結腸發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編譯)有些人為求方便,習慣沒脫鞋子就一腳踏進屋內;有些家庭更是裡外不分,只有到了房間才需要拖鞋,餐桌、客廳一樣穿著日常出門的鞋子趴趴走,但其實這小小習慣,就會引來「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導致人體可能面臨腹瀉的危機,嚴重造成結腸發炎。出門「踩到」孢子 鞋底成細菌溫床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家中門口有40%的「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細菌樣本,其中鞋底就佔了39%,因此,若沒有養成進屋換成室內拖鞋的習慣,這些細菌恐怕伴隨鞋子進入屋內,甚至到了餐桌上,隨著食物吃下肚。醫師說明,此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的腸道中,一不注意讓細菌進入體內,會導致腹瀉、腸胃疾病,甚至演變成結腸發炎,要特別小心。至於這看不見的細菌怎麼會出現在家門口,研究人員說明,此細菌最常出現在鳥類的排洩物,或是動物糞便等地方,一般人不會注意路程中「踩到什麼」,而一旦被此細菌的孢子黏上,便會在鞋底著床、活上幾個月;若進入屋內沒脫鞋,這些細菌便會隨著鞋底散布各角落,形成看不見的危險。因此,醫師建議,最好方法就是養成進屋脫鞋的習慣,以免讓細菌流竄家中,並隨食物進肚,引發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