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太熱沒食欲?自製6款百搭開胃醬料

太熱沒食欲?自製6款百搭開胃醬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時候,小小的一盤醬料,就能令整道料理有畫龍點睛的驚艷感!原因在於這些醬料是由許多特殊香料相互融合而成,不僅賦予那些平凡食物有了新靈魂,連味道都變得更有層次。1)油蔥醬作法/蔥絲1支+辣椒絲1支+沙拉油23cc+香油23cc。用途/拌飯、拌麵、拌水煮肉,或做火鍋沾醬。2)胡麻醬作法/日式和風醬油30cc+糖5g+芝麻醬40g拌勻。用途/涼拌海鮮、豬肉,或拌麵。3)泰式淋醬作法/魚露15cc+水15cc+糖15g拌勻,再加上辣椒末與香菜末。用途/泰式檸檬魚的淋醬,或淋在燙熟的五花肉片上涼拌。4)五味醬作法/醬油15cc+甜辣醬15cc+白醋20cc+糖3g+香油15cc混合拌勻,再加入蔥花、蒜末、辣椒丁與香菜碎。用途/搭配汆燙的海鮮。5)法式沙拉醬作法/橄欖油15cc+白酒醋10cc+白砂糖10g+少許黑胡椒粒+少許義大利香料+法式芥末籽醬10g混合拌勻。用途/搭配生菜食用。6)莎莎醬作法/番茄2顆+蒜4瓣+辣椒適量+鹽少許+橄欖油5cc+洋蔥1/2顆+香菜3根+黑胡椒適量+檸檬汁1顆。用途/玉米片沾醬,或海鮮類沙拉。(本文摘自/愛料理‧網友熱搜TOP100下飯菜/三采文化出版)

世界童軍露營傳3流腦病例 全台追蹤逾千人

世界童軍露營傳3流腦病例 全台追蹤逾千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世界童軍大露營是全球童軍的一大盛事,今年於日本山口縣山口市阿知須營地舉行,然而卻傳出有3名蘇格蘭童軍於參與露營活動期間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疾管署調查並追蹤上千名與會學生,並呼籲曾參與該活動的青少年朋友,近日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不適症狀請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國內千人參與 涵蓋國中到大學生依據國際疫情資料顯示,3名蘇格蘭童軍於參與23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活動期間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返國後發病,經治療後目前病情已逐漸好轉。疾管署呼籲,從該活動返國的青少年朋友,近日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並請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病人出現疑似症狀,請給予適當治療並加強通報,以利後續防疫措施的執行。疾管署表示,本屆活動於今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日本山口縣山口市阿知須營地舉行,全球共33000人參與盛會。國內約有1200人與會,涵蓋國中至大學生,疾管署已聯繫中華民國童軍總會,請該會透過各縣市分會,協助追蹤參與者後續健康狀況,目前尚未出現疑似感染者。留意疑似症狀 頸部僵直、抽蓄莫輕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以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是吸入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2到10天。症狀有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出血性皮疹、昏迷、抽搐、粉紅斑及精神學症狀,如精神錯亂等,需要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依據該署監測資料顯示,近5年國內每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病例均在10例以下,今年迄今確診2例。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地區,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以降低感染風險;返國後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

研究:勤洗手減少2成感染流感風險

研究:勤洗手減少2成感染流感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雙手最容易沾染病毒和細菌,如果碰觸到口鼻、眼睛,可是給病毒入侵人體的大好機會, 所以隨時「保持雙手清潔」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可別小看每天這個小小的動作,根據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勤洗手可以減少被感染和傳播疾病的機會。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在英國流感流行期間讓1萬6千個家庭參與此實驗。結果發現,勤洗手可以降低14%感染各種細菌的風險,並減少20%感染流感病毒的機會。同時,也減少了他們去看醫生和服用抗生素的次數。流感高危險群   每日洗手次數別低於10次一般人一天至少會洗五、六次手。但專家指出,應該把一天洗手的次數增加到10次,這樣才能大大減少細菌和感染病毒的機會。尤其是那些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如免疫力較差的人、老人和嬰幼兒及具有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者,更應該增加每日洗手次數,有助免於病菌威脅。而洗手該怎麼洗也是有訣竅的,根據疾病管制署所提供的正確洗手五步驟,記住口訣「濕」、「搓」、「沖」、「捧」、「擦」才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兩手交叉並互相摩擦,兩手搓揉手掌及手背,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此動作至少須20秒。●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捧/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擦/用擦手紙、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將手擦乾淨。如此才能將雙手洗淨。

日飲3000c.c仍口渴 恐是乾燥症作祟

日飲3000c.c仍口渴 恐是乾燥症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張女士,自去年五月起,便感到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一直以為是得了老花眼,孰不知,後來更出現嚴重咳嗽的症狀,且每天大量喝水至少3000c.c.、服用感冒藥都無法改善,直到就醫後,才發現她罹患了「乾燥症」,所幸在接受唾液刺激藥物和免疫調節劑後,目前症狀已獲得控制。乾燥症是種免疫疾病 好發於40~60歲中年婦女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陳政宏醫師表示,乾燥症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全世界的發生率約為0.1~0.4%,台灣大約有9萬多名患者,多發生於40~60歲中年婦女的身上,且具有遺傳性,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或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也容易合併乾燥症。由於免疫系統失調,患者的淚腺、唾液腺功能受損,容易有眼睛乾澀、異物感、結膜發紅類似角膜炎、吞嚥困難等症狀,另患者因頻繁喝水、上廁所、長期睡眠不足、服用安眠藥或抗過敏藥都會有口乾舌燥的副作用,如此一來,也會形成惡性循環。眼澀口乾超過3個月 應盡速就醫檢查乾燥症患者不易自我察覺,許多患者都是轉診而來的,所以,陳政宏醫師建議民眾,一旦眼澀口乾的症狀超過3個月時,就要盡快就醫檢查,以免逐漸影響其他器官,造成肺纖維化、血管炎、腎小管酸血症及神經病變等,或合併甲狀腺瘤、淋巴瘤或其他器官的腫瘤。

「治療飲食」是病情控制關鍵 均衡攝取很重要

「治療飲食」是病情控制關鍵 均衡攝取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均衡飲食是促進成長、維持健的不二法門,特別是住院的患者,雖然醫院提供的餐點,不如自煮、外食美味,但住院期間的營養卻是疾病控制的關鍵,日前,一名68歲糖尿病住院病人,因開刀住院,醫師為其照會營養師以改善血糖值和傷口癒合情況,建議其訂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病人擔心醫院伙食吃不習慣,選擇自己準備伙食,而不訂醫院治療飲食,結果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良好的營養 可降低感染率、減少住院天數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營養師表示,良好的營養基礎,可降低感染率、減少住院天數,換句話說,良好的營養可以讓病好得快。一般而言,依疾病程度的不同,每個人所需的飲食和營養也不同,住院期間醫生會依病情狀況給予不同的飲食處方,並建議病患訂餐,如糖尿病飲食、低蛋白飲食、低油飲食、低渣飲食等。另外,就質地調整飲食部分,則會依病患之咀嚼與吞嚥能力選擇不同質地的飲食,如軟質飲食、流質飲食、剁碎飲食和吞嚥困難飲食等,若因疾病因素,胃口不佳或攝食量減少,也會先請營養師評估病情,調整治療飲食內容,如增加飲食頻率、食物熱量和營養濃度,或給予營養補充品等方式,以達到適當且足夠的營養。飲食是治療的一部份 患者應謹記醫院的飲食種類很多,雖然不能完全滿足個人的喜好,但住院病人必須視「飲食」為「治療」的一部份,配合醫囑選擇治療餐食。醫院伙食不但有營養師為食品衛生安全把關,同時可節省家人備餐時間,也可藉在住院期間的學習,作為未來回家後,自己在家裡製作治療餐食之參考。

卵巢癌年輕化!子宮內膜異位症、荷爾蒙是主因

卵巢癌年輕化!子宮內膜異位症、荷爾蒙是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卵巢癌堪稱是婦科界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因早期無明顯症狀,往往等到出現腹脹、腹痛、食慾降低等時,多已是第三期以上,雖然在過去統計資料上發現,卵巢癌多發生於50~70歲的停經婦女,但近年來卻發現它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日前更出現了一名年僅19歲的青少女。驚!她一年內竟連冒2顆腫瘤19歲的李小姐,在去年3月時曾因左側卵巢囊腫接受切除手術,但不到半年,又出現了下腹腫脹、頻尿等症狀,經過檢查發現左側卵巢又長出一顆12公分的腫瘤,由於高度懷疑有惡性徵象,且考量到日後的生育能力,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以達文西手術切除左側卵巢輸卵管,同時進行骨盆腔主動脈淋巴切除手術,病理報告顯示為卵巢癌第一期,而目前無復發跡象。卵巢癌平均年齡 已降至44.5歲北醫附醫婦產部劉偉民醫師表示,據北醫近4年半來統計發現,40歲以下的卵巢癌患者比率已增至40%,平均年齡降至44.5歲,雖然卵巢癌的類型多,以往認為,年輕的卵巢癌病患多屬於生殖細胞病變,但近年來,發現有越來越多年輕病患屬於與子宮內膜異位相關的上皮細胞類型,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容輕忽。此外,也別以為沒有發生過性行為,就不會罹患卵巢癌,北醫附醫婦產部主治醫師陳菁徽表示,隨著國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多數人不是晚婚、不孕、經期提早來,就是接觸太多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使得卵巢使用的時間大幅增加,罹癌率也跟著上升,所以,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定期接受超音波以及抹片檢查,以確保身體無任何異狀。

脂漏性皮膚炎狂復發 最怕疲累、壓力大

脂漏性皮膚炎狂復發 最怕疲累、壓力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皮膚油油的、脫屑、起紅疹、紅色斑塊,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特別癢,當心是脂漏性皮膚炎!皮膚科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成因不明,一般認為和遺傳體質有關,或是自體免疫疾病,及皮膚上的皮屑芽孢菌過度增生有關,很容易在季節交替、身體感覺疲累、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時會有反覆發作的情形,所以許多病人都會覺得怎麼治療一直都不會好,其實是曾經好了又再復發。脫屑紅疹惱人 好發嬰兒、中老年人衛福部南投醫院皮膚科李瑜芬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是皮膚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嬰兒期以及中老年人,常見的部位有頭皮、眉毛、鼻側、嘴邊、耳朵及耳後,有時在眼皮、胸前也會發生,外觀上可以看見明顯的紅色斑塊,紅色斑塊上有發黃及油膩的皮屑覆蓋,嚴重時也會有組織液滲出的情形。李瑜芬醫師指出,脂漏性皮膚炎不易根治,症狀有時很輕微、有時很嚴重,它是一種反應生理與心理的皮膚病,整體性的治療是藥物與保養並重,皮膚症狀明顯時,可以局部塗抹薄薄的藥膏或藥水,頭皮結痂或頭皮屑很多的時候,可以考慮選用含有焦油、Zinc pyrithione等成份的洗髮精,通常每星期洗二到三次就夠了,另外也可以搭配含有ketoconazole的藥用洗髮精,能降低頭髮中皮屑芽孢菌的數量。防復發 日常保養要做好李瑜芬醫師提醒民眾,在日常保養上,盡量作息規律、足夠的睡眠、注意均衡飲食,減少工作壓力及焦慮不安,適度的運動,常保健康的身體,可以降低脂漏性皮膚炎再復發的機會。

親子健走愛健康 每日15分鐘助體重控制

親子健走愛健康 每日15分鐘助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家長們快趁著暑假尾聲帶小朋友出遊!炎熱的暑假期間,親子活動的安排成了家長們頭痛的難題,國健署推薦,有綠蔭的健走步道,不但適合親子健走,還可欣賞優美的景色以及生態景觀等。每年2百萬人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聯合國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相關疾病,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量不足所造成。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6特色步道 將健走融入生活國健署表示,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的健走小口訣,即可將健走融入於生活中。為營造生活化運動的社區,縣市衛生局結合轄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單位,鼓勵社區民眾健走活動,建置了200多條健走步道,部分步道並設有熱量消耗標示,如臺北市芝山岩健走步道、新竹縣牛欄河親水公園步道、嘉義縣梅山來走走健康好彩頭步道、台南市虎形山公園步道、高雄市愛河之心健走步道、以及宜蘭縣冬山河梅花湖步道等。健走活動費力度低、風景優美、具有生態景觀等考量,適合親子共同參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長期維持每天運動15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

研究:懷孕間隔少於1年 骨鬆風險增

研究:懷孕間隔少於1年 骨鬆風險增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想增產報國、縮短孩子年齡差距,需要三思而行!據美國研究發現,懷孕婦女間隔期若少於1年,骨鬆機率是其他婦女的4倍;但間隔2年以上,就有助降低風險。由於女性懷孕時,會將大部分鈣質供應給腹中胎兒,且必須等孩子斷奶後,才能補充鈣質,因此,若短時間再懷下一胎,恐怕還沒等到母親骨質密度恢復,就要再供給下個寶寶,易增加日後骨質疏鬆風險。骨鬆機率高4倍 間隔期應2年以上研究人員針對停經婦女進行調查,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婦女,皆是懷孕間隔期小於1年,而沒有症狀者則是間隔期超過1年以上;兩者相比下,前者骨鬆風險高出後者4倍。研究人員更表示,若女性在27歲前懷上第一胎,面臨骨質疏鬆的風險則較高。根據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女性骨鬆機率與懷孕間隔期長短、首次懷孕年齡都有關係,因此,若想減少日後風險,懷孕期應間隔2年以上,則有助降低機率;若間隔期較短的女性也可服用鈣片、維生素D,或利用運動強健骨骼。

英男使用牙齒美白貼片 長毒囊險喪命

英男使用牙齒美白貼片 長毒囊險喪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潔白牙齒、陽光笑容,是所有少男少女夢寐以求的面貌,除了利用洗牙、潔白牙膏等方式,近年更盛行「美白貼片」,一層薄薄的瓷片貼在牙齒上,據說就能改善牙齒縫隙、缺損等問題。不過,這名英國男子可沒這麼幸運,他使用完「美白貼片」後,舌頭竟長出含有過氧化氫的囊包,差點中毒身亡。舌頭長葡萄狀囊包 破裂恐致胃部灼傷英國一名22歲男子,為追求陽光形象、展露笑容時能有無比自信,選擇使用美白貼片讓牙齒更漂亮,沒想到貼完後感到身體不適,隔幾天,連吃東西都「難以下嚥」,才決定到醫院檢查。而結果卻令人十分意外,醫師指出,在病患舌頭下方長了顆如葡萄大小的囊包,且含有過氧化氫,必須開刀治療。當地醫師表示,這顆囊包隨時有可能破裂,一旦發生將會導致病患中毒、胃部灼傷,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經過3小時的手術治療,才救回一命。不過,這鬼門關前走一回的經驗,還是沒能打消男子堅持,他決定不再使用美白貼片,而選擇進行「牙齒美白激光手術」,盼擁有迷人的陽光笑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