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大腸癌發生率居冠 大魚大肉、少運動造成

大腸癌發生率居冠 大魚大肉、少運動造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北市公布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居首,平均不到2小時就有一位市民因為癌症過世,而可以藉由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大腸癌及口腔癌,分別居台北市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及第5名,為呼應父親節的到來,北市衛生局推出「健康活力爸爸節 父親愛篩檢」活動,共同守護爸爸的健康!大腸癌、口腔癌發生率高 可早期篩檢治療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資料,大腸癌躍居市民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乳癌第4位、口腔癌第8位。其中大腸癌、口腔癌也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的前5名,這兩項癌症正威脅男性朋友健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103年衛生局提供59萬人次的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其中有近4千位市民發現癌前病變,1245人發現罹患癌症,證實透過早期篩檢,能早期治療,挽回寶貴的生命。台北市衛生局因應父親節,推出爸爸節活動,提供四癌篩檢,包括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邀請市民一同參與。飲食西化 帶來大腸癌危機64歲的管女士,平常飲食清淡也有運動的習慣,自覺身體健康無恙,直到去年發現有血便,恰巧收到醫院提醒做篩檢的通知,首次做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確診為大腸癌原位癌,在住院接受化學治療後,現定期回院接受放射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陳冠仰醫師表示,近年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外食比例愈來愈高,且飲食西化,經常大魚大肉,且常吃多脂、多糖、高鹽的飲食,再加上缺乏運動,恐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及罹患癌症的危機,提醒民眾,透過定期的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把握黃金就醫時機,預防大腸癌的健康秘訣,就是勤運動、多蔬果、少紅肉。

隱形殺手子宮頸癌 不正常出血是前兆

隱形殺手子宮頸癌 不正常出血是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正常陰道出血、性行為後陰道出血、停經後出血,以及陰道分泌物變多等表現有可能是罹患子宮頸癌的表現,但大部分的子宮頸癌前病變以及早期子宮頸癌是沒有特別症狀的。因此衛福部南投醫院建議,30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而在定期抹片篩檢同時,檢查醫師也會一起檢察子宮及兩側卵巢、輸卵管等。初經早、多育者   更要當心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賴姿云醫師表示,子宮頸位於子宮體和陰道之間,醫師可以用陰道擴張器看見子宮頸做檢查。子宮頸有一個小開口,而月經經血就是由子宮頸這個小開口所排出,而子宮頸癌常見的發生位置就在子宮頸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兩種上皮細胞交界的地方。賴姿云醫師表示,容易發生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時間早、多重性伴侶、曾經有性病感染、抽煙、免疫力低下、多生育等,此外也發現子宮頸癌高達90%以上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相關。早期無症狀   勇於篩檢別害羞在政府的癌症篩檢推動下,只要年滿30歲都應該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但檢驗出子宮頸惡性腫瘤,也切勿太擔心害怕而延誤就醫,只要與您的醫師密切配合接受治療,都仍然有治癒及長期控制的機會。

別再玩手機!桌遊4特質增進親子關係

別再玩手機!桌遊4特質增進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3C產品泛濫,走在路上幾乎是人手一機,全台一起進入「滑」世代,然而也使人與人之間變的疏離,親子關係也容易因此降到冰點,北市衛生局表示,透過玩桌遊來陪伴孩子,可以有效增進親子關係。父母陪伴時間少 親子關係易疏離為了解青少年的網路使用及親子關係的概況,台北市衛生局102年曾對臺北市內近6萬名10~18歲的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族群在網路使用狀況上分別有近半數及1/4的青少年表示,「每次都只想上網待一下子,但常常一待就很久不下來」、「只要一段時間沒上網就會覺得心裡不舒服」,更有18.8%的青少年陳述「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衝動」。此調查分析同時顯示,父母親陪伴子女的時間愈多,愈能讓子女感受到被瞭解,且使用3C數位產品的時間及戒斷狀況都會減少;根據統計結果,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1小時,則其子女能夠感受到家長瞭解自己的比例僅約六成,但是每天被父母親陪伴長達1~3小時的青少年,有近九成都覺得自己被父母親瞭解,並且產生較佳的親密感。透過玩桌遊 增加陪伴並改善溝通由於臺灣社會結構下,家長陪伴子女的時間短,因此陪伴方式的選擇就更顯重要,臨床心理師陳以儒根據經驗,建議民眾可以利用玩桌遊陪伴孩子,因為桌遊具有4大特質,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規劃相關系列講座,幫助增進親子間的溝通。1)一起選擇遊戲、一起玩,有效減少 3C 使用時間並可以增進親子互動及修復緊張的親子關係。2)一起訂定遊戲規則,並將生活規範內化到規則,藉由遊戲的過程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生活規範與行為。3)一起利用共同遊戲的過程,觀察並了解每個發展階段孩子的個性。4)藉由遊戲的勝負,適時教導孩子處理正、負面的情緒。

8成癌友蛋白質吃不夠 恐影響免疫力

8成癌友蛋白質吃不夠 恐影響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抗癌症的過程中,除了要積極用藥、接受治療外,日前國內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不僅能清除自由基、提高體內的抗氧化能力,還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提升治療的功效,此外,蛋白質攝取也很重要,若長期缺乏的話,也會影響免疫力,因此,提醒民眾在抗癌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了蔬果、蛋白質的攝取。蛋白質攝取不足 恐增治療的困難度該研究主要是由癌症關懷基金會與台大研究團隊,共同針對116名癌症患者進行3個月的個人化營養評估、飲食指導與全食物補充的研究,結果發現,有高達8成的癌友蛋白質營養不足,進而影響骨骼肌代謝活力與免疫機能,並不夠合成體內的防衛分子和細胞,長年累計下來,恐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度。但經過全食物指導,每天給予一杯堅果豆奶以及正確的蛋白質攝取目標,三個月後骨骼肌代謝活力改善了19%,免疫機能則改善了37.5%,若能長期實踐,還能有助於提升癌友的健康。提升免疫、抗氧化力 對抗癌症好給力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充足的蔬果,有助於提升抗氧化力,幫助體內清除自由基,加速身體康復速度、降低復發率,所以,癌症關懷基金會也提供2道食譜,幫助患者輕輕鬆鬆補到營養,增加免疫、抗氧化力:1)高鈣黑芝麻豆漿/準備各25克蒸熟黑豆、黃豆、大薏仁、紅薏仁以及4克熟黑芝麻、6克亞麻仁籽、約250c.c.熱開水,打成汁即可飲用。●黑芝麻因富含鈣質與鐵質的食物,加上黑豆、黃豆是優質蛋白質來源,有助於建造肌肉組織,提升免疫力,也可預防骨質疏鬆症,是均衡且高鈣的精力湯。2)彩虹沙拉/先用190克(2個)百香果、1顆檸檬、蜂蜜、鹽、10克橄欖油製成醬料,接著準備90克美生菜、10克紫高麗、25克玉米筍、10克洋蔥、10克燙熟黑木耳、150克(20粒)小番茄,以及各20克紅蘿蔔、黃甜椒、青椒,淋上即可。●集結「紅、橙、黃、綠、紫、黑、白」七彩顏色,能攝取到最豐富的抗氧化營養素。

頭暈、口臭恐肝火旺所致 11點前睡助改善

頭暈、口臭恐肝火旺所致 11點前睡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使得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好,長期下來,會讓身體漸漸的出現各種問題,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也會造成肝火旺盛,產生口乾舌燥、口臭等狀況,醫師表示,調整飲食習慣及作息,是最好的降肝火方式。常熬夜、壓力大 是肝火旺盛最大原因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楊淑君醫師指出,經常熬夜、情緒起伏、壓力、飲食油膩以及缺乏運動,都是造成肝臟負擔的原因,雖然不至於生病,但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眠差、身熱等症狀,長年累月下來,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晚上11點前入睡 有助降肝火睡眠不足會傷肝,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也相信許多人聽過, 11點要入睡,才能夠讓肝臟得到完整的休息,但此說法何來之有?楊淑君醫師說,中醫認為,人體經絡運行有一定的順序,而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及丑時(凌晨1點至3點),分別是運行於膽經和肝經的時間。「肝藏血,主疏泄」是很重要的生理功能,黃帝內經也提及「人臥則血歸於肝」,也就是說肝臟是人體儲存血液的器官,又可以調節血流,當睡眠躺臥時,則血流回肝臟,故在對的時間睡眠對於養肝是一件重要的事。而膽跟肝互為表裡經,在經絡上有相連,功能上有相應,所以才會有11點後入眠的養肝說法。玫瑰花、決明子可清肝熱最後,醫師再次強調,不要熬夜,養成好的睡眠習慣,能助肝臟充分休息,此外,找到適當的紓壓方法,培養運動習慣,都是平時養肝、降肝火的調理身體方式,另外像是玫瑰花、菊花、決明子等,都是很好的清肝熱食材,民眾也可以適當利用。

苦瓜可降火、抗癌 營養價值數不完

苦瓜可降火、抗癌 營養價值數不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夏天是苦瓜盛產的季節,豐富的營養價值,也讓許多民眾時常拿來烹調料理,尤其在炎熱的夏天來一碗苦瓜湯,更是天然的降火食材。苦瓜降肝火 還能增進食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蘇秀悅表示,苦瓜屬於高纖蔬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苦瓜性涼,能健脾開胃,有明目、助消化、清涼解毒、利尿等療效,夏天食用除能降火外,還能夠增進食欲。除了能夠降火,苦瓜中還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像是苦瓜中的苦瓜鹼,有助於降低血壓、血糖以及血脂的功效,尤其是綠色的山苦瓜,苦瓜鹼含量更高,若不怕苦,敢生吃的民眾,則吸收到的有效成份也相對提高。此外,也曾有研究指出,苦瓜中的三萜類化合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生長,達到抗癌功效。顏色越深越苦 營養價值也越高雖然苦瓜營養價值高,但仍有許多人害怕苦瓜的苦味,蘇秀悅營養師提到,經過烹煮的苦瓜,苦味明顯下降,然而,當苦瓜遇高溫,其營養成分也會遭受破壞;另外山苦瓜、白玉苦瓜有效成份也不一樣,顏色較深的山苦瓜,營養價值高,苦味相對也較重。若不害怕苦味,可以選擇直接生吃苦瓜,而怕苦的民眾,可以將苦瓜稍微汆燙,時間不要太久,接著冰鎮後,沾一些調味料食用,或者可以藉由打果汁的方式,例如蘋果打苦瓜,使苦味不那麼重,也更容易入口。腎功能障礙避免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苦瓜營養價值雖高,但並非人人皆適合吃,有腎功能障礙者,較不建議食用,因為苦瓜中含有較高的電解質,如鉀,腎虛者可能會造成代謝問題。

2穴位2茶飲 中醫養肝秘訣公開

2穴位2茶飲 中醫養肝秘訣公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工時長、生活壓力大,偶爾還需要應酬喝酒,造成作息大亂,漸漸出現火氣大、口臭、口乾或苦、眼睛乾澀等肝火旺盛症狀,中醫師表示,充足睡眠、飲食清淡可以改善。肝火旺≠肝指數高 按壓穴位可排毒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楊淑君醫師指出,中醫所謂肝火旺,並非常見的肝指數GOT、GPT升高,而是可能與自律神經、內分泌等身體各系統相關。而想要降肝火,最重要就是正常的作息,充足睡眠、不熬夜、適當運動、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此外,飲食清淡,少吃加工品,都是養肝重要的一環。除了正常作息外,穴位按摩也有養肝作用,像是足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太衝穴,以及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後方的三陰交穴,都是有助於養肝、降肝火的穴位。2茶飲養肝血順肝氣另外,「肝藏血,主疏泄」,就是部分民眾所說的養肝茶,著重的2大功能,其中如當歸、枸杞等藥材有助於養肝血;另外氣無法順利推動,則會造成阻塞,就是中醫所說的「鬱」,久而久之也會看到上火的表現,所以部份的養肝茶會用一些調理肝氣或清肝熱的藥物,如玫瑰花、菊花、決明子等等。除了養肝茶外,楊淑君醫師提供了另一養肝飲品,菊玫紅棗茶,只需要紅棗2~3顆、玫瑰花1~2錢、菊花2錢,沖泡500cc熱水後飲用即可。

母乳哺餵好處多 減少寶寶過敏、感染機率

母乳哺餵好處多 減少寶寶過敏、感染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母乳哺餵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危險機會,還可以減少高危險群的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減少過敏,國健署呼籲,家人及社會應共同重視寶寶的成長發育,並支持母乳哺育。母嬰同室者 母乳哺育率高出5倍依據國健署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資料顯示,國內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在101年達到近5成,但在102、103年,卻連續兩年下降至48.7%、45.8%。最大原因是因為,要改變過去寶寶生下就放在嬰兒室的模式,建立寶寶出生後先給媽媽抱一會兒,之後並與媽媽放在同一房間的新模式,在推行上一直是困難度最高、阻力最大的兩個項目。邱淑媞署長與簡莉盈教授等人,以全國母乳哺育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進行24小時親子同室者,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率為沒有同室者的近5倍高;純母乳哺餵到產後6個月的機率,也達約2倍高。有進行及早母嬰肌膚接觸的婦女,其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機率是沒有接觸者的2.04倍,產後6個月純母乳哺育機率亦有1.26倍高。可見在臺灣,親子同室與早期肌膚接觸,也能有效提高純母乳哺育率並延長母乳哺餵期間。既能降低寶寶感染率 還能使媽媽恢復快有些民眾認為,母嬰同室會增加寶寶感染,然而國健署表示,經過許多研究證實,事實正好相反,母嬰同室會大大降低寶寶感染機會。因為透過純母乳哺育,能將媽媽的抗體完整提供給寶寶,給寶寶抵抗力,且母乳本身無菌、不必經過水、容器、以手觸摸等沖泡過程,大大降低寶寶受感染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媽媽與家人,不像醫護人員要照顧很多生病的寶寶,因此,把寶寶與媽媽及家人放在一起,較不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過去也有研究發現,哺餵母乳的寶寶發生嬰兒猝死的風險較低,而婦女藉由母乳哺育也能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小,身材恢復較快,甚至得到乳房癌、卵巢癌及骨質疏鬆的機率減少。母嬰親善環境 需要家人共同維護因此,國健署鼓勵產後及早母嬰肌膚接觸,及進行母嬰同室,有助母嬰健康。寶寶的成長需要家人的共同參與,讓寶寶都能在愛的抱抱下,享有母乳哺育,促進親子感情,創造母嬰親善環境。

近視族擺脫眼鏡靠雷射 青光眼、角膜炎不適合

近視族擺脫眼鏡靠雷射 青光眼、角膜炎不適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隨著3C產品氾濫,現代人近視的原因便從早期的光源不足,成了光源過強,近年來,台灣和香港的近視比例都高達8成,儼然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螢幕強光不僅造成近視 更可能引發青光眼眼科醫師林鴻源表示,過去最常見的近視原因有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光線不足等,然而科技進步,近年來近視原因轉變成螢幕光線過強,加上長時間使用而誘發假性近視。而3C的強度光線除使近視變嚴重外,還可能引發黃斑部病變,或是早發性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民眾別輕忽手機、平板等螢幕光帶來的傷害。雷射近視後更方便 並非人人適合若想要矯正近視,最常見不外乎配戴眼鏡、隱形眼鏡,近年來也有不少民眾,為追求輕便與美觀,選擇以近視雷射的方式矯正近視。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近視雷射,林鴻原醫師提醒,若有眼睛疾病者,如青光眼、眼瞼炎、角膜炎、瞼裂閉鎖不全等人,就不適合此項手術,因此術前需要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弧度、淚液測試等。眼科醫師莊雅容也提到,若有習慣戴隱形眼鏡者,術前需要讓眼睛休息,軟式隱形眼鏡至少停戴3天,硬式則需要停1週以上,以避免造成其他副作用產生。

長期抽菸+嚼檳榔 青壯年易罹口腔癌

長期抽菸+嚼檳榔 青壯年易罹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嚼檳榔、吸菸是造成口腔癌的主因,一旦罹病,輕則毀容,重則奪命;依據103年衛福部統計顯示,口腔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佔台灣男性癌症的第4位,也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檳榔不僅傷己 還可能危害家庭為此,國健署已在2010年起,將口腔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服務。為使民眾了解口腔癌對健康的危害,與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部於7月底,和後湖里社區民眾共同舉行支持無檳環境衛教講座,藉由課程提升民眾健康促進意識,與定期癌症篩檢的觀念。社區營造員陳伊罧表示,不少嚼檳榔的民眾多半是為了提神,但看到一顆顆的檳榔,帶來的不僅是對咀嚼者的傷害,還有對整個家庭的危害,為了自身健康著想,更要趁早杜絕,因此現在每週都會到社區健康小站量血壓、測血糖,以能做到疾病預防及健康維護。定期2年口腔黏膜檢查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部表示,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未滿30歲嚼檳榔或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