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不是跳財!婦女眼皮跳2年 竟是面肌痙攣

不是跳財!婦女眼皮跳2年 竟是面肌痙攣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但如果一跳就是2年,恐怕不是俗話說得這麼簡單。中國一名婦人左眼皮整整跳了2年,卻讓她換來一場開顱手術,經醫師診斷,竟是左側面肌痙攣。顱內血管壓迫面神經 眼皮、臉、嘴角跳不停兩年前,該婦人左眼皮開始抽動,原以為只是偶時的眼皮跳動,毫不在意,沒想到經過多月,左眼皮變成從早到晚不間斷地跳,即使閉上眼睛還能感覺到眼皮震動,此外,婦人的左臉、左側嘴角也跟著跳動。近日,婦人的左眼皮竟不自主閉上、必須持續幾秒才可睜開,這時婦人才發現事態嚴重,決定就醫。當地醫師說,該婦人是因為顱內血管壓迫面神經,導致左眼皮跳不停,是罹患左側面肌痙攣,必須進行開刀治療,才可解決面肌痙攣的症狀。醫師提醒,若發現眼臉不自然跳動,千萬別輕忽大意,及早就醫,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身材影響自信心 多數人夏天不敢穿熱褲

身材影響自信心 多數人夏天不敢穿熱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台灣夏天氣溫高的驚人,大太陽底下依然有把全身包緊的女孩,不是為了防曬,而是覺得對身材沒自信,然而時下女性追求的目標,應是如何穿出舒適自信才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台大醫院朱家緯醫師指出,螢光幕上的明星常分享瘦身祕技或是食譜讓大家仿效,各種減肥方式都令人趨之若鶩,但正確的減重塑身方式,都需要透過均衡飲食及攝取足夠水分才能達到預期目標。院內最近常有求診民眾因使用埋線減肥,造成肚子、大腿有疤痕,感到困擾。而埋線真的有的用嗎?朱醫師表示,埋線屬於傳統針灸治療之一,屬於異物入侵方式,身體會產生發炎症狀反應,藉由自體發炎反應形成燃燒脂肪過程,然而,因埋線有針頭刺入的動作,若針頭疏忽殺菌或埋線部位皮膚消毒不完全,恐有感染的風險。朱醫師說:「目前針對身體雕塑的非侵入性治療歐萃學超音波系統,是一種安全性較高且能針對雕塑部位做局部治療,例如大腿或腹部。」其原理是從表皮將高能量、低頻率的聚焦式震波傳導到皮下脂肪層(最深約1.5公分),配合3D即時動態影像,鎖定深度和部位震碎脂肪細胞,再經由身體自然代謝。當皮膚接受超聲波的能量時,會在皮下脂肪層產生物理性的破壞效應,使脂肪細胞及組織的細胞膜分解破裂。在完成治療後,應多喝開水來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使身體內細碎的脂肪細胞可更快速代謝排出,並藉由正確的食物選擇,來改善體態。另外,朱醫師要提醒民眾,任何瘦身方式切勿偏激,都要搭配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及足夠的水量攝取,才是健康正確的方法,千萬不要斷然絕食或服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才能確保自己美的健康、瘦的漂亮!

民歌手邰肇玫抗癌 找到方「髮」美麗又自信

民歌手邰肇玫抗癌 找到方「髮」美麗又自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在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至少約有10萬人因治療副作用而深受掉髮、皮膚暗沉及指甲撕裂等外觀改變的困擾。「如何因應外觀的改變」對病友來說,不僅能幫助其建立自信,更有助治療!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特於2014年策劃拍攝「藍色肩膀-邰肇玫病中日記」紀錄片,透過民歌手-邰肇玫365天抗癌身影全紀錄呼籲所有癌友,癌症非絕症,只要善用資源、誰說抗癌不能美麗與自信!學習與一身無毛相處 積極努力對抗癌症19歲那年,以一首「如果」成為家喻戶曉民歌手的邰肇玫,在2014年2月,因子宮內膜癌,讓她取消原定的演唱會,更打亂她的人生節奏!原以為頭暈、手麻只是更年期症狀,但因連續4個月不正常出血,且排出像手掌般大小的血塊,就醫檢查發現是子宮內膜癌第二期,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接受治療所造成外觀改變,尤其對於重視「形象」的公眾人物來說更是衝擊!選擇學習與無毛相處的邰肇玫,除了在化療時剃光了頭髮、採購不同款式的頭巾與帽子裝扮自己外,她更積極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的美麗守護班,和病友分享讓自己更美麗的經驗,她說:「掉髮對我來說,和大家一樣是害怕、無法接受,即便我理了光頭,還是一度不想出門、甚至不想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但我知道,我不能這樣,因為我還有演唱會要巡迴,我還有好多歌想唱,我不能就此放棄!」邰肇玫選擇調適心情、坦然接受並積極治療,不僅將自己生病的心情,化作音符,創作「藍色肩膀」一曲,在得知癌症希望基金會拍攝紀錄片的計畫後,更欣然接受邀請,將罹癌的心情轉折、治療的影響與面對疾病的態度,以零距離的拍攝角度,無私地分享給正在與癌奮戰的病友,期望成為大家抗癌的「藍色肩膀」,給予心靈上堅強的依靠!30歲癌女「獲」髮力抗復發!除了民歌手邰肇玫努力抗癌外,30歲的小淳,在去年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及大腸癌腺瘤,不僅讓她一度想與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加上治療副作用所造成的掉髮,更讓她一度不能接受。直到她來到癌症希望基金會,才又燃起希望,今年6月發現復發時,她不僅不害怕,主動把頭髮剃光並到癌症希望基金會租借假髮,因為她知道,就算治療會讓她的外觀改變,但美麗的主控權是在自己,誰說病人不能打扮,生病也有美麗的權利!生病是一時 美麗是一輩子面對癌症,因治療所造成外觀的改變,常令癌友焦慮、不安、沮喪,失去自信,有的癌友甚至因無法適應,會萌生中斷或放棄治療的意念。但因治療所造成的掉髮、皮膚暗沉、變黑、粗糙及指甲撕裂等問題通常會在治療結束後恢復,故為幫助癌友積極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長期推動「癌友假髮租借暨美麗守護班」服務,為了讓病友在治療時也能重拾美麗與自信,希望透過多元的方式,減少治療副作用對癌友的影響,使其在重新美麗出發後,更有機會邁向康復!

每天嚼口香糖5小時 女子下巴脫臼

每天嚼口香糖5小時 女子下巴脫臼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有些人習慣利用口香糖來提振精神、預防口臭,但是如果不小心「嚼過頭」,可能導致下顎僵硬、疼痛等問題。英國一名女子長時間咀嚼口香糖,造成下巴關節嚴重磨損,最終必須靠換顎手術才能脫困。導致關節磨損、肌肉變形 「開不了口」市面上販售多種口味的口香糖,對口香糖愛好者來說是多麼快樂的事情,而這名英國女子也不例外,大約5年前,該女子習慣餐後、喝完飲料都配上一片口香糖,沒想到一嚼就讓她嚼成癮,女子表示,平常上班時間,她都習慣嚼5小時以上,到了周末甚至超過7個小時,直到某次和朋友聊天時,一開口大笑發現自己下巴再也回不去,並且無法進食、說話才驚覺事情嚴重。經當地醫師診斷後,女子是因為長時間咀嚼口香糖,導致關節磨損及肌肉變形,必須進行長達半年的換顎手術治療,才能改善,且手術後會在她側臉上留下兩道疤痕,成了提醒她曾有過這項壞習慣的證明。唾液分泌過多牙齒易腐蝕 咀嚼時間勿超過20分雖然咀嚼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量增加,保持口氣清新、清潔口腔等,但如果過多的分泌可能會增加牙齒被細菌和酸性物質腐蝕的機率,因此,咀嚼口香糖必須注意時間,若超過20分鐘就要吐掉,以免增加細菌在口腔增生的機會。此外,醫師提醒,長時間咀嚼口香糖,會對上頜骨及下顎造成很大的傷害,除了像該女子一樣關節磨損、肌肉變形,嚴重還會導致下顎僵硬、疼痛等情況。

消除疲勞、降血脂 蘆筍營養素爆表

消除疲勞、降血脂 蘆筍營養素爆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炎熱的夏天,來盤涼拌蘆筍消消暑氣!蘆筍的營養豐富,曾有報導指出其有降肝火的功效,堪稱天然滅火器,營養師指出,蘆筍不只是低脂、高纖的蔬菜,更含有能夠調節免疫力、降低高血壓、水腫及消除疲勞等功效的營養價值。可降血壓、消水腫 痛風患者忌吃雙和醫院黃俊傑營養師表示,蘆筍具有低糖、低脂肪、高纖維和高維生素的特性,是減肥的好幫手,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膳食纖維,以及微量元素鉀、硒、磷、鋅等,可說是營養相當豐富的食材。此外,蘆筍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其中天門冬醯胺酸(Asparagine),為重要胺基酸之一,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對人體有特殊的生理作用,能調節身體的免疫力,並可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水分,對於高血壓、水腫患者也有調節效用。蘆筍中還含有多種胺基酸,其中精胺酸與離胺酸的比例為1.06,根據研究指出,此胺基酸比例具有降血脂的功能。然而蘆筍是普林含量較高的蔬菜,因此不建議有痛風疾患、尿酸代謝異常的人食用,否則容易造成尿酸堆積。汆燙後冷藏 可保存更久雖然蘆筍營養價值豐富,但需用正確的烹調方式,才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黃俊傑營養師說,蘆筍不宜生吃,亦不能烹煮過度,建議可以稍微汆燙後再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蘆筍久放會出現纖維化,經汆燙後再冷藏,也有助延長保存期限。汆燙的蘆筍味道較淡,營養師說,炎炎夏日,將汆燙過的蘆筍冰鎮後,製成涼拌蘆筍,再淋上芝麻醬或是檸檬醬,就成了美味又清爽的菜餚,是炎熱夏天裡的好選擇。

飲食缺鈣、天天喝可樂!14歲少年骨鬆

飲食缺鈣、天天喝可樂!14歲少年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常見於停經婦女及老人,但其實骨鬆絕非老年人之專利。就有名身形削瘦的14歲少年,陸續發生了二次機車車禍,且都造成大腿骨骨折,被送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時發現其骨質缺乏膠質而呈現空洞,猶如曬乾了的絲瓜、匏瓜一般,令醫護人員驚訝不已!衛福部苗栗醫院骨科汪家成醫師術後仔細詢問得知:少年平時沒有吃正餐習慣,也沒吃蔬菜、水果,餓了就吃炸物、甜食,每天都少不了可樂,如此營養失調的飲食習慣,使他不知不覺中,骨質密度加速下降,而提早形成了骨質疏鬆。飲食、日照、運動不足   年輕型骨鬆元凶汪醫師表示,人體的骨頭「質」、「量」跟身體其它部位生理狀態一樣,會在青壯年時期達到頂峰,而後逐漸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家族遺傳、疾病、與不良的飲食或生活習,如因為怕曬黑而不運動、日照不足等,都是加速骨頭質量下降,形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因素。偏食讓他一撞就骨折而骨鬆被稱為「隱形殺手」,乃因平常沒有明顯症狀,像此案例中,少年雖然平日身體無恙,但小車禍的碰撞就造成骨折,足見偏食對健康、乃至於骨質密度,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儲存骨本」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首要。汪醫師建議,飲食要留意鈣質補充,多攝取含鈣質食物,如牛奶、豆漿、魩仔魚、小魚乾、燕麥、黑芝麻、紫菜、海帶等,並有足夠日照,促進身體合成體內所需的維生素D,增進骨骼生長、減緩骨質流失;而適度運動,也有助於對骨質合成。

高纖少油多運動 向惱人鮪魚肚說再見

高纖少油多運動 向惱人鮪魚肚說再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男人而言,外表維持的狀況、頂上的髮量,都是給人第一印象的重要關鍵,至於中年男子除了上述外,瘦腰圍大小更是一項指標衰老的依據,只要肚子日漸茁壯,「鮪魚肚」越來越大,彷彿瞬間老了10歲。對此營養師提醒,大多的男性因工作關係、生活飲食型態不正常,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腹部脂肪囤積,如果又無運動習慣的話,就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若想擺脫鮪魚肚,得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才是最基本的。糙米取代米飯 防便秘又可控制血脂大林慈濟醫院張雅芳營養師表示,據研究指出,成年男性腰圍以36吋為基準,若超過就屬於腹部型肥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危險,所以,為了民眾的健康安全著想,建議在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烹調時應盡可能減少油脂攝取,選擇蒸、滷、燙、涼拌、燉等方式。另外,富含膽固醇的內臟、魚卵、蟹黃、魚頭、蛋黃等,也要適可而止,但可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並以未經碾製的五穀類及全麥製品,如糙米、燕麥取代精緻米飯,除了可預防便秘外,也可控制血脂,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飲食控制+有氧運動 代謝症侯群不上身除了飲食控制,遵守「低鹽、低油、低糖、高纖」三低一高的原則外,若能規律運動的話,不僅可消除鮪魚肚,還可預防代謝症侯群,至於運動,張雅芳營養師則建議,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為佳。

腸道不給力!全台約5百萬人有便秘困擾

腸道不給力!全台約5百萬人有便秘困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前陣子媒體報導,全台灣約有5~600萬人有便秘的症狀,因為工作忙碌、長時間久坐、經常吃外食以及沒有規律運動等,便秘已經是現代人的通病,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瀉藥、浣腸等來幫助排便順暢,醫師表示,每週少於三次的排便就是便秘,如果症狀持續沒有改善,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切記勿自行服用藥物,以免適得其反。便秘2周未改善   恐須就醫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洪弘昌醫師表示,排便不順好困擾,會導致小腹突出、腹脹沒有食慾、冒青春痘等狀況。而攝取的纖維素以及水分不夠、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懷孕、外出旅遊等皆可能導致便秘,但如果持續運動及飲食改善,2週以上仍然有排便不順或是解便有血情形,就要當心是否有腸道病變的可能,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要自行使用瀉藥、灌腸或民間療法偏方,以免耽誤最好的就醫時機。勿自行服用瀉藥   以免適得其反醫師也說,可在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與改變,以改善便秘症狀,並且預防痔瘡產生,以及大腸息肉、癌症發生的風險,提醒民眾應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纖維素的蔬果,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增加活動、運動,養成定期如廁的習慣,不要自行使用瀉藥或者灌腸劑。

她又咳又喘好不了 竟被腫瘤塞滿氣管

她又咳又喘好不了 竟被腫瘤塞滿氣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又咳又喘,竟是腫瘤阻塞支氣管所致!日前,一名62歲的陳太太,長久以來都有持續性的咳嗽與喘的困擾,原本以為是氣喘引起,所以不以為意,直到接受檢查才發現是第四期肺腺癌,且腫瘤已侵犯到左支氣管,並阻塞80%支氣管 ,使得她無法接受標準的腫瘤治療,只好,先接受介入性支氣鏡治療,利用冷凍治療以及高週波電燒,將左主氣管的阻塞減少至40%以下,在置入金屬支架,打通阻塞的氣管,最後才讓婦人接受了標靶藥物,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支氣管鏡 是肺癌治療的輔助療法之一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表示,傳統支氣管鏡的角色大都以檢查為主,氣管或支氣管內腫瘤無法利用氣管鏡鏡進行切除,往往需要透過全身麻醉,在開刀房採用外科手術切除才行,但介入性支氣管鏡,則是利用支氣管鏡,對肺部進行侵入性診斷和治療,如冷凍治療、高週波電燒治療、氣管內金屬支架的置放等,可快速幫助肺癌病患緩解許多症狀,是肺癌治療的重要輔助療法之一。1)冷凍治療/藉由液態二氧化碳冷卻系統,讓腫瘤冷凍造成腫瘤壞死,同時將腫瘤黏住,一次把較大片的腫瘤組織移除,讓阻塞的氣管再度暢通,據研究文獻指出,可將61%患者的氣道狹窄再度打通,改善60~80%患者的症狀。2)高週波電燒治療/藉由高週波電流產生熱能,直接造成腫瘤焦化而移除腫瘤,多數研究指出,高週波電燒治療也可達到約60%的氣道通暢率。3)氣管內支架置放/藉由氣管鏡,將有記憶特性可自行張開的鎳鈦合金的支架置入氣管狹窄的區段,把支架將氣管打開,緩解氣管阻塞或肺塌陷症狀。

肝癌晚期活不過半年?標靶藥物治療可突破

肝癌晚期活不過半年?標靶藥物治療可突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肝癌為台灣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高居十大癌症前三名,慢性肝炎仍為罹癌的主要原因,若沒有定期追蹤,等出現症狀再就醫,恐已成為晚期癌症,像是49歲的張先生,因為腹痛、沒有食慾而就醫檢查,卻發現是晚期肝癌。腹痛、食慾差才發現罹肝癌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胡志棠醫師表示,台灣B肝帶原者超過200萬人,大約有三成的帶原者因各種理由沒有定期回診檢查,等到出現症狀才就診,通常為時已晚。日前年輕男藝人因肝癌病逝的新聞傳出,B肝帶原者回診追蹤的人數比平常激增了3成。像是現年49歲的張先生,2年半前因為腹痛、沒有食慾,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肝癌晚期,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擔心沒機會親眼看到兒子結婚、生子而感到絕望。幸在家人的鼓勵及支持下,鼓起勇氣積極接受治療,經過二年半服用標靶藥物,肝臟腫瘤有效獲得控制。晚期肝癌 未治療壽命僅剩3~6個月胡志棠醫師說,晚期肝癌常因腫瘤數量、位置或侵犯血管等複雜因素,導致無法開刀清除,甚至因為復發長出新的腫瘤,只能反覆電燒或栓塞治療,不但考驗患者的體力,也無明顯延長存活期之效果。延長肝癌患者的存活時間,一直是醫界努力的目標,以往晚期肝癌從發現到過世,平均約3~6個月,但若積極配合醫師治療計劃,仍有相當大的機會像張先生那樣,透過標靶藥物治療,讓肝臟腫瘤獲得控制。目前健保開放提供給晚期肝癌,已經轉移且無法開刀治療的患者。此標把藥物可能出現手、腳及嘴巴周圍可能長水泡之副作用,若早期肝癌想要自費使用,則每月需負擔十幾萬元的醫療費用,民眾可評估經濟狀況,並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