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久咳不癒錯當氣喘 其實是胃食道逆流

久咳不癒錯當氣喘 其實是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久咳不癒當心非感冒,而是胃食道逆流惹禍!一名52歲的王先生,近半年來持續性地咳嗽,尤其夜間咳得更厲害,嚴重影響睡眠,到處求診苦無果。因咳嗽偶爾伴隨鳴喘的聲音,許多醫師認為是屬於氣喘,且在氣喘藥物治療下,症狀無改善,反而愈發厲害。經友人介紹,到苗栗醫院就診,診斷患者是胃食道逆流,接受治療後,困擾了大半年的夜咳症狀,才終於獲得改善。胸悶、夜咳   非典型症狀易常被錯認收治此病患的胸腔內科陳俊偉醫師,仔細問診聽他描述咳嗽情形:通常發生在睡了1、2個鐘頭才開始夜咳,坐起來喝點溫開水會稍有改善;白天症狀比較輕微,研判應該是胃食道逆流所致。一般民眾所認知的食道逆流,是胸口灼熱、溢酸水等典型症狀。陳俊偉醫師指出,其他如咽喉感覺有痰、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食道異物感、胸悶、夜間咳嗽或氣喘等非典型症狀,常讓民眾誤以為是感冒所造成,而至胸腔科看診。減肥、別吃宵夜  5招胃食道逆流不來亂正常情況,下食道括約肌可以阻止絕大部分胃酸的逆流,胃食道逆流是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括約肌張力鬆弛,因而關閉不緊,使得胃裡的胃酸或氣體,容易逆流回食道。因此,陳醫師表示,要擺脫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除了就醫治療外,生活型態的調整,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例如:1)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像是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應儘量避免。2)作息正常,並調整飲食習慣,切忌暴飲暴食,或經常熬夜、抽菸、喝酒、吃宵夜等,並避免吃完東西立刻躺平,睡前2~3小時不要吃東西。3)避開一些會刺激胃酸分泌或減少食道下括約肌張力的藥物: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抗乙烯膽鹼類藥物。4)減輕生活壓力。5)適度減肥。陳醫師特別提醒,如果胃食道逆流症狀嚴重,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建議民眾如身體如有不適,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右臉突然出現腫瘤 她竟皮膚癌上身

右臉突然出現腫瘤 她竟皮膚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52歲的王小姐,右臉頰突然長出一顆瘤,雖然不痛不癢,但表面隆起,隱約看得到血絲和藍色的色素,且範圍越來越大,讓她覺得不太對勁立刻就醫,結果經過切片檢查,確診為皮膚基底細胞癌,所幸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切除手術,目前已痊癒。基底細胞癌 與長期曝露在紫外線有關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周怡萱醫師表示,皮膚癌常見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色素瘤,其中又以基底細胞癌較為常見,約占皮膚癌的45~50%,患者多是中老年人或有家族遺傳史的族群。基底細胞癌的特徵,主要是不痛不癢、逐漸變大、形狀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有8成的患者都集中發生在臉部和頸部,與長期曝露在紫外線下有關,因此,農夫、工人、常日曬者都是高危險族群。突然出現腫塊、持續變大皆為徵狀 應提高警覺基底細胞癌雖屬惡性腫瘤,幾乎很少轉移,只會造成局部皮膚組織的破壞,但若忽略皮膚外觀的變化,面積會越來越大的話,可能會壓迫鼻骨等構造,嚴重者須得動大面積的切除手術和皮膚移植,術後甚至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增加治癒的難度。因此,周怡萱醫師提醒民眾,預防皮膚癌除了做好防曬外,當皮膚突然出現腫塊,而且持續隆起變大,形狀、顏色不均勻,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

想到才吃藥 老婦突然中風險釀禍

想到才吃藥 老婦突然中風險釀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有8成患者主要是因為供應腦部的血管阻塞,所以,送醫時間、治療方式一直以來最重要的關鍵!日前,一名61歲的陳女士,患有心房顫動症,平時只有想到才會服藥,某天在家煮飯時,突然半邊手腳無力、意識昏厥,立刻送醫後發現她基底動脈栓塞,若再晚一步恐會變成植物人,所幸後來接受了動脈取血栓的治療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行走、吃飯都沒有任何問題。急性缺血性中風延遲治療 嚴重恐致死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陳啟仁醫師表示,雖然發生急性中風時,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據調查發現,3小時內趕到醫院接受治療者,僅佔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5%,大部分的人都因延遲治療,造成腦部缺血功能損傷,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不過,日前卻有研究發現,在發生急性中風6小時內,進行血管內取栓手術,不僅可延長治療時間外,還能打通8成血管,對急性缺血腦中風患者而言,又是另外一項新選擇。接血栓直接取出 可快速恢復缺血區域什麼是血管內取栓手術?醫師表示,這是種利用微導管動脈支架,放置可回收支架到栓塞的血管,從動脈直接將血栓「取出」,可較快速地恢復缺血區域的灌流,治療時間約1小時,可將將黃金3小時延長為6小時,只不過,目前健保尚未給付,接受一次治療得花費約15萬左右。

捐卵賺外快?當心出血、神經損傷風險

捐卵賺外快?當心出血、神經損傷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暑假出現捐精、捐卵潮,由於國內晚婚與遲育,衍生不孕問題,許多不孕夫婦需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及他人捐贈精卵,才能完成生兒育女的願望。一般外界認知,捐精、捐卵可獲得營養費8000元、9萬9千元,然國健署提醒,捐贈卵子有手術及麻醉風險,當心心律不整、出血、神經損傷。捐卵先打排卵針 委託人負擔營養補給費目前國內捐贈生殖細胞是以無償的精神,但考量捐贈人於捐贈過程必須接受相關檢查、醫療等措施,尤其是卵子捐贈者須接受排卵針劑和藥物及「取卵」之侵入性手術。因此不孕夫妻得委請人工生殖機構提供營養費或營養品予捐贈人,或負擔其必要之檢查、醫療、工時損失及交通費用,以補償捐精卵者所費之時間及捐精卵時所產生的風險及不便。誘導排卵 恐引發過敏、卵巢過度反應國健署表示,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男性20歲以上,未滿50歲、女性20歲以上,未滿40歲,經人工生殖機構檢查及評估適合捐贈、或者曾有捐贈但沒有讓受術夫妻活產者,方可捐贈精卵。然而邱淑媞署長指出,於捐卵過程中,誘導排卵的藥物,可能會引發藥物過敏、注射部位血腫、硬塊或感染、乳房脹痛、卵巢扭轉、卵巢過度反應,而嚴重「卵巢過度反應」可能的臨床症狀包括腹脹、腹痛或胃痛、噁心、嘔吐等。麻醉及手術風險多 年輕男女三思另外取卵之侵入性手術亦可能有麻醉及手術風險,麻醉風險包括低血壓、麻醉劑過敏、代謝性酸中毒、肺炎、支氣管痙攣、換氣不足、心律不整、心臟停止、二氧化碳栓塞、肺水腫;手術風險則有出血、感染、胃腸道受損、泌尿系統受損、陰道或腹腔血腫、神經損傷等。為提供捐贈者有關捐精卵的流程、風險、副作用、權利義務等充分資訊,國健署明訂規範,施術醫師應向捐贈人說明相關風險及權利義務,取得其瞭解及書面同意。同時呼籲年輕男女,勿為了賺取營養費而忽略相關風險。

喝檸檬水能改變體質?營養師:不會

喝檸檬水能改變體質?營養師:不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檸檬是一種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不少人更因此將之視作是美容的佳品!台灣近期吹起檸檬水熱潮,許多民眾每天喝一瓶,因為盛傳檸檬水有美白、將體質從酸性改成鹼性、瘦身等功效,部立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過度飲用檸檬水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建議民眾多樣化攝取各類水果,而非限定單一種類,均衡飲食才能獲得各種營養成分,真正吃出健康。檸檬含有維生素C、有機酸、植物營養素等,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說,檸檬是鹼性食物,檸檬水中雖然有檸檬酸,但檸檬酸可以在體內完全代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隨著二氧化碳呼出體外,酸性也就被減少了;但是人體血液的酸鹼值是恆定的,不會因為多吃某種鹼性食物而改變。應該遵守均衡、多樣化的原則,才有幫助。吃出白皙肌膚    芭樂維他命C遠勝檸檬但他也提醒,每100公克的檸檬含有約34毫克的維生素C,而相同分量的芭樂,其維生素C的含量則有126毫克,比檸檬多出3倍以上。而且其他的蔬果也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建議民眾應多吃多種類的蔬果,不要只吃檸檬等單一食物,這樣才能均衡飲食、纖維質也比較能足夠攝取。而關於檸檬水的泡法,一大片帶皮檸檬泡一壺約800C.C左右即可。檸檬水要帶皮切薄片,因為檸檬皮當中含有類黃酮更高,薄切則檸檬皮中的香氣成分容易泡出來。

做夢並非不好!助加深記憶、整理情緒

做夢並非不好!助加深記憶、整理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昨晚你做夢了嗎?多數人都有做夢的經驗,夢在睡眠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差別只是在於是否記得。許多人覺得做夢會干擾睡眠,但精神科醫師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其實夢在「記憶力」的增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之所以會覺得多夢的原因,並非我們認知的做夢時間比較長或是數量比較多,而是看你何時醒來。 成大醫院精神部陳柏熹醫師指出,睡眠歷程分為快速動眼期及熟睡期2個時期,而夢通常會發生在眼球會快速移動的快速動眼期,因此若在熟睡期清醒,就會覺得一夜無夢;反之,若是在快速動眼期醒來,就會意識到自己有作夢。多夢非關鍵   睡眠品質好壞原因多   然而做夢一定不好嗎?其實不然,夢是記憶的呈現,做夢這個現象在記憶力發展上是有正向關係的,透過夢的構成可以加深對於事件的記憶力,同時也可以清掉較不重要的事,像是在遭遇到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被夢魘所糾纏的「創傷症候群」,或是在至親過世後,夢見他們的身影,都是由於情緒變化,大腦藉由記憶做為素材,構築出夢境以加深記憶能力的表現。陳柏熹醫師提醒,夢的多寡並不是睡眠品質的關鍵,要判斷睡眠品質的好壞,須要考量多個因素,如睡眠時間長短、是否能夠快速入睡、醒後精神等,所以做夢與否並不是睡眠品質的絕對因素。但若是有常有太早醒來、睡眠容易中斷,或是有明顯的事件造成睡眠不佳、噩夢不斷的狀況,就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南市登革熱失控!單週病例近千、累計4死

南市登革熱失控!單週病例近千、累計4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急速升溫,疾管署公布上週登革熱病例數,全國新增1118例,超過千例集中在台灣南部,尤其台南市病例數快速成長,占全國87%,上升速度超過該市歷年大流行同期;其中北區新増2例死亡病例,為71歲女性及78歲男性,皆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病史。目前登革熱累計死亡病例增為4人。國內疫情嚴重 單週增破千例疾管署公布,國內截至24日共新增1118例登革熱病例,15例為境外移入,1103例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台南市981例、高雄市115例、屏東縣4例、台中市2例、新北市1例。除台南市疫情嚴重,高雄市上週新增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為前一週2.2倍。國內入夏後共計226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台南市1974例、高雄市261例,另有8縣市出現零星本土病例共27例;境外移入病例共164例,主要來自印尼。正值開學前夕 疾管署籲全面檢視校園現正值暑假期間,沒有師生到校上課,但仍有許多社區民眾進入活動,校園內可能已有許多孳生源,如花瓶、花盆底盤、廢棄瓶罐、水桶、運動場設施的廢輪胎、樹洞、竹筒及植物葉腋、辦公室或教室內養殖的黃金葛或萬年青水瓶等。各級學校將陸續開學,疾管署提醒,在開學前動員全校師生全面檢視校園,清除孳生源。而教學用水生植物養殖池,可以放養大肚魚或孔雀魚等會吃蚊子幼蟲的魚類,並經常檢查池中有無孑孓,如有發現,應加以清除處理,以避免孳生病媒蚊,引發登革熱疫情。發燒、後眼窩痛 應盡速就醫疾管署提醒,清除孳生源為防治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請民眾加強居家環境巡查,並落實戶內外積水容器清除,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或活動史,以利及時通報與治療。

MERS威力不減!伊斯蘭教朝聖勤洗手防護

MERS威力不減!伊斯蘭教朝聖勤洗手防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東地區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威力不減,病例數仍往上攀升!又逢一年一度的伊斯蘭教朝覲儀式,今年將於9月20日起,展開為期6日的宗教聖會,每年吸引超過300萬名信徒前往,疾管署提醒,計畫前往中東旅遊或朝覲民眾多加防護,避免至通風不良場所,不要接觸駱駝及勤洗手。沙烏地阿拉伯KAMC醫院關閉急診沙烏地阿拉伯中部利雅德省約自7月底起病例數明顯增加,累計迄今約百例。目前MERS病例仍集中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等中東地區,日前沙烏地阿拉伯增加疫情,多數與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KAMC)醫院之病患、家屬及醫療人員接觸有關,由於疫情侷限於該醫院急診部門,當地政府已關閉急診,並加強病例及接觸者管理。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MERS資料顯示,自2012年9月至今年8月24日全球累計1461例確診病例,514例死亡,目前共26國曾通報病例,主要集中於中東地區並以沙烏地阿拉伯占最多,約8成,且中東地區以外國家之確診病例發病前多具中東地區工作或旅遊史。目前針對旅遊疫情建議,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等國列為注意(Watch)。潛伏期可達2週 類流感、腹瀉症狀應通報MERS感染症為呼吸道感染疾病,潛伏期約2至14天,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多數呈現肺炎,部分有腹瀉症狀。疾管署呼籲,計劃前往中東地區旅遊之民眾,建議可提前2至4週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旅遊期間應注意個人衛生、呼吸道防護及手部清潔,避免騎乘或接觸駱駝,及勿生飲駱駝等動物奶,以降低受感染可能性;於返國時若出現發燒、類流感、腹瀉等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港口檢疫人員,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及旅遊史。

她左右腿差兩倍大 竟是罹惡性腫瘤

她左右腿差兩倍大 竟是罹惡性腫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不少人有長短腿、大小腳的困擾,不過,些微差別屬人體正常現象,但若兩隻腿差上一倍,就得提高警覺。中國一名婦人,左腿比右腿足足大上兩倍,連褲子都穿不下,檢查發現,原來是她骨盆腔裡有顆腫瘤在作祟。腫瘤壓迫動靜脈 血液回流困難令人驚訝的是,婦人每天都要運動習慣,怎麼身體還會出現腫瘤,她說,有天發現自己左腿比右腿粗一點,以為只是發胖不在意,不料,左腿竟一天比一天大,最後連褲子都穿不下,走路也有困難。直到有天,左腿突然劇烈疼痛,才送醫檢查,發現左側骨盆腔淋巴結腫大,確診為「骨盆腔腹膜後腫瘤」,且屬惡性腫瘤。腿部意外腫脹 恐3情況所致當地醫師表示,病患是因腫瘤壓迫左側髂外靜脈、動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才引起腿部腫脹。雖然腫瘤只有5釐米大,但因為與大血管相連,手術風險很大;但若不進行手術治療,很可能造成左腿壞死的情況。多數人發現腿部腫大,第一直覺都懷疑肥胖所致,醫師提醒,若發現單側腿部意外腫脹,千萬不要大意,很可能是淋巴水腫、腫瘤壓迫髂外靜脈、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三種情況所致,應及時處理。 

喝綠豆湯止渴解暑 6種人不適合

喝綠豆湯止渴解暑 6種人不適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到炎熱的夏季,家家都會煮綠豆湯來消暑,一碗碧綠、清澈的綠豆湯算得上是盛夏最經典的消暑湯水了。綠豆湯能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中醫認為,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功效,夏令常喝綠豆湯,可防治中暑、目赤、喉痛、痱、便秘、尿赤、煩渴等症。尤其是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最宜喝綠豆湯,不僅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還能及時補充、維持體液的平衡。不過就這麼一道簡簡單單的綠豆湯,煮起來也頗有講究。由於綠豆皮肉的功能略有不同,綠豆皮味甘性寒,清熱之力稍強,而其肉解毒之功更勝。因此,若是夏日消暑,綠豆湯則不宜煮得過久,大火煮開繼續煮五六分鐘則可。此時綠豆湯顏色碧綠、清澈誘人,取清湯飲之便有很好的消暑功效。為了保健,最好把綠豆煮得酥爛,這樣的綠豆湯色澤渾濁,消暑效果雖減弱,但清熱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有所增強,也是非常適合夏季的飲品。防中暑可以喝「綠豆銀花湯」,效果比單純的綠豆湯更好。綠豆銀花湯製作材料/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製作方法/綠豆、金銀花洗淨,一同入鍋,加適量水,大火煮五、六分鐘,飲湯。功效/清熱解毒、消暑下氣,尤適於頭痛、口渴、小便赤者飲用。綠豆不僅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藥。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盲目喝綠豆湯,會導致腹瀉或消化系統免疫力降低。中醫認為,寒涼體質者、老人、兒童、體質虛弱者,以及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經期女性均不適宜喝綠豆湯。1)寒涼體質者/這類人通常會有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脹腹瀉等症狀。他們不宜常喝綠豆湯,若經常飲用綠豆湯或食用綠豆會加重症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2)老人、兒童、體質虛弱者/這類人群腸胃消化功能較差,而綠豆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不易消化。因此,老人、兒童及體質虛弱者,喝綠豆湯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3)正在服藥的人/由於綠豆具有解毒作用,因此服藥同時喝綠豆湯會影響治療。特別是正在服用一些溫補性中藥的人,更不宜吃綠豆,以免降低藥效。不過,一些清熱瀉火的中藥,與綠豆湯(粥)或綠豆糕等同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經期女性/月經期她們的身體正處於失血狀態,體質偏差,再吃寒涼食物,容易傷害脾胃,因此,不宜飲用綠豆湯。另外,不少人喜歡把做好的綠豆湯放進冰箱裡,圖個口感更加冰爽。不過,這實在不是好主意,綠豆本已寒涼,再經過冰鎮,更是寒上加寒,容易造成脾胃失衡,引起腹瀉。對於不宜飲用綠豆湯的人來說,可以換一種方法煮綠豆粥,綠豆經過長時間熬煮會降低其涼性。比如「薏米綠豆粥」不僅能消暑解毒、健脾利濕,還能美白嫩膚,是理想的消暑食品。取綠豆一百克、薏米五十克、糖桂花十克;將綠豆、薏米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綠豆、薏米酥爛,關火、盛入碗內,均勻地撒上糖桂花即可。綠豆湯的妙用/如果上火了,口舌生瘡、喉嚨腫痛,那麼不妨先把綠豆加適量水煮開後,蓋鍋煮三分鐘,此時湯還是黃綠澄清的色澤,盛出綠豆水放涼後直接喝,或加冰糖調味。這時的綠豆水清熱解毒作用最強。另外,以綠豆皮煎水,加白糖沖服,可治麻疹合併腸炎。(本文摘自/養生!吃對,不上火/八正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