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OL暴肥20公斤 也把子宮肌瘤養大了!

OL暴肥20公斤 也把子宮肌瘤養大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3歲上班族女性,4年前身高156公分,體重59公斤,BMI值屬正常範圍,當時子宮平滑肌瘤約為4公分,除了平時經血量稍多、偶而腰痠,無其他不適症狀。但1年前因工作壓力大,養成吃消夜的壞習慣,腰圍約86公分,健檢發現體重已達82公斤,BMI為33.7,子宮平滑肌瘤長大約為9公分,隨著肌瘤長大,月經的經血量比以前更多,除了腰痠外,頻尿也時常困擾著她。子宮肌瘤增生2大幫兇:肥胖、脂肪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說,影響子宮肌瘤長大的因素多,但是肥胖與脂肪因為太容易被忽略,由於體脂肪可以儲存女性荷爾蒙,而子宮肌纖維是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因為鬆軟的脂肪會産生過量的雌激素刺激肌瘤生長,肥胖患者如果罹患子宮肌瘤,最重要的就是先減重,這樣肌瘤長大的機會將會大大減少,再藉由針灸、中藥調理以及日常生活的作息調整去改變子宮環境,以消除子宮肌瘤所帶來的不適症狀。避免寒性食物、蛋類周宗翰醫師表示,要靠減重治療以及預防子宮肌瘤,最重要的是提高基礎代謝率以及溫暖子宮,所以大量的水果、沙拉等較寒性的食物應該避免在夜間食用,以避免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使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變差,久則體內濕氣聚成痰飲,子宮會變得越來越寒冷,易造成水腫型的肥胖以刺激肌瘤的生長。周宗翰建議,女性減肥可在經期後7天開始,持續1周即可。他並提醒,如果經期過後未及補充血液和營養,可能導致「氣血逆流」,反而加重婦科病情。而在減重期間可吃富含纖維質的糙米,燕麥及根莖類的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未精緻的澱粉當作主食。飲食限制只有蛋類少吃,動物性荷爾蒙在蛋類含量較高,會直接經由腸道的荷爾蒙接受器吸收,刺激子宮肌瘤成長,而山藥與黃豆也易刺激子宮肌瘤的增生,故要更小心。

易疲勞、腰痠背痛 恐是營養攝取不均所致

易疲勞、腰痠背痛 恐是營養攝取不均所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據國健署2013年所公布職場員工外食比例調查發現,有高達5成以上,每周三餐外食5天以上,雖然外食方便取得,但現在的飲食型態大多西式、精緻化,也易有高GI、高油脂、高糖份等「3高」問題,使得多數人明明身體沒任何疾病,卻經常感到腰痠背痛、疲勞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亞健康」狀態,埋下胰島素阻抗的危險因子,成為罹患疾病的高危險群而不自知!長期營養不均 第二型糖尿病恐找上你程涵宇營養師表示,現代人因工作及生活型態,營養攝取不均衡的狀況早已是常態,長期下來,不僅容易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產生頭暈、嗜睡、體重增加等不明顯徵兆,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特別是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4年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為9.92%,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且有高達98%的患者都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要與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果糖、素食攝取過多有關,但若能積極的進行體重、血糖、及飲食控制,還是有機會能夠回復健康,除此之外,營養師也建議民眾,應攝取均衡營養、改善飲食陋習,如此一來,才能擺脫疾病風險。

從飲食調理濕疹 4秘訣不要「皮在癢」

從飲食調理濕疹 4秘訣不要「皮在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潮濕悶熱的氣候,是容易發生皮膚搔癢狀況的季節。因氣候濕熱,大量排汗而刺激皮膚,致使皮膚發炎惡化。而溼疹是皮膚出現發炎現象,成因複雜且因人而異,更難處理的地方是,濕疹這個名詞本身就定義沒有很清楚,皮膚因任何原因造成發炎皆可稱為濕疹。內外在影響因素多 濕疹難根治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張尚智醫師表示,濕疹發病原因複雜,是內在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而發病。內在因素如:飲食不當、失眠、過度勞累、情緒變化、感染及內分泌失調等,均可加重濕疹病情;外在因素如: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潮濕、染料、藥物等及動物皮毛、羽絨、植物等物質的刺激均可誘發濕疹。除了上述因素,飲食也是關鍵。因此,張醫師提醒,在生活上的飲食調理方面建議如下:1)飲食清淡,宜食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綠豆、苦瓜、冬瓜、菊花、金銀花、薏苡仁、茯苓等。2)忌致敏食物,如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等引起過敏反應,導致濕疹復發或加重病情。3)忌辛辣刺激食物,如濃茶、咖啡、酒、煙、蔥蒜、生薑、辣椒、花椒等味辛、性溫食物,耗陰助陽,對濕疹是一種刺激,應避免食用。4)忌發濕、動血、動氣食物,如竹筍、芋頭、韭菜、胡椒、羊肉、蓮子、芡實等。按摩穴位可止癢舒緩整體而言,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不易根治的疾病,最重要的是病人的自我養護預防、調理觀念也要徹底實行,藉由調整飲食習慣改善個人體質問題。而平日更可按摩下列穴位,如:大椎、足三里、三陰交、風市、曲池、膈兪、血海、風門等穴位,可達到去風止癢的效果。

揪出早期肺腺癌 台大找出關鍵基因

揪出早期肺腺癌 台大找出關鍵基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肺癌一直高居於國人癌症死亡率之冠,因初期無明顯症狀且容易復發,造成診斷與篩檢上頗有難度,特別是腺癌,所以,台大校長楊泮池特地跨校組成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體組高速定序技術研究肺腺癌相關遺傳基因突變,歷經3年,終於發現華人肺腺癌高危險的關鍵,在於遺傳基因YAP1異常,只要揪出早期,就可以降低5.9倍的罹癌的風險,並及早接受治療。基因異常者 罹癌率不僅提升還有早發性研究團隊首先將一個高度發生肺癌的家族其成員,進行全基因體組定序,分析高速定序產生的巨量數據後,找出與肺腺癌相關的基因異常,再利用1000多例肺腺癌病人、健康者資料進行驗證,結果發現,位於基因YAP1上的1個位點異常與肺腺癌相關,異常相對於未攜帶者肺腺癌風險為5.9倍。此外,研究也發現,相較於一般肺腺癌的發病年齡55~65歲,攜帶YAP1基因異常的肺腺癌23名病人中,有12名發病年齡小於60歲,由此可見,攜帶YAP1基因異常亦有早發性肺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期望在未來不僅能做為參考指標外,也能實際運用於臨床篩檢,預計1~3年後民眾可至醫院抽血檢查,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腫瘤學期刊》。

鴻「孕」當頭!無精男得子 最棒的父親節禮物

鴻「孕」當頭!無精男得子 最棒的父親節禮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國內約5人會有1人為無精蟲症,比例約為1%,可能是輸精管阻塞、副睪阻塞,或本身無法製造;但透過人工生殖術幫忙,同樣有機會生子。一名32歲男子結婚多年,因後天精索靜脈曲張,始終無法得子,經診斷出為無精蟲症,並被許多醫師告知未來沒有機會孕育下一代。幸在透過醫師協助使用取精技術,並進行人工授精及胚胎植入,於今年7月誕下一子,可說是今年最棒的父親節禮物。男2大不孕症原因 生育困難不只女生錯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資料顯示,國內夫妻罹患不孕症比例約在10~15%,相當於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以往夫妻在面對生育困難時,第一時間往往會將責任先歸究於女方,相對的男性不孕的問題則較少受到關注。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不孕症科李新揚醫師表示,近10年來男性精液品質不斷下降,男女不孕的比例約各占一半,男性不孕就診的比例節節攀升,生孩子已不完全是女方的問題,而是家庭共同的責任。台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黃志賢醫師指出,男性不孕症常見的原因簡單區分為「精液品質不良」及「性生活障礙」。精液品質不良包含精蟲濃度太低、精子型態不良、精子活動力不佳等;另外有些人雖然精蟲品質良好,但性生活障礙卻嚴重影響受孕機率,如無法勃起、射精障礙等等,這些也會增加受孕困難性。熱水澡、緊身衣褲 恐影響男性造精李新揚醫師說,男性不孕原因除先天性遺傳基因缺損外,也可能因隱睪症、化療藥物、環境汙染等造成精蟲品質下降;此外,菸酒、熬夜久坐、緊身衣褲、太常泡熱水澡造成睪丸溫度過高等生活習慣,都可能導致精蟲品質不佳,另外,長期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造精功能,增加不孕機會。兩位醫師最後也共同呼籲,民眾若有相關生育上的困難,不要猶豫應盡快就醫,也能大大提升未來受孕的機率。

他一天抽2包菸 靠諮詢專線成功戒掉

他一天抽2包菸 靠諮詢專線成功戒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32歲男性因壓力大,每天要抽40根菸,後利用戒菸專線,終於讓他重拾健康;國健署呼籲,父親節前夕,想幫親愛的爸爸戒菸,可多加利用免費戒菸專線的服務,並善用二代戒菸服務資源或洽各縣市衛生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及索取免費戒菸手冊。頭暈、脾氣暴躁 男子戒菸屢失敗在餐廳工作的吳先生,因為工時長、壓力大,菸癮大到一天抽40根菸,濃臭的菸味,讓女兒不喜歡和他親近,近幾個月他出現乾咳、體力變差的狀況,雖多次嘗試戒菸,但都因為頭暈腦脹、噁心、脾氣變得暴躁而作罷。直到因緣際會下看到戒菸專線電話,才下定決心求助專線,並成功戒菸。國健署戒菸專線諮詢員,會透過隨call隨諮詢、量身打造戒菸策略、心理輔導等服務,再搭配戒菸藥物口嚼錠,讓菸齡長的爸爸們一舉戒菸成功,不但重拾健康,也拉進了和老婆、兒女們的距離。邱淑媞署長表示,戒菸專線已協助超過94萬人次的民眾戒菸諮詢;幫助近12萬人設定戒菸日,戒菸成功率近4成,相當於幫助5萬人成功戒菸,短期節省健保醫療費用支出約2億6000萬元,長期下來創造近202億元的社會效益。戒菸成功 樂當孩子的好榜樣另一位林先生,菸齡25年,因發現念高中的兒子在附近公園偷偷抽菸,感到相當震驚與難過,為了當孩子的榜樣,下定決心戒菸。經由專線人員的專業協助,加上諮詢人員熱心的關懷與持續的鼓勵,讓他克服戒菸的難關,成功戒菸。現任何應酬的場合,他也不會再被菸誘惑,而戒菸後食慾、睡眠品質及體力都有明顯改善;最重要的是,家人免受二手菸危害,孩子也不會從自己身上學習到吸菸行為,更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善用二代戒菸+專線諮詢 戒菸永不晚父親節前夕,為了幫助爸爸成功戒菸,國民健康署呼籲多加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的服務,專線諮詢人員將會評估生理成癮情形,擬定個人戒菸計畫。此外,還可以善用二代戒菸服務資源或洽各縣市衛生局、衛生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及索取免費戒菸手冊。戒菸永遠不嫌晚,勇敢向菸說不,成功甩菸,成為家人健康的守護者!

生不出來都是女性的錯?醫:4成因素來自男性

生不出來都是女性的錯?醫:4成因素來自男性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在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然而,不少抱有傳統觀念的父母,碰到子女有不孕症的問題,絕大部分都是怪罪「女方」,讓女性在傳宗接代上承受龐大壓力。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醫師表示,根據診間觀察,40%的不孕症問題出在男性身上,主要是因精子活動力不足、精子數量過低、精子品質不佳等3大原因。因此,對於不孕的情況,不應該是單方面所要承受,而是夫妻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男、女不孕比例為4:5根據研究指出,台灣不孕夫妻比例約為15%,對此,賴宗炫醫師說明,進一步觀察發現,男性不孕症比例為35~40%,女性則為50%,一改傳統認為「不孕都是女性問題」的刻板印象。值得注意的是,10~15%的不孕為「不明原因」,也就是男女雙方生殖系統以醫學儀器檢查都沒有問題,但仍然有不孕的情況發生。細究不孕的原因,賴醫師解釋,男性不孕的因素比較簡單,如:精蟲品質不好、數量不夠、活動力不足、型態差,甚至是無精症等問題,都可能是不孕症的因素;而女性的問題就比較複雜,像是輸卵管不通、骨盆腔發炎、排卵障礙、多囊性卵巢症、卵巢老化或長腫瘤、卵巢或子宮曾經開過刀、化療病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陰道發育不良等情況,都可能造成不孕的現象。此外,女性太胖或太瘦也可能造成不孕。醫師解釋,假使女性體重過重(BMI大於30)或是太瘦(體脂肪過少),都會引起內分泌失調,使得月經週期紊亂而影響排卵功能,進一步造成不孕的情況。卵巢老化 是女性不孕症主因!「現今男女性晚婚比率高,很容易就錯失懷孕的最佳黃金期。」賴宗炫醫師強調,尤其是女性過了35歲才結婚,卵巢已經逐漸老化,懷孕的成功率也會受到影響。像是診間曾遇過一位48歲才結婚的女性,婚後半年多因為都沒有受孕而到婦產科檢查,檢查出來才發現已經快要更年期了,受孕機會當然很低。也因此,賴宗炫醫師提醒,若夫妻間發生下列2種情況,就應立即尋求婦產科進行不孕症篩檢,男性主要是精液分析,女性則有超音波、輸卵管攝影、抽血驗卵巢功能,或是分泌物感染分析,如果必要,可再加做子宮鏡或腹腔鏡檢查,否則一旦錯失黃金懷孕期,要想懷孕就更加困難。1)35歲以下,正常行房一年都沒懷孕2)35歲以上,正常行房半年都沒懷孕非單一問題!不孕症篩檢男女都要一併檢查最後,賴宗炫醫師提醒,對於不孕的情況,男女雙方都該一同面對,對於各種長輩殷殷期盼的壓力以及過於關懷的心,切勿太過在意。建議新婚夫妻或是結婚之前,務必先做「不孕症篩檢」,更重要的是「男女一併都要檢查」,切勿有「不孕都是女人的問題」想法,才能有助好孕、早生貴子。

全都愛喝酒 四口之家三罹癌

全都愛喝酒 四口之家三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一名80多歲的林老太太,因為吞嚥困難就醫,檢查出罹患食道癌,以化療控制病情,但是很感慨,原來她是家裡第三名罹癌的人,先生多年前食道癌去世,長子數年前也因為頭頸癌不治,一問之下一家人都愛喝酒,而酒正是食道癌和頭頸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慎防菸酒檳榔  3致癌因子衛福部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張世宗醫師指出,個案因為持續兩個月吞嚥困難,且伴隨胸口疼痛,就醫確診為食道中段鱗狀上皮癌。老太太透漏,數年前長子因為罹患頭頸癌過世,而先生更早期因為食道癌不治,追問生活飲食狀況,一家人都愛喝酒,尤其長子除了喝酒,菸、檳榔都吃,而菸、酒、檳榔都是致癌因子。菸、酒、檳榔等皆同為罹患食道癌與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張世宗醫師指出,臨床上常可見病人,同時共生此兩種癌症。食道癌與頭頸癌不僅預後不好,治療的過程對病人來說,都相當的痛苦與煎熬,不論是手術造成顏面與器官的缺損,亦或是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都是需面對的難關。

防熱中暑!光喝水不夠 電解質也要補充

防熱中暑!光喝水不夠 電解質也要補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面對屢創高溫的夏天,人體每天要流失約2.5公升的水分,因此水分補充是非常必要!醫師說,還要同步補充電解質才到位。然而很多人的迷思是認為水分補充就是「大量喝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鄭玠豪醫師表示,人體在流汗的同時,體內的鹽分(鈉離子)會隨之流失,若是一般情形下或只是短時間的流汗,適量的飲水,就可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身體也會自動調節鈉離子的平衡。大量流汗沒補充電解質    恐致命但在大量流汗的情形下,體內的鈉離子會大量流失,此時只補充水分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失去平衡!鄭玠豪醫師也說,若持續流汗的狀態,體內的鈉離子會不斷流失,喝進來的水分也無法留在體內,惡性循環之下,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就產生了,形成「自發性的脫水」。輕則身體不適、身體運動機能低下,重則體溫調節功能失效、中暑,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對於預防中暑的水分補充建議,可選擇成分配方有葡萄糖、果糖的電解質飲料。此外,民眾也可以在家自己動手做運動飲料,在一公升的飲用水中加入1~2克的食鹽然後再加40克的砂糖,混合均勻就完成了。但是請注意,這類運動飲料是在運動、大量流汗時補充水分用,並不建議日常平時當成開水飲用,以造成身體攝入過多鹽分及糖分。

少喝咖啡、不穿緊身衣 11招防胃食道逆流

少喝咖啡、不穿緊身衣 11招防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生活繁忙,壓力大,常常忽略飲食,加上飲食不規律造成的生活緊張、腸胃狀況,胃食道逆流漸漸成為文明病,其實這樣的疾病出現,是一種警訊,告訴民眾務必要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避免病情嚴重,造成其他無可挽回的問題。胃食道逆流常與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改變相關,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下方,正常情況下可以防止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患者常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因此,飲食上應避免一些容易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的食物種類,在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下,也要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減少刺激粘膜。預防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1)維持適當合理的體重/肥胖會增加腹壓、導致胃部排空緩慢,容易加重症狀,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Index;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理想 BMI 數值為18.5~24。2)三餐定時不過飽、少吃宵夜/一次吃太多食物胃部壓力會增加,另外,研究發現,長時間未進食,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因此定時定量很重要,吃的時候也不能過飽,僅量維持每餐七~八分飽。3)適量的蛋白質食物攝取/胃酸主要消化蛋白質,蛋白質食物過多,易刺激胃酸分泌,建議維持適當蛋白質攝取(4~5份的豆、魚、肉、蛋類)。雖然研究指出富含蛋白質食物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但過多蛋白質,刺激胃酸分泌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患者不適。4)避免高油食物攝取/高油食物會減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拉長胃排空時間,也就是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甜食或是蛋糕大多為高油、高糖食物,應該避免,再者簡單醣類也就是高甜味的食物直接刺激胃酸分泌。精緻糖類食物須看個人接受程度選擇,若吃甜食易感到脹氣或胃酸者,則應少吃。5)減少茶鹼攝取/研究指出茶鹼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且刺激胃酸分泌,可可粉、巧克力、濃茶、咖啡、可樂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都有較高的茶鹼含量,若有為食道逆流者,須酌量攝取。6)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取/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會有黏膜組織發炎,應避免辣椒、咖哩、胡椒等辛辣的食物及調味料,有些酸味較重的水果,如檸檬、柳橙汁等,尤其要避免酒精性飲料及碳酸汽水飲料等。7)戒除菸、酒/吸菸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會加重症狀;酒精在身體中會優先代謝,反而減少胃的排空,增加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加上酒精直接刺激胃酸分泌,戒除菸、酒則是較理想的方式。8)維持適當的排便習慣/便秘者因如廁習慣,易瞬間增加腹壓,也會加重胃食道逆流,每天適當飲水1500~2000cc以上,可減少便秘的機會。9)每日三蔬二果/每天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一份蔬菜為100g重,煮熟約半碗的量,一天加起來,理想為1.5碗,水果平平的兩碗,視為兩份,或是以棒球大小計算,每天兩顆,不建議空腹攝取水果,因水果的簡單糖類會直接刺激胃酸分泌。10)維持適當的運動/運動能有效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消除壓力及疲勞,但過度運動可能降低食道收縮的能力,因此適當合理的活動即可。11)勿穿過緊的衣服/有些女性因為愛美,常穿著緊身衣物,緊身衣會增加腹部壓力,造成胃酸難往下排空,也會相對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