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翻來覆去睡不著 11招助眠一覺到天亮

翻來覆去睡不著 11招助眠一覺到天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沒有比整晚都醒著躺在床上更遭的事情,看著時間在滴答聲中溜走,卻只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多數人會認為唯有失眠才能稱做睡眠障礙,然而只要是睡眠型態或習慣改變,如:困難入睡、半夜易醒、錯誤時間想睡、睡太多,或是睡眠期間出現異常行為,都屬於睡眠障礙。而且睡眠品質不佳,不僅僅會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況,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甚至有研究發現其與交通事故的發生有關。睡眠障礙原因多 養成好習慣助好眠成大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睡眠品質受到情緒、疾病這類內在因素,以及臥室環境、作息型態、工作壓力、運動、飲食等外在因素所影響,現代人壓力大、作息不正常,使體內賀爾蒙的生理週期產生變化,都會反映在夜晚的睡眠品質上。因此,他建議,睡前遵照下列方法來放鬆自己,要睡場好覺並不難:1)養成固定睡覺、起床時間/最好12點以前入睡,不管前晚何時入睡,隔天也要照時間起床,且不建議假日補眠,擾亂睡眠週期。2)不想睡時別躺床/當在床上15分鐘卻沒有睡意時,先起床做些單調的事,等有睡意再上床,但不要看電視或電腦,聲光刺激會讓你更沒有睡意。3)限制午休或小睡的時間/午睡以30鐘左右,下午三點之後就不可以再睡。4)午後不喝任何含咖啡因的飲品/身體代謝咖啡因的半衰期約3至5小時,太晚攝取有咖啡因的飲品會讓你無法入眠。5)晚上避免使用尼古丁及酒精/尼古丁容易刺激腦波活動干擾睡眠。而酒精雖然有可能讓你較快入睡,但會增加淺睡期,無助於恢復體力。6)運動/運動有助於睡眠,但須注意運動時間至少要在睡前2個小時就結束。7)睡前少喝水/睡前4至6小時限制喝水量,不讓尿意干擾睡眠。8)睡前泡熱水澡/睡前二小時泡個熱水澡,提高身體溫度。9)創造最佳的睡眠環境/確定你的房間是黑暗、安靜及通風良好的。10)在床上不做其他事/除了「睡覺和作愛」,不在床上做其他如看書、打電話、記帳之類的事。11)睡前保留足夠的放鬆時間/如果發現腦子裡還想著其他煩人的事情,用紙筆記錄下來,然後告訴自己明天再想辦法。

全身無力又疲倦 一家3女罹罕見遺傳疾病

全身無力又疲倦 一家3女罹罕見遺傳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肌肉無力、容易累,當心罕病作祟!日前,一名1歲10個月的王小妹,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全身無力就醫,結果發現她鉀離子濃度過低,所幸,透過靜脈補充鉀離子,症狀已獲得改善順利回家,但回診時,鉀離子濃度仍低的驚人,仔細一問,才發現原來4個女兒中就有3人有遺傳性罕見疾病「吉特曼症候群」。鉀離子濃度低的驚人 無力、疲倦感紛紛上身亞東醫院小兒部高銓宏醫師表示,當王小妹到院時,鉀離子濃度僅有1.9 mmol/L,比正常人的鉀離子濃度為3.5~5.3 mmol/L還低,但一開始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所致,因為急性腸胃炎造成鉀離子濃度偏低屬於常見問題。直到再次回診檢驗鉀離子濃度,仍只有2.6 mmol/L才驚覺不對勁,經過多次的分析,確定鉀離子偏低的原因是從腎臟流失,且合併低尿鈣,後來透過基因檢測確診為吉特曼症候群。吉特曼症候群發生率約1/40,000,估計台灣有500~600名患者,在臨床上主要有肌肉疼痛、無力與倦怠,合併生長遲緩、低血鉀、低尿鈣、低血鎂的表現症狀,若長期置之不理,則會有死亡的風險。基因突變 使鉀離子不斷被排出高銓宏醫師進一步表示,由於在一次與王小妹的母親談話裡,發現她三個女兒都曾出現過鉀離子濃度偏低的現象,於是建議全家人都接受檢驗,結果發現四個女兒中,三個女兒的鉀離子濃度均偏低,只有父母正常,因此,更加確定這是種隱性遺傳疾病。至於到底哪種疾病,基因檢查發現,吉特曼症候群的致病基因SLC12A3,從王小妹身上找到了基因突變點,而這兩個基因皆發生突變,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三個女兒的基因突變皆一致,因此,才確定病為吉特曼症候群。當SLC12A3基因發生突變時,就會導致腎臟遠曲小管的鈉氯離子運輸蛋白發生障礙,使得鉀離子不斷地被排出,造成低血鉀。低血鉀症患者 可多吃香蕉、菠菜、馬鈴薯最後高銓宏醫師表示,若民眾有上述症狀且合併低血鉀,仍找不到原因的話,建議可將此疾病列入考慮,目前的治療方式為使用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保鉀利尿劑、鉀片,以維持鉀離子濃度。此外,低血鉀症患者在飲食上,除了採低糖、低鹽飲食外,平時也可多攝取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胡蘿蔔、香菇、芹菜、茼蒿、菠菜、莧菜、柳橙、柑橘、龍眼、香瓜等。

控糖不再是唯一!糖友也要慎防心血管疾病

控糖不再是唯一!糖友也要慎防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一項研究發現,每5名第二型糖尿病患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幾乎與惡性腫瘤並列頭號死因,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醫師提醒民眾,在控糖之餘,也別忘了要護「心」,以免使自己曝露於危險中。曾因心臟衰竭住過院者 未來有一半風險再度入院「心血管疾病是糖友的殺手」新光醫院內科部徐國基醫師表示,糖尿病患心臟衰竭住院的風險高,占了所有糖尿病患住院原因的14%,且一旦曾因心臟衰竭住院,未來還有接近一半的機率,可能再度住院。因此,歐洲糖尿病醫學會與歐洲心臟學會最新共同發表的糖尿病治療指引中,也特別指出,糖友治療應兼顧穩定控制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安全性,而這項指引的發布,也使得近年來,全球醫界都越來越重視糖尿病用藥的心血管安全性。挑選藥物 以不傷心、穩糖為原則正因心血管疾病對糖尿病患健康與生命的危害甚鉅,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2008年要求市面上所有降血糖藥物,都必須進行心血管疾病安全性試驗,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醫師表示,像是臨床上常見的DPP4抑制劑類藥物,不僅能控糖,也不會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重症與死亡風險。為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糖尿病友,醫師建議民眾在選擇藥物時,應以「不傷心」、「穩糖」為原則,並特別注意是否已通過心血管安全性的試驗,以免因為控制血糖而傷心。

南台灣疫情燒 登革熱3大Q&A報你知

南台灣疫情燒 登革熱3大Q&A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南市登革熱疫情延燒,累計已四人死亡。奇美醫院醫師指出,最近來了許多登革熱的病人,造成急診人滿為患。有些病人不需住院但是擔心出血併發症,尤其加上近來媒體報導重症及死亡病例,使得人心惶惶;呼籲民眾,除了居家環境整理、清潔污水外,如果被叮咬,自己也可以評估嚴重程度。1)登革熱感染方式、潛伏期多久?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張純誠醫師說,登革熱是由於被帶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病毒藉由蚊蟲唾液進入人體。進入人體後並不會馬上發病,約3-8天的潛伏期後才會出現徵狀。而在發病前1天到發病後5天,病人血中都有登革熱病毒存在。這段期間如又受到病媒蚊叮咬,人體內病毒又會進入病蚊體內,而讓蚊蟲更具傳染能力。2)症狀有哪些,該注意什麼?登革熱可能出現的典型症狀: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骨頭關節痛、肌肉痛、腸胃道症狀以及皮疹,特別是今年的病人,很多都會有腸胃道症狀。若是出現下列症狀:腹痛及腹部壓痛、持續嘔吐、出血(如牙齦出血、流鼻血、解血便等)、皮膚出現紫斑、意識改變、血壓降低等,應及早就醫。3)如何預防蚊蟲叮咬?此外,若是過去曾經得到登革熱,請主動於就醫時告知。因為曾經得過不同型的登革熱,即為重症的高危險族群。感染登革熱的病人在退燒前,均應避免再度受到病蚊叮咬,因此在家中或是在住院期間均應使用蚊帳,並儘量留在蚊帳中。台南目前為登革熱流行地區,因此睡覺最好掛蚊帳,家中應裝置紗窗紗門,點蚊香或是置放捕蚊燈;外出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在身體暴露處塗抹防蚊藥劑,以避免受到蚊蟲叮咬。 

解決鼻塞暢快呼吸!藥物+手術可搞定

解決鼻塞暢快呼吸!藥物+手術可搞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晚上鼻塞好難過,根本沒辦法入睡…」。各式各樣的鼻塞狀況,嚴重地影響日常生活、就學與工作。其實要解決鼻塞問題不困難!耳鼻喉科醫師說,鼻塞的治療方式,第一步通常是藥物治療,但若反應不佳,就必須改以手術治療,而近年來微創手術發達,可視病患鼻塞的嚴重度以及個人需求而定。 精神差、打鼾   鼻塞影響生活多鼻塞的病患常會要張口呼吸或鼻涕倒流,而導致清晨起來後喉嚨乾痛、卡卡有痰感、咽癢咳嗽等;或是鼻涕影響到耳咽管而導致耳悶塞感;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嚴重打鼾、頭痛或整天昏昏沉沉等。 衛福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張展旗醫師表示,鼻塞最主要就是鼻腔構造異常造成氣流不通暢,最常見的原因是下鼻甲肥厚造成的肥厚性鼻炎。而鼻中隔彎曲、鼻竇炎、鼻息肉、鼻過敏等等,也是臨床上常見的原因,而且這些病因往往也會互相影響。因此,就診時醫師必須透過詳細地問診及理學檢查,配合鼻內視鏡或影像學檢查來確診。避免辛辣食物、冰涼飲品張展旗醫師指出,現今鼻科的各式微創手術發達,要解決鼻塞並不困難,適當的選擇一些射頻、冷觸氣化、微型切割刀或是內視鏡手術等,方法很多且鼻外不會有傷口,端看疾病嚴重度和個人需求而定。此外,除了就醫治療,也可先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例如規律運動、早晨出門戴口罩、避免接觸過敏原等。飲食上切忌辛辣燥熱及冰涼飲品。配合中醫同時進行體質調理也是有效的方式,例如可按摩鼻旁的迎香穴及手背的合谷穴來進行日常保健。

網路紓壓留言調查 8成4民眾愛抱怨工作

網路紓壓留言調查 8成4民眾愛抱怨工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即將進入九月,不僅是校園開學的日子,也是剛入社會新鮮人可以好好檢視自己工作狀況的時機。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如順利就業,多已就業1~2個月,然而剛度過工作蜜月期,抱怨工作的聲音也開始浮現;董氏基金會公布一項分析調查,發現抱怨「工作」的民眾最多,約占8成4。抱怨職場占大宗 工作內容是主因董氏基金會於今年4月中旬至6月中,透過社群網站進行「釋放你的紓壓氣球」網路留言活動,並針對網友留言內容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737位民眾的情緒留言中,以抱怨工作最多,佔84.3%。其他如天氣熱、抽獎沒中、寵物生病等為第二名,第三則為個人健康,包含身體、心理;若進一步分析工作層面的抱怨內容,則以工作內容最多,佔42.5%、其次為工作量、工作時間,第三為上司。情緒沮喪致效率下降 問題環環相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指出,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面臨職場要求、生活步調與可能居住環境的多項改變,在調適期之後,可能會像留言者一樣出現對工作的抱怨。若長期情緒沮喪、無法調適的狀況,可能會有憂鬱、失眠、易怒、沒有耐心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產生,並造成壓力,進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常常必須請假等,如果再不處理並解決,也可能面臨工作不適任或遭受解雇的情形,此外,人際關係也會跟著受影響,問題環環相扣。當心憂鬱症狀產生 多運動促進心理健康葉雅馨說,若連續2週出現情緒不佳問題,包括食不下嚥、暴飲暴食,突然增胖或暴瘦,都是不健康的狀況,或是有無力感、哭泣、易怒、悶悶不樂等憂鬱症狀,都應該警惕並預防。最簡單的預防方式便是定期檢測自己的憂鬱指數,像是董氏基金會的線上篩檢,並透過適合的紓壓方式,來維持心理的健康,國內外已有多篇研究證實運動可以讓大腦的血清素濃度上升,使心情變好,也能轉移注意力,如此一來,便能促進心理健康。

妙齡女乳頭凹陷 怕跟男友坦誠相見

妙齡女乳頭凹陷 怕跟男友坦誠相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26歲的女子,最近與結交的男朋友感情升溫,卻始終沒有勇氣與他親密接觸。原來她從青春期開始,就發現自己的乳頭凹陷,多年來一直羞於啟齒也怯於處理。事到如今,她決定向醫師求助。經過整形醫師施行皮瓣手術矯正後,成功擺脫心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許永昌醫師指出,乳頭凹陷多半因為先天乳管較短,或是乳頭旁的纖維組織攣縮,單側案例比雙側常見。而後天乳頭凹陷則多為感染或腫瘤引起凹陷,不但有損外觀,生產後也無法正常哺乳,有損外觀、散失哺乳功能   別再羞於求診至於治療方法,輕度者或許能在哺乳時配合牽引拉出,靠寶寶吸吮也是一途。中重度者則以開刀為宜。許永昌表示,症狀輕微者,術後仍可望順利哺乳;嚴重者若乳管已經重度纖維化,雖然藉由矯正手術改善了外觀,但哺乳的能力將因此喪失。另外,要注意的是手術時機,應該避開生理期前胸部腫脹的階段,月經期過後比較恰當。一般來說,手術後因為傷口不大,約十天後即可拆線。但他也提醒,若女性有乳頭凹陷的困擾,非但有損外觀,生產後也無法正常哺乳,而且清潔不易導致藏污納垢,更影響個人衛生,所以建議應及早就醫處理。

台4年來首見 印尼看護染布氏桿菌

台4年來首見 印尼看護染布氏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會有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流感症狀;台灣並非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區,但曾於2011年出現5例境外移入病例,時隔四年,疾管署今公布一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病例,為35歲印尼籍女性看護,目前個案仍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個案無出國史 疑曾遭感染又復發疾管署表示,此個案本月初因出現發燒、下背痛、無法移動等不適症狀,由雇主帶至診所就醫,後因病況未好轉,改至醫院就醫並住院,經檢驗確定為布氏桿菌病。個案自去年5月入境至今未再出境,近期亦無國內旅遊史,且未曾飲用未經消毒奶製品及乳酪、無接觸生肉類或生食習慣,惟因布氏桿菌病潛伏期可長達數週至數月,甚至半年,雖個案入境已15個月,但由檢驗結果懷疑以前曾經感染,此次為之前治療不完全復發感染,故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布氏桿菌為動物傳播 地中海、東南亞曾流行疾管署指出,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人類則因為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食入乳製品而感染,症狀為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冒汗、頭疼、背痛及四肢無力,嚴重者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布氏桿菌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其中公共衛生不佳的國家病例較多,常見於地中海地區、東非、中南美洲、中東等地,東南亞部分生產乳製品的農場也曾爆發流行。民眾前往上述高風險流行地區旅遊時,應避免生食牛、羊肉、或生飲動物奶以及起司、冰淇淋等乳製品,或與動物過度親密接觸,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及通報。

改善駝背 消除蝴蝶袖、背部臀肉

改善駝背 消除蝴蝶袖、背部臀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肯定有很多人都想甩掉長在兩條手臂或背上的贅肉吧!即使再怎麼努力地舉啞鈴訓練或從事彈力管訓練,還是看不到效果的人,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姿勢。舉例來說,如果是駝背的姿勢,由於背部縮成一團,肩胛骨不太好動,所以通常都沒有好好地使用到背部和兩條手臂的肌肉。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勉強自己從事肌耐力的重量訓練,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只會讓脖子和肩膀變得僵硬而已。首先改善駝背的姿勢,讓兩條手臂和背部的肌肉恢復到可以使用的狀態,這才是緊實兩條手臂和背部肌肉的不二法門。不良的姿勢會導致肌肉的平衡變差,分成有在使用的肌肉和沒有被使用到的肌肉。所以在進行痛苦的重量訓練以前先改善姿勢,讓肌肉恢復到可以確實運作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讓身體習慣於正確的姿勢是最天然的塑身緊實訓練,同時也是能讓肚子自動凹進去的「會瘦的姿勢」。矯正姿勢必須按步就班地來。請好好落實訓練,找回會瘦的姿勢!(本文摘自/1分鐘打造會瘦的姿勢/出色文化出版)

小心惹人厭!9大聊天禁忌話題

小心惹人厭!9大聊天禁忌話題

1)自己的健康/除了自己的親朋好友,沒有人會對別人的健康檢查話題感興趣。在公共場合高談自己健康情況的人,往往會成為最令人厭煩的一個。2)他人的健康情況/疾病是一個極為忌諱的話題,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病情成為談話焦點。如果在談話中,不斷提及他人健康,被談論者將有如被揭傷疤一樣傷到自尊。因此,不要對別人的病痛表現過份「熱情」,而當他人恢復健康時,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提及他所經歷過的傷痛。3)有爭議性的話題/例如,宗教、政治、黨派等話題,在談話中要避免提起,除非清楚知道談話對象的立場,否則很容易使雙方陷入抬槓或對立僵持的狀況。4)東西的價錢/你或許會羨慕別人奢華的享受,但談話時不要涉及這種私人問題,因為一個人的房子或汽車值多少錢,與其他人並沒有關係。如果總是提及「這個值多少錢」、「那個值多少錢」,將給人一種俗不可耐的感覺。5)個人的不幸遭遇/在談話過程中,若提及自己的不幸遭遇,將使對方覺得尷尬,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恰到好處地表達同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避免提及。對於別人的不幸遭遇,如果對方主動提起,不要為了一時好奇而追問不停,要耐心地聽對方訴說,並表達自己真誠的同情。6)老生常談或過時的話題/經常被提及或已過時的話題會使談話變得無趣,應該盡量談及一些新鮮的事物,使大家有足夠的興趣繼續進行談話。7)關於不同品味的話題/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當然品味也各不相同,對自己的品味可以輕描淡寫,對他人的品味要給予肯定與欣賞。有的人喜歡說黃色笑話,關起門來說,或許還有一定的情趣,如果在大庭廣眾說出來,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則是至極的敗筆。8)害人的謠言/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你有意無意說出來的話,都有可能成為對別人的前途或生活造成影響的謠言。所以聊天時,要思考該如何恰如其分的表達,而不是一開口就對人造成傷害。9)太過於直接的話語/直接的話語,能夠讓人很快明白你的態度和意思,在某些場合,可以說是好品德,例如,直接點出朋友的錯誤,免得他們越陷越深,這是對朋友的關心。但如果你因為某個問題與人發生衝突或誤會,便不明事理、氣勢洶洶地找對方算帳、惡言相向,那麼,試想一下,誰會喜歡這種人呢?(本文摘自/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好的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