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暑假bye!開學難收心 3招遠離焦慮

暑假bye!開學難收心 3招遠離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暑假接近尾聲,不少家長煩惱要如何讓家中孩子能好好收心,準備迎接新學期的到來,精神科醫師提醒家長們,可以藉由調整作息、轉移焦慮以及提升正面期待等方式,讓小朋友開學時能更快進入佳境。疲倦、懶惰上身!  先調整作息時間暑假期間許多孩子晚睡晚起,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一旦開學後回歸固定的上課時間,常發生小朋友們賴床不肯上學,或是精神狀況不佳而影響學習,因此提早幫孩子調整規律的作息就顯得特別重要。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精神科丁志偉醫師表示,父母親可以先和孩子約定睡覺的時間,如果是10點要就寢,在9點時就可以慢慢減少孩子的活動,開始培養睡眠的氛圍;早上也要固定的時間起床,並利用白天的時間讓孩子多消耗體力,自然而然就能培養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多運動放鬆心情 為新學期設目標對於有開學焦慮的孩子,丁志偉醫師建議家長,可以藉由運動讓小朋友放鬆身心,或是陪伴孩子一同整理開學前所需要的用品。另外,藉由下列3個方式也能提升孩子對開學的期待感:1)回顧過去一學期的美好經驗,和孩子聊聊參加過的校內活動、班上同學的趣事等,加強他們對學校生活的愉快記憶。2)了解新學期的課程內容,預先針對即將上課的內容做初步的了解與認識,提升小朋友的興趣與好奇心,讓他們對新學期的課程充滿期待。3)為新學期設定目標並適時給予鼓勵,如果上學期數學科目成績不好,新學期只要數學成績有進步就能獲得獎勵,讓孩子有明確的努力目標。 丁志偉醫師提醒家長,要讓孩子能夠趕快收心,父母親的陪伴很重要,同時也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們的好榜樣,相信必能讓每個小朋友開心迎接開學日。

北市推食品履歷 提倡食安自己把關

北市推食品履歷 提倡食安自己把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內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為了傳遞食品安全專業,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月起至11月中,推出一系列校園巡迴活動,包括「行動教室」宣導活動及「超級充電站」講座,並喊出「食天水當當」5夠力口訣,提醒民眾面對食安問題,從生活中就要牢記的簡單方法。食材登錄平台 產銷履歷看得見臺北市衛生局自102年起,開始建置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讓消費者能藉由平台登錄資訊,追蹤食材來源,為配合食材登錄平台政策推行及將食品履歷知識向下紮根,特別推出食品履歷校園宣導系列活動,讓學童在遊戲中了解在地食材並認識認證標章。食品履歷校園宣導活動,共有15位來自大學食品營養、衛生教育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志工,加入「食安小蜜蜂劇團」的教學巡迴。熱血學生直言,自己本來是學食品營養,食物如何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很重要,大家就可以透過臺北市的食材登錄系統看到食材的來源,購買蔬果時,如果貼有產銷履歷就可以透過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網進行查詢。食天水當當 學者開講北市衛生局同時提倡「食天水當當」5夠力口訣,只要大家多留意,面對食安問題,除了衛生單位加強稽查及管理,市民朋友自己就可以輕鬆把關!1) 食/食品標示、標章要認識2) 天/天然的最好,拒吃過多添加物3) 水/水洗沖泡去除農藥殘留物4) 當/當地生產環保又低碳5) 當/當季食材新鮮又美味臺北市衛生局更進一步邀請專業營養師、公衛學者等專家,結合食品履歷之意涵,辦理6場「超級充電站」的食安講座,並加入近期食品安全事件相關課程內容,使市民瞭解食品從農場到餐桌之流程,及如何依循食品之標章、標示以選購安全之食品等與切身息息相關之知識,歡迎市民朋友共同參與。

普渡品抽驗8件不合格 麵製品比例最高

普渡品抽驗8件不合格 麵製品比例最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今天是中元普渡,食藥署昨公布第二波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針對祭祀、普渡產品,包括烘焙食品、肉加工製品、豆製品等相關產品進行抽驗,共計284件,有8件檢驗不符合規定,麵製品比例最高,合格率為97.18%。麵製品防腐劑過量 水果有農藥殘留食藥署指出,此次檢驗中,不合格產品以麵製品比例最高,主要違規情形為檢出防腐劑苯甲酸過量;其次為水果,違規原因為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另有1件滷豬耳朵檢出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超標不符規定,及1桂花糕產品檢出著色劑紅色六、七號,惟外包裝未標示,營養標示亦不符合規定。依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魚肉煉製品、乾酪、糖漬果實類、脫水水果、濃糖果漿、魚貝類乾製品、碳酸飲料等食品,惟不得使用於麵製品中,檢驗不符規定者,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處新臺幣3~300萬元罰鍰,其產品及其原料應予沒入銷毀,惟實施消毒或適當安全措施後,仍可供食用或不影響健康者,應通知限期消毒、改製或採行適當安全措施。購買前應謹慎挑選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應儘量選擇有信譽之廠商,亦呼籲食品業者應熟稔目前法令規範,重視產品製程、作業環境、從業人員衛生及倉儲等自主管理,維持產品衛生安全。

北市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 曾去過高雄台南

北市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 曾去過高雄台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台北也淪陷?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北市今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個案為62歲家住中山區的男性,曾於8月初及月中至南部,13日出現發燒症狀,25日出現紅疹,26日就醫後被通報為疑似登革熱個案,抽血送至疾管署檢驗,28日確診為登革熱。比對潛伏期、活動地區,該男子沒有出國記錄,判定屬本土性登革熱個案,初步排除感染地為臺北市區,未來將持續監測個案情況。衛生局接獲確診訊息後,立即啟動登革熱緊急防治措施,於其住家周邊半徑100公尺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環保局也清除附近積水容器、環境消毒,區公所亦啟動社區清潔日,號召社區民眾共同清除孳生源。防範登革熱   積水容器最有效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環保局也清除附近積水容器、環境消毒,並要求執行登革熱防治工作人員,工作時應著淺色長袖上衣與長褲、蒙面帽應套上頭部網套等,並噴上防蚊液,以防被病媒蚊叮咬感染。防範登革熱最有效、最省錢,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養成週週檢視家戶內外環境衛生及「巡、倒、清、刷」積水容器的好習慣,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比噴藥滅蚊更具成效。另外,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時,應速就醫。

久坐電腦族吃豬肝 改善心情、消除眼疲勞

久坐電腦族吃豬肝 改善心情、消除眼疲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人容易眼疲勞,看一會兒電視或看一會兒書就覺得眼睛很累,玩一會兒電腦眼睛更是酸脹得厲害,而且手腳容易麻木。這些症狀往往被人們忽視,都覺得只是用眼過度,休息一下就好。不過從中醫角度來看,這些小毛病卻提示機體肝血已出現不足,此時應該及時調理,以免加重。若肝血虛損進一步發展,可形成咽乾烘熱、潮熱盜汗的肝陰虛證,而肝陰虛常導致肝陽上亢。所以說,身體出現的小毛病是要提醒我們注意,如果置之不理,大病很快就會找上門。其實,平時常吃點兒豬肝,不僅可以滋肝養血,還能改善眼疲勞、保護眼睛。可將豬肝與菠菜相配煮成「豬肝菠菜湯」,這是補肝明目的最佳拍檔。豬肝菠菜湯製作材料/豬肝200克,菠菜150克,枸杞子15克,清湯一大碗,鹽、薑絲、蔥花、油各適量。製作方法/豬肝去筋膜洗淨後切薄片,入滾水汆燙十秒,撈起瀝乾水;菠菜洗淨後切成小段備用;先用少量油爆香蔥花、薑絲,加清湯,放入洗淨的枸杞子煮十分鐘;放入豬肝、菠菜,煮開後放適量鹽,攪勻後起鍋。功效/補肝養血、明目滋陰,適於貧血萎黃,或肝血不足引起的目昏、眼乾。豬肝的營養價值遠超過豬肉,吃豬肝可以明目補血、護肝養顏,是補血佳品。豬肝味甘苦性溫,有補肝、明目、養血之功,多用於血虛萎黃、夜盲、目赤、浮腫、腳氣等症的輔助治療。我們都知道,血液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一旦血虛就會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皮膚乾燥、頭髮枯焦、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症狀,這種情況食療是最好的調補方法。豬肝是最常用的補血食物,因此,血虛者最宜常吃。另外,肝熱的人會出現頭脹頭痛、心煩易怒、睡眠欠佳,而豬肝能清肝熱,因此,常吃豬肝不僅能養血明目,還能改善膚色、改善心情。尤其是久坐電腦前的人,不妨吃點兒「豬肝綠豆粥」,既能防止眼睛乾澀,還能清熱潤膚。準備新鮮豬肝100克、綠豆50克、粳米100克、黃酒15毫升;將豬肝沖洗乾淨,切片,用黃酒略醃備用;綠豆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粳米淘洗乾淨,與綠豆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粥將成時加豬肝煮熟即可(最好不加鹽及味精等調味品)。這是一款能滋肝明目、清熱利濕的粥,適用於肝虛血虧、營養不良性弱視和水腫患者食用。豬肝適宜氣血虛弱及缺鐵性貧血者食用,尤宜於肝血不足所致的視物模糊不清、夜盲、眼乾燥症等。但豬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的人忌食豬肝。根據前人經驗,豬肝忌與野雞肉、麻雀肉和魚肉一同食用。另外,烹炒豬肝不要一味求嫩,務必要讓豬肝熟透,否則,既不能有效去毒,又不能殺死病菌、寄生蟲卵。豬肝的妙用/治肝血虛、目昏眼乾、夜盲:豬肝100克切片,與少許豆豉、蔥白,加水適量,用小火燉湯;將熟時打入二個雞蛋,燉熟,加鹽調味即可。 (本文摘自/養生!吃對,不上火/八正文化出版)

掌握4大類主管個性 溝通共事無往不利

掌握4大類主管個性 溝通共事無往不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多數人離職的原因是因為主管,但不可否認,大多數人的升遷與加薪也是因為主管!也許你常常抱怨主管的壞毛病、壞習慣,總希望他能改掉,但是聰明的部屬都知道,面對不同性格的主管,就該用不同的應對方法與他相處!所以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你真的無法改變主管的個性,但可以思考怎麼做會讓你們每次合作都能輕鬆愉快。重點是,你知道你的主管是哪一種性格類型嗎?你知道你的同事是哪一種性格類型嗎?以DISC個性分類分辨主管的性格類型,美國心理學家威廉.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arston)創建的DISC個性分類,是我認為非常容易理解並容易學習不同人類型的方法。這個方法分別依照節奏快、節奏慢、以人為主、以事為主等四個維度,歸類出四種不同的類型:支配型(Dominance)、表現型(Influence)、親切型(Steadiness) 和分析型(Conscientious),也就是所謂的DISC,藉此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上司屬於何種類型,並依據該類型喜歡的方式進行溝通。1)支配型(D)主管特色/目標導向,說話快,有行動力,沒耐性,喜歡打斷別人談話,喜歡挑戰,個性積極,敢於創新,有自信,喜歡掌控全局,決策專斷,不輕易妥協,甚至要求部屬馬上辦。弱點/不易靜下心來傾聽,較無耐性,脾氣比較火爆,容易和人引起摩擦。2)表現型(I)主管特色/熱情洋溢,好交朋友,富有創意,話特別多,樂觀正向,喜歡創造愉快的環境,善於激勵他人,說服力強。弱點/心直口快,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衝動,過於依賴感覺行事。3)親切型(S)主管特色/個性謙虛溫和、脾氣好,善解人意,耐心傾聽,行事不慌不忙,對團隊忠誠度高,重計畫規律,是團隊中穩定的力量。弱點/太過小心謹慎而猶豫不決,被動,拒絕改變,自信心企圖心不足,避免對立和衝突。4)分析型(C)主管特色/要求細節,邏輯能力非常強,系統化的思考與分析力強,完美主義者,重視品質與細節,深思熟慮,講求事實,思維嚴謹。弱點/個性保守、過分小心,慢半拍,延遲行動。 當判斷與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性格特質後,針對不同類型,我們應該要能夠與他們進行步調一致的溝通,才能找出最佳溝通模式。如何因主管而異,應對與溝通?1)支配型(D)主管溝通時應該要「直接切入重點」,最好能切中問題要點,簡短說明,廢話不用太多,因為講太多細節,他會覺得你浪費他的時間,因此可以直接主動表明自己的建議與需求,請示決策時,應該要給選擇題、不給問答題,最好溝通時能拿出具體進展與成果,因為他們在乎事情的結果與達成效率。 應對方法1)請主管裁示時,需要預先預備兩個到三個選擇方案,其中可放進你的偏好選項,引導他做出對你有利的決策。2)言談中尊重他,並讓他覺得自己是很好的導師,並偶爾以「師父帶領徒弟」為由,讓他慢慢授權。3)為了贏得主管的信任,成果完成時間一定要比他預期的更早、更快。2)表現型(I)主管溝通時應該要多認同他,這類型主管喜歡聽好聽的話、很樂於分享,所以可以跟他天南地北的聊,個性很活潑,要讓他覺得「感覺對了」,只要感覺不對就很難搞,讓他知道你重視他,喜歡歡樂有趣的氣氛,容易感性決策。應對方法1)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因此最好以徒弟的姿態努力模仿、學習。2)他們喜歡有創意的人,所以在簡報上請盡量發揮設計與創意,展現熱情與笑容。3)帶著行事曆與記事本去和主管開會,逐條討論並確定做法。提醒主管可能遺漏的事。3)親切型(S)主管溝通時應該要多用同理心的角度關心他,請給予更多的關懷與安全感,重視團隊共識,甚至比較唯命是從,有時在需要做決定時,會比較猶豫不決,建議提案時最好不要改變幅度太大,不然他們很難接受。應對方法1)他們很怕出鋒頭,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盡量低調行事。2)「特殊做法」、「規定之外」,是他們最不能接受的事,所以要想辦法在規定內解決問題。3)說服時盡量從「為部門好」、「為公司好」方向切入。4)分析型(C)主管溝通時應該要在乎資料的嚴謹程度,講究證據與數據,喜歡實事求是的做事方法,建議多聽再回應,如果要說服他,就要先說服他的邏輯。應對方法1)避免談論私事,尤其在辦公室不要刺探生活或私事。2)說服時,建議將每件事以流程方式展開,會讓主管覺得你很有邏輯。3)討論時,盡量不要讓他覺得你是突發奇想,而要讓他覺得你有備而來。 簡單的說,我們應該要調整自己與主管的頻率相同,讓彼此溝通更順利。最後,如果我們已經寫好企劃案,應該如何讓主管更容易點頭呢?針對不同類型的主管,我想以一句話總結,「支配型(D)主管,一頁就好,表現型(I)主管,漂亮就好,親切型(S)主管,實用就好,分析型(C)主管,越厚越好。」希望大家未來跟主管甚至每位同事的每次合作都能輕鬆愉快。(本文摘自/不懂這些,別想加薪/商周出版)

現代人最常見的肥胖問題:大腹翁、小腹婆、下肢腫、氣血虛

現代人最常見的肥胖問題:大腹翁、小腹婆、下肢腫、氣血虛

現代人因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作息不規律,大腹翁、小腹婆、下肢水腫及氣血虛是現代人常見的肥胖症狀。開業診所劉明偉醫師表示,大部份的肥胖者可以分為四大體質類型,其中包含水腫體質、局部肥胖體質、便秘體質,以及代謝失調的綜合體質,若身體出現以上症狀,就要注意自己的肥胖指數囉!減重是條漫漫長路,有些人雖然短時間內瘦下來,不只減出一身病,更減掉健康,原因就是選擇不當的減重方法,追求快速瘦身,卻忽略了身體健康才是根本。中藥專家張長生表示,愛美女性可以利用運動搭配中藥故方,用較溫和的方式改善體質,才不會甩了體重也丟了健康。早上小腿比較細,到是到了下午或傍晚開始覺得小腿變脹,鞋子變緊?張中藥師解釋,這類型的人即是屬於易水腫的「肥人痰濕」體質,體內的體液異常積留,會造成人體臟腑、陰陽失調及身體各部水腫或下肢水腫。飲食中飲酒、乳酪、生冷飲料都可能造成使水腫更嚴重。為何我四肢纖細、小腹卻突出,像個小腹婆、大腹翁呢?張長生中藥師表示,小腹婆、大腹翁的體質就是典型的「油膩停聚」,係指未消化的脂肪會積於腹部,導致小腹凸出,必須用中藥配方中能潤澤腸道並加強消化道與腸道蠕動的成分,達到脂肪分解,使油脂排出,例如郁李仁等。腸道不健康,全身壞光光!張藥師解釋,人體的腸道有8至10米,在飲食與壓力下,很容易造成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內,形成宿便,產生腸道不適等臨床症狀,影響身體健康。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內,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發生結塊、腐敗、發酵,日積月累造成這些食物殘渣會形成惡臭的物質堆積在腸道之中,使體內毒素堆積,產生壞細菌。而大便秘結可能是因氣血虛弱,以致腸道傳導無力所引起,這類的人以中醫觀點,宜用補中益氣之品,如人參,伴隨並用潤滑腸道的成分,如郁李仁等,使腸道傳導有力,潤道則大便自通。臨床上,可使用中醫古籍記載的「防己黃耆湯」幫助改善,其中的防己,性微溫,味甘苦,友燥濕化痰,利水止汗之效;黃耆性溫、味甘,可滋補身息、利水消腫,主治表虛自汗、中氣不足者。而便秘者可加上木瓜與郁李仁等藥方,則可舒筋平肝、和胃化濕、下氣行水、迫血潤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排便不暢。(本文來源/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注意!肥胖也會影響X光輻射劑量

注意!肥胖也會影響X光輻射劑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肥胖雖然是一種身體的狀況,但當脂肪累積過量時,就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慢性病、中風等風險外,就連在照X光時,肥胖者也較標準體型者,多接受了一點輻射劑量,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透過身體質量指數(BMI)來了解自己的肥胖程度,以免身陷危險當中卻不自知。X光輻射劑量 會依患者部位厚度做調整為什麼肥胖與輻射劑量有關?衛服部胸腔病院劉英宏放射師表示,X光機的控制台上有三個主要的曝照條件,有時也稱為技術條件,而這三個變數分別為千伏峰(kVp)、毫安培(Ma)、曝照時間(s),通常毫安培和時間會被合併成毫安培秒,用來決定每次進行曝照時,從X光管射出的X光質量,接著在根據病患欲照射的部位、照射部位厚薄度做調整。若以一張胸部X光來講,BMI較高的病患可能會比標準BMI體型者所使用的劑量要高,如以千伏峰這個參數來講,就會多出2~20kVp不等的數值,因此,肥胖者會比標準BMI體型接受的輻射劑量高一些。肥胖不單影響外觀 也會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過度肥胖,不單會造成臃腫的體態,最重要的是會對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進而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可說是百害而無一益,所以,劉英宏放射師建議民眾,應養成均衡飲食、每日維持至少30分運動時間的好習慣,如此一來,不僅能有效減重,還能維持體重,使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下。

葡萄糖胺用擦效果好10倍?醫駁斥:沒有研究證明

葡萄糖胺用擦效果好10倍?醫駁斥:沒有研究證明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走路膝蓋就會痛,一蹲下更是站不起來!」這是很多關節退化患者的心聲。事實上,治療關節炎的方式百百種,舉凡止痛藥、葡萄糖胺及手術置換關節等,近日網路上流傳「用擦的葡萄糖胺」,標榜效果比吃的高出10倍?對此,佳南診所復健科醫師李佳則說明,用擦的葡萄糖胺目前在醫學研究上證據不足,提醒民眾切勿擦過量,否則恐會有過度刺激皮膚、發炎的風險。另一方面,惠恩診所家醫科黃啟銘醫師則強調,目前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為醫師指示用藥,建議民眾應聽從醫囑做正確治療。葡萄糖胺用擦效果好10倍?醫師駁斥!日前網路上流傳「擦的葡萄糖胺比起用吃的吸收度高10倍之多,一般食補只有5~10%能真正吸收,但用擦的能直接從關節處吸收。」針對這樣的論點,李佳醫師強調,網路上所標榜用擦的葡萄糖胺多是複方的產品,比起藥品級的葡萄糖胺有效成分來得較低;此外,目前國內外醫學報告也都沒有顯示用擦的葡萄糖胺具有療效。黃啟銘醫師表示,葡萄糖胺是人體自己就會產生的成份,它可能可以促進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和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合成,進一步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與蛋白多醣、增加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來保護關節。然而,像網路上流傳用擦的葡萄糖胺,除了葡萄糖胺外,同時含有如:紐西蘭青口貽貝、有機硫MSM、薑辣素及薄荷腦精油等其他成份,黃啟銘醫師提醒,即使是擦在皮膚上,仍建議成份越單純越好。他強調,擦的外用製劑要有效,不論成分大小或增加效果的添加物都需要能穿透皮膚,而市面產品提到加強滲透術,是不是能克服這難題,仍需要更明確的研究證據,否則就是花錢買沒用的成份。擦過量 恐引起皮膚過敏及紅腫「一旦民眾覺得沒有效果時,就越塗越多」這是外用藥劑常見的迷思。對此,李佳醫師表示,若為求效果越擦越多,可能會引起皮膚的發炎反應。同時提醒,當皮膚有傷口時應諮詢專業人員,切忌自行塗抹產品,否則可能導致傷口發炎甚至癒合困難。葡萄糖胺正確選擇2部曲目前葡萄糖胺可分為保健品與藥品級,到底該怎麼選擇才正確?醫師提供2訣竅,供民眾參考:1)了解葡萄糖胺的成分/黃啟銘醫師強調,根據衛福部2008年說明,把葡萄糖胺類產品根據成分的不同分為藥品、食品,目前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屬於醫師、藥師藥劑指示藥品。有部分文獻支持其輔助關節炎之作用,同時適應症修訂為「退化性關節炎」,但民眾於購買前仍需諮詢醫師、藥師或藥劑生後依指示小心使用。2)清楚劑型的高低/李佳醫師說明,葡糖糖胺有劑量高低之分,而每日葡糖糖胺的攝取量建議以1,500毫克為限,民眾在使用之前可要算清楚。

拒學、尿床、吸手指 恐是開學症候群作祟

拒學、尿床、吸手指 恐是開學症候群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再過幾天暑假即將結束,新學期將開始,有些家長可能會趁著暑假的尾聲,帶孩子盡情玩耍,但醫師提醒,過大的情境落差很可能會讓孩子陷入「開學症候群中」,嚴重者可能出現拒學、退化等表現,所以,剛開學第一、二週需特別注意,別讓開學成為孩子沉重的負擔。胃痛、失眠 也都是症狀之一萬芳醫院精神科張勝傑醫師表示,不只上班族會有Monday Blue,小孩也會因開學而產生開學症候群,嚴重者還會出現拒學情形,也可能伴隨肚子痛、胃痛、失眠等生理反應,因此,建議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在開學前玩得太瘋,以免孩子的情緒與作息一時難以轉換。開學症候群 多發生於開學後2週開學症候群大多發生在開學後的前2週,萬芳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表示,臨床上曾有孩子因為開學,發生退化行為的例子,像是原本已經不尿床的小孩,在剛開學時卻常常尿床;或早已戒掉吸手指習慣突然又開始吸吮手指頭,這些可能是因開學後情境轉換,造成孩子適應壓力的退化行為。通常要花一到兩週的時間適應開學的情境轉換,家長可藉由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多運動,避免開學症候群的症狀,另針對即將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的幼稚園小朋友,可先帶著孩子參觀校園、口頭描述上課的情景,為他們做好心理建設。適應開學程度 與個性有關張勝傑說,適應開學的程度因孩子個性不同而異,若孩童出現開學症候群,建議家長先耐心陪伴孩子適應開學生活,但若開學症候群的情形超過兩週都未獲改善的話,則建議家長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