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全台首例 台南老翁染登革熱4天致命

全台首例 台南老翁染登革熱4天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入夏以來登革熱病例數不斷攀升,其中台南市、高雄市更是2大疫區,尤其台南市截至昨日,累積登革熱病例數已達670例,病例數呈現急劇上升趨勢,且已傳出首例因登革熱重症死亡,民眾應小心嚴防,不可輕忽。太太、兒子皆為登革熱確定病例疾管署已確認一例登革熱重症死亡病例,為73歲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病病史;8月7日開始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且有呼吸喘、全身無力情形。8月9日轉院就醫,後因急性呼吸衰竭、休克,始插管使用呼吸器,個案意識仍清楚,後因病況不佳再度轉院至醫學中心,並住入加護病房,經問診發現其太太及兒子皆為登革熱確定病例,才進行快篩檢驗,報告呈現陽性,雖經搶治,但症狀仍加速惡化,於8月10日夜間7點死亡。再次感染登革熱者 死亡率可達5成台南市衛生局強烈提醒,勿忽略登革熱帶來的危險性,往年臺南市流行的是登革熱第一、四型,但今年則是第二型,故以前曾感染過登革熱時,今年再次感染到的話,即容易變成登革熱重症,死亡率高達10~50%,千萬不可輕忽。疾管署提醒,去年臺灣經歷嚴峻的本土登革熱流行疫情,並造成1萬5千例病例發生,今年疫情持續升溫,不容小覷。疾管署除協請中央各部會持續做好環境管理及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外,更呼籲全民一同動起來,定期整頓居家環境整潔,並加強戶內外積水容器的清除,防範登革熱流行。

多交朋友、多運動 10大長壽秘訣

多交朋友、多運動 10大長壽秘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洛杉磯猶太人之家是美國最大的九旬長壽族群之一,他們的平均壽命較其他人多六歲。他們都相信自己會長命百歲,更深信自己有達成這個目標的最佳方法。該寓所的醫療總監瑞克‧史密斯指出,每位九旬老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身體的親密接觸、終生學習及旅遊等,當然還包括純屬運氣的良好基因。不過,他們的生活方式整體來說非常簡單,其中最大共通點就是充滿活力與希望,保持積極與活躍。史密斯醫生認為,大家都應向這群長壽族學習,他根據他們的生活智慧,總結出十大長壽秘訣:1)決定什麼對自己最重要,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方面;若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許多生活中的小煩惱就會顯得微不足道。2)多做適合自己體能條件的運動。3)多做腦部訓練,保持思考的清晰,因為思想如同肌肉,必須經常鍛鍊。4)保持營養均衡,注意飲食。5)避免自我孤立,找一些有共同興趣的朋友。6)學習輕鬆生活,不要被壓力擊垮,年齡越大越會了解不為小事煩惱的重要。7)不要吸煙,不要過度飲酒。8)有精神寄託與信仰。9)每天多些笑容,因為快樂是長壽的良藥。10)增加生活中的「調味品」,無論是添加於食物中的調味品,或是閱讀、愛情等生活上的調劑。順從生理時鐘的運轉想要培養健康的心態,首先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生理時鐘的嚴格控制之下有節制地進行運轉,如果順從它、遵循它,就會使你容光煥發,活力顯現;如果不順從它、違背它的規律行事,就會使你顏枯形槁、生活暗淡。在生命的歷程中,有人活得燦爛、精彩,充滿活力與希望,有人卻是消沉、黯淡,茫然的看待時光流逝,唯一最有效的良方,就是樂觀純真、樂於學習,才能同時擁有健康與長壽。(本文摘自/心靜的力量/好的文化出版)

按摩3步驟 預防胸部下垂、促進代謝

按摩3步驟 預防胸部下垂、促進代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按摩胸部時,可以擦上喜歡的精油或乳霜。要記得,進行穴道指壓與淋巴疏通按摩的時候,不要在皮膚表層乾燥時進行,以免因為乾燥造成磨擦反而造成色素沉澱。按摩的時候,左右乳房都要平均按摩,並以自己能夠接受的力道為主。按壓時力道要輕柔,感覺有一點痠痛感最好。切勿過度按壓,才不會導致乳腺發炎,胸部還沒變美就先有副作用。如果無法記住一般常見的胸部按摩穴道也沒關係,只要記住以下三個訣竅:1)由外往內撥。2)由下到上按摩。3)由下往上進行畫圓。重點就是順著肌肉方向往中心按摩,方向錯了可能會愈按、胸部愈走位喔!每天持之以恆地按摩,可以刺激乳腺並且保持胸部氣血循環暢通,藉由按摩還能加強細胞的工作能力。雖然,按摩胸部的好處多多,但是記得「懷孕期間」及「生理期」最好不要進行胸部按摩。因為胸部和子宮是互相關聯的器官,在懷孕和月經期間過度按摩胸部,會造成子宮不良收縮以及乳腺發炎,不但胸部沒變大,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雖然我個人是屬於小胸部的女生,但仍是非常重視胸部保養。天生沒有傲人胸圍,只能靠後天的完美胸型。因此我非常推崇胸部按摩,不僅僅只是追求美麗而已,胸部代謝的良好循環跟身體健康非常具有關聯。保持胸部與腋下的淋巴通暢,除了胸型變得更加美麗,整個人的精神也會更好。(本文摘自/美妍保養專家教你偷偷變美的醫美小心機/商周出版)

研究:網路成癮者 感冒、流感率高3成

研究:網路成癮者 感冒、流感率高3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天24小時中,你耗在網路上的時間有多少?相信有不少人,每天至少花半天以上的時間在電腦、手機前,也許是忙著工作、準備報告,也或許是在看影片、玩網路遊戲等,但小心了,這樣的行為長久累計下來可能會造成網路成癮,甚至影響眼睛、性格等各方面,但其實除了這些外,日前在國外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上網超過6小時,得到感冒或流感的機率,將會比一般人超出3成。每天超過6小時上網 就屬網路成癮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斯旺西大學與義大利米蘭大學,共同針對500名18~101歲的受測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4成以上的人,每天會花6小時上網,而超過6小時的人就被歸類於網路成癮者。接著再利用這些數據,分析生病與網路成癮間的關聯,結果發現,網路成癮者得到感冒、流感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成,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網路成癮者長時間上網、生活不規律、少與他人接觸,導致免疫統變差有關。不良的生活習慣 會損害免疫系統且過去也曾有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易有失眠、不良飲食習慣、運動量少、吸菸、飲酒等,種種因素加起來,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損害免疫系統,增加生病的風險,所以,提醒民眾不要過度沉浸於網路中,也要適時的起身休息,以防各種問題上身。

音樂調節身心!避免癲癇發作、舒緩疼痛

音樂調節身心!避免癲癇發作、舒緩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一顆心噗通噗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聽海哭的聲音,嘆惜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隨著音樂的種類、曲調不同,所帶人的感覺也有所不一,對於有些人來說特地的歌曲,可以幫助他們入眠、舒壓,亦或者是更能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但不管怎樣,音樂對人的影響,總是不斷受到矚目,而日前在國外也有項研究發現,傳統治療加上音樂,可避免癲癇發作。聆聽莫札特 可降低癲癇發病率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醫學中心,針對21名癲癇患者與非癲癇患者進行音樂測試,首先請他們聽10分鐘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及其他樂曲,並觀察腦波變化,結果發現,癲癇患者聽音樂時,腦波不僅比較穩定外,異常放電的情況也變少,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心理學期刊》。聽音樂好處多 3大點報你知為幫民眾更加了解音樂帶人的影響,《優活》整理出以下3點,但要提醒民眾效果因人而異,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此外,也要避免音量過大,以防打擾到他人或對耳朵造成傷害:1)睡前聽音樂有助於入眠/一項刊登在《輔助與另類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人的睡眠大致分為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兩者於睡眠時間內交替出現,在快速動眼期時,大腦處於如清醒時的活躍狀態,而非動眼期又分為四期,第1、2期為淺睡期,第3、4期為熟睡期,而睡前聆聽舒緩音樂,可增加睡眠周期中第3、4期之熟睡期,尤其對於需要較長時間入睡者,有較大幫助,2)邊工作邊聽音樂,可提高工作表現/根據國外公司,針對受測者進行連續五天在工作期間聆聽不同性質的音樂發現,聽流行樂能增加檢查類型工作的速度、古典樂能提高工作的細膩度、環境音樂能提升邏輯力,至於舞蹈樂則能提升整體工作的綜合表現。3)健身聽音樂,助於緩解疲累感、疼痛/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現,音樂能使大腦分泌出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有助於止痛,如此一來,鍛練過程中就不會覺得太疲累或是有任何疼痛感了。

別小看洗臉 清潔不足加速肌膚老化!

別小看洗臉 清潔不足加速肌膚老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這幾年,因霾害的議題引起大眾關注,也使民眾開始瞭解細懸浮微粒(PM2.5)對呼吸系統的傷害,但可別以為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只會對肺部造成傷害,你可能不知道,就連暴露在外的肌膚,同樣會被PM2.5所傷。皮膚科蘇承偉醫師解釋,所謂的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因為直徑非常小,一旦吸入會直接進入肺泡中,增加肺部疾病的機會;同理可證,當肌膚長時間暴露在PM2.5的環境之下,若清潔做得不徹底,更會加速肌膚老化的機會。因此,喚起肌膚健康的第一步,就是洗淨!你以為用手洗 臉就乾淨了嗎?「回家用洗面乳洗乾淨,就不用擔心PM2.5對肌膚的傷害吧?」對此,蘇承偉醫師遺憾的表示,存在毛孔的PM2.5不論來自空氣污染或其它來源,因為顆粒太小了,僅用一般手洗方式有時真的難以完全去除,建議容易接觸有害微粒的民眾,必要時可使用適合的洗臉機輔助洗臉,加強肌膚的清潔排除有害物質。洗臉機傷皮膚?「音波共震科技」可避免傷害不過,相較當洗臉機剛推出時造成民眾大批搶購的熱潮,近期因為新聞頻頻出現洗臉機傷害肌膚的消息,讓愛美人士為之退卻。蘇承偉醫師強調,事實上,每一台洗臉機的機器、清洗肌膚的作用方式都不同,如果使用的洗臉機是以摩擦的方式來清洗皮膚,那當然不建議使用,肯定會傷害皮膚,甚至會加速肌膚老化的可能。蘇醫師進一步說,倘若洗臉機是以音波共震科技的方式來洗淨肌膚,洗臉過程不需要重壓,讓刷頭以高速微震,進而帶動水的流體作用力將髒污帶出;比起單純用手洗的清潔力還多出6倍以上的清潔力,除了能夠淨化肌膚外,後續的保養品的吸收也會更好。如何選購洗臉機?市面上洗臉機那麼多,民眾該怎麼選擇?蘇承偉醫師建議,可參考以下3點選擇,較有安全性:1)清潔原理/採用音波共震科技原理的洗臉機,非摩擦型。2)品牌/建議選擇有專利、醫學臨床證明、有銷售歷史口碑的品牌。3)刷頭/具有抗菌、非滲透性刷毛、圓球狀設計的刷頭。其中,在抗菌刷頭部分,蘇承偉醫師說明,很多人在使用洗臉機時,忘記要定期更換刷頭,但其實刷頭跟我們的牙刷一樣都會滋生細菌,應該每隔三個月更換一次;而市面上出現內建「智慧晶片」刷頭,搭配能夠自動計算更換刷頭時間的洗臉機,能較一般刷頭孳生的細菌還少,不過仍然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最後蘇醫師提醒,想要擁有健康的肌膚,清潔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水噹噹。

南市登革熱單週破3百例 颱風過後恐再飆升

南市登革熱單週破3百例 颱風過後恐再飆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上週末颱風挾帶狂風豪雨,造成多處道路積水,使原本登革熱疫情嚴重的台南、高雄疫情又變本加厲,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台新增347例登革熱病例,其中台南單週新增313例,為前一週的3.1倍。台南疫情最嚴重 病例數飆3倍高疾管署公布登革熱最新疫情,8月4日至8月10日共新增347例登革熱病例,4例為境外移入,343例為本土病例,分別為台南市313例、高雄市24例、屏東縣4例、新北市及嘉義縣各1例。台南市上週新增病例數為前一週的3.1倍,病例數快速上升,其中個案居住地以北區168例最多,疫情最為嚴峻,且新北市新店區,及嘉義縣朴子市,亦有該區移入病例;南市其他區疫情,也均較前一週升溫。此外,高雄市上週新增病例數為前一週2.4倍,疫情亦不可輕忽,且多為當地疫情,個案居住地以左營區增加7例為最多,需嚴防疫情再起。屏東縣上週新增4例,個案居住地均為屏東市,為在地疫情且有家庭群聚,應嚴防疫情擴大形成社區流行疫情。豪雨過後 除積水為防疫重點颱風過境,帶來的狂風豪雨,造成多處道路積水,其中又以台南、高雄累積雨量最多,若未及時清除積水容器,將利於病媒孳生,提高登革熱疫情風險,呼籲民眾災後應加強戶內外環境整頓,清除積水,以防疫情蔓延。國內自5月入夏後,共累計673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落實病媒孳生源清除,除可避免自己遭受感染,也能保護親友鄰居的健康,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或活動史,以避免重症及死亡的發生。

滴滴答!女老師手汗淋漓 連粉筆都溼透

滴滴答!女老師手汗淋漓 連粉筆都溼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天高溫炎熱,讓人汗流如雨,如果汗水又匯聚在某處,會讓人更不舒服!就像一位35歲的女老師流汗都集中在雙手,有時連粉筆都濕透了,在黑板寫不出字來,尷尬萬分,幾年前雖然做過交感神經阻斷手術,嚴重的手汗又再復發。醫師以內視鏡手術切除交感神經一小段,總算還給這位女老師乾燥的雙手,快樂教課!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外科柯志霖醫師表示,這位女老師長年來深受手汗淋漓的困擾,不但拿粉筆要用衛生紙包著,批改學生作業時,也會把學生的作業簿滴得汗跡斑斑點點,多年以前曾做過交感神經阻斷手術,過了好幾年雙手無汗的好生活,沒想到半年前又故態復萌,雙手再大量流汗,不知如何是好。交感神經系亢進造成   內視鏡手術解困一般來說,手汗症是由於交感神經系統過度亢進造成的。手汗症經交感神經阻斷手術,由於採電燒方式,其阻斷處幾年後有可能因神經再生修復,恢復原先的手汗症狀。因此建議採取胸腔內視鏡手術,柯醫師指出,從內視鏡隱約看到患者胸椎第三、四節附近的交感神經有電燒阻斷的舊傷痕,但因神經再生已經恢復。經將兩側交感神經切斷約一到二公分,因為有這麼一段的小距離,神經再生的機率應該微乎其微,術後也立即還給女老師一雙乾燥的手,不再滿是汗水!

小便會痛!泌尿道感染 多為大腸桿菌所害

小便會痛!泌尿道感染 多為大腸桿菌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泌尿道感染是人體最常見的感染之一,尤其悶熱的夏天,更是好發季節,相較於男性尿道約15~20公分,女性尿道較短,僅約3~4公分,比男性感染的機率更高。醫師表示,大腸桿菌為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致病菌。童感染別輕忽 恐是泌尿結構異常童綜合腎臟內科張嘉玲醫師表示,泌尿道感染可分上泌尿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與前列腺炎,多為逆行性感染,也就是存在肛門、陰道或尿道附近的病原菌自尿道上行,侵犯膀胱、腎臟,少部分為病原菌經血液至泌尿道造成感染。臨床上常見女嬰排便或排尿後,父母用濕紙巾擦拭會陰而造成泌尿道感染發燒的案例,建議用水沖洗或擦拭時由前往後的方式;然而也別輕忽兒童泌尿道感染,可能潛藏著泌尿系統結構異常,例如膀胱輸尿管逆流、尿道瓣膜、或尿路阻塞等,應早期診斷以避免腎臟的損傷。解尿疼痛+血尿 仍要多喝水、勿憋尿泌尿道感染症狀有解尿疼痛、尿急、頻尿、背腰部痠痛、發燒、血尿等,因大多為細菌感染,故一般先以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若有確切細菌培養報告,再看是否需調整抗生素,即使症狀已緩解,抗生素仍須按時注射或服用一定時間,以避免產生抗藥性細菌。張嘉玲醫師呼籲,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攝取足夠水分,每天至少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並且切勿經常憋尿,以減少尿液停留在膀胱裡而感染,並藉排尿沖出在泌尿道中的細菌,降低感染機率;另外,避免穿著過緊或不透氣的褲子、排尿或排便擦拭時要由前往後擦拭,性行為前後多喝水以增加排尿等,都是預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原則。

寶寶黃疸雖常見 但當心恐潛藏重病

寶寶黃疸雖常見 但當心恐潛藏重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什麼時候該照光?黃疸到底會不會造成嬰兒腦部的傷害?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惑和夢魘。在台灣,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嬰兒都會有新生兒黃疸,所以幾乎每一個為人父母都可能接觸到新生兒黃疸,但要當心,有些新生兒黃疸其實是罹患重病的警訊。就有一名嬰兒黃疸才幾天至醫院就診,結果檢查出來是膽道狹窄,但年齡已2個月,超過黃金治療期,即使開刀,成功率也大為降低,如果早在2個月以前開刀則成功率高達60%,若併發膽汁性肝硬化,只有等待換肝,甚為可惜。另一名個案是2周大的嬰兒黃疸,經檢查後是尿道感染,並且有先天的尿道逆流合併有腎盂腫大之現象,治療上更是複雜。中國附醫新生兒科林鴻志醫師指出,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大部份約數天後就會自然消褪。這種新生兒的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並不需要治療,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紅血球數量多,壽命較短,加上剛出生前幾天肝臟的功能無法迅速處理大量的膽紅素,所以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然後在10~14天才褪去。不可不慎!指數過高恐影響腦部但是仍有部份的黃疸,暗藏著一些可怕的疾病,如果沒有早日發現、及時治療,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終身遺憾。最常見的有尿道感染、敗血症、先天性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先天溶血性疾病代謝異常。林鴻志醫師也說,一般黃疸指數超過15 mg/dl就應考慮照光。而指數超過20 mg/dl以上,可能會引起核黃疸影響腦部,所以要考慮換血,至於有黃疸是否該停止餵母乳?他強調,母乳對嬰兒是無可替代的營養品,除非是黃疸太高或太久,為了診斷上需要,醫師會依情況建議暫停餵母乳,以便了解病因,但並不需長期停止餵食母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