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驚!高中生週飲八杯飲料 暴肥、加速老化恐上身

驚!高中生週飲八杯飲料 暴肥、加速老化恐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天氣炎熱時,都會令人忍不住想來杯冰涼的飲料消暑,特別是學生常選擇含糖飲料,根據102~103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有89.9%的國中生、85.3%的高中學生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其中,國中生平均每週喝超過6次、高中生平均每週喝將近8次,19~64歲成人平均每週喝將近7次。但其實含糖飲料不但無法解渴,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及游離糖,增加肥胖、代謝異常、齲齒、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等風險,所以建議民眾,應遠離甜飲多喝水,以免消暑不成,疾病問題紛紛上身。多多、運動飲料 糖分也高得驚人除了含糖飲料外,就連咖啡、奶茶、運動飲料、優酪乳、發酵乳飲料(俗稱多多)、調味乳、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也要特別留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游離糖攝取量應低於攝取總熱量5%,若以健康體重60公斤的成人、輕度工作者,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每日游離糖之熱量不超過攝取總熱量5%計算,相當於不超過90大卡,即22.5公克的糖,約4~5顆方糖。夏天解渴消暑3原則 你不可不知炎炎夏日,難免容易揮汗如雨、口乾舌燥,國健署呼籲,應遠離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及飲用低脂乳品,並掌健康守則,減少夏天負擔:1)看糖量標示/看清楚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包括每100毫升、每份及本包裝含幾份等標示並聰明換算,例如1罐480毫升新鮮屋茶飲,標示每100毫升的糖含量7公克,換算成1罐則含約34公克的糖。2)多喝白開水/喝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不僅消暑無負擔且有利代謝循環,建議可隨身攜帶環保壺,提醒自己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白開水,並應分次喝、慢慢喝,尤其從事戶外活動時,更應隨時補充水分以預防中暑或脫水。3)天天低脂乳/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1.5~2杯低脂乳品,適量飲用低脂鮮乳不但獲得豐富鈣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均衡營養,也不用擔心攝取過多游離糖。

壓力感與特質有關 適時紓壓避免憾事發生

壓力感與特質有關 適時紓壓避免憾事發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人生的道路中,總是會遇見許多挫折、壓力、徬徨、痛苦等經驗,但這樣的負面情緒,若適時的抒發,長久累計下來恐怕就會引發自殺的念頭、意圖或行動。特別是壓力,因為生活中的任何改變,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由生活事件的主觀感受所產生的壓力感與個人特質有關,壓力所帶來的後果也因人而異。躁動、失眠 皆是情緒波動直接的表現青少年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時,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容易以衝動、煩躁不安、強烈憤怒來表達;睡眠和飲食的變化也相當常見;對原本有興趣之事提不起勁、覺得無望無助、甚至想傷害自己。一般調適壓力的方法有運動、肌肉放鬆、時間管理、評估壓力情境與思索可行的因應方法、善用身邊資源、培養情緒的出口等,其中,健走是老少適宜的休閒活動,在運動保健之餘,可欣賞美景與音樂,讓身心舒適,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參與,不僅能紓壓,還能擁有共同的美好回憶。憂鬱情緒超過1個月 應尋求他人協助宜蘭縣衛生局提醒民眾,發現自己心情不佳時,除了找朋友聊聊之外,如果發現有心事不曉得可以向誰說,或是憂鬱情緒及身心壓力反應已經持續超過1個月,應尋求協助,例如: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會(1995)和救國團張老師(1980)等,以免累積過頭,造成憾事發生。

誤信吃蟾蜍消痘 女子險沒命

誤信吃蟾蜍消痘 女子險沒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不論是過去的除痘妙方,還是網路流傳的偏方,只要能搞定「月球表面」,許多人都願意一試。不過,嘗試這些沒有證明的方法時,還是得「小心行事」。中國四川省一名女子誤信吃蟾蜍能除痘,結果不但痘痘沒減少,卻害她送進加護病房,差點丟了性命。一口吃下蟾蜍 毒素1小時流全身繼上月一名男子食未熟蛙肉,導致他半側身體萎縮,中國又傳食蟾蜍差點斷送生命。該女子表示,因誤信吃蟾蜍可解毒、治療痘痘,某日,決定一口把蟾蜍吃下肚,不料,吃完不到一小時,就產生噁心、想吐等症狀,送到醫院時已意識模糊、不能正常說話。當地醫師說,病患送醫時有腹痛、心律不正等現象,檢查後,確定是吃蟾蜍中毒,立刻進行洗胃、心電治療,住進加護病房3天後,才康復出院。蟾蜍含有30多種毒素 食用過量恐致命一般人看到蟾蜍都會敬而遠之,女子怎麼還將牠吃下肚?醫師解釋,蟾蜍經過專門的加工提取後,確實具有藥用價值,但蟾蜍本身的腮線、血管及皮膚線所分泌的白色漿液、蟾蜍卵,共含有30多種有毒物質,個案在未經處理下直接食用,根本是自尋死路。醫師強調,蟾蜍的毒素不是用清水就能消除,必須經過專業處理才行,未經消毒直接食用可能會導致心臟、肝臟及腎臟等器官損傷,過量還會中毒,嚴重則賠上性命。因此,還是別太相信民間偏方,注意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就可擁有健康皮膚。

鞋底藏菌帶進屋 當心引來結腸發炎

鞋底藏菌帶進屋 當心引來結腸發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編譯)有些人為求方便,習慣沒脫鞋子就一腳踏進屋內;有些家庭更是裡外不分,只有到了房間才需要拖鞋,餐桌、客廳一樣穿著日常出門的鞋子趴趴走,但其實這小小習慣,就會引來「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導致人體可能面臨腹瀉的危機,嚴重造成結腸發炎。出門「踩到」孢子 鞋底成細菌溫床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家中門口有40%的「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細菌樣本,其中鞋底就佔了39%,因此,若沒有養成進屋換成室內拖鞋的習慣,這些細菌恐怕伴隨鞋子進入屋內,甚至到了餐桌上,隨著食物吃下肚。醫師說明,此菌通常存在於人體的腸道中,一不注意讓細菌進入體內,會導致腹瀉、腸胃疾病,甚至演變成結腸發炎,要特別小心。至於這看不見的細菌怎麼會出現在家門口,研究人員說明,此細菌最常出現在鳥類的排洩物,或是動物糞便等地方,一般人不會注意路程中「踩到什麼」,而一旦被此細菌的孢子黏上,便會在鞋底著床、活上幾個月;若進入屋內沒脫鞋,這些細菌便會隨著鞋底散布各角落,形成看不見的危險。因此,醫師建議,最好方法就是養成進屋脫鞋的習慣,以免讓細菌流竄家中,並隨食物進肚,引發疾病。

亂用點痣藥膏恐留疤 雷射除痣前必知10件事

亂用點痣藥膏恐留疤 雷射除痣前必知10件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夜市或是美容院常出現的點痣,多是使用化學腐蝕原理破壞痣細胞。用來點痣的藥膏其實就是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NAOH),是一種吸溼性強、易潮解的化學物質。直接溶解於水中時將釋放大量的熱能,其水溶液具強鹼性,會損傷皮膚。所以,使用氫氧化鈉點痣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傷及至真皮層、皮膚局部凹陷,而產生不可逆的後果。想要點痣,還是應該找專業的醫師才有保障。常見的除痣方法有雷射(如鉺雅鉻雷射、紅寶石雷射、亞歷山大雷射等)、冷凍液態氮,以及手術切除等方式。目前較常使用的除痣方式為雷射,除了手術時間短,傷口恢復快、也不易留下疤痕。其中,鉺雅鉻雷射為波長2940 奈米的汽化雷射,在美容醫學市場上有許多名字,像是魔煥雷射、冷光雷射等。鉺雅鉻雷射主要的原理:將傳統大光點分割成為小光束,雷射光直接會被皮膚細胞的水分吸收,皮膚細胞因此瞬間被蒸發破壞。常見的適應症為除痣、除疣等需要移除多餘皮膚組織等,會產生開放式的傷口,需要術後耐心的照料,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術前/• 平日可多攝取維他命C,避免黑色素生成。• 不適合光敏感膚質、懷孕、有蟹足腫體質者等。• 一個月內避免日晒、停止使用酸類藥物。• 口服A酸者,應停用半年;外用A酸者,應停用2週。術後/• 術後當天若要洗臉,請用煮沸過的水或生理食鹽水。• 術後一定要加強保溼及防晒。• 前三天傷口會分泌出組織液與血液,屬於正常現象,請持續擦消炎藥膏,可貼上人造皮敷料癒合效果更好。• 治療區域若泛紅時禁止進行激烈運動;並避免泡熱水澡、三溫暖、泡溫泉等會過度提高皮膚表面溫度的活動。• 術後一週內,避免直晒太陽。術後兩週內,不要使用酸類藥膏或酸類保養品,以及避免去角質。• 術後一個月禁止使用含酒精、果酸或刺激性之產品。(本文摘自/美妍保養專家教你偷偷變美的醫美小心機/商周出版)

想養好脾胃?國寶中醫首推薑、蓮藕6大食物

想養好脾胃?國寶中醫首推薑、蓮藕6大食物

1)薑是健脾利濕好食物日常飲食可適量吃一點薑來護脾胃,尤其烹煮瓜類、海鮮等寒涼食物時,放一些薑除了去腥,還能去除一點食物的寒性。中醫認為,薑能健脾利濕,薑皮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薑也可以輕微地刺激胃酸的分泌,有助消化,但又不會過度刺激腸胃道,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緊張、噁心或嘔吐時,喝一點薑湯可以舒緩。輕微的腹瀉,喝些薑湯也有效,因為它能抑制平滑肌過度收縮。2)甘蔗緩解腹脹已故的中醫肝病權威馬光亞教授在「九十自述」文章中曾提到,來到台灣後很喜歡喝甘蔗汁。甘蔗汁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對於「火體」(體質燥熱)的馬光亞來說,甘蔗汁是濕熱氣候裡的天降甘霖。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唐朝詩人王維曾如此形容:「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來緩解腸胃飽脹不適。烤過的甘蔗打汁,則有補脾益氣、滋養保健功效。烤甘蔗汁不但可用來治療咳嗽,以營養學來看,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可直接化為能量來源,適合消化功能差、需要迅速補充能量的人。不過,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適合生飲甘蔗汁。而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的人也要限量飲用。3)四神湯是顧腸胃良方夜市、小吃攤常見的四神湯是最平民的護養脾胃良方,適合大多數體質的人食用。四神湯裡的茯苓、芡實、蓮子、山藥,這4種藥材可以健脾止瀉、厚實腸胃的功能。四神湯屬於一般藥膳,可自行烹煮,一般都在四神湯裡加蛋白質如小腸、豬肚,素食者可加豆類,增加風味。4)蓮藕健脾養胃馬光亞醫師不吃補,卻喜歡在秋天吃蓮藕排骨湯安神潤肺養胃。古代,蓮藕就是食療養生聖品。以中醫觀點來看,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的功效。生藕性味甘寒,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適用於口乾舌燥及火氣大的人;蓮藕煮熟後,性由寒轉溫,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止瀉的效果,適合胃腸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但有消化道潰瘍、容易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宜多吃,因為蓮藕的纖維多,會促進腸道蠕動。而脾胃虛寒,如容易腹瀉、胃口不佳的人,以及女性生理期時,應避免吃性寒的生藕,而改吃熟藕,以免加重不適。5)空心菜潤腸通便中醫認為空心菜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可健胃整腸。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幫助好菌生長;空心菜含大量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且含鐵量比紅鳳菜和高麗菜高。不過,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此外,空心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如黃耆、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的效果,如服用以上中藥,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6)白蘿蔔助消化白蘿蔔生食可止渴、清熱,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營養師許雲卿舉例說,日本人在便當中加入黃蘿蔔、廣東人在三寶飯中加入醃蘿蔔,都有幫助消化的效用。白蘿蔔熟食能利尿消腫脹,幫助排便。尤其台灣高山蘿蔔水分多,如同水梨一樣甘美多汁,是冬天不宜錯過的養生食材。需注意的是,吃中藥可以吃白蘿蔔,但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蔔,以免補氣效果減半。此外,因白蘿蔔性偏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蔔。(本文摘自/整腸健胃:中西醫聯手顧腸胃/天下雜誌出版)

失戀害他乾癬惡化 全身病灶竟超過三分之二

失戀害他乾癬惡化 全身病灶竟超過三分之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33歲的蘇先生,高二時乾癬發作,原本症狀只在頭皮,但大學時期因生活作息不正常,開始擴及四肢,每處病灶都有一個拳頭大,當兵後生活按表操課,病情一度好轉,直到六年前,因為失戀,病情再度惡化。當時全身病灶超過三分之二,渾身皮開肉綻,每天都像被嚴刑拷打過,讓他連伸懶腰都感到痛徹心扉,雖然一直都持續接受西醫治療,但因治療時間長,病徵又反覆發生,便開始嘗試塗油在身上、偏方、到廟裡斬皮蛇等四處求醫,但仍無法顯著控制,直到後來申請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況開始好轉,現在也終於能再次踏入睽違十多年的游泳池,大展泳技了。亂用偏方、求神問卜 易使病情惡化「像蘇先生一樣,尋求各種治癒方式,經歷治療迷路,西醫、中醫、偏方、求神問卜、放棄五部曲的人其實很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科陳國熏說,由於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易復發,且外觀驚人,更容易飽受誤解與排斥,以至於過度追求治療。雖然目前醫學未有治癒乾癬的辦法,但可透過良好的治療獲得控制,只是,患者往往因傳統治療時程長,需要持續配合,或病徵反覆而放棄西醫治療,寧可嘗試偏方,結果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後果。不輕言放棄 是對付乾癬的最佳辦法在治療上,健保已經有完整的治療項目,高雄醫學大學中和紀念醫院皮膚科藍政哲表示,主要的治療目標是阻止表皮細胞過度增生及減緩發炎現象,輕度乾癬以外用藥膏為主,中重度乾癬可以使用口服藥物、照光治療,當前兩種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無法承受副作用時,則可以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獲得更好的療效,所以,提醒民眾對付乾癬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輕言放棄。

防口乾疲勞!快吃奇異果、梨子拒絕秋燥症

防口乾疲勞!快吃奇異果、梨子拒絕秋燥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時序進入立秋,「秋老虎」已在不知不覺悄悄來報到!由於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體內水份不足、暑濕不易散發,導致抵抗力變弱,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皮膚乾癢、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常見的4大「秋燥症」症狀,因此,醫師呼籲民眾,除了要多喝水外,也可多吃潤燥生津的水果,如奇異果、梨子、柑橘等。口乾舌燥、皮膚乾裂 皆為秋燥症症狀秋天因雨水較少,體內津液減少,導致體暑濕不易散發,肺氣易受到濕邪所傷,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易傷肺」,對此,吳明珠中醫師表示,肺是指整個呼吸系統,又通皮膚、血管、大腸,一旦秋季空氣變乾燥,體內暑濕未祛時,肺、皮膚及大腸就會首當其衝,出現口乾舌燥、脣乾、喉嚨乾癢、咳嗽、皮膚乾裂、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秋燥症症狀,尤其是體質弱者、老年人感覺更甚。夏天能量未即時補償 秋天易有疲勞感除秋燥症外,秋季還會出現秋乏,中醫師說,夏天時因會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而過度消耗的能量,無法及時獲得補償,到了秋天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後,人體因此感到舒適,處於鬆弛的狀態,隨之而來,有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常說的秋乏。奇異果、葡萄 有助健脾、祛濕為預防秋躁症、秋乏上身,吳明珠中醫師建議可從飲食下手,以「養肺潤燥、少辛增酸」為主,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奇異果、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粥、豆漿等食物,有助於增強肺部免疫功能、健脾、補肝及祛濕。特別是奇異果、水梨、柑橘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並且有清心安神的效果,可增強身體抵抗力,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喝酒臉紅非好事 罹癌風險飆增5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 罹癌風險飆增50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人說,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代謝力好所致,也有人說是代表身體不好,所以,喝酒臉紅到底是不是件好事?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若長時間飲用,酒精無法完全代謝,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酒者高出50倍,且在台灣約有4成7的人缺乏這種酵素,比例佔全球之冠,因此,建議喝酒會臉紅的民眾,應盡量減少喝酒頻率,以免曝露於罹癌風險之下。平均每2個台灣人 就有1人缺乏ALDH2根據史丹福大學調查發現,全球約有5億6000萬亞洲人缺乏ALDH2,但比起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台灣人缺乏率佔了世界之冠,幾乎每2人中就有1人缺乏ALDH2,特別的是,原住民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為什麼體內缺乏ALDH2會提高致癌風險?研究人員陳哲宏教授表示,因為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由ADH1B代謝成乙醛,再透過ALDH2代謝成乙酸,一旦區乏ALDH2時,乙醇就無法完全被代謝,經年累月下來,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就大幅增加至50倍。利用OK繃原理 自我也可做檢測最後,陳哲宏教授建議民眾,若想得知自己是否缺乏ALDH2,可利用高梁酒、竹葉青等酒精濃度超過20%的烈酒,沾濕OK繃,貼在上手臂內側靜待20分鐘,如果該部位變紅的話就代表缺乏,盡量不要喝酒,而此檢測方式準確性達7成。

風災後登革熱升溫 「巡倒清刷」除病媒蚊

風災後登革熱升溫 「巡倒清刷」除病媒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因颱風帶來豪雨,導致台灣多處積水,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積77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尤其南部地區疫情嚴峻,且台南市出現今年入夏以來,全台首例登革熱重症死亡病例。因此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在大雨過後,應遵循「巡、倒、清、刷」,徹底進行環境清理,以杜絕登革熱病情、慎防傳染病。南投醫院感染控制護理師凌正華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上重複感染不同型登革病毒,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防蚊孳生   颱風後速清積水容器凌正華表示,南部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再加上蘇迪勒颱風帶來強勁雨勢,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或積水,為防止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請民眾務必加強環境清理,清除戶內外病媒孳生源,可依疾管署建議的清除孳生源4大訣竅「巡、倒、清、刷」:1)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2)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3)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4)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而他也提醒民眾,在外出務農或爬山休閒等活動時應該穿著淺色衣物,並使用合格的防蚊產品,以降低蚊蟲叮咬。如果民眾出現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現象應該儘速就醫。

Menu